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中国水墨画家张羽先生的哲学对话

 一个没用的老人 2014-01-22

《在美国与中国水墨大师张羽对话》

那小兵


一个艺术家与另一个艺术家之间的沟通有时不得不依靠某种缘分,就如漫天星斗之间偶然撞到一起,产生出心灵火花来。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许多人以为一个观念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通过媒体就可以读到,能读到就彼此理解,其实这并不正确。我是个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美术作者,和中国美术圈子几乎没有什么直接接触,冥冥之中在今年的洛杉矶画展上遇到了一个人,他在台上讲话,我正好路过,听到汉语发言我就驻足听起来了。这个人正在讲“无形”水墨艺术,这让我眼前一亮,因为我自己一直都在寻找那种“无形”的艺术观念与方式。

他介绍为何他用手指头把红色颜料一点点渲染到宣纸上,让整个画面布满了红点,汇集成一幅巨大的条幅画面。我也曾如此尝试过,但那时在漆黑的油画布上,用手指头把油彩点到画布上,这让我体验到《圣经》中“上帝创造世界于混沌之中”的感觉。在一片漆黑的“无”中最早发现的是自己的存在,而不是其他任何物质的存在,从自己的指头点出色彩来,色彩就“我”的存在方式。于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继续听他讲述,他展示了一幅全白色的宣纸,告诉大家上面都是他的指头印,只是没有任何颜色,他说“水,墨,纸”是水墨艺术的三个基本元素,但这三种元素可以相互独立存在,并且各自代表独立的观念,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念进行元素重组,进而形成观念的延伸,这实在让我产生了巨大共鸣。

他所提出的观点对于我更像是个问题,因为我一直对于油画的元素十分困惑,从达芬奇到梵高基本上都是用“以形表意”的创作方式,而画布,画笔和颜料都仅仅是工具,绘画性在创作中成为一种必然。直到波洛克从逐步有所突破,但依然无法完全摆脱绘画性这个方式。另方面,波普艺术和装置艺术让我从绘画性中解脱出来,但却始终无法真正体验出这种艺术方式给我的个人情感冲击,也就是说,我无法从装置艺术中通过各类“非我物质”摆设而体验出真正的自我来,这就是困惑的根源。这个人的手指印就如两千万年前恐龙的脚印那样展现在我的眼前,手指印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念表达,恐龙脚印是无意间留下的,却可以通过我们自己脑子里的艺术观念把它变成有意义的表达方式,于是,手指印自然而然就是他的艺术意义所在了。这仅仅是开始,真正高深之处是指头背后所代表的那个观念。这个观念的根本不是别的,就是“我”,“我是谁?”这才是人类最根本的一个观念问题。

这还要进入一个宗教观念。先从禅宗理论说起,按六祖所言,“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深信众生同一阵如本性,舍妄归真,寂然无为。但中国人往往把这种观念解释成“空”,在这个“空”之中我们只好不断地纠缠于“无”这个观念。作为一个艺术家,当你拿起画笔那个霎那就从“无”进入了“有”的境界,那么无形艺术观念从何谈起呢?我认为禅宗所讲的“无为”与“空无”并不关系,反而是要“舍妄归真”的实在结果。中国人似乎并没有深入专研过这个问题。不过,西方人早就有“我思故我在”的概念,“归真”这种意念在西方人眼中有另个解释。如果不把“归真”当成一种可以切实体验的生命过程,那么何谈艺术创作呢?

这时,我想起了两位西方哲学家。哲学家狄尔泰曾经针对形而上学一味超越却脱离了生命本身而将生命作为哲学的主题,将体现我们与世界原始关系的经验叫经历”(Erlebnis)。它不是与表象和概念有关的感觉和知觉之类的东西,即不是属于认识能力范畴的东西,而是前主体的生命本身的活。另一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这里特意凸现我的”,就像后来在他的《存在与时间》中使用总是我的”(Jemeinigkeit)概念一样,不是出于任何一种主体主义的立场,而是要强调生命及其经历,也就是存在的特殊性、有限性和时间性。经历的前理论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存在方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归根结底是由于它最本己的时间性。这种时间性不是属于心理的或内在意识时间的时间性,而是属于非理论的经历发生的时间。我终于找到了答案:这位先生的作品就是在用非理论的经历发生过程来反证出永恒的“我的”

我们知道,理性文明提出了判断概念是否成立的两个标准,一个是“概念可以被肯定判断定义”,另一个是“推理的过程具有完美的形式”,也就是逻辑自洽。如同上面说过的,“禅”不可能是一种无法被肯定判断的观念,只有“归真”才能保证这种肯定判断;而海格尔对于“我的”特殊生命体验概念解决了逻辑自洽的问题。把这两个观念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真实进入真正艺术创作。当这位画家伸出指头时,他的内心就有了“归真”的思想动力;当他指头碰到宣纸时,他的行为过程就成为了一种“归真”观念的组成部分。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的“无形”反映到我心中却是活生生的“有形”,他的创作体验过程也就成为我欣赏过程的有机部分。这种感触来自作者和观赏者之间的心灵共鸣,这种共鸣首先来自双方的独特性,这个前提之下,双方有着共同性,因此产生出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正如这位画家所讲:“我觉得表达,还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唯一性。即你的表达语言与内容、观念是否是独一无二的,是否是不可替代的,这些很重要。你所选择的表达媒介与你所表达的内容是否恰到好处。你比如说,我可以选择将指印点在木板上,或将指印点在透明胶片上,它们都可以成立,但是它们的表达可能就成为另一个问题。还有一些其他媒介,我也进行过一些尝试,但都无法代替在宣纸上表达的文化意义和针对性”。那么,我用漆黑油画布来表现“创造论”观念的体验也是另一种“独一无二”了,这就真正成就了艺术创作的“唯一性”。

我听这位画家讲完,上去寒暄,才知道他就是中国大名鼎鼎的画家张羽先生,这才真正完成了我对于“无形”和“有形”的内心探讨,同时展开了更深入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