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上)

 兰之道 2014-02-15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术之一,它具有技击防身和强身健体的双重作用,经络与这两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人们常可在一些武侠传记中看到某武士在打通经脉后武功大增,成为一流高手。在现实的练武过程中,我们亦已体会到经络的存在,并通过导引经络使武术技击提高。其次,从人体发生学知识看,在人体形成的早期胚胎发育中,胚胎的营养输布和代谢物的排出,全部是通过细胞间隙中的扩散完成的。此时的细胞间隙,就是最原始的经络。在胚胎发育的第三周初开始出现血管,直至第五周末淋巴系统形成,这时的组织间隙在长期的“冲刷”下,已发育成了相当固定的网络,这就是人体逐步形成的经络系统。它在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形成之后,仍然扮演着输送气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角色。可见,经络对于人体运动的重要性。同时,在经络系统与武术运动的关系中亦蕴含着一个道理,这个道理使得中国武术与西方拳术之间有着质的不同。

  练武者,“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外是相辅相成兼顾结合内劲的统一体。所谓内劲,是一种人的整体力,其中包括从地面反作用到发劲点的力。内劲的产生和运用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它需要在师父的口传心授下进行长期的导引经络、节节贯通、气沉丹田等磨炼,这就是中国“功夫”的含义。经络究竟是什么?人体结构包括骨架、血肉、内脏、筋皮及水分。除此之外,还有“气”。人体从头至脚各处间隙都充满着“气”。根据科学实验证实,这种“气”实际上就是一种雾露样的“组织间隙液气”,这些“气”组成的通道就是经络。因此,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筋肉及皮肤,并沟通人身上下内外的输送通道。《黄帝内经》认为,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分布于体内深部的大多为经脉,而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则为络脉。为此,《灵枢经脉》篇载道:“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是经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它们都属于经脉范畴,其名称同十二正经。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洛和孙络之分。经络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体现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络与阳阳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匮真言论》对此作了详细论述:“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如具体落实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可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等。所以,《灵枢·寿夭刚柔》篇说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根据经络在人体四肢、躯干的循行路线,又可分为阴经和阳经。例如,十二经脉就分为手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此外,十二经别、十二筋经和络脉等,都有阴阳之分。而在经脉内的经气,则通过腧穴的不断调整以保持阴阳经气的相对平衡。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说:“夫阴与阳,皆有腧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

  练武者功力的提高是周而复始循环序进的,循环越快,身体素质的变化就越快越好。在导引经络方面,须注意阴阳不协调的时候。诸如在导引手太阴肺经时,足太阳膀胱经及其它的经脉要受影响。为此,导引经络必须循序渐进。周天功直接练任督二脉,它们统御着人体的六个阴经和六个阳经。统六阳经的是督脉,统六阴经的是任脉。就中医讲,督脉是诸阳之会,任脉是诸阴之会。从这两个经脉着手练功,然后带动人体的六阳经和六阴经。由于经络阴阳的变化带动了人体的表、中、里内内外外的变化,从而使人的整体功力发生改变,目久逐步提高。

  二、经络与脏腑

  经络与脏腑有直接联系,每一经脉各属一脏或腑,并以其所属脏腑命名。“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是指十二经脉中气血流行是循环贯注的。《灵枢·营气》就其具体流注次序作了详细描述:“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问,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颅内,注目内眦上,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至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人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肋,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趾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人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三、经络与肢节

  经络内与脏腑联系,外联肢节分布于体表。从《马王堆帛书》中的十一经脉,到《黄帝内经》变成了十二条经脉,并有了明确的表里经和同名经关系。从十二经脉的分布来看,手三阴经都分布在胳臂的内侧(阴面),而手阳明在前侧面,手太阳在后侧面,手少阳在胳臂的正背面。如果让胳臂自然下垂,则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与足部的六条经脉完全相同。在身体躯干部,足阳明在前,足少阳在侧,足太阳在背,仍然与四肢的情况大体相同。由于躯干只有三个外侧,故这时的足三阴经应该循经行躯干的内部,这样符合“阳在外,阴在内”的中医阴阳思想。(待续)

  责任编辑 乔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