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白马赋今注 南北朝·宋·颜延之 何焱林注 骥不称力,马以龙名①,岂不以国尚威容,军趫迅而已②?实有腾光吐图,畴德瑞圣之符焉③。是以语崇其灵,世荣其至④。我高祖之造宋也⑤,五方率职,四隩入贡⑥。秘宝盈於玉府,文驷列乎华厩⑦。 【注释】 ①骥:千里马。《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意为骥以德高,不以力强。 龙:《周礼·夏官·廋[sōu搜]人》:“马八尺以上为龙。”故以“龙马”称骏马。 ②[fú伏]:马名。《玉篇》:“,马名。”此以泛指马,军即军马。 趫[qiáo喬]:行动轻灵敏捷,《说文》:“趫,善缘木走之才。”借指军马轻捷疾速。 ③腾光:光焰四射,光芒腾跃。《梁书·张率传》:“吐图腾光之异,有时而出。” 吐图:吐有出义,如吐奇,吐纳,故吐图即出图。《尚书·顾命》:“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传:“伏牺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画八卦,谓之河图。”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粤在伏羲,受龙马图於河,八卦是也。”李善注引《尚书中候》:“帝尧即政七十载,脩坛河洛,仲月辛日,礼备,至于日稷,荣光出河,龙马衔甲,赤文緑色,临坛吐甲图。”按:稷同昃,此处指日偏西。此即为龙马出图之典。 畴:通酬,如畴答、畴谢等。 瑞圣:圣:圣人(指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出世之瑞兆。 符:符兆、标志。即赭白马之出,为刘裕创业兴德之祥瑞征兆。 ④灵:灵异。 荣:由赭白马之至感到荣耀。 ⑤高祖:指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铜山)人。 造宋:建立南朝刘宋(420~479)。刘宋为南朝第一个朝代,名义上统一全国的晋朝正式结束,南北朝时代开始。 ⑥五方:东、南、西、北、中。 率职:守职、尽职。四隩[yù玉]:四方边远之区。 ⑦秘宝:罕见之珍宝。 玉府:官署名。掌天子之金玉玩好等。《周礼·天官·玉府》:“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齐则共食玉。”贾公彦疏:“玉府以玉为主,玉外所有美物,亦兼掌之。” 注中齐即斋,食玉即饰玉之食器,如碗碟等。 文驷:拉车之四马皆文彩鲜明。 华厩[jiù就]:富丽堂皇之马圈。 乃有乘舆赭白①,特禀逸异之姿②;妙简帝心③,用锡圣皁④。服御顺志⑤,驰骤合度⑥,齿历虽衰⑦,而艺美不忒⑧。袭养兼年⑨,恩隐周渥⑩,岁老气殚,毙於内栈。少尽其力,有恻上仁。乃诏陪侍,奉述中旨。末臣庸蔽,敢同献赋。其辞曰: 【注释】 ①乘舆:帝王或诸侯乘坐之车。贾谊《新书·等齐》:“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 赭白即赭白马之省。 ②禀[bǐng丙]:禀赋、具有。 逸异:逸:超群、特出;逸异:超越寻常之姿质。 ③妙简:即精选。《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宜妙简德行,以充其选。” ④用:因之。 