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刺深度(初稿)

 山旮旯2014 2014-02-18
针刺深度(初稿) - 免费文档下载
http://www./doc/487207
针刺深度(初稿)
壹,前 言
针灸医术在中国及华人地区已经使用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治疗疾病症候的疗效也备受肯定.近年来有关中医药之研究渐渐受到全球科学研究人员的重视,而逐渐有些成果被发现,且有所突破.针灸的研究更凭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现代科学仪器及技术的辅助,使针灸更能被现今科学所证实,并能走出传统窠臼,而成为独立的一种学问及技术.针灸医术流传於中国数千年,为中国传统医学中之重要组成,也是中国医术中最早被科学化,数据化的篇章.历经几千年之临床验证,针灸疗效已多为世人所接受.虽然仍有些人认为针刺的作用有可能只是安慰剂效应,或只是暗示作用,催眠,甚至是心理作用,而非真正有其实际效果存在.但自从1972年美国尼克森总统访问中国大陆后,针灸医术展现在世人眼中,针灸医术开始在欧美地区造成一股风行的热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43种针灸治疗的适应症,最近於1990年米兰会议更增加针灸适应症为63种,肯定了针灸临床治病的功效.近年来针灸的研究,尤其是针刺镇痛的疗效机转,在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其成果无论在止痛,麻醉,内脏功能的调整,免疫功能之调节等,在科学性研究上或临床疗效上,皆有令人振奋的发现与进展.现今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对针灸学中之穴位,经络皆有统一的命名与标准化的制定;对於针灸的临床治疗疾病及症候;针灸临床与实验的研究;甚至针灸对动物的实验性研究;以及针灸医疗专业人员的教,考,用都有标准化作业流程来规范,由此可见针灸医术已成为具有科学化与现代化的传统古老医学.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乃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极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研究用针或施灸之手术与方法,称为针法与灸法,对於一般疾病,在临床时,往往二者并用,故合称为针灸法.
针法是以特制之金属针,刺入人体之腧穴部位,施行一定之手法,发生刺激作用,以促使气血调和,经络畅通,而逹治疗疾病与恢复健康之目的.
灸法是以特制之艾绒,在人体之腧穴部位上,点火燃烧,发生艾的特有气味,与温热之刺激,以调整各部生理机能,增进身体健康,而逹治疗疾病与预防疾病之目的.
针灸疗法治疗之范围,实包括内,外,妇,儿……等科.除部分传染病外,凡一怍慢性沉疴痼疾(如癫痫,肺痨,哮喘,风湿,水肿)及急性危难大症(如中风,霍乱,痉厥,疔毒),此在其他医术咸称棘手,惟用针灸疗法,多有殊效,且预后佳良.甚或病势垂危,咽喉已闭,牙关不开,脉停气绝,药物治疗已属无能为力,而用针灸疗法,亦可刺激其脑神经,使心脏鼓动,往往有起死回生之功.故云:「针灸能起沉疴於一旦,挽救危症於俄顷」,信不诬也.
药物疗法,须经胃肠消化与吸收,复由血管输送方抵病灶,故虽寻常小恙,亦必诊治三五天方能痊愈,若系重病,輙非十数周甚或连年累月不已.针灸疗法因系刺激病者之神经与血管,立起抑制,兴奋,诱导,及健体,杀菌等作用,故往往一针甫下,病即痊愈,如鼓应桴,如响斯应,收效之速,可谓无出其右者.
中医治疗,侧重汤药,西医治法,偏重外科剖割,内科对抗疗法,倘於半夜深更,偶遇急病,或於穷乡僻壤,购药煎药费时,或受时地限制器械携带不便,常致坐视恶化,延误良机.惟针灸疗法仅用一针一艾,配以消毒用之酒精药棉,用具简单,携带便利,随时随地俱可施用,为一切其他医术,均所不及.
病者求医,志在解脱危险,医师治疗,尤以安全为良.查药物治疗,易生副作用,往往一症方愈,他病继生,或因误诊错投,更无论矣.西医治疗侧重剖割,稍一不慎,尤易生弊,故年来因手术不良而酿成讼案者,不可数计.针灸疗法,只用毫针刺激,艾火灸灼,至多皮肤稍有痛感,或被灸处生一灸疮而已.除非粗心大意不守针法规矩之针灸医师外,绝无危险发生,故可谓最安全之疗法.
药物疗法非但味苦难咽,而且药费浩大,往往虽经名医诊断,但无力负担药资,徒呼奈何.倘用针灸疗法,不须服药,费用自然节省,且因收敦迅速,治疗次数减少,仅需付出少许手术费,即逹治愈疾病之目的,故可谓最经济之治疗法.
学习普通医术必先熟记千百种药物,数百首方剂,对各药药名,产地,形态,性能,以及主要方剂之主治,禁忌,用量,服法…….等研究,始可应用,偶有疏忽,輙可误人.故在昔时从师习医,必经三五年时间,目前在医学院攻读,更非六七年不可.倘专习针灸疗法,可以节省学习药物方剂之时间与精力,只须熟记经穴,娴习手法,短期内即可悬壶济世,故医术之易於学习,又以针灸为首.所以西方医者学习中医也是从对针灸有兴趣,从学针灸入门,然而针灸的神奇及有效也深深吸引著学习者.
针刺深度是指针刺入皮肉的深浅.一般是以既有针感但不伤及重要器官脏腑与腑神经血管为原则.针刺深度的标准,并非固定不变的,须根据穴位所在的位置和病患的病情,年龄,性别,高矮,胖瘦,体质以及经脉循行的深浅,不同的季节温度冷暖情况而有所不同.
人因年老而气血衰退以及小儿脏腑,秩稚阴稚阳之体,均不宜深刺;年轻力壮,气血旺盛者应可深刺.【灵枢˙逆顺肥瘦】中强调:婴儿,瘦人,浅而疾之;壮人,肥人,深而留之.
体质因素造成高矮,胖瘦不同体质分类,一般而言,形体瘦弱者宜相对浅刺,形盛体强者可适当深刺.【素问˙三部九侯论】有云: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
部位不同针刺深度当然不同,头面部及胸背部穴位者针刺深度较浅,四肢,腰,臀,腹部穴位可以较深.
经脉循行於肘臂腿膝部位时经脉较深,故刺之宜深;经脉循行在手指,足趾部位时,刺之宜稍浅.另外,根据经脉之阴阳属性,也可分辨针刺之深浅.如【灵枢˙阴阳清浊】:『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
阳证,表证,新病通常宜浅刺;阴病,里证,久病则需深刺久留针.【素问˙刺要论】有云:『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深浅不得,反为大贼』正好说明针刺的深浅,必须结合病情之轻重缓急.
针刺深度必需因时令而有差异,【素问˙诊要经终论】指出:『春夏秋冬,各有所刺』.【灵枢˙本输】载有:『春取脉络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输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 故针刺深浅与时令的关系,一般按春夏宜浅,秋冬宜深之原则.这些典籍的论述,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时令: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体质:身形肥胖肉厚皮黑者宜深刺;身形瘦弱皮薄色白者宜浅刺.
年龄:成年者可深刺;婴儿宜浅刺.
生活:劳力之辈,身体健壮者,可深刺;养遵处优,不好运动,宜浅刺.
地域:北方人,大多体格刚健,可深刺;南方人,大多体格柔弱,宜浅刺.
病情:痛者深刺之,痒者浅刺之;脉实者深刺之,脉浅显者浅刺之;脉疾者多寒,刺急者深而久留之;脉缓者多热,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者深而久留之.
病位:按【素问˙刺要论】云:『病有在毫毛绉奏里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此言病位之不同,故刺针之深浅,亦不可太过或有不及.如【素问˙刺齐论】云:『刺骨勿伤筋,刺筋勿伤肉,刺肉勿伤脉,刺脉勿伤皮,刺皮勿伤肉,刺肉勿伤筋,刺筋勿伤骨』.
穴位:凡属四肢或肌肉丰厚部位之腧穴,可以深刺.杨继洲有所谓:『前面深似井,后面薄似饼』,明确指出人体腹背穴位针刺深度深浅不同.
穴位的结构与功能: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於体表的部位,它与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上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穴位的功能:【内经】称穴位为"气穴",说它是"脉气所发"(「素问.气府志」)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灵枢.九针十二原」)的部位.穴位既然是经络之气散发出入的部位,所以它不是一些静止的孤立的点,而是和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这是穴位的基本含义,也是穴位的基本特性.
穴位的生理病理主要表现在反应病症和感受刺激二个方面:
感受刺激:
穴位感受刺激的特点是穴位感受装置只有有限程度的适宜刺激;穴位感受装置似乎不是特化的只对一种能量型式特别敏感,而是能对好几种刺激发生反应.针刺的机械刺激,艾灸的温度刺激,水针的多种化学刺激及电针,激光针,磁穴疗法的电磁刺激等对它都是适宜的.
穴位感受装置有其特殊的感觉阈限:
多数刺激穴位的方法,都必需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才会见效.这种"得气"感可以是酸,涨,重,麻,凉,热等感觉.
穴位感受装置对不同能量型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感受器的活动随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减弱,甚至停止.这一现象叫作感受器的适应.
反应病症
穴位感受刺激的临床意义:是反应病症的现象,「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於十二原.明知其原赌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说明腧穴在病理状态下具有反应病候的作用.
现代研究穴位之特性将传统穴位以现代病理学反应的表现型式来阐述,其病理反应有感觉异常,痛觉过敏,知热感度的异常变化,穴位局部组织形态改变,穴位局部生物物理特性的变化.
穴位病理病理反应的临床意义在於协助诊断,选取穴位.穴位功能的特异性: 所谓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或某一穴位与另一穴位在功能作用上的差异.穴位功能特异性的表现穴位感受刺激,防治疾病的特异性.首先突出表现在不同的穴位可产生不同的效应上.所谓"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这是穴位特异性的一种表现.所谓"穴位不同,主治各异",这是穴位特异性的第三种表现.第四种表现是,各穴之间,在针灸作用上,存在著特异的相互加强或抑制的关系.
穴位反应病症的特异性:穴位功能特异性的相对性;穴位特异性不是绝对的.穴位的病理反应也具有相对特异性.穴位功能特异性的理论依据以穴位,经络的发展过程来看,穴位的临床应用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主要依据之一.
依照神经学观点,包括穴位相对特异性作用在内的一切针灸效应,几乎都是通过神经反射途径取得的,而这种特异性之所以存在其关键乃在於绝大部份经穴与其相应内脏支配的神经节段的范围内.
穴位探测是根据机体在生理及病理情况下,穴位部份具有某些生物物理特异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客观显示穴位,辅助疾病诊断的技术.穴位的主要物理特性是电学和温度特性.穴位皮肤电阻探测:测定穴位电阻的方法(如穴位电检仪),内外环境改变对皮肤电阻的影响,脏腑疾病对皮肤电阻的影响,不同生理状况对皮肤电阻的影响,外环境变化对皮肤电阻的影响,针灸和某些药物对皮肤导电量的影响,
穴位皮肤电位探测
穴位温度的检测
红外线热橡圈法
液晶热橡圈摄影法
不同机能状态下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
穴位结构:许多对穴位部份所进行的解剖学观察,迄今没有找到目前尚未认识的特殊结构,所见到的都是神经,血管,肌肉,肌腱等已知结构.如『合谷穴区的显微组织及受创后之组织变化』之研究中:本实验第一阶段合谷穴区之切片於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出正常的组织结构,其构造由手背面至手掌面陆续为:重层扁平上皮,结缔组织,毛囊,皮脂线,汗腺,脂肪组织,骨骼肌,神经纤维,动脉,静脉,角化重层扁平上皮.而在猴子受创后44天,观察其受创伤口表面复原的相当好,几乎与其周围表皮无法区分,而暂第二阶段所得切片中显示出组织结构无甚大变化,其内部炎症变化与乾酪化坏死,大都发生於中层之组织结构内.
再如『经络学说之现代化研究—少商穴之显微解剖学』之研究中:穴区与非穴区比较,穴区的皮肤,皮下,肌层等不同层次内所包寒含的特异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束和神经丛等神经装置,要丰富得多.
第I类型穴位:位於肌肉传动点上.第II类型穴位:位於躯体中线,两侧浅表神经的会聚焦点上.第III类型穴位:位於浅表神经的分支部份或神经丛上.第IV类型穴位:位於肌-腱联结处.
1.皮肤低点阻点的结构基础2.皮肤活动点的本质3.压痛点的本质4.穴位皮下硬结的本质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有心人穷其一生之心血,默默的研究探讨,希望能早日发觉出穴区构造与针灸作用的转机,时至今日,虽已推出各种不同的假说跟理论,但仍不能用一简单的模式圆满的来解释穴区结构与作用转机的现象.可是其中不乏有著相当科学的想法与周密的临床实验索推衍出关於此问题的各种假说:像
国内针灸研究组,由解剖研究方法中统计出经络穴位与神经系统关西最密切约占88.6%,与血管,淋巴管的关系较次之约占52.1%再次为与肌肉,肌腱的关系.
由Melzack与Wall於1965年提出的闸门控制系统假说:认为痛觉并不是神经的单纯反应,而是一连串相互作用下的总结果,他代表一种意识状态的程度,而解释针刺入穴区内富有本体感受器肌点中,所激发大脑神经纤维引起针感与得气,此大神经纤维可诱使中枢抑制系统於脊髓脊角形成之闸门能控制痛觉传入.而其意识状态是属下传控制系统的一部份,是非游离神经末梢与环层小体.
西安医学院,再对合谷穴区针感感受器十彦中推论出合谷穴区三个穴味的针感感受器是肌梭,而非游离神经末梢与环层小体.
日人中谷义雄,发现在皮层上最小电阻县与最小电阻点与经络穴道相符合.
北韩金凤汉於1963年,所发表只经络系统实质观点之报告:指出兔子腹部一侧注射放射性磷溶液后照相得之放射性强的地方与腹部穴道相符合.
克里安照相术利用高频率只高鸭电於与半导体之电容器摄得气体流动踪迹与魏凌云博士实验中证实穴区内空气之存在与流动方向.
陈太义医师於1959年发表之"神经血管枝束"与其外面包裹著结缔组织鞘构成的削位与神经血管束筋膜鞘的腔穴构成经道.
W.A. Tiller於1972与周教授治华先生推演出电磁学网路的原理,认为经络为一体内之闭路电流,而穴道为此闭电路有神经系统的感觉点.
经络为一体内之闭路电流,而穴道为此避电路有电磁感应之神经系统的感觉点.
而本实验虽与以上各假说无甚相关联,但是在实验第一阶段中我们能很客观的指出合谷穴区中组织的各基本结构,尚未见任何较特殊之结构.於第二阶段实验过程中,当合谷区受创45天后,缝合部位之瘢痕於外观上恢复的相当好,组织切片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出区内组织结构再渡过一段炎症反应与修复过程中的结果下,似乎并没有出现有任何绝对差异之所在.
综论以上八种假说与本实验,我们可以分析得知:针灸基本原理相关之穴道与经络在动物体内可能为一种复杂合式的组成,而其各组成间他又建立起一种尚不十分明寮的器官系统,暂命为经络系统,他是有别於我们已知体内的十大器官系统外之另一组成,而此经络系统是却又非常密切的联系著此十大器官系统,在体内他负有协调与控制各器官系统的作用,亦可说此经络系统是十大器官系统肩根本机能所在.而穴道或穴区的构造就是表现此机能现象在此系统间之基本组成单位,因他的构造上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肌梭,已示其他组织间均有关联,而有协调各系统的能力依据,所以针刺入同一穴道或穴区后,能治疗多种不同的疾病,而其於体内表现出协调过程中的现象即为针感或得气.
今后欲彻底探讨此一经络系统,除了建立於目前所知的医学理论与各种假说方面上,似乎应由生理学与升化学方面著手,而研究出针灸作用的基本机转,像李卓皓博士於生化方面发现脑啡的止痛作用与针灸止痛相关,这只是其中原理之一而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陆续发现类似物质而归纳后,针灸之谜当可刃而解.**(合谷穴区的显微组织及受创后之组织变化-)
**针灸研究论文专辑 林昭庚 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 1985年
少商穴位於40至400倍镜下;检查H.E.染色切片.可见表皮之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发生曾与真皮层沿掌面增厚,并出现指纹之嵴与沟.真皮乳状突层中有致密垂直於表皮之微血管网,麦氏小体易伸至部分乳状突内,网状层结蒂组织含有神经,血管,大量汗腺,尤其在邻近皮下组织部分.较大的血管及主要神经束则运行於皮下丰富的脂肪组织间,多样化大型之环层小体散布於脂肪垫及大血管附近,偶见动静脉吻合散在掌侧的部位.银染可见乳突层含多数细束的胶原原纤维,网状层则由粗束胶原原纤维组成致密之网状结构.银染可见黑色的游离神经末梢及成丛蛇行的神经纤维束不规则的排列於真皮结蒂组织,血管璧,汗腺之间;露菲尼氏小体未能确认.挠,尺侧标本切片再一般结构上并未显示重大的差异.
另於10至400倍镜下配合较大的视野观察神经,血管及周围组织之相关位置;挠侧穴区显然有如下的特徵:较大的血管,神经束及血管神经束之横切面越近心端越深在,然后伴行於甲基底基质层横断面附近,而於标定点直下连续出现一系列相同血管,神经之纵切面或因屈曲所致多处横切面足以证明血管,神经径路陡然而大幅度的方位变化;由此越过定位区,向远心端表浅部屈取延伸,而浅在,单一横切面,较小管径,水平走向.对照组织显示有类似之组织相.未能肯定标定点中心部有较密集之神经末梢或末梢装置存在.(经络学说之现代化研究---少商穴之显微解剖学研究)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之间,有著相辅相成的作用关系一般而言深刺多以直刺,浅刺则多为斜刺或平刺.对延髓,眼区,胸背,腹部穴位所在部位有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等,故针刺深度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传统针灸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证实中医传统的针灸医术有以下三大功能:一,镇痛作用;二,生理功能的调整作用;三,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针灸医术虽然很简单实用,副作用也低,但并非全无禁忌,传统籍均有相关於针刺及灸法的相关禁忌与注意事项.一般来说,病人处於过度饥饿,疲劳倦怠,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应该进行针刺治疗;体质属於较虚弱者,针刺不宜过深,刺激不可过强;而且针刺时应该尽量用平躺卧姿较为合宜.【内经】对於针刺禁忌有详细描述记载,【素问˙刺禁论】中有:『藏有要害,不可不察,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鲋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出血不止为喑』.【灵枢˙终始论】中也有提及:『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新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於阴,阴病出於阳,则邪气复生』
小而囟门未合时,头顶部位之穴道不可针刺;有自发行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损伤后出血不止不可针刺,现代服用抗凝血剂之病人针刺也不宜针刺放血;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部位不可针刺;重要脏器及大血管神经处针刺宜小心谨慎.如针刺眼睛周围穴道,要掌握一定的角度及深度,不可大幅提插与捻转;背部第十一胸椎两侧,腋中线侧胸第八肋间,前胸锁骨中线第六肋间以上之穴位,禁止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心肺;两胁及肾区的穴位,禁止直刺,深刺,以免刺伤肝,脾,肾脏;对於有胃溃疡,肠黏连,肠梗组幻者之腹部和尿渚留之病人的耻骨联合区,必须注意针刺的角度,深度,如果针刺过深则有可能伤及膀胱及胃肠道;针刺项颈部及背部第一腰椎以上之穴位,如进针角度,深度不适当,可能会误伤延脑与脊髓,所以针刺这些穴位时,到达一定深度时,如患者出现触电感向四肢或全身放散时,应立即退针,出针,避免捣针或强刺激.
