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容建平 伏羲原创八卦能够复原吗?可以肯定地说,能复原,验证真伪的三条标准,也自然地成为了复原伏羲八卦的必然依据。 要想复原伏羲八卦图,必须明确三个要点: 首先一要点,必须采用排列位置正确的四象,这个四象必须是少阳位于东方,太阳位于南方,少阴位于西方,太阴位于北方,四象是生化八卦的基础,如果基础发生差错,不用说,由此基础产生的一切必然是差错的。 其次一要点,由四象生八卦时添加的第三爻代表着人道,这一爻必须添加在天地之间,那天地之间才是人道应该立足的位置,也即是第三爻必须添加在原来四象两爻的中间,而不能毫无根据地叠加在四象两爻的最上方,无故地用人道顶替天道,将天道贬为人道。 再一要点就是必须要弄清楚在添加代表人道这一爻时的阴阳次序,也即是在一象生两卦时,先搞清楚究竟是添加阳爻为先,还是添加阴爻为先,对于这个步骤,需要依据自然现象为准则来确定,原则是阴阳双方谁强大,就谁占主动为先,少阳代表着春季,其气候变化体现为前期阴气盛,后期阳气盛,其阴阳次序为先阴后阳,少阴代表着秋季,其气候变化体现为前期阳气盛,后期阴气盛,其阴阳次序为先阳后阴,太阳为阳气极盛,阳占主动,其阴阳次序为先阳后阴,太阴为阴气极盛,阴占主动,其阴阳次序为先阴后阳,这都是自然依据,不能有半点偏离。 当明确了以上三个要点后,就可以开始复原伏羲的原创八卦,东方少阳,在少阳两爻之间先加一阴爻,生成艮卦,然后在少阳两爻之间加一阳爻,生成巽卦;南方太阳,在太阳两爻之间先加一阳爻,生成乾卦,然后在太阳两爻之间加一阴爻,生成离卦;西方少阴,在少阴两爻之间先加一阳爻,生成兑卦,然后在少阴两爻之间加上一阴爻,生成震卦;北方太阴,先在太阴两爻之间加一阴爻,生成坤卦,然后在太阴两爻之间加一阳爻,生成坎卦;于是制作出了这样的一幅八卦图: 伏羲原创八卦图 北 坎 坤 艮 东 震 巽 西 兑 乾 离 南 图中艮卦位于东北方向,代表着春季中的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巽卦位于正东方向,代表着春季中的春分、清明、谷雨三个节气;乾卦位于东南方向,代表着夏季中立夏、小满、芒种三个节气;离卦位于正南方向,代表着夏季中的立夏、小暑、大暑三个节气;兑卦位于西南方向,代表着秋季中的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震卦位于正西方向,代表着秋季中的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坤卦位于西北方向,代表着冬季中的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坎卦位于正北方向,代表着冬季中的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 这幅八卦到底是不是伏羲所创作的原图?要证明其真伪,还需要用验证真伪的三条标准来验证。 对照第一条验证标准,上图实现了天地相对,水火相对,山泽相对,风雷相对,完全和第一条验证标准相吻合。 对照第二验证标准,上图完全按照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程序,四象完全按照阴阳规律排列,完全符合第二条标准。 对照第三条验证标准,上图四象生八卦时的生化过程,依据了天道、人道、地道的自然现象,阴阳的生化次序也完全按照自然法则,完全符合第三条验证标准的要求。 由于能够全面满足三条验证标准的要求,可以确定,这幅《八卦图》才是伏羲所创作的原创图,而现在发现的所有《八卦图》,都不是伏羲的原创图。 面对这幅伏羲原创《八卦图》,可能有人会发出疑问,震卦位于正西方,是否违反了自然现象的规律?因为在《周易》中,震卦属木,木本应位于东方,而在伏羲原创八卦中,震卦却占据了西方属金的位置,这不是违反了五行定数吗? 在这里必须要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震卦的性质究竟是属于金,还是属于木,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从自然现象中寻找正确答案。震卦的物象为雷,雷是一种闪电后的声音,一种频率很高的响声,试问,木质能产生出如雷呜般的响声吗?绝对不可能,可以想象,每个人都会选择否定的回答,如果问,金质能产生出雷呜般的响声吗?