锡:赐与。 皁:喂马或喂牛之饲料槽。李善注引司马彪《庄子注》:“皁,枥也。”即为圣上恩养,亦指为圣上服役。 ⑤服御:同服驭,充任皇上骑乘。《荀子·王霸》:“王良、造父,善服驭者也。” 顺志:顺从人、己之志,此指合乎皇帝意愿。《书·说命下》“惟学逊志”孔传:“学以顺志,务是敏疾,其德之脩乃来。” ⑥合度:不疾不徐,正合要求。 ⑦齿:马齿。马齿随年岁添换,故看马齿而知马龄。亦借指人寿。 ⑧艺:标度,风仪。 不忒:无差错。 ⑨袭养:受养。 兼年:两年,此处有多年之意。 ⑩恩隐:即恩私、宠爱。李善注引《国语·注》:“隐,私也。” 周渥:周到优厚。 殚[dān单]:竭尽。气殚即气血衰竭。 内栈;大内马厩。 少尽其力:少壮时尽其能力。 有恻上仁:皇上动了恻隐之仁心。 陪侍:陪伴皇帝之文学侍臣。 奉述:奉诏叙述。 中旨:皇帝诏敕。唐罗隐《使者》:“使者衔中旨,崎嶇万里行。” 末臣:微末之臣,作者自谦。 庸蔽:庸劣蔽陋。 惟宋二十有二载①,盛烈光乎重叶②,武仪粤其肃陈③,文教迄已优洽④,泰阶之平可升⑤,兴王之轨既接⑥。访国美於旧史⑦,考方载於往牒⑧。 【注释】 ①惟:语词。 二十有二载:即宋文帝十七年(440)。 ②盛烈:盛大之功业。 重叶:数代。刘宋经武帝、少帝、文帝,已历三代,故称重叶。 ③武仪:威武之仪表。 粤:通曰,亦有慎思之意。 肃陈:肃然陈列、气势威严。 ④优洽;遍布,普及。汉焦赣《易林·家人之泰》:“仁德优洽,恩及异域。”优洽,一本作“履洽”。 ⑤泰阶:天宫台阶。应劭[shào邵]引《黄帝泰阶六符经》“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 ⑥兴王:勤于政事之王,《国语·晋语六》:“兴王赏諫臣,逸王罚之。” 既接:指宋已经接续兴国前王之轨。 ⑦国美:国家流传下来之美事。 ⑧方载:地方之载籍。唐李善注:“方载,四方之事。” 往牒:从前之简牍。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 昔帝轩陟位,飞黄服皁①。后唐膺箓,赤文候日②。汉道亨而天骥呈才③,魏德懋而泽马效质④。伊逸伦之妙足⑤,自前代而间出⑥。并荣光於瑞典⑦,登郊歌乎司律⑧。 【注释】 ① 帝轩:黄帝轩辕氏。陟[zhì至]:升,上。陟位:登上王位。 飞黄:传说之神骏名,亦名乘黄。《淮南子·览冥训》:“青龙进驾,飞黄伏皁。”高诱注:“飞黄,乘黄也,出西方,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成语有“飞黄腾达”。 ②后唐:后:古称王者为后,此指帝尧,尧为陶唐氏。 膺[yīng应]:承当、受命。 箓[lù录]:方术之士掌握之神秘文字或图画,显示天命。 膺箓:膺受天命。 赤文:谶纬家所说帝王受命于天的符瑞。《宋书·符瑞志上》:“《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 候日:李善注:“即至于日稷也。”日稷即日昃,太阳偏西。见前注日昃出图。 ③汉道亨:汉代道德亨通,政治修明。 天骥:天马。汉武帝有《天马歌》 呈才:献其才质。 ④魏德懋:指三国曹魏德业盛大。 泽马:显示王者祥瑞之神马。《孝经·援神契》:“王者德至山陵,则景云见,泽出神马。”《宋书·符瑞志中》:“泽马者,王者劳来百姓则至。”此指魏文帝时渥洼马出。 效质:贡献其力量与姿质。 ⑤伊:其,指上所列之神骏。 逸伦:超群。 妙足:神妙之足力,此指骏马。 ⑥间出:间隔、间或出现。 ⑦荣光:预兆吉祥之光,《南齐书·陆澄传》:“永明中,天忽黄色照地,众莫能解。(王)摛云是荣光。 世祖大悦,用为永阳郡 。” 瑞典:祥瑞之典。 ⑧登:采用。 郊歌:帝王郊祀之歌。吕向注:“汉得天马作歌云:‘天马来,龙之媒。’此皆入於律吕,登於郊歌。” 司律:朝廷管乐律之官员。《晋书·乐志上》:“又以魏氏歌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以问司律中郎将陈頎[qí其]。” 所以崇卫威神①,扶护警跸②。是用精曜叶从③,灵物咸秩④。暨明命之初基⑤,罄九区而率顺⑥。有肆险以禀朔⑦,或逾远而纳赆⑧。闻王会之阜昌⑨,知函夏之充牣⑩。总六服以收贤,掩七戎而得骏。盖乘风之淑类,实先景之洪胤。故能代骖象舆,历配钩陈。齿筭延长,声价隆振。信圣祖之蕃锡,留皇情而骤进。 【注释】 ①威神:如神荼、郁壘之类。有以威神为泰一者,泰一为“天皇大帝”,此处非是。 ②扶护:护持。 警跸:帝王出入时,于所经路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谓之“警蹕”。《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蹕,拟于天子。”《古今注·舆服》:“汉朝梁孝王,王出称警,入称蹕,降天子一等焉。” ③精曜[yào要]:高尚的日月星辰。张衡《东京赋》:“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五精即五星。 叶从:叶同协,协同随从。叶此处非葉简体。 ④灵物:灵异祥瑞之物。 咸秩:皆依序出现、行事。 ⑤暨[jì既]:及。 明命:圣明之命,此指天之大命。《礼记·大学》引《太甲》:“顾諟[dì谛]天之明命。” 初基:初开宋基。 ⑥罄[qìng庆]:尽、皆,严整。 九区:李善注:“九服也。”有无远弗届意。《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亦指天下万国,不限于华夏九州。 率顺:皆率其众归顺。 ⑦肆险:弃其险阻,归顺中原。《汉书·扬雄传下》:“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颜师古注:“服虔曰:‘肆,弃也。’肆,放也,不放心於险而尝思念也。” 禀朔:禀奉正朔,即归服。意为有远人弃其险阻,自愿来归,禀持朝廷正朔。 ⑧逾远:越过长途,不畏跋涉。 赆[jìn尽]:财物,贡品。纳赆:纳贡。 ⑨王会:藩属朝觐天子之会。《周书·王会》:“成周之会。”郑玄曰:“王城既成,大会诸侯及四夷也。” 阜昌:丰盛、盛大。 ⑩函夏:指全国。扬雄《河东赋》:“函夏之大。”服虔曰:“函诸夏也。” 充牣[rèn刃]:充满。《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珍怪鸟兽,万端鳞崪,充牣其中,不可胜记。”李善注引《广雅》:“充牣,满也。” 六服:周王畿以外之诸侯邦国。《周礼》“王畿外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斯为六服。”此指诸侯邦国。 收贤:此指收集良马。 掩:借为奄,遍及。 七戎:泛指西部少数民族。《墨子·节葬下》:“舜西教乎七戎。”郭璞注《尔雅》:“七戎在西。” 旧传骏马皆自西来。 乘风:喻其速如风。 淑类:良种。 先景:景为影之借,先景喻马行疾速,身常影前。 