典古人对针灸有禁针与禁灸穴位之介绍,这表示针刺仍有程度上之危险性存在,临症处理病人时,更需谨慎小心,据经穴学统计,古人经验禁针穴位共35穴,可以分为下列五大类:1.绝对禁针穴有:神庭,脑户,玉枕,络却,承灵,角孙,承泣,神道,灵台,檀中,手五里,青灵,神阙,横骨,气冲,萁门,承筋,水分,会阴,乳中,三阳络,伏兔;2.不可深刺穴:缺盆,云门,肩井,上关,人迎,鸠尾;3.忌出血穴:然谷,冲阳,颅息;4.小儿禁针穴:小儿未满七岁,囱会不可下针5.尤其对於怀孕的妇女,因为事关母亲及胎儿健康的双重因素,所以针灸时仍应知道其相关的禁忌,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怀孕五月以下肚脐下各穴位禁针,五月以上,上腹部诸穴亦不可针,石门穴针有绝孕之虑应禁针.传统上针灸有禁针与禁灸穴位之介绍,这表示针刺仍有程度上之危险性存在,临症处理病人时,应铭记在心.
现代医学有关针灸对女性生理功能的影响有(1)针刺合谷,三阴交,足三里,会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2)针刺石门穴会有避孕的效果.所以针刺某些特定的穴位或造成子宫收缩的作用,同时针刺也可能对脑下垂体及性腺与神经内分泌物质有影响而造成怀孕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在施行针灸治疗怀孕妇女仍需非常小心.
传统中医典籍有关针灸对於怀孕妇女有些禁忌,其中记载的内容包含:
孕妇禁针合谷及三阴交.
怀孕五个月以下的妇女,肚脐以下各穴位禁针.
怀孕五个月以上的妇女,上腹部及肚脐以下各穴位均禁针.
怀孕时肩井穴禁针病禁止重力拍打或拿筋.
石门穴古时针刺文献及现代研究有绝孕及避孕之作用.
怀孕妇女腹部穴道应该禁灸,所以时下流行之薰脐养生疗法仍应列为禁忌.
古人也有经验禁灸穴位共四十五穴,分部录之如下:
头项部:哑门,风府,天柱,承光,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寥,下关,人迎,天脯等.
胸腹部: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
腰背部:心俞,白环俞,脊中.
上肢部: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
下肢部: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地五会,阳关.
此外灸法也有部位的禁忌,一般来说禁灸的部位,多在重要脏器及大血管所在部位,头面部,四肢末稍部,以及筋肉结聚处,皮肤浅薄处,延髓部,心脏部,眼球附近,外阴部,妇女怀孕时腹部各穴位.
针灸的副作用,在所有副作用中气胸,昏厥,局部感染,痛感增加是最常见,而肝炎,关节炎,骨髓炎,心内膜炎则少发生.因为只有接近10%的医师有回应问卷,针灸的副作用可能会被低估,甚至有些副作用是没有被报告出来的因此实际上针灸的副作用应该更高,文中25个气胸的案例可被放大为250个病案.虽然气胸事件是一个比例较高的意外事件,但是却没有针灸致死的案例在挪威发生,作者指出正规的医师教育似乎并没有对针灸引起气胸有相对的保障,因为50%的气胸案例发生在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医师的手上.作者认为针灸副作用的报告越来越多.应不应不只是个案报告而已,因此以针灸治疗病人时,必须要小心谨慎并予以规范.
针灸医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上少数侵袭性的治疗方法,所以其涉及范畴很广,如针刺的安全深度,温灸的温度,针灸所需的时间,针感要多大才会有一定的疗效,消毒是否确实…等』因此近年来有许多针灸之安全性及副作用常被讨论,本篇文章给了我们几个思考的方向,
针灸会产生那些副作用
作者在挪威随机取样调查了1135位医师和197位针灸师,其中只有12%的医师和31%的针灸师回报有针灸的副作用,其中气胸,昏厥,局部感染,痛感增加是最常见的.而肝炎,关节炎,骨髓炎,心内膜炎则少发生,Httoshi等人在Tsukuba临床技术学院中,从1992年11月至1997年10月之中,针灸师针(针灸实习生63人,及指导教授13人)共有552911次的针灸治疗,其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忘记将所有的针拔除,但拔除后无后遗症,第二常见的是晕眩,不适,出冷汗而导致移位性的低血压,而最重要的没有气胸,脊髓损伤,感染等严重的副作用被发现,综合许多文献的报告,我们发现针灸副作用可说是千奇百怪,应有尽有(表1)虽然有些临床表现的确与针灸有关,但是有些副作用是否页的与针灸有因果关系,仍有待探讨,针灸副作用是否真的很少 作者认为,针灸的副作用被低估,甚至有些副作用没有被报告出来.因为只有12%的医师,31%的针灸师有回应调查,显示25个气胸的案例应不只这个数日,有被放大为250个病案的可能,事实上,针灸的副作用应该超出所报导的很多很多,实际情况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与分析.
其他文章提及的针刺导致的严重副作用,可能是针灸师的知识不足或粗心大意,文中指出气胸的发生是因为缺乏针刺深度的限度安全观念,感染的原因在於针具没有确实的灭菌处理,而上述的副作用在於有无医学背景训练的医师,都有可能发生的.有些报告发现针刺引致的气胸,一半以上是在有医学背景训练的医师手上发生的,虽然如此,仍然有些作者指出针灸师在医疗机构实习时给予足够训练是必须的,因为毕竟仍有许多报导认为针灸副作用之产生,与操作者之医学背景训练之有无很有关系,针灸流传於中国,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已经很久了,可说是家喻户晓,但是在欧美各国,针灸医术之盛行只是近十几年的发展而已,由於国情不同,针灸在我国只要通过中医师考试,或接受政府通过的针灸研习并参与实际操作即可执行针灸医疗,但是在美国针灸师执照的许可.因各州政情不同而莫衷一是,传统针灸师(traditional acupuncturists)与讲求科学化的针灸师(scientific acupuncturists),多为医师或复健师,在许多观念之认知上,有极大的差异.正因为如此.强用法令来规范针灸医疗的行为,.政策和执行上在目前是不可行的.但是对减少针灸副作用,两者都有此共识.
: Adverse Effects of Acupuncture(针刺之副作用)
---------------------------------------------------------------------
Potential fatal damage
Cardiac tamponade
Pneumothorax
Pseudoaneurysm of Aorta
Mechanical organ injury
Burns from moxa
Paraesthesia/numbness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Spinal cord injury
Spinal cord injury
Infections
Local akin infection
Perichondritis
Arthritis/osteomyelitis
Endocarditis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Myositis
Peritonitits
Pleural empyema
Epidural absecess
Meningitis
Granulomatous infection
Needle-related
Forgotten needles
Needle migration
Psycholgical problems
Psychiatric problems
Insomnia
Malaise
Autononmic dysfunctions
Fainting during treatment
Nausea/vomiting
Sweat hypersecretion
Dizziness ( transient hypotension )
Other adverse effects
Increased pain
Menstruation disturbance
Lymphedema
Angina pectoris
Eileptic seizure
Delayed "doctor-contact"
Chylothorax
Fall from bed
针灸医术在古典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禁针,禁灸,误针,晕针的处理,某些似乎不太合乎科学常理,但其绝大部份提反的穴位在解剖学上皆有针灸的危险性,如禁针刺缺盆,肩井因其穴位下方有肺脏易造成气胸.禁温灸於晴明,钻竹,因其穴位旁有眼睛易造成眼球灼伤.在本文作者Norhcim指出针灸的副作用常被低估忽视之后.而Hitoshi Y及Eanst E等人认为严谨的医学教育以及充足的临床训练是绝对必须的.除此之外,美国国家卫生院(NlH)所提「针灸研究的共识」中,也指出针灸的临床研究除了临床疗效以外,还必须包括了针灸副作用登录,经济效益,操作可行性和证照评估等,都必须基於高品质的临床研充才能达到,因此在现行的医疗法规以及各医学院校相关科系的教育课程更应再检讨改善,使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有更多的保障.**
** 郭勇麟,洪传岳,邱仁辉 针灸之副作用中医药现代研究论文评介(30)
贰,重要性
针刺深度不论在学术研究或临床应用上均有其实用性及重要性.针刺深度可以分成安全深度,得气深度,临床有效深度,传统典籍针刺深度等,每一种深度都有其临床实用价值.针灸医术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医术,若有了这些深度资料可以让临床中医师,使用针灸为病患解除病痛时,使针灸医疗,针刺深度有所依据而且更安全可靠.
传统典籍针刺深度之记载,虽可溯及最早的【内经˙针解】,【灵枢˙九针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针】,【灵枢˙刺节真邪】,中所提之各种不同的针具,刺之有深浅不同,例如1.鑱针浅刺皮肤而不能深入,用於泻血,治头身热症;2.圆针则用来按摩体表,治分肉间气滞,不伤肌肉;3.堤针用作按压经脉,不能深入;4.锋针则用来点刺泻血,治痈肿,热病;5.錍针则是中医传统外科工具,割治脓疡专用;6.圆利针用在痈肿,庳症的深刺;7.毫针常用来通调经络,也是现在最常使用的针具;8.长针又称环跳针,专用愉深刺,治疗深邪远庳;9.大针,用在泻火,治关节积液.传统针刺以此九针为蓝本,但因针具的演进,针刺深度之记载也更加完备.【内经】中九针与砭石同时皆有使用,到了春秋时代铁器出现,冶鍊技术提升,因此在战国至秦汉时代,砭石才渐渐被九针所取代.
到了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书中对於针灸穴位有相当详实的描述,同时对每个穴位针时的深度也有明确的记载;即有每个穴位的均有详细深度分寸之记载.传统典籍穴位的深度之探索,可以让我们知道针灸医术在各朝代时之应用与医家使用针灸时所遵循的法则.之后因时代及冶金术之进步,因而有金针,银针,白铜针,合金针等.近代不锈钢针的发展及应用,使针刺针具有钢铁般坚韧,且不易锈蚀,耐用安全,使针刺的运用更加方便及经济.时至科学昌明的现代,针刺结合现代物理治疗学和药物注射后也有新的体验和发展,临床应用广泛的有针刺与电相结合的有电针,电热针,穴位电兴奋,微波针灸;与光相结合者有红外线穴位照射,雷射针;与声波相结合者有声波电针;与磁相结合者有穴位磁疗;和现代医学结合者有穴位注射,穴位割治,穴位埋线等.特殊部位的针刺如耳针,头皮针,腕踝针,面针,鼻针,手针,足针等.这些不论是治疗模式或治疗理论,只要有使用针,就一定需要有针刺深度的参数包含在裏面,才能符和现代科学之规范与要求.但一般说来中医历来所强调者应该是临床治疗之得气深度或有效深度,而非安全深度.然而针刺深度不论是传统中医经典所记载之深度;或是针刺时之安全深度,临床得气深度,临床有效深度.在医师临床治疗病人时均非常重要, 有历代针灸文献中针刺深度作参考,可以知道每个穴位应该进针几寸几分.有了针刺安全深度,可以了解怎样的针刺深度是安全无虞的,针刺多深是危险的.对於不同体型不同性别及年龄的病患在行针治疗时,能够更精准的去避免伤及重要脏器神经血管,同时也可减少针灸的副作用.至於临床得气深度的建立则有助於针灸的研究发展.针刺的疗效,首重得气,传统上针刺时有酸困重胀麻庳走窜等针感产生才叫做得气.有了得气针刺才可以有疗效.然而得气深度的研究,建立了针刺临床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使得针刺研究更上层楼.针刺有效深度的研究,使得针刺中的研究变项,可以经过校正而对於临床疗效评估中的手法,补泻原则等之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临床有效深度之建立, 也有助於针灸教学及临床应用.
针刺需注重针刺安全深度主要著眼於针刺不慎容易造成伤害.针刺胸部,背部,锁骨附近及肩井等穴,若针刺深度过深,反覆提插捻转,或留针过程中针尖划破肺脏,使空气进入胸膜腔而造成气胸.气胸的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呼吸不顺,严重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紫绀,出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等现象.要预防针刺引起之气胸首要条件是针灸医师在针刺时需要集中精神,根据病人体型胖瘦,肌肉厚薄程度来灵活掌握针刺深度,尤其是针刺胸脇部,背部,锁骨附近及肩井等穴,应严格遵照各穴位针刺深度大小,角度和针刺方向.如上背部穴位一般往脊柱方向斜刺,胸脇部肋间的穴位多用平刺,不宜直刺,深刺或大幅度提插,留针过程中应避免外物碰撞.心肝脾肾等脏器损伤较气胸更为少见,但若在各脏器相应部位针刺过深,或内脏本身有病变(肝脾肿大)也会引起严重后果.在剑突下针刺过深而导致心脏损伤;在胁肋部位针刺造成脾脏破裂或穿刺胆囊引起腹膜炎;在肾区针刺时划破肾脏而造成内出血;还有在腹部针刺时刺穿肠壁,而引起腹膜炎.为了避免针刺石时损伤脏器组织,首先要熟悉局部脏器解剖结构,了解各穴位下有那些重要器官,针刺深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其次是针刺前要详细检查患者是否有内脏器官肿大,尿液渚留,肠黏连等病理变化,以便更容易掌握针刺应有的深度;第三是针刺腰背部,胁肋部,胸腹部诸穴位,尤其在剑突下,两脇,肾区的穴位,一般不宜直刺,深刺,更应严格衣依针刺深度之规范来操作,并根据病人体型之高矮胖瘦,年龄大小及脏器的病理变化来灵活运用,而且有病变之穴位部位更不宜深刺.
针刺颈项部位过深时,容易造成脑脊髓损伤,造成严重副作用或造成死亡,因此针刺风府,风池,哑门,安眠,翳明,颈项部之夹脊穴时,若针刺过深或针刺方向角度有偏差时就容易造成脑脊髓损伤.是故在对颈项部穴位针刺时要非常注意针刺深度,角度及方向,避免伤及脑脊髓神经.一般来说针刺风府,哑门等穴,针刺深度不可以超过1.5寸.
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根部之穴位时,若出现电击感后就不应在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也不应强刺激或通电治疗,应立即出针,将针退出.为防止针刺造成神经干损伤,在神经干附近之穴位应避免过强刺激,并应更替轮流取穴,即使无法避免同一穴位多次取穴,也应避开原进针点. 穴位注射或穴位埋线时应选则容易吸收,刺激较小的药物,而且不应直接注入神经干上.此外针刺在拥有大血管分怖之穴位上时,也容易造成大血肿的发生,而穴位注射药物时更有可能造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手指末稍坏死症等副作用.【内经】中对针刺所导致的各种事故伤害也多有描述记载.如【素问˙刺禁论】中有:『藏有要害,不可不察,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鲋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舌下中脉太过,出血不止为喑』.这些也正好说明虽然针刺疗法是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但若医者一不小心,忽略了针刺深度的重要性,也会很容易造成病人的损伤,甚至造成病人严重副作用或是死亡,因此针刺时谨慎选穴,进针时留意针刺深度是否安全有效,行针时补泻得宜,出针时小心防止出血,才能做好一次完美的针刺疗程.
参,历代典籍
【内经】中有关针灸内容有已形成针灸理论体系,如经络学说,腧穴,刺法,灸法,针灸宜忌等,在治疗学方面【内经】中所有关病证均以针灸治疗为主,`对於取穴原则,配穴方法,深浅刺法,得气,候气,及各种补泻方法都有详实的描述.然而关於俞穴的记载【内经】中说明腧穴的概念,名称,部位,功能都有记录,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神气即经气,节指腧穴.是经气出入之处,内通於脏腑,外络於体表,针刺腧穴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至於腧穴名称,数目,及所在部位也有记载.如【灵枢˙邪客】,【素问】中之调经论,气穴论,气府论中对腧穴部位及名称,【灵枢˙本输】中则有五腧名称及其取法.
【难经】相传为扁鹊所著,成书於【内经】之后,东汉以前进一步阐述具有特殊作用的腧穴,主要是井荥输原经合的五输穴,及募俞穴;【难经】更重视原穴的重要性,说明原气与原穴的关系,强调针刺原穴可以激发脏腑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难经】主要以解释【内经】中之医学理论及医学原理原则及机转,都是言简意垓的精微言论,而实际临床应用之内容则较为少见,所以【内经】,【难经】二经虽然为针灸医术最重要之典籍之一,但有许多部分,并未具备完整的记载.例如素问气穴论谓人身「气穴三不六十五,以应一岁」,然统计素灵二书,实际仅得一百三十八穴名;难经腧穴部分亦只论及五腧,十二原,募俞,八会等穴,均距离全部穴数尚远.再者如三百六十五个穴位深度之描述也付之阙如.探讨其中原因可能是:一者可能与内经之同时,尚有记载腧穴之专著,惜早已散佚,未流传於后世;二者即为全部腧穴并未确定,故其中一部付之阙如.
自战国历汉晋,数百年间,各朝名医经多年之实验,必又有新针灸经甲乙经得以保留迄今,故皇甫谧堪称针灸史上一大功臣.据晋书本传及古今医统载,皇甫谧字士安(公元214-282),安定朝那人,博综典籍之言,得风痹疾,因而学医,集览经方,手不释卷,遂尽其妙.所著甲乙经及帝王世纪年历等书,并重於世.又据甲乙经序文云:「内经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皆黄帝岐伯选事也,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而为甲乙经十二卷」,则说明孔穴针灸治要即系与内经同时之腧穴专书.
甲乙经之要点为:⑴载穴三百四十九数,每穴均订有穴位距离尺寸,及取穴之方法,针灸之剂量(即应针几分,灸几壮,留几呼),为后世针灸书籍所宗.⑵针灸治疗方法依病症分类,开后世针灸治疗学之先河.
隋唐之明堂孔穴图:
隋唐两朝(西元581~906)针灸医学著述甚富,其书目俱载於隋书及唐书艺文志中,当可概见隋唐针灸学术之进步情形.最特出者,隋志有明堂图六七种,托名神农黄帝,其实皆隋人所作.所谓明堂图,即人体经络孔穴之图表.名明堂者,本诸内经,黄帝坐明堂传岐伯雷公医学之意也.其书因戢乱频仍,早已失传,然在唐朝孙思邈著千金方中尚可见其概略.千金方第二十九卷云:「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权所撰为定云耳.盖依明堂正经,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为图,人身长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半之,以五分为寸,其尺用夏家古尺,即江淮吴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图之於后,亦覩之令便了耳.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十四穴,侧人一百七十四穴.穴名共三百四十九,单穴四十八名,双穴三百一名.」(其下为明堂图诸穴位置,文略)
按甄权为隋唐间之针灸名医,旧唐书本传谓,甄权许州扶沟人,尝以母病与弟立言专医方,得其旨趣.隋鲁州刺史库狄嶔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权曰但将弓箭血垜,针其肩顒一穴,应时即射,权之疗疾,多此类也.撰脉经针方明堂人形图各一卷.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人,以为「人命至重,贵於千金,一方济之,德逾於此」,乃撰千金方三十卷,其中第二十九,三十两卷专论针灸.书中除保留甄权明堂图外,尚有两点,足堪记述:⑴发明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为后世取穴同身寸法之嚆矢.⑵倡阿是穴法,灸例云:「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揑其上,若裏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疑或字)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按阿是穴在明医学纲目则名天应,玉龙赋则称不定穴,均主於痛处下针,是亦局部治疗止痛之捷法.
