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学中医书馆 2014-01-1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系血小板减少造成的一类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和济斑、粘膜及内脏出血。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在临床上有急性、慢性之分,儿童多系急性型,尤是2一9岁小儿为多,起病前I一2周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发病急骤,可有发热、恶寒,突然出现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造成大片瘀斑或血肿。瘀斑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分布不均,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胃肠道与泌尿道出血也并不少见。多数数周后缓解或痊愈,少数可迁延至数月甚至数年,并可转为慢性型,瘀斑反复发作,脾脏轻度肿大。继发性者,为有明确病因或由某些原发症病所导致,除有出血症状外,尚有原发疾病的表现。此外幼儿还有溶血性一尿毒症综合征,巨大血管瘤,新生儿紫癜等特殊类型的血小板减少型紫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多为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由血小板产量不足,血小板破坏或损耗过多,血小饭分布紊乱,综合性因素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所致。

本病根据病史、出血征象、血小板减少及骨髓象变化,一般不难诊断,并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及骨髓象也多不难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对激素无效病例可考虑脾切除。免疫抑制药物如环磷酰胺等,虽对少数病例可有良好疗效,但由于停药易复发,冬副作用大,因此其价值尚有争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用激素减轻出血及输入血小板等外,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本病在中医文献中见于“血证”、“斑疹”等记载中。如朱丹溪称为“内伤发斑”,后代也有称为“杂病发斑”者。认为本病可由时邪外感,气血亏损,阴虚火旺,血瘀阻滞等病因病机所致,对本病治疗主要以审因论治为主。为血热炽盛治以清热解毒,阴虚火炽治以滋阴降大,气不摄血治以补气摄血,风热伤络治以祛风凉血,瘀阻经络治以祛济活血,至于病程中出现热隔心包、亡阳虚脱等变证;则又当清心开窍,回阳固脱


1.[处方名称]青紫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组成]青黛3克、紫草9克、丹皮9克、侧柏炭9克、生地10克、黄柏9克、炒栀子9克、仙鹤草15克、丹参15克、阿胶9克、木香3克、甘草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45例,其中20例病程超过1年,曾用强的松、长春新碱无效,其余25例病程亦在2个月以上,12例在外院经中药治疗无效。服用本方后,全部病几在1周左右出血症状即基本控制,痊愈16例(其中病程2年以上者占8例)有效14例,进步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


[处方来源]北京市儿童医院阎慧敏等。


[处方备注]本病多为实热伤络,阴虚火旺,邪热迫血妄行之证故本方采用清热凉血为主要治法,用青黛、紫草、开皮、生地、仙鹤草等以清热凉血;丹参活血化瘀;木香调和气血,以行气加强化瘀行血之力;佐少量阿胶以养血。本方既合传统法则,又富新意。堪为临证效法之一方。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处方名称]补血凉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补血,凉血活血。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组成]黄芪12克、甘草3克、赤芍9克、白芍9克、当归6克、丹皮6克、仙鹤草15克、茜草9克、土大黄12克,水煎服。6岁以下小儿酌减量。


[辨证加减]瘀癜严重,舌色青紫,出血难止者,酌加云南白药或参三七粉;属表气不固者,去当归、丹皮、茜草、土大黄、仙鹤草,加桂技、生姜、大枣;阴虚火旺者,去当归、丹皮、茜草,上大黄,加党参、茯苓、白术、龟版、黄精、红枣。


[疗程疗效]应用45例,年龄最小35天,最大10岁;首次发现14例,反复发病31例,17例曾行骨髓穿刺,均证实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中血热妄行型,显效7例,有效7例,进步10例,无效3例;表卫不固型,显效3例,有效7例,进步4例,无效2例;阴虚火旺型,有效1例,进步1例。总有效率88.9%。2年后随访31例,病情稳定者21例,其中稳定2年以上者8例;1一2年者6例,半年以上者7例,病情减轻者6例,不稳定4例。


[处方来源]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谭学锋。


[处方备注]本方以黄芪、炙甘草益气、当归、白芍补血;赤芍、丹皮、茜草凉血活血、仙鹤草养血止血,土大黄清热解毒,可应用于各种血小板减少性柴油癜,尤以原发性为更相宜


3.[处方名称]益气凉血汤


[功能主治]功能益气养血,凉血活血。主治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型。


[处方组成]黄芪12克、甘草3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当归9克、丹皮6克、仙鹤草15克、茜草9克、土大黄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出血不止,瘀癜严重者,加参三七粉或云南白药。


[疗程疗效]治疗27例,结果显效7例,有效7例,进步10例。


[处方来源]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谭学锋。


[处方备注]本方以黄芪、甘草益气;当归、白芍补血;赤芍、丹皮凉血活血;茜草活血止血;仙鹤草止血;土大黄清热解毒。方药简练,对于血热较盛而气血亏损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堪为有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处方名称]灵芝露


[功能主治]功能益心补牌。生血充脉。主治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组成]灵芝菌(人工培养),煎计,过滤,浓缩,每毫升含生药0.175克。每次口服10一15毫升,三日3次。疗程2周一2个月。


[辨证加减]无


[疗程疗效]治疗30例,于治疗后半年以上进行随访,除3例失访外,余27例。慢性型14例中显效7例,良效2例,进步1例,无效4例;急性型13例,显效12例,良效1例。血小板上升至10万以上者12例,6一9万6例,4~5万8例,2一3万1例。住院时间最短14天,最长106天。