洪胤:本指王侯贵冑,晋成公绥《正旦大会行礼歌》:“肇建帝业,开国有晋,载德奕世,垂庆洪胤。”此借指名马之珍贵后代。 骖:古人用四马拉车,在两旁者曰骖。 象輿:以象拉车。亦表灵异,示皇帝所乘车驾。代骖象舆:代替象车。 钩陈:指帝王用于防卫之仪仗。《北史·艺术传下·何稠》:“帝复令稠造戎车万乘,钩陈八百连。” 齿筭[suàn算]:筭即算,齿算即齿数,表示马的年龄。 隆振:大振。 圣祖:指刘裕。 蕃锡:赏赐很多。 骤进:疾速晋赏。 徒观其附筋树骨①,垂梢植发②。双瞳夹镜③,两权协月④。异体峰生⑤,殊相逸发⑥。超摅绝夫尘辙⑦,驱鹜迅於灭没⑧。简伟塞门⑨,献状绛阙⑩。旦刷幽燕,昼秣荆越。 【注释】 ①徒观:马不披甲架辕,无装而视。 附筋树骨:肌腱暴露,骨格如树般坚挺清奇。 ②垂梢:马尾下垂而不散乱。 植发:马鬃竖直。 ③夹镜:马之两个瞳孔明澈如镜。 ④权:通颧。 协月:如同满月。《相马经》:“颊欲圆如悬璧,因谓之双璧,其盈满如月,异相之表也。” ⑤异体峰生:异于群马之形体,如山岳般突兀而生。 ⑥殊象:特殊骨相。 ⑦超摅[shū书]:奔越腾跃。汉刘歆《遂初赋》:“歷冈岑以升降兮,马龙腾以超攄。” 绝夫尘辙:夫为语词,即绝尘而驰。 ⑧驱骛[wù务]:一作駈骛,急速奔跑。汉李尤《鞍铭》:“駈騖驰逐,腾跃覆被,虽有捷习,亦有颠沛。” 灭没:马疾驰,消失。《列子·说符》:“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后遂以“灭没”形容马 跑得极快。 ⑨简伟:简通检,如简视,稽简。简伟即检视其威武、伟岸。 塞门:紫塞雁门,泛指边关。 ⑩献状:献呈立功之状。 绛阙:宫殿、寺观前之朱色门阙,此指朝廷。 旦:早晨。 刷:洗刷,指刷马。 幽燕[yān烟]: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部。泛指北方。 昼:指中午。 秣[mò抹]:指喂马。 荆越:古楚国和越国。泛指南方。 教敬不易之典①,训人必书之举②。惟帝惟祖③,爰游爰豫④。飞輶轩以戒道⑤,环彀骑而清路⑥。勒五营使按部⑦,声八鸾以节步⑧。具服金组⑨,兼饰丹雘⑩,宝铰星缠,镂章霞布。进迫遮迾,却属辇路。欻耸擢以鸿惊,时濩略而龙翥。弭雄姿以奉引,婉柔心而待御。 【注释】 ①教敬:教人必以庄敬。 不易之典:不可改易之典则。 ②训人:训诲人。 必书之举:需要书写在案之举动。指其可范可则。 ③帝:指宋文帝刘义隆。 祖:指宋高祖刘裕。 ④爰:于,亦作词词。 豫:愉乐。 ⑤輶[yóu由]轩:轻车。 戒道:在前开路以预警。 ⑥彀[gòu够]骑:执弓弩之骑兵。 ⑦五营:分执五种兵器之军队。应劭《汉官仪》:“大驾卤簿。五营校尉在前,名曰填卫。” 按部:按所部属编队排列。 ⑧八鸾:鸾通銮,系在马衔左右之铃谓之銮,一马二銮,四马则八銮。 节步:调节步伐。 ⑨具服:具借为俱,服为着装。 金组:金甲与组甲。李善注:“金组,二甲也。”并引马融曰:“组甲,以组为甲也。”按:组为丝带,所谓组甲即用丝带联缀皮革或金属片制成之甲胄。 ⑩丹雘[huò货]:红色的矿物颜料。 宝铰:宝贵的钉铰。 星缠:缠通廛,星廛即星市,星斗罗列,繁密耀眼。 镂[lòu漏]:在木、石、金属等上雕刻。 章:纹章、图案。 霞布:像云霞那样布满四方,辉煌燿眼。 进迫:靠近。 遮迾[liè列]:遮护,阻遏。《通俗文》“天子出,虎贲伺非常,谓之遮迾。” 却:后退。 属[zhǔ主]:连接,衔接。 辇:泛指车。 