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应用心得(2)好大夫在线

 小鸟依人MM 2014-01-17
方剂讨论(2)
预约专家通话 查看医生详情

主治医师
松原市中医院 推拿按摩科

方剂讨论(2)
发表于?2011-06-03已阅读2596次
90.方剂名称: 降糖方
组成: 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 葛根15克,丹参30克。
功能: 益气养阴活血。
主治: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方解: 现代医学将糖尿病分为两大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我国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最多。在10余年观察中发现,糖尿病可分为5个类型:1、气阴两虚型;2、阴虚火旺型;3、阴阳两虚型;4、气虚血瘀型;5、燥热入血型。其中以气阴两虚型为最多见。
  降糖方为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有效基本方剂。患者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抵抗力弱,易患外感,舌淡暗、脉沉细等症状。降糖方的六味药通过药理研究证明均为降糖药物。生黄芪配生地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中、益气、升阳、紧腠理与生地滋阴、固肾精的作用,防止饮食精微的漏泄。使尿糖转为阴性。据药理研究,黄芪、生地有降血糖作用;苍术配元参降血糖。许多人认为治糖尿病不宜用辛燥的苍术,而施今墨先生云:用苍术治糖尿病以其有“敛脾精”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元参之润,可制其短而后其长。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和元参都有延长降低血糖时间的作用。上述两个对药,黄芪益气,生地滋阴;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元参滋阴养肾,从先后二天扶正培本,降血糖、尿糖确有卓效。自古以来,有关消渴病或糖尿病诸文献中,未见有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的报道。但在临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不少。通过血液流变学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多有增高。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者常见舌质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张等血瘀征象。故而加用葛根、丹参两味药通活血脉。实践表明,加用活血药后,疗效增强了。药理研究也证明,葛根、丹参都有降血糖的作用。
加减应用: 尿糖不降,重用花粉30克,或加乌梅10克;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方中人参可用党参10克代替,知母用10克,生石膏重用30克~60克;血糖较高而又饥饿感明显者,加玉竹10克~15克、熟地30克;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10克、黄连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皮肤瘙痒,加白蒺藜10克、地肤子15克、白藓皮15克;下身瘙痒,加黄柏10克、知母10克、苦参15~20克;失眠,加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白蒺藜10克;心悸,加菖蒲10克、远志1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大便溏薄,加薏苡仁20克、芡实米10克;自觉燥热殊甚,且有腰痛者,加肉桂3克引火归元;腰痛、下肢痿软无力者,加桑寄生20克~30克、狗脊15克-30克。
临床观察: 协和医院中医科糖尿病门诊辨证为气阴两虚血瘀型患者35例,以降糖活血方为主进行治疗,疗程3~6个月,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空腹血糖平均下降了29.8毫克%。24小时尿糖定量平均减少9.64克,疗效判断结果,总有效率为54%(血糖)及60%(尿糖)。
体会: 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是以糖尿病的血管病变、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为血瘀的病理依据,又以糖尿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临床依据。糖尿病人的正虚是本,血瘀是标,用益气滋阴配合活血化瘀法标本同治,取得一定效果。

91.验方: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组成:防风10g 云苓12g 苡米15g 丹参15g 桔梗10g 桑白皮10g 厚朴花15g
生地12g 内金10g 当归12g 丹皮12g 白藓皮12g 连翘15g 黄连10g
生黄芪15g 白蔻12g 炒莱菔12g 沙参12g 紫草10g
心得:这是我实习时带教老师治疗一个顽固性荨麻疹病人所开的方,疗效
非常好,病人患病已经3年,经多次治疗效果不佳,后经熟人介绍到
我跟的带教老师看,老师看完后开了上述方5剂,患者服后病情明显
好转,再次就诊时,老师又加上芥穗10g 生黄芪改为20g,患者再服4
剂,病情基本痊愈!

92.方名:半夏泻心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半夏、黄芩、黄连、干姜、甘草、党参、大枣
功效:平调寒热、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体会:凡胃炎、十二指肠炎、食道下段炎等见有进食痛或伴有口苦、口干、或食道或胃有烧灼感者加海螵蛸、吴茱萸效果显著。有胸闷者加瓜蒌实、薤白。

93.小儿肺炎喘嗽治疗经验:
急性期:麻黄3 北杏8 甘草3 葶苈子10 大青叶10 蚤休10 桔梗12 苡仁15 毛冬青20
恢复期:党参12 麦冬10 五味子4 白术10 茯苓10 陈皮3 毛冬青20 龙骨15(先煎)
甘草3
(以上单位为克,视患儿年龄剂量有所调整)

94.[方名]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12g、红花6、川芎9、当归9、赤芍9、生地9、柴胡9、桔梗9、枳壳9、牛膝9、龟板20(先煎)、黄连3、肉桂1.2
[功效]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养血安神
[适应症]失眠气滞血瘀证。症见失眠日久不愈,舌暗,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细。
[用法心得]
1、长期失眠,其他方法难以取效,见有瘀血征象即可运用。
2、随症加减:兼有痰浊盛症见体肥痰多舌苔厚腻减生地加法夏12、夏枯草 10、云苓30;兼有心火旺盛症见心烦口干苦烦躁易怒者重加黄连6、莲子心12;兼有脾气虚症见食入运迟腹胀便溏者加云苓12、五爪龙30、苍术12 ;兼有肾阳虚合并阳萎者加菟丝12、紫石英15先煎;兼有虚阳上亢症见面色潮红虚烦易怒者加磁石30先煎 、生龙齿30 先煎;女性更年期或子宫切除术后症见停经精神萎靡潮热盗汗者加仙茅12、仙灵脾12

95.方名:痛泻要方
组成:陈皮 白术 防风 白芍
用途:对于 酒精性腹泻患者屡试不爽
说明: 1.我无亲身体会,系代教老师所说,请大家一试,
2.以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即可
3.有用之有效的战友清告诉我

96.我邻镇有一名老中医,专医小儿科,凡小儿咳嗽只用此方效果显著。
处方:桑白皮5克、地骨皮5克、知母5克、瓜蒌仁4克、百合5克、川贝4克、牛旁3克、葶苈子3克。
特奉上以供同道参考。

97.治外感身热方:
绿豆60g 白菜60g 辣椒8个(切细) 水煎。服2碗盖被取汗即可。
此方对感冒有良效,符合简、便、廉的特点,家庭主妇即可搞定。

98.治臌胀方,该方治疗臌张有较好疗效,见于《增补神效集》清.不著撰人方。

雄猪肚一个 ,虾蟆一个,砂仁七粒。将虾蟆、砂仁装入肚内,线扎住口,以清水入砂锅内煮熟,不用盐。清晨空心食之。

臌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肝硬化、肝ca之类,以气裹、血瘀、水停为标,以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为本,以肝肾阴虚者尤为难治。此方以猪肚、砂仁健脾除湿治其本,而蛤蟆有毒之物,恰能以毒攻毒,以治其标,方义显然。证之临床,余曾治一肝癌病人,使用此方获良效,至今已半年余,该患者病情稳定,坚持门诊服药治疗。

99.前两天感冒了,去了药店,看到一成药,其方义颇合吾心,毅然买下,服后果效。故不揣鄙陋,与大家一齐分享。

该成药名为桑姜感冒片(山西景和华禹制药有限公司),组成:桑叶、菊花、紫苏、连翘、苦杏仁、干姜。功能主治:散风清热、祛寒止咳。用于感冒、咳嗽、头痛、咽喉肿痛。

对感冒发热,常常医生们只看到热的一面,看不到还有寒的一面,所以古人说识证最难是阴阳。在南方,特别是炎炎夏日,很多人感冒发热、咽痛、脸上长痘都会去饮凉茶,结果越饮身体越差。因为夏日阳气外浮皮毛,而内里其实常有虚寒,更为确切地说是肺热脾寒,所以夏日过食寒凉必然伤脾,故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

该方在清肺热时同时用干姜温脾阳,故深明阴阳之道,令我佩服,不仅想到两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阴阳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但又是不易治断根的疾病。西医以抗感染、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为法,若出现肺性脑病,则往往要使用呼吸机。而在如何控制复发,如何治本方面,西医尚无能为力。