必定会得到人们一致的肯定,因为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只有金属材料,才能制造出仿如雷呜般的响亮声音,从自然现象中,肯定了震卦的性质必定属金而不是属木。 将震卦的性质定为属木,是错误的,那是周文王在重演八卦时,为了使到自己制作的八卦能够正常运作,而作出的重大调整,这样的调整,人为的因素特别明显,而且显得有点别扭,但是不这样调整不行,在周文王所创作的八卦中,人为调整的痕迹比比皆是,而且表露得非常明显,比如,其中乾卦属金,兑卦属金,就明显被看出有问题,乾为天,天为轻清透明之物,而金的性质体现为有形且重浊,这么一比较,乾卦有可能属金么?兑为泽,体现为泽的重要特征是水,水多才能成为泽,试问,以水为主体的泽,有半点金的性质属性么? 在伏羲原创八卦中,巽为风属木在东,离为火属热在南,震为雷属金在西,坎为水属寒在北,明确地表达了四季时空变化顺序的自然现象。乾为天居东南和坤为地居西北,则体现了中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自然特点,《黄帝内经》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所谓“天不足西北,”是指西北地势高,地势高说明西北必然由地作主,坤为地,坤属阴,这是“故西北方阴也”的根据,而所谓“地不满东南”,是指东南地势低,地低则说明天高,既然是天高,说明东南必然要由天作主,乾为天,天属阳,这是“故东南阳也”的根据。至于艮居东北,兑居西南的理由,如果从地图上看,东北和西南都是大面积的山,兑为泽,泽居西南,说明西南的山区降水多,湿气大,只有水份多,才能成泽,艮居东北,说明东北的山区降雨量少,而这正是这两处地方的气候特点。 伏羲原创八卦中的卦象位置排列,体现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过程中的阴阳性质特点,体现了阴阳消长过程中的时空关系,而卦中的物象位置排列,则体现了自然现象及其自然规律的本质,卦象系统和物象系统在时空上产生了一种固定的对应,这种时空对应关系不能随意改变,它必然是乾为天、坤为地、艮为山、兑为泽、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 伏羲所创作的八卦,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作出了准确的静态模拟,当创作出一幅对自然现实世界的静态模拟图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自然世界事物运动变化的动态进行模拟,八个卦的相互配合,产生出六十四重卦,六十四卦以其卦象和物象的相互作用,模拟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结果。 八卦有八个卦象,卦象与1到8这几个数字有着密切对应关系,每一卦象都有一个代表其次序的数字,伏羲在创作出八卦后,是怎样为卦象配数的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哪个卦为首而配1数,哪个卦为终而配8数,究竟伏羲八卦是从哪一卦开始,在哪一卦终止呢? 根据就隐藏在“四象生八卦”之中。请看四象在演示着什么,四象中的两爻分别是上爻代表天道,下爻代表地道,八卦则是在天道和地道之间生化,必须注意,在这个生化过程中,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天地生万物,在四象的两爻中,上爻的天象为主动,下爻的地象为被动,既然八卦是在四象所显示的天地之间生成,那么就说明,伏羲八卦是以代表天象的乾卦为首,以代表地象的坤卦为终,其余卦则在乾卦和坤卦之间排列。 乾卦为首,其配数必然为1,坤卦为终,其配数必然为8,在定下这两个数后,其他卦象又怎样配数呢? 再来看乾卦,生化乾卦的母体是四象中的太阳,太阳除了生化出乾卦外,另外还生化出一个离卦,这就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既然乾卦为首占1,那么,作为与其同母而生的离卦,就应紧跟其后,占据数为2,同理,坤卦的生化母体为太阴,坤卦数为8,与其同母相生的坎卦,其数必然为7,至于兑卦、震卦、艮卦、巽卦,又怎样配数呢?按照数的顺序,与离卦相邻的兑卦应该配数为3,与兑卦一母所生的震卦则配数为4,与坎卦相邻的艮卦应该配数为6,与艮卦一母所生的巽卦则配数为5,为什么要这样配呢?只要这样配,才形成《易传》所说的“数往者顺,知来者逆”的状态,如果将兑卦和震卦配5数与6数,将艮卦和巽卦配3数和4数,则整个数列就变得既不顺,又不逆,会显得磕磕碰碰,不伦不类。
