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学校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

 抱朴守拙169 2014-02-03

课题名称:学校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

课题批准号:FHB060345

课题类别:教育部规划课题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鉴定时间: 2009年3月

课题负责人:何穆彬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

主要成员:钱丽梅、杨玉东、卞永海、边永朴、陈艳、张谦、杨士军、王毓珣、张津元、郑伟大、丁庆锋


 

  

 

本课题首先回顾了“科研兴校”理论的发展过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教育科研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并从不同视角对教育科研进行了分类。

在总结了一批教师通过教育科研脱颖而出,成为名师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教师与学校发展的理论:教师必须从知识传授型转变为科研型,从而带动教育的转型,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那么科研型教师就意味进行着科研型教育。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科研型教育的理念,并进一步阐述了科研型教育的特点和实施策略。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为个案,采用了问卷访谈、文献调研、档案统计等方法对学校科研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

我校从师资力量、教师学历结构、图书资料等各种硬件条件均具备开展研究的条件;从教师的职业取向来看,大部分都愿把教师作为自己的事业,均有强烈的发展愿望;通过对我校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所承担的课题内容、数量、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也可以看出选题质量越来越高、学科分布越趋合理,申请课题级别越来越高。这些调查结果说明了我校教育科研已逐步走向理性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提出了以科学决策、深化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科研兴校的核心内容;以教师培训、科研组织、行动研究、重点课题合作、科研引领教研等为科研兴校的动静态发展模式;通过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让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科研型教育

一、 绪论

(一)课题的提出与核心概念的界定

1、课题的提出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历史性淡出和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与成熟,我国的普通中学教育正逐步进入后计划经济时代,学校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体现。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已由政府的行政主导,逐渐转移到学校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上来,这为学校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如何认识与处理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寻求通过教育科研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道路,是目前中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议题。

2、核心概念的界定

(1)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的含义:这里的学校发展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部,以过程改进和提高质量为目的,包括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在内的整体变化。

学校的发展可分为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对学校来说,外延和内涵都要发展,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侧重。外延发展,就是扩大规模和数量,增加未来发展的空间;注重内涵发展就是眼光放在学校效能高、教育质量好、综合实力强上。

学校发展的选择:目前多数中学已经完成规模的扩张,学校应该有余力、有精力、有条件来思考如何强化内涵发展;人们对中学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追求优质化的中学教育;近几年,由于初、高中扩招,外延拓展过快,在质量、水平、效益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学校的管理滞后,效能水平亟待提高。

我国的对外开放,使学校教育直面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同时又面临着社会转型对教育带来得影响,我们必须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在政府宏观教育政策的引领下,把握我国普通中学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准确定位学校教育科研的方向。

在这样的教育发展背景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的内涵发展之路,而科研兴校恰恰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该项研究将在对三所普通中学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了解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探索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2)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的涵义  教育科研指的是以中小学校长、教师为主体的,以学校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教育科研的新认识  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教育科研应关注学校各项教育行为的综合与协调,在协调与整合中,实现效益的最优化。通过教育科研要实现三位一体的发展,即学生、教师和学校实现共生、协调、持续的优质发展。

当我们选择以“教育科研”为着力点,来促进学校发展的时候,“科研”就成为联系学校各项工作的纽带;“科研”的意义就是通过“研究”来保障各项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从而实现学校教育最优化。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科研兴校的理论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由吉林教科院栾传大1992年发表了《科研兴教论》(发表在《现代中小学教育》第4期及同年9月的《光明日报》上),提出:“振兴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研。在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科研兴校是教育兴旺发达、蓬勃发展的成功之路”。为了扩大共识,作者于1996年在《教育研究》第3期又发表了题为《教育科研兴校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章,对教育科研兴校(教)论题提出的依据及实施作了阐述。该文首先提出了科研兴校的理论依据为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发展得规律,教育科研的功能以及教师实践的总结;在实践中回答了科研兴校的方向和内容,即兴什么和怎么兴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在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上兴。在教育改革深化上兴,即兴改革,使教育改革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上兴,即兴质量,使“两基”、“两全”落到实处。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兴,即兴队伍,促进教师由教书型向科研型转变。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兴,即兴育人,用教育科研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从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上如何做了具体阐述。浙江师范大学的刘尧教授在《中小学科研兴校论纲》中提出了科研兴校的理论内涵和发展模式:(一)从科研兴校的方法上讲,内涵包括: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科研兴校”的根本思想方法;教学科研一体化是科研兴校的基础;以校为本的研究是科研兴校的核心;行动研究科研兴校的基本方法等;(二) 从“科研兴校”的主体上讲,“科研兴校”的内涵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三) 从“ 科研兴校”的目标上讲,“科研兴校” 的内涵包括: 教学成绩和科研成果;(四) 从“ 科研兴校” 的模式上讲,“科研兴校”的内涵包括:组织模式和运行模式。之后作者又提出了中小学科研兴校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静态模式包括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教师培训模式、以教研组为核心的科研兴校组织模式和以行动研究为方法的校本课题研究模式;动态模式包括以兴校的科研为先导的认识模式,以教师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模式和以学校实际问题为内容的课题开发模式。金美福对我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现象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提出“科研兴校”作为教师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是:实现教师转型与学校教育改善的同期互动。上海教科院的潘国青研究员目前也正在进行学校科研和学校发展的研究,发表了学校教育科研新论。

以后关于科研兴校的研究中大都是以上述研究为基础的,但中小教育科研也一直是理论界和各中小学的讨论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是否适合做科研,做什么样的科研,怎么做科研等等,关于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研究和阐述是文献资料也是为数不少,存在是“做秀”还是在“做事”等等不同的声音。下面我们将对中小学科研的发展做一简单的梳理,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中小学教育科研也叫群众性教育科研,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育科研的发动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从研究内容来看,这时学校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上,这时主要以个人探索、经验总结为主要形式,这一阶段由于科研的开展出了一批人才;二是发展阶段(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从研究内容来看,学校研究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展,许多研究开始关注音、体、美等各门学科,并从单科的学科研究拓展到了许多综合学科以及学校整体改革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这时主要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开始大规模的实验研究,主要有: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简称三法两工具”),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很大传播与普及,可以说“三法两工具”是当时学校教育科研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三是辉煌阶段(90年代中至今),这是创特色阶段,这时,素质教育成为了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科研随着时代节拍一起律动;围绕着当代教育哲学的主流,弘扬人的主体精神——这一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自主教育、自我发展、主体发展、参与教育、选择教育、和谐教育、人格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等为主题的学校龙头课题的整体研究。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运作和推进,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在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各个层面也逐步展开。从研究方法上看,90年代以来,与世界教育研究潮流相一致,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全息技术的观察研究等新方法,在中小学中不断地得到传播和普及,并逐渐被广大教师所熟悉与运用。教育科研方法逐渐走向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道路,科学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以来,欧美国家的教育决策者认识到,中小学教师应该在教育学术界的引领下从事研究,教育研究也应该从大学、实验室转移到中小学教室和社区中去,让教育科研来引领学校发展。  

2002年美国通过了35年来联邦政府教育政策最为重大的改革:《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与此相应,美国教育部在2002—2007年教育战略目标中规定,“支持教师在基于研究的教学工作中获得专业发展”、“关注基于研究的教学实践”、“为新教师开展基于研究的引导和咨询项目”。 2000年,日本在“教育改革国民会议”中,通过2l世纪教育新生计划,强调“加强对教育研究能力欠缺教师的严格管理”。英国在2002年教育法中,也对教师的教育研究提出要求,规定合格的教师必须“参与或完成制定的教学研究项目或培训课程”。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M.N.康达科夫也认为,千百万中小学教师是补充教育家和学者队伍的重要源泉。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整个教育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在《2000-2005年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中,要求政府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的鼓励和支持,促进学校发展,提高俄罗斯国民教育系统的国际威望。2001年,法国教育预测专家、巴黎偌儿马学派的著名教授弗朗西斯科·瓦尼斯科特博士描述了21世纪5种中小学模式:①学术型学校模式,旨在使学校成为读书钻研的基地,突出基础理论教学,以读书和学术为己任;②选拔型学校模式,旨在强化学校的选拔功能,以培养最优秀人才为已任,这是优秀人才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而决定的;③社会型学校模式,旨在注重造就社会公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生产者;④工艺型学校模式,旨在为培养未来科技型人才做准备;⑤分化型学校模式,旨在使不同类型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术型学校模式被列为未来学校发展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引导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

3、目前中小学科研存在的问题

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问题的研究和阐述是文献资料中最多的部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何光辉、黎杰认为我国中小学科研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校长等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需进一步提高,职责分工须进一步明确;科研机构设置不稳定、不统一,机构之间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教育科研的定位尚不清晰;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科研成果推广未引起足够重视等。杨朝辉对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1)当问及“您搞科研的最主要动力(排序)”时,大多数教师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质量”、“评职称”排在了最前面,选择“对研究有兴趣”的人为数不多。(2)有53.5%的中学历史教师从未发表过论文,有64.2%的人表示教学任务太重,没时间和精力顾及科研。(3)437位被调查教师“最欠缺的”能力居于首位的是“教研能力”(有l46人次)。尹晓军,沈兆良在《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应对策略一来自宁波市中小学的调查和分析》一文中指出:对教育科研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应评科研”的产生;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贡献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还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的定位模糊;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时缺少专家的指导和科研素质较差;中小学教师的升学重压阻碍了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丁连信等对济南市初中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调查显示:初中教师的科研素质整体水平较低;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不高,缺乏精品和特色。胡燕、陈军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对于教育科研的价值追求功利色彩太浓;二是教育科研与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实践脱节,形成“两张皮”现象;三是忽视了广大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主体地位。上海市教科院普教研究所课题组对上海市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科研经费喜忧参半,发展很不平衡;确实存在着“形式主义”、“急功近利”、“追风时髦一窝蜂”的现象;科研与教研、研究与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对教育科研缺乏认识,缺乏动力机制,教育科研工作开展不力,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彭玉聪在对昆明市城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校长和教师的教育科研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缺乏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培训,科研知识和方法欠缺;教育科研与常规教学工作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摆正;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科研经费普遍不足;科研效果欠佳;科研获得外界的支援、指导少;不够重视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科研的发展很不平衡等问题。李冬梅对阿拉善盟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的调查显示: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机构还不完善;对课题的全过程监控还跟不上,对课题的研究缺乏整体的规划;教育科研档案不全;搜集情报信息的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了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进展等。沈晓春在对信阳市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的调查中发现:教育科研管理指导思想不明确;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常规管理不健全,科研管理随意性大;教育科研管理效益不高。他指出,70%的校长、教师认为,当前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效益不高,表现为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绝大多数教师滞留在科研的门外;教育科研成果不多,能直接产生效益的就更少了。

在开展科研的起步阶段,总要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上所述的问题。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问题,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这些原因不外是体制的问题、教师科研能力问题、学校环境问题等等,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也就是在20年前就开始提到的“科研兴校”,在这里不是作为假设去验证,而是将它放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的脉络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国外教师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论如“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全息技术的观察研究”的引入,使得教师从事科研有了新的理论支持和新的方法论的指导,这样教师从事科研的形式呈现多样态的类型,这样也就有学校发展的多元化,出现了不同的学校品牌,出现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成功的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深化,形成可操作的实践,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本课题中就是要回答什么样的科研促进学校的发展,什么样的类型促进学校的发展,科研是如何促进学校的发展,即发展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去规范、如何去做科研,从理论上加以提炼,从个案中加以实证,这就是本课题要做的主要工作。

本课题分理论部分和实例部分。具体流程如下:

 


二、教育科研类型和科研方法

(一)教育科研

1、什么是教育科研

    我们这里的教育科研是指在中小学进行的教育科研活动,有的学者把它称为校本科研,校本就是指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这样就更直观、更明确。根据这样的范围划定,这里的教育科研指的是以中小学校长、教师为主体的,以学校教育现象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学校教育科研这个概念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以学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意识的形成。强调学校教育科研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教育实践为主要对象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体现在学校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动性、时效性,是立足于解决学校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去验证一种新理论。学校、教师不只是教育科研产品的被动接受者、“用户”,而是集开发者、研究者、使用者于一体。

(2)“遵循”二字,由两层意思,一是学校科研工作首先要按教育规律办事,符合教育科研规律。二是指学校教育科研是从学校实际出发,这种研究不一定是原创的研究,它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只要是遵循教育规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论为指导从事学校教育科研活动。解决学校中的实际问题,并不一定要有严格意义上的创新与发现。

(3)学校科研是为了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明确。教育科研进入教师的教育生活中,进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科研的“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

(4)学校教育科研中的研究主体更加突出,那就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力量,而不是少数教师中的积极分子。这里说的是主体,没有说全部,其中还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大学专家学者、研究机构的人员)。

(5)学校教育科研的研究内容来源于学校,来源于教师、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学校教育科研,学校教育科研究有了以下的性质和特征。

2、教育科研的特点

教育科研作为一项复杂的研究活动,教育研究既有科学研究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也有自身的特殊性。

(1)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有目的系统探索活动它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和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研究与常识、权威和传统等人们常用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有重要的区别,这些区别蕴涵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

 1)问题性

科学研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索过程,它总是由某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而引起。没有真实的问题,就谈不上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只有当确定了明确的问题,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认识和实践活动时,才真正进入研究过程。

2)创新性

科学研究的灵魂在于创新。科学研究学要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知识、产生新观点、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创新性是衡量、评价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标准。

3)继承性

虽然创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但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创造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从事科学研究,研究者必须充分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或完全解决。比如,教师工作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班级建设、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许多都是前人已有丰富研究的问题。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继承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寻找新的问题空间。

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活动,也应该具有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同时,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4)规范性

规范性就是研究过程和方法而言的。科学研究是为了澄清事实、揭示规律,要尽可能地排除干扰、克服随意性,必须超越日常的认识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都要遵循一定规范。

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活动,也必须体现上述科学研究的特点,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活动,教育科研还应具有以下特点。

(1)属群众性教育科研,具有广泛性和直接参与性

教育科研是研究主体的广大校长和教师直接参与,我们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研究的对象往往是研究者本人正在参与的教育活动,研究对象往往会和研究者发生相互作用,研究者往往会干预研究对象。

(2)相对于纯理论研究具有实践性

实践性是教育科研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普及与指导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是普教教育科研的方针,也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针。学校教育科研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校的问题出发,从学校的发展出发。

(3)立足学校的发展实际,具有校本性

学校科研立足校本,务求实效。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发展;以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属点,这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所在。当然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研究和成果也必然会促进教育科学研究本身的发展。

3、教育科研的定位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项新的内容或者说新的任务,它是应运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而生的。因此,它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但这种创新需要有自己的定位。科研工作具有两大基本属性: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其中,知识创新是本。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尤其是人类思想的发展史,就是知识的创新史。(这里既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也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科学发展史的研究表明,任何知识创新都必然会在我们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应用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应用的速度越来越快,应用的成果越来越明显。学校教育科研实际上是一种应用性研究,是一种将现代教育理论更及时、更有效地应用于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实践问题上的应用研究,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向、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创新的应用研究。学校教育科研可以进行知识创新研究,但这不是主要任务。学校教育科研需要将应用研究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通过学习和应用当代先进教育理论,科学地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支撑下创造性地寻求或形成新的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机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使年轻一代能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成长。