100.李孔定老中医关于肺心病证治有独到的经验。他指出:本病病位在肺与心,涉及脾与肾,病理演变初由外邪侵袭,继则脏气虚衰,痰瘀水饮随虚而生。水饮瘀血皆为阴邪,其性属寒,但因久宿于肺,郁而化热,故其表现多为虚实寒热错杂之证。只是由于个体因素和病的阶段不同,四者之孰轻孰重颇不一致。

李孔定老中医主张治疗本病宜驱邪与扶正兼顾,清热与温散同施。倘纯补则恋邪,只祛邪又伤正。其方药如下:

南沙参50g 黄精30g 地龙30g 苏子30g 赤芍30g
木蝴蝶10g 制南星15g 葶苈子15g 黄芩30g 甘草15g
沉香6g(研末冲服)

加减法:
心悸气短较甚者,南沙参加至100g ,葶苈子加至30g。
痰涎胶固难咯者,制南星加至30g。
有心悸、唇甲紫绀、胁下痞块者加桃仁、五加皮。
气虚明显者加红参或和生脉散。
神志恍惚者加石菖蒲、远志。

方解:南沙参养阴清肺,甘草益气祛痰,黄精具有气血阴阳并补之效。三药合用,补其既虚之脏,使其本固则足以抗邪。制南星、苏子性味辛温,化痰燥湿;葶苈子、地龙性味辛寒,泻肺通络。两组药一阴一阳,一缓一峻,使水饮得化,顽痰可蠲。痰浊水饮蕴肺,易于化热,阻闭气道,故用黄芩清肺泻热,防止化火刑金;木蝴蝶宽胸快隔,疏通气道壅闭。痰壅则气滞,气滞则血瘀,故用赤芍活血解痉;母病及子,肺病则肾虚,肾虚则难以纳气,故用沉香以纳气归肾。全方补泻并施,清温并用,治上顾下,标本兼赅,共奏扶正以抗邪、祛邪以扶正之功效。

101.王文鼎老中医治疗鹤膝风方;

生黄芪240g 远志120g 石斛120g 怀牛膝120g 双花30g

在保证药物的剂量和质量达到标准时,用十碗水先将前四味煎熬至两碗水时,加入双花,再煎成一大碗。临睡空腹一次服下。全身大汗,听其自止,用毛巾把汗擦干,揉搓全身。常可一剂见效,两三剂痊愈。

对该方的组方思路和剂量大家很有必要好好想想,同类的病很多,可不可以引申一下治疗其他风湿类疾病呢?

102.李可老中医之破格救心汤
方剂组成:
附子30-100-200g 干姜60g 炙甘草60g 高丽参10-30g(另煎浓汁兑服),山萸肉60-120g 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g,麝香0.5g(分次冲服)
煎服方法:
病势缓者,加冷水2000毫升,文火煮取1000ml,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危急者,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24小时内,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功效与主治:
本方可挽救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凡内外妇儿各科危重急症,元气暴脱,心衰休克,生命垂危,证见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灰败,唇、舌、指甲青紫,口鼻气冷,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混糊,气息奄奄,脉象沉微迟弱,或散乱或数急无论。

103.再谈小柴胡汤的新方解和临床中的新应用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12g 黄芩9g 人参6g 炙甘草6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枚组成;功效为和解少阳,疏肝和胃;原书用于少阳病,现在临床广泛用于肝脏,胆囊,胃肠,咽喉,肺部,耳等身体上半部内脏器官的疾病.
小柴胡汤主治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三个提纲和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四大征候群.
本方临床多用于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在临床多见于肝脏, 胆囊,胃肠,咽喉,肺部,耳等身体上半部的炎症性疾病.突出表现为发热,胸胁部胀痛以及由炎症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引发各种符合少阳证的症状.本方具有解热,消炎,利胆,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抵抗力等治疗作用.方中柴胡有很强的解热作用,能配合黄芩抗多种病原菌,病毒,而发挥消炎,控制炎症渗出作用.柴胡 黄芩还有明显缓和植物神经紧张和镇静,镇痛,消除肌肉紧张和平滑肌痉挛,故能有效的消除发热,胸胁苦满诸证.人参 甘草 大枣能加强消化吸收,提高全身免疫功能.半夏 生姜能调整胃肠蠕动,除去胃内留饮和痰湿.只要对于身体上半部炎症,辨证准确,疗效立竿见影!
小柴胡汤临床中的新应用(略):大致就是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对于身体上半部炎症的加减应用{注:我就是用这个方子一直混到现在呀 呵呵 ,好了,就罗嗦到这里,累了呀 有机会再来继续罗嗦 但愿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示!}

104.方名:清肝化脂汤

方药组成:大黄15g,枳实15g,厚朴10g,小叶野鸡尾30g,茅根、车前草、山楂、干葛、赤芍、丹参、泽兰、三棱、莪术、当归、玄胡、郁金、白芍、柴胡、制香附各15g,甘草3g。

功能:通腑泻热,化脂清肝。

主治:脂肪肝

用法心得:本方为林鹤和老先生之方。以大黄、枳实、厚朴,即大承气汤为通腑主药,使湿热之邪从大便排出;小叶野鸡尾、茅根、车前草苦寒以佐大承气汤清热解毒;山楂、干葛、赤芍活血化脂,以清肝经之瘀脂;丹参、泽兰、三棱、莪术、当归、玄胡、郁金活血化瘀;白芍、柴胡、香附疏肝理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清肝化脂之效,为治疗脂肪肝之有效方。本人用此方治疗脂肪肝,疗效满意。


能告知该方的具体用法吗?如每日剂量和疗程。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都可用此方吗?您治疗多少例?如何评价疗效?多谢!

105.方剂名称: 小儿止遗汤
组成: 生地10 通草6 竹叶6 生甘草梢6 生山药12 山萸肉10
功能: 清热养阴、收敛止遗。
主治: 小儿遗尿 ,尤其对泌尿系感染后遗尿者更效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

106.[方名]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组成]龙胆草8g 黄芩9g 桅子9g 泽泻10g 当归8g 生地8g 柴胡8g 生甘草
5g 金银花9g 野菊花 6g 紫花地丁 6g 紫背天葵 6g蒲公英6g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
[适应症]急性尿路感染,辨证为湿热下注
[煎服法]无特殊
[用法心得]:后期可选八正散。

107.[方名]甘草人参汤
[组成]即甘草60g,红参30g,白及30g
[功效].益气摄血
[适应症]上消化道出血(不包括癌性出血)
[用法心得]:该方系我科自拟验方,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较好。立方依据根据中医传统理论,“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无形之气首当急固”。红参大补元气,能益气摄血。甘草据现代药理研究,甘草黄酮具保护胃粘膜及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白及能缩短凝血时间及抑制纤溶作用,具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因此三药合用可共奏益气摄血之功。


108.[方名]柴胡陷胸汤
[组成]柴胡12、黄芩9,党参15、法夏6、瓜蒌9、黄连6,木香6,丹参12
[功效]宽胸理气、调和营卫
[适应症]胸痹心痛。症见胸闷胸痛,心前区痞结不舒,苔白或腻,脉弦或缓或结代。
[煎服法]上八味,以水五升,文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每服一升。
[用法心得]气虚加黄芪15,阴虚加麦冬15,血虚加姜枣9--15,当归12,阳虚加桂枝12,寒甚加薤白乌头赤石脂,

