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市旧称获(音槐)鹿县,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县级市,仍属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偏西,太行山东麓。总面积603平方千米东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15公里,并与正定县、 栾城县接壤,北与灵寿县、平山县为界,南接元氏县,西临井陉县。总人口36万人(2003年)。 全市辖9个镇、3个乡:获鹿镇、铜冶镇、寺家庄镇、上庄镇、李村镇、宜安镇、黄壁庄镇、大河镇、山尹村镇、石井乡、白鹿泉乡、上寨乡。 鹿泉市应属冀鲁官话区,但由于其南北长、东西窄,所以市内南北人民方言之间也存在相对较大差异,在此笔者简略分析下中南部方言的主要特点。以下便是笔者的几点粗鄙看法: 1,获鹿方言最明显的特点之一便是儿化这种特殊的音变现象非常普遍。如:哪儿,花儿,筒儿,棍儿,曲儿,春儿,调儿······先撇开这些语词的发音与普通话发音的细微差别,获鹿方言的儿化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语中,而其区别语词的作用并未如普通话儿化音那般明显,举例来说,“小孩儿”“大婶儿”此类的儿化现象在普通话中多有表示喜爱或亲切等感情色彩的作用,而在获鹿方言中词作用并不明显,该方言的任何感情色彩的词语几乎都是儿化音,换句话说获鹿方言的儿化音单从发音说并不明显具有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当然获鹿儿化音的读音规律与普通话差异不大,均是在便于卷舌时原韵母不变,只在韵母后加一个卷舌动作;不便于卷舌时,原韵母的韵腹.韵尾的音色会发生变化,伴随有增音.脱落.替换.同化等音变现象(其具体规律笔者就不在此赘述了)。 2,获鹿方言中还有大量词语的说法不同于普通话。具体以如下数例来体现:①诸如:那边——<方言>闹摸街 困了:卡shake(类似英语中shake的发意)兰 我 ——-<方言>喃 昨天-------夜列个 后天--后嘎儿 这个?----------.-<方言>债个厉害——夹里{县南通用}别————表 怎么————咋哈 你家---------捏家 往年=每常年 欺骗=或拢.捉活儿 刚才----先稍胡同=讲[jiang上声 ]道儿 哭——贴和(huo去声)鼻涕—能带 怎么了——杂号蓝我不去——喃不(入声)气摇晃---喝摇 喝水---哈水 蛇-----长虫 想吐===干月 摔了一交 -------- 1:跌蓝个跟头 倒霉:悖兴 赶快:荠末 学习>>>>削吸 讨厌他-----可斜忑理梦游:撒癔症······此类说法几乎完全不同于普通话,甚至表达同一词语意义的语素也不相同,但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故很难找到其不同于普通话发音的规律。②笔者发现该方言的发音中语气词的发音和一些实词的发音比较有特色。如:表达“可以”或者 “行”的意思———沾不沾不了-------- 不(入声)兰~ 不认识------- 认不(入声)哩 是吗-------是般 是不是----是般 关系不错-------都不赖哩 ·····也就是说“不”音不(入声),“了”音“兰”,“吗”音“般”,“行”音“沾”,“没”音“么”,“放”有时音“帐”(如:帐点糖,不过同时笔者觉得这个不一定单纯是发音不同,也可能是不同的字,有可能只是此方言里的一个音,并没有具体代表字)等等诸如此类的语气词和简单些的实词还很多,甚至一些词的语气生硬给人一种霸道的感情色彩。 3,另外获鹿方言的很多字音的调类与调值与普通话不同。获鹿方言并未有明显的阴阳上去四声的分别,这点尤其在上声音阳平音的音节中突出,如:“所”,“浅”,“鲁”“指”“语”“体”“好”“起”“版”“引”·····并非214调值的上声;另外如:“泉”“房”“蚊”“黄”“林”“乔”“阳”“晨”“楼”“集”“一”“描”“祥”······并非35调值的阳平音。当然除此之外也有不符合普通话阴平和去声的字音,例如:“知”“编”“开”等音素并不是55调值的阴平,“势”“利”“阵”“战”“太”等音素也不是51调值的去声 以上是笔者一些粗浅的看法,总之获鹿方言无论其南北均有很多不同于普通话之处,并且在语音和个别事物的称呼均有明显特色,便于外地人识别!但同时获鹿方言给人感情生硬霸道甚至感觉不文明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由于笔者学艺不精(比如不懂入声)并未能详细全面的阐述并分析鹿泉方言的特点。下面是笔者用鹿泉方言翻译的一段话,希望诸位能从中窥见一二。 甲:介个可背兴里!(普通话:今天可倒霉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