坎7 8坤 艮6 4震 巽5 3兑 乾1 离2 在伏羲八卦中,艮卦、巽卦、乾卦、离卦居东方和南方,四卦皆为阳卦,兑卦、震卦、坤卦、坎卦居西方和北方,四卦皆为阴卦,整个八卦体现了一种阴阳平衡状态,这种阴阳平衡,在“数往者顺,知来者逆”的数序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在顺数中,乾卦离卦为阳卦,兑卦震卦为阴卦,形成阴阳平衡状态,在逆数中,巽卦艮卦为阳卦,坎卦坤卦为阴卦,也形成了阴阳平衡。 伏羲原创八卦的五行属性:乾卦和离卦属火,兑卦和坎卦属水,艮卦和坤卦属土,震卦属金,巽卦属木。 伏羲八卦隐藏的秘密 原创作者:容建平 伏羲在创作八卦的时候,就已经有意识地将卦象系统和物象系统合二为一,并有意识地将他所掌握的重要科学知识,融入到八卦当中,伏羲这种有意识的行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将极其简单的八卦形象,一下子提升为内涵丰富的知识集成体模块,而且,此举又一下子轻松地解决了事物中呈爆炸性增长的知识问题。 卦象系统由阴阳生化,其生化过程严格地遵循着阴阳消长规律,由此,阴阳的对立统一原则在卦象中得到显现,阴阳的平衡观点同样得到体现。 从伏羲原创八卦中看到,对立的两卦在总体上,其阴阳总是处于平衡状态,两卦中的阴爻和阳爻,其阴的总数和阳的总数必定相等,而且两卦中的性质永远处于互补性的相反对立,如乾卦上爻中爻下爻都是阳性,坤卦则上爻中爻下爻都是阴性,对立双方总共是阴爻三条,阳爻也是三条,双方处于平衡状态。 乾卦的三条阳爻,和坤卦的三条阴爻,在对立面上呈相反状态,形成阴阳互补性的对立,离卦和坎卦也一样,离卦上下为阳性,中为阴性,其对立的坎则呈相反状态,坎卦上下为阴性,中为阳性,艮卦上中为阳下为阴,对立的兑卦则是上中为阴下为阳,震卦上中为阴下为阳,对立的巽卦则上中为阴下为阳,从卦象上看,对立两卦的统一基础为阴阳,双方都由阴阳生化,对立的基础是卦中爻的性质相反。 对立面两卦中爻的位置和性质,将对立统一的阴阳主体思想和阴阳的平衡观点全面表露。 物象系统为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种自然现象,人们可能会疑问,为什么伏羲要选定这八种自然现象,来制作八卦中的物象模拟系统呢?在这个现实世界上,各种的自然现象非常之多,比如太阳、月亮、早晨、傍晚、云雾、艳阳、沙漠、湖泊等,还有人物、动物、植物、矿物等,为什么这么广泛的东西都不用,偏偏就要用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呢?究竟伏羲有什么秘密,必定要选择这八个物象来表达呢? 伏羲之所以一定要选择天、地、风、雷、山、泽、水、火来制作物象模拟系统,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决定,伏羲在这八个物象中,隐藏了一个宇宙基本结构的秘密,和一个宇宙统一力场的秘密,说白了,其实伏羲是在运用宇宙基本结构和宇宙统一力场为基础,来建造物象模拟系统,而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个物象,只不过是承载宇宙基本结构和宇宙统一力场的载体而已。 怎样才能破解物象系统中隐藏的秘密呢?其实很简单,只需以阴阳所表达的对立统一为工具,就能轻易地破解物象中隐藏的秘密信息。 在伏羲原创的八个卦象中,乾坤、震巽、艮兑、坎离各自都是对立统一体,在八个物象中,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同样是对立统一体,由于物象具有物质性,伏羲对天地人等事物观察的心得体会,必然会隐藏于物象当中,只要细心观察物象的对立统一,分析研究其中的关系结构,将对立的物象双方相比较,从中找出双方共性的统一基础是什么,对立的性质是什么,自然会有重大发现。 首先看天地之中隐藏着什么。天在地面的上方,基本是指大气层,由空气、灰尘、水气组成,地在天的下面,基本上由泥沙、岩石、矿物、液态水组成,天与地有什么样的共性统一基础呢?《黄帝内经》有这样的话:“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此话道出了天与地的性质特点,天的性质为气态,特点是清且轻,地的性质为固态和液态,特点是浊且重,从分析来看,两者的共性基础为现代物理学中的密度,天为低密度,地为高密度。 