109.题目:八味地黄丸治疗甲低临床心得
患者64岁,日本人,1989年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吃相应西药治疗后,次年转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今年5月中旬来诊所就诊。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语声偏弱。主述恶寒怕冷,足膝尤甚。疲乏无力。同时患有关节炎多年,所以时有膝关节酸痛感。头发掉落比较严重,称每日梳头必有成把头发凋落。皮肤搔痒。自述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比较大。
舌:舌体红,边尖有红点,薄白苔
脉:沉细,左右两侧尺脉沉,右尺脉尤其沉细。
诊断:肾阳虚衰,心肝经稍有内热
方剂:八味地黄丸加减 (去附子,加郁金,黄芩,防风少量,何首乌等)
结果:一周后,患者舌体颜色好转(偏红),皮肤搔痒减轻,自觉有劲。二周后,舌体颜色淡红。皮肤搔痒明显好转。体力好转。改上方:去黄芩,郁金,防风,在加当归,川芎。
患者服用以八味地黄丸为基础的方剂约6周,嘱其重做检查。患者回国探亲之前做了血液检查。不久,从日本打来电话,说其丈夫通过电话告诉她,检查结果全部正常。
心得:患者舌象显示有热,但是脉象阳虚,根据临床其他表现,在选择主方的时候,舍舌取脉,确定了八味地黄丸。临床证实效果理想。

110.青春痘:银花15克 蝉蜕15克 芥花10克 苦参15克 土茯苓15克 紫草6克 豆卷30克 丹皮10克 地肤15克 大青叶30克 蒲公英30克 苡仁30克 白寇6克 车前草30克。黄连6克。连翘15克。

111.请问皮肤干燥性的瘙痒,就是患者自觉皮肤干燥,一干就痒,四肢皆有皮疹,暗红色。此病有十余年,时好时坏,此次为服虾后复发。60多岁,如何用方?之前我用针灸通电,有过好转,后又不明显了,且用了湿疹类的外用药如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白矾,五倍子等,第一次效可,第二次患者瘙痒反而加重,是不是该内服些补阴的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请赐教。


112.甘草泻心汤治疗失眠
对付失眠,中医的治疗有许多好的方法,但大多以养心安神为主,方剂之多,举不胜举。事实证明,如果掌握好失眠的类型,仔细分辨,这种方剂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最常用的方剂是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是中国古典名著《伤寒论》国的一个方剂。虽名为“泻心”,但其功能主要是调节肠胃。原方主治病人胃气虚弱,腹中雷鸣,水谷不化, 心中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安等症。失眠的原因和证型是多种多样的,应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失眠的关键是辨别清楚适应症。这类病人体力一般中等或比中等稍差,胃肠功能较弱。在症状上,患者往往想呕吐,胸口觉得难受,心情烦躁,不想吃东西,肠子附近经常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心窝附近好像被揪住一样觉得不舒服,时而还产生腹痛、腹泻现象,有这些症状的人,且经常作梦,无法熟睡,或因精神不安而失眠的服用该方都有疗效。据临床观察,服用 本方不仅可消除失眠,也可治好肠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腹泻。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结肠炎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的失眠患者,只要符合上述症状,都可以考虑用甘草泻心汤以治疗。
甘草泻心汤的处方是:炙甘草10克,半夏6克,黄芩6克,干姜6克,党参10克,黄连3克,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两次服。本方中黄连、黄芩苦寒降泄其热;干姜、半夏辛温开结散其寒;甘草、党参、大枣甘温益气补其虚,充分体现了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气和中,邪去正复的治法特点。在治疗失眠时,方中则应加入合欢花10克,夜交藤15克,效果较为理想。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症状特点不同,在应用之时,最好是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仔细辩证,适当加减用药,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13.金莲花20 玫瑰花20 双花20 连须10 麦冬10 大海打15 乌梅打10 甘草15 杏仁15 此方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明显,我治疗一患者年龄60岁,患者病史多年,平素咽干咽痒,每于受凉感冒后上症加重并伴有咽痛,咳嗽咳吐少量痰,查局部整个咽部充血,经服上方五剂症状明显好转。后随证加减

114.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腹痛腹泻
适应证:腹痛实证(急慢性肠炎)
方药:葛根20黄芩10黄连5甘草5木香10香附10枳壳15
随证加减:有积食加内金、山查、谷麦芽等
虚症去黄连、香附加黄芪,党参、淮山、黄精
夹暑加藿香、佩兰、
心得:对急性腹痛腹泻,疗效确切。对急性胃炎也有效果,但疗效没有肠炎明显。
个人经验,希望前辈指导,谢谢合作

115.[方名]白虎汤加减
[组成]生石膏 30g 知母10g 生甘草5g牛旁子10g薄荷8g
[功效]清热生津
[适应症]阳明经热:壮热.烦渴.面赤恶热.脉洪大
[煎服法] 水煎服
[用法心得]上感.流感或不明原因发热遇到高热不退,有面赤恶热.脉搏有力,先用柴胡针或氨基比林针肌注.仍不退热.投予此方,可较快退热,屡试屡应,儿童用量酌减.

116.[方名] :血府逐瘀汤
[组成] :桃仁10g.红花10g.生地黄10g.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0g.川牛膝10g.柴胡6g.桔梗10g.枳壳10g.生甘草3g.
[功效]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适应症] :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上腹疼痛不适,急躁易怒,舌暗红,可有淤斑,脉涩或弦.
[煎服法] :水煎服
[用法心得] :本方为王清任所创,主要用于胸中血瘀症. 而本人在临床则常用于上腹部病症的治疗,如1)慢性乙肝(血瘀型)可加虎杖10g,丹参10g,金钱草30g. 2)肝硬化和脾肿大可加鳖甲10g,丹皮10g. 3)胆囊炎,慢性胰腺炎可加紫花地丁10g,连翘10g等,屡获良效,心得颇深,特此推荐,各位战友,在临床上不妨一试.

117.方名:健脾化痰丸
组成:生白术 9g 生内金6g
功效:健脾化痰消食
用法:上药打成粉,用慢火焙熟,炼蜜为丸。
适宜证:脾胃虚弱 ,不能运花饮食,以至生痰.
心得:白术为健脾之主药,但土性壅滞,白术多服久服,亦有壅塞之弊,用鸡内金的善消淤积来佐之.可达补益和宣通并用.我原来的老师最喜欢用这两味配伍使用,临床多见佳效.今在此和各位交流.

118.[方名] 稳压汤
[组成]黄精30 甘草30 附子9
[功效] 稳定血压。
[用法心得] 此方出自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大家陈亦人教授《伤寒论求是》一书,用于治疗中毒性休克等血压下降,血压波动不稳定者,有良效。曾在临床中以此方加减试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稳定者,有效。

119.验方: 附子15-30g (先煎 ), 白术20-30g
治疗慢性咳嗽,特用于有畏冷,四肢凉,喜热饮等阳虚之象。
附子归肾经,属水,白术归脾经,属土,土能制水,故能克制附子大制量,

120.我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外科进修时有个73岁肠癌术后第二天患者,症状:痰多不易咳 出,手足凉,脉沉细,肺部听诊可闻及大量湿罗音。主任用方如下:附子15(先煎40分钟) 干姜9 肉桂6(冲) 白芍15 焦三仙(各)15
白术20 茯苓15 半夏15 生甘草6
服了这服药后,第二天患者肺部听诊明显好转,第三天罗音消失。
我是西医院的,本来不信中医,不过经历这半年后有点开始对中医有点兴趣,不过基础太差,请各位多指教 。

121.2003年3月,某女孩,3岁4个月,手指脚趾处长有如黄豆大点状皮疹,疹中心水疱状,跟部皮色鲜红,微痛微痒,已有1月余。半月前*妇幼保健院诊断为湿疹样皮炎,用霉净霜、尤卓尔合涂,不效。我诊断为风热疮用地肤子30克,黄芩15克,防风10克,猪胆3、4个取汁,一并水煎,不拘时外涂。
3天后,一剂药没用一半,色消疹退,不留痕迹。

122.2004年6月5日,某女,36岁。3天前,颈项部、胸部及四肢出现成簇丘疹如米尖大,剧痒,搔痒之后糜烂,血痕累累,患处皮肤红肿极热,以脚面为甚,红斑10*12厘米,有少许水肿。手指处有些丘疹破后结血痂,皮肤粗糙;正常皮肤手指挠过也有红印。心烦难眠,尿黄,大便正常;红舌,舌尖、舌边均带点刺,淡白苔。脉稍数。既往史:她生小孩后第二年(1997年)起每年夏季均发病,曾到多家医院治疗,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以吊针、吃药、涂药水为主,具体用药不详。每年病程长则3个月,短则1个多月,苦不堪言。诊断夏季皮炎血燥型。
金银花30克 ,黄芩、黄连、山枝子、牛膝、石斛各10克,赤芍、丹皮、水牛角各12克,茯苓20克
水煎服,日一剂
另用苦参、鸡血滕、蛇床子各30克,煮水洗。

