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宗教因素对印度政党政治的影响

 老玉米棒 2014-02-09

宗教因素对印度政党政治的影响  

2012-12-08 17:15:38|  分类: 默认分类|举报|字号 订阅

 

宗教因素对印度政党政治的影响

中外政治制度 wu yan

  印度是一个社会结构极为复杂的国家,阶级、民族、宗教、种族与部落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对印度政治生活和政党政治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在阶级方面,印度阶级状况错综复杂,在印度,主要存在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工人阶级、流氓无产阶级四大类。在民族方面,印度社会的民族构成庞杂,既有大小民族,又有不同的种族,还有不少部族。民族与种族、部族相互混杂,民族与宗教、种族矛盾相互交织,民族与语言、区域的关系密切。其中,由于几乎所用的印度人都信仰宗教,因而宗教因素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更为复杂。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各种宗教错综复杂,相互交织作用,教派主义泛滥横行,对印度政党政治造成很大的影响。

  印度宗教的基本概况。印度是一个产生和吸纳多种宗教的国度,它的宗教历史之长、种类之多、影响之大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公元前15世纪进入的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创立了婆罗门教。公元前经过大哲学家商羯罗改革,形成了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现在印度拥有印度教徒超过8亿。公元前6世纪,马罕维拉倡导精神解脱,主张宗教改革,创立了耆那教。公元前6—5世纪,释迦穆尼力主宗教改革,向婆罗门教提出挑战,创立了佛教。公元前16世纪初,拿呐克祖师创建锡克教,它是对印度教反叛的派生物,又是对伊斯兰教一种折衷的宗教。公元1世纪,基督教首先传入南印度,18世纪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又广泛传播到印度其它地区。公元8世纪初,穆斯林对印度的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教。印度还存在着波斯袄教、天主教、犹太教、大同教等其它宗教。

  尽管印度宪法明文规定国家实行世俗主义,政教分离,但是,由于印度宗教众多,人民普遍信仰宗教,而宗教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社会宗教气氛浓烈,不可能不对印度政治生活产生影响。这种宗教因素对印度政党政治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印度出现了一大批宗教性政党和组织。19世纪初以来,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和基督教都为着本教利益建立了各种政党和组织。印度教最早出现的社团有1828年创建的梵社;1864年创建的吠陀社;1867年创建的祈祷社;1875年创建的雅利安社等等;1951年组建的印度人民联盟。伊斯兰教的主要政党是1906年创建的全印度穆斯林联盟。1957年佛教政党共和党建立。锡克教人建立的阿卡利党。基督教在印度国内政治活动较少,较有影响的印度基督教联合会在国际上与同教人士联系较多。

  第二,印度宗教对党派组织的意识形态和实践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各个宗教的宗教思想对其所建立的政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印度现代化之父、民族主义运动的先驱罗易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就用《吠陀经》、《奥义书》等印度教教义作为启蒙教育手段,唤起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打下了思想基础。20世纪20年代,圣雄甘地在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也通过讲经传道形式,启迪民众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觉悟。

  第三,党派组织利用宗教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宗教具有社会性,拥有众多的信教群众和教职人员。全印度人口中99%是宗教信徒,社会集团的划分也基本上以宗教信仰为基础。各个宗教性政党往往利用宗教作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纽带,增强政党的群众基础。印度人民党成立后迅速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用国民志愿服务团和世界印度教大会来扩大政治影响和群众基础。

  印度不仅存在着众多的宗教团体,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教派主义问题。印度学者认为,教派主义是原教旨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只为顺应本教派信仰、传统和价值观缘故而反对、憎恨和排斥其它宗教的行为。因而,教派主义者鼓吹宗教偏见,制造宗教仇恨,引发宗教冲突,危害国家安定团结,如同使国家在打一场巨大的消耗战。印度国内的教派主义对印度政治尤其是政党政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印度,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与信仰印度教的民众之间积怨甚深,矛盾重重,经常发动针对对方的袭击事件。伊斯兰教性质的政党与印度教性质的政党竞争激烈,许多时候往往打着宗教的旗号,使得它们之间的斗争白热化,残酷化。目前长期困扰印度的仍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宗教矛盾和教派冲突。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教派骚乱事件不断增多:60年代296起;70年代266起;1980年至1986年平均每年发生336起。从80年代末开始,两教派冲突有加剧之势,1992年发生的印度教徒捣毁阿约迪亚巴布里清真寺事件,引发大规模的教派仇杀,使两教的冲突达到顶峰。

  教派主义对印度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教派主义制造了宗教隔阂,破坏了宗教团结,使穆斯林等少数宗教群众没有安全感。教派对立和敌视严重时往往升级为冲突、骚乱和仇恨,严重影响民族和睦共处,妨碍国家安全统一。教派主义成为党派斗争发生的重要诱因,党派斗争的加剧又对印度政党政治的良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教派流血事件的频繁发生,损害了印度的国际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