再看风雷之中隐藏着什么。《易传》曰:“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从《易传》的这段语气中已经说明,雷是震动万物,风则桡动万物,什么是桡动?如果不明白,只要看看风吹树木就知道,那是一阵一阵的两边摆动,什么是震动?看看地震就明白,那是强烈的摇晃,震动和桡动有什么共性?就是一个字:动。震动和桡动只不过是动的频率不同而已,从两者不同的动中看出,两者共性的统一基础是物理学上频率,雷为强烈的震动,表明雷体现的为高频,风为阵阵的摇摆,表明风体现为低频。 其次再看水火之中隐藏着什么。黄帝内经曰:“南方生热,热生火”,“北方生寒,寒生水”,可见,水的性质为寒冷,火的性质为炎热,寒冷和炎热的共性统一基础是什么?很多人一看就明白,它就是物理学上的温度,寒冷处于温度的低端,习惯上称为低温,炎热处于温度的高端,习惯上称为高温。 最后再看山泽之中隐藏着什么。从道理上分析,山高,泽低,但很明显,高低度并不是山泽的共性基础,原因是从衡量高低的高度中,很难明白山和泽在隐藏着什么。什么才是山泽的共性统一基础呢?是水。山和泽都由含水量不同的泥土组成,泽低洼,容易积水,当泥土中聚集超容量的水后,便成为泽,山高耸,水分容易流失,水分少则必然显得干燥,以含水量为判别基础的山与泽,其共性的统一基础必然是物理学上的湿度,山处于湿度的低端,为干燥,泽处于湿度的高端,为湿润。 天地有密度维系,风雷有频率维系,水火有温度维系,山泽有湿度维系,这就证明,物象系统和现代物理科学有着密切关联,仅仅凭这一些关系就可以肯定,物象系统必然能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解释,能够用现代科学来演译,八卦是科学而不是什么的“封建迷信”。 那么,在密度、频率、温度、湿度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科学的秘密呢? 现代科学告诉人们,在自然现实世界中,能够使用密度为计量单位来度量的唯有物质,而实质上,天与地都由物质组成,天为物质的稀薄状态,故呈现为气态,地为物质的密集状态,故呈现为液态和固态,可见在天地对立统一中,统一的实质基础为物质,对立的状态是稀薄物质和密集物质相对峙。物象中的天与地,共同走向了一个共同基础:物质。 在自然现实世界中,能够使用频率为计量单位的唯有电波、光波、磁波,不论是雷的震动还是风的摇动,同都是频率中的不同波段,雷为高频波段,风为低频波段,伏羲推出不同频率的波段,要想说明什么呢?其实现代社会已经为人们展示了答案,现在人们已经利用不同的频率波段进行通信,从中交流信息,而这一点,正是伏羲想要说的地方,高频体现为信息量大,低频体现为信息量少,物象中雷与风通过频率来要表达的内涵,就是信息。 在自然现实世界中,能够使用温度为计量单位的只有热量,水性质寒冷,属于热量的稀少状态,火性质炎热,属于热量的密集状态,伏羲用水与火之间的性质对比,突出的是它们的热量差异,也是说水与火的共性统一基础是热量,热量是一种最广泛存在的能量,也是应用最广泛的能量,伏羲用水与火要体现的就是能量,水与火虽然在表达热能,但这个热能却是所有能量的代表,代表了动能、光能等能量。 在自然现实世界中,能够使用湿度为计量单位的只有水分,水分成为了山和泽共性统一的基础,伏羲用以湿度为共性基础的山和泽,究竟在想表达什么呢?要破解这个问题,还需要从水在生命中的作用着手。现在人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的存在,就不可能孕育出生命,现代考古证明,所有生命体,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首先在海洋中产生,然后再从海洋向陆地进发,只有水的存在,才能有生命的存在,另外,水能够改变环境面貌,能改变环境气候,能为所有生命体提供相适应的生存和活动环境,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来看,干燥和湿润相联系所要表达的目标就是一个:环境状态,山以其干燥状态表示生命环境的恶劣,泽以其湿润状态表示生命环境的舒适。 