四剂后,疹消色退,不痛不痒。

123.[方名]清震汤
[组成]生茅术30g,升麻10g,荷叶10g。
[功效]祛湿升清。
[适应症]湿阻脾阳见上中下三部内外湿浊诸症。
[煎服法]清水浸30分钟,武火煎沸后改文火再煎10~15分钟,温分2~3次服。
[用法心得]常用于长夏之令稍事劳作则尿短肿胀,尿常规无明显异常,服利水剂反复不已者;或湿邪流连,关节痹痛;或湿浊困着,清阳不升,腰酸重痛,头眩自汗;或清阳下陷,谷气下流,湿浊滞下;或六郁相因,肝木不能疏达,脾土不能升发,致脘胁闷胀等。
此外,本方合防已黄芪汤,用于原发肾病综合征;以大剂苍术、薏苡仁、玄参、丹参、泽泻、首乌、玉米须、荷叶诸味相伍,治疗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心绞痛频繁发作伴心悸、眩晕,证见湿浊瘀阻,投本方加番红花3克(另炖),均获显效。


124.小儿口舌生疮效方(叫不上什么名字)
半夏10 黄连5泽泻10香橼10黄芪15
白术10苍术10石菖蒲10栀子5滑石15
连翘10甘草5克

病历:
徐某某,8岁,2002年11月7日初诊;
口舌生疮,鼻前庭也红肿,大便2-3日/次,食少.诊断为心胃火盛.
用上方3副;

11月26日来告,口鼻生疮明显好转,大便1次/日.要求守前方,再给3副.

<中医儿科学>的"口疮"节:口疮分3种情况:风热乘脾,凉隔散.
心脾积热用泻心导赤汤合泻黄散;
虚火上炎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我还是用的是导赤散合泻黄散的方义.木通不敢用.

风热乘脾多是西医的病毒性单纯疱疹,有近期感冒病史.这个病人不是.

125.[方名]人参归脾丸
[组成]人参、薏苡仁、酸枣仁、甘草、白术、黄芪、当归、木香、茯苓、龙眼肉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适应症]心脾两虚证
[用法心得]
1、缺铁性贫血:人参归脾丸每次一丸,日两次。
2、心动过缓:人参归脾丸每次一丸,日两次。尤其是治疗乙胺碘呋酮所致心动过缓,疗效较为满意。

126.我用小柴胡汤治失眠,
大概15年前,有一病者,“头痛”月余,我应诊后开了处方2付给她。三周后,患者前来道谢,服了我所开的处方,不但头痛好了,连多年的失眠也治好了,数年来曾多方医治,失眠就不见效。想不到,服了你的中药后,一眠到天亮。要求重抄原方给她:柴胡、甘草、生姜6、黄芩、法夏、红枣、酸枣仁、菊花10、生党20、小麦30、龙齿20,水煎服。
此后我用此方治疗失眠头痛甚多,效果不错。
《伤寒论》37条谓:“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仲景虽不说可治失眠,但失眠者因“晚上睡不好,白天醒不了”失眠者白天多是精神不振的。阴阳不和、表里不和,病机是相似的。故方中党参,甘草、红枣益气(白天)提神,黄芩清热除烦,法夏生姜和胃(晚上)安神,柴胡调和阴阳表里兼解郁。临症单独应用小柴胡汤治失眠多获良效。合小麦、枣仁用效更佳。

127.[方名]桂枝汤(续出)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适应症]更年期综合征.证见烘热\汗出\心烦,脉缓无力者.
[煎服法]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
1,服后饮少量热粥并温覆令汗出。
2,如汗出较多,时间较长者,可在汗止后以桂枝加附子汤善后.

128.本人出道不到3个月,因在岭南行医,临床中辨证以肝胆湿热型见多,证见:口干口苦,胸闷胁满,脾气暴躁,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故每予龙胆泻肝汤。部分患者疗效可以,多数反应一般,还有部分患者反应服后出现性欲下降,性功能低下;更有一位服用腰痛甚,舌苔愈厚,不知何故?是苦躁伤阴,还是苦寒伐胃?还是请各位杏林大虾指点迷津!

129.荨麻疹方一

荆芥穗10克,防风9克,金银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黄芩10克,蝉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辛凉解毒,疏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荨麻疹方二
生地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乌10克,黄芪12克,防风、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养血益气,疏风止痒,适用于血虚受风所致的荨麻疹

130.[方名]止血散
[组成]龙眼核
[功效]外伤止血
[适应症]各种外伤,尤适合于外出野外受伤出血
[用法心得]将核外包壳去掉,将内核焙干研细末,撒于伤处,稍压一会儿,学即止,再包扎一下即可

131.[ 方名]: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

[组成]: 柴胡15g 枳实15g 黄芩15g 法夏15g 赤芍30g 厚朴15g 生大黄后下30g 芒硝溶后服60g

[功效]:通腑泻热 兼清少阳

[适应症]:急性胰腺炎

[用法心得]: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积滞,化湿生热,致胃肠燥热内结

而成阳明腑实,概括起来就“痞、满、燥、实、坚”五个字。《伤寒论》描述

阳明病外证表现专门有一条,“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

恶寒、反恶热也”,还有一条“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

者,是转属阳明也”。一般还有口苦、咽干、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

烦喜呕少阳证表现。故辨证为阳明腑实证兼少阳证。“热则寒之,实则泻

之”,治则治法当然应为通腑泄热,兼清少阳,方药用大承气汤合大柴胡汤

加减。

132.脑震荡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30~60 桃仁12 红花6 当归10 赤勺15 川芎6 地龙15 僵蚕10 蜈蚣2~3条
脑震荡后遗症,病程久,病程中有服过“打丸”等活血化淤成药或汤药而效果不明显。

133.红眼病:鲜桑叶、鲜桉叶,鲜金银花叶,鲜野菊花叶,鲜薄荷各等量。将前四种叶水煎,趁热倒入茶杯中,投入薄荷叶,然后用杯中液体的热气熏蒸患眼,然后再用该药液洗患眼。每日1-3次,2剂即可痊愈。

134.胃病验方
1,配方:黄连2克,陈皮6克,姜夏10克,茯苓12克,甘草3克,枳实6克,竹菇6克。
功能:苦降辛通,化滞和中。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窦炎,症属痰热中困,胃失和降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2,配方:柴胡6克,炒黄羊9克,炒白术9克,香扁豆9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3克,苏梗6克,制香附9克,炙延胡9克,八月札15克,炒六曲6克,香谷芽12克。
功能:调肝和胃,健脾安中。
主治:脘部胀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设台薄黄腻或薄白腻,舌质偏红。
用法:水煎,分2次服,饭后1小时温服。

135.方名:补阳还五汤
组成:桃红四五汤—地黄 地龙
功效:活血通络,补阳益气
应用:自己曾用于一夜间偏身汗出者,效果不错。另听老师讲他自己曾用该方治疗过一偏身自觉发热但不出汗者,效果也不错。我就是在老师的启发下想到应用此方的。希望对大家有用。谢谢。

136.该方为我上月开会时,一著名老中医所述,其一博士在治疗某一要人高热2周不退,西医遍用抗生素,诸中医遍用清热解毒药不效,延其会诊,以下方一剂热退,从而获得巨额科研资助(你难以想象有多少)。
证状:高热39.5~40.5 ℃,无畏寒,头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软,舌苔白腻,脉滑。
方剂:温胆汤合三仁汤加减
药物:法夏10  陈皮10  茯苓15  竹茹10  枳壳10  杏仁10
   薏仁30  金银花15 淡竹叶15 通草20  厚朴10  生山楂10
   黄芩8  藿香10   炙甘草6 
  所以中医治疗关键是辨证施治,这是永远的法宝,不能一味套用西医抗病毒及抗菌治疗,疗效是硬道理。 

137.王文鼎老中医治疗鹤膝风方;

生黄芪240g 远志120g 石斛120g 怀牛膝120g 双花30g

在保证药物的剂量和质量达到标准时,用十碗水先将前四味煎熬至两碗水时,加入双花,再煎成一大碗。临睡空腹一次服下。全身大汗,听其自止,用毛巾把汗擦干,揉搓全身。常可一剂见效,两三剂痊愈。

对该方的组方思路和剂量大家很有必要好好想想,同类的病很多,可不可以引申一下治疗其他风湿类疾病呢?

