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公元年

 传统文化网站 2014-01-22

 

【原文】元年春,公即位,修好于郑。郑人请复祀周公1,卒易祊2田。公许之。三月,郑伯以璧34许田,为周公祊故也。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结祊成也。盟曰:“渝5盟,无享国。”

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冬,郑伯拜盟。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译文】元年春,桓公即位,与郑国重修友好。郑国人请求恢复祭祀周公,随即交换祊田。桓公允许了。三月,郑伯以璧玉为质借许国之田,这是为了祭祀周公以祊田交换的缘故。

夏四月丁未日,桓公与郑伯在越地结盟,结盟是为了交换祊田成功。盟誓说:“改变盟约,就不能享有国家。”

秋,发大水。凡是平原上出现水就称为大水。

冬,郑伯前来拜谢结盟。

宋国的华父督在路上看见孔父之妻,眼睛迎面盯视又目送,说:“美丽而娇艳。”

【说明】本篇所记之事发生在公元前711年,周桓王九年期间。主要记述了桓公与郑国结盟之事。郑国建国于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封其弟弟建立郑国,在今陕西华县东部。也就是说,鲁、郑是同宗兄弟之国。郑庄公祭祀周公,也就是祭祀自己的祖先。鲁、郑结盟,也就是兄弟结盟。

——————————————————

【注释】1.周公:中国西周思想家。姓姬名旦。生卒年不可考。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武王及其子成王执政,为周朝提出了成套的统治思想。其封地为鲁,是鲁国的创始人。

2.祊:(deng)古邑名。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在山东省费县东南。

3.璧:(bì毕)《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诗·卫风·淇奥》:“如圭如璧。”《诗·大雅·云汉》:“圭璧既卒,宁莫我听。”《周礼·大宗伯》:“以苍璧礼天。”《管子·形势》:“牺牷圭璧,不足以飨鬼神。”《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韩非子·十过》:“君其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赂虞公,求假道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说文》:“璧,瑞玉环也。”这里用为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之意。

4.假:(jiǎ贾)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管子·法禁》:“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管子·四时》:“发故屋,辟故窌以假贷。”《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礼记·曲礼》:“假尔大龟有常。”《韩非子·十过》:“昔者晋献公欲假道于虞以代虢。”《广雅》:“假,借也。”

5.渝:(yú于)《易·豫·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诗·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毛传:“渝,变也。”《诗·大雅·板》:“敬天之渝,无敢驰驱。”《管子·侈靡》:“不称而祀谭,次祖。犯诅渝盟,伤言。”《左传·桓公元年》:“渝盟,无享国。”《老子·四十一章》:“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尔雅·释言》:“渝,变也。”《说文》:“渝,变污也。”这里用为改变变更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