路:同辂,车,《荀子·正论》:“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辂[lù路]:指帝王乘坐的大车。 欻[xū虚]:忽然。 耸擢[zhuō捉]:耸起。 濩[huò货]略:濩为屋檐水下落貌;略通掠,急速掠过之意。 翥[zhù住]:飞。 弭[mǐ米]:止息,顺从。 奉引:恭敬导引,有奉迎意。 婉:顺从,柔美。 待御:等待使命。 至于露滋月肃①,霜戾秋登②。王于兴言③,阐肄威棱④。临广望,坐百层⑤。科武艺,品骁腾⑥。流藻周施⑦,和铃重设⑧。睨影高鸣,将超中折⑨。分驰迥场,角壮永埒⑩。别辈越群,绚练夐绝。捷趫夫之敏手,促华鼓之繁节。经玄蹄而雹散,历素支而冰裂。膺门沬赭,汗沟走血。踠迹回唐,畜怒未泄。乾心降而微怡,都人仰而朋悦。 【注释】 ①露滋:露水渐多。 月肃:草木凋落,天气转凉。天气肃杀。 ②霜戾[lì利]:霜降。 秋登:秋谷登场。 ③于:语词。 兴言:致词、发话。 ④阐肄[chǎnyì产义]:声类曰:“阐,大开也。”贾逵《国语注》曰:“肄,习也。” 威棱:军威,威名。《汉书·李广传》:武帝报李广书曰:“威稜憺乎邻国。”稜一作棱。 憺[dàn胆]:震恐。句意为大展军威。 ⑤临广望:李善注:“洛阳故宫曰广望观,临金市。”此处有临幸广场意。 百层:指百层高台。 ⑥科:考校、查阅。 品:评量。 骁腾:指良马。亦指骁骑奔腾。 ⑦流藻:生动的藻饰,若水之流丽。 周施:遍布,到处放置。 ⑧和铃:调和步伐之銮铃。 重设:广泛设置。 ⑨睨:视看。 高鸣:骏马长嘶。 将超中折:将要超越而中途挫折。 ⑩迥[jiǒng窘]场:场地辽远开阔。 角[jué决]壮:比试武艺、雄壮。 永埒[liè列]:长长的围墙。埒为射箭场地专修之土围墙。 别辈:另外之人。 越群:超越群伦。 绚[xuàn旋]练:快速状。 夐[xiòng]绝:超绝。 趫夫:迅捷之人。 敏手:敏捷的手段。 促:催促。 华鼓:华丽的鼓。 繁节:繁密的节奏。 玄蹄:黑色马蹄。此指箭靶。 雹散:箭射中靶,靶像雹一样裂开、飞散。 素支:贴有月亮形的箭靶。李善注:“素支,月支也,皆射帖名也。” 冰裂:箭中靶,靶像冰一样碎裂。 膺门:胸口。 沫赭:马唾沫流在胸前呈现赭红色。 汗沟:马身流汗之沟纹。 走血:所流之汗,赤红如血。所谓汗血马也。 踠[wǎn晚]:指马蹄与马足间相联之弯曲处。 唐:作场地、园地解。 畜[xù蓄]怒:蓄积之勇气、斗志。 未泄:未消失。 乾心:天心,此指宋文帝之心。 降[xiáng详]:愉悦、欢喜。 怡[yí逸]:喜悦。 都人:城市中人,此指观者。 仰:欣慕。 朋悦:朋有大义,众义;朋悦:皆悦,大悦。 妍变之态既毕①,凌遽之气方属②。跼镳辔之牵制③,隘通都之圈束④。眷西极而骧首⑤,望朔云而蹀足⑥。将使紫燕骈衡,绿蛇卫毂⑦。纤骊接趾,秀骐齐亍⑧。觐王母于昆墟,要帝台于宣岳⑨。跨中州之辙迹,穷神行之轨躅⑩。 【注释】 ①妍[yán延]:技巧及美姿之变化。 ②凌遽[jù具]:迅捷疾促。《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疲弱谢凌遽,取累非纆牵。”李善注:“凌遽,捷速貌。” 方属:方生,方接。 ③跼[jú局]:跼促、局限。 鏕[biāo标]:马嚼子露出嘴外之部份。 辔[pèi佩]:马缰绳。 ④隘:受阻。 通都:大都市。 圈束:马圈围栏之束缚。 ⑤眷:眷恋、眷顾。 西极:西方极远之地。 骧[xiāng乡]首:昂头。 ⑥朔云:北方之云。一作朔方、云中二州。张铣注:“朔云,朔方、云中二郡也。”