用过此方治疗一个膝关节滑囊炎患者,未见效果,也许是不对症

138.方名:补阳还五汤
组成:桃红四五汤—地黄 地龙
功效:活血通络,补阳益气
应用:脑外伤后头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139.我伯父的岳父赵琛是全国知名中医,辗转口传我一点经验,列之于下:
有时非重药不能起沉疴。常有癃闭用常法无效者,不是方药法理不对,而是药量不够。他常用川芎30克,当归60克(甚至更多),浓煎小量频服。
另外治石淋,他常用金钱胡桃汤,金钱草至少60克,另加石苇、茜草各30克,如果是肾结石还要加鸡内金、山茨菇、鱼脑砂等散结之品。行气活血之品随证加减。
呵呵,都分不清那是他的哪是我的经验了,反正到我手上就都是我的了,不知道能不能对大家有点帮助。

140.如我们老师一条治疗隆闭的外用药方:用甘遂末和甘草末混合约15克热敷一个70岁体质较弱的患者的小腹部隆起的地方,2天就见效啦,小便汩汩而下!暂时解决了病家所苦,建立了信心,不是很好吗?
但是按照配伍禁忌,上2味是相反的,不可配伍使用!
原因是2味合用增强了甘遂的毒性,但是从另一方面却刚好增强了它的峻下逐水功效,而为我所用。内服则有大忌,外用正好合适,所以投之良效!

141.我硕士导师治疗胸痹基本方:
太子参15 麦冬15 五味子5 炙甘草10
香橼15 佛手15 丹参15
用于气阴两虚证,以心前区疼痛、气短、胸闷,活动后加重为主要症状。
加碱:气短明显加黄芪15-30,胸闷明显加瓜蒌皮15,疼痛较重加元胡15-30,可酌加桂枝3-5。伴有阳虚者可加仙灵脾15,桂枝10。
注:此方药简效弘,但要辨证准确。痰浊重者不宜。

142.【方剂名称】 柴胡疏肝散
【组成】 柴胡(6克) 陈皮(6克) 川芎(4.5克) 香附(4.5克) 枳壳(4.5克) 芍药(4.5克) 炙甘草(1.5克)

【功效】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适应症】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煎服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禁忌】 斟酌。

【用法心得】 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方剂名称】 柴胡疏肝散
【组成】 柴胡(6克) 陈皮(6克) 川芎(4.5克) 香附(4.5克) 枳壳(4.5克) 芍药(4.5克) 炙甘草(1.5克)

【功效】 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适应症】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煎服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禁忌】 斟酌。

【用法心得】 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方用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增强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效,故服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痛止而诸症亦除。

143.董建华肝胃百合汤
组方:百合15 甘草6 柴胡10 郁金10 乌药10 川楝10
   丹参10 黄芩10
方义:疏肝解郁,行气和胃.胃病从肝治,本方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的通治方。
加减:吞酸加生牡蛎15 浙贝10 瓦楞子15(瓦楞子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干结不宜用);嘈杂加沙参15;刺痛不移加桃仁10;胃脘挛急而痛加白芍15;胃胀加佛手10 枳壳10 或香橼皮10; 胃脘冷痛价高良姜6 党参10 ;口干口苦加玄参15 天花粉15 ;大便干加火麻仁10;HP阳性加蒲公英10~15。

144.
马齿苋60克、紫草15克、败酱草15克、大青叶15克。
功效:清解疣毒。
主治:扁平疣、传染性软疣。
用法:水煎服,7剂为一疗程,至多2疗程,有效率90%。

145.组成:人参10(另煎),制附子10,麦冬20,玉竹15,云茯30,车前子30,
   桑白皮30,  葶苈子30,当归30,丹参30,生龙牡各30,金银花30
   黄连5     枳实10  黄芪15
功效:益气回阳 化瘀利水,清解郁热
用法:水煎浓缩取汁500毫升,分装于250毫升瓶内,每次服125毫升,每天2   次,2周为一个疗程。
说明:此方为我科治疗慢性心衰协定处方,总例数超过150例,与常规慢性心衰西药合用,较单纯使用西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心脏超声测定心功能方面均有显著性优势,有的病人形成了一定的依靠性。

145.[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适应症]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风,汗出,苔白,脉浮缓。
[煎服法]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
[用法心得]
1.用于体质虚弱者,常易汗出,以手足似有汗出者,用药后疗效明显。
2.一般该类病人大多体型虚胖面色白。
3、配合酸枣仁、百合等药,效更佳。

146.治疗慢性阑尾炎:
上午以红藤50克,黄酒两碗煎成一碗,服完;下午以紫花地丁50克,同法制作及用法.长服,曾经治疗5例,均获良效,其中一例为家母.如果感觉有效,需坚持服用一段时间.

147.导师治疗一女婴,出生46天,阴道直肠瘘,左侧局部大阴唇肿剧,西医用抗菌素治疗3周,大阴唇结块,大便至阴道流出,呈水样便,10-20次/日,辗转国内多家大医院,均拒绝收治。
处方内服:山药200g 打粉 12g/日 bid 服。
外洗:银花10g,菊花10g,煎水外洗。
用药2周,大便3-4次/日,成型,自肛门出,局部红肿消退,瘘道形成,遂收住入院,予手术一次切除,住院两周,痊愈出院。

148.[方名]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白术、陈皮、党参、柴胡、升麻、甘草、当归、
[功效]补气升提
[适应症]妇人子宫脱垂、气虚型
[煎服法]稍煎或以滚开水焖10分钟
[用法心得]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者,加山药、芡实、桑螵蛸以止带固脱。


转帖]中医治疗失眠经验大荟萃

149.当代名老中医张琪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潜阳宁神汤

药物:夜交藤30g,熟枣仁20g,远志15g,柏子仁20g,茯苓15g,生地黄20g,玄参20 g,生牡蛎25g,生赭石(研)30g,川连10g,生龙骨20g。

功效:滋阴潜阳,清热宁心,益智安神。

主治:心烦不寐,惊悸怔忡,口舌干燥,头晕耳鸣,手足烦热,舌红苔薄,脉象滑或弦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内经》谓:“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临证观察不寐多由五志过极,心阴暗耗,心阳亢奋所致。本方用黄连以清心火,生地黄、玄参滋阴潜阳,更用龙牡、赭石以潜镇阳气,使阳入于阴。然此病日久,思虑过度,暗耗心阴,故再用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不寐常见初睡之时忽然跳跃,似惊而醒,有似心虚胆怯而实非,乃阳亢阴亏,初入之时交合浅而脱离快,自然阴阳不能相济而复醒。因此,除滋阴潜阳外,必须用黄连以直折心火,从而达到泻南补北、心肾相交、阴平阳秘之目的。

加减:若阴亏甚,舌红少苔或无苔者,可加麦冬15g,百合20g,五味子10g;情怀抑郁,烦躁易怒者,可加合欢花15g,柴胡15g以解郁安神;兼大便秘者多为胃家郁热,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加小量大黄以泻热和胃。

