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茅山道士:《悟真修证》道自虚无生一气

 昵称7614349 2014-02-16

道自虚无生一气

 

寂静的大地,在春风吹拂之后,草木萌生……

枝头发出了新芽、渐成绿叶。有两个黄鹂鸣翠柳……

荒蛮时代,先民以直觉去观查“天垂之象”,是人类最初对宇宙的奥妙的探索。

 

《易传·系辞上》首出了“太极”概念。

《道德经》则展示了“无极”及“有生于无”的观点。

《太极图说》开篇云:“无极而太极。”把老子的无极一词注入理学意义,也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这是宋儒周敦颐对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做出的贡献。

概括地说,这些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宇宙的思考,和由此而形成的朴素、唯物的“本体论”。它对道教内丹学派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紫阳翁读《参同契》有感:一自虚无兆质,两仪因一开根。四象不离二体,八卦互为子孙。万象生乎变动,吉凶悔吝兹分。百姓日用不知,圣人能究本源。

 

《悟真篇》开篇道:

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
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

试以浅解首句:

道自虚无生一气者,即: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

铅之华也,它显在上、在外,但根在下、在内!故王重阳祖师云:虽由外来,实从内孕。(《五篇灵文》)

原来:真铅,来自小宇宙——吾人之身心——在虚极静笃中!

 

学人应知,这个“虚无”不是指外太空、不是指浩淼的宇宙。

我看过一篇文章,一位道友似乎终于明白了:原来先天一气真的是从外面来的。

这是对丹道的一个很神的误解。

 

所以说,内丹学派的理论形成,它固然取自于哲学传统。但是,你不能从文化的范畴去解释具体的实践,而是要在实践中,去感知历代前辈、祖师是如何运用当时的、身边的、现成的——哲学范畴和体系,以此来构建新的、探索中的——丹道理论的!

它们有联系,但是,更有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