(二)学校教育科研的形式

中小学科研有着不同的形式,可以从科研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从不同发起人来划分,可以从科学问题的性质来划分,虽然这种划分也不尽全面,为的是分类说明科研在发展过程中学校所呈现的形式。它们曾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在实践发展过程不断被证明是成功的。这里我们队各类科研形式做一简单的分析和梳理。

1、以科研的表现形式分类

(1)教育叙事

教师自己叙事,即教师处于主动地位,直面自己的教育事实,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从自己经历的教育生活中“梳理”、“寻找”故事,并加以咀嚼、回味和反思,获得思维升华、境界开朗或唤起读者的共鸣,如以教育手记、札记、教育随笔等形式出现。

人类选择和爱好叙事并使之成为“认识世界、社会和个人的基本方式”绝不是偶然的。这与其内蕴的价值可能有很大的关系。同样,在教育领域中以教育主体自身生活为背景展开的教育叙事也有其内在的价值。林德全博士对其中的价值进行了挖掘,认为教育叙事可生成教育智慧、增进教育理解、培育教育研究、升华道德行为、提升写作能力、激发想象力等几方面的价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外教育家都把教育叙事作为自己的一种重要的科研方式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些教育著作就是长期的教育随笔积累而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也曾说过,写十年教案成不了名师,写了十年教育反思肯定成为名师。我国当代知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更是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的积极倡导者,曾在其领导的新教育实验中将师生共写随笔作为其重要的六大行动之一,并通过教育在线网站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许多教师和学生通过坚持写教育随笔而脱颖而出,如他在总结他的得意学生,全国名师李镇西成功之道时说,他的成功源于他坚持写教学随笔20年。他认为中小学教师写教育随笔是一种非常好的反思自我,提升自我的方式。总结许多成功教师和成功学校的经验,无疑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教师自觉地写教学随笔,学校大力倡导写教育随笔。并把它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科研方式。

(2)微型课题

这是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一种学校教育科研形式,用冯卫东所长的话说这是他们南通的拳头产品,南通教育快速发展与他们这种在教育科研方面不断创新是分不开的。那什么是微型课题呢?微型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采用一般的科学方法或合理手段对细微的教育问题进行观测、分析和了解,从而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范围和较小、研究周期短、研究过程简便的教育科研方式。微型课题是课题研究的一种类型。

      微型课题研究产生于中小学,源自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微型课题研究的起点,首先始于教师对“不明”情况的探究。也就是教师因为一些大大小小的“疑惑”而进行的研究。比如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反常倾向、学生中比较固定的落后行为、课堂中的意外、教学的无效等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可以成为一项研究的起点。其次始于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也就是教师把对教育现象的追问作为支点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深度介入的态度把自己放到事件的当中去。这是因为:“自己的问题”自己更为熟悉,因此就最有发言权,最容易把握。而且从感情上来说也更容易接近和投入。三是始于教学即研究。即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去解决一些问题,在解读研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研究就是一种教学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微型课题,下面将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冯卫东在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案例简述如下:

【案例1-1】

微型课题《教师“口头禅”现象成因分析与矫治对策研究》

研究缘起:

我在做教师时,发现自己经常不经意间就冒出一两句“口头禅”,如“是不是”、“对不对”,等等。有一次,一个学生告诉我,他注意数了一下,一堂课我说了将近30次。经他提醒,我才意识到。于是“痛改前非”,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努力”,此种现象终于几近消灭。我随机询问了一些老师,约80%左右的人稍加思索后便点头称是。可见它是一个较为共性的问题。“口头禅”有不少消极作用,如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容易导致学生分心或者造成他们厌烦的心理;使教师教学形象有所损害……总之,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研究目的或意旨:

    通过研究,使“口头禅”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释”与矫治,进而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面貌,彰显教师的教学风采。

研究方法:

     一是调查法。听不同年级、年龄、学科教师的课共不下于50节,除采用一般听课方法,还随时记录上课教师“口头禅”的具体语词、频次、易发情境等,然后进行多类别归纳,力求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类别包括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对“口头禅”出现频率较高的同一调查对象,可以先不告知其听课目的,然后择日再告知其听课目的去听课,由此发现两种情形下“口头禅”现象有怎样的不同与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恰当运用有意注意的方法克服“口头禅”现象。

二是访谈法,也可以是“沙龙法”。它与调查法有同有异,差异主要在于,它要争取访谈对象更多的配合、协助与支持,彼此间要建立相互合作关系。如,征询他们对“口头禅”现象的看法,和他们商讨改变的策略,等等。有时候,还可以举办小型论坛,集体“会诊”。

三是文献法。可以通过“google”、“baidu”两个搜索引擎,先以“口头禅”,再以“口头禅  心理”、“口头禅 教师”、“口头禅  课堂教学”、“教师  语言艺术”等为关键词,努力找到最多的有效信息;还可以到学校图书馆,查阅《演讲学》、《演讲与口才》等书刊,其中一定有相关材料。

四是“实验法”。如果有条件,可以与心理老师等一起进行一些“实验”。如,一位心理医生请一个口吃严重者故意把话说得更结巴,结果一周后久治难愈的口吃现象大大减轻。仿此,亦可用“实验”,请“口头禅”重的教师故意多说,看此种不同一般的心理暗示能否起效。

研究程序:

    先调查,后访谈;再结合运用文献法和“实验法”,对“口头禅”现象进行多视角、多方位和多层面的观察、分析、比较,基本弄清一般成因、易发或多发情境等规律性的问题,然而寻找、总结、概括应对办法或策略,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预计要用半学期时间。

研究预期成果:

     除实现优化教师言语行为、改进课堂教学面貌等目的,还可以写作、发表数篇文章,如《从优化心理入手,矫治教师“口头禅”现象》、《教师“口头禅”与教育理念》等。

(3)规划课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是指国家、省、市、县(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四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时期的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课题。俗称“规划课题”。有人把规划课题研究称为“专业研究”,“正规、正式研究”。当然其它学会的课题,如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学会,比较教育学会等不同学术组织分管下的课题。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中有大量研究项目是关于中小学教育的科研课题,规划课题研究的组织过程是政府行政行为,它具有全局性、战略、前瞻性和综合性,教师可以根据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发布的课题指南再结合的兴趣进行选题。这样能够保证科研的正确方向性,又能根据自己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题,

2、按科研的发起分类

从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来看,有政府倡导的教育教学改革,有部分专家引领的民间教育教学改革,有中小学教师在一线探索而形成具有教育教学改革。下面将这几种情况做一介绍。

(1)行政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

自上而下推动学校变革的行政力量。首先表现在这20年中不断出台的《决定》、《纲要》、《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之中,《纲要》第26条明确要求“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联系,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试验。”自国家“八五”规划以来,许多先进的城市和省份成立了由地方政府领导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教育科学研究所,直接规划、组织和指导地方和学校的教育科研。还通过科研立项、科研成果评奖、科研现场会等策略和方式调动学校变革研究的积极性。1995年国家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之后,更是加大了推进的力度。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烟台召开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同年10月下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素质教育作为政府行为全面启动。1999年又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目前正在进行了国家新课程改革。这是由国家行政层面来推动的教育科研的结果。

(2)由专家引领的教育改革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以“专家领衔,以课题为纽带、率领一批学校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题研究,这些专家学者们不断探索,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需求,反思了我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提出了自己理论,并在实践中应用,使理论更加丰富,实践更加有效,在基础教育界自成一派,杰出的代表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她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理论;有的专家积极倡导行动第一原则,根据现有哲学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制定出适合于学生和教师可操作的实际行动,在行动中发展,在行动中创新,这是由朱永新提出的新教育实验;有的专家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学习理论,并进行了本土化,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教学改革,使这种教学方式成为中国教育学会的专门研究会,这就是由山东教科所的张志勇研究员;有的专家根据社会转型期会可能会对教育产生的冲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一经提出,有识之士便敏感地意识到这将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提出十分迫切的要求,这就是由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提出的主体性教育。这些是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出现的勇敢的开拓者和杰出代表,他们以学者所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探索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他们的实验区已遍布全国,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正如一位专家对主体性教育的评价:每一个去过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主体教育的第一个实验校)的人,都会对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大胆和落落大方留下深刻印象,甚至感到难以接受(杨小微博士论文)。由此看到,他们的改革不仅是教师学生的改变,更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身处在自信,民主开放的环境,任何人都没理由不进步。这为我们学校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整个的实验过程也是专家们进行科研的过程,是假设不断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形成理论,理论不断受到实践滋养和丰富,实践不断得到理论的指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是专家指导下的教师共同体教学科研能力的普遍提高过程,下面就他们的教育教学改革过程做一介绍:

1)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

由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自1994年9月起开始探索性研究,1999年进入推广、发展性研究阶段,到今年全国已有“新基础教育”共同体核心成员学校50余所,加上非核心学校共达近200所,分布在北起山东南至福建的东南沿海地区。鉴于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重大的转型期,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实现由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基础教育”研究十分突出“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新型学校”这一研究目的。在探索性研究阶段,对现有的基础教育观念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力图在把握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建构新基础教育的观念体系。课题组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时代发展精神、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生命发展要求的新教育理念,提出了以焕发学生生命活力、培养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时代新文化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并从理论上构建了21世纪需要的新人形象。新基础教育所显示出来的学校改革效应可以概括为如下四句话: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2)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是从1999年开始萌动,2000年出版《我的教育理想》,在2002年出版了《新教育之梦》,这两本书里阐述了自己一些教育思想和理念,这两本书受到一线教师的欢迎,但是很多人对他说:朱老师,你讲的很好,写的很好,但怎么能做到呢?“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作为一个理论家,光讲光说没有用,要去行动,要去做”。2002年开始行动,在10月正式地挂牌命名了一所实验学校:苏州昆山玉峰实验学校,在实验开始时,找农村学校去做,效果很好,“如果选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最好多学生,没有典型性,也没有推广性”,到2003年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学校就达到上百个,遍及江苏、安徽、上海、吉林等十多个省市,到目前为止,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时间,发展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19个县级实验区、近600所实验学校,100多万教师与学生参加了实验。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新教育实验的五个基本点: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教给学生一切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追求的四种教育境界: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性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行动。依据上述思想,新教育在操作层面上采取了“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双语口才训练、建设数码社区、构建理想课堂”等六大行动,促进了“十大领域”的发展,即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和父母。而最根本发展表现为“学生的生存状态”“教师的行走方式”和“学校的发展模式。新教育实验不求无懈可击的理论体系,而是要先行动起来再说,在实践中完善思考。

3)裴娣娜教授的主体教育实验

由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持的“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主体教育实验) , 从1992 年1 月开始在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进行了主体性教育实验。顾明远教授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首先,学生真正得到生动活泼健康的成长,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教师得到了锻炼,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第三,创建了一所示范性的、新型的、有特色的学校。目前已形成安阳为代表的“主体教育的北片实验”,和与后来发展起来的湖北、湖南、深圳等地的主体教育实验的“主体教育的南片实验”。

这是裴教授根据时代特点和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在总结过去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教育实验,以对人自身发展的追求为立论点,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 ”以及“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这两个基本目标;以下面的四个命题作为理论核心:价值性追求与工具性追求相结合,将责与权真正还给教育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主体性的发展;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个性化发展;优化育人环境实现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有差异的发展。

实验的基本措施是“建立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的四条主要渠道”,即:(1)德育系列。围绕小学生主体性发展,使德育内容系列化、途径网络化、评价科学化;(2)活动系列。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种社会性实践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3)改革课堂教学,建构“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系统,其特点是:多样综合,严格训练,分层指导,积极参与;(4)家庭教育系列。通过各种措施,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参与能力。(联合实验组,1994)在该校第二轮实验中,对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将国家规定的9门课程进行了组合,形成了四个板块结构,即基础性、工具性学科,知识性学科,艺体性学科和活动课程。在课堂策略研究上,初步形成了创设情境、鼓励合作,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严格要求、教学相长,尊重个性、注重差异,勇于表现、自我调控,大胆创新、体验成功等六大教学策略。

4)目标教学

1986年10月,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到上海来讲学,他给我们带来四个理论:一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学应该从清晰的可以实现、可以检测的目标开始,到教学目标的达到结束。二是掌握学习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进行反馈校正,实施个别化教学指导,进而实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有效策略。三是形成性评价理论,促使我们整个的教学机制发生了变化。四是教学变量控制理论,即布卢姆研究提出了影响教学的三个主要变量,叫做认知前提、情感前提和教学的认知。他认为,这三个变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他还认为,影响教学变量的因素是不一样的,有些是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有些是非常容易改变的。优化教学过程应该从那些可以改变的变量入手。从开始的学习借鉴,创新发展和深化研究,结合本土实际,内化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教学,瞿葆奎教授给以了这样的评价:“或许可以这样说, 遍布全国许多省市的目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 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借鉴国外教育教学思想, 从我国国情出发, 深入开展群众中的教学改革成功的典范。”到目前已走过20年,成立了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目标教学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独特的优势,德州市宁津县搞目标教学改革。2003年3月1日开题,三年之后,从中考这一个角度,教学质量从倒数到第一,倒数第二到全市第一。仅仅三年的时间!像江苏省的洋思中学,始终坚持了目标教学的基本理念,如当堂达标、当堂训练等,包括“堂堂清”、“节节清”都是建立在目标教学研究基础上的。再如, 如今声誉日隆的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它的教学改革机制也是以明确目标、反馈校正、达标检测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目标教学由于在认知目标方面,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学科成绩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情感发展方面具有了天然的局限性,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目标教学和新课改是不矛盾的,新课改对目标教学来说更是机遇也是挑战。正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的吕达先生所说:目标教学是搞教学改革的,课程改革就是要在教学领域深化,最后课程改革衡量的标志最重要的是要看教学质量提高了没有,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没有,非但不矛盾,而且是深化的标志。我们的结论就是:我们的目标教学是大有可为的,也是能够大有可为的。因此如何新课改下发挥目标教学的优势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这些工作已经开始进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以上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专家引领,学校教师积极参与的科研共同体的发展,无论是他们的理论还是实践,都不是凝固不变而是不断生成的。他们都是共同体成员一起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过程。对每个人来讲,都需要主动地参与这个过程、都需要不断地反思、都需要投入和重建,它是研究者和实践者不断地改变自己、同时发展着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的创生过程。

虽然对于各位专家对教育问题切入点不同,但有一些共同点:第一,坚持自愿参加。这些共同体绝对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说明我们校长和教师有追求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第二,坚持“现场研讨”。无论是共同体的会议,还是平时的研究活动,“现场研讨”总是不可或缺的构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传统。第三,坚持群体的专题交流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通过网络或通过定期的大型研讨会交流以及专题论坛形式,最后都由专家指导组提供一个总结、反思和进一步开展研究的综合报告。

(3)一线教师探索型

另一种科研类型是以一线教师的探索而在教育教学上自成体系的教育科研,形成具有中国气派的、本土气息教育教学理论。他们长于本土,扎根基层,艰苦探索,面对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有的是自主接受理论的指导,有的是出于直觉思考后在实验检验而又形成理论,有的是经验的总结进而理论的升华,虽然方法各异,但都不约而同的符合某种教育理论或哲学理论,他们的实践是一些理论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这里我们介绍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名师,他们如何通过科研来实现自己成长,以从其中发现一些规律。他们是魏书生、邱学华、李吉林。