与西极对文,解亦通。 蹀[dié蝶]:用力踏地。 ⑦紫燕:汉文帝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紫燕騮。” 骈:驾两马。引申为并列。 衡:车轭。 绿蛇:此指龙马。李善注引《尚书中候》曰:“龙马,赤文绿色。”郑玄曰:“赤文而绿地也。” 毂[gǔ谷]:车轮中心孔可插轴者,此处代指车。 ⑧纤骊[lí丽]:小形黑马。 接趾:足趾相接。 秀骐[qí其]:漂亮之骏马。汉张衡《七辩》:“駟秀騏之駮骏,载軨猎之輶车。” 軨猎:小车。 齐亍[chù处]:《说文》:“亍,步止也。”此处作齐步、并步解。 ⑨觐[jìn仅]:朝见。 王母:西王母之省称。 昆墟:指昆仑山神仙所居处。 要[yāo腰]:相邀,会见。 帝台:神人名。 宣岳:宣山。又《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故宣岳亦指山丘。 ⑩中州:中原,泛指中国。 辙迹:车辙之迹。 穷:穷尽。 神行:其速如神。 轨躅[zhú触]:轨迹。 然而盘於游畋,作镜前王①。肆於人上,取悔义方②。天子乃辍驾回虑,息徒解装③。鉴武穆,宪文光④。振民隐,修国章⑤。戒出豕之败御,惕飞鸟之跱衡⑥。故祗慎乎所常忽,敬备乎所未防⑦。舆有重轮之安,马无泛驾之佚⑧。处以濯龙之奥,委以红粟之秩⑨。服养知仁,从老得卒⑩。加弊帷,收仆质。天情周,皇恩毕。 【注释】 ①盘:盘酌量、逸乐。 作镜前王:以前王为镜鉴。 ②肆:放纵。 取悔:自取其悔。 义方:做事之正道。《左传·隐三年》:“石碏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 ③辍驾:停下驾乘。 回虑:改变想法。 息徒解装:使随从停息下来,解除游猎装备。 ④鉴武穆:以汉武帝与周穆王为鉴。 宪:效法。 文光:西汉文帝、东汉光武帝。 ⑤振:救济。 民隐:民间疾苦忧患。 国章:国之礼仪典章,吕延济注:“国章,国之礼仪也。” ⑥戒:警戒。 出豕:突出之野猪。 败御:败坏驾驭。李善注引《韩非子》:“王子期为赵简子御,取道争千里之表。其始发也,彘伏沟中,王子期齐辔策而进之,彘突出於沟中,马惊败驾。” 惕:警惕: 跱[zhì至]:对峙,冲击。 跱衡:鸟立于车辕前横木而惊马。吕延济注:“跱,立也。衡,车軛也。” ⑦祗[zhī支]:敬。 慎:谨慎。 常忽:常常忽视之节。 备:戒备。 未防:未料到。 ⑧舆:车驾。 重轮:李善注《东京赋》引蔡邕《独断》:“乘舆重毂外复有一毂,副辖其外,乃复设辖然。重轮即重毂也。”即双重车毂。 泛驾:翻车。 佚:出事。 ⑨处:安置。 濯龙:亦东汉园林名,位于洛阳西南角。《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帝幸濯龙中,并召诸才人。”亦南朝宋马厩名。后常以濯龙代称皇室。唐武元衡《昭德皇后挽歌词》:“国门车马会,多是濯龙亲。” 奥:内部。 委:累加。 红粟:汉文帝、景帝时,太仓之粟积蓄多年,红腐不可食,后以红粟示粮食丰足。 秩:俸禄之等级。 ⑩服养知仁:壮年服役,老有所养,知皇上仁爱之心。 从老得卒:老年得善终。 弊帷:旧帷。《礼记》孔子曰:“弊帷不弃,为埋马也。” 仆质:指马尸。 天情:天子之情。 乱曰①:惟德动天,神物仪兮②。于时驵骏,充阶街兮③。禀灵月驷,祖云螭兮④。雄志倜傥,精权奇兮⑤。既刚且淑,服鞿羁兮⑥。效足中黄,徇驱驰兮⑦。愿终惠养,荫本枝兮⑧。竟先朝露,长委离兮⑨。 【注释】 ①乱:古乐之末章。