宇宙由物质、能量、信息、环境这四项基本结构组成,地球也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环境这四项基本结构组成,甚至生命也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环境这四项基本结构组成,这是伏羲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同样,也是现代科学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而八卦就成为了一幅物质、能量、信息、环境的静态显示图。 虽然宇宙由物质、能量、信息、环境四项基本要素组成,但这不是伏羲的首先发现,而不得不要承认,是伏羲首先将这四项基础要素用在了模拟系统之中,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也证明了伏羲创作的八卦有着科学的根据,而且是非常先进的科学根据。 伏羲既然用到物质、能量、信息、环境为物象系统的实质,为什么他要将物质、能量、信息、环境分开出两部分呢?他这样做,其目的有两个: 第一,他要告诉人们,物质的存在、能量的分布、信息载体的频率、环境指标的湿度状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宇宙之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但不论如何变化,相对来说只有两种状态,在两种状态的比较中,必然处于度量标准上的两个相反方向,要么为高,要么为低; 第二,是要用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对比,来表达之间的连结力。 八卦中隐藏的连结力是什么呢?要想发现,还必须从对立统一中的思考分析。 表示为稀薄物质的天,和表示为密集物质的地,对立的两者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连结力呢?从现代物理学中得知,是引力,也称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物质的自然力,物质越是密集,引力就也越大,物质与引力成正比关系; 表示为高频率的雷,和表示低频率的风,对立的两者之间会存在一种什么样的连结力呢?从现代物理学中得知,是电磁力,伏羲用高频和低频的对比,要表达的是电磁力的存在。电和磁会产生动力,在现代社会已经被广泛使用,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基本知识,电是一种有频率的波,由电磁产生的力,从本质上看就是频率波产生的力; 表示为稀薄能量的水,和表示为密集能量的火,对立两者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连结力呢?是一种能量差,一种由低能量突然转变为高能量的所产生的力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试想一下,能量爆发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力?是一种很强的作用力,也就是物理学上所说的强作用力,无论是以燃料为主也好,还是以电力为主也好,或者是以原子能为主也好,在瞬间制造的能量差越大,作用力也就越强大; 表示为干燥的山,和表示为湿润的泽,对立两者之间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连结力?是物理学上的弱作用力。为什么说连结山泽的是弱作用力呢?山和泽分别表示为泥土与水分的比例不同,两者共同体现出一种粘性,而这种粘性是以水为粘结力,泥土的含水量越大,粘性越好,泥土的含水量越少,粘性越差,以水的粘力主体的力,其连结力是极其微弱的,伏羲就是要用水的这种弱粘力,来表达自然界的弱作用力,可以说,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更好地表达弱作用的了。 人们或者觉得有点奇怪,万有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不是现代的科学发现吗?怎么在伏羲所在的毫无科学可言的年代,就有这么科学的先进认识?但事实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伏羲不但知道宇宙力的存在,而且还知道宇宙力怎样组合成统一的宇宙力场,八卦就体现了宇宙统一力场的静态存在状态。 