1)魏书生的科研历程

魏书生的教育业绩与成就特色表现在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方面。魏书生的出名与在语文教学中的奇迹般的成绩相关联。这里说的“奇迹”,是指魏书生从1979年3月所带班学生在1982年的升学考试中取得的成绩。接这个办的时候,当时县统考语文成绩平均仅49分,有8名学生不到40分,最少的24分。但在毕业考试时,全班平均成绩却达到了78分。升学考试比重点中学平均高出7.8分,连8名最差的学生都达到了高中、职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那名初一时语文24分的学生,升学考试也取得了72.5分的好成绩,升入了高中。升学考试全县35所中学总成绩超过500分的考生共72名,魏书生他们一个班就占了19名。从1982年魏书生又带两个新的班。在3年中有314天外出开会,从未请人代过课,全凭学生自学,他回校后也从不用自习或星期假期补一节课。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两个班的学生1985年升学考试语文平均成绩比经过选拔的好学生还高出12.5分。全县43所中学超过500分的考生共41名,魏书生的班占了9名。魏书生任教和当班主任不到一年,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好像突然之间成熟了,懂事了。过去家长喊破嗓子督促学习也不肯沾书本的孩子,过去家长恨不能扣着耳根子千叮咛万嘱咐仍不知道自觉管理自己的孩子,如今到这个班不久,忙起来了,对书本亲了,时间抓得紧了,坏习惯开始改了。

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民主管理上。

(1)教育智慧的灵魂:民主、科学、法制。魏书生强调教师要有公仆之心,其核心是民主,就是把教师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地位。魏书生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看成是一个科学管理的过程。语文教学中采用了语文知识树,把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科要学习的知识按照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分类,这样使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学习不但有目标还可以有计划。魏书生班的学生学习就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填”和“喂”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采用六步教学法。魏书生作为语文教师,也不是完全取消了课堂教学的。他的课堂教学的特色在于形成了一套教学法体系,魏书生归纳为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他说“作为第一线教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变就用。而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自己课堂教学之蜜。集各家教法之长,结合自己的素质、性格特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探索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

魏书生把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看成是科研型的劳动,这是他热爱这个职业的一大原因。“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科研型的劳动。”他认为,从研究的角度看语文教学,常看常新,常干常新,不仅能增加工作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要搞好教学研究,他个人的体会是从以下三点入手:看多家之言:写日记“坚持写文章。他的特点就是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当然科研的过程中,理论基础是非常必要的,“教育行家们说,魏书生之所以能在当今雄踞教坛,如果离开他那雄厚的基础,他肯定干不出令人赞叹的事业来。这里所说的‘深厚基础’,指的就是指的魏书生的博大精深的知识积累。使魏书生也就得心应手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等,把这些知识恰到好处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2)邱学华的教育科研

邱学华被誉为“小学数学教学法专家”,他在教育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是创立了“尝试教学法”理论。40多年来编著和主编了140多本书,在国内外教育杂志上发表了500多篇论文。“经过16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已经逐步证实并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目前我国已有45万名老师、50多万个班级推广应用了尝试教学法,受教学生达2000多万人,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被称之为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新教法。”(邱学华:尝试成功的学习—尝试教学实验研究2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他的教育研究集中在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研究上。

邱学华从1979年开始进行探索和试验研究。通过对国内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和国外的发现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决心吸取各种教学法中的有利因素,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先讲后练”,教师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照着练。能不能想法让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再讲呢。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自学能力增强了,智力水平提高了,学习成绩上升了,作业负担减轻了。实验研究的结果写成的论文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专家鉴定结论是①:尝试教学理论,主要是在中国古代优秀的教学思想基础上升华的现代教学理论;尝试教学理论,对于克服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入式”的弊端,很有效。为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性找到一种切实可靠的途径和方法;尝试教学理论,对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绩显著;尝试教学理论,能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尝试教学法普适性强,己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尝试教学理论,在研究和推广过程中重视以教学示范和案例作为引导,简单易行,能让广大小学教师较迅速地掌握要点,因而得到相当快的普及。

他说:“教育理论来自于教育实践,从古到今的伟大教育家如孔子、裴斯泰洛齐、陶行知,哪一个不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产生他们各自的教育理论呢。我毅然选择走第二条道路,那是一条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邱学华:尝试成功的学习—尝试教学实验研究20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 李吉林的教育科研

李吉林从中国古代文论“境界说”中吸取了更多的营养,努力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景交融的教学模式。从1978到1983年,她用了5年时间完整进行了第一轮实验。1984年夏天,又带领4个青年教师一起进行第二轮整体性实验,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促进儿童整体和谐的发展。在探索过程中,李吉林还成立了一专门研究机构—情境教育研究所,担任研究所所长之职,开始潜心研究情境教育。

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从情境教学运用于语文单科的成功经验,抽象概括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带有共性的创设情境的“四为”和“五要素”。“四为”即: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即: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着眼创造性;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穿实践性。然后提出了情境教学向整体优化发展的设想,确定了“优化情境,促进整体发展”的总课题,逐步形成情境教育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构想。从情境教学的探索,到情境教育的构建,到情境课程的开发。这就是李吉林教育思想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的深化过程,也就是李吉林教育思想的三步曲。

李吉林酷爱读书并勤于练笔,经常把自己的心灵感受、思想火花化为笔下文章。工作后,“大量阅读名著,不仅充实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文学水平和教学水平”。“到南京去编教学参考书,也抓紧时间读书”。“在业余结合教学写作,写儿歌、写散文、写命题作文的范文,写教学经验总结。从1960年开始我就在《江苏教育》等杂志上发表文章。近几年来,我对‘情境教学法’,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发表了350多篇论文、教学经验总结,还出了专著《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我感到老一套的教学经验已不能适应改革的新形势的需要,我又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重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还阅读了许多中外教育家的论述及国外教学经验的资料。

从以上一线教师的探索我们,我们得出如下特点:1)他们都把科研作为自己成功的手段,也把科研作为和教学一样的生活常态;2)深厚的理论知识,魏书生、李吉林等他们都是酷爱读书并勤于练笔,在研究中学习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魏书生说:“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科研型的劳动。”3)把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的事业,李吉林说我的动力源于对孩子的爱;4)他们都把写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正是对这些教师的最好注解:“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兴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3、教育科研的其它的分类形式

从研究的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基础研究是指研究当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例如对“教育功能的研究”、“对教育本质的研究”、“人类学习行为的研究”、“德育研究”等,这些研究侧重探索教育现象的本质规律,试图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强调研究的深刻性和系统性,对教育科学的理论建设和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类研究的实践意义比较清楚,有的则不能完全预见。一般来说,此类研究要有深刻的理论功底,需要大量的文献资料,需要有相当的研究基础和成果积累,需要较多的宏观背景资料和国外研究信息。所以我们不太倡导中小学从事第一类研究,认为这类研究远离中小学教师的生活感受与体验,是中小学教师难以胜任的。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延伸,它是基础研究成果对具体实践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检验和发展基础理论。凡是与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紧密联系的专题和学科研究都属于应用研究。比如,比如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课堂冲突的成因与对策,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等,由于他可直接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所以这类研究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种主要类型;开发研究是指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总的问题而创造性地提出或制定可操作的方案、计划、对策及建议等。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在于回答“如何改进”。例如,教学法的问题,教育发展战略策划问题,省市学校发展的策划问题等。

从教育科研的研究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宏观研究是指对国家、生活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所做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如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学习型社会的研究等。宏观研究范围广,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方向性、综合性、全局性、长远性等特点。微观研究是指对教育问题进行具体细微的研究。微观研究往往针对某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比如语文情境教育研究、数学尝试教学研究等。微观研究范围小,具有单一性、灵活性等特点。中观研究是介于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之间的一种研究类型,它是指在有一范围内进行的综合性的教育科学研究。例如,城市中小学整体改革研究、农村中小城市布局调整研究、学校办学模式研究等。

上面我们对教育科研的分类是从科研的表现形式,这些在中小学科研过程经常应用的或者是这些科研形式的应用促进了学校发展,如专家引领的教育科研,这些科研形式是已经无数次实践证明的成功的形式,对于前面的分类形式很少见于文献中,我们做了重点介绍,对于后面的其形式,在一般性的科研书籍中都有介绍,这里只做简单的介绍。

(三)科研方法

(1)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以具体情境为限,研究样本缺乏代表性,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推广价值。它允许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边研究边修改方案,不强求控制的严密,但我们不能忽视行动研究往往由于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导致缺乏可靠性和说服力因而应不断提高行动研究水平。根据行动研究的参与者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某教师单独对某学科的教学试行新方法,将自己的新想法转化为实践、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为一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教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由于规模较小,研究的面窄而难以深入;二是在学校范围内组织若干教师组成课题小组,开展研究,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研究的样本较大,但往往没有理论工作者的指导和参与,研究层次不高;三是组成科研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三结合”的研究队伍,吸收各方面的力量参加,这是行动研究的典型层次。近几年有不少大学教授下到基础开展行动研究,如前面提到的叶澜教授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的研究,裴娣娜教授的自主性学习的研究等等,从研究方案的论证、研究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成果的验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综观行动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其他方法相比,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动研究法是一种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法。科研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基于实际教育工作的需要,将实际问题发展为研究课题,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变量,在全程研究中逐个加以检验。由于行动研究法所要解决的都是实际发生在学校环境中的迫切问题,所以研究也就必须在问题发生的环境中进行,才能看清问题的实质,对症下药,而单靠闭门造车或是单纯的文献资料查找是无济于事的。其次,行动研究法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依据的是观察和行动的记录,目的是通过有计划的干预,改变所需改变的行为,并以观察的记录信息作为研究发展的推动力,这比其他纯理论研究更有利于结果的检验。因此,这一特点也是行动研究法区别于其他纯实验研究的重要特性。其三,行动研究法是以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合作方式来进行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的研究小组通常由研究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乃至学生家长联合组成。研究人员起咨询指导作用,行政领导起保障作用,教师起研究、反馈作用,学生家长起监督作用,他们取长补短,各司其职,相互交换意见,形成整体合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教师、行政人员、研究人员、家长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特殊的进修方式。此外,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推动研究发展,并取得成效的因素之一。因为只有当教师把行动研究法的要求作为自觉的行动时,研究才能成功,而引起这一结果的最好方法是来自于和他一起工作的小组成员的榜样,因为某些教师遇到的问题,通常也是同所学校中其他教师可能遇到的,所以这部分教师的认识和行动的改变会对其他教师产生影响。其四,行动研究法是一种在动态环境下立即或较短时间内显示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效能的研究方法。每一个研究进程都有相应的目标、计划、监控、评价机制(如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谈话、个案研究等手段),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作为系统调整的依据。也就是说,行动研究法并不过于强调研究过程中控制的严格性,也不过于强调研究计划的严密性,允许在实际工作中对研究方案加以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由于这种反馈和改进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它的结果显示是即时的。当然,有些研究项目由于本身特性的需要(如课程设置研究),必定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发现问题和做出反馈,并对结果加以评定,因此对行动研究法结果显示的即时性不能绝对地来认识。

行动研究的类型

行动研究内部的内容比较丰富,层次较多,因而我们可以从研究的侧重点、研究的发展历程、参与者的反映及参与者的不同类型几个角度对行动研究进行分类。郑金洲教授按照研究的侧重点将行动研究分为如下三种类型:(1)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它强调用测量、统计等方法来验证有关的理论假设,用科学方法结合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可以是小规模的实验研究,也可以是较大规模有验证性调查。(2)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它运用不仅仅是统计数据等科学的手段,而且包括参与个人的资料,如日记、谈话录音、照片等,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践中行动者面临的问题,而不是建立理论。(3)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它强调以理论的批判和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实践者在研究中通过自我反思追求自由、自主和解放。上述三种类型分别强调行动研究的不同侧面:第一种类型强调的是行动研究的科学性;第二种类型强调的是行动研究对社会实践的改进功能;第三种类型强调的是行动研究的批判性。虽然这些类型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在实际研究中没有明显的界限。由于参与研究的人员的成分不同,郑金洲教授又将行动研究至少分为三种类型:(1)合作模式:在这样研究中,专家(或传统意义下的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一起共同进行研究。研究的问题由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一同协商提出的,双方一起制定研究的总体计划和具体方案,共同商定对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叶澜教授主持的《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它是针对人们步入21世纪,进入一个社会转型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构建新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开创式的研究工程。参加研究的单位有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实验小学、华东师大二附中、三附中等,研究人员由华东师大的研究人员与试验基地学校的有关领导、教师共同组成,全体人员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这种研究模式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实力,弥补各自的缺陷,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是值得提倡的行动研究模式。(2)支持模式:研究的动力来自于实际工作者,他们自己提出并选择研究的课题,自己决定行动的方案。专家则作为咨询者帮助实际工作者形成理论假设,计划具体的行动,评价行动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前面提到的河南安阳小学的 “自主性教育”,它是对传统教育观进行审视,由裴娣娜教授提出了自主性的教育观,归纳了实施自主教育的“四条渠道”总结出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原则、途径与方法,使自主教育初步形成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相对完整的体系。研究人员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借助北京师范大学研究人员支持,经过十几年的探索而获得的。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仅仅是扮演咨询者、帮助者、支持者的角色,主要是弥补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研究知识的不足,使它们的研究成果更加规范、科学。(3)独立模式:实际工作者独立进行研究,不需要专家的指导。他们摆脱了传统的研究规范的限制,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社会现实进行改造。比如,前面提到的由李吉林老师主持的“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从情境教学运用于语文单科的成功经验,抽象概括出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带有共性的创设情境的“四为”和“五要素”。然后提出了情境教学向整体优化发展的设想,最后逐步形成情境教育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构想。从情境教学的探索,到情境教育的构建,到情境课程的开发。这就是李吉林教育思想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的深化过程,也就是李吉林教育思想的三步曲。前面提到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通过对国内的自学辅导教学法和国外的发现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了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决心吸取各种教学法中的有利因素,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先讲后练”,教师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照着练。能不能想法让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再讲呢。通过实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自学能力增强了,智力水平提高了,学习成绩上升了,作业负担减轻了。参与研究的大多数是中小学教师,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科研素质,怀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攻克一道道的难关,最终取得成功。

由于行动研究本身是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研究的中介,因此在这个团队的素养中应包括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对于某些团队一时缺乏理论素养之时,往往寻求支持或援助。比如说有的聘请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人员担任顾问,有的邀请高校或研究机构人员直接参与,有的还邀请同级一些科研水平较高中小学教师参加,等等,都是寻求外部的支持。其二,要加强团队的科研素质的提高。团队的科研素质有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二是中小学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是行动研究的保持活力的关键之所在。其三是形成中小学教育科研整体素质提高的机制。目前一些高校的教授、研究所(室)的研究人员关注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主动以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为己任,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各级教育行动部门应给予政策性的支持,各级中小学校应主动“联姻”,在中小学教育评估中,要加大科研的权重。同时各级教育研究部门,也应鼓励研究人员从事行动研究,对于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点是不变的。

(2)教育叙事法

教师自己叙事,即教师处于主动地位,直面自己的教育事实,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从自己经历的教育生活中梳理、寻找故事,并加以咀嚼、回味和反思,获得思维升华、境界开朗或唤起读者的共鸣,如前面提到的教育叙事、教育手记、札记等形式。

关于教师的叙事中,研究者为叙事者或讲述者。其中,故事的主线和研究者的分析交替出现。

叙事的两个因素是:(1)事件(内容)——一个波折、一个跌宕、一段难忘的往事和激情的回忆;(2)主题(结构)揭示某个主题的意义,如“颗颗星星,成为点缀意义的星空”。课堂教学甚或场景是教育续叙事的源泉。

