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士”是指志于从事实现仁事业实践的奋斗者

 yingdd123 2014-02-03
 

孔子“士”是指志于从事实现仁事业实践的奋斗者

 

(此文参加我的《论语》心得网络征文大赛,请投票支持!谢谢!)
孔子“士”是指志于从事实现仁事业实践的奋斗者

  古今学人常有语“士君子”者。但这种称呼往往混淆了孔子仁学中的“君子”与“士”的概念区别。

  现代学者,一般是把“士”作为一个阶层看待的,如有人说“知识分子阶层”相当于古代的“士”

  《论语》记载孔子师徒经常谈“士”的称谓问题。“士”到底是指哪类人呢?这便须要对《论语》有关语则认真整理解析一番。

  “士”这一名称使用较古,《尚书·尧典》中有“汝作士”之语;《尚书·多士》中有“尔殷遗多士”等;《诗经·商颂》中有“卿士”的官阶;周武王伐纣时,其军队中亦有“上士”、“中士”、“下士”、“甲士”、“士列”等等。上述“士”的用法,似乎是指为一定政治路线服务的阶层。《说文》曰:“士,事也。”其“事也”应该是指从事或事奉的意思。所以,“士”的原义,又似乎不能仅从阶层的意义上来理解。

当然,读《论语》,不难发现,在孔子师徒那里,“士”是指经常抱着入仕愿望的人,如子路曾说“不仕不义”而向往“君子之仕”(《微子》),子贡问“士”而及“从政”(《子路》),子张问“士”如何能“达”(《颜渊》)等。但却不能仅仅认为“士”只是“仕”的前身或待职的阶层。

  这里,试就一些语则解析一下孔子师徒所说的“士”的资格等含义。

  《子路》记载: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亻思亻思 、怡怡 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兄弟怡怡 。”
  切切、亻思亻思,互相督促、勉励的样子。怡怡,和气、亲切的样子。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悌”之发于朋友,则“切切、”;发于兄弟,则“怡怡”。

  这里的“何如斯”,是指日常人际交往表现或外部表情。

  孔子弟子多多,从外部表现看,哪些可以作为判断是否为“士”的依据呢?孔子择“士”日常与同学、朋友相处的模样来描述。从这里看不出人们通常想象的那种冲锋陷阵的战士的形象。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可以说明孔子心目中的“士”,是指那些能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人。要成为“士”,当模范地去做一个符合仁的伦理要求的人。为仁之义士,不是要靠勇与别人打仗,而在于能爱全社会的人。与同辈人相处时时处处以“悌”的心境为依托,也就自然能表现出“切切、亻思亻思、怡怡”的形象来。

  《里仁》记载: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人生价值选择是必有所凸显的,如果一个人“耻恶衣恶食”,必是凸显物质享受的价值了,其人不会是“志于道”者。

  “士”在生活中有多种表现,特别从生活追求上可以判断其是否“志于道”。“道”便是实现仁世的思想路线。“志于道”,便是指志于落实实现仁的思想路线。

  宪问》记载: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怀居,就是贪恋养尊处优的家庭生活的意思。

  “士”既然是“志于道”的,当面对仁的事业时,会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违害仁的事业的。如《卫灵公》记载: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弟子曾参对孔子所说的“士志于道”有准确的理解。《泰伯》记载: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所以,能称之为“士”的人不仅具有实现仁的伟大理想,而且具有为之而献身的坚定决心。孔子师徒多数就是这样的一批人。如果说“君子”是仁的事业的领袖人格,那么,“士”便是仁的事业的战士人格。

“士”在需要献身的时候,义不容辞;在平时生活中便是守礼的模范。。  《子张》记载: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士在生活各个方面的表现必然反映出其所具有的特别品质。在家庭生活中,士是谨守仁的家庭伦理规范的;在社会生活中,士是谨守仁的社会伦理规范。要全面描绘士的人格形象,须全面研究仁的伦理规范后才可以想像得出。
  《子路》记载: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kēng坑) 然
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弟,同“悌”。.(kēng坑)然——清脆的击石声。这里形容固执而不通融的样子。斗筲,容量很小的竹器。
  子贡擅长“言语”,具有外交方面的才干,所以,当他问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士时,孔子针对他的现实情况(可能子贡正在干外交工作),便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里的“行己有耻”,是指代表自己的国家“使于四方”时要本着对自己所代表国家的行为负责的精神,此即属于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出国者的人格代表着国格的问题。
  子贡的“敢问其次”,并不是指“士”的低一级的形象,而是指“士”在家庭生活方面的表现。“宗族称孝,乡党称弟”,便是指能够模范地遵守仁的家庭伦理规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言行风格”上的表现,即“言必信,行必果”,则是指坚持原则、见义勇为的人格形象。能称为“言”者,即是正确的言论,对正确的言论或如保证说到做到,即是“言必信”。“信近于义”(《学而》),守信用实际上是在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能称为“行”者,是指所当行——符合实现仁的需要的“行”——之事。行所当行之事而能果敢,是尽义的行为。一个人如果在言行上能做到坚持原则而见义勇为,也就算可以了。这种人乍看起来似直棱棱、不通融,实则是一种“行己有耻”的表现。
  至于当时的一些从政者,行己无耻,对国家的尊严不能维护,平时生活也不能遵守仁的伦理规范,对自己的言行也毫不负责等,即是不忠不孝不义了,又怎能称得起士呢?所以,孔子对之嗤之以鼻,而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张这位弟子,一心想出人头地,想入仕,曾请教孔子如何能“达”》。但孔子也时时把握“士”的为人标准而不降格。《颜渊》记载: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达”为“大”、“走”构字,原义是到处都走得通的意思。“士”之“达”,是指“士”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和接待的意思。“闻”“门”内有“耳”,指名声远闻。“士”当求“达”而不必求“闻”。“士”是“志于道”的,是为实现仁而奋斗终生的,须要踏实地履行社会义务,又怎能把生活志趣放在“闻”上呢?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是一种凭着真实的感情积极做好事、并时时处处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别人的愿望的那种“爱人”的形象。这种人怎能不受人欢迎呢?“色取而行违,居之不疑”,便是貌似“爱人”而实则不仁的虚伪者,其行虽可使名声有闻,但为君子所耻也,也便丧失“士”的人格形象了。

实际上,在社会上,能称之为“士”的人,是很少的。《季氏》记载: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士”是以行义以达其道的人。孔子未见之。可见“士”的高尚气节非凡人可及。《微子》记载: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 

周初时能指名道姓的“士”仅此“八人”。能够无愧于“士”的称号的人确实是寥寥无几的了。

  正因为“士”的称谓有褒义性,因而往往被一些人滥用,一些人常自诩为“士”,而一些统治者或巨富也以“养士”为荣,以至于后来人们常把“士”作为具有身份含义的知识阶层看待。

  孔子好正名,孔子师徒之所以常谈论“士”的称谓问题,多是以正“士”之名而鼓励人们修身向上的。孔子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培养人们为“君子”、也是为“士”的。孔子“士”是指志于从事实现仁事业实践的奋斗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