唐朝医事制度,针灸分立专科:
我国医师,自古列为职官之亠,最早文字记载,见於周礼天官,谓医师掌医之政令及万民之疾病.唐代以前,医师兼用针灸疗法,自唐以后,医官始有针师之名,是为针灸分立专科之始.
据旧唐书职官志:「太医令掌医疗之圣,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监法.」又云:「医师,医正,医工医人疾病,以其痊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以上所引,为唐朝之医药行政与医事人员录用考核之办法,针师乃居医门四科之一.
又据新唐书百官志:「针博士一人,助教一人,针师十人,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教如医生.」又谓针生习业,必习素问,黄帝针经,明堂,脉诀;兼习流注偃侧等图,赤乌神针等经.业成者试素问四条,黄帝针经,明堂,脉诀各二条.此乃唐代之针灸教育概况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为北宋医学家王惟一(亦有称王维德)所著,成书於公元1026年.本书卷一卷二按十二经和督,任脉的经络循行排列,卷三讨论腧穴主治,则分为偃,伏,侧,正四面,在头,面,肩,颈,项,胸,腹及侧肋为分部排列,而在四肢则依十二经次序列.并附经脉三人图各一幅,十二经穴图共十二幅,这十五幅经脉腧穴针灸图,是较早的珍贵针灸图谱.王氏在经脉腧穴考据方面,也有较大贡献.经过订正后收载腧穴657穴,其中穴名则有354个,与『甲乙经』相比,增加了"厥阴俞,膏肓俞,青灵"(双穴)6个,督脉的灵台,阳关"(单位)2个,共8穴.在腧穴主治功能上,充实不少内容,与『外台』,『太平圣惠方』相比都有所增补.如上星穴,增补了能治"痰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承山穴,增补了治"腰背痛,霍乱转筋,大便难,久痔肿痛";风府穴,增补了能治"头痛,鼻衂";委中穴,增补了"委中者血郄也,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膝下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同时还补充了历代著名针灸医家的治疗经验.
王氏首创铜铸腧穴人体模型,即所谓"铜人",为针灸实用教具的制作做出很大贡献.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日仍为珍贵的国宝.天圣四年(公元1206年),夏竦为『铜人经』写序,对铸造铜人的原因,意义及作用做了说明:"又以古经,训诂至精,学者封执多失,传心岂如会日,著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内分脏腑,旁注溪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逹空,刻题於侧,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涣然而冰释,乃命待臣为之序引,名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肇颁四方,景式万代,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案说蠲范."南宋周密的『东齐野语』也记载了关於铜人的构造,作用,用法等:又尝闻舅氏章叔恭云:昔倅襄州曰:尝获试铜人全相,以精铜为之,脏腑无一不具,其外俞穴,则错金而书穴名於旁,背面二器相合,则浑然全身.盖旧部用此以试医者,其法:外涂黄蜡,中实以汞,俾医工以分析寸,按孔试针,中穴则针入汞出,稍差则针不可入矣,亦其巧立器也."铜人的制作对腧穴的规范化,取穴的准确性,及针灸教学的发展都起到很大作用.不仅如此,王惟一还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刻於石上,以使传流,也避免传抄之误,如『北道刊误志』记载:"仁济(殿)立铜人式并『针灸图经』於石".这对本书的流传有重要意义.
「针灸资生经」简介
『针灸资生经』为宋朝(宋仁宗)时期,王执中(字叔权)所著.他十分重视脾胃,认为针灸能祛病资生,资生经需依赖胃气,故命书名为『针灸资生经』.本书撰於公元1165年,共七卷.初刊於嘉定庚辰(公元1220年),至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又刊行一次.本书对针灸论证,精义奥旨,紧密结合临床,是有一定成就的著作.其卷一为论述腧穴,体例略仿『甲乙』,『铜人』,分部论述头,胸,背,腹各部俞穴,分经论述四肢俞穴,并根据『明堂上,下经』,『素问』等典籍,进行考证,增补一些临床验证有效穴位,附图46幅.卷二论述针法灸法,『及定穴等,尤以灸法为多.卷三至卷七为临床辨证论治,卷三主要记载虚劳病,消化系统疾病,小便病的论治取穴.卷四记载心病,癫狂,风病,肝病等论治取穴.卷五记载形体诸病.卷六记载耳,目,口,齿及咽喉等五官七窍病的论治取穴.卷七为记载伤寒,历节风及外科,妇科疾病的论治取穴.共包括临床各科的193种病证,内容丰富,是类纂性临床著作,对临床各种疾病的论治取穴的收集是宋以前所未有的,因此本书是针灸临床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针灸学上主要贡献有:1.在腧穴方面,不但对宋以前的腧穴认真考订,如勘误了"魄户","大椎","犊鼻"等穴部位,而且十分重视临床有效穴的应用.本书记载了眉冲,明堂,当阳,穷骨,百劳等21个别穴,其中有些穴位是『铜人 』所未载,本书可能参阅『太平圣惠方』及『明堂下经』增补,如督俞,气海俞,关元俞,风市等穴.2.对灸法的资料加以丰富和充实,如灸痨法,灸痔法,四花穴灸,灸肠风,膏肓灸,秦承祖灸鬼魅法,孙真人脚气八穴灸,『良方』咳嗽灸,痈疽隔蒜灸,附子饼灸,小儿雀目灸,神阙防老灸黄帝疗鬼邪唇里穴灸等,对历代灸法加以总结,可谓集宋以前灸法之大成,后世针灸专著亦多引用,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针灸集成』等.
3.在取穴方法上有一定发挥,如同身寸的取穴法,在『千金方』"中指上第士节为一寸","取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中指屈指棋纹为同身寸取穴法.这种以中指屈指两横纹为同身寸取穴法一直沿用至今.
4.病证论治取穴多为总结前人经验并与个人体会相结合,每条病证多附有亲身经验,如"灸囟会治脑虚冷,脑衂,风寒入脑,久远头疼"条下附有:"予年逾壮,涖寒夜观书,每觉脑冷,饮酒过量,脑亦疼甚,后因灸此穴而愈.有兵士患鼻衂不已,予教会灸此穴即愈.有人患头风,亦令灸此穴即愈."对於所论述的多种病证均提出主治腧穴,及适应证,广泛地引用经典医籍和方书.其特点是因病配方,辨证用穴,罗列详尽,内容丰富,特别是理论联系个人实践,这种求实的精神,是学有成就的关键,值得我们学习.
『金针指南』简介
窦默(初名杰),字汉卿(又名子声),广平肥郷人.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家,生於1196年,卒於1280年,窦氏自幼喜读书,其壮年因避战乱而南走渡河,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返乡后针灸名盛一时,后官至太师,故又名窦太师.著有『针经指南』.内容首载『标幽赋』,次为『流注指要赋』(又名『通玄指要赋』)及流注八穴,补泻手法等.
『标幽赋』为『针经指南』之首卷,亦是窦氏的代表作.传流甚广,於『普济方』,『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中均有转载.窦氏弟子王镜潭有『重注标幽赋』,明洪武初年,处洲医学提擧祝伯静亦为之作注,可惜都已失传.杨继洲亦曾为其作注,『针灸大成』亦有注,是现今『标幽赋』的主要注本.本赋文字虽然不多,言简意赅,取歌赋体裁,通俗易懂,但其内容却十分丰富,综合概述,面面俱到,既以天人相应的思想方法,形气的虚实,脏腑的强弱以及经脉气血多少,循行流注的规律,作为取穴的依据,又论述了虚实的候气方法,气至"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如闲处幽堂之深邃"的针感体会.在针刺治疗方面既根据经络系统的辨证论治,又根据经气流注,经脉循行顺序重视按时开穴的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在取穴方面多重视十二经膝肘以下的五输穴(即井荥俞经合)及八脉交会穴.窦氏用八脉交会穴主治病证213种.并列举了各证的相应配穴关系.即所谓六十六穴按时取法,八法流注等.在针刺手法中又总结出下针十四法,即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等,实为对『内经』辅助针法的发挥,大大充实了针法内容.在取穴方法上也论述了"泻络远针"即上病取下法和"交经缪刺"法,即缪刺法和巨刺法.所以『标幽赋』是一篇精辟的针灸学纲要.『通玄指要赋』在临床治疗方面做了许多补充,总结了50余种疾病的针灸治疗取穴经验,共用腧40多个,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占大多数.还收录了许多五官科疾病的针刺取穴法.在应用歌赋体裁编写经络歌诀,手法,证治取穴方面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特别在宋以后,金元时期,以各种歌赋形式编写针灸书籍较为盛行.
『十四经发挥』简介
『十四经发挥』为元代著名针灸家滑寿(伯仁)所著,到於公元1341年(至正元年).他发展了忽太必烈的『金兰循经』等著作的思想.除了论述手足三阴三阳经的循行,络属之外,鉴於"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各有专穴及主治病证,应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并入十二经,合称十四经.如滑寿说:"人身六脉,虽皆有系属,惟督任二经,则包乎腹背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於是根据『灵枢.本输』,『素问.骨空论』等有关篇章,著『十四经发挥』三卷,上卷为手足阴阳流注篇;中卷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下卷为奇经八脉篇.
其中主要特点有二:其一,在经络理论的研究上,提出任,督二脉,循行於腹,背,都有重要俞穴,一前一后相互连贯,与其他奇经不同,故与十二正经同等重要,这在经络学说上有重要价值.其二,在『内经』理论上,通考穴位657个,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为后世俞穴学的考据,奠定了理论根据,在俞穴厘定上有一定贡献.
『针灸聚英』简介
高武字梅孤,为明代医家,精於针灸.著有『针灸聚英』,又名『 针灸聚英发挥』,刊於明嘉靖己丑夏六月【公元1529年】,有高武序.全书共分四卷,卷一为脏腑经脉腧穴,首先论述脏腑的解剖部位,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功能,病理表现,经脉循行,气血多少等.再论述俞穴考定,及主治功能,使脏腑,经脉,俞穴合为一体,共考证俞穴,单穴354个,双穴657个.与『针灸资生经』相同,记载十五络穴,十二原穴,五脏募穴,五脏原穴,八会穴.卷二论述各种取穴法及主治病证,如骑竹马灸法,四花灸法(胆俞,膈俞穴),灸痨穴(心俞穴),取肾俞穴;及窦氏八法(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后溪,申脉,列缺,照海)主治各种病证;子午流注髎穴开合,各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症及十二经是动,所生病的补泻俞穴.最后又例擧70多种病证的主治俞穴,包括伤寒,杂证,五官,妇儿科病证.卷三为各种针具的针法,灸法及救逆的方法.卷四为搜集各医家的针灸歌赋和各种手法.
其主要特点是绘制各经俞穴图谱,具体而形象的表现周身俞穴所在部位,在卷一即绘制"仰人尺寸图"和"伏人尺寸图"以注明周身各部之骨度长短尺寸,而以周身寸为法,便於取穴定位,对於掌握俞穴部位取穴方法有十分重要意义.每条经脉,亦各绘制一图,以标明该经循行路线及俞穴部位.同时又绘制该经脉所络属的脏腑形态及所在部位及功能特点.因此,本书文图并茂,为以前针灸文献少见.
其次在学术见解上,力求结合实践,对前人之论述亦提出不同看法,辨明是非.如『难经』提出刺井泻荥法,而『针灸聚英』则提出:"甄权泻井而疗喉痹,杜宝善类聚井穴,主治病证者".『难经』曰:"井主心下满,又曰:春刺井,盖并行而不悖也"说明对刺井泻荥的针法,宜具体分析,不能胶柱而鼓瑟.对窦氏"井荥俞经合应日开合"的取穴法,也指出应侧重理解其道理,结合临床症状辨证用穴,不能完全拘泥.另外,对『金针赋』十四种手法也认为是"巧立名色".
在临床治疗中,广参博引诸家有关针灸资料,记载了内,外,妇,儿,五官等科113个病证,引证了历代医家有关中医理论,取其精华,荟萃於一书之中,而且还附有名家医案,作为临床参考.因此,疾病治疗各篇,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内容极为丰富.
『针灸大成』简介
『针灸大成』一般认为是明代针灸名家杨济时(继洲)编著.但也有人认为靳贤是『针灸大成』的主编或选集校正者,由赵文炳协助出版,刊於1601年.本书的主要内容来源於杨继洲家传.杨氏为世医,其祖父为明朝太医,曾保存有许多针灸书及诸医家的抄本,经过整理,参阅诸医家著作,滙同考异,分类编纂为杨氏『衞生针灸玄机秘要』.并进一步滙集有关『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及后世医家刘瑾,徐凤,高武等著作,结合自己临床经验编著了『针灸大成』,集明朝以前之针成就,是一部综合性针灸专著,其内容十分丰富.全书共十卷,卷一收集『内经』,『难经』针灸理论,以阐明经络,穴位及诊断方法,论述针灸源流.卷二,卷三为针灸歌赋,主要收集历代针灸名家的歌赋有三十首,以便於学习和记诵,并对其中主要歌赋作了注解,如『标幽赋』,『金针赋』,『通玄指要赋』等及杨氏四个策,对杨继洲的学术思想有一定代表性.卷四为论述历代各家针刺补泻手法,搜集了『内经』,『难经,『神应经』等补泻手法,还总结了自家针灸手法十二字,集针刺手法之大成.卷五论述五腧穴,及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按时取穴针法.卷六论述脏象学说,十四经的循行流注,十四经腧穴的部位,针刺深浅,主治功用,及对穴位考订.而且还论述了奇经八脉,经外奇穴,十五络脉和治病要穴等,这两卷是『针灸大成』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杨继洲的学术成就及临床经验.卷八为治疗部分,论述了各种疾病的治疗,主穴配穴,处方,分门别类,条理清晰,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卷九为选录各名家针灸方法,还论述了各种灸法,艾灸补泻与灸治后的调摄方法等,最后还附录了杨继洲医案,反映了杨继洲临证治疗的特点和经验.卷十收集了各种诊断方法,并主要论述了小儿按摩即陈氏『小儿按摩经』对儿科病证的诊断,治疗都有较全面的论述,对小儿推拿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针灸大成』的主要贡献及学术思想:
重视经典著作,治学严谨:如卷一为针道源流,收集『内经』,『难经』有关针灸治疗的理论三十余篇,以及后世医家数十种针灸著作的有关内容,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探讨学术发展源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还保存了有关资料,如『小儿按摩经』原本已佚,在本书中得以保存下来,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按摩的适应证,手法,调护等内容,在婴幼儿保健方面,做出一定贡献.
传统中医典籍是历朝历代医家智慧经验的累积,自内经素问灵枢就有关於针灸经络的阐述,而古国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寸之记载.『针灸甲乙经』(甲乙经)『针灸甲乙经』为晋代皇甫谧所撰辑,刊行於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全书共12卷,一百二十八篇.系取材於『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针灸甲乙经】是现存在之最早的系统性针灸著作,书中共记载348个穴位,按照头,面,项,胸,腹,四肢划分成35条线路,书中评论各穴位之正确位置,针刺之深度与艾灸之状数.晋代以后之针灸学著作都以本书为范本,而多所引用.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璹之【外台秘要】,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朝杨继洲之【针灸大成】,高武的【针灸聚英】等名著都有不少内容皆源出於【针灸甲乙经】,甚至於以【针灸甲乙经】为主干来编写,唐代以后之医学教育也都把【针灸甲乙经】列为必修的科目.此外【针灸甲乙经】也影响著韩国,日本之针灸发展.而明朝杨继洲之【针灸大成】,杂合了『【内经】,【难经】以下,至元明历代诸医家之说,集其大成,杨继洲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再加上赵文炳委交晋阳靳贤选集校正明代以前的针灸群书综合而成的,於1601年刊行问世.在选集的各书中,包括了刘纯的『医经小学』,陈会,刘谨的『神应经』,高武的『针灸节要』,『针灸聚英』等.书中有关於针刺深度的记载,大多源於『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经素问注释,『明堂针灸图』及『神应经』等.是我国古典针灸医籍中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一本针灸专著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其中对於每个穴位的针刺深度也都有详实之记载,同时对穴位之描述.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了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记的记载更为详实.
从『内经』,『难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针灸集成』,一直到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针灸专书.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寸之记载.
历代典籍及现代各家针灸文献之探讨滥觞於笔者指导阳明大学研究生,因为笔者发现历代典籍中所记载的穴位,其深度并不一致,甚至同一本书中其深度也有一范围,并不是单一深度值,近代的针灸著作,则将穴位值定成一个范围,因为没有实验的过程及方法,我们会质疑这些针刺深度值是如何订出来的,是否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一个范围.然而针刺深度攸关针刺治疗之成效与针刺成功与否之重要关鉴,同时也是针刺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针刺之深度不论是从古至今的针灸医学典籍记载之穴位深度,或是现代经科学方式所测量而得的针刺深度,都市是一个重要实用之参考指标,值得临床医师或有心研究从事中医针灸研究者所必需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尤其时代进步,科技也同时推演日新月异,针刺器具愈来愈先进精密,测量工具也更细密精准愈,因此,现代其针刺深度也因此而使针刺深度数值变化愈大.经过现代科学研究的针刺深度有关之临床著作,则将穴位针刺深度值,依人之性别,年龄,高矮,胖瘦,体脂度,设计成一个可信之方程式,因为有实验的过程及方法,而且经过现代生物统计学之验证,这些针刺深度值是订出来后就比较具有科学性,重覆性与实用性,而且每一个人都是利用这样一个公式,计算出所要针刺之安全深度范围,如此就有一依循的指标,同时也有科学性与时代指标意义.
针刺深度的典籍研究主要由下面这篇『针刺深度之探讨』论文开始,逐渐发展出来,逐渐的将每个经络穴位,每个时代,每个典籍作一综合整理,让典籍中的穴位深度经整理后有系统的呈现出来,使读者或针灸医家有完整脉络可循,实可为创新与传统之结合.『针刺深度之探讨』由林昭庚,何绍彰,陈俊明,陈旺全等人所撰写,并发表於1993年中国医药研究丛刊.其全文如下:
一,摘要
中国古老经验医学中,针灸治疗流传既广且久,并已详细记载於我国传统医学典籍之中.如黄帝内经灵枢,难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针灸指南(标幽赋,道玄指要赋),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及针灸大成等.而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黄帝内经灵枢,到了晋代皇甫谥的针灸甲乙经即有详细深度尺寸记载.明代惕继洲之针灸大成,更将明代以前的针灸书籍集其大成,使针灸的理论和实践有详尽的记载.而近代更有许多著作将穴位以现代解剖组织学的概念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的记载更加详实.而本文即想藉整理历代典籍有关於针刺深度的记载,试圃找出较适当的针刺深度,并进行了解得气深度及安全深度的相关性.进而了解古代与现代穴位深度的演变及其差异.本研究之历代典籍以:1针灸甲乙经2针灸大成之资料为主,现代著作则以(1)针灸科学 (2)中西针灸科学为基准,来作针刺穴位深度之比较,并采用T检定来检验各典籍名穴位之差异性.结果显示:在比较各典籍经穴深度记载变化时,我们发现针刺深度有依照年代的演进而有逐渐加深的现象,经统计分析其结果有显著意义(p<0.01).