朱小蔓指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科研很少受教育中“科学主义”的影响,他的研究与思考只为改善教育、为孩子,是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生活中形成“活教育学”的,他的所有思考及其理论都是扎根性的。他的研究特征主要体现在细心的观察,敏锐的发现、勤的写作,看似平常的事件总能成为他写作的素材,对这些素材他总能刻画出最初的场景,尤其是细节,推理出原初的当事人与自己的体验,是一种教育现象学的研究范式,是集解构、反思与建构于一体的教育研究,是回归生活、关注体验、追究“关系”的教育研究。这种研究范式对于我们当前广大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是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朱永新教师在他的新教育实验中将教学随笔作为一种教育科研范式,在他的倡导下,一批批教师通过坚持写教学随笔脱颖而出,他特别指出他的一位学生李镇西的成功秘诀是写了20年的教育随笔。可见教育叙事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关于教育叙事的价值在前面的科研分类中提到过。

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各有所长。行动研究有利于一线工作者在具体情境中解决日常问题;叙事研究使自叙者得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三、如何通过教育转型来促进学校发展

(一)教师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论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这些理论都是以年龄或心理作为依据。从一些名师发展以及我校一些教师的发展历程,有些时候是可以超越年龄,实现跨越式发展,这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并可用于指导教师的发展。本文是在金美福博士的教师自主发展论的基础上,根据名师成长轨迹和我校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所取得经验,提出了教师发展理论和学校发展理论。

1、教师发展理论

发展在最一般意义上,是指事物渐进过程中的“中断”,即事物由旧的形态“飞跃”到新的形态。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需要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其一,发展主体的自我否定的实现必须信赖于外力的影响和推动;其二,发展的主体自觉到自己的发展,并通过自我努力而使自己的存在获得新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自觉主动地寻求专业指导和自觉主动地寻求追求作为教师职业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自我超越方式。自主发展型教师是一种具有内在积极要求发展动机,不断反思,不断探究,不断进取,具有可持续发展素质,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条件的新型教师。

从一些名师成长的历程来看,在前面的科研分类中提到的如魏书生、邱学华,李吉林等,他们的发展虽然具有个性的一面,但也有共性的地方,那就是都具有以下四方面因素:人生的追求与目标;知识资本;外部支持;教育研究。这四点是他们拥有的共同的特点,在这里把这四点称为教师发展影响因子四要素(简称影响因子四要素)。这四个影响因子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个因子都作为一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系统,使教师职业人得以成就一番教育大业,创造出教育职业人的人生意义与价值,如下图2-1。

根据影响因子的特点,可以把影响因子四要素看成是四个独立的系统,因为四个系统各司其责,各自功能不同。当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人生追求与目标

“人生追求与目标”在著名教育家和特级教师那里都是给他们的人生以动力的,因此从功能角度来看可以理解成是一个动力系统。他们人生轨迹的方向是由这一动力系统决定的。这与

图2-1:

 

人生追求与目标

知识资本

教育科研

外部环境:包括专业支持,学校环境等

影响因子

 

 

 

 

 

 

 

 

 

 

 

 

 


所受的教育以及所受他人的影响,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为读书,知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教师必须通过人文阅读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这些财富保存的主要载体就是教育的经典著作。阅读经典著作,与教育家对话,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是形成自己价值观和确立自己人生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价值观引领下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 这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定向。

(2)知识资本

作为一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个大的方面,而且三个方面的知识应该是相互结合和交融的。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他们虽然不仅仅依靠知识成就事业,但知识是前提条件。没有了知识就等于没有了知识人的资格,好比资本家没有了资本。在没有知识资本的情况下一切都是空谈。人生的追求与目标,如果没有知识资本提供智力支持的话,也只能是空想。因此,在这里我们把“知识资木”影响因子从其功能角度称之为“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功能不言而喻。我们用汽车来比喻,能源之于汽车,就好比是燃油。汽车有发动机,如果没有燃油,发动机也不能起作用,汽车也就跑不起来。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可能只是靠热爱、理想、激情、兴趣等来实际地工作。教师是知识人,他的从业资本是知识。对教师来说,知识是他开展工作的能源。知识资本越雄厚,工作能力就越强,工作成效就越高。人生追求与目标决定人生轨迹的方向;知识资本决定教育业绩轨迹的长短与深浅。

(3)外部环境影响因子的功能

外部环境是指教师所处环境所能提供的支持,包括专家引领、学校的支持和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也包括外部的压力,学校文化等。学校支持学校能够从政策上给以教育科研积极的支持,能够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如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以及经费上的支持;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之间的互助、互动与合作;专业引领是指专业研究人员(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等)参与校本教研,在理论上对学校、教师的校本研究给予指导。现在的教师教育只是按部就班的课程学习,没有涉猎到教育科研的教学,所以对于在科研中如何选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等方面知之甚少,尤其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来说,面对科研时必然有很多困惑,这时是最需要的专家指导的时候;当满怀激情的教师面对教学种种问题,想在教学方面有所改变时候,这时最需要的是学校支持。朱永新教授在《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教师》一文中指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科研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个学校的教育科研的成败、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支持不支持,鼓励不鼓励,组织不组织,带头不带头。”面对实际的教学问题,这时最需要的是周围同事面对面的指导、帮助和支持;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教育部门将科研作为评定职称的重要指标,这对教师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的动力。中小学教师每天在校时间较长,因此,学校的文化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学校文化环境涉及较多方面,但适于教师发展的文化环境特征一定是可以用“追求发展、积极改革、不断探究”几个字来概括。一个教师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那么就根本谈不上成为教育知识的自觉建构者。恰恰相反,教师要成为教育知识的自觉建构者,是需要付出艰苦不懈努力的,需要追求发展、积极改革、不断探究。

   (4)教育研究

“研究”一词,在现代汉语里的词义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还有考虑或商讨的意思。因此,教育研究就是探求教育的真相、性质、规律和考虑教育的问题。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活动,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创生、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尽在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之中。作为教师来讲,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积极地思考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进行创造性教育实践的过程。随着创造性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与完成,教师的认识发生改变,新的教育知识得以建构起来。可以说,处于这种状态下、充当教育知识建构者角色的教师,才能真正把教育理论专家的理论与自己的教育知识以及教育实践三者较好地结合起来,而教育质量与教师自身发展就在这种结合中得到升华。

这里教育研究活动隐含着学习的发生,这是因为教育研究的问题是教育实践中的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应用一定的工具,那就是这对遇到问题的有关理论或方法,这就必须学习。所以这里的研究必然是与教和学有着必然的联系,三者之间是一种“同期互动”的关系。教育研究运行的过程,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过程,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朱小蔓教授认为教育研究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功能:一是思想上的反思功能;二是理论上的澄清功能;三是价值的创造功能:四是方法上的示范功能。从教育研究的四种功能角度理解,我们也就更容易解释教师发展不发生的原因了。因为,不研究就不去反思,也就不能澄清复杂现象中的表象和实质,分不清对与错。不能从因循守旧中走出来,也就不能进行创造教育性劳动,何谈价值呢?

(5)四因素之间的关系

人生的追求与目标如果没有知识资本提供能量就只能是幻想;如果没有教育研究—实践活动的话,那也只能是一种空想。“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活动。人生追求和知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只能存在于精神世界。教育研究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理想才可能转化为现实;知识才可能转化为力量。因此,本文把“教育研究”从其功能的角度称之为“运行系统”。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动力系统居于上位,为另两个系统提供动力。能源系统和运行系统并列在下位,二者之间是一个联动系统,运行离不开能源,能源支持着运行。影响因子四要素构成一个人的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就像一部车,载着发展主体在自主发展的人生路上奔驰。

2、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从上面分析我们看到教师既有以“人生追求与目标”作为发展的动力系统,又有以“外部环境”作为支持系统,既有“知识积累”的能源系统,又有以“教育研究”的动力系统,它既符合马克主义哲学的内因发展论,又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外因是第二位的,它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教师能力的发展是自主和他主的结合。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教师的发展。通过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通过阅读中外教育经典,与孔子、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中外教育等中外教育大家对话,学习他们的教育思想,受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的感召而自愿投身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事业,确立了人生发展的方向,这是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它的三个因素是发展的外部条件。只有这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促进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人生追求和知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人生追求属于精神追求,知识是教师经过专业教育所获得的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通过教育实践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理想才可能转化为现实。

(2)教师可以成为研究者

人们普遍认为,直接举起“教师即研究者”大旗的是教育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原创性多归功于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勒温(Lewin,K.)。勒温认为,“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强调行动与研究间的密切关系,行动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教育研究领域,教师参与研究一时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steouse,L)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教师是课堂的负责人,从实验主义者的立场看,课堂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对那些偏爱自然观察的研究者而言,教师是课堂和学校的潜在的实际观察者。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研究”,我们都很难否认教师拥有大量的研究机会,我们应该承认,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员。他还认为知识总是临时的和试验性的,因而必须将课程视为某种假设,而且是永远有缺漏的假设。这样的课程实质上是一份变动不居的材料,这样对教师来说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了更多的生成性。在西方乃至世界教育界,“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有学者开始引入国外的教育行动研究,认为教师通过实践反思不仅获得对实践的理解和改进,而其这一反思,就使教师由单纯的行动者变成了研究者,就使他们由被动的配合变革而主动地参与变革。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一般需要获得校外研究者的支持并尽可能地展开教师与研究者之间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但真正持续的、有意义的对话又不能停留于教师与研究者之间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而必须走向更广阔的“与历史对话”或“理论阅读”。我国学者陈振华也进一步从理论上确立教师建构教育知识的地位。

以上试图从理论上来阐明以科研作为教师成长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教师成长的全部内涵。因此,我们只在教师发展的一个角度上做了思考,并不奢望他它解决教师发展的所有问题。

(二)学校教育转型

1、学校的发展

从名师成长以及名师带动的学校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的发展是由于教师的转型,即由知识传递型向科研型的转变,那么科研型教师就意味进行着科研型教育,科研型教育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将学校的发展用下图表示,这个图与教师的发展相似。

图2-2:

 

科研型教育

学校愿景和学校文化

课堂、课程、教师、学生

外部环境:国家、社会等

影响因子

 

 

 

 

 

 

 

 

 

 

 

 

 


(1)学校发展愿景和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

教育界尤其是学校改革与发展领域关注愿景是最近的事情。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界定学校愿景的涵义,如“学校愿景,是一个学校的教师共同持有的对未来希冀的景象,它创造出众人一体的感觉,并使这个感觉遍布到整个学校的活动中,而使整个活动融汇起来。它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家愿意看到的 (期望的)、大家愿意为之努力的 (主动的)、通过努力可以一步一步接近的 (可接近的)。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愿景,就像一艘没有航舵的船,是一列失去轨道的列车” 。这样的界定更多的是从学校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前景的角度出发,其实,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也应包含在内。这里,我们就是从学校发展未来景象+学校发展核心价值的立场使用“愿景”这一词语的。

要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首先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一道,形成学校发展的愿景,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将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的理想融入自己的实践活动之中,将怎样办学校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南。从校长的角度来说,着眼于学校的内涵发展,需要进行愿景管理,也就是通过教师参与讨论对学校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结合个人价值观与学校发展方向,通过开发愿景、瞄准愿景、落实愿景的三部曲,来组织教师队伍,使教师的力量极大地发挥。愿景形成后,学校应着力将愿景转化为学校具体的发展规划,将办学的基本理念和学校发展目标用规划和行动方案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引领和规范全校教职员工的行为。愿景清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也就有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就明了了。

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可以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下同)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同样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论学校文化建设》,顾明远,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办学思想、教育观念首先表现在人才观上即培养目标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首先校长要努力学习,了解学校的历史,挖掘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当前的形势和教育理论,认真思考办学思路,策划学校文化的建设,提出设想,和全校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然后精心设计,共同努力,把理念化为现实。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而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师生要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充实。

学校愿景和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愿景的实现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文化的积淀有助于愿景的实现。

(2)课堂、课程、教师、学生: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

内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体现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品质与特征。学校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就在于其构成要素有着显著的不同。正是由于课堂这样一个学校最基本、最普遍的细胞的存在,由于课程这样一个独特形态的载体存在,由于教师与学生这样的人物角色和特定行为的存在,才使得学校成其为学校。学校的内涵发展就是要在这样的四个方面狠下工夫,做大文章,出新成果。

课堂改革。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战场,因为在课堂上课程改革的成果得以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形态得以反映,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成效得以显现。不涉及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内涵发展是不存在的,没有引发课堂行为变化的学校内涵发展是浅表化的。从当今来看,学校需要把注意的焦点进一步转向课堂,借助于课堂教学改革,使新课程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行为经由反思提炼转化为课堂教学智慧。新课程需要新课堂,新课程文化需要具体表现为新课堂文化,课堂真正变化了,学校才是真正有“内涵”了。

课程开发。课程是学校施教的载体,是师生相互作用的中介,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学校的内涵发展,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的推进来看,主要是关注课程开发,这不仅要求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而且要将“二次课程开发”当作教学的日常行为。“一次课程”是由学科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根据经济社会的要求和学科的特点开发,以教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二次课程”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的特定条件开发,以教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教师要将每次备课当作是自己的一次课程开发,当作是自己对教学的重新设计,要在开发与设计中反映新课程的要求,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师成长。课堂是学校的具体场景,课程是学校的基本载体,教师与学生则是学校中的人的因素。没有教师观念的更新、行为的转变、角色的调整,就谈不上学校的内涵发展。这里讲教师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一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内涵发展既要考虑在学校中如何创设种种条件,为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教师切实适应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要考虑如何在学校中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教师真正胜任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要求,真正理解和自觉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

学生发展。内涵发展的落脚点是学生,通过发展带来学生身心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在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更多地走进学生心理世界,理解学生的文化特征,体验学生生存状态,把握学生的生活方式,使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使课程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德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生交往与对话更进一步深入。

(3)科研型教育是学校发展动力

“科研型教育”就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将学校发展战略综合化、系统化、校本化与实践化的具体实践。通过科研这一实践行动将前面提到学校愿景、课程、课堂等各个要素运行起来。“科研型教育”是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中创新学校内涵发展机制的实践探索,也体现了特色化发展的价值取向。“科研型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学校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它具有如下主要特点有:

1)科学性  科研型教育是以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的,是以人为本,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教育。

2)主体性  科研型教育是主体回归性教育,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既是教育的研究者、实验者、合作者,又是受益者。

3)自觉性  研究和探索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科研型教育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将“研究”成为人的自觉行为。

4)协调性  科研型教育关注学校各项教育行动的“协调”,在协调与整合中,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5)弥漫性 科研型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与教学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是全体性、全面性、立体性的统一。

6)服务性  科研型教育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服务于社会需求。

为了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我们可以从三个纬度进行:一是提升学校师生员工的整体的素质,二是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而这三个方面的提高都依赖于师生员工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学校自组织和科学的管理去整合、去实现。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后天素质的发展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基于自身的探索、研究和思考。因此,我们可通过系统有序的“教育科研”活动来整合和提高上述三个纬度的水平,从而达到促进学校快速、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科研型教育”所以能促进学校发展,原因之一是通过“科研型教育”找到橇动学校发展的关键点——通过“科研型教育”,既可以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素质,又能统摄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原因之二是找到“教育科研”能够“兴校”的关键——“教育科研”中的“科研”是能够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联接、整合与统一的“科研”。学校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4)外部环境的支持