方歌:潜阳宁神夜交藤,枣柏远志连茯苓;龙骨牡石玄生地,阳入于阴心神宁。

验案:王某,女,47岁,病一年余。心烦不寐,近两个月病情加重,彻夜不能入睡,烦躁多怒,自汗,手足灼热,大便秘结,经用中西安神镇静之剂皆未收效。察其面色不荣,精神萎靡,自述不能入睡,至夜则烦躁难忍。舌光红少津无苔,脉弦数。此属心火上亢、肾阴不济之证,宜清心火、滋阴潜阳,乃出潜阳宁神汤。初服6剂,心烦不寐收效,夜间安稳,能入睡3小时左右,但仍大便秘结,遂原方加文军5g,嘱继服12剂。复诊病情明显好转,大便通畅,保持日一次,能入寐4小时以上,心烦消失。又服10剂,睡眠恢复6~7小时,诸症消失而愈。

按语:不寐一病临床颇为多见,病机亦错综复杂,有心脾两虚者,有胆郁痰扰者,亦有胃气不和者等等。临床上尤以阴虚阳亢、心肾不交者居多,往往缠绵难愈,难以骤效。久不得寐,势必耗伤心阴,使心阳更亢,复不得入于阴,而不成寐。潜阳宁神汤正是基此而立方。临床施用,要有方有守,循序渐进,待阴气得充,亢阳得平,心神安定,卧寐必宁矣。

当代名老中医印会河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150.方名:除痰安寐汤

药物:北柴胡10g,法半夏10g,淡枯芩12g,炙青皮10g,枳实10g,制南星6g,竹茹1 2g,龙胆草10g,栀子10g,珍珠母60g(先下),礞石30g(先下),合欢皮15g,夜交藤3 0g,葛根30g。

功效:祛痰(无形)镇静,解郁舒肝,安神除烦。

主治:由七情六郁而引起的失眠烦躁,乱梦,头痛昏晕,多愁善感,疑虑妄想,惊悸夜游,无端喜怒啼泣等症。即现代医学所称神经官能症。

方解:本方系多方精组而成。上可溯源于《内经·素问》之半夏秫米汤;下又能至现代实验室,因今人实验证明,中医除痰药多有镇静作用;中可以归功于许学士的“珍珠母丸”,因本方重用珍珠母。

用法:方中珍珠母、礞石二药,须先放入水中煎沸约半小时,然后纳入其余诸药。因此二味为介类及矿物药,非久煎不能奏效。余可按常法煎取浓汁约150ml,煎两次,分两次服用,距离吃饭约一小时,前后均可。

加减:头痛甚,中医称为痰厥头痛者,加钩藤30g,菊花10g,白蒺藜15g,赤芍30g,以舒挛镇痛;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12g,生大黄6g以润肠通便;抽搐动风者,加羚角面1g (分冲),以清肝熄风;狂言乱语,躁动不宁,幻视幻听者,则其病已由量变到质变,属于癫狂之症,所谓“精神分裂症”之类,本方须加菖蒲10g,远志6g以豁痰开窍。外加“礞石滚痰丸”6~9g,上午一次服下,下午可得泻下二、三次不等。慎不可睡前服用此丸,因为此药起作用时,可见腹痛泻下,影响睡眠,反滋病变。

方歌:除痰安寐夏星礞,去火柴芩与栀龙;下气枳青茹涤热,葛珠交合共成功。

按语:失眠多梦一症,根据旧说认为神魂不安所致,而神魂不安,则主要责之心(藏神)、肝(藏魂)火盛,蒸湿生痰,痰火交郁,故而发生心烦不寐,或寐则乱梦纷纭,大脑基本上得不到休息,经常处于疲劳状态。人非铁石,大脑更是精密度最高的器官,久之则变生百出。我曾统一将之称为“神志病”,意即由“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善、怒、思、忧、恐)等相互交杂、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疾病。这类疾病,少睡多梦实为最根本、最主要的症状,愈此则诸症减轻,而本方则主要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古语有:“心病还须心药医”之说,药物的作用,终是“外因”。治疗本病除服药以治其标外,更主要的还是消除病人“五志过极”(七情)的致病宿因。否则,病本不除,“内因”还要起主要作用。

151.当代名老中医凌一揆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琥珀合欢白芍汤

药物:琥珀0.6g(研末冲服),合欢花9g,白芍9g。

功效: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方解:思虑过度则伤脾,脾血亏损,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心神,阴液亏耗,无以上承于心,五志之火无制,而君火更亢,阳不入阴,致使心神不安而产生失眠、多梦、神疲、舌红或淡红、脉细弱或细数诸症。本方琥珀安五脏,定魂魄,镇惊安神,为君药;辅以合欢花安神解郁,入脾补阴,入心缓气而令五脏安和,神气舒畅;再佐以养血柔肝益脾之白芍,用其苦入心,微寒泻心火,酸入肝,收敛肝阴。全方药仅三味,但组方严谨,疗效确切,尤其以血虚阴虚型病人为佳。

加减: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与酸枣仁汤合用;热病后期,热邪未尽,阴液已伤者与黄连阿胶汤合用;心肾不足,阴虚阳亢失眠、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舌红无苔者,加生地、柏子仁等养心滋肾之品。

152.当代名老中医董建华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丹参枣仁汤

药物: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夜交藤、合欢皮各15g,炒枣仁、柏子仁各10g。

主治:失眠。

制法:先用水将生龙骨、生牡蛎和其他药物分别浸泡30分钟,再用火先煎生龙骨、生牡蛎30 分钟,然后纳入诸药再煎,取汁250ml,再加水煎取150~200ml,2次煎出药液共300~450ml 左右,合匀。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验案:徐某某,男,56岁。1987年12月14日初诊。失眠10余年,难以入睡,常通宵达旦不眠,每晚需服10片安眠药始能入睡1~2小时,记忆力减退,稍劳即晕,肢体抽动,两胁隐痛,特由黑龙江来京求治。视其体,形体消瘦,目眶暗滞发黑;察其舌,质暗苔黄腻;切其脉,沉细而弦。证属肝肾阴虚,心火独亢,心肾不交。予丹参枣仁汤加生熟地各10g,珍珠母(先下)15g,黄连3g,白芍10g。服7剂后,不服安眠药已能入睡,头晕肢抽胁痛等症也随之减轻。再以原方去珍珠母、生熟地,加当归、菖蒲、炒远志各10g,继服7剂,晚上已能安静入睡,精神转佳,症状消失,高兴而归。嘱其继续服药,以资巩固。

按语:失眠多与肝肾有关。心藏神,赖肝血以养,需肾水以滋。肾藏精,肾虚则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心火亢盛,热扰神明,神志不宁,因而不眠。若情志所伤,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火动扰心,神不安宁亦致失眠。临床上需根据全部脉证,审因论治。本方系自拟经验方,适应于心肝火旺,心肾不交的失眠。其审证要点为:心烦不眠,难以入睡,睡即多梦,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方中丹参入血,既养心肝之血,又凉血分之热,从而起到安神作用,为本方主药;炒枣仁养肝血;柏子仁补心阴,生龙骨、生牡蛎镇静以增安神之功;夜交藤清虚火安心神;合欢皮化痰浊宁心神。临床运用,尚需随症加减:若目眶发黑,为肾水虚亏,加生熟地或女贞子;若虚烦性急,加山栀、白芍;若难以入睡,口苦舌尖红痛,加黄连或木通少许;若头晕目赤,加珍珠母;痰多可加茯神、菖蒲;胸胁闷胀,叹息,加郁金、香附;大便不通,加枳壳、槟榔、瓜蒌;时有躁热,面红或眩晕耳鸣,加龟板、磁石、石决明;五心烦热,加功劳叶、地骨皮、知母。

服药同时,应以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饮食为主,禁食辛热油腻之品,以防助火生痰。同时睡前避免饮用浓茶、烟酒,用温水洗脚,以引火下行。保持情绪安定,心情舒畅,解除思想负担。本方以养血安神为主,气虚阳虚者慎用,因邪实内扰者慎用。

153.当代名老中医任达然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高枕无忧丹

药物:生地60g,酸枣仁60g,煅磁石45g,茯苓60g,茯神60g,黄连10g,阿胶60g,鸡子黄4枚,琥珀末10g,知母60g,川芎4.5g,远志45g,甘草10g。