二,前言
针刺深度在中国传统针灸医术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历代有关针灸治疗之典籍大多有深度的记载,但很多穴位依照各典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穴位深度,木研究就是想要探讨历代典籍中,各穴位针刺深度变化情形,来了解针刺深度和年代的演进是否有关,进而了解典籍针刺深度和近代研究之安全深度及得气深度是否有关.
三,材料及方法
(一)材料
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现存的历代典籍中,对於针刺深度有详细记载典籍来加以此较和探讨,本文之探讨主要是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灸科学,中西针灸科学等书,兹将这些书籍的背景介绍如下:
针灸甲乙经
晋代皇甫谥编著「针灸甲乙经」(约成书於公元256年-282年)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全书共十二卷,一二八篇,为根据「内经」的「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并参考难经而采取各书之菁华,融合自已的经验编纂而成.后世的针灸古籍,甚至柬邻的口本都深受「针灸甲乙经」的影响.是故,日本针灸学者之孔穴部位,大致和甲乙经的相同,这部巨著完全可以看作是经络学说从理论到实践,发展至更成熟阶段的重要著作,至今对经络学说和针灸,按摩医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参考.在本书中,券三.腧穴主治共厘定腧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并采用分部依线方法,划分头,面,胸,腹,四肢等35条路线,详细叙述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及灸的壮数.
针灸大成
在「针灸大成」成书之前,仍有许多代表著作如王执中之针灸资生经(公元1165年).窦默之针灸指南「标幽赋」,「通玄指要赋」(公元1190-1280年),何若愚之「流注指微赋J(公元1131年).滑伯仁之「十四经发挥」(公元1341年),夏英之「灵枢,经络翼」(公元1497年),高武之「针灸聚英」(公元1529年),沈子禄之「经络分野」,徐师之「经络全书」(公元1576年),李时珍之「奇经八脉考」;马莳之「内经注证发微」(公元1586年)等针灸书藉,均对针灸医理有所贡献.明代杨继洲所著之「针灸大成,可说是集明代以前针灸学术之人成.其资料来源分为杨氏著作及节录古耆两部分.而杨氏著作又分为杨氏注解者如标幽赋,金针赋,通玄指要赋,拦玉赋,毛龙歌,胜玉歌等.而杨氏集著者有十二经井穴图,十二经症治主客图,十四经穴主治,经外奇穴等.而节录前人医书有关针灸部分,系分别摘自内经,难经,甲乙经,千金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资生经,针灸节要,针灸聚英等书而成.而书中有关针刺深度的记载,大多源於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经素问注释及明堂孔穴等书.
针灸科学
黄维三所作,该书共戴经穴361穴,每穴皆分部位,解刺,主治,取穴法,剂量等五条叙述,该由称针刺的深度或施灸的壮数为剂量.而针灸科学对针刺深度有详纽的记载".
中西针灸科学
本书为中国医学院张成国,姜润次,林昭庚等编著,成订於1982年,以黄维三之针灸科学为蓝本,加上现代中西医界对针灸之研究.书中,除中国古典的针灸学理论外,并有许多现代的文献研究,并将编者之临床经验融入其中.而书中对针刺深度,同样具有深刻的描述及记载.
(二)方法
将历代典籍中记载的穴位,依传统医学经络学说之分类法.分成十四经络.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任脉及督脉,依各穴位在典籍中所记藏的深度,作一系统的整理比较.
除了按经络分布的比较外,另外将全身分成五人部分作比较,即分成头部(包含头部,面,颈部),背部(含肩部),胸腹部及上肢,下肢等五部分来做比较其深度足否有差异.
唯各典籍中,部分典籍对深度之记载是有极人和极小之值.故在做比较时,将之区分为极小值(Minium)极大值(MaXinum),及平均值(Mean)来比较.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因该书收录很多前代的著作,所以有些穴位许多典籍有不同的记载,在本文中我们仅选取1.铜人注释2.素问注释3.明堂孔穴等有较多穴位数的部分.
黄维三之针灸科学中,因为大多数穴位只有单一深度,并无极大值或极小值,故在处理针灸科学的深度时,凡是遇到有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穴位深度时,一律以平均值为主.
在传统医学典籍中常有禁针,禁灸或只有灸法的穴位,在本文统计中先提出,惟不并入深度统计内,仅在讨论中讨论.
统计方法在做穴位比较时,选择以中西针灸科学为基准,运用统计T检定分析在作 T检定时,我们以P<0.01为具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水准.每一个典籍与中西针灸科学针刺深度的差异(分别用极大值,极小值,中间值进行比较探讨).资料处理以SAS统计软体分析,并运用HarvardGraphic软体制图.
四,结果
在各典籍之深度如表一,木表均以传统典籍之记载尺寸,再换算成"分"为单位(一寸等於十分均以传统理论之同身寸为主)黑点表示穴位在该典籍中并无记载,而"表示该穴位为点刺出血之穴位,无深度大小可考,"表示该穴位只能使用灸法,同样也无深度人小可考.一"表示该穴位禁灸,一,表示该穴位禁针.本表记载了十四经络共361个穴位.
在比较各典籍的深度记载变化时,我们将穴位先依传统经络区分来做比较.本文中我们分别以甲乙经,针灸人成铜人注释,针灸大成素问注释,针灸大成明堂孔穴注,针灸科学和中西针灸科学的极大值,极小值及平均值做T检定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不同历代针灸典籍,其大部分针刺深度之比较,其P值均小於0.01均达到统计显著效果.本研究观察比较值仅有331个穴位这是因为扣除禁针,禁灸,点刺出血及只有灸法之穴位的结果.
比较各经络穴位的深度时,我们也发现各典籍间也有显著差异(以0.01为临界值),只有在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及任督二脉上甲乙经和中西针灸科学极小柜之比较,P值大於0.01,无显著差异,手厥阴心包经及任督二脉,在针灸大成铜人注和中西针灸学极小值的比较中,其P值均大於0.01.在针灸大成素问注释和中西针灸科学极小值的此较中,亦无显著差异,经统计结果其P值均大於0.01.针灸大成明堂孔注因所记载的穴位数太少(只有二十个穴位),在作比较时有许多穴位深度均付之阙如,本文中拟不予比较讨论.
在针灸科学和中西针灸科学的比较中:大部分经络穴位都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小於 0.01),但在心包经,小肠经,肝经,任脉,督脉中,针灸科学和中西针灸科学之极小值的比较,共P值大於0.01,无显著差异,从以上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在和中西针灸科学极小值做比较时,各典籍在某些经络会呈现无显若性的差异,而在这些典籍和中西针灸科学之极大值和平均值做比较时,每一条经络均呈现有显著性的差异.(P值小於 0.01)按部位作讨论时,在针灸甲乙经和中西针灸科学的比较中,头面部(含头部,面部,颈部),背部,胸腹部,上肢,下肢的比较时,只有胸腹部在甲乙经和中西针灸科学极小值之比较上其P值大於0.01,其余均有统计上的显著意义.(P值小於0.01)针灸大成铜人注和中西针灸科学极小值之比较中,头部,背部,下放,其差异性不显若(P值大於0.01),其余部位均有统计的显著意义.(P值小於0.01)针灸科学和中西针灸科学比较中,仅有背部在与中西针灸科学极小值中才没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值大於0.01),其余部分则仍有明显的差异.(P值小於0.01)为了明白看出各典籍之间针刺深度之差异,我们将各经络及各部位依其经络穴位之平均值来做图,我们得到以下的结果:
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用全部经络穴位之乎均值来作冈,得到图一.
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以部位分为头,背,胸腹,上肢,下肢.分别运用各穴位之平均值,如图二至图六.
以典解为横轴,深度为纵轴,按经络分别以各穴位之平均值,绘制图七至图二十.
从以上的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从最早的针灸学专书:针灸甲乙经,到最近的著作:中西针灸科学,书中所记载的穴位其深度有逐渐加深的趋势,虽然并韭百分之百的依照时问年代的演进而增加,但是其深度有加深,确真是可以从本文的统计结果中显示出.
五,讨论
综合上述的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从开始有穴位深度记哉的针灸甲乙经,到最近的中西针灸科学,所记载的穴位深度有逐渐加长加深的趋势,而且禁针,禁灸的穴位,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在较早期的针灸医书中所记载的多为单一穴位深度,也就一个穴位只有一个深度,如针三分或针五分,而依照时代的演进,针灸针刺的深度就可能依体型胖瘦高矮差异而定不同的标准,即有一深度范围,如一至二寸等不同记载.此研究仅是初步探讨历代针刺深度之异同,并进而了解其差异性及其演变,而这些差异及演变是值得我们更进一步去探讨与研究.
依历代典籍来探讨针刺深度:以历代具代表性著作从用帛书至针灸学新论探讨说明如下:
一,帛书:
从日前出土文物资料看,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约帛书,是最早有关经络学说的文献.大陆「帛书」整理小组将记载经络内容的三卷「帛书」,分别暂定名「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木,这两篇「古灸经」的内容记载了经脉的循行分布及病候,堪称经络学的最早专著.在经络学说的起源及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当时尚未精作经络,在「足臂十一脉灸经」称做」(脉之古字).「阴阳十一脉灸经」称作『脉』(脉之古字).而且全身只有十一条,其中缺少手厥阴心包经之名称及手少阴心经的内容.而分析各脉的循行路线,除循行分布区域较局限外,全部分布在身体表面很少和脏肺相联系,并且各脉没有相互衔接,相互联为表裏的关系.当然对穴位深度的记载亦付之阙如.而本书可以说明早在三千多年而,经络学说已具雏形,并早於中医其他基础理论之形成.
二,黄帝内经灵枢
「内经」是目前所知仅存的最早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之代表作.「内经」是「素问」和「灵枢」两书的总称.「灵枢」又名「针经」.内经所讨论多以经络学说为主.主要内容分为十二经络循行路线,各经脉之是动病,所生病,络脉,经筋,皮部,奇经八脉之分布和功能.内经虽首先揭示人体上有三百六十五穴,但「素问」中仅指出五十八穴是有穴名的.而「灵枢」经也只指出一三0个穴名.所以综观「索开」及「灵枢」两酋,除却重复穴位,则仅有一九五个穴道有穴名.而内经走出以人体骨骼部位之相距尺寸(即骨度同身寸),作为取穴的标准,则是一大创举.然而在「内经」中仍未言及穴位针刺探度的问题.但内经记载了全身各经脉所属之腧穴及部分腧穴之主治范围,并对人体各条经脉的长度,经络的标本,根结,四海,气街等理论作了详细记载.而「内经」可说是经络学说,针灸医埋在秦汉以前实践之大成者.至今仍为医家所遵.
三,难经
相传为神医扁鹊秦越人所著.实际应成书於内经之后.大约在西汉时人所作. 它所谕述之内容似对「内经」中八十一个疑难问题的解答,故取名为难经.它捉出十二经络是运行全身,络脉足渗透於周身组织,而奇经八脉则具有调节气血作川,并捉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入会穴,且对腧穴的阴阳属性,五行意义以及对针刺补泻手法之补充,均大有发挥.对针灸临床深具参考价值.仍未提出针刺问题.
四,针灸学新论
林昭庚所作.成书於1992年,该书用现代科学方法,以利用尸体解剖方式,来测量人体背部膀胱经共29穴的穴位安全深度,并以电脑断层扫描摄影方法:来测量人体胸部28穴及背部22穴共50个穴的穴位安全深度.并计算出各穴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进一步在安全深度指标下,测定胸部28穴及背部22穴共50穴之穴位得气深度.并将安全深度和得气深度做进一步比较探讨.
五,其它
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灸科学,中西针灸科学等典籍而这也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针刺深度的逐渐加深加长可能和下列几种情形有关:
针具的改良进步,针刺技术方法的增进,造成针刺深度的加深
对人体解剖组织学的充分了解,明了各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形.而针刺技术的进步可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是否同人种的演化如身高,体重的增加,而造成针刺的加深进过程中是否有此现象.
是否营养的摄食均衡,增加间接促成针刺深度的逐渐加深.
针刺深度与安全深度及得气深度之相关性:
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针刺深度之改变,这仍然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探讨,这是未来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另外得气深度或安全深度是否和本文所探讨的有关,就本文作者而言,历代典籍所记载的可能是得气深度亦即是治疗有效深度而非安全深度.但是希望能进一步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穴位的安全深度,或是穴位的得气深度,而能提供初学针灸者,一个安全可靠的准则,或是给临床针灸医师一些临症的参考,也希望能提供从事针灸研究者一点资讯.
参考文献
杨甲三,张吉,陈子富,何树槐:针灸学,p741-763,1990,台北,知音出版社.
2.刘胜敏:中国针灸复健医学,p12-18,1986,明文书局.
3.黄维三:难经知要,三版,P3一10,1985,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
4.庄育民:中国针灸发展史,p2-10,1978
5皇甫谥:针灸甲乙经,p59-60,1971,旋风出版社.
6.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p10-15,1979版
7.林昭庚:新针灸大成,p3-12,1982,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
8.杨继洲:针灸大成(再版),p23-26,1988,文光图书公司.
9.黄维三:针灸科学(二版),p1-31,1982,国立编译馆.
10.张成国,姜润次,林昭庚:中西针灸科学,pl-9,1982,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所.11.林昭庚:探讨人体背部膀胱经穴位针刺深度,p1-38,1985,针灸研究论文专辑.
12.林昭庚:电脑断层扫描术探讨人体胸背部各穴位安全深度之研究,p68-92,1991-针灸学新论
13.林昭庚:针灸医疗文摘,p2-3,1987,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
14.杨维杰:黄帝内经素问译解,p33-42,1984,台联国风出版社.
15.黄帝内经素问灵枢,p14-30,1981,台南东海出版社.
16.林昭庚:探讨背部诸穴之得气深度及探讨得气与电阻之相关性,p93-115:1990:针灸学新论.
穴位针刺深度之探讨中有些是必要去厘清第一就是有关同身寸之文献探讨:中医传统典籍中有讨论同身寸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这种因人而异的指标,虽然有些繁复,但是却不失其科学性与客观性,而且一直沿用至今,中医针灸也奉之如圭臬, 列入针刺度量穴位及针刺绣深度最高指导原则.以下有关於同身寸有历代典籍来说明同身寸之理论与实际测量方法.
据灵枢骨度篇,系以身长七尺五寸者作为标准人,测量其身体各部之长度,定为标准骨度.针灸医师於量取穴位时,先度量患者各部之实际长度,然后与内经之标准骨度,比例求出适应该人之特用尺度,再以该特用尺度,依法度量穴位之距离尺寸.
唐.孙思邈(千金方)发明同身寸法,已男左女右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宋后针灸书籍(资生经)改以中指中节内度两横纹之间为一寸,到了明(针灸大全)考定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大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
等穴分寸法倡行於元明时代之针灸家,乃内经骨度法中一部分骨度之变通法.其方法,凡於数穴之间,其各穴间之距离均相等者,即将诸穴间之总长,不必问其实际尺寸,只依穴数分作若干等份,假定其为一寸或二寸,做为该部之同身寸.例如两乳之间长度,在内经骨度篇为九吋半,然两乳之间计有五穴,各穴间之距离又均相等,所以假定为八寸,则每穴之间隔当为二寸.
明针灸大成所载之同身寸法,乃博采以上诸法,去其繁难,取其简易而较合理者,作为临症取穴度量尺寸之准绳,称为综合同身寸法,为后是医家所通用.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行针分寸法歌"提到"行针分寸中指传,屈指中节两纹尖,男左女右童稚一,长短肥瘦审经权.""注解说"行针分寸法以同身寸法为准,男左手,女右手,以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寸,童稚亦如此.虽人身有长短,体有肥瘦,入针之分数不一.而身形之长者,其指节亦长,身形短者,其指节亦短,但随其长短,以取分寸,则自准矣.
探讨人体背部膀胱经29个穴位直刺安全深度,提出同身寸和穴位安全深度两者之间有很高的正相关,以科学实证方法,印证了古人以中指同身寸作为针刺深度指标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以电脑断层扫描照像探测人体胸背部合计五十个穴位的安全深度,另以受测者依穴行针,当受测者有得气时,则记录下针深度作为得气深度得到了五十个穴位以公分计算的安全深度与得气深度,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以下诸篇论文以各经络穴位典籍针刺穴位深度之探讨则由林昭庚,李德茂,张永贤,黄维三等人依据『针刺深度之探讨』之架构,依中医传统十二经络分门别类按经络不同而加以分析整理而来.首先是晋明清及现代各家针灸文献手太阴肺穴位针刺深度之探讨1995年中国医药丛刊杂志,其论文为摘要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其内容记载於我国历代医学典籍,及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针灸专书.而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方,到了晋代皇甫论(针灸甲乙经方,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寸之记载.而明朝杨钟洲之(针灸人成),综合了(内经 ),(难经)以下,至元明诸家之说,集其人成,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了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的记载更为详实,而本文即想藉整理晋明清及现代针灸文献有关於手太阴肺经穴位针刺深度的记载,进而了解古代至现代历经二,三千年的演变,每个穴位针刺深度是否有所差异.
前言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其内容记载於我国历代医学典籍,从(内经),(难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针灸甲乙经),(铜人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针灸集成),一直到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针灸专书.而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谥(针灸甲乙经),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寸之记载(1).而明朝杨继洲之(针灸大成 ),综合了(内经),(难经)以下,至元明诸家之说,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2).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了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探度的记载更为详实.针灸的疗效,决定於如下三条件:一为决定应取何穴,二为寻找正确穴位,三是配合适当手法(1).而针刺之深度是能否得气达到疗效的重要因素.虽然历代有关针灸治疗的典籍大多有穴位针刺深度的记载,但是从古至今很多穴位依照各本典籍不同,而有不同深度的记载.令人无所适从.本研究就是想藉著整理晋明清及现代针灸文献有关手太阴肺经穴位之针刺深度,进而了解针刺深度是否与年代的演进有关.经由结合现代解剖组织生理学后,海峡两岸的现代针灸专书,其穴位针剌深度是否有差异性.
有关同身寸之文献探讨
一,据灵枢骨度篇,系以身长七尺五寸者作为标准人,测众其身体各部之量度,定为标准骨度.针灸医师於量取穴位时,先度量患者各部之实际长度,然后与内经之标准骨度,比例求出适应该人之特用尺度,再以该特用尺度.依法度量穴位之距离尺寸(1)(2).
二,唐.孙思邈(千金方)发明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宋后针灸书籍(资生经)改以中指中节内度两横纹之间为一寸:到了明《针灸大全》考定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大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1).
三,等穴分寸法倡行於元明时代之针灸家,乃内经骨度法中一部份骨度之变通用法.其方法,凡於数穴之,其各穴间之距离均相等者,即将诸穴间之总长,不必问其实际尺寸,只依穴数分作若干等分,假定其为一寸或二寸,作为该部之同身寸.例如两乳之间长度,在内经骨度篇为九寸半,然两乳之间计有五穴,各穴间之距离又均相等,所以假定为八寸,则每穴之间隔当为二寸(1).
