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欢迎光临广州图书馆!

 铁曼 2014-02-03

北城小学的学生在用算盘练习珠心算。

  北城小学推行珠心算16年 学生临时计算速度快过计算器

  文、图/记者李立志   

  12月4日,珠算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引起市民的集体怀念。记者近日采访获知,在番禺市桥的北城小学,16年多来,珠算一直是学校的最靓丽的风景线。北城小学16年始终如一推行珠心算,现在全校1000多个学生都熟悉珠算,其中的优秀者堪比“神算子”,临时计算速度甚至快过计算器。学校负责人表示,现在珠算在计算领域的实用功能退居次要地位,而在传统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心算,其教育价值被不断挖掘,成为珠算文化传承最有效途径之一。

  “你写几个数字,我们一起加。”昨日,在北城小学珠算专用教室,记者拿着计算器与拿着算盘的孩子一起PK:“48+87+38+29”,“202!”还没有等记者按到第四个数字,孩子们已经报了答案。随后,老师拿起一本练习题,在快速报出一连串的数字后,孩子们的计算结果差不多也同时报出了答案,准确率100%。北城小学这帮小“神算子”的计算速度明显快过计算器。

  “算盘一直是北城小学最靓丽的风景!”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北城小学自1997年开始珠心算实验,16年来始终如一。据介绍,在珠算的算理算法基础上产生的珠心算一直留在学校的课堂,成为该校传承珠算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每天学生有1小时的学习和训练时间,珠心算已经成为校本课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珠心算的“心智教育”课程文化。至今学校超过半数的老师都是珠心算的教练员,他们用自己开发的教材,全校1000多个学生,基本都熟悉珠算,其中的高手堪称“神算子”,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比赛,都获得大奖,学校也被评为“广东省珠心算实验学校”及“广州市珠心算实验基地”。

  “六去四进一”、“四退一还六”,“你还能背出珠算口诀吗?”在50后至80后的回忆里,算盘并不是沉睡的老物件,它代表着温情和快乐,也有苦恼。不过现代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淡忘了当年背的溜熟的珠算口诀。

  今年50岁的何琳是广州一家汽车科技公司的会计,她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和算盘打交道。“我打算盘绝对不比计算器慢。”何琳骄傲地说。“现在都是按计算器,不过当年,要想当会计,会打算盘是首要的,还有专门的珠算考试!现在大中专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很少学习珠算了,都是电算化了!”她有点惋惜。

  大多数70、80后对算盘的记忆很深刻。作为小学生涯中的一门必修课,不少学校要求学生会使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并且要背诵珠算口诀。在本世纪初,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因为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 

  珠算小资料

  珠算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称。据推断,珠算最迟发端于18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中国算盘的制式被确定下来,并且一直沿用至今。12世纪,已在商界广泛使用。16世纪,珠算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计算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