主治:失眠。

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以猪心血和之,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粒重1.5g。或以上方剂重的1/5~1/4水煎服。

用法:每晚临睡前2小时3~4粒,灯芯汤送下。如作汤剂,则每日1剂,日服2次,下午3~4 时服头煎,晚间临睡前服2煎。

验案:李某某,男,42岁。失眠3年,终日头昏,记忆力衰退,寐则多梦纷纭,甚则通宵不眠,精神恍惚,舌红苔薄,脉细弦。服用高枕无忧丹2周,睡眠基本恢复正常。

按语:本方为酸枣仁汤与黄连阿胶汤加减而成。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虚阳困扰中宫,心火上炎而心神不宁。临床特点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治当以滋阴清心安神为原则。方中酸枣仁养肝血、宁心神,配以川芎疏肝理气,一收一散,相反相成;更以知母、黄连清热除烦,制川芎之辛燥;生地、阿胶、鸡子黄滋阴,使亢阳有所附;茯苓、茯神、远志宁心安神;磁石、琥珀镇心安神。猪心血和药,取“心者入心”之义,为诸药之引。诸药合用,具有滋阴清热,镇心安神之效。

154.当代名老中医彭静山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枸杞枣仁汤

药物:枸杞30g,炒枣仁40g,五味子10g。

主治:失眠。

制法:上药3味和匀,分成5份。

用法:每日用药1份,置于茶杯中,开水浸泡,当茶频频饮之。或日饮3次,每次至少50ml 。

验案:宁某某,男,45岁。患心动悸,发作无时,夜寐不安,倦怠乏力,面色微黄,形体消瘦,舌无苔,脉结代,每分钟心脏早搏***次。予上方,嘱当茶饮。3天后脉律转齐,睡眠亦安。服药1月,诸症皆除。

按语:本方以药代茶频饮,既可免去煎药之劳,亦可达到治疗之效,且服用方便。其适应症为心血不足,肾阴亏损之失眠,可见虚烦心悸,夜寐不安,梦遗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方用枣仁、枸杞子补肝肾,养心血;五味子敛心气,滋肾水。全方药少力专,滋补肝肾,养血安神。运用本方,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调整用量或加减药味。如心律不齐,而失眠较轻者,枣仁、枸杞子量宜相同;单纯失眠者枣仁量宜大;胃酸过多者,可去五味子,加白豆蔻5g。服药时,可适当加入白糖或麦乳精以调味。

155.当代名老中医赵?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紫灵汤

药物:紫石英30g,灵磁石30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党参12g,茯苓10g,麦谷芽各30g,生甘草3g,怀山药15g。

主治:失眠。

制法:紫石英、磁石先煎半小时,余药先在水中浸泡半小时同煎,沸后10分钟即可,取汁,药渣再兑水,煎20~30分钟,取液,去渣,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汁混合。

用法:每日1剂,饭后2小时许温服,日服2~3次。

验案:黄某某,女,29岁。1976年9月30日来诊。半年前因“甲亢”行手术切除。患者于夜晚曾受惊吓,此后夜不能眠,稍有响动即心悸,曾用多种中西药治疗无效。诊时头晕目弦,耳鸣如蝉,消谷善饥,夜尿频数,精神倦怠,舌淡,苔薄,脉弱。用上方,服药4剂,夜即能寐,再以本方加减调治月余,睡眠恢复正常,他症皆除。追访12年,未见复发。

按语:失眠病因多端,临床兼证各异,因而需根据不同证型及不同兼证,选取不同方药,辨证施治。本方适用于阴虚阳亢者,证见头晕目眩,耳鸣,甚则耳聋,肢倦神疲,纳呆,舌淡,脉弱。方用磁石、紫石英一寒一温,以潜元阳;党参、茯苓、山药、甘草补中健脾益气;加谷麦芽以助消化,同时还有防金石之药伤胃之功。临床运用之时,尚须根据不同兼症化裁加减;眩晕者,加制首乌15g,菊花炭6g;晕厥、血压偏低者,党参改生晒参9g或西洋参6g,加山萸肉9g;失眠严重者,加酸枣仁24g,金蝉花3对,朱砂1g(分冲),夜交藤15g ;心悸严重者,加丹参15g,赤芍9g;耳鸣严重者,加石菖蒲3g,五味子9g。服药期间禁食碱性及刺激性食物,如馒头、切面、辣椒、大蒜、烟、酒等。

156.当代名老中医徐景藩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安神煎

药物:炒陈皮6g,法半夏10g,胆星6g,石菖蒲6g,郁金10g,朱茯神15g,莲子心6g,龙齿20g,酸枣仁15g,炙甘草5g,麦芽30g,大枣10枚,黄金首饰6~10g。

主治:失眠。

制法:黄金首饰穿线,缚紧,置砂锅内,加水1000ml,煮沸后文火续煎1小时。其余诸药放入水中搅拌、浸泡,文火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水不够时可略加,煎成200ml。

用法:每日1剂,日服1次。临睡前温服。服药后,以温热水洗脚后就寝。

验案:徐某,男,52岁。1986年5月4日初诊。患失眠2月,持续加重,渐至彻夜不寐,白天感头昏脑胀,无法工作,食少、消瘦、乏力。曾服镇静安眠西药无效。处以上方,5剂后即能入睡,再服5剂,每晚能睡6小时左右,精神转佳,遂恢复正常工作。

按语:本方所治失眠者多因精神紧张,心情不愉快而致,气郁不舒,影响脾气之运化,聚湿则成痰;或因气郁化火,煎熬津液,亦可生痰。明·戴思恭认为:“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同时指出,“理痰气”为治疗本病的“第一要义”。方用陈皮、半夏、朱茯神、甘草,取二陈汤之义,燥湿化痰,同时朱茯神还有宁心安神之功;加胆星增强化痰的作用,并能清热;菖蒲、郁金、莲子心清心化痰解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石菖蒲具有镇静作用;龙齿镇心安神;酸枣仁宁心安神;麦芽健脾和胃消食;另以金器置药中煎煮,其义在于取其“微量元素”,须用真金。诸药合用,有燥湿化痰,清心安神之功。本方证的审证要点为:要有痰湿内停之象,证见胸闷、头痛、厌食等。临证之时,如见舌质红,口干者,可去陈皮,加天冬12g,麦冬12g,何首乌12g。

157.当代名老中医赵绍琴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补心安神膏

药物:黄芪60g,党参30g,生地60g,当归60g,赤芍60g,白芍60g,川芎60g,阿胶30g,黄芩20g,川黄连10g,女贞子30g,旱莲草60g,金樱子60g,五味子60g,远志肉30g,生牡蛎80g,珍珠母80g,焦麦芽60g,鸡内金60g,桑椹子60g,鲜葡萄2500g ,鲜苹果4000g(切片),蜂蜜150g,冰糖60g。

主治:用脑过度,失眠,食欲不佳,大便秘结。

制法:将上药除阿胶外共入锅中,煎煮4小时,去净药渣,置文火上浓缩,加鲜葡萄和鲜苹果,再煎,再去净渣,加蜂蜜150g,冰糖60g,徐徐收膏,同时将阿胶溶化于膏内,以滴水成珠为度,贮于瓶中。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一匙,白开水化服。

验案:孙某某,女,76岁。缘于用脑过度,经常心慌怔忡,失眠,每日必服镇静剂方能入睡,大便经常干结,服麻仁丸始通,舌体瘦小,舌质红绛而干,脉弦细小滑。以本方治疗,服药后,诸症均除,年90始故。