四,明针灸大成所戴之同身寸法,乃博采以上诸法,去其繁难,取其简易而较合理者,作为临症取穴度量尺寸之准绳:称为综合同身寸法,为后世医家所通用.
五,(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行针分寸法歌"提到"行针分寸中指传,屈指中节两纹尖.男左女右童稚一,长短肥瘦审经权."注解说"行针分寸法以同身寸法为准,男左手,女右手,以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寸,童稚亦如此.虽人身有长短,体有肥瘦,入针之分数不一.而身形之长者,其指节亦长,身形短者:其指节亦短,但随其长短,以取分于,则自准矣(3).…….六,探讨人体背部膀胱经29个穴位直刺安全深度,提出同身寸和穴位安全深度两者之问有很高的正相关,以科学实证方法,印证了古人以中指同身寸做为针刺深度指标的可行性及合理性(4).
七,以电脑断层扫描照像探测人体胸背部合计五十个穴位的安全深度,另以受测者依穴行针,当受测者有得气时,则记录下针深度作为得气深度得到五十个穴位以公分计算的安全深度与得气深度,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本研究所要探讨的,就是晋明清及现代文献中,对於针刺深度有详细记载的书籍来加以整理比较,兹将其背景及版本介绍如下: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为晋代皇甫镒所撰辑,刊行於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全书共12卷,一百二十八篇.系取材於(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皇甫镒综合这部专书丰富医学理论及有关经络,俞穴,针法的内容,删去重复,重新归类,再加上本人等的医疗实践,精心撰成本书.它系统地总结了晋代以前针灸疗法的治疗经验,同时由於本书部分内容来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而该书早已亡佚,因此本书就成为保存(明堂)资料的一部可贵著作(6).本书确立了穴位总数及名称,共计单穴49个,双穴300个,不但厘定了俞穴的部位,而且对穴位的排列是以头面,胸腹,背部分线排列,四肢以三阴三阳经排列(7),唐代列为太医院学习及考试医生内容之一,对日木,韩国的影响极深.本研究采用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发行的脉经,针灸甲乙经古抄本(8),并参考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初版(9).
针灸大成
本书是由杨继洲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再加上赵文炳委交晋阳贤选校正明代以前的针灸群书综合而成的,於1601年刊行问世.在选集的各书中:包括刘纯的(医经小学),陈会,刘谨的(神应经),高武的(针灸节要),(针灸聚英)等.书中有关於针刺深度的记载,大多源於(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经素问注释,(明堂针灸图)及(神应经)等(2),是我国古典针灸医籍中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流传广泛,影响较人的一本针灸专著.本研究采用(针灸大成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7年(10).并参考林昭庚(新针灸大成),1988年(11).
勉学堂针灸集成
本书是清朝廖润鸿著,廖润鸿是当时的名医,虽然清朝的针灸医师人都是墨守元明针灸杂著(1),但是此书不失为后世的参考,关於穴位针刺深度记就於卷三,四,某内容源於(钢人),(医学入门),(资生经),(医学纲目)等书(12),木研究采用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
针灸科学
本书是黄维三编著,为部编中医大学用书,内容分为绪论暨针灸法,经穴学,针灸冶疗学三编.共中经穴各论共载经穴361穴,经外奇穴43穴,每穴分部位,解剖,主治,取入法,剂量五条叙述.又每穴针入几分,施灸几壮,一般针灸书籍习称(针法及灸法),(剌灸法),只有本书称为「剂量」,这是源於《内经素问.刺齐论》,表示针灸与药物一样.必须有剂量(1).本研究采用正中书局1985年版.
中西针灸科学
本书由张成国,林昭庚,姜润次等编著,是以《针灸科学》为蓝本.加入其临床心得及针灸新知.书中除中国古典的针灸学理论外,并有许多现代的针灸研究论文(13).对针剌深使同样具有完整的记载及描述.本研究采用1982年中国医学针灸研究中心第一版.
新针灸学
本书由浙江中医学院及浙江医科大学(新针灸学)编写组编写,主编为高镇五,主要是介绍针灸,同时也介绍近年来在针灸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中西医结合的一些新疗法(14).本研究采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中国针灸学概要
本书由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合编,分为三篇,中篇专论经结与输穴,十二经脉的内容根据(灵枢经脉)篇,奇经八脉参考(难经)的记载为主,输穴位置以《针灸甲乙经》为主要依据,还参考了《铜人输穴针灸树经》,《针灸大成》等文献(15).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6月二版.
中国针灸学
本书由程莘农主编,是以《中国针灸学概要》为基础,吸取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并比参考了近年来针灸研究的资料而成,并做为国际针灸进修班,研究班的教材(16).运用此书是想了解它和前书在针刺深度方而是否有差异性.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吐1986年7月三版.
腧穴学
本书由杨甲三主编,包括了北京,天津,南京,成都,安徽五所中医学院的有关教师集体讨论编集而成,是为中医学院的针灸系(或专业)所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之一.在谕穴学各论中,分别叙述了十四经361个腧穴和67个经外奇穴的位器,取法,局部解剖,主治,配伍举例,刺灸方法和文献选摘(17).本研究采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一版.
针灸学
本书由明顺培等人编为关於现代中医各科教材系列之一,内容系参考中国大陆各地中医院校之相关针灸教材,综合归纳,概括叙述,算得上是简明扼要仍又详备,适合初学者作为进修的参考教材(18).在腧穴部分为定位,主冶,刺灸法,参考资料.本研究采迅雷出版仕1989年初版.
(十一)针灸学简编
本书中大陆中医研究院编,在腧穴各论部分分为部位,体表定穴法,主治,针法灸法与针感,穴意与配伍和局部解剖等(19).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第10次印刷.
(十二)标准针灸穴位图册
大陆中医药管理局於1989年春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组织大陆针灸专家研究制定《经穴部位》,经大陆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针灸学舍审定后发布.它继承我国古代针灸穴位定位的基础上:综合现代穴位定位的研究成就,对穴位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定位.而本书是为配合《经穴部位》而编写的,十四经穴与经外穴中的穴名和部位,录自《经穴部位》,穴名简释,主治,针灸法,穴意与配伍,局部解刊等,是参考了近些年大陆出版的针灸专著有关内容编写的(20).本书是由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灸文献研究室王德深执笔.本研究采用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二,方法
将各书中手太阴肺经穴位,依各穴位在典籍中所记截的深度,作一系统的整理.
在各典籍中,(甲乙经),(针灸大成)和(针灸集成)之穴位是单一深度,《针灸科学》大多数穴位是单一深度,其余各书几乎皆是深度范围:因此一律以极小值,极大值分别整理.如中府穴在《针灸科学》深度为三分至五分:则以三为极小值,五为极大侦分别整理.
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因该书收录很前代的著作,所以有些穴位有许多典籍有不同的记载.在本文中我们仅选取铜人注释:因其穴位记载数最多,也最完整.
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按各穴位深度之极大值,极小值制图,以了解各典籍之间深度之差异.
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按手太阴肺经全部穴位之平均深度制图,以了解各典籍之间深度之差异.
研究结果
一,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按各穴位深度之极大值,极小值制图,得到图一至图十一.
十二部典籍为:针灸甲乙经(甲乙经),勉学针灸集成(针灸集成),中西针灸科学(中心针灸),中国针灸学概要(中针概),腧穴学,针灸甲简编(针灸简编),针灸大成铜人注部分(铜人注),针灸科学,新针灸学,中国针灸学(中针学),针灸学,标准穴位针灸图册(标准图册)
图一 中府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二 云门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三 天府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四 侠白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五 尺泽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六 孔最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七 列缺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八 列缺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九 太渊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 鱼际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一 少商穴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一 手太阴肺经穴位之针刺深度於12部典籍中之平均针刺深度
讨论与结论
综合上述的结果,可以观察到早期的针灸典籍,如《甲乙经》:《针灸集成》,所记载的穴位深度,皆为单一剂量,到了(针灸科举),虽然人多数穴位仍为单一剂量,已有少部分有剂量范围如5分至1寸,到了"现代针灸专书",几乎每一穴都有一深度范围.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行针分寸歌"注解说.…¨肥人肌肉肥厚,血气充满:宜剌三分半,瘦人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刺二分.然虽如此,犹当有经有权,不可执一而论:如遇不肥不瘦之人,只在二三分之间酌量取之可也(21).可以说明针刺深度由於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标准.产生了剂量范围.是否另有其他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合了上述的结果,并配合典籍著作的年代,可以发现,从晋代,明代到清代,手太阴肺经穴位之针刺深度并没有很大的产异性,到了《针灸科学》(成书约在1972年),《中国针灸学概要》(1964年一版,1979年二版)年代,穴位针刺深度已渐渐加深.但其间差异并不大,到了1982年(中西针灸科学)及大陆《新针灸学》穴位深度有显著性的加深,对民国以前的典籍,甚至比(针灸科学)所记截之深度更深,这可能是因
一,针具的改良进步,针刺技术方法的改变,以及诗疗卫生,消毒技术的提升,造成针刺深度的加深.
二,对人体解剖组织学的充分了解,明了各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形,而加深针刺的安全性及深度.
三,营养的摄取较以前充足,使得人体的气血相对较为充沛,造成针刺深度加深.
四,作者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认为如此深度才有好的疗效.
到了(腧穴学)(1984年一版,1985年第二次印刷),穴位深度反而变浅,1986年的 (中国针灸学)是(中国针灸印概要)的修订版:和修订前相较,穴位深度有加深现象:但差异此不大.(腧穴学),《中国针灸学》和1989年台北出版的《针灸学》对民国以前的典籍穴位深度仍是加深,但相差收不显著.1989年《针灸学简编》和1991《标准针灸穴位图册》所记载的手太阴肺经穴位针剌深度完全一样,还是比民国以前的典籍深,但较《中西针灸科学》浅.究其后来的书籍针刺深度变浅的原因,可能是:
作者的临床经验,体件到扎针太深易产生并发症.
辅助针灸的仪器增多.使得针刺深度不须太深即有疗效.
穴位深度大多参照"古"代典籍所致.
所以针剌深度又惭渐变浅.是否还有其它心因素,需要更进-步的探讨与研先.而在临床行针之时.除须参考典籍穴位针刺深度外,尚须考量患者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及病情轻重缓急的差异,斟酌其扎针深度才能得到最佳之疗效.
参考文献
1.黄维三,针灸科学,p.1-19,237-239:26.1985,正中书局.
2.李鼎,杨继洲,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与针灸大成,P.36,(2)1985,上海针灸杂注.
3.清.吴谦,御医宗金鉴,下册,P.196,1982,文化图书公司.
4.林昭庚:针灸研究论文专辑,P.35,1985,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
5.林昭庚,针灸学新论,P.68-165,1992,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
6.叶怡庭,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P.215,1987,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
7.杨甲三:针灸学,P.747,1980,知音出版社.
8.皇甫諡:针灸甲乙经,P.l-57,1981,东洋医学研究会.
9.针灸甲乙经校释,1979,山东中医学院.
10.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针灸大成校释,1987,人民卫生出版社.
11.林昭庚:新针灸大成,1988,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
12.清.廖润鸿,勉学堂针灸集成,卷三,四,1986,北京中国书店.
13.张成国,林昭庚,姜润次,中西针灸科学,序言,1982,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
14.高姨旺,新针灸学,前言,1982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5.北京中医学院,中国针灸学概要,编写说明,1979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16.程革展,中国针灸学:前言.1986年,人民卫生出版杜.
17.杨甲三:腧穴学,编写说明,198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8.明顺培等,针灸学,崔序,1989,迅雷出版社.
19.中医研究院,针灸学简编,1989,人民卫生出版社.
20.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标准针灸穴位图册,前言,1991,肯岛出版社.
21.清.吴谦,御医宗金鉴,下册,P.196,1982,文化周书公司.
晋明清及现代各家针灸文献手少阴心经腧穴针刺深度之探讨
林昭庚,李德茂,李采娟
中国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研究所暨针灸研究中心
摘要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其内容记载於我国历代医学典籍,及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代医学典籍中,而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镒(针灸甲已经) ,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寸之记载.明朝杨继州之(针灸大成),杂合了(内经),《难经》以下,至元明诸家之说,集其大成,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了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的记载更为详实.而本文即想藉整理晋明清及现代针灸文献有关於手少阴心经腧穴深刺深度的记载,进而了解古代至现代历经二,三千年的演变,穴位针刺深度是否有所差异.以传统「同身寸」为度量单位,以微软ExCel软体制图,我们发现:从晋代,明代到清代,手少阴心经腧穴深刺深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后针刺深度渐渐增加,到了《中西针灸科学》及大陆《新针灸学)的年代针刺深度有显著性的增加,以后又渐渐变浅.
前言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其内容记载於我国历代医学典籍,从(难经)(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针灸集成),,一直到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针灸专书.而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镒(针灸甲乙经).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度之记载.而明朝杨继洲之《针灸大成》,杂合了(内经),《难经》以下.至元明诸家之说,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上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的记哉更为详实.
针灸的疗效.决定於如下三大条件:一为决定应取何穴.二为寻找正确穴位,三是配合适当手法 4而针刺之深度是能否得气达到疗效深度的亚要因素.虽然历代有关针灸治疗的典籍大多有穴位针剌深峻的记载,但是从古至今很多穴位依照各本典籍不同,而有不同深度的记载.令人无所适从.本研究就是想藉著整理晋明清反现代针灸文献有关手少阴心经腧穴深刺深度.进而了解针刺深度是否与年代的演进有关,经由结合现代解剖组织生理学后,海峡两岸的现代针灸专书,其穴位针刺深度是否有差异性.
有关同身寸之文献探讨
一.据灵枢骨度篇.系以身长七尺五寸者作为标准人,测量其身体各部之长度,定为标准骨度.针灸医师於量取穴位时,先度量患者各部之实际长度,然后与内经之标准骨度,比例求出适应该人之特用尺度,再以该特用尺度.依法度量穴位之距离尺寸.
二.唐.孙思邈《千金刀》发明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中指上二节为一寸,宋后针灸书籍《资生经》改以中指中节内度两扩纹之间为-寸,到了明有针灸大全考定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人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6.
三.等穴分寸法倡行於元明时代之针灸家.乃内经骨度法中部分骨度之变通用法.其方法凡於数穴之间.其各穴间之距离均相等者,即将诸穴间之总长.不必间其实际尺寸,只依穴数分作若干等分,假定其为一寸或二寸,作为该部之同身寸.例如两乳之间长度,在内经骨度篇为九寸半,然两乳之间计有五穴,各穴间之距离又均相等,所以假定为八寸,则每穴之间隔当为二寸7.
四,明针灸之大成所载之同身寸法,乃博采以上诸法,去其繁难.取其简易而较合理者.作为临症取穴度量尺寸之准绳,称为综合同身寸法,为后世医家所通用8.
五.《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行钺分寸法歌.提到.行钺分寸中指传,屈指中节两纹尖.男左女又童稚一,长短肥瘦审经权."注解说"行钺分寸法以同身寸法为准,男左手,女右手,以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童稚亦如此.
虽人身有长短,体有肥瘦,入针之分数不一.而身形之长者,其指节亦长,身形短者,其指节亦短,但随其良短.以取分寸,则自唯矣9."
六.林昭庚探讨人体背部膀胱经29个穴位直刺安全深度,提出同身寸和穴位安全深度两老之开有很高的正相关.以科学实证方法,印证了古人以中指同身寸做为针刺深度指标的可行性及合理性10.
七. 林昭庚以电脑断层扫描照像探测人体胸背部合计五十个穴位的安全深度,另以受测者依人行针,"受侧者有得气时,则记录下针刺深度作为得气深度得到了五十个穴位以公分计算的安全深度与得气深度,供临床医师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晋明清及现代文献中对於穴位针刺深度有详细记载的书籍来加以推理比较,以了解其间是否有所差异,兹将各书之背景及版本介绍如下:
1.《针灸甲乙经》(甲乙经)《针灸甲乙经》为晋代皇甫缢所撰辑,刊行於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全书共12卷,一百二十八篇.系取材於《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皇甫镒综合这部专书丰富医学理论及有关经络,俞穴,针法的内容.删去重复,重新归类.再加上本人的医疗实践,精心撰成本书"它系统地总结了晋代以前针灸疗法的治疗经验,同时由於本书部份内容来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而该书早已亡夫.因此本书就成篇保存《明堂》资料的一部可贵著作.本书确立了穴位总数及名称,共计单穴49个.双穴300个,不但厘定了俞穴的部位,而且.对穴位的排列是以头面,胸腹,背部分线排列.四肢以三阴三阳经排列已,唐代列为大医院学习及考试医生内容之,对日本,韩国的影响极深.本研究采用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发行的脉经,针灸甲乙经古抄本14,并参考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初版,15
2.《针灸大成》本书是出杨继洲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再加上赵文炳委交晋阳贤选集校正明代以前的针灸群书综合而成的,於1601年刊行问世.在选集的各书中,包括了刘纯的《医经小学》,陈会,刘谨的(神应经).高武的《针灸节要》,(针灸聚英)等.书中有关於针刺深度的记载,大多源於《铜人输穴针灸图经》,内经素问注释,(明堂针灸图)及《神应经》等.是我国古典针灸医籍中,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本针灸专著.本研究采用(针灸大成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7年16.并参考林昭庚(新针灸大成),1988年17.
3. 《勉学堂针灸集成》(针灸集成)本书是清朝廖润鸿著.廖润鸿是常时的名医.虽然清朝的针灸医师大部是墨守元,明针灸杂注,但是此书不失为后世的参考.关於穴位针刺深度记载於卷二,四.其内容源於《钢人》,《医学入门》,(资生经),(医学纲目)等书19,本研究采用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
4.《针灸科学》本书是黄维三编著,为部编中医大学用书,内容分为绪论暨针灸法,经穴学,针灸治疗单三编.其中经穴各谕共载经穴361穴,经外奇穴43穴,每穴分部位,解剖,主治,取穴法,剂量五条叙述.又每穴针入几分,施灸几壮¨一般针灸书籍习稠「针法及灸法」,「刺灸法」,只有本书称为「剂量」,这是源於(内经素问.剌齐谕),表示针灸与药物一样.皆须有剂量4.本研究采用正中书局1985版.
五.《中西针灸科学》(中西针灸)
本书由张成国,林昭庚,姜润次等编著,是以(针灸科学)为蓝本,加入其临床心得及针灸新知.书中除中国古典的针灸理论外.并有许多现代的针灸研究论文20.对「刺深度同样具有完整的记载及描述.本研究采用1982年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第一版.
六《新针灸学》
本书由浙江中医学院及浙江医科大学(新针灸学)编写组编写,主编为高镇五.主要是介绍针灸.同时也介绍近年来在针灸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中西医结合的一些新疗法21.本研究采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杜1982年第一版.
七.《中国针灸学概要》(中针概要)
本书由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合编.分为三篇,中篇专论经络与输穴,.十二经脉的内容根据(灵枢经脉)篇.奇经八脉参考《难经》的记载为主.腧穴位置以《针灸甲乙经》为主要依据,还参考了(铜入输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文献" .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午6月二版.
八.《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
本书由程莘农主编,是以(中国针灸学概要)为基础.吸取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并且参考了近年来针灸研究的资料而成,并做为国际针灸进修班,研究班的教材.选用此书是想了解它和前书在针刺深度方面是否有差异性.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7月三版.
