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体构成认识论

 立体哲学 2014-01-17

                                立体构成认识论

                                  天天好心情

 昨天晚上帮一位朋友评审课题,他提出要研究“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共同的思维模式”我立即很不以为然。

   通常,我们看同一物品,从平面、色彩、立体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思维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个共同之处是否值得挖掘?

   由此想到物质的存在形式和人们的认识方法。

   物质的存在,通常是四维的(时间是第四维,本段暂且不提)。任何一种物质或一件物品,至少总是三维的。一张纸,有厚度即第三维;在纸上用铅笔画的一条线,因为纸张的绝对不平整性、铅墨的存在,这条线也有第三维。那么在我们意识中存在的这条线,有没有第二维或第三维?研究这条线的二维或者三维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这条线存在于主观世界而非物质或客观世界,研究其二维或三维应该没有意义。

   那么在物质世界,我们的三维视角应用得如何?

   上世纪80年代,曾经大致听说:同一张牛皮,在新疆可以分割为12层左右,在上海可以分割为36层左右,在西方可以分割为更多层。简单想想:一张牛皮的36分之一那么薄用来制作的皮鞋,如何保证皮鞋穿得好、穿得舒服?这是工艺和技术的差别,所以意大利的皮革制品卖得贵(理由之一)。

    综上的基本结论:物质客观存在,物质的维度主要存在于主观世界;在主观世界,物质世界的一切物质都至少以四种维度存在,这四种维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受主观影响;相对整个物质世界,人们用四种维度看物质的情形还非常少;人类需要更多地运用四维或更多维度的认识方法、更多地认识更多物质,这对生产生活实践很有意义。

    由此提出的问题是:立体构成论在认识方法论中存在不存在?立体构成论有着怎样的规律?立体构成论有没有意义、有着怎样的意义?

    同理:三维甚至四维视角,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得如何?三维甚至四维视角的认识方法论有没有规律、有着怎样的规律?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