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说诗人的特征

 聽雨軒sjh 2014-01-11

                           略说诗人的特征

 

    什么是诗人,美学史上有许多名人,对这个问题作出过许多不同的回答。这里不做掉书袋,只引用一个例子。德国当代诗人及理论家约翰尼斯.贝尔说:“诗人有别于一般作家,就在于诗人在诗的创作中塑造的是他自己,因而诗歌比起小说家的作品来,在更高的程度上是自我塑型。而小说作者却是在塑造与他自己本人绝不相等的形象。自然,一个诗人的艺术形象也并非他自己本人纯粹的翻版,而是超越他自己的一个形象。”这就揭示出诗人是在形象塑造中强烈地表现自我的语言艺术家。或者说,“自我塑型”是诗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这个“我”,并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的自我,而是与社会、与时代、与整个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诗人的笔是在描绘客观存在的事物,但是,在诗人的眼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全部的感情倾泻到诗行中。

    作为诗人,具有独特的审美心理特征。

    首先诗人的感觉与知觉是极其敏锐的。诗人感知的敏锐,能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如果丧失了对审美对象的敏感,诗人的写作生涯就结束了。

   其次,没有丰富情感的诗人是不存在的,浓烈的情感,是作为一个诗人的必要条件。无情不成诗,诗人的情感在诗歌创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诗人面对审美对象,内心的情感就会燃烧起来。看到花落会流泪,看到山泉会欢呼。特别要指出的是,诗人应该具有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悲悯情怀,要富有同情心。

   再次,诗人必须天生赋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与深刻的理解能力。诗人的创作想象,是建筑在对审美对象深刻理解基础上的,这种理解活动,是直接融解在审美观造的活动中。尤其是诗人的创作灵感应该是很活跃的。

    还有就是诗人形象语言的能力,必须能迅速捕捉意象并用生动的语言使之表现出来。

   以上是作为一个比较专业的诗人应该具有的特征。

    顺便讲一下,在中国“诗人”一词的来源。“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扬雄《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在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至盛唐,“诗人”和“骚人”的称号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

西方柏拉图曾极力贬斥诗及诗人,这与我们中国先哲的观点正好相左。《诗经》的采集就说明了这一点。《毛诗序》言:诗言志......

 

    至于在博客上进行业余创作的广大朋友们,不必按图索骥。

    在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中,保持一份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可能写出来的不像诗,是分行的散文或者别的什么,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与相知好友交流,自娱自乐。可以说,这些业余作者是属于民间诗人,是诗歌的生生不息的活的源泉。中国历来是一个诗歌大国,过去上从皇帝官员,下到村野草民,只要有点文化,大都有写诗的传统,现在随着网络的普及,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诗歌的广泛普及创造了条件,我们不必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诗歌横加指责,这是百花齐放的局面,当然,有志于提高的朋友们,应在诗歌创作题材的广泛性,诗歌形式的艺术性上要多下功夫,为诗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没有下里巴人,就没有阳春白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