九.《腧穴学》
本书由杨甲三主编.包括了北京,天津,南京,成都,安徽五所中医学院的有关教师集体讨论编集而成,是为中医学院的针灸系(或专业)所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之一.在腧穴学各论中,分别叙述了十四经361个腧穴和67个经外奇穴的位置,取法,局部解剖,主治,配伍举例,剌灸方法和文献选摘24.本研究采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版.
十.《针灸学》
本书由明顺培等人编写属於现代中医各科教材系列之一,内容系参考中国大陆各地中医院校之相关针灸教材,综合归纳.概括叙述,算得上是简明扼要仍又详备,适合初学者作为进修的参考教材25.在腧穴部份分为定位,主治,刺灸法,参考资料.本研究采用迅雷出版杜1989年初版.
十一.《针灸学简编》(针灸简编)
本书由大陆中医研究院编,在腧穴各论部份分为部位,体表定穴法,主治,针法灸法与针感.穴意与配伍和局部解剖等26.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午第二版第10次印刷.
十二.《标准针灸穴位图册》(标准图册)
大陆中医药管理局於1989年存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组织大陆针灸专家研究制定经穴部位,经大陆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针灸学会审定后发布.它继承我国古代针灸穴位定位的基础上.综合线代穴位定位的研究成就.对穴位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定位.而本书是为配合(经穴部位)而编写的,十四经穴与经外奇穴中的穴名和部位,录自(经穴部位),穴名简释,主治,针灸法,穴意和配,局部解剖等,是参考了近些年大陆出版的针灸专著有关内容编写的.本书是由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灸文献室王得深执笔.本研究采用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二,方法:
(-)将各书中手少阴心经穴位,依各穴位在典籍中所记载的深度,作一系统的整理.
(二)在各典籍中,(甲乙经),(针灸大成)和(针灸集成)之穴位是单一深度,(针
灸科学)大多数穴位是单一深度,其余各书几乎皆是深度范围,因此一律以极小值,极大值分别整理.如中府穴在(针灸科学)深度为三分至五分,则以三为极小值,五为极大值分别整理.
(三)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因该书收录很多前代的著作,所以有些穴位在许多典籍有不同的记载.在本文中我们仅选取铜人注释,因其穴位记载数最多.也最完整.
(四)在典籍中出现记载禁针,无深度记载或只有灸法的穴位,则不并入深度统计及制图.
(五)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取手少阴心经穴位,按各穴位深度之极大值,极小值制图,以了解各典籍之间深度之差异.
(六)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按手少阴心经全部穴位之平均深度制图,以了解各典籍之间深
研究结果
一,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取手少阴心经穴位,按各穴位深度之极大值,极小值制固,得到图一至图九.
图一. 极泉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二.青灵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三.少海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四.灵道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五.通里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六.阴却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七.神门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八.少府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九.少冲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二. 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按手少阴心经全部穴位之平均深度制图,得到图十..
图十. 手少阴心经全部穴位於十二部典籍中之平均针刺深度
讨论与结论
综合上述的结果,可以观察到手少阴心经中的极泉穴,青灵穴在《针灸甲乙经》皆无深度记载,后者在《针灸大成铜人注》只记载灸法,在《针灸集成》,《针灸科学》记载禁针,但以后的典籍此二穴皆有针刺的深度记载,应该是后世医家临床应用未见后遗症,认为可以针刺,所以有了针刺深度的记载.
早期的针灸典籍,如《甲乙经》,《针灸集成》,所记载的穴位深度,皆为单一剂量,到了《针灸科学》,虽然大多数穴位仍为单一剂量,已有少部份有剂量范围如5分至1寸,到了现代针灸专书,几乎每穴都有一深度范围.在《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行针分寸歌"注解说"肥人肌肉肥厚,血气充满,宜刺三分半,瘦人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剌二分.然虽如此,犹当有经有权,不可执一而论,如遇不肥不瘦之人,只在二三分之间酌量取之可也"'."可以说明针刺深度由於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标准,产生了剂量范围.是否另有其他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合了上述的结果,我们配合典籍著作的年代,可以发现:从晋代,明代到清代,手少阴心经穴位之针刺深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性,到了《针灸科学》(成书约1972年),《中国针灸学概要》(1964年一版,1979年二版)年代,穴位针刺深度已渐渐加深,但其间差异并不大,到了1982年《中西针灸科学》及大陆《新针灸学》所记载之穴位深度较民国以前的典籍,甚至包括《针灸科学》,有显著性的加深,这可能是因:
1.针具的改良进步,针刺技术方法的改变,以及医疗卫生,消毒技术的提升,造成针刺深度的加深.
2.对人体解剖组织学的充分了解,明了各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形,而加深针刺的安全性及深度.
3.营养的摄取较以前充足,使得人体的气
血相对较为充沛,造成针刺深度加深.
4.作者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认为如此深度才有好的疗效.
到了《愉穴学》(1984年,版,1985年第二次印刷),穴位深度反而变浅,1986年的《中国针灸学》是《中国针灸学概要》的修订版,和修订前相较,穴位深度有加深现象,但差异并不大.《输穴学》,《中国针灸学》和1989年台北迅雷出版吐出版的《针灸学》对民国以前的典籍穴位深度仍是加深,但相差并不显著.1989年《针灸学简编》和1991年《标准针灸穴位图册》所记数的手少阴心经穴位针刺深度完全一样,还是比民国以前的典籍深,但较《中西针灸科学》浅.究其后来的书籍针刺深度变浅的原因.可能是:
1.作者的临床经验,能会到扎针太深易产生并发症.
2.辅助针灸的仪器增多,便得针刺深度不须太深即有疗效.
3.穴位深度大多参照古代典籍所致.所以针刺深度又渐渐变浅.是否还有其它的因素,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而在临床行针之时,除须参考典籍穴位针刺深度外,尚须考量患者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及病情轻重缓急的差异,斟酌其扎针深度才能得到最佳之疗效.
参考文献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l,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I9,1985
李鼎.杨继洲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与《针灸大成》,上海针灸杂志,P36,(2)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7,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8,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8,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9,1985.
清吴谦编辑,御寨医宗金鉴,文化固书公司,下册P196,1982
林昭庚编著,针灸研究论文专辑,中国医学院针灸研究中心,P35,1985
林昭庚著,针灸学新论,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P68-165,1992.
叶怡庭著,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215,1987.
杨甲三主编,针灸学,知音出版社,P747,1980.
皇甫谥,针灸甲乙经,东洋医学研究会,Pl-57,1981
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1979
李鼎.杨继洲的《街生针灸玄机秘要》与《针灸大成》,上海针灸杂志,P36,(2)1985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校释,,针灸大成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林昭庚,新针灸大戍,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1988.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6,1985
清.廖润鸿著,勉学堂针灸集成,北京中国书店,卷三,四,1986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1985
张成国等编著,中西针灸科学,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1982
高镇五主编,新针灸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1版.
北京中医学院等编,中国针灸学概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6月2版.
程莘农主编,中国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3版.
杨甲三主编,腧穴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版.
明顺培等编写,针灸学,迅雷出版社,1989
中医研究院编,针灸学简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标准针灸穴位固册,青岛出版社,1991
清吴谦编辑,御纂医宗金鉴,文化图书公司,下册,P196,1982.
林昭庚,李德茂,李采娟,张永贤等所做之『晋明清及现代各家针灸文献足阳明
胃经重要腧穴针刺深度之探讨』发表於1997年中国医药学院杂志
摘要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其内容记载於我国历代医学典籍,及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代医学典籍中,而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镒(针灸甲已经) ,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寸之记载.明朝杨继州之(针灸大成),杂合了(内经),《难经》以下,至元明诸家之说,集其大成,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了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的记载更为详实.而本文即想藉整理晋明清及现代针灸文献有关於足阳明胃经重要及常用穴位针札度的记载,进而了解古代至现代历经二,三千年的演变,穴位针刺深度是否有所差异.以传统「同身寸」为度量单位,以微软ExCel软体制图,我们发现:从晋代,明代到清代,足阳明胃经重要及常用穴位之针刺深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后针刺深度渐渐增加,到了《中西针灸科学》及大陆《新针灸学)的年代针刺深度有显著性的增加,以后又渐渐变浅.
关键词:足阳明胃经,腧穴,针刺深度,同身寸.
前言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其内容记载於我国历代医学典籍,从(难经)(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针灸集成),,一直到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针灸专书.而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镒(针灸甲乙经).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度之记载.而明朝杨继洲之《针灸大成》,杂合了(内经),《难经》以下.至元明诸家之说,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上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的记哉更为详实.
针灸的疗效.决定於如下三大条件:一为决定应取何穴.二为寻找正确穴位,三是配合适当手法 4而针刺之深度是能否得气达到疗效深度的亚要因素.虽然历代有关针灸治疗的典籍大多有穴位针剌深峻的记载,但是从古至今很多穴位依照各本典籍不同,而有不同深度的记载.令人无所适从.本研究就是想藉著整理晋明清反现代针灸文献有关手太阳小肠经重要及常用穴位之针刺深度.进而了解针刺深度是否与年代的演进有关,经由结合现代解剖组织生理学后,海峡两岸的现代针灸专书,其穴位针刺深度是否有差异性.
有关同身寸之文献探讨
一.据灵枢骨度篇.系以身长七尺五寸者作为标准人,测量其身体各部之长度,定为标准骨度.针灸医师於量取穴位时,先度量患者各部之实际长度,然后与内经之标准骨度,比例求出适应该人之特用尺度,再以该特用尺度.依法度量穴位之距离尺寸.
二.唐.孙思邈《千金方》发明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中指上二节为一寸,宋后针灸书籍《资生经》改以中指中节内度两扩纹之间为-寸,到了明有针灸大全考定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人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6.
三.等穴分寸法倡行於元明时代之针灸医家.乃内经骨度法中部分骨度之变通用法.其方法凡於数穴之间.其各穴间之距离均相等者,即将诸穴间之总长.不必间其实际尺寸,只依穴数分作若干等分,假定其为一寸或二寸,作为该部之同身寸.例如两乳之间长度,在内经骨度篇为九寸半,然两乳之间计有五穴,各穴间之距离又均相等,所以假定为八寸,则每穴之间隔当为二寸7.
四,明针灸之大成所载之同身寸法,乃博采以上诸法,去其繁难.取其简易而较合理者.作为临症取穴度量尺寸之准绳,称为综合同身寸法,为后世医家所通用8.
五.《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行钺分寸法歌.提到.行钺分寸中指传,屈指中节两纹尖.男左女又童稚一,长短肥瘦审经权."注解说"行钺分寸法以同身寸法为准,男左手,女右手,以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童稚亦如此.
虽人身有长短,体有肥瘦,入针之分数不一.而身形之长者,其指节亦长,身形短者,其指节亦短,但随其良短.以取分寸,则自唯矣9."
六.林昭庚探讨人体背部膀胱经29个穴位直刺安全深度,提出同身寸和穴位安全深度两老之开有很高的正相关.以科学实证方法,印证了古人以中指同身寸做为针刺深度指标的可行性及合理性10.
七. 林昭庚以电脑断层扫描照像探测人体胸背部合计五十个穴位的安全深度,另以受测者依人行针,"受侧者有得气时,则记录下针刺深度作为得气深度得到了五十个穴位以公分计算的安全深度与得气深度,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晋明清及现代文献中对於穴位针刺深度有详细记载的书籍来加以推理比较,以了解其间是否有所差异,兹将各书之背景及版本介绍如下:
1.《针灸甲乙经》(甲乙经)《针灸甲乙经》为晋代皇甫缢所撰辑,刊行於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全书共12卷,一百二十八篇.系取材於《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皇甫镒综合这部专书丰富医学理论及有关经络,俞穴,针法的内容.删去重复,重新归类.再加上本人的医疗实践,精心撰成本书"它系统地总结了晋代以前针灸疗法的治疗经验,同时由於本书部份内容来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而该书早已亡夫.因此本书就成篇保存《明堂》资料的一部可贵著作.本书确立了穴位总数及名称,共计单穴49个.双穴300个,不但厘定了俞穴的部位,而且.对穴位的排列是以头面,胸腹,背部分线排列.四肢以三阴三阳经排列已,唐代列为大医院学习及考试医生内容之,对日本,韩国的影响极深.本研究采用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发行的脉经,针灸甲乙经古抄本14,并参考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初版,15
2.《针灸大成》本书是出杨继洲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再加上赵文炳委交晋阳贤选集校正明代以前的针灸群书综合而成的,於1601年刊行问世.在选集的各书中,包括了刘纯的《医经小学》,陈会,刘谨的(神应经).高武的《针灸节要》,(针灸聚英)等.书中有关於针刺深度的记载,大多源於《铜人输穴针灸图经》,内经素问注释,(明堂针灸图)及《神应经》等.是我国古典针灸医籍中,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本针灸专著.本研究采用(针灸大成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7年16.并参考林昭庚(新针灸大成),1988年17.
3. 《勉学堂针灸集成》(针灸集成)本书是清朝廖润鸿著.廖润鸿是常时的名医.虽然清朝的针灸医师大部是墨守元,明针灸杂注,但是此书不失为后世的参考.关於穴位针刺深度记载於卷二,四.其内容源於《钢人》,《医学入门》,(资生经),(医学纲目)等书19,本研究采用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
4.《针灸科学》本书是黄维三编著,为部编中医大学用书,内容分为绪论暨针灸法,经穴学,针灸治疗单三编.其中经穴各谕共载经穴361穴,经外奇穴43穴,每穴分部位,解剖,主治,取穴法,剂量五条叙述.又每穴针入几分,施灸几壮¨一般针灸书籍习稠「针法及灸法」,「刺灸法」,只有本书称为「剂量」,这是源於(内经素问.剌齐谕),表示针灸与药物一样.皆须有剂量4.本研究采用正中书局1985版.
五.《中西针灸科学》(中西针灸)
本书由张成国,林昭庚,姜润次等编著,是以(针灸科学)为蓝本,加入其临床心得及针灸新知.书中除中国古典的针灸理论外.并有许多现代的针灸研究论文20.对「刺深度同样具有完整的记载及描述.本研究采用1982年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第一版.
六《新针灸叟》
本书由浙江中医学院及浙江医科大学(新针灸学)编写组编写,主编为高镇五.主要是介绍针灸.同时也介绍近年来在针灸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中西医结合的一些新疗法21.本研究采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杜1982年第一版.
七.《中国针灸学概要》(中针概要)
本书由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合编.分为三篇,中篇专论经络与输穴,.十二经脉的内容根据(灵枢经脉)篇.奇经八脉参考《难经》的记载为主.腧穴位置以《针灸甲乙经》为主要依据,还参考了(铜入输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文献" .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午6月二版.
八.《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
本书由程莘农主编,是以(中国针灸学概要)为基础.吸取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并且参考了近年来针灸研究的资料而成,并做为国际针灸进修班,研究班的教材.选用此书是想了解它和前书在针刺深度方面是否有差异性.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7月三版.
九.《腧穴学》
本书由杨甲三主编.包括了北京,天津,南京,成都,安徽五所中医学院的有关教师集体讨论编集而成,是为中医学院的针灸系(或专业)所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之一.在腧穴学各论中,分别叙述了十四经361个腧穴和67个经外奇穴的位置,取法,局部解剖,主治,配伍举例,剌灸方法和文献选摘24.本研究采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版.
十.《针灸学》
本书由明顺培等人编写属於现代中医各科教材系列之一,内容系参考中国大陆各地中医院校之相关针灸教材,综合归纳.概括叙述,算得上是简明扼要仍又详备,适合初学者作为进修的参考教材25.在腧穴部份分为定位,主治,刺灸法,参考资料.本研究采用迅雷出版杜1989年初版.
十一.《针灸学简编》(针灸简编)
本书由大陆中医研究院编,在腧穴各论部份分为部位,体表定穴法,主治,针法灸法与针感.穴意与配伍和局部解剖等26.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午第二版第10次印刷.
十二.《标准针灸穴位图册》(标准图册)
大陆中医药管理局於1989年存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组织大陆针灸专家研究制定经穴部位,经大陆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针灸学会审定后发布.它继承我国古代针灸穴位定位的基础上.综合线代穴位定位的研究成就.对穴位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定位.而本书是为配合(经穴部位)而编写的,十四经穴与经外奇穴中的穴名和部位,录自(经穴部位),穴名简释,主治,针灸法,穴意和配,局部解剖等,是参考了近些年大陆出版的针灸专著有关内容编写的.本书是由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灸文献室王得深执笔.本研究采用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二,方法:
(-)将各书中足阳明胃经穴位,依各穴位在典籍中所记载的深度,作一系统的整理.
(二)在各典籍中,(甲乙经),(针灸大成)和(针灸集成)之穴位是单一深度,(针
灸科学)大多数穴位是单一深度,其余各书几乎皆是深度范围,因此一律以极小值,极大值分别整理.如中府穴在(针灸科学)深度为三分至五分,则以三为极小值,五为极大值分别整理.
(三)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因该书收录很多前代的著作,所以有些穴位在许多典籍有不同的记载.在本文中我们仅选取铜人注释,因其穴位记载数最多.也最完整.
(四)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取足阳明胃经中重要及常用穴位,按各穴位深度之极大值,极小值制图,以了解各典籍之间深度之差异.
(五)重要之腧穴以黄维三(针灸科学)中所叙述的井荣俞原经合穴,十二经脉流注起止穴,络穴等为范围(30),再加上临床常用之穴道.
(六)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按足阳明胃经全部穴位之平均深度制图.以了解各典籍之间深度之差异.
研究结果
一,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取足阳明胃经中重要及常用穴位,按各穴位深度之极大值,极小值制图,得到图一至图十三.
二,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按足阳明胃经全部穴位之平均深度制图.得到图十四.
注:承泣穴位(铜人注),(针灸集成)记载禁针
图一. 承泣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二.梁门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三.天枢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四.梁丘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五.足三里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六.上巨虚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七.下巨虚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八.丰隆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九.解溪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冲阳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一.陷谷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二.内庭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三.厉兑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四.足阳明胃经全部穴位於十二部典籍中之平均针刺深度
讨论与结论
综合上述的结果,可以观察到早期的针灸典籍,如《甲乙经》,《针灸集成》,所记载的穴位深度,皆为单一剂量,到了《针灸科学》,虽然大多数穴位仍为单一剂量,已有少部份有剂量范围如5分至1寸,到了现代针灸专书,几乎每穴都有一深度范围.在《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行针分寸歌"注解说"肥人肌肉肥厚,血气充满,宜刺三分半,瘦人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剌二分.然虽如此,犹当有经有权,不可执一而论,如遇不肥不瘦之人,只在二三分之间酌量取之可也"'."可以说明针刺深度由於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标准,产生了剂量范围.是否另有其他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合了上述的结果,我们配合典籍著作的年代,可以发现:从晋代,明代到清代,手少阴心经穴位之针刺深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性,到了《针灸科学》(成书约1972年),《中国针灸学概要》(1964年一版,1979年二版)年代,穴位针刺深度已渐渐加深,但其间差异并不大,到了1982年《中西针灸科学》及大陆《新针灸学》所记载之穴位深度较民国以前的典籍,甚至包括《针灸科学》,有显著性的加深,这可能是因:
1.针具的改良进步,针刺技术方法的改变,以及医疗卫生,消毒技术的提升,造成针刺深度的加深.