按语:本方适用于劳倦太过而心脾两虚的失眠证,或伴见脾虚食滞者,可见心悸健忘,肢倦神疲,纳食欠佳,面色少华,大便秘结,舌淡,脉细弱。治当健脾安神,养血宁心。方中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女贞子、旱莲草、金樱子、桑椹子、五味子滋补肝肾,以达补心阴之效,此即“虚则补其母”;当归、赤白芍、川芎、阿胶养血;生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沙参、生地、鲜葡萄、鲜苹果、蜂蜜生津增液,以润大肠,老年血虚便秘之人,尤为适宜;“胃不和则卧不安”,本方在大量滋补药中加入焦麦芽、鸡内金、远志、黄连、黄芩,一则可防补药滋腻碍胃,二则可消胃中积滞,疏理肠腑。临证时,还应根据不同兼症,灵活加减化裁,如素有肺虚,燥热咳嗽,或血虚便结者,加川贝母30g,麦冬30g,玉竹30g;痔疮,便血者,加丹参30g,炒地榆60g,炒槐花60g,干荷叶30g;燥热干咳,舌瘦干红者,加款冬花60g,桑白皮60g,地骨皮60g,紫菀30g。如遇感冒及其他疾病发生,应立即停服此药,以免留邪。

158.当代名老中医乔保均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百合安神汤

药物:生百合30~50g,炒枣仁30g,当归10g,夜交藤30g。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失眠症的主要病机是心神不安,正如《景岳全书》所云:“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百合安神汤即据此立意。其中百合味甘,性寒,清补兼用,入心经善“敛气养心,安神定魂”,据老中医多年经验,重用百合有明显镇静安眠作用,故用以为君;炒枣仁甘收酸补,向为安神要用药,用以为臣;当归善补阴血,佐百合以养心阴,夜交藤味甘性平,佐枣仁以养心血,药虽四味,但君臣相合,互佐协力,功专安神。不寐病因虽多,证型亦杂,但均以心神不守为共同病机,其治均当以安神为要务,故不论何型,皆可用百合安神汤为主进行治疗。实际应用时,百合用量宜重,方解获效卓然。因其药性平和,即使用50g,亦无任何副作用,尽管放胆用之。

加减:肝郁化火者,合用丹栀逍遥丸或龙胆泻肝汤;思虑过度者,合用茯神、桂圆肉、白术、木香、石斛、陈皮、柏子仁等;卒受惊恐者,加用远志、山萸肉、琥珀、生龙牡等;饮食停滞者,加砂仁、麦芽、山楂、鸡内金、槟榔等,若腹胀满、大便干结者合调胃承气汤或枳实导滞丸;痰热内蒙者,上方加温胆汤。心肾失调者,上方合用六味地黄丸、交泰丸为基本方;偏阴虚火旺者,合黄连阿胶汤或天王补心丹;偏肾阳虚者,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遗精明显者酌加桑螵蛸、金樱子、芡实、连须;盗汗明显者酌加知母、黄柏、五倍子、煅龙牡等。心脾失调者,主方合归脾汤;纳呆明显者酌加陈皮、焦三仙;腹胀明显者酌加砂仁、川朴;大便稀溏者,去当归,酌加山药、薏仁、白扁豆。心肝失调者,肝血虚者合用四物汤;肝阴虚者合一贯煎;肝阳上亢者,合羚羊钩藤汤;月经不调者,酌加香附、益母草。

验案:姚某某,男,35岁,干部,1995年2月21日初诊,门诊号为:127489。

十年来常年失眠,屡治不效,近四天彻夜不眠,只好借酒刺激,以醉代眠,伴头昏、头晕,记忆力严重下降,口渴喜饮、腰?B154?、梦遗,二便调和。检查: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无力。证属心肾不调,阴虚火旺。方用百合安神汤合黄连阿胶汤化裁:生百合45g,炒枣仁30g,当归10g,丹参10g,麦冬13g,五味子9g,生地10g,茯苓30 g,柏子仁10g,阿胶(烊化)10g,黄连7g,肉桂1g,琥珀5g,夜交藤45g,生龙齿15 g。药进二剂疲倦欲睡,至第三日晚呼呼大睡4小时之多。续服10余剂,每晚可眠6~8小时,继之,睡眠复常。

按语:神之所以不安,其客观因素不外三方面:一因情志所伤,二因实邪内扰,三因脏腑功能失调。前二者,一般属实,病程大都短暂,其治当细究其因,或疏肝柔肝,调气清心,或健脾助运,养血守心,或消食化痰,宣心畅神,病因即除,不寐自愈。病由脏腑功能失调者,一般属虚,病程大都缠绵,其治应紧紧围绕“心君”这个中心,详辨“心—脾”,“心—肾”,“心—肝”,哪条生理“轴线”失调,或以哪条轴线失调为主。一般说来,心肾失调多见于老年人,宜滋肾清心,交泰安神;心肝失调多见于更年期和高血压病人,宜滋阴平肝,潜阳安神;心脾失调多见于脑力劳动者,宜健脾升清补血安神。病由外因所致者,重在“祛邪”,病由内因所致者,重在调理。祛邪较易,调理较难,故前者疗程一般较短,后者疗程一般较长。

159.当代名老中医董平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养心安神汤

药物:北五味子6g,珠麦冬12g,太子参、茯苓、茯神各9g,桂圆肉、当归各9g,生龙骨1 2g,生牡蛎18g,炙远志6g,柏子仁、炒枣仁各15g,夜交藤30g,炙甘草2.5g。

功效:益气养心,补血安神。

主治:虚证不寐。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方中五味子、麦冬能滋养五脏,清心,敛肝,滋肾,益气,强阴;太子参、茯苓、茯神能益心气;桂圆肉、当归能补心血;生龙骨能入肝安魂;生牡蛎能入肺定魄;远志能引肾气上达于心,得茯苓茯神通心气下交于肾,合奏交通心肾之效,能佐麦冬散心郁以安神;炒枣仁补肝胆、敛心气;柏子仁镇肝,安惊悸,养心血;夜交藤除梦安神;炙甘草能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心血,补心气,镇心惊,安心神。

加减:阴虚火旺者,去参、归、元肉,加滋阴阿胶,清火加竹叶、灯芯草、栀子、连翘心、黄连、黄芩;阴虚阳亢者,去参、归、圆肉,加阿胶、鸡子黄,阳亢甚者加生石决明、珍珠母;肾阴虚者加生地、玄参;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山萸肉、沙苑蒺藜、二至、桑椹、黑芝麻之属;心肾不交者加黄连、桂心;心脾两虚者加土炒白术,若胃气不和,苔白食少,再加砂仁、佛手或二陈;惊恐伤神,心胆气虚者改太子参为人参,加菖蒲、龙齿、朱砂;惊悸不安者炙甘草用至9~15g,照上条加味,再加琥珀;惊魇有声者参按上条适当加味,再加二陈;健忘者远志用至9g,再加菖蒲、酥炙龟板。

验案:1964年4月初银川市总工会干部张某,患严重神经衰弱,失眠多年,头昏,头痛,健忘,几乎丧失工作能力,即用养心安神汤照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二型加味出入,调治月余而愈。老中医用此方20几年来加减出入,治疗虚证不寐获效者人数众多。

按语:临床上如遇实证不寐,如胃中不和,痰热内阻,或肝胆火旺扰动心神,或瘀血不寐,均当另选对证良方;若误用此方则有实实之弊。若虚中扶实,以虚为主者,上方可以加减运用,而加减之法又不出上述十法之外。

160.当代名老中医张之文治疗失眠症的经验如何?

方名:宁心安神汤

药物:生地20g,丹参20g,炒枣仁50g,夜交藤30g,炙甘草3g,远志10g。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主治:用于阴虚血少,虚热内扰之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方中生地滋阴生津,养其暗耗之阴;丹参、酸枣仁、夜交藤、远志等养血、宁心、安神。方中酸枣仁重用则效捷,现代药理研究提出其有镇静催眠作用,宜炒熟用,勿久炒而致油枯。全方共达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之功效。

加减:兼见倦怠乏力加南沙参30g,黄芪30g;兼见情绪不安、烦躁易怒,口舌生疮,手掌发胀等,加山栀仁10g,丹皮15g,益母草30g,竹叶15g;兼见手足心潮热,多汗,加丹皮15g,白薇15g,牡蛎30g;老年患者若伴腰膝酸软,关节疼痛,难以负重,筋肉时有挛急,五心烦热,多汗等,摄片发现骨质疏松者,加枸杞30g,龟板20g,鳖甲20g,牡蛎30g ,山萸肉12g。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