[处方来源]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小儿科何德兴


[处方备注]灵芝为滋补强壮剂,起扶正培本作用,有生血、充脉、益心补牌之功。研究表明灵芝含生物碱、甾醇、氨基酸、内酯、糖类、香豆精等,药理作用有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降血胆固醇等,提示可能通过机体内环境调节,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起作用。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妙方

1清热凉血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诸惜勤方)

【歌诀】清热凉血用丹参,紫草赤芍大青叶,

再加丹皮干生地,凉中有活血不滞。

【组成】大青叶15克, 丹参15克, 紫草10克, 赤芍10克, 干地黄10克, 丹皮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方解】过敏性紫癜,乃因平素禀赋不足,气血亏虚,热邪迫血妄行所致。离经之血,留滞体内,必成瘀血之证。故方用丹参活血化瘀;配以大青叶、赤芍清热凉血,紫草凉血活血;丹皮、干地黄凉血化瘀。合而用之,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止痛消肿之功效。

【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加减】若关节肿胀疼痛者,加虎杖、牛膝;皮肤瘙痒反复发作者,加地肤子、蝉蜕;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炭、仙鹤草;尿血明显者,加大小蓟、黄柏、旱莲草;面黄乏力、头晕、心悸者,加党参、白术、黄芪等。

【附记】多年应用,疗效显著。临床证实长服本方无副作用。

 

2五根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张淑琴方)

【歌诀】五根汤中地榆根,茜草紫草白茅根,

再加一味板蓝根,清热凉血又活血。

【组成】地榆根15克,茜草根15克,板蓝根25克,紫草根25克,白茅根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若兼有紫癜肾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辅助药物。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瘀消斑。

【方解】本病早期病机多为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其证多实。方用板蓝根清热解毒;配以地榆根、茜草根、紫草根、白茅根凉血止血,又能活血祛瘀。临床屡用,疗效满意。对变态反应性血管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减少或避免复发。

【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加减】若兼外感者,加银花、连翘;尿血、便血者,加大小蓟、槐花、蒲黄;关节肿痛,加防己、牛膝、杜仲、姜黄;腹痛者,加白术、甘草、延胡索、乌梅、白芍。

 

3抗敏消癜汤

【来源】蔡化理《中西医结合儿科试用新方》

【歌诀】抗敏消癜蝉麻黄,地乌丹参细辛襄,

荆防牛膝生甘草,羌活草乌与红花。

【组成】麻黄45克,蝉蜕12克,地龙15克,丹参15克,细辛3克,川乌3克,防风75克,荆芥75克,牛膝75克,羌活6克,独活6克,甘草6克,红花9克,草乌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2次,两汁混合,分3份,早、中、晚饭后各服1份。4~7岁者,每日服1/3剂,7~12岁者,每日服1/2剂,12~16岁者,每日服1剂。

【功效】疏风活络,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方解】方用麻黄、蝉蜕、地龙疏风活络,散瘀解痉;防风、荆芥、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祛风止痛,通经活络;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牛膝引药下行,以增强活血化瘀功效;甘草调药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活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屡用,疗效甚佳。

【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加减】对腹型紫癜,加木香、延胡索各9克;肠出血者,加仙鹤草、大小蓟各15克,车前子30克;对关节型紫癜、疼痛剧烈者,加秦艽9克;对并发肾炎伴有高血压者,去麻黄,加白茅根、车前子各30克,泽泻9克。

 

4抗敏汤

【来源】《治验百病良方》(赵连臻方)

【歌诀】抗敏汤中用丹参,茜草紫草生甘草,

再加大枣鸡血藤,活血凉血祛瘀斑。

【组成】茜草15~30克,紫草10克,生甘草10克,丹参10克,鸡血藤15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

【功效】活血凉血,祛瘀消斑。

【方解】过敏性紫癜是由于变态反应引起的毛细血管壁渗透性和脆性增高的出血性疾病,属中医“血证”范畴。多因小儿体稚,感受外邪,入里化热,热搏血分所致。治以凉血泄热为原则。故方中用茜草、紫草凉血泄热;丹参、鸡血藤养血活血,祛瘀消斑;大枣和中护胃;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共奏活血凉血,祛瘀消斑之功。早期兼以祛风化湿,后期兼以补益气阴。初发病人症状消失后,还宜巩固治疗,以免复发。对反复发作者,或兼湿或兼阴虚,或兼气虚,宜辨证加减,用药宜灵活变通。

【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

【加减】血热型:紫癜密集、色黯、腹痛便血、舌红苔黄者,加丹皮、赤芍、白芍各12克,地榆炭、生地、大青叶各15克;出血重,加三七粉冲服。

湿热型:紫癜色黯或起泡、关节肿痛、血尿、舌红苔黄腻者,加苍术15克,牛膝10克,生苡仁、小蓟、白茅根各30克。

风热型:紫癜鲜红、皮肤瘙痒、或伴有表证者,加连翘、白藓皮各15克,牛蒡子10克,蝉衣6克;

阴虚型:紫癜反复不愈、色淡、面色无华,加仙鹤草、黄芪各15克,党参12克,阿胶10克;

有肾脏损害者,以血尿为主,加白茅根、小蓟、地榆炭;镜下红细胞不消,加益母草、石韦、白术、苡仁等。

【附记】多年应用,疗效甚佳。据临床观察,本方对于皮肤型、关节型、腹型、混合型和肾型等都有较好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