从以上探索中发现,八卦中的物象系统中,隐藏着由物质、能量、信息、环境组成的宇宙基本结构,隐藏着由万有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组成的宇宙统一力场,以宇宙基本结构和宇宙统一力场打造的八卦,能够预测事物的运动变化前景,也就有了来自科学的根据,从根本上说,任何事物发生的运动变化,都是受到不同物质、能量、信息、环境影响的结果,都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在起到推动作用,从表面八卦看上去很简单,但隐藏的实质内容并不简单。 现代科学发现了宇宙存在有万有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科学家们相信,宇宙中肯定存在有由这四种宇宙基本力量组成的统一力场,但这个统一力场是怎样运作的呢?这四种宇宙基本力又怎样相互作用而组合成统一的呢?这些都是现代科学家们绞尽脑汁要破解的难题。 但有谁会想到,这个令现代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居然已经被远古的伏羲所破解,而且将其奥秘隐藏在八卦里面,伏羲在八卦中告诉人们,宇宙统一力场其实很简单,只要首先把物质相对地分为高低密度两部分,将频率相对地分为高低频率两部分,将能量相对地分为高低温度两部分,将湿度相对地分为高低湿度两部分,然后再将万有引力按物质的密度分为强弱两端,将电磁力按照频率的高低分为强弱两端,将强作用力按照温度的高低分为强弱两端,将弱作用按照湿度的高低分为强弱两端,最后将宇宙的基本力融合到宇宙基本结构中,这样,就会在宇宙基本结构中,体现出宇宙力的存在,宇宙基本结构的相互影响,即是宇宙统一力场的形成,六十四卦的产生,不但见证宇宙基本结构的相互影响,也体现宇宙基本力在统一力场中的变化,问题就这么的简单。 伏羲选择天、地、风、雷、山、泽、水、火为物象,是看中了这个八物象是宇宙基本结构和宇宙统一力场的最佳载体,而且又是最容易被人看出破绽,发现其隐藏秘密信息的最佳载体,而用其他事物为承载体的话,就会增加破解的难度,这是伏羲必定选择这八个物象组卦的原因所在,所以说,伏羲必定只能选择八个卦象组成静态模拟系统,这是天然注定的选择,是不可改变的必然选择。 自古至今,人们只是从卦象中去探索八卦的秘密,探索发现的心得体会多如牛毛,偏偏就没有人想到从物象中能有更多的发现,本人在此开了个头,相信今后从物象方面深入探索八卦的人会逐渐多起来,新的发现会不断涌现。 原创作者:容建平 伏羲发明创造出能静态模拟现实的八卦,目的是为创造动态模拟事物运动变化的六十四卦服务,有八经卦,就必然会产生出六十四别卦,伏羲创作的六十四别卦中,各卦象怎样称呼,恐怕要成为历史上永远不解之迷了,至于伏羲动态模拟的六十四卦象次序,能不能破解呢?通过探索研究,认为只要对伏羲整个创作过程分析,必然会找到破解的线索,从而摸索出伏羲进行动态模拟时的六十四卦象次序。 由于无法破解伏羲六十四卦象的卦名,在下面的探索中,只能将《周易》中六十四卦象的卦名借来使用,可以肯定,《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绝对不可能与伏羲六十四卦的模拟过程次序相同,原因是,《周易》八卦的卦象位置,和伏羲八卦的卦象位置,存在有很大的差异,两种不同卦象位置的静态模拟,就必然性地产生出两种不同排列次序的动态模拟,如果两种不同卦象位置的静态模拟,居然产生出一模一样的动态模拟次序,那简直是人间奇迹。 伏羲六十四别卦的次序秘密,必须从卦象和物象显示的机理中探索,因为卦象是虚拟性质,是理性基础的模拟,而物象是实质现象,是物质基础的模拟,只有通过物象的模拟,才有可能产生物质性的结果显示。 伏羲八卦的象数次序是乾1、离2、兑3、震4、巽5、艮6、坎7、坤8,它以天为起点,地为止点,这就从原理上决定了整体的模拟次序,必然是由乾卦开始,再按数序而下,以坤卦为最后。 由于六十四别卦是动态模拟的结果,而这个动态模拟结果,都是由每一物象对另一物象复盖后产生,六十四别卦由上卦和下卦组成,在对比四象由上爻和下爻的组成意义后,可以认定,六十四别卦的上卦为主动卦,下卦为被动卦,原因是四象的上爻先变占主动,下爻后变为被动,六十四卦都从四象基础上不断生化而来,从这个来源上说,六十四别卦必然传承有四象相同的机理。 为什么要分清主动卦和被动卦?