外部环境是指国家、社会和家庭都把教育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国家来说,要为未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变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国家必然会制定更加有利于教育发展政策和措施,对于家庭来说,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来投资教育;对学生个人来说,通过教育来实现个人的价值。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是对学生施行教育的场所,教育出好的人才既是国家的需求,家长的期待,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的外部环境对学校来说既是很大的压力,同时也是学校发展动力。

2、提出科研型教育的理论基础

(1)是依据方针政策。提出教育科研兴校(教),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要求。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从科研兴校本质规定性看,不仅符合科教兴国的基本思想,也符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纲要》第26条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改革试验”,《教育法》在总则更是明确提出“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是基础,关系民族振兴,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教育科研不仅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先导地位与作用,而且也具有潜在的、直接的、宏观的生产力作用。因此,根据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提出科研兴校(教),用教育科研及研究成果去振兴教育、发展教育,从而实现科教兴国的目的,是正确的、可行的,是符合实施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的,是有理论、政策和法律依据的。

(2)是依据教育规律。提出科研型教育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律。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教育科研已经揭示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基本规律和科学方法,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教育科研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又是群众性的教育科研的主力军、重要的实验研究的工作者。所以,我们提出科研型教育,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去提高教育质量,是可能的,是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内在需要的。特别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的问题和新的理论的出现势必影响着教育,教育上发生的许多新的热点、新的矛盾、新的困难,势必呼唤着教育科研去研究、去探索。所以科研型教育的提出是符合学校教育教学规律,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3)是依据科研功能。提出科研型教育,符合教育科研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功能。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规律的,是为更高水平的再实践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理论、新知识、新经验。教育科研不仅是教育科学中通用的科目,在学校中也是关系到各科目的科目,是学校最高的科目,就是在整个教育中,也是各种教育、各类学校所应当关心的重要科目。从教育科研所承担的任务及其内部结构看,它的功能是多元的。就一所学校来讲,教育科研对学校领导的教育决策有参谋咨询的功能,能提供信息、提供理论、提供典型、提供依据,丰富、启迪决策者的头脑,促进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对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有锻炼、培养的功能。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选择课题、开展研究、探讨规律、撰写论文,特别是承担教育实验,由于专题学习,定向钻研,不断积累,不仅使教育有特色,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能培养锻炼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实验能力,使之由一个教书匠而成为“科研型”的教师;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直接地大面积地促进功能。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以紧迫需要解决的难题作为科研重点课题加以研究,积极的进行教改实验,用取得的优秀成果去解决教学问题,既优化教,又优化学,实践结果证明,这样做,对全面地直接地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4)是依据实验证。提出科研型教育,符合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是在总结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在前面提到的叶澜教授实行的新基础教育、朱永新的教育实验、裴娣娜主体性教育实验等都是以科研课题为龙头,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使实践更有科学、更有力,使理论更丰富、更有活力。魏书生、邱学华、李吉林等一线教师通过研究探索,提出了源于中国问题的教育理论,这也是通过教育科研发展出来的。我国一些教育改革的著名学校,如景山学校、北京八中等用一些著名学校,分析总结专家引领的教育改革、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一些名校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都是一部以教育科研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史或教育实验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名牌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实验充分证明,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兴旺发达、蓬勃发展的成功之路,是办特色学校、全面发展学校、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和基本策略。

(三)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的原理

通过教师转型的实现来达到实现学校教育改善的目的。如此,“实现教师转型”是“实现发展”的先决条件。这样二者之间的逻辑就是:实现教师转型达到学校教育的转型,从而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也就是我们提出的“科研兴校”的战略,就具有了二重功能:一重是对教师提出了转型要求,教师角色期待由“教书匠”型转换为“科研”型;二重是“科研”作为一种机制具有转型功能,可实现教师角色转型和学校教育的转型。“科研兴校”的原理借用陈桂生教授的话就是“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一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林崇德教授积其20多年在中小学进行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实践经验也提出:“整体改革的关键是抓教师队伍的建设”他的结论是教师必须参加教科研。他认为: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改变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模式就由“经验”转向“科研型”教师本身角色的模式,也由“教书匠”型转向“专家型”与“学者型”。于是教师不仅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使教育、学工作具有开拓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按照教育科学意识指导教育,使教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林崇德教授给出的这一认识,揭示的就是“科研兴校”的学校教育改善的原理之一:教师转型功能的实现。叶澜在新基础教育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因此造就新型教师与创建新型教育构成了互为因果的辩证的关系。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的转型进而达到教育的转型。


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个案分析

——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为例

(一)科研现状——北师大天津附中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从理论上阐述了促进学校发展的教育科研类型、教师通过科研促成了教师的转型,即从知识传授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教师的转型带动教育的转型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那么科研型教师就意味进行着科研型教育。以此为基础,我们提出科研型教育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了科研型教育的特点和实施策略。下面我们这些理论为基础,结合学校个案,进行实践应用和研究。

1、学校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是2001年由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创办的天津市首批国家级示范校。学校前身是1952年8月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第十三中学。全校占地98716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0平方米,教育教学设备先进。目前在校学生近3000人。拥有现岗教师271人。

2、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开展情况

1)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状况

本调查采用档案统计、文献调研、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进行,档案主要针对我校从“十五”到“十一五”这几年的比较,反映我校科研发展动向,问卷内容包括学校教育科研组织、科研成果现状、科研管理和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的主要原因等几个方面。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问卷调查及访谈

1.学校教师基本状况的调查与评价

表1:教师年龄构成

 

45岁以上

35——45岁

35岁以下

人数

58人(女38)

110人(女66)

112人(女71)

比例

21%

39%

40%

表2:教师队伍学历达标

 

研究生

本  

专科以下

人数

8人(女5)

258人(女160)

14人(女10)

比例

3%

92%

5%

表3:教师的科研成果

 

高 

中  

初级以下

人数

95人(女54)

150人(女98)

35人(女23)

比例

34%

54%

12%

区以上科研成果

363项

452项

60项

比例与人均数量

41%  3.82项

52%  3.01项

7%  1.71项

 

骨干(优秀)教师统计资料

县级(区级)62人,市级8人,省级10人,全国优秀5人,特级教师5人。

学科配置统计资料:

语文48人,数学40人,英语36人,物理22人,化学22人,生物17人,政治17人,历史16人,地理17人,计算机8人,体育20人,音乐5人,美术4人。

师生比例统计资料:

专任教师280人,在校学生4480人,师生之比近1:16,且学科不平衡。

对职业的认可度的统计资料:

    对职业的认识:喜欢(满意)48人,占调查教师的33%;一般(较满意)77人,占调查教师的53%;不喜欢(不满意)20人,占调查教师的14%。

对教育科研的认识统计资料:

非常有必要54人,占全校教师的39%;一般82人,占全校教师的59%;没必要4人,占全校教师的2%;(特别一提的是:调查中,主动、自觉进行教研的教师只有17人,仅占全校教师的12%;而认为没时间进行教研的97人,占被调查教师的71%。)

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的统计资料:

高一年级:满意率35%,较满意47%,不满意18%。

高二年级:满意率43%,较满意51%,不满意6%。

高三年级:满意率51%,较满意40%,不满意9%。

从数据看出:随着高中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并趋年轻化。现有专任教师中45周岁以下教师占了近79%以上,而35周岁以下的教师就占了40%,学历基本达标,但市级以上骨干(优秀)教师只有61名。这显然是一支年轻的教师队伍。年轻虽然也有优势,有朝气,但这样的群体结构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富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学术与学科的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学科的教学优势不是十分明显等。

表4:教师查阅资料的渠道的调查

教师类别

图书馆

资料室

学校自己

订阅资料

人均上网时间的重

次数

%

次数

%

次数

%

骨干教师

46

32.86

39

27.86

39

27.86

31 .33

45岁以上教师

11

11.58

42

44.21

42

44.21

13.1

35—45岁教师

56

24.35

64

27.83

64

27.83

20.03

35岁以下教师

63

17.50

102

28.33

102

28.33

35.54

 

骨干教师查阅资料的渠道多样,图书馆查阅资料较多,网络利用比较好,各种方式的使用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非骨干教师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机会比较少。45岁以上非骨干教师查阅资料的各种途径的使用率存在显著的差异,资料室查阅资料最多,而其它查阅方式不多,缺乏网络的利用;35—45岁的教师和35岁以下的教师都较多运用学校及自己订阅的资料,但35—45岁的教师对于其它渠道的使用率较35岁以下教师平均;而35岁以下的教师则偏重于网络的使用。

目前,我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都比较合理,广大教师具有比较强的职业意识和科研意识,科研成果丰硕,骨干教师表现突出,教学工作能得到学生较高的评价。这些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实施“科研型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应该注意到:学校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占的比重太大,女教师占的比重太大。学校要建立起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全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化教育需要的、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学优秀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为了进一步研究我校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从事教育科研活动的现状,特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210份,回收有效试卷196份。下面是本次调查的试题、调查的结果与调查分析。

北师大天津附中教师教育科研调查

(1您认为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最主要的动机是(此问题是对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动机状况的调查)

A、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B、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品质

C、外部刺激(评职称的需要)是参加科研的动力

D、搞科研增加教师负担,教师无积极性、主动性

调查结果:A、67%      B、32%      C、0.07%      D、0.03%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7%的教师认为只要教育科研能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受教师欢迎的;32%的教师认为开展教育科研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品质是有积极意义的;0.07%的教师以外部刺激(评职称的需要)为参加科研的动力;只有0.03%的教师认为搞科研纯属增加负担,明确表示不愿意参与科研工作。以上数据表明我校绝大多数教师有参加教育科研意愿,但科研工作必须对教育教学工作起促进作用。

(2您认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中最感困惑的问题是(此问题是对目前教师最感困惑问题的调查)

A、如何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B、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C、如何维持课教学纪律                      D、如何与家长沟通

调查结果:A、39.2%      B、25.3%      C、20.2%      D、15.3%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如何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是受到大多数教师关注的问题(39.2%);其他依次为:如何进行教学设计(25.3%);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维持课教学纪律(20.2%);如何与家长沟通(15.3%)。其中,大多数教师希望自己能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但对形成何种风格、如何才能形成教学风格等实际操作性问题还没能找到答案,而这恰好是教育科研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此为教育科研突破口。

(3您认为有效的培训方式是(此问题是对教师认为有效的培训方式的调查)

A、针对教学专题展开的听课、评课、研讨活动   B、名师与专家的学术讲座

C、“师带徒”的培养活动                     D、继续教育培训活动

调查结果:A、36.1%      B、29.3%      C、13.3%      D、11.3%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就教学(研究)专题展开的听课、评课、研讨活动是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36.1%);名师、专家的讲座也较受教师欢迎(29.3%);“师带徒”的培养活动(13.3%)继续教育培训活动(11.3%)。这一结果表明教学实践层面的培训是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因此我们应抓好教研、专题研究、学术研讨等活动;同时理论层面的培训也是教师需要的;“师带徒”传统培训活动却不被教师看好,(原因待进一步调研)活动有头无尾,没有实质性内容应该是重要原因。

(4您认为“师徒结对活动”方式中最佳的方式是(此问题是针对师徒结对活动方式的调查)

A、互相听课                                 B、共同进行课题研究

C、共同备课                                 D、同课异构

调查结果:A、35%      B、30.6%      C、25.3%      D、9.1%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师徒经常互相听课、师徒就一个课题展开研究、师徒共同备课都是教师较为认可的活动方式。教师对师徒同课异构式的学习方式认可率较低(9.1%);这一结果表明师徒结对活动贵在过程的坚持。

(5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教师读书的积极性(此问题是对教师喜欢读书活动方式调查)

A、学校向教师推荐相关的书籍              B、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C、关注教师个性发展                      D、学校应有相应的激励制度

调查结果:A、23.5%      B、10.2%      C、40.1%      D、26.1%

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希望学校能坚持向教师推荐相关的书籍(23.5%);读书交流活动不太受教师欢迎(7.2%),活动实效性不高,增加了教师负担应该是重要的原因。还有部分教师提出教师读书活动应以“学以致用”为原则;学校应有相应的激励制度;读书活动应关注教师个性发展(40.1%);学校应有相应的激励制度(26.1%)。这些结果表明,教师较乐于读书,但不愿被强迫读书,同时“按需读书”是教师选择书目的重要原则。

(6写出您已经完成的科研课题(此问题是对教师教育研究基础的调查)

第一,列举内容分类:

教学类:对学生个性心理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生活作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一主、二合、三分”教学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发散、聚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英语交际教学法;英语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实验;优化作文教学过程;课堂提问的艺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数学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师生关系的研究;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研究;英语教学评价;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语言的评价;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评价;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创新作文的训练;应用题的一题多解;对后进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有效利用课堂效率,抓好早自习大块时间;如何加强语文的实施;如何提高识字效率;教案设计个性化;借助多媒体教学促进阅读教学;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激趣法;作文教学如何选材、讲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开展高年级文字鉴赏活动;书法课题研究;学生的田径训练;电子备课平台的研究;

管理类:构建优秀班集体;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干部的培养;怎样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形成轻松、和谐课堂环境;学生评价研究;班集体建设;

第二,调查分析:从教师的回答来看,我校大多数教师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教学中有一定的研究方向,在学校整体工作中有个人关注的领域。但从研究内容的表述上看,绝大多数教师的研究虽有一定方向,但针对性较差,课题范围大而空泛,很多教师无法清晰地表述研究内容,仍处于很模糊的状态,因此极少有教师有较显性的研究成果。从整体看还只能停留在关注层面,尚未上升到研究层面。

(7您认为最有研究价值的研究课题是(此问题是对教师研究意向的调查)

第一,列举内容分类:

教学类:教学风格形式多样化;蒙氏教育课;如何让课堂中的每个环节都扎实有效;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特色积累;提高阅读,加强表达;语文讲读课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实效性;习作激趣、乐于表达、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有效教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任务型教学;读书和习作;习作教学研究;学生错题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年段阅读与分析,开发校本教材;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形成性评价在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复合关系应用题教学初探;语文教学设计;学生愿意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如何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搞好田径训练;校园篮球拓展训练;提升学生兴趣;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文教学中的素材积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设计技巧;做好与中学的衔接;提高毕业班的复习效率;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怎样保证双基知识的落实;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作文技巧;学科教师与班主任共同创建特色班;

管理类:家校配合提高工作效果;针对自私自利开展研究;班集体建设;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入生活和生活紧密联系;初高中衔接中的管理特点研究;家庭教育中生活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二,调查分析:从教师的回答来看,我校大多数教师有初步的选题意向,但从文字的表述来看,教师在如何选择课题,如何清晰地表述研究内容等方面还相当薄弱,选择、确定课题是研究的起点,是研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这应成为科研室及其他业务领导近期的重要工作之一。

(8您最喜欢的研究方式是(此问题是对教师喜欢的研究方式的调查)

调查分析:调查显示87.9%的教师希望组成研究团队合作研究;12.1%的教师希望独立研究。研究方式的选择应充分尊重教师的意愿,但为保证团队研究的有效性,教师个体在研究中承担的作用应明确,并保证团队研究的时间与空间。

(9在教育科研中您的希望与建议(此问题是对教师希望得到哪些帮助和对教育研究工作的建议的调查)

调查分析:调查显示时间的保证、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支持、领导的帮助与专家的指导、外出学习、资金的支持是教师最为关注的几项内容。调查显示选准课题,把课题做精、做细、做深、做实,少走形式;研究要切合实际,要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多提供与名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多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教育科研方法的系统指导;提供优秀案例及其他研究资料;不要给老师增加额外负担,少交文字性材料,多搞研讨活动;教师研修要分梯队;领导多深入等问题是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

