分享

秦朝冷门学科教授随汉高祖创业 成功将冷门变热门

 等待MYLOVE 2014-01-09

对于叔孙通教授在现实与传统之间所做的妥协,司马光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认为叔孙通是拿了一堆垃圾糟粕,去向时代“取宠”。

核心提示:对于叔孙通教授在现实与传统之间所做的妥协,司马光是很不以为然的,他认为叔孙通是拿了一堆垃圾糟粕,去向时代“取宠”,结果导致真正的儒家礼仪失传。

(刘俊《汉殿论功图》)

作者:佚名,原题:《秦朝冷门学科教授随汉高祖创业 成功将冷门变热门》

秦汉职场:

秦朝冷门学科教授

如何随汉高祖创业

先秦两汉,是中国史上职场机会最多的时期,因为这时期正是中国诸多制度的创立期和成长期,新业务层出不穷,给人才的涌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么会搞外交、要么会打仗,要么会出使绝域,朝廷都搜罗起来量才叙用,英才们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然而,如果你在那个时代不幸学了一门冷门专业,不要说打仗和出使,连杀只鸡都嫌太血腥,你怎么才能在那个时代出头?

秦汉之际的学者叔孙通提供了一个好的案例。

沸腾的时代冷门的专业

儒家继承人忍受漫长的职场寒夜

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相对于儒家专业而言,可算是一个相对较冷的时期。孔子是圣人,但圣人不是会计师资格证,跟就业创业没什么关系,他在列国之间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心水的工作;吴起和李斯是一流的经理人,其导师也分别是儒家大师曾申和荀子,但吴起经理和李斯经理本人为了适应市场,其儒家色彩已经很薄,甚至李斯被当成法家人物。

给各大诸侯国当掌柜,做经理人,其业务考核也是数据化的,夺多少城池,斩多少首级,都列入考核范畴,而儒家专业讲究的是慢慢打磨,因为孔子重教化,而教化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那么长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谁等得起,有些诸侯国可能等到半路就灭亡了。不能在短时间内使业务有大起色,因此,儒家成为热时代的冷专业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这么一位儒家专业的教授,名叫叔孙通,其导师是孔子的后裔——孔鲋,师徒两人坐了很长时间的冷板凳。孔鲋也自认自己传授的这门功课很冷门,曾经公开说:“吾为无用之学。”估计“冷”得熬不住了,于是对叔孙通同学说:“你还是去找份工作吧。”做学问不是为了找工作,但做学问的人总得有份工作,于是叔孙通首先离开了冷板凳,在秦帝国谋了一份职业:待诏博士。秦始皇虽然一面坑儒,但另一方面还是给儒士工作的机会,似乎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惨,其实坑的主要是不务正业的方术之士。

没多久,陈胜吴广起义,孔鲋也离开了冷板凳,投身诛灭暴秦的事业,以至于为时代殉身。恩师已逝,重振本门学科的重任,就压在叔孙通的肩上了。

然而,那时候的叔孙通,不要说“振”儒家,就是连自己都“振”不起来,为了保住饭碗和性命,还不得不在老板面前说瞎话。陈胜吴广起义,消息传到咸阳,老板秦二世问大伙: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大伙都说:赶快发兵去镇压。这是一句大实话,但老板就是不爱听。什么叫实话?有时候可以解释为实在很难听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