这是出于对了解伏羲进行动态模拟过程的需要,可以想象,伏羲在进行动态模拟的时候,必然是有秩序地逐个进行,他必须首先选择一个物象为主动体,其余物象为被动体(包括本物象),主动物象把握着主动权,为上卦,再以主动物象为起点,按物象排列位置逐个去复盖被动物象,被复盖物象为下卦,这样,就产生出一个个以主动物象为主导,在形式上以上卦复盖下卦之后的变化结果。 按照象数序列,伏羲应该首先把天选择为主动物象,然后对其他被动物象进行逐个复盖。根据天、火、泽、雷数序为顺时针方向行进为依据,当此四物象成为主动物象后,必然以本物象为起点,向后依照物象的排列顺序,对各物象逐个复盖,于是就产生出下列卦象: 当选择天为主动物象后,经复盖被动物象,就会产生出以下卦象:乾为天、天火同人、天泽履、天雷无妄、天风姤、天山遁、天水讼、天地否,此八个卦象组成一乾宫。 当选择火为主动物象后,经复盖被动物象,就会产生出以下卦象:出离为火、火泽睽、火雷噬嗑、火风鼎、火山旅、火水未济、火地晋、火天大有,此八个卦象组成一离宫。 当选择泽为主动物象后,经复盖被动物象,就会产生出以下卦象:兑为泽、泽雷随、泽风大过、泽山咸、泽水困、泽地萃、泽天夬、泽火革,此八个卦象组成一兑宫。 当选择雷为主动物象后,经复盖被动物象,就会产生出以下卦象:震为雷、雷风恒、雷山小过、雷水解、雷地予、雷天大壮、雷火丰、雷泽归妹,此八个卦象组成一震宫。 按照风、山、水、地数序为逆时针方向行进为依据,当此四物象成为主动物象后,必然以本物象为起点,向前依照物象排列逆序,对各物象逐个复盖,于是,就会产生出以下卦象: 当选择风为主动物象后,经复盖被动物象,就会产生出以下卦象:风山渐、风水奂、风地观、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泽中浮、风雷益、巽为风,此八个卦象组成一巽宫。 当选择山为主动物象后,经复盖被动物象会产生出以下卦象:山水蒙、山地剥、山天大畜、山火贲、山泽损、山雷颐、山风盅、艮为山,此八个卦象组成一艮宫。 当选择水为主动物象后,经复盖被动物象会产生出以下卦象:水地比、水天需、水火既济、水泽节、水雷屯、水风井、水山蹇、坎为水,此八个卦象组成一坎宫。 当选择地为主动物象后,经复盖被动物象会产生出以下卦象:地天泰、地火明夷、地泽临、地雷复、地风升、地山谦、地水师、坤为地,此八个卦象组成一坤宫。 不论做什么工作的,只要成系列性地有序操作,整个工作过程才不会发生混乱,这是现在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者,伏羲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从以上呈系列性排列的六十四卦次序来看,当以乾卦为首开始,最后以坤卦殿后结束,这个排列过程,与八经卦中以乾卦为开始,最后以坤卦为结尾的排列相一致。以主动卦去复盖被动卦的做法,可以证明伏羲对整个动态模拟运作是非常有序的过程。 在物象的复盖过程中,不单单只是物象的复盖,而且也是宇宙基本结构元素之间的复盖互动,也是宇宙基本力量元素之间的复盖互动,还是卦象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的复盖互动。 以物象天为例,如果从宇宙基本结构的角度上看,乾宫八个卦象就是以低密度物质为主动体,再主动去复盖低密度物质,复盖高温度能量,复盖高湿度环境,复盖高频率信息,复盖低频率信息,复盖低湿度环境,复盖低温度能量,复盖高密度物质后的互动结果。 如果从宇宙基本力量的角度上看,乾宫八个卦象就是以弱引力为主动体,再主动去复盖弱引力,复盖高强力,复盖高弱力,复盖强磁力,复盖弱磁力,复盖低弱力,复盖低强力,复盖强引力后的互动结果。 如果从卦象上看,这是乾卦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去复盖另一个乾卦所代表的一切相同事物,去复盖离卦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去复盖兑卦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去复盖震卦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去复盖巽卦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去复盖艮卦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去复盖坎卦所代表的一事物,去复盖坤卦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后,再发生互动的结果。 