(10写出您经常浏览的学习网站(此问题是对教师利用是否善于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研究的调查)

调查结果:能提供五个常用学习网站的占20.9%;能提供四个网站的为4%;提供三个网站的为23.2%;能提供两个网站的为23.1%;提供一个网站的为15.4%;无法提供网站的为22%;

调查分析:我校有超过半数的教师只能提供两个或不足两个的常用教育网站,说明我校虽为现代信息技术名校,但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应用仍极为有限,教师的信息素养亟待提高。有部分教师认为需要什么信息用百度搜索即可,这确是网络学习方法之一,但这至少说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固定的学习、浏览、关注的教育网站。

(11将您阅读的书籍(书籍的名称)提供给老师们(此问题是对教师研读书籍的调查)

调查结果:提供五本书/文章:22%;提供四本书/文章:9.9%;提供三本书/文章:14.3%;提供两本书/文章:13.2%;提供一本书/文章:18.9%;提供0本书/文章:22% ; 其中教育教学类书籍32.5%

调查分析:我校有68.4%的教师只能为同行提供三本(种)或不足三本(种)书籍、刊物,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读书的习惯。综合第5小题的调查结果分析,我校教师确实非常渴望学校能提供相关的书籍。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教师学习力、研究力不强,视野不开阔,严重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尤其是我们应该分析和反思的,事务性工作太多、太碎,活动安排太满、重量轻质,激励机制的不完善,研究、学习工作缺乏指导,学习远未形成一种氛围等都应该是潜在的原因。

正如各题分析结果显示:我校教师有较强的研究意愿,他们渴望研究工作能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渴望研究工作能扎实有效地开展;同时我校教师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研究工作不规范,不科学,我校教师的自主研修习惯尚未形成,仍处于“跟着感觉走”的工作阶段。我校在未来三年将致力于现代化品牌学校的建设工作,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之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研究能力应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这需要我们加强指导和督促。

2)档案统计

表5: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级别数量和参加课题人数比较:

 

国家级课题

市级课题

区级课题

校级课题

“十五”期间

0

8

6

20

参与人数

 

45

50

65

“十一五”期间

4

17

16

29

参与人数

11

127

117

98

表6:学校开展教育科研领域分布情况

 

语文

数学

外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十五

1

2

2

1

 

1

 

 

十一五

10

3

3

5

5

3

2

2

 

 

生物

劳技

德育

艺术

体育

其它

教育管理

十五

 

4

 

 

 

1

1

十一五

4

4

5

5

2

9

5

从上面的比较中发现,“十一五”期间科研课题从国家级、市级、区级以及校级课题均比十五期间有明显的提升,参与人数也明显增加,学校科研参与普及率超过80%,;“十五”期间,教师参加课题主要集中在校级课题,到“十一五”期间,校级课题比原来增加了1/3,市级和区级课题均增加了一倍。从科研领域来看,各学科的分布更趋合理,参与课题人数也在增加,说明我们的科研以及走过了“学步”阶段,正在走向理性发展阶段。从上表也可看出,我校在劳动技术教育始终走在了各学科的前列,体现我校在这一学科多年来形成的特色以及我校在这一学科的不断探索。但是从上表我们也看出一些问题,就是有的教师选题过大或者研究的内容和自己的教学没有太大关系,在上表的“其它”类里就有部分这样的课题,它们游离于教学实践而侧重于深入理论研究,这样的课题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可能会是负担,或者会使课题研究流于形式。所以这就提示我们要加强课题的选题的指导,避免不必要人力财力的浪费。

3 文献调研

对教育科研论文进行分析,我们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名义公开发表的文章有40余篇,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类统计,统计如下表:

表7:按教育分类:

教学类

教育管理

学科试题

25

3

12

表8:按学科分类:

语文

书写

物理

化学

英语

政治

地理

劳技

体育

综合

12

12

1

3

 

 

4

1

2

5

我们想和全国的统计结果做一比较,这里我们引用文献[44]的统计结果,以其从中找出一些规律。该文献是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能够反映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现状的地方教育类杂志《北京教育》(普教版) 、《辽宁教育》、《湖北教育》(教学版) 、《甘肃教育》中查阅相关文章400 篇,查阅的方式是逆查法,研究对象这一纬度分为六个分析类目(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评价、校本教研)。

表9:研究对象内容分析类目表格与分析结果

 

   我们将统计结果和文献做了比较,我们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科研的主要研究对象还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占47%,我校在公开发表的教学类论文占总论文的55%,这体现了教学方法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传统地位,说明我们的方向基本和全国是一致的;但从学科分布来看,我校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以及在我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中不尽合理,只是在语文、数学学科保持了优势,有的学科甚至空白,另外一部分论文是高考题或习题点评的形式。另外从全国的统计抽样来看,课程在研究对象中占17%的比例,表明部分中小学教师已经能够积极响应课改倡导的新理念,并作出适应性尝试研究。我校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有关新课改的课题已经占了一定的数量。课堂管理虽然在科研对象中占16%的比例,但也告诉我们,课堂管理是课堂研究中一个不变的热门话题,值得随时关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校本教研的较低比例,这些内容在我们学报里有所涉猎,只是比例相对较小。这表明中小学教师虽然已经意识到了研究这些环节的重要性,但它们还是教育科研中的弱势环节,研究力度仍需加强。就教学评价来说,本次课改中,中小学常用的评价体系受到挑战,而且由于评价不仅涉及观念的转变,评价技术也要有新的创设,所以中小学教师设计出符合本校本区的教学评价体系乃当务之急。对于教学评价,我校在“十一五”期间立项的课题有三项,其中一项已经获得成果并在河西区教育系统教学节上做了交流,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要重点介绍。因为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改变过去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过程评价。

从以上的比较我们得到的一些结论:我校的在科研选题在总得方向上和全国保持了一致性;我们在新课改中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态度,在一些课题中甚至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从“十一五”立项的课题中我们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以及大部分的教育教学领域。

下面我们引用了文献中关于研究方法的调研,为的是和我们前面介绍的科研方法相对应,对于研究方法,在文献中也划分了六个类目,它们分别为:观察法、调查法、教育试验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和议论分析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如表2 的统计情况。

表10:常用科研方法的内容分析类目表格和分析结果:

 

从上表看出,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常用方法是经验总结法,占39%,它表明,中小学教师运用经验总结法的熟稔以及对经验型教师角色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期待;第二的案例分析法(35.5%),充分凸显了它在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中的优越性:与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经验背景紧密相联系,教师能够比较便捷地获取一手资料,能够比较自然地运用自己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进行研究与交流,避免教育科研中的“失语”现象。由此,中小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中的资源,把该方法运用得合理到位,从而有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议论分析法(31%),也是中小学教师常用的研究方法,它本身的存在就已经表明,很大一部分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还处于经验感知阶段,即使有所深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验法、观察法和调查法的较低比例表明,中小学教师对基本的科研方法掌握不够熟练,不能自觉地应用研究方法,或者仅仅局限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小范围尝试性试验,缺乏有计划性的、系统完整的探索性科学研究。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他们的迫切要求。鲜明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明显特征。那种游离于教育实践之外,空谈理论的科研是中小学教师们不感兴趣的。因此,我们认为,熟练掌握教育行动研究的理论,并加强该方面的应用练习,对中小学教师来说很有必要。教育行动研究只是一种研究工作的理路,而非一种具体的技术性科研方法,它强调由实际的工作者在实际的情景中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在同一情境中应用,至于研究的设计与进行,仍须采用其他种技术性研究方法,如教育科研方法中的调查法、经验总结法、专项内容分析法等都可以在行动研究中加以应用。可能在开始阶段,中小学教师还不能把握和体会行动研究的价值,但中小学教师可以从最初的教育随想或随笔、观察日记等入手,逐步地把其他方法参与其中,层层深入开来,从而完全掌握行动研究的道路,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时要同专业研究者合作,应用教育实验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在前面提到的叶澜教授、朱永新教授、裴娣娜教授等进行的和中小学相结合的教育研究,对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教师的科研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二)科研兴校的“兴”的内容

本课题作为事理性研究,上一章的论述中不仅说明科研兴校的是什么的问题,而且也解释了为什么的问题,上一节对我校的科研现状进行的调研以及科研对我校这几年来跨越式发展过程所起的作用所做的简单梳理,下面我们要给出怎么办的问题,即:科研兴校,关键在“兴”。“兴”什么,即主要方向与内容是什么?实际上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的学校发展到四个因素,即学校理念学校文化,学生课堂教材教师,科研型教育,外部环境等因素,其中科研型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来统领其他几个方面,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科学化,下面结合我校这几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例来说明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即科研型教育的主要内容。

1、在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上兴。

即兴决策,使学校教育决策达到科学化、民主化。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根本保证。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信息日益社会化。各种关系互相交织在一起,而且变化十分迅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牵涉很多因素,而且各因素间的关系又十分复杂。如果工作只靠经验管理,按传统机制自然运行;或者只依赖上级的布置,按部就班去完成;或者单纯仿效他人的做法,赶浪潮随大流;或者凭主观设想,跟着感觉走,都不可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都不可能适应丰富、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所以,被动与失误在所难免。实践看,有好多学校先进更先进,是靠教育决策;有好多薄弱学校走出困难低谷,也是靠教育决策科学化。科研是诊治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一剂良药。走科研兴校之路,首先,要兴决策,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上下功夫。试举两例:

【案例4-1】

1)学校愿景

附中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找准学校的发展点和增长点,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此北师大天津附中提出坚持依法办学,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内涵发展,强师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确定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夯实基础,科研先导,发展特色,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后来又先后提出了“健康、快乐、发展”,认为学校的发展首先是自主的、健康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红烛、春蚕”,而是感情丰富,追求发展的有血有肉的人;后又提出“没有不成功的学子,只有不成功的教育。没有不成功的教师,只有不成功的管理”等,在我校发展的不同时期,我校都提出了不同理念或愿景,它们成为我校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靠死记硬背、上课填鸭式的方式来学习,而是靠高效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对学校来说,通过科研型教育,提高科学决策,提高教育质量。从而达到“全市一流,全国领先,国际知名”。

【案例4-2】

2)ISO9000认证的引入

ISO9000认证体系从2002年引入教育领域后,并成功地在山东昌乐二中得以实施,使该校从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一跃成为全国名校,我校通过到该校实地考察,深深地感觉到了ISO9000管理体系在学校管理中的巨大威力,主动将ISO9000认证体系引入我校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改善管理和提高质量。到目前为止,根据ISO9000认证体系要求,我校已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质量手册》,根据质量手册,各个环节正在有序进行,是我校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2、在教育改革深化上兴。

即兴改革,使教育改革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深化的先决条件。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如何适应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如何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矛盾、新形势,学校的出路何在?实践证明,出路只有坚持学校综合改革。那么如何提高改革水平呢?研究认为,必须依靠教育科研为先导。对于比较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专家引领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天津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刘金明博士在我校“科研型教育”论证会上所说:没有专家引领会比较盲目,科研专家很重要。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专门介绍了教育专家叶澜教授,朱永新教授等进行的教育改革,这些专家能够把握时代特点,深谙教育规律,在改革中不断发现新的规律,这样的教育改革不会走弯路。

所谓依靠教育科研,就是遵循教育科研程序,以改革中的问题为课题,为教改揭示规律,创造知识,提供依据,提供典型。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改革水平,也提高了教育质量。

    2004年我校率先引入新课程改革,它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的改变。

3、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兴。

教育科研是当今提高教育质量的直接动力。教育科研兴校重要的、根本的是去兴教,即去兴素质教育。实践中,学校结合实施素质教育教学中的困难与问题,开展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通过科研活动,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优化方法,掌握规律,从而达到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走科研兴校之路,一定要选择那些与教育质量高度相关的课题开展研究。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学科素质教育或课堂素质教育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等等。

学科

各学科的教学教法研究应该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重点,也是最具操作性的,在上一节研究现状中,我们从我校及全国的文献调研中,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下面就我校在教学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

【案例4-3】

1)阅读教学的特质与阅读心理机制的研究

这课题是天津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这是边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阅读教学一直停留在教材、教法的研究范畴,但是,对阅读教学的特质、阅读过程、阅读文本的作用以及对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心理机制的研究却少之甚少,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以及作者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角色;明确阅读教学中个性的理解和文本意图之间差异和联系,尤其阐发了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间的基本关系;明确了文本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理论、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理论指导下,对当前存在的教什么、怎么样教和怎么才可以教好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

【案例4-4】

2)“三导”教学法在高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该项研究是我校于老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创立的针对化学教学的“三导”教学方法,已经经过了三年的实践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教学方法的提出是以皮亚杰的建构理论为理论依据的教学方法,即 “导学-导思-导练”教学法(“三导”教学法)。并将其应用到高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中。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结果显示“三导”教学法在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短期内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但长期使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助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快速、准确的建构概念,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德育

栾传大研究员在九十年代开始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构建了科学的中国德育内容体系,朱小蔓教授研究德育与情感的关系,提出了德育情感教育论,认为德育教育的内容如果不触及学生的情感,德育教育是苍白的,还提出了要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资源,以及教师自身具有的德育资源;冯建军教授提出了 “生命教育”,以及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如何在班级主题活动或学校大型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够触及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珍视生命,尊重他人”这样的生命教育,达到“踏雪无痕”,“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我校在科研型教育中提出了“科研兴德”,借鉴德育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德育形式。

【案例4-5】

1)学生誓词:

学生誓词的拟定,它不仅要具有长远的教育功能,而且还能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约束,既要反映传统美德,又要反映时代特点;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借鉴最新成果;既要体现我校特色,又要符合素质教育……,基于以上基础,我拟定了如“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等等。

【案例4-5】

2)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从深层次将取决于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德育教育。只有将学校德育教育“课程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过程中的诸如“主观性”、“随机性”、“随意性”、“表面化”、“应景性”、“应付性”等问题。

(一)   教育内容的教材保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编订《北师大天津附中校本德育课程讲义》,在此基础上编写《北师大天津附中校本德育教材》,构建《北师大天津附中校本德育课程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课程篇,主要内容包括《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北师大天津附中校训》、《北师大天津附中学生一日常规》、《北师大天津附中学生誓词》,优秀文化教育篇主要内容包括《孝敬篇》、《尊师篇》、《礼仪篇》、《自律篇》、《励志篇》、《信仰篇》、《理想篇》。

(二)   实施教育的队伍建设:组建包含书记、校长、副校长、团委书记、德育主任、副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及校外辅导员在内的德育教师队伍。

(三)   集体备课的时间保证:每学期德育校长组织所有德育教师集体备课两次,每月德育主任组织年级组长集体备课两次,每周年级组长组织班主任集体备课一次。

(四)   教育时间的课时保证:每周每班2节校本德育课时,每月每年级2小时德育教育讲座,每学期全校一次德育教育讲座。

(五)   学生落实的作业保证:所有学生每周两次德育作业。

(六)   成绩考核与成绩要求:基础内容考核包括《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北师大天津附中校训》、《北师大天津附中学生一日常规》、《北师大天津附中学生誓词》要求满分合格。扩展内容考核《优秀文化教育篇》80分为合格。德育课程考核成绩达标作为优秀学生个体评比、优秀班集体评比及优秀年级评比的入门条件。

题:

