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娄东龙狮文化初探

 苏迷 2014-01-13

                                                                              胡涛兴

舞龙舞狮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民间艺术,是将传统体育、舞蹈、音乐与工艺美术融为一体的民间群体娱乐活动,也是我们太仓娄东文化的精彩华章之一。

据考证,狮子并非原产于中国,它是在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由西域各国使臣进献而传入的,与佛教关系密切。佛经传说:佛初出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前来护法,具有镇邪的作用。因此从佛教初传至南北朝时,中国的佛教弟子为了宗教传播的需要,往往在寺庙里定期举行各种宗教庆典,以娱乐赛神和宣扬佛法的形式广招信徒。这样,舞狮活动就应运而生,渐分化成“南狮”和“北狮”两个流派。大凡寺庙举行的百戏表演,都必须以狮子为引导。今天我们在各种庆典活动中看到的游行队伍,往往都由大头娃娃或大头和尚引导着进行表演,据说便与这一时期和尚参与舞狮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太仓双凤的制龙扎狮、舞龙舞狮由来已久。据考证,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已盛行。相传湘军头目曾国藩带兵攻陷太平天国首府天京(今南京)后,其部属流落于长江南北,其中一部分流落于太仓双凤,他们将湖南的制龙狮、舞龙狮的技艺带到了双凤。双凤地势低洼,尤其是西部圩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常遭水患,人烟稀少,荒田多。清末和民国时期,为躲避战乱,从河南、安徽及苏北等地来的一大批农民通过行乞或开荒的方式谋生,到双凤地区落户,繁衍生息。他们将祖传的龙狮技艺带到了双凤,于是,新湖、双凤一带成了龙狮舞的融合之地,除了原有的太仓本地“乡下狮子”(原新跃、新卫村的)外,还有湖南曾家“武打狮子”(原新立、共和村的),河南开封罗山的“中原狮子”(原新立、共和村的),还有苏北盐城、阜宁的“江北狮子”(原新星、新立、南圩村的)。

龙灯的品种也很多,除了本地的布龙外,还有草龙、荷花龙以及丐帮用的“板凳龙”、“线龙”等多种。民国初期,这些舞龙狮的农民利用年节和庙会,以拜年祈福助兴活动进行表演,向富裕户或商家乞讨钱物,用以贴补家用,糊口度日。双凤的舞龙狮娱乐活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还不时在街头展开。上世纪六十年代,原新湖文化站站长仇国良认定这个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后,深入龙狮活动频繁的原新跃、新立、新华、新胜、新星等大队,对龙狮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锣鼓曲谱、艺人身世、表演技术等作了系统调查。通过收集挖掘,研究改进,使龙狮表演水平逐步提高。

七十年代早期,仇国良挑选以苏州插队知识青年为主的20多名青年,组成文艺演出队,继续对龙狮艺术探索创新。

八十年代,新湖每年都举办龙狮艺术培训班,为当地培养新手。1998年,在新湖文化站的指导下,新湖中学和新湖小学也创办了舞龙队、舞狮队。由于连年开办龙狮舞艺培训班,每年都培养一批新手,十多年来共培养出300多名舞龙狮的能手。

双凤全镇现有20多支舞龙队、2支舞狮队,常在节庆或庙会上表演。特别是双凤龙狮队,阵营整齐、装备一流。舞狮队出演时,至少有四只北狮,一只南狮,有时还增加两只小狮子,两个抛绣球的小姑娘。其装备有大木球、梅花桩、高坛、跳板等样样齐全,极似专业的杂技团,演技也令人刮目相看。双凤舞狮队将南北派演技有机融合在一起,既有搔痒、钻穴、抖毛等文狮动作,将狮子的温顺、戏耍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又有登坛、上桩、腾云、采青、滚跳板等高难度惊险的武狮动作,将狮子的勇猛性格予以充分的展示,增强舞艺的观赏性。

舞龙表演十分精彩,有“龙出宫”、“龙钻塔”、“龙打滚”、“龙脱壳”等动作,舞得气势磅礴,令人眼花缭乱,且伴有雄壮的锣鼓伴奏,除了采用江南的“流水”、“走马灯”、“急急风”等锣鼓经外,还穿插“擂鼓”、“高七星”等南国的锣鼓谱,因而显得豪气雄壮,铿锵有力。

双凤舞狮队不仅在本地演舞,还经常受江浙沪一带团体企事业之邀请,参加各项庆典或赛事活动,年平均演出近百场次,常获得名次,声名远扬。

1999年新湖龙狮队被苏州市文化局评为苏州市优秀业务文艺团队;2000年5月双凤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被苏州市体育局评为特色体育(舞龙狮)乡镇。

1999年新湖龙狮队获得江苏省“喜迎澳门回归广场舞蹈鼓乐大赛”三等奖;2000年双凤龙狮队的龙狮舞表演获江苏省第四届农民运动会第五名,2004年又获得江苏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三等奖。

为了继承和保护双凤龙狮制作技艺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文化站不仅组织表演队,还组建民间文艺工厂,专业生产龙狮产品,启动文化产业。如北京奥运会前的“长城舞龙”用的彩龙,“神七”航天飞船凯旋庆典用的狮子,以及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庆典用的狮子均来自太仓市龙狮民间艺术工厂。

娄东文化这个美丽的百花园里,龙狮文化这株绚丽的奇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