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被叫停的不只是奥赛康的IPO—说一套做一套,看一看证监会是如何保护投资者的

 昵称2734997 2014-01-10

新年股市迎来的是IPO“爆炸式”重启,即使在全球股市的历史上,如此“爆炸”也是空前的,至于是不是绝后,现在看来很难说啊。中国人么,什么人间奇迹做不到?不是有那么句名言么,“不拍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之所以称为重启,是因为IPO停摆超过了一年,原来的方法问题多多,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三高”。经过一个星期的询价过程,首批12家公司的发行价隆重出笼。结果很明显,“三高”没有得到解决,更棘手的新问题又出来了,以至于证监会再也看不下去了,在网上发行开始的前夜,紧急叫停了奥赛康的IPO。

    奥赛康的发行价高达72.99元,发行市盈率超过67,超募金额近4倍,可谓顶风作案!12家公司的询价结果发行价都不低,奥赛康不过是到了极致,连证监会也坐不住了出手干预,这个时候不提市场化了,这种询价方式和市场化沾不上一点边,完全就“控盘”了。

    看看网下超额认购倍数就明白新股有多吃香,超额认购几百倍。沪市一天的成交不过600亿,一个我武生物锁定的资金就超过700亿,原来根本不差钱,只有二级市场真差钱。证监会一直安慰市场正在进行长线资金的引入,那是远水,别说解渴,望梅止渴都做不到。实际的做法是把钱往一级市场赶,一级市场蓄积了大量的水,是近水。证监会还是多想些办法把一级市场的巨资分流一点到二级市场吧,那么近的水都引不来,还提什么公积金、年金等不靠谱的远水。

   “三高”的同时,更严重的新问题产生了----存量发行后患无穷!和优先股一样,人家好好的东西,一到中国就变味。存量发行本意是减少大小非的量,初衷是好的,却不承想加剧了“三高”现象。因为有限售股解禁后一段时间内不能低于发行价在二级市场上减持的规定,存量发行让老股找到了另外一条路,不用等到三年后再看价格是否高于发行价,现在就可以减持。既然现在就可以卖,自然价格越高越好,价格越高的同时,减持的量也越大。如同奥赛康,减持量是公开发行量的3倍。如此动力下,“三高”怎么能下来,反而越推越高。以至于于三年后,因为限售股东三年前就兑现了很大部分,发行价破了就破了吧。

    本来超募资金是有专门账号的,是不能乱用的,好歹是属于上市公司的,属于全体股东的,搞个收购手游赶个时髦,股价能发飙一下,再不济的起码之后还能高送转。当然大股东也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把超募资金掏走,但那是有难度的,也是有法律风险的。现在倒好,存量发行下,巨额的超募资金直接进入了大股东的口袋,什么都省了,和上市公司无关了,股民连个高送转也轮不到,亏到家了。

    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的IPO败像显现,而且失败得如此之快。IPO改革一轮不如一轮,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究其原因也不复杂,归根结底,所谓的改革,都是站在融资者的立场上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融资者的。

    叫停了奥赛康的IPO是远远不够的,越来越多的奥赛康会步其后尘,因为利益驱使,证监会又不可能所有的都来个紧急叫停。证监会现在要做的就是当机立断,立即停止IPO!虽然才刚刚重启还半个月不到,但知错就改不丢面子,投资者是欢迎的,不仅不会责怪,反而就拍手叫好,二级市场也有望因此扭转低迷。

    IPO还是要恢复的,但必须经过彻底地、真正的改革。说到底也简单,做好以下几条足矣:

    1,取消存量发行。

    2,限售股永远不得低于发行价在二级市场减持。

    3,优先股永远不流通。

    4,引入集体诉讼。集体诉讼是注册制的前提条件,没有集体诉讼,赔偿投资者就是一句空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