【案例4-6】

3)以研究的态度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科研意识的产生——教育活动中体会科研

1、由“经验型”思考转向“研究型”思考

接触到班级管理工作以后,我慢慢发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做到认真负责并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却成了整天困扰我的难题,比如说:学生迟到、不完成作业、考试作弊、等等。这些看起来习以为常的小事整得我心烦意乱,手足无措的。我曾尝试用常规方式(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说:说服教育、惩罚、请家长等,但效果都不好,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于是我开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是否恰当,开始反思前人走过的路是否是一条正确的路,我是盲从还是另辟蹊径。处在矛盾中的我决定给自己“洗脑”,决心打破常规,寻求出路,并且始终提醒自己一定要有“去习惯化”意识,即习惯问题不能采取习惯化的处理方式,遇事不盲目出招,而是要把所谓的习惯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挖掘问题出背后的原因。我还是以迟到为例,在对迟到的原因分析以后,我发现同样是迟到,有人是因为交通堵塞(由不可抗因素等客观原因引起)、有人是因为行为散漫,有人是因为想向班主任权威进行恶意挑衅(由主观意识引起),我需要对引发迟到的原因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归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2由“个案研究”转向“群体研究”

成功地解决学生的迟到问题使我初尝“科研意识”的甜头,但迟到问题毕竟只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单一问题,属于“个案”。那么,这样的研究方法能否推广到班主任工作的其他方面呢?我陷入思索中。自此之后,我开始学着用科研的态度来对待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件事,我发现在每一个班级中,虽然每个学生性格不同,行为习惯不同,学法不同,但作为成长大的环境基本相同,年龄基本相仿的青少年,许多共性的东西可以一起解决,这也指导着我由“个性研究”转向“共性研究”。这样,对每一个学生,我是在“共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他的“个性研究”;而在班级管理上,我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找寻其中的共性,实现班级整体管理的不断优化。

(个案研究针对一个人、一件事的归因研究,在个别中关注共同的东西;群体研究,是对一群人,几件事进行分析,在找寻其中共同的原因的基础上,关注个性成因)

二、科研意识的延伸——科研活动中促进教学

随着班级管理中的研究意识的提升,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方式也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

原有的教学只停留在课上传授基本知识,课下精心布置作业,抓落实,把自己陷于事务性工作,是个“勤奋型”的教师。

现在我在思考要将自己变成“勤奋+思考型”的教师,教学上,条理性,系统性更强,知识结构更清楚,我会有意识按照科研三部曲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1)是什么——要教会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为什么——知识的由来,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

(3)怎么办——针对这样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

真正做到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一条清晰的知识脉络。每一节课的积累,都是数学思维的积累。

作为一个老师,备课与听课同样重要,特别是作为年轻教师、又承担备课组长的任务,听课和评课也是我要思考的。什么是一节好课。

三、科研意识的方向——科研活动伴随教师职业生涯

素质教育呼唤教师,要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第一要务,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正所谓“教为不教”。在这种思考中,我意识到,科研意识应当是贯穿于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的。教师自身的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未来发展的指向、学生的研究能力都靠一个科研型的教师来实现。我们教师只有具备科研意识,才有可能实现整体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实现教育方式的突破。

1、 以科学的方式了解学生

2、 以科学的方式设计课堂教学

3、 以科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4、 以科学的发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我在不断对教育科研的实践中终于懂得了,终身学习的教师不一定是好教师,终身研究的教师、终身思索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

4、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兴。即兴队伍,促进教师由教书型向科研型转变。在前面已有详细的论述。

5、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兴。

即兴育人,用教育科研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除了用教育科研改善、提高学校“办”与教师“教”的水平外,重要的是用教育科研去提高学生“学”的质量。一是用教育科研优化已有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仿照科研程序,让学生学会、掌握研究性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索式、发现式的学习,学好课本知识;三是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习方法,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动手、学会阅读、学会实践,学会从课本以外学习知识;四是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学会自立自强、学会仁爱、学会做人。在前面我们介绍了在化学学科开展的“三导”教学法,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是值得其它学科借鉴的。根据不同的学科以及学科中的不同内容而采用探究式、自主式或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体现过程评价的档案袋方式,下面我们做一简单介绍:

【案例4-6】

学生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又称为成长记录袋,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档案袋的英文词源是“portfolio”,有文件夹、公文包、代表作选辑等多重含义。究竟如何界定档案袋这一概念,学术界尚无统一的认识。美国课程专家比尔、约翰逊曾说过“如果要求五个不同的教师给档案袋下定义,你很可能得到五个不同的答案”,但我国的一些学者为档案袋作了一个本土化的解释,即“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与计划、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收集、组织相关作品及其他的学习成果档案,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档案袋就其本质而言乃是学生在某一时间内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真实呈现。

档案袋评价方法的操作

档案袋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各学科教育评价档案袋,一部分是以综合评价,其中学科教育评价档案袋的内容是综合评价依据,第三部分为学生成长记录袋。前两部分由学校负责管理,最后一部分由学生教师监督学生保管。

1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以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总体评价,第二部分我们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和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又进行了不同的细化,力求全面地评价学生,其中综合评价的实证材料均来自于各学科教育评价档案袋里的内容,也就是说综合评价是以各学科教育评价为依据的。

2 学科教育评价

(1)确立学科档案袋评价的目标

档案袋的内容由于不同的学科、不同参与人员,其中的内容会有所不同,我们确立的档案袋评价目标是:

(1)档案袋的内容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培养自信心。

(2)档案袋评价把学生学习的成功和失败直接反馈给学生本人,使他们及时进行自我反省,达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方的互动,促进共同成长与发展。

(3)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反思和自控。

(4)通过互评,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同伴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主动发展。

(2) 确立档案袋的内容

由于学生档案袋是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主要运用档案袋评价学生的学业和非学业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表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评价学生的合作、实践、创新情况等等。它的内容因科目和教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档案袋采用统一的封面格式如表-3。

档案袋内容以学期为单位,内容包括:过去一学期的回顾、新学期的承诺、最优秀的作业、各阶段单元检测及相互评价、参与课内外学习实践活动表现等。

尽管各学科收集的资料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作业本、日记反思本等各种作业原始资料。

B:测试考试的原始资料。

C:自我阶段小结与评价结果、他人评价结论。

D:各种活动物化成果,如手工作品、图画、自编故事等作品。

(3)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制定是运用档案袋评价的重要环节。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首先要明确使用档案袋的目的——学生的发展目标。一般在教师上课之前,把课程标准上对本节课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了解到对自己的要求,可以依据这一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及改进。一般情况下,评价标准主要由教师制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和商讨。下面的表-6是与表-5相对应的评价标准。

3 学生成长记录袋

  (1)确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目标

   学生成长记录袋主要以教师、家长参考,以学生自我描述、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自己收集的作品为主要内容,我们确立的目标如下: 

(1)       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

(2)       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发挥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3)       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成长空间。

(2)确立记录袋的内容

记录袋主要是学生自己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主要是非学业内容,非量化评价,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记录袋的内容主要以读书感想、自我反思、自我描述、自我评价、自己感到满意的作品等。

4 档案袋的保存、分析和解释

综合评价由班主任和教务处共同管理,各学科档案袋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商定,教师对于学生档案袋里收集的作品和其他相关材料,一般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和处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采取的是等级+评语的方式进行。教师对于学生的测验试卷仍然是以百分制计分。学会的自我评价一般是以阶段小结的形式进行。学生的互评一般采取的形式是: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以评价。也可以由学生选出的骨干学生组成学生评价小组对学生进行评价。家长的评价一般采取的形式是:在学生把档案袋带回家之后,有的家长写下评语,有的家长只是签名而已。学生成长记录袋主要由学生自己保管,教师和家长给予一定的参考。

(三)教育科研兴校模式的研究

如何建立教育科研兴校的运行模式,这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研究一些学校通过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的成功实践以及我校的具体实践,我们总结了科研兴校发展的几种模式,从宏观角度看可以分为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

1、静态模式:

(1)教师培训模式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继续教育的规定》中要求“各中小学要积极派送教师参加集训和在本校开展多项培训活动”,这表明教师继续教育存在两种途径:脱产集中学习和学校自主进行培训。而学校自主进行的培训(校本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校本培训就是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作为组织者,在教育专家指导下,通过发挥学校自身的作用,利用学校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对现任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科研兴校中的教师校本培训要坚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学以致用、讲究实效等原则。培训方法主要有:第一,课题研究法。以开展教科研课题为培训重点,教师以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选择与设计课题,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在学校相关制度的科研导航激励下,不断提高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与此同时,教师结题后的科研成果也可以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素材,以此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的队伍,不断增强学校的科研气氛,并最终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第二,集体充电法。指学校在明确了自身需要和教师需要后,主动请相关教育专家为教师“充电”,把教师以往被动接受的局面转变为主动取养分的过程,使理论学习及其对实践的指导二者间的融合真正成为可能。第三,师徒结对法。充分利用学校内部以及友好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将优秀教师、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不断谋求新的提高和成长。与此同时,师傅本身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自身也获得发展。第四,经验交流法。学校教研组有计划的开展“研究课”“公开课”的观摩活动,或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组织性的观摩,包括随堂听课,互相听课、临床诊断等为大家提供交流意见和看法的契机,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进行案例学习和研究。第五,自我培训法。即引导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自学提高。教师可以依据科研兴校的目标为自己确定一个发展目标,然后寻找适合自己的途径和知识来武装自己,在自修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从而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的目的。第六,校际交流法。中小学可以根据科研兴校中教师校本培训的需要,按照专题积极组织校际交流和参加学术会议等活动。

(2) 科研兴校组织模式

要建立科研型团队:学校成立了科研处和“科研委员会”,并构建了五条科研干线,从而构建起了学校的科研团队,聚集了学校的科研骨干队伍。下面是我校科研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即科研看干线的主要作用。

表10: 科研干线

科研干线名称

主要作用

教研组长 —— 备课组长——教师

这是“校本教研” 的主干线

年级组长 —— 班主任——教师

这是“校本德育”研究的主干线

科研处—— 学校管理层

这是“校本管理”研究的主干线

专家——教师—— 学生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主干线

科研委员会—— 骨干教师

这是“综合课题研究”的主干线

 

表11:科研委员会主要分会

分会名称

职 

校本管理研究会

1负责本研究会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2确立本研究会需要研究的重点校本问题;

3督促本研究会各课题组按计划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务。

新课程研究会

校本德育研究会

教与学研究会

综合研究会

(3)以行动研究为方法的校本课题研究模式校本课题是科研兴校工作开展的切人点,是教研组活动开展的切人点,也是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学校教科研工作按照以下模式运行:学校制定科研兴校的总体目标,确定总课题;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及学科需求制定子目标,确定子课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研组根据课题开展相关的教育理论学习;教研组、课题组围绕课题组织各类座谈、思想交流、研讨、外出学习活动等;教研组、课题组围绕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撰写反思论文、课题报告等。一般来说,科研兴校中教师所从事的校本课题研究,是对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反思和探究,而不是探究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其他教育理论。这种校本课题实践性决定了中小学科研兴校必须采用行动研究法。关于行动研究我们在前面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2、动态模式

(1)重点课题合作研究。强化重点课题研究,特别是那些国家级、市级、区级和校级的重点实验研究与行动研究的课题,是推进教育科研兴校(教),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运行方式。这些课题有实验方案、目的、内容、方法,要求有实验教师队伍与条件,并定期组织交流研究情况、组织学习相关专题理论与信息、修改完善实验方案,这种在科研过程中学习、交流、探索、总结,不但锻炼、提高教师队伍科研素质,也直接促进、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如天津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化学学科的“三导”教学法的研究涉及整个化学组教师40余名教师的参与,从课题的设计、分工、理论、实践以及校本教材的开发,这样的研究能促进整个化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整体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为其它课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即:三导教学是否能够在其它学科开展,这也应该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课题高中新课程生物课与通用技术科关系的研究,这种跨学科交叉研究就涉及了我校生物学科和劳动技术教育学科的所有教师,如何在学科之间找的契合点,如何通过生物学科建设来进行劳动技术的实验室建设,使得两学科都得到快速发展,两学科的教师正在做艰苦的探索。

(2)坚持科研引导教研。就是以教学领域,特别是学校教学中的重点间题为课题,按照教育科研程序,展开研究,用研究成果去解决教学难点问题。用科研引导教研,就是把教研提到科研的高度,既要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还要探索教学质量为什么提高的教育教学规律。既要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操作体系,还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体系。使教研提高到学科教学法理论高度,即提高教研的科研含量。如在教研中,不是局限于备、教、批、辅、考的研究,而是关照学科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方法、评价的改革实验,依靠教育科研去探讨、创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运行模式与机制。这样,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3)举办学术交流会。学术交流是实施教育科研兴校普遍的、经常的采用的一种运行方式,即用科研成果兴校。应用这种方式,从目的方面看,就是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或根据课题深化研究的需要,或为了普及某方面教育科学理论,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而举行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从形式方面看,有专题交流与研讨会、综合性的年会、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交流会、报告会等;从内容方面看,有兴教方面、兴校方面、兴师方面、兴学方面等等。这些学术与成果的交流,对同类研究与实践都有重要的直接的咨询与导向的作用,对相关教育决策科学化也起到了参谋与咨询的作用。

(4)评审优秀论文。即通过评审教育科研成果去兴教(校)。通过评审可以评出方向、评出团结、评出干劲、评出凝聚力。比如我校每年1次的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的评选活动;重点教育课题年会的论文评审;都比较好的反映了教育科研兴校的过程轨迹和科研骨干的研究水平,也为名师、名校长、名学校脱颖而出提供了展示的机遇与条件。

(5)表彰科普先进。即对教育科普优秀单位、优秀个人定期进行表彰。对积极订阅教育科学理论刊物,认真组织学习教育理论的给予鼓励表彰。实践证明,表彰科普先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也是教育科研兴校运行的有效方式。为提高教育科学理论素质和科学精神提供了理论储备。

(6)实施一把手工程。即明确教育科研是一把手工程的责任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育科研实行一把手亲自抓、主管具体抓、其他成员配合抓,带动各部门层层抓、人人抓的制度。一把手亲自抓,即亲自主持课题、亲自撰写论文、亲自解决科研中的重大问题。实践证明,凡是教育科研搞得好的地方多是一把手亲自抓,一把手亲自抓既是教育科研兴校(教)的保证,也是形成良好教育科研氛围的原因。

动静态模式的关系

    静态系统是反映了教育科研的发生条件,动态系统反映了科研的发生方式和表现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教育科研系统的有序进行,这样的划分更有利于我们在进行科研中的可操作性。

(四)教育科研兴校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兴校保障机制是教育科研兴校的关键。综合各地实践和我校在跨越式发展中取得的经验,我们通过研究认为建立科研兴校的保障机制,起码应坚持以下方面:

1、树立实施“科研兴校”意识。

教育科研兴校的本质含义,就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去改革、发展、振兴学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所谓实施科研兴校意识,就是要坚持科学求是的态度,重视教育科研,依靠教育科研,创造知识,探索规律,遵循规律办学育人。实践证明,有没有这个意识大不一样,特别是一校之长。校长有了这个意识,不仅对学校教育科研能负起领导责任,不断扩大全校教师对科研兴校的共识,而且还能带头参加教育科研,亲自主持教改实验项目,为科研兴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前面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以及文献调研,我们发现,教师的科研意识在逐渐增强,科研课题完成质量越来越高,真正能把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这要得益于校领导的前瞻性眼界和模范引领,在2002年就率先提出了“内涵发展、强师兴校”的办学思想,后又提出了“科研兴校”的理念,校长自觉承担国家课题若干项,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关于校长对教育科研的作用,结合专家的观点和对我校实践经验的总结,在这里多谈一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校长对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朱永新教授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科研的领导。主要就是引导、支持、鼓励、组织全校教师搞教育科研,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个学校教育科研的成败,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支持不支持,鼓励鼓励不鼓励,组织不组织,带头不带头。