此指赋体中收结一篇之词,以归纳其要旨。 ②仪:匹配。 ③于时:此时。 驵[zǎng]骏:雄壮骏马。 充:满。 阶街:庭阶和内院街头。 ④禀灵:禀赋灵异。 月驷:《春秋考异记》云“地生月精为马。”天空有天驷星座。 云螭:龙。《文选·郭璞<游仙诗>之四》:“虽欲腾丹谿,云螭非我驾。”吕延济注:“云螭,龙也。”祖云螭:言赭白马之祖本是天上神龙。 ⑤倜傥[tìtǎng弟淌]:洒脱不羁。 精权奇:精于权变与奇正之术。 ⑥刚且淑:刚强又温驯。 服鞿羁:鞿[jī机]:马嚼子。 羁[jī机]:马笼头。服鞿羁:服于羁縻,听从指挥。 ⑦中黄:汉内库名,此借指宋宫。 徇:顺从,听使唤;徇亦同殉:献身。 ⑧终惠养:始终施惠供养。 荫本枝:福荫本身及支属。 ⑨朝露:早晨之露珠,日出即消失。《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颜师古注:“朝露见日则晞,人命短促亦如之。”言赭白马竟先于朝露而陨灭。 委离:死亡之委婉说法。 简评 颜延之(384~456),字延年,南朝宋著名文学家、曾仕宦于晋、宋两朝。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华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与陶渊明私交甚笃。平生肆意直言,曾无回隐,世人呼之“颜彪”。长子颜竣从孝武帝讨灭刘劭,权倾一时。凡竣所资供物,延之一无所受,器服不改,宅宇如旧。曾对竣说:“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骨骾如此。 《赭白马赋》为颜延之重要作品,亦为赋马佳构;结构严整,音韵铿锵,文词流畅,一些词语,流传至今,成为典要。 《说文》:“赭,赤土也。”此处指赭红色。赭白为有红色花斑的白骏马。《尔雅·释畜》“彤白杂毛,騢” 郭璞注:“即今之赭白马。”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马之背则微赤,自腹以下皆浅白色,盖赭白马也。” 此赋由三部份构成:一序、二正文、三结语,即乱。 序述作赋缘起。所谓国之将兴,必有祯祥,腾光吐图之瑞,飞黄服皂之祥,必应圣人之出。赭白马之现,亦应刘裕出世,宋之隆兴。赭白马服御刘氏者多,至其老毙。文帝有恻心仁厚,哀悯有加,乃诏侍臣作赋悼念。 正文首述宋之文治武功,所谓化洽九区,远人来归,神物应瑞,遂得赭白,伊逸伦之妙足,自前代而间出者。次写赭白马之殊相异速,所谓旦刷幽燕,昼秣荆越。良马比君子,赭白马更于人启迪,教人以典,训人以举,服御皇帝之雄姿与柔心。再次述秋登而后,演习较场。考量武艺,品评骁腾。状人马之英姿,述场面之热烈。可注意者为第四节,妍变之态既毕,凌遽之气方属。马虽赡养富足,装配豪华,其所厌者仍是镳辔之牵制,通都之圈束。所思者仍是西方之故土,北地之长云,所愿者仍是无拘束地与天下古今之名马良驹共同驰驱。此与颜延之倜傥不羁个性不无关系。第五节则劝百讽一之语,皇上忽悟盘于畋游之非,慎乎出行之要。于是息徒解装,振民困,修国章,马亦获红粟之秩,竟得善终。有影射服劳官员终得朝廷恩养之意。 乱总一篇之旨,所谓惟德动天,神物临世,亦喻人才群出。但无论你雄姿杰出,或精于权谋,都必须既刚且淑,有才能,肯听话,接受帝王之羁縻。效命皇家,殉于职守,方得终惠养,荫本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