虽然从探索中知道了伏羲的模拟过程次序,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伏羲六十四别卦的排列位置又是怎样的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需要遵循阴阳生化规律和自然现象规律来破解,从前面四象生八卦的过程中已经知道,八卦用时间和空间与四象保持一致,来证明其是在遵循阴阳规律和自然规律,比如艮卦和巽卦,两卦都由少阳生化,艮卦位于东北,巽卦位于正东,两者的时间同为春季,与少阳代表的东方和春季,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完美无缺的延续性,对照这个生化规律,那就可以肯定,六十四别卦和八经卦之间,也必然有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性,按照这个生化关系,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六十四别卦的时空位置。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 明 既 地 师 谦 升 复 临 夷 泰 水 蹇 井 屯 节 济 需 比 山 归妹 盅 丰 颐 大壮 损 予 贲 解 大畜 小过 剥 恒 蒙 雷 风 革 益 夬 中孚 萃 家人 困 小畜 咸 观 大过 奂 随 渐 泽 大 晋 未 旅 鼎 噬 睽 火 否 讼 遁 姤 无 履 同 天 有 济 嗑 妄 人
上列六十四卦的方位排列,其根据是以《伏羲八卦图》中乾卦、离卦、兑卦、震卦在数列上体现为顺行,巽卦、艮卦、坎卦、坤卦在数列上体现为逆行的方式进行排列,再将上排列按四象性质对应分成四方,当然,也可以将方图变形,改成园图。 从六十四卦的位置排列中,可以明显发现,在动态模拟之后,坎为水在正北位,离为火在正南位,巽为风在正东位,震为雷在正西位,艮为山在东北位,兑为泽在西南位,乾为天在东南位,坤为地在西北位,这些位置与伏羲静态模拟的八卦方位完全一致,如果从六十四卦还原到八卦,再从八卦还原到四象,又再从四象还原到两仪,整个过程中看到有鲜明的时空传承关系,并且还可以看到,在动态模拟的六十四卦中,乾、坤、艮、兑、震、巽、坎、离八卦的位置,实际上起到了时空定位的重要作用。 在六十四卦象位置图中,可以看到,阴阳的对立统一思想贯穿了整个卦象,对立两卦中的各爻呈对立统一状态下的阴阳平衡,全面地继承了天地对立、风雷对立、山泽对立、水火对立的阴阳互补关系。 六十四卦象的位置图,也是宇宙物质、能量、信息、环境四项基本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全息图,同时,也是宇宙统一力场的动态全息图,宇宙中吸引力、电磁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状态,在六十四卦象中表露无遗。 必须重点说明的是,伏羲进行动态模拟,是要从模拟结果的分析研究中,对模拟结果作出决断,还必须明白的一点,物象的模拟结果,必然要用卦象来表示,因为在作出决断的时候,伏羲既要分析动态模拟中主动物象和被动物象之间的相互作用,还需要分析主动卦象和被动卦象之间各爻的互动状态,物象模拟能体现物质方面的变化状态,而卦象模拟则能体现理论方面的变化状态,只要通过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制作出符合理论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决断辞,可以这么说,动态模拟只是手段,作出决断辞才是重点。 伏羲对动态模拟的六十四卦所作的决断辞已经失传,现在六十四卦的动态模拟决断辞是周文王所作,《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是否适用于伏羲的六十四卦?不知道,但肯定有部分是不适用的,那么,能否通过重演八卦,从对动态模拟结果的分析研究中,重新探索伏羲所作的卦辞和爻辞?可以这么说,随着今后易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肯定会有能人通过重演八卦,再根据重演结果复原出伏羲的卦辞和爻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