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語文是文化,不是工具 | 信報網站

 萋草园 2014-01-13
學生英語水平低落,卻甚少人去查究箇中的原因。而政府的對策是,以提高教師的英語水平,或增撥資源聘請外籍教師為目標。以為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但對於教學方法本身是否有問題卻置之不理。
我覺得在香港,學生的語文水平不能有效提高,非學生没有用功或學校資源不足。其中一個常被人忽略的原因是:學生缺乏學習動機。而學生缺乏學習動機,並不只是環境因素,更重要是社會對語文的態度上亦有問題。很多香港家長來說,培養子女掌握好兩文三語,只是為了將來工作上的溝通。直接一點,是為了「揾食」。因此,語文在香港的教育裏,一般視之為工具的訓練。教學方法亦側重於文法上的對錯,而對語文背後的文化缺乏探究。
然而,語言與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語文的形成往往源自於文化的塑造。只學習語文而不考慮其文化,無疑是等同把靈魂和軀軆分割。只知其果而不知其因。事實上,英語能夠成為現今世界通用的語言,主要是得力於其兼收並畜的文化特質(是好是壞不在本文討論之內)。這特質亦反映在英語中的詞彙方面。就以英文單字為例,簡單如「China」,本來並不是指中國,而是指來自中國的陶瓷。「Japan」本身並不是指日本,而是指來自日本的漆器。在日語中,日本是「Nippon」不是「Japan」。因此,「日本」在廣東話的發音亦較似「Nippon」,而與英文的發音並不相對。在食物方面更有:「Hamburger」(德文),「Menu」、「Cafe」(法文)等等。
我覺得若香港的教師能有效地把語文和其文化連繫起來,把學習英文的過程「生活化」,必能增加學習趣味,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對語文的鑑賞力,這樣語文水平必能提高。相反,若在日常生活裏,學生根本缺乏運用英語作交流溝通的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要求學生自身有動力去學好英語,無疑是緣木求魚。學習英文的過程中,必事倍功半。
我明白在現今全球化下,學好英文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但僅把語文視之為工具,是過於狹隘的想法,對啟迪思維亦没有幫助。希望政府當局能籍着三三四的契機,改變語文教學的方針,使香港的學生能真正做到兩文三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