2.对人体解剖组织学的充分了解,明了各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形,而加深针刺的安全性及深度.
3.营养的摄取较以前充足,使得人体的气
血相对较为充沛,造成针刺深度加深.
4.作者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认为如此深度才有好的疗效.
到了《愉穴学》(1984年,版,1985年第二次印刷),穴位深度反而变浅,1986年的《中国针灸学》是《中国针灸学概要》的修订版,和修订前相较,穴位深度有加深现象,但差异并不大.《输穴学》,《中国针灸学》和1989年台北迅雷出版吐出版的《针灸学》对民国以前的典籍穴位深度仍是加深,但相差并不显著.1989年《针灸学简编》和1991年《标准针灸穴位图册》所记数的手少阴心经穴位针刺深度完全一样,还是比民国以前的典籍深,但较《中西针灸科学》浅.究其后来的书籍针刺深度变浅的原因.可能是:
1.作者的临床经验,能会到扎针太深易产生并发症.
2.辅助针灸的仪器增多,便得针刺深度不须太深即有疗效.
3.穴位深度大多参照古代典籍所致.所以针刺深度又渐渐变浅.是否还有其它的因素,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而在临床行针之时,除须参考典籍穴位针刺深度外,尚须考量患者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及病情轻重缓急的差异,斟酌其扎针深度才能得到最佳之疗效.
参考文献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l,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I9,1985
李鼎.杨继洲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与《针灸大成》,上海针灸杂志,P36,(2)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1985.
黄维三编著
,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7,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8,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8,1985.
清吴谦编辑,御寨医宗金鉴,文化固书公司,下册P196,1982
林昭庚编著,针灸研究论文专辑,中国医学院针灸研究中心,P35,1985
林昭庚著,针灸学新论,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P68-165,1992.
叶怡庭著,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215,1987.
杨甲三主编,针灸学,知音出版社,P747,1980.
皇甫谥,针灸甲乙经,东洋医学研究会,Pl-57,1981
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1979
同2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校释,,针灸大成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林昭庚,新针灸大戍,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1988.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6,1985
清.廖润鸿著,勉学堂针灸集成,北京中国书店,卷三,四,1986
同1.凡例VI.
张成国等编著,中西针灸科学,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1982
高镇五主编,新针灸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1版.
北京中医学院等编,中国针灸学概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6月2版.
程莘农主编,中国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3版.
杨甲三主编,腧穴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版.
明顺培等编写,针灸学,迅雷出版社,1989
中医研究院编,针灸学简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标准针灸穴位固册,青岛出版社,1991
同1. pp210-219.
同9.下册196
^4
n
晋明清及现代各家针灸文献对太阳小肠经重要腧穴针刺深度之考证登於1997年中医药杂志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其内容记载於我国历代医学典籍,及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代医学典籍中,而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镒(针灸甲已经) ,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寸之记载.明朝杨继州之(针灸大成),杂合了(内经),《难经》以下,至元明诸家之说,集其大成,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了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的记载更为详实.而本文即想藉整理晋明清及现代针灸文献有关於手太阳小肠经重要及常用穴位针札度的记载,进而了解古代至现代历经二,三千年的演变,穴位针刺深度是否有所差异.以传统「同身寸」为度量单位,以微软ExCel软体制图,我们发现:从晋代,明代到清代,手太阳小肠经重要及常用穴位之针刺深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后针刺深度渐渐增加,到了《中西针灸科学》及大陆《新针灸学)的年代针刺深度有显著性的增加,以后又渐渐变浅.
关键词:手太阳小肠经,输穴,针刺深度,同身寸.
前言
针灸为中国医学之一门,属於物理疗法,是一种最迅速确实且简便安全之专门医术,.其内容记载於我国历代医学典籍,从(难经)(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针灸集成),,一直到民国以来,海峡两岸之各种针灸专书.而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关针灸深度的探讨.可溯及最早的《内经》,到了晋代,皇甫镒(针灸甲乙经).即有每个穴位的详细深度分度之记载.而明朝杨继洲之《针灸大成》,杂合了(内经),《难经》以下.至元明诸家之说,使针灸之理论及实践有更详细的记载.而近代海峡两岸更有许多针灸专书将穴位结合上现代解剖生理组织学加以定位,使得针刺深度的记哉更为详实.
针灸的疗效.决定於如下三大条件:一为决定应取何穴.二为寻找正确穴位,三是配合适当手法 4而针刺之深度是能否得气达到疗效深度的亚要因素.虽然历代有关针灸治疗的典籍大多有穴位针剌深峻的记载,但是从古至今很多穴位依照各本典籍不同,而有不同深度的记载.令人无所适从.本研究就是想藉著整理晋明清反现代针灸文献有关手太阳小肠经重要及常用穴位之针刺深度.进而了解针刺深度是否与年代的演进有关,经由结合现代解剖组织生理学后,海峡两岸的现代针灸专书,其穴位针刺深度是否有差异性.
有关同身寸之文献探讨
一.据灵枢骨度篇.系以身长七尺五寸者作为标准人,测量其身体各部之长度,定为标准骨度.针灸医师於量取穴位时,先度量患者各部之实际长度,然后与内经之标准骨度,比例求出适应该人之特用尺度,再以该特用尺度.依法度量穴位之距离尺寸.
二.唐.孙思邈《千金刀》发明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中指上二节为一寸,宋后针灸书籍《资生经》改以中指中节内度两扩纹之间为-寸,到了明有针灸大全考定同身寸法,以男左女右,人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6.
三.等穴分寸法倡行於元明时代之针灸家.乃内经骨度法中部分骨度之变通用法.其方法凡於数穴之间.其各穴间之距离均相等者,即将诸穴间之总长.不必间其实际尺寸,只依穴数分作若干等分,假定其为一寸或二寸,作为该部之同身寸.例如两乳之间长度,在内经骨度篇为九寸半,然两乳之间计有五穴,各穴间之距离又均相等,所以假定为八寸,则每穴之间隔当为二寸7.
四,明针灸之大成所载之同身寸法,乃博采以上诸法,去其繁难.取其简易而较合理者.作为临症取穴度量尺寸之准绳,称为综合同身寸法,为后世医家所通用8.
五.《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行钺分寸法歌.提到.行钺分寸中指传,屈指中节两纹尖.男左女又童稚一,长短肥瘦审经权."注解说"行钺分寸法以同身寸法为准,男左手,女右手,以中指第二节屈指两纹尖相去为一.童稚亦如此.虽人身有长短,体有肥瘦,入针之分数不一.而身形之长者,其指节亦长,身形短者,其指节亦短,但随其良短.以取分寸,则自唯矣9."
六.林昭庚探讨人体背部膀胱经29个穴位直刺安全深度,提出同身寸和穴位安全深度两老之开有很高的正相关.以科学实证方法,印证了古人以中指同身寸做为针刺深度指标的可行性及合理性10.
七. 林昭庚以电脑断层扫描照像探测人体胸背部合计五十个穴位的安全深度,另以受测者依人行针,"受侧者有得气时,则记录下针刺深度作为得气深度得到了五十个穴位以公分计算的安全深度与得气深度,供临床医师参考应用11.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将晋明清及现代文献中对於穴位针刺深度有详细记载的书籍来加以推理比较,以了解其间是否有所差异,兹将各书之背景及版本介绍如下:
1.《针灸甲乙经》(甲乙经)《针灸甲乙经》为晋代皇甫缢所撰辑,刊行於公元282年晋太康三年,全书共12卷,一百二十八篇.系取材於《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皇甫镒综合这部专书丰富医学理论及有关经络,俞穴,针法的内容.删去重复,重新归类.再加上本人的医疗实践,精心撰成本书"它系统地总结了晋代以前针灸疗法的治疗经验,同时由於本书部份内容来自《明堂孔穴针灸治要》而该书早已亡夫.因此本书就成篇保存《明堂》资料的一部可贵著作.本书确立了穴位总数及名称,共计单穴49个.双穴300个,不但厘定了俞穴的部位,而且.对穴位的排列是以头面,胸腹,背部分线排列.四肢以三阴三阳经排列已,唐代列为大医院学习及考试医生内容之,对日本,韩国的影响极深.本研究采用日本东洋医学研究会发行的脉经,针灸甲乙经古抄本14,并参考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初版,15
2.《针灸大成》本书是出杨继洲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再加上赵文炳委交晋阳贤选集校正明代以前的针灸群书综合而成的,於1601年刊行问世.在选集的各书中,包括了刘纯的《医经小学》,陈会,刘谨的(神应经).高武的《针灸节要》,(针灸聚英)等.书中有关於针刺深度的记载,大多源於《铜人输穴针灸图经》,内经素问注释,(明堂针灸图)及《神应经》等.是我国古典针灸医籍中,内容丰富.资料全面,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本针灸专著.本研究采用(针灸大成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7年16.并参考林昭庚(新针灸大成),1988年17.
3. 《勉学堂针灸集成》(针灸集成)本书是清朝廖润鸿著.廖润鸿是常时的名医.虽然清朝的针灸医师大部是墨守元,明针灸杂注,但是此书不失为后世的参考.关於穴位针刺深度记载於卷二,四.其内容源於《钢人》,《医学入门》,(资生经),(医学纲目)等书19,本研究采用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
4.《针灸科学》本书是黄维三编著,为部编中医大学用书,内容分为绪论暨针灸法,经穴学,针灸治疗单三编.其中经穴各谕共载经穴361穴,经外奇穴43穴,每穴分部位,解剖,主治,取穴法,剂量五条叙述.又每穴针入几分,施灸几壮¨一般针灸书籍习稠「针法及灸法」,「刺灸法」,只有本书称为「剂量」,这是源於(内经素问.剌齐谕),表示针灸与药物一样.皆须有剂量4.本研究采用正中书局1985版.
五.《中西针灸科学》(中西针灸)
本书由张成国,林昭庚,姜润次等编著,是以(针灸科学)为蓝本,加入其临床心得及针灸新知.书中除中国古典的针灸理论外.并有许多现代的针灸研究论文20.对「刺深度同样具有完整的记载及描述.本研究采用1982年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第一版.
六《新针灸叟》
本书由浙江中医学院及浙江医科大学(新针灸学)编写组编写,主编为高镇五.主要是介绍针灸.同时也介绍近年来在针灸学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中西医结合的一些新疗法21.本研究采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杜1982年第一版.
七.《中国针灸学概要》(中针概要)
本书由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合编.分为三篇,中篇专论经络与输穴,.十二经脉的内容根据(灵枢经脉)篇.奇经八脉参考《难经》的记载为主.腧穴位置以《针灸甲乙经》为主要依据,还参考了(铜入输穴针灸图经》,《针灸大成》等文献" .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午6月二版.
八.《中国针灸学》(中国针灸)
本书由程莘农主编,是以(中国针灸学概要)为基础.吸取长期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并且参考了近年来针灸研究的资料而成,并做为国际针灸进修班,研究班的教材.选用此书是想了解它和前书在针刺深度方面是否有差异性.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7月三版.
九.《腧穴学》
本书由杨甲三主编.包括了北京,天津,南京,成都,安徽五所中医学院的有关教师集体讨论编集而成,是为中医学院的针灸系(或专业)所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之一.在腧穴学各论中,分别叙述了十四经361个腧穴和67个经外奇穴的位置,取法,局部解剖,主治,配伍举例,剌灸方法和文献选摘24.本研究采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版.
十.《针灸学》
本书由明顺培等人编写属於现代中医各科教材系列之一,内容系参考中国大陆各地中医院校之相关针灸教材,综合归纳.概括叙述,算得上是简明扼要仍又详备,适合初学者作为进修的参考教材25.在腧穴部份分为定位,主治,刺灸法,参考资料.本研究采用迅雷出版杜1989年初版.
十一.《针灸学简编》(针灸简编)
本书由大陆中医研究院编,在腧穴各论部份分为部位,体表定穴法,主治,针法灸法与针感.穴意与配伍和局部解剖等26.本研究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午第二版第10次印刷.
十二.《标准针灸穴位图册》(标准图册)
大陆中医药管理局於1989年存委托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组织大陆针灸专家研究制定经穴部位,经大陆中医药管理局与中国针灸学会审定后发布.它继承我国古代针灸穴位定位的基础上.综合线代穴位定位的研究成就.对穴位进行了全面准确的定位.而本书是为配合(经穴部位)而
研究结果
一.以典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取手太阳小肠经重要及常用穴位,按个穴深度之极大极小值制图,得到图一至图十.
图一. 少泽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二.前谷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三.后溪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四.腕骨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五.阳谷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六.养老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七.支正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八.小海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九.俞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图十.听宫穴之针刺深度於十二部典籍中之极大极小值
二.以手太阳小肠经10个重要穴位为横轴,深度为纵轴,以古代文献及现代文献的平均深度制图,得到图11.
图十一.小肠经中10个重要穴位古代文献与现代文献之平均深度
讨论与结论
综合上述的结果,可以观察到早期的针灸典籍,如《甲乙经》,《针灸集成》,所记载的穴位深度,皆为单一剂量,到了《针灸科学》,虽然大多数穴位仍为单一剂量,已有少部份有剂量范围如5分至1寸,到了现代针灸专书,几乎每穴都有一深度范围.在《医宗金鉴.剌灸心法》"行针分寸歌"注解说"肥人肌肉肥厚,血气充满,宜刺三分半,瘦人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剌二分.然虽如此,犹当有经有权,不可执一而论,如遇不肥不瘦之人,只在二三分之间酌量取之可也"'."可以说明针刺深度由於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标准,产生了剂量范围.是否另有其他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合了上述的结果,我们配合典籍著作的年代,可以发现:从晋代,明代到清代,手少阴心经穴位之针刺深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性,到了《针灸科学》(成书约1972年),《中国针灸学概要》(1964年一版,1979年二版)年代,穴位针刺深度已渐渐加深,但其间差异并不大,到了1982年《中西针灸科学》及大陆《新针灸学》所记载之穴位深度较民国以前的典籍,甚至包括《针灸科学》,有显著性的加深,这可能是因:
1.针具的改良进步,针刺技术方法的改变,以及医疗卫生,消毒技术的提升,造成针刺深度的加深.
2.对人体解剖组织学的充分了解,明了各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形,而加深针刺的安全性及深度.
3.营养的摄取较以前充足,使得人体的气
血相对较为充沛,造成针刺深度加深.
4.作者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认为如此深度才有好的疗效.
到了《愉穴学》(1984年,版,1985年第二次印刷),穴位深度反而变浅,1986年的《中国针灸学》是《中国针灸学概要》的修订版,和修订前相较,穴位深度有加深现象,但差异并不大.《输穴学》,《中国针灸学》和1989年台北迅雷出版吐出版的《针灸学》对民国以前的典籍穴位深度仍是加深,但相差并不显著.1989年《针灸学简编》和1991年《标准针灸穴位图册》所记数的手少阴心经穴位针刺深度完全一样,还是比民国以前的典籍深,但较《中西针灸科学》浅.究其后来的书籍针刺深度变浅的原因.可能是:
1.作者的临床经验,能会到扎针太深易产生并发症.
2.辅助针灸的仪器增多,便得针刺深度不须太深即有疗效.
3.穴位深度大多参照古代典籍所致.所以针刺深度又渐渐变浅.是否还有其它的因素,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而在临床行针之时,除须参考典籍穴位针刺深度外,尚须考量患者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及病情轻重缓急的差异,斟酌其扎针深度才能得到最佳之疗效.
参考文献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l,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I9,1985
李鼎.杨继洲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与《针灸大成》,上海针灸杂志,P36,(2)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1985.
黄维三编著
,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7,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8,1985.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38,1985.
清吴谦编辑,御寨医宗金鉴,文化固书公司,下册P196,1982
林昭庚编著,针灸研究论文专辑,中国医学院针灸研究中心,P35,1985
林昭庚著,针灸学新论,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P68-165,1992.
叶怡庭著,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P215,1987.
杨甲三主编,针灸学,知音出版社,P747,1980.
皇甫谥,针灸甲乙经,东洋医学研究会,Pl-57,1981
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甲乙经校释,1979
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校释,,针灸大成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林昭庚,新针灸大戍,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1988.
黄维三编著,针灸科学,正中书局,P26,1985
清.廖润鸿著,勉学堂针灸集成,北京中国书店,卷三,四,1986
张成国等编著,中西针灸科学,中国医药学院针灸研究中心,1982
高镇五主编,新针灸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1版.
北京中医学院等编,中国针灸学概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6月2版.
程莘农主编,中国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3版.
杨甲三主编,腧穴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版.
明顺培等编写,针灸学,迅雷出版社,1989
中医研究院编,针灸学简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标准针灸穴位固册,青岛出版社,1991
28.同1. pp210-219.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胃经重要腧穴针刺深度之探讨(讨论与结论)
综合上述的结果,可以观察到早期的针灸典籍,如『甲乙经』,『针灸集成』,所记载的穴位深度,皆为单一剂量,到了『针灸科学』,虽然大多数穴位仍为单一剂量,已有少部份有剂量范围如5分至1寸,到了现代针灸专书,几乎每穴都有一深度范围.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行针分寸歌"注解说"肥人肌肉肥厚,血气充满,宜刺三分半,瘦人肌肉瘦薄,血气未盛,宜刺二分.然虽如此,犹当有经有权,不可执一而论,如遇不肥不瘦之人,只在二三分之间酌量取之可也."可以说明针刺深度由於体型胖瘦高矮,气血充沛与否的差异,而有不同的标准,产生了剂量范围.是否另有其他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合了上述的结果,我们配合典籍著作的年代,可以发现:从晋代,明代到清代,足阳明胃经穴位之针刺深度并没有很大的差异性.
肆,针刺安全深度
传统中医典籍对於穴位定位以及进针行针出针手法十分重视,却忽略了针刺的安全深度,医师在施行针灸治疗时,仅能参考典籍中记载之同身寸的尺度与本身临床经验去拿捏评估针刺时之深浅及其是否安全无虞,研究者也无法却定针刺深度是否跟性别或体型胖瘦或年龄是否相关.因此,稍有疏忽则十分容易因针刺深度不当而造成意外,如气胸,出血,内脏损伤及其它不必要之伤害,不但给病人造成伤害,也容易引起医疗纠纷,更可能间接造成家庭损失,医疗资源的浪费及损失,而且容易形成初学者的心理负担,更严重将影响针灸科学的广泛应用及未来的发展.
探测背膀胱穴位由表皮至体壁层肋膜或腹横肌膜的深度分别记录和统计处理,并应用电脑测其各组之平均安全深度及95%可信区,并以变异数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检验各组平均数差异度,同时以复回归(MULTIPLE REGRESSION)建立预测安全深度的回归方程式.
