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陆氏痤疮方(陆德铭)

 学中医书馆 2014-01-09

2.3陆氏痤疮方(陆德铭)

 [组成] 生地3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天花粉15 克女贞子12克枸杞12克生首乌30克蛇舌草30克虎杖20克丹参30克茶树根30克生山楂30克 [功效] 养阴清热,活血解毒。 [主治] 痤疮。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须强调生活调摄。患者必须少吃脂肪、糖类;忌食辛辣、海腥等刺激物;多食蔬菜水果,经常保持大便通畅;宜经常用温水清洗;局部避免用手挤压;忌用油脂类面部美容剂。 [方解] 方中生地、玄参、麦冬、天花粉、女贞子、枸杞子、生首乌等养阴清热,促使肺胃积热清肃下行;蛇舌草、虎杖、丹参、茶树根、生山楂等清热解毒,活血祛脂。现代医学认为痤疮发病主要因为性激素代谢紊乱,即皮肤组织中雄激素水平升高或皮脂腺本身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增高,局部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感染,皮脂腺、毛囊壁的角化等有关。而蛇舌草、鹿衔草、 丹参、橘叶有抗雄激素、抑制皮脂腺活性作用,丹参、黄芩、银花、当归可抗痤疮丙酸杆菌。生山楂、侧柏叶、虎杖、薏苡仁可抑制皮脂腺分泌。陆师临证常重用丹参、蛇舌草、生山楂3味药,认为3药合用既可调节内分泌,又可抑制皮脂腺分泌,尚可抗痤疮杆菌,从而使面华荣润,取得良效。临证时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选用这些药物,以提高疗效。 [加减] 皮疹色红者,加赤芍、丹皮、连翘;脓疮者,加银花、半枝莲、蒲公英、野菊花;皮疹多或结节、囊肿难以消退者,加三棱、莪术、桃仁、石见穿、皂角针、海藻、夏枯草、浙贝母、全瓜蒌等;皮疹作痒者,加苦参、白藓皮、地肤子;月经不调或经前皮疹加剧者,加当归、红花、益母草、仙灵脾、肉苁蓉、锁阳;皮脂溢出多者,加侧柏叶、薏苡仁;多发于鼻部者,加黄芩、桑白皮、地骨皮;口干唇燥者,加石斛、天冬、沙参;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枳实、生大黄;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 [按语] 痤疮发病主要机理在于阴虚火旺、肺胃积热、血瘀凝滞肌肤。阴虚火旺为本病最基本最关键的病理机制,为发病之本。肺胃积热、血瘀凝滞为发病之标。故临证运用本方以养阴清热为治病求本之大法,配合清热活血、化瘀软坚、清泻肺胃等祛邪治标之法治疗痤疮,常应手辄效。 [典型病例] 金某,女,27岁,1994年9月28日初诊。 颜面部痤疮已有4年余。额部、面颊部、颏部常发小红丘疹,挤压后有皮脂样物溢出,时轻时重,缠绵不断,屡治无效。自觉痒搔并伴油性皮脂溢出。检查额部、面颊部、颏部见散在潮红丘疹,尤以颏部密布,舌苔薄、质红,脉濡,证属肺热上蕴,热毒伤阴。治拟养阴清热,和营活血。处方:生地30克、玄参12克、麦冬9克、天花粉15克、生首乌30克、女贞子15克、蛇舌草30 克、丹参30克、生山楂30克、茶树根30克、虎杖15克、苦参 12克、黄芩9克。服药1周,皮损如前,经来前加重,经后减轻,月经衍期,经量少,舌苔薄,脉濡。前方加当归、益母草、仙灵脾、肉苁蓉。3周后,皮肤搔痒已除,皮脂溢出亦少,颏部皮疹消失。前方去苦参、黄芩、益母草。再服2个月,皮疹已消大半。颏部有一新发丘疹,红肿,苔薄中剥,脉濡,前方加半枝莲。又3月,皮损全消,无不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