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013中考古诗鉴赏(二)

 杏坛归客 2014-01-30

19.【2013年·湖北省黄石市】

二、阅读与鉴赏(3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这首诗的题目为“春望”,请细读一、二两联,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2分)

                                                                              

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3. 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每点1分,共2分)

14. 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每问1分,共2分)

 

20.【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6.这首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赏析诗中“清”字的妙用。(3分)

答案:6. 答案: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喜爱);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爱,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评分:共3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意思对即可。

 

21.【2013年·江西省】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 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答案:7.C(2分)    8.D(2分)

 

22.【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

五、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来源:Zxxk.Com]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5.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                  的感慨,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2分)

16.“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分)

答案:15.(2分)登楼远眺,凭今吊古(1分)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

个即给1分)

16(3分)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

茫的孤独感。(意思答对即可给分)

 

23.【2013年·甘肃省兰州市】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4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1分)

9.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答案:8.(1分)物是人非

9.(3分)C

 

24.【2013年·四川省乐山市】

10.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4分)①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②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25.【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4分)

偶 

朱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2分)

19.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答案:18.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

19.B

 

26.【201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两字的妙处。(3分)

7.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答案:

 

27.【2013年·四川省凉山市】

六、诗歌鉴赏(6分)

2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

    意何在。(3分)

(2)请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的表达作用。(3分)

 

答案:(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2)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合起来表达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

28.【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4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2分)

10.“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哪两个方面描绘了激烈悲壮的战争场面。(2分)

答案:9.(2分)诗中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过程(意思相近即可)

10.(2分)视觉、听觉或色彩、声音(一个1分)

 

29.【2013年·四川省泸州市】

三、诗词品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8.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4分)

答案:7.(4分)词人把流水喻为美人流转的眼波,把山峦喻为美人蹙集的眉峰,将无情的山水化作有情,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一点1分,共4分)

8.(4分)惜春之情和送别之情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之情。(前两点任意回答一点2分,最后一点2分,共4分)

 

30.【2013年·江西省南昌市】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8.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答案:7.D(2分)       8.C(2分)

 

31.【2013年·四川省南充市】

7.诗词鉴赏(3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⑴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       的画面。(1分)

⑵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1)凄冷、迷蒙

(2)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32.【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

[古诗阅读]

减字木兰花 

[宋]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4分)

    词的上片,“神闲意定”描画出琴女弹琴前全神贯注的情态,一个“⑴  ”字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⑶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⑴用词中的字填空;⑵用词中句子填空;⑶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答案:8.(4分)⑴静  ⑵未动宫商意已传  ⑶示例:琴声如悲凉的风吹过,潺潺的水流淌,带给听者悠远寂寥的千古情思。(前两空每空1分,第三空2分)

 

33.【2013年·山西省】

【古诗文】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题。(2分)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

   我选:        

   赏析:                                                                   

答案:6.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接近即可)    (2分)

 

34.【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

(二)阅读《雁门太守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 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答案:23.( 2分)C

24.(2分)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选取角度和赏析各1分。选取以上任一角度或另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均可。)

 

35.【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

(一)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10—11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风正”,                 。(2分)

11.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2分)

 

答案:

36.【2013年·湖北省孝感市】[来源:Zxxk.Com]

(一)古诗句鉴赏

8.对下列诗句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群山渐渐远去、消失,一望无际的平野展现在眼前,江水冲出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一个“随”字,给人以空间感与流动感。

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绪,看不见,摸不着,词人将它比作船,增强了可感性。

答案: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