古籍对定穴行针非常重视,灵枢骨度篇是有关骨度分寸,析量法的最早记载甲乙经及针灸大成更简要,提到中指同身寸适用於四肢部的直寸和背部的横寸,但仍以各部骨度分寸为主要依据,内经刺要论:黄帝问曰,顾闻刺要,歧伯对曰:「病有浮沈,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在禁刺论更提到不适当的针刺会伤害到内脏器官,但对行针深度的标准法则,则未能明确肯定指出,仅厘定取穴深度,对於以中指同身寸之取穴法(8,9,10)是否可靠则未有进一步探讨(注一,注二)除了取穴深度外,针刺安全深度的文献却付之阙如,故针灸医师在针灸治疗上无所适从,仅凭个人经验,常因下针深度不当造成意外(如气胸,出血,内脏损伤,及其他不必要的伤害),不但伤害了病了,同时也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不仅严重影响针灸未来的应用和推广,而且易造成初学者心理负担,易为人所诟病为「不科学」.本研究以人体背部膀胱经各腧穴为标的,选取不同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男女尸体共八十具,采用科学实证方法,经由尸体解剖方式,分别探测每具尸体背部膀胱经每一腧穴由表皮至体壁层肋膜或腹横肌膜的实际深度,并比较其古籍所厘定之取穴深度的差异,分别记录统计处理,以探讨人体背部膀胱经每一腧穴之直刺安全深度,进而建立一套属於国人不同身高体重之安全针刺深度指标,以期作为针灸临床医疗专业取穴安全深度的指南,同时以直线回归方程式印证古人以中指同身寸做为针刺深度指标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根据古书记载男左手女右手中指第二节横纹间长度为一寸.中指同身寸测量法起源唐代孙思邈直到明朝张作宾著类经图异,高武著针灸聚英详论,背部四肢可用中指同身寸折量.
过轻或消瘦组之尸体大部份病因慢性病,恶病体质或癌症病人.过重或肥胖组之病人,其病大部份病因为脑血管意外,或车祸致死之病人.必须是骨头定型,不再发育之人才可以中指同身寸为针刺深度指标.
一,人体解剖方式定针刺穴位安全深度
(一)电脑断层扫描照相术探讨人体胸背部各穴位安全深度之研究
1.材料
本研究从1988月至1991年4月,选择三军总医院和马偕纪念医院240人次的病患胸背部电脑断层扫描照片资料.将胸,背部各120人次分别分为男,女性过重组,男,女适中组,男,女性消瘦组,如此胸,背各六组每组20人,对其胸廓安全深度加以探讨.
每位病患的胸部电脑断层扫描(C.T.SCAN),至少涵盖由肺尖至横膈区,每片断层厚度由8㎜至10㎜不等,视电脑断层之机型而定,本研究之电脑断层仪器有SOMATOM DRH,TECHNICARE20及TOSHIBA三型,以连续扫描方式,对整个胸廓作一彻底分析,并分别测量胸部的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及背部的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五十个穴位之安全深度.
2.方法
资料分组
分组方法采用行政院卫生署保健处所推荐使用的「台湾地区成年人理想体重之计算法.
男性以170公分,62公斤为基准,身高每增减1公分,体重也随之增减0.6公斤是为理想体重;女性以158公分,52公斤为基准,身高每增减1公分,体重便增减0.5公斤是为理想体重.
以个人身高计算出理想体重,个人体重若在理想体重上下10%之内则为正常或适合中组;个人体重若超过理想体重10%以上,则为过重或肥胖组;个人体重若低於理想体重10%以上,则为过轻或消瘦组.
如此240份电脑断层扫描依胸,背部不同及男,女性别不同的四组,再依过重或肥胖组,正常或适中组,过轻或消瘦组三种不同的体型来加以分析.
胸部穴位的定位与安全深度的测量
男性取穴定位
以乳头(Nipple)所在位置的横切面为基准,乳头为乳中穴;两乳头连线为八寸,折四等分为二寸,连线中点在胸骨体(Booy of sternum)上是膻中穴;膻中穴旁开二寸为神封穴;神封穴旁开二寸为乳中穴;乳中穴旁开一寸为天池穴;天池穴旁开一寸为天溪穴;天溪穴旁开一寸为辄筋穴;辄筋穴旁开一寸为渊液穴.
取两锁骨间之最短距离的中心点,胸骨柄上端凹陷处,是为天突穴,自天突穴至膻中穴为八寸;折五等分,每一等分即一寸六分,依次可得天突穴,天突穴下一寸为璇玑穴,璇玑穴下一寸六分华盖穴;华盖穴下一寸六分为紫宫穴;紫宫穴下一寸六分为玉堂穴;玉堂穴下一寸六分为膻中穴;而膻中穴下一寸六分为中庭穴,如此是为任脉.
以任脉上各穴为准,两乳头连线上折得的二寸距离为辅,自天突穴往下依序可分别得璇玑穴旁开二,四,六寸为俞府穴,气户穴,云门穴;华盖穴旁开二,四,六寸是 中穴,库房穴,中府穴;紫宫穴旁开二,四,六寸是为神藏穴,屋翳穴,周荣穴;玉堂穴旁开二,四,六寸是为灵墟穴,膺窗穴,胸乡穴;而中庭穴旁开二,四,六寸则为步廊穴,乳根穴,食窦穴等各穴位.
B.女性取穴定位
女性乳房组织松软,且年龄愈高愈见显著,在抬手仰躺於扫描台上接受扫描时,乳房向外翻垂,易使乳头连线距离增大产生误差.而解剖学上认为锁骨中点与乳头是在同一垂直线上,因此本研究量取女生两锁骨中点之连线距离为八吋,如此一来也使得女性的乳中穴并非恰在乳头而是稍微偏向乳房内侧.
除了乳头连线为八寸的取法不同外,女性胸部各穴位之取穴定位步骤均与男性相同.
C.穴位深度的测量
胸部各穴位中任脉除天突穴是量取皮肤至食道的最短距离外,其余皆量取皮肤至胸骨柄的最短距离;而除了任脉之外,其余各经络穴位都以皮肤表面至肋膜层之最短距离作为穴位深度,以此基准测其穴位安全深度.
背部穴位的定位与安全深度的测量
男性取穴定位
人体肩胛骨(Scaoula)扁平呈三角形,上宽下窄,而两内缘(Medial Border)之上端最短水平距离是为六寸,故量取此一距离折三等分每一等分为二寸,折四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五分.
督脉位於背部正中线的脊椎上,於胸椎,腰椎的棘突(Spine)之间定穴可得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为大椎穴,第一,第二胸椎棘突间为陶道穴,第三,第四胸椎棘突之间为身柱穴,第五,第六胸椎棘突间为神道穴,第六,第七胸椎棘突间为灵台穴,第七,第八胸椎棘突间为至阳穴.
以督脉为准,依序可得大椎穴旁开二寸为肩中俞;陶道穴旁开一寸五分,三寸为大杼穴与肩外俞;第二,第三胸椎棘突间为空穴(即无穴位存在),但旁开一寸五分,三寸及四寸五分是为风门穴,附分穴,及曲垣穴;身柱穴旁开一寸五分,三寸为肺俞,魄户穴;第四,第五胸椎棘突间亦为空穴但旁一寸五分,三寸是为厥阴俞,膏肓穴;神道穴旁开一寸五分,三寸为心俞,神堂穴;灵台穴旁开一寸五分,三寸为督俞, 嘻穴;至阳穴旁开一寸五分,三寸则分别是膈俞与膈关穴.
女性取穴定位:
女性背部穴位的取穴定位方法步骤与男性均同.
穴位深度的测量
背部经穴中,督脉各穴位以皮肤层至脊柱硬膜层(Epidural Layer)之最短距离穴位深度;其余各经络穴位则量取皮肤至肋膜的最短离作穴位深度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曲垣穴因位於脊柱的旁开四寸五分,垂直下针时会刺在肩胛骨上而不至产生危险,但本研究仍假设下针深度可达肋膜来进行研究.
3.资料分析
将各穴位所量取之穴位深度数值输入电脑,分别计算胸背部不同性别(男女性),不同体型(过重或肥胖,正常或适中,过轻或消瘦),各组的穴位深度平均值与其95%可信区间;并以变异数分析胸背部男女性的三组体型间穴位深度是否有明显差异;另外并以T分配测试胸背部不分体型时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最后,不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对各个穴位进行复回归方程式的预测模式,建立安全深度之预测法则.
结果(Result)
将所收集之电脑断层扫描照片共240人次,依男女性别不同,体型(胖,中,瘦)不同,分为胸,背部各六组,每组20人.
将个人深度输入电脑统计分析后,可得所有成年男性与女性胸,背部各穴位的平均深度(MEAN)与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MEAN),举例而言,成年男性背部膏肓穴(穴位电脑代号为18)的平均深度是3.4308公分,95%可信区间是0.2256,表示有95%的的成年男子膏肓穴深度在3.4308±0.2256公分(3.2052公分至3.6564公分)之间,下针时深度绝不可以超过这个范围否则易造成Pleural受伤而致气胸;又如成年男性胸部天突穴(穴位电脑代号为1)的平均深度是3.1090公分,95%可信区间是0.2682公分,则表示有95%的成年男性天突穴深度在3.1090±0.2682公分(2.8408公分至3.3772公分)之间,因此下针深度也不可以超过此一范围,否刖将伤及气管.
而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以T分配测试(T-TEST)所有穴位不分组及三组不同体型时的男女差异.背部穴位除肩中俞,大杼,风门,肺俞,膈俞,略有差异外几乎不见男女有显著差异,因此我们无法证明其有显著差异,但在胸部穴位上,大部份可见到差异性,或许与穴位在胸部的位置有所相关,而此差异极可能是受女性乳房肥厚的组织影响.
用变异数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来分别考验胸,背部穴位,男女性别三组体型的平均值,结果不论胸部或背部,男性或女性,各穴位在不同体型时均出现显著差异.
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来建立复回归方程式(MULTIPLE REGRES-SION),不论对胸部或背穴位,均为有显著意义(P<0.01)的预测模式.其中R 为决定系数,代表穴位深度可被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四项变数预测的正确程度,其中R 值愈高(接近100%),表示预测值愈准确.
讨论(Discussion)
以变异数分析法来检测,胸背部各经穴,不论胸部或背部,男性或女性,各穴位的安全深度在不同体型时,均有显著差异,此结果与尸体膀胱经之研究相同.
男,女性别在胸部诸穴之安全深度大部份有显著差异,其中原因极有可能与女性乳房组织肥厚有关.
男,女性别对於背部各穴位的安全深度,本研究以T检验(T-TEST)测试背部各穴位,除肩中俞,大杼,风门,肺俞,膈俞略有差异外,其余几乎不见男,女有显著差异.
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来建立复回归方程式,预测胸背部穴位的安全深度,具有显著意义,可供临床针灸医师之应用.
针灸之典籍均仅记载针刺之深度,对於针刺之安全深度均未确定,故此研究可提供针灸学者对於针刺安全性之重视,并减少医者对患者针刺深度不当造成气胸,出血内脏损伤等意外.
本研究所搜集之材料,男,女各120人次电脑断层扫描之研究,不同於尸体探讨膀胱经穴之研究,且两者略有差异,因电脑断层扫描胸背部各穴位是以活体实验,无人为误差,尸体解剖大部份为男性,毕竟尸体与活体不同,且电脑断层之活体实验男,女各半,故以电脑断层扫描探测胸背部各安全深度较优於尸体解剖.
笔者曾於1980年~1982人以80具尸体解剖探讨人体背部膀胱经穴之安全深度,此次以电脑断层扫描照相术测胸背部袼经穴安全深度,其穴位安全深度与尸体探测安全深度略有差异,理论上应以电脑断层照相术较为准确.
以电脑断层扫描照相术探测各经穴安全深度可以说是最准确的方法,我们已陆续用此研究模式,进一步探测下背部,腹部各经穴之安全深度,进而建立国人身体躯干部经穴之安全深度指标.
在安全深度指标下,进一步探讨得气深度,以供临床针灸医师之参考应用.
结论(Conclusion)
电脑断层扫描照相术问世后,可说是在诊断学上之一大突破,应用於各种疾病之诊断,更具准确性,本研究利用此新科技从皮肤层,脂肪层,肌肉层测试胸背部每个穴位之实际深度,再以此实际深度为基准,求其胖,中,瘦三种体型之安全深度,此研究是首次以电脑断层研究针刺安全深度,故相关针刺安全深度之文献,付之阙如,盼能籍由此研究建立以电脑断层研究针刺深度之模式.
本研究为中国医学史上首次以电脑断层扫描照相术探讨针刺穴位安全深度,为针灸学上一大创举,在针刺深度上极具实用价值,提供针灸医师临床上一个安全,方便,迅速的针刺深度指标.
因为针刺深度不当所造成的伤害或气胸之副作用时有所闻,所以本研究以电脑断层扫描探讨人体胸,背部各穴安全深度,用科学实证之方法进行针灸临床医学研究.而且,在有了安全深度之资料后,才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穴位的得气深度,得气深度之建立,可供临床医师针刺,得气与否参考之指标.
针灸典籍在针刺深度上,从未厘定安全深度,故本研究以科学实证法则,依胖,中,瘦不同体型之实际深度的差异.
本研究可供临床针灸医师胸,背安全深度之应用指标,参照前面各种研究所得之资料,先判定其体型,再依不同体型参阅所得之安全深度范围,例如男性胸部肥胖的天突穴安全深度范围是3.9360±0.1932,男性适合中者的天突穴安全深度范围是2.8727±0.2643,男性消瘦者的天突穴安全深度范围是2.3350±0.6509;女性胸部肥胖者的天突穴安全深度范围是4.4600±0.4222,女性适中者的天突穴安全深度范围是3.6889±0.4624,女性消瘦者的天突穴安全深度范围是3.0143±0.8017;男性背部肥胖者的大椎穴安全深度范围是6.7632±0.4131,男性适中者的大椎穴安全深度范围是5.3900±0.3979,男性消瘦者的大椎穴安全深度范围4.8100±0.5417;女性背部肥胖者的大椎穴安全深度范围是6.3667±0.7076,女性适中者的大椎穴安全深度范围是5.2067±0.7006,女性消瘦者的大椎穴安全深度范围是4.3500±0.1887,在此安全深度范围内,即可做简易判断,若要求得更精确的预测,则我们建议以复回归方程式计算,因其包括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全部可能影响穴位深度的变数及决定系数的参与,可能较准确地预测出穴位安全深度,但因计算上较之简易步骤来得繁琐不便,故在实用上则仍推崇简易步骤法.
虽然有此研究以供临床针灸医师之参考应用,但每个人之体型均有些差异,故胖,瘦在每个人身上也有不同,同是胖子有的肚子较胖,有的胸部乳房层较胖……,故针灸医师在临床上尚须视个体之胖瘦部位不同而加以考量其针刺深度,则更具安全性.
(二)以电脑断层扫描照相术探测上背部各经穴安全深度
1.男性取穴定位:
人体肩胛骨(Scapula)扁平呈三角,上宽下窄,而两内缘(Medial Border)之上端短水平距离是为六寸(见图2)故量取此一距离折三等分各为二寸,折四等分即每一等分为一寸五分(7,11).
督脉位於背部正中线的脊椎上,於胸椎,腰椎的棘突(Spine)之间定穴可得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之间为大椎穴,第一,第二胸椎棘突之间为陶道穴,第三,第四胸椎棘突之间为身柱穴,第五,第六胸椎棘突间为神道穴,第六,第七胸椎棘穴间为灵台穴,第七,第八胸椎棘突间为至阳穴(8,10,11).
以督脉为准,依序可得大椎穴旁开二寸为肩中俞,陶道穴旁开一寸五分及三寸各为大杼穴与肩外俞,第二,第三胸椎棘突间为空穴(即无穴位存在),但旁开一寸五分,三寸及四寸五分是为风门穴,附分穴及曲垣穴,身柱穴旁开一寸五分,三寸为肺俞,魄户穴,第四,第五胸椎棘突间亦为空穴,但旁开一寸五分,三寸为心俞,神堂穴,灵台穴旁开一寸五分,三寸为督俞,譩嘻穴,至阳穴旁开一寸五分,三寸则分别是膈俞与关穴(8,10,11).
2.女性取穴定住:
女性背部穴位的取穴定位方法步骤与男性均同.
3.穴位深度的测量:
背部经穴中,督脉各穴位以皮肤层至脊柱硬膜层(Epidural Layer)之最短距离为安全深度(见图3),其余各经穴位则量取皮肤至肋膜的最短距离作安全深度的范围(见图4),值得一提的是曲垣穴因位於脊柱的旁开四寸五分,垂直下针时会刺在肩胛骨上而不至产生危险,但本研究仍假设上针深度可达肋膜来进行研究.
表1,成年男性背部穴位之平均深度与95%可信区间
穴位电脑代号
男性Mean±95%C.I.
穴位电脑代号
女性Mean±95%C.I.
1.大椎
2.陶道
3.身柱
4.神道
5.灵台
6.至阳
7.肩中俞
8.大杼
9.风门
10.肺俞
11.厥阳俞
12.心俞
13.督俞
14.隔俞
15.肩外俞
16.附分
17.魄户
18.膏盲
19.神堂
20.譩嘻
21.膈关
22.曲垣
5.6356±0.3296
5.4092±0.2898
4.7585±0.2317
4.2708±0.1981
4.2354±0.2031
4.1800±0.2040
6.5407±0.3731
6.1785±0.3716
5.6031±0.3424
5.1692±0.3152
4.8354±0.2830
4.6154±0.3028
4.6062±0.2763
4.6708±0.2781
5.4800±0.2884
4.6077±0.2727
3.9031±0.2389
3.4308±0.2256
3.0969±0.2201
2.9077±0.2486
2.8677±0.2441
4.8092±0.2248
1.大椎
2.陶道
3.身柱
4.神道
5.灵台
6.至阳
7.肩中俞
8.大杼
9.风门
10.肺俞
11.厥阳俞
12.心俞
13.督俞
14.隔俞
15.肩外俞
16.附分
17.魄户
18.膏盲
19.神堂
20.譩嘻
21.膈关
22.曲垣
5.3833±0.4961
5.2184±0.3875
4.6290±0.3050
4.2632±0.2830
4.1368±0.2740
4.1658±0.2844
5.7533±0.4969
5.5921±0.4276
5.0658±0.3895
4.6947±0.3157
4.4711±0.3167
4.2658±0.2982
4.2053±0.2929
4.2316±0.3102
4.9868±0.3318
4.2000±0.3115
3.6842±0.2750
3.3132±0.2677
2.9737±0.2650
1.8316±0.2718
2.8026±0.2904
4.4316±0.3230
电脑断层扫描照像术定穴位安全深度
1.大椎
2.陶道
3.身柱
4.神道
5.灵台
6.至阳
7.肩中俞
8.大杼
9.风门
10.肺俞
11.厥阳俞
12.心俞
13.督俞
14.隔俞
15.肩外俞
16.附分
17.魄户
18.膏盲
19.神堂
20.譩嘻
21.膈关
22.曲垣
5.6356±0.3296
5.4092±0.2898
4.7585±0.2317
4.2708±0.1981
4.2354±0.2031
4.1800±0.2040
6.5407±0.3731
6.1785±0.3716
5.6031±0.3424
5.1692±0.3152
4.8354±0.2830
4.6154±0.3028
4.6062±0.2763
4.6708±0.2781
5.4800±0.2884
4.6077±0.2727
3.9031±0.2389
3.4308±0.2256
3.0969±0.2201
2.9077±0.2486
2.8677±0.2441
4.8092±0.2248
1.大椎
2.陶道
3.身柱
4.神道
5.灵台
6.至阳
7.肩中俞
8.大杼
9.风门
10.肺俞
11.厥阳俞
12.心俞
13.督俞
14.隔俞
15.肩外俞
16.附分
17.魄户
18.膏盲
19.神堂
20.譩嘻
21.膈关
22.曲垣
5.3833±0.4961
5.2184±0.3875