校长应该怎样组织教育科研呢?朱永新教授给出了几点建议,针对这些建议,就我校在这些方面的做法以及做一些反思。

第一组织教师读教育名著。现在许多学校搞的课题不少却很少组织教师读经典教育名著。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来自与实践,但要驾驭实践,很大程度上来取决于理论功底。校长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就要认真组织交教师攻读教育名著。

 我校图书馆现有藏书,基础教育期刊60余种,对每位承担课题教师按课题级别给以500—2000元不等图书费,并统一组织到北京购买,在购书时我们一部分为推荐数目,比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大师的部分著作以及朱永新、袁振国等当代教育名家的著作,为教师的进行教育科研打下了基础。

第二 校长要努力邀请真正的教育名家

邀请真正的教育名家到学校谈经验、作指导。和名家联系与对话常常使我们得到意外的收获。大部分名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给我们许多启迪性的思想。听取他们的经验,接受他们的知道,能使我们一下子缩短摸索的历程,达到与他们对话的境界。名家都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联系,把我们带到窗外的世界。所以我主张,搞教育科研要抓住大师,和大师对话。目光短浅、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出真正的成果。

我校聘请国家督学、天津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刘长兴,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张谦研究员等专家为我校科研顾问,定期就我校承担课题进行现场诊断和指导。由于天津市比较教育学会挂靠在我校,我们更有机会和专家面对面,比较教育学会曾先后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肖甦教授、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刘金明博士、陈雨亭博士来我校做学术报告,使我校教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第三校长可联系高校来办基地、做实验。有的课题要我们中小学自己设计、自己操作可能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请高校一起来做课题。中小学校长、教师通过与高校教师一起做课题,就自然知道并真正掌握了课题设计、抽样、检验、取值等教育科研的环节和方法。这是学校接受教育科研基本训练,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的一条捷径,比自己摸索或单纯看书要强得多。

我校是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校,曾参与一些教改实验,但力度不够。需要我们更加主动积极引进能够反映时代精神和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改革举措。

第四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科研咨询会包括主动争取承办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举办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在学校营造出浓浓的教育科研氛围而且也能扩大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视野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的层次。通过这种活动,学校教育科研水平能到提升,学校的办学境界和品味得到提升。

我校先后就我校国家级科研课召开题全国研讨会数次,并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数位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

第五 要适时提出一些教育科研的思考题和聚焦点。第一线的教师自发地搞课题研, 往往带有盲目性和粗放性难以避免课题的低层次重复、研究力量分散、成果质量欠佳的现象。因而校长就应该适时提出一些教育科研的热点与焦点引导教师关注可能会引起重大突破而很少有人注意过的教育研究课题。当然也可以引导教师去研究虽然历史上有人研究过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新的现实意义的老课题。

我校成立了校学术委员会,实时进行调研,凝练科研课题,实时公布,供教师在选题时做参考。

第六校长要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学校科研的主体是教师,要搞好本校的教育科研,最只要的是要依靠本校的教师,校长要采取各种办法,建立有力的导向和激励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大力建设好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教育骨干队伍,使之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真正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当然,校长组织教育科研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带头从事教育科研。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校长只有身体力行地投入科研,才能召唤广大教师志同道合、真心真意地走到一起来搞科研。只有自己在科研上做出成绩,才能对教师有真正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也才能使校长在教师心目中有一种源于学术的人格魅力。可以这样说,凡是真正优秀的校长,同时一定是一个教育科研的追求者和成功者。

我校为了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投身科研,根据不同级别的课题我们给以了配套资助,在图书资料,聘请专家指导,文章发表等等,只要教师在科研方面有任何方面需求,我们都采取一切措施给予满足,同时在职称评定方面我们向承担课题的教师予以倾斜。另外我校领导积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深入科研第一线,主动承担国家剂课题若干项,目前我校校长承担国家级课题有:教育科研和学校发展,示范高中自主发展与发挥示范作用的探索,学生个性化学习,以这些龙头课题为引领,带动了学校科研的发展。

对学校来说,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育科研时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越是教育科学研究搞得好的学校,越能体现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教育科研又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它能让所有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真正花在对自己工作的研究和思考上。同时,教育科研是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科研的投入是一个校长最具有远见的投入,而轻视教育科研的校长显然是缺乏远见的校长。

2、提高科研队伍素质。

教育队伍的素质高低决定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近几年来,天津市教教育学会、教育科学院广泛开展教育科普、科研的普及与研究活动,不仅对提高教育队伍素质起到促进作用,也使自身素质得到迅速提高。据统计我校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学会会员100多人,积极参加各学会的科研活动,如青年教师学术论坛,青年校长学术论坛等等,我校还聘请了天津教育学会刘长兴会长,天津教育科学院张谦研究员等专家,初步形成一支专、兼、群,行政、科研、学校,老、中、青3个“三结合”的科研队伍。学校实现科研兴校,还必须有一支肯于钻研,乐于奉献,包括学校行政人员、教学人员在内的骨干队伍。这支担负培养新世纪接班人的队伍,不仅应具有探索意识、服务意识、超前意识,具有终身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创造教育、整体教育观,还应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和进行教育实验的能力。建设这样一只队,学校除抓好学历达标外,还应抓好继续育,坚持岗位培训、岗位练兵,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法,特别是通过压担子、结对子,以老带新等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让教师在教改实验中到锻炼成长。我校积极鼓励教师带职接受高学历教育,到目前为止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40%,有力地奠定了学校科研的基础。同时我们还选送优秀教师到专业研究机构深造,如派我校杨玉东教师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习,发挥他们引领和示范作用,有利于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3、选好学校重点研究课题。

这是增创新优势的生长点。没有重点课题,便没有教育特色,没有教育优势,也谈不上教育科研兴校的落实。科研课题的选择适当与否是科研兴校的关键。学校确定课题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关注当代科技进步与发展,使学校教改的发展与当代科技发展相结合;二是要结合学校教改面临的问题与困难选题立项,通过对办学问题与困难的解决,以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三是要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规律与做法;四是要考虑自己学校的特长与优势选题立项,把选题立项与创办学校特色结合起来,加快特色学校、专长学校建设的步伐。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我校承担的课题《教育科研和学校发展》,是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提出了科研型教育,使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教育学会课题《学生个性化学习》是根据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就是要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人才,提出了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以社会化班级的小组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方式为主要模式,目前正在进行中,我们这样研究也正好暗合了国家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的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子课题《中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比较研究》是基于我校五十多年来形成的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学科发展、走向,如何借鉴国外教育发达先进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内在劳动技术教育领先的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发展,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结合我们的实际条件,开发有效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科发展模式,为全国的劳动技术教育提供一个可供借鉴模式。

4、建立完善科研制度。

学校强化科研管理,在建立学校常规管理基础上,制订《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管理办法》、《教育科研奖励办法》《教育科研指导手册》等等,通过对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计划管理、资料管理、学术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以充分调动教师科研兴校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自觉性;以使教育科研兴校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在资料管理方面要抓好计划性资料、基础性资料、过程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成果性资料、总结性资料的系列管理。


五、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发展即在20年前就开始提到的“科研兴校”,在这里不是作为假设去验证,而是将它放在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脉络中。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国外教师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论如“行动研究、质的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全息技术的观察研究”的引入,使得教师从事科研有了新的理论支持和新的方法论指导,这样教师从事科研的形式呈现多样态的类型,也就有了学校发展的多元化,从而出现了不同的学校品牌,出现了具有不同特色的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成功的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深化,形成可操作的实践,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科研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以科研表现形式、科研发起等不同的视角分类,得到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科研类型。

2、基于上述的科研分类,特别是一线教师的科研探索,通过总结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教师通过教育科研脱颖出并成为名师以及总结我校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发展理论,即教师发展的四个因素:理想信念,知识储备、外部条件和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作为教师发展的动力系统,使得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型转化为科研型,实现了教师的转型,从而实现教育的转型,进而提出科研型教育,并给出科研型教育的理论基础。

3、在以上理论的基础,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为个案,采用了问卷访谈、文献调研、档案统计对我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科研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校从师资力量、教师学历结构、图书资料等各种硬件条件均具备开展研究的条件;从教师的职业取向来看,大部分都愿把教师作为自己的事业,均有强烈的发展愿望,渴望研究工作能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渴望研究工作能扎实有效地开展,符合我们以上提出的教师发展论的四要素;通过对我校“十五”课题和“十一五”课题进行比较,选题质量越来越高、学科分布越来越合理,申请课题级别越来越高,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到,市级课题和区级课题数量均比“十五”期间增加50%, 承担课题人数增加50%,通过和全国发展趋势相比,我校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方面和全国保持了一致。以上这些调查结果说明了我校教育科研以逐渐走向理性发展阶段。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教师选题过大或过空,这就提示我们要加强教师科研选题的指导。同时研究工作不规范,不科学,教师的自主研修习惯尚未形成,仍处于“跟着感觉走”的工作阶段。这些都需要加强指导和督促。

4、在研究全国科研兴校成功经验和我校这几年的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教育改革深化上,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兴校的内容,以教师培训、科研组织、行动研究、重点课题合作、科研引领教研等科研兴校的动静态发展模式,以选好重点课题、校长引领、示范课题以及完善科研制度为保障机制全面促进学校。

(二)建议

本文只是对以教育科研为切入点,对教师、学校的发展从实践中、从理论上作一阐述,至于在文中也提到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文化建设、有效课堂教学等这些都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大的、重要的学术问题和亟待解决现实问题,限于我们能力、时间的关系,不能深入研究下去,希望更多专业研究人员和我们学校合作、和我们一线教师合作,像我们文中我们提到的叶澜教授、朱永新教授、裴娣娜教授等深入到一线,去发现我们中国教育中存在的原始问题,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中小学是教育研究的沃土,在这里专家的理论得到实证的检验而不断丰富,使我们学校的发展和课堂的教学得到的理论的指导而不断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栾传大.教育科研兴校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教育研究, 1996, 3

[2] 栾传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报告[J]. 教育研究, 2000, 9

[3] 栾传大.科研兴教论[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2, 4

[4] 栾传大.教育科研兴校(教)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研究报告[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 1

[5] 栾传大.科研兴德造福中华[J].吉林教育科学, 2005, 11

[6] 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论纲,辽宁教育研究,2001,(3)

[7] 王卫东.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广州:曁南大学出版社,2007

[8] 朱永新.走进最理想的教育[M].云南:漓江出版社,2007.9

[9] 蔡笑岳.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M].广州:曁南大学出版社,2007

[10] 陆有铨.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11] 杨朝晖,王云峰. 中小学应搞什么样的科研[J]. 上海教育科研,2003,5

[12] 肖凤翔.科研兴校理念与实践的思考[J].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5,4

[13] 刘尧.中小学科研兴校的模式[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1

[14] 金美福.实现教师转型与学校教育改善的同期互动[J].外国教育研究,2001,6

[15] 冯卫东.走在研究的引桥上[M].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2007

[16] 潘国清.学校教育科研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2005

[19] 刘尧,傅宝英.中小学科研兴校基本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03, 6

[20] 李镇西.朱永新谈教育科研[J].教师之友,2004

[21] 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22] 陈建华.论学校特色的内涵及其创建原则[J].教育科学研究,2006 ,8

[23] 王玲.学校愿景与执行力文化,中国教育报,2005,3.22

[24]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25] 武思敏.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访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J].教育研究,2000, 5

[26] 郭永福.李吉林的成长历程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6,7

[27]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28] 朱永新.将阅读进行到底[J].北京教育,2006,4

[29]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5,4

[30] 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31] 顾明远.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5

[32] 顾明远.在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7

[33] 朱小蔓.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J].上海教育,2006, 7

[34] 朱小蔓.学校品牌管理——一种道德管理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35] 顾泠沅.新时期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路向值得关注[J].上海教育科研,2002,12

[36] 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7] 胡兴宏.让教育科研亲近每一个教师[J].上海教育科研, 2003, 5

[38] 潘国青.浅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J].教育科学研究, 1994, 5

[39] 尹晓军, 沈兆良.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应对策略——来自宁波市中小学的调查和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6

[40] 郑金洲.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J].人民教育,2004,3

[41] 漆书清.行动研究——中小学科研兴校窥探[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4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领导小组.教育科研大家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3] 周翠清,关于改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44] 陈桂梅,南纪稳.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情况的实证分析[J].教育科研 2005, 3

[45] 胡兴宏,谢怡范,张声远等.学校教育科研注何处去[J].上海教育科研,2001,2

[46] 郑金洲,刘耀明.在研究中成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研究与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5,7

[47]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8] 张俊.科研型教饰架成机制的探索[J].教师之友 2005.4

[49] 朱小蔓,其东.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50] 朱小蔓.素质教育和德育[J].中国德育,2006,1

[51] 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 2000 ,4

[52] 王化洁.ISO9000质量认证对教育督导评价的[J].教育与职业,2001.4

[53] 张民生,金宝成.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4] 王铁军.科学发展观与中小学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5] 李景.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6] 魏书生.语文教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133.

[57] 肖乾坤.教育改革家一魏书生[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1,7,8

[58] 何光辉,黎杰.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及其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

[59] 尹晓军,沈兆良.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60] 丁连信,王爱新.济南市初中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现状及分析[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4

[61] 当前基层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4

[62] 彭玉聪.昆明市城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3] 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一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4] 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致谢

本课题是教育部规划办立项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承蒙了多位专家的热情指导和无私帮助。中国教育学会郭永福会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田慧生研究员、郝志军研究员,中国德育编辑部酆力主任、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武升研究员、和学新研究员、张宝贵研究员、张谦研究员、河西区政府黄永刚区长、河西区教育中心的各位专家,以上诸位专家在课题开题、中期汇报中都给予本课题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和指导,这对课题的完成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此对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校科研处在课题组织、材料整理以及很多常规性事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对我校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附录

学校名称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陕西延安第四中学

青年教师培训机制研究

王佐学(教学主任)

广西合浦县第二中学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陈耀文(校长)

栖霞市第二中学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王树新(校长)

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

校本课程开发、管理与实施的研究

张子胜(校长兼书记)

通辽市第一中学

利用图书资源促进农村教师成长策略研究

苏昌盛(副校长)

内乡县初级中学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模式研究

黄振兴(校长)

上海市建设中学

科研型教师塑造学校学术精神的实践研究

殷春蕾(副校长)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

专向研修----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

张向东(副校长)

赤峰市敖汉旗箭桥中学

 

普通中学“教、学、研”一体化实施策略的行动研究

林国华(校长)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

鲁曜(校长)

四川省郫县第一中学

诗哲化语文的构建研究

刘家勇(校长)

晋城市实验中学

普通中学班主任工作效能研究

班芳(校长)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

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的要素研究

孙树平(校长)

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模式研究

刘方芳(教育处副主任)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神话研究

李林

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阅读、积累与习作链接的研究

霍燕军(校长)

安徽省界首市第二中学

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途径探索

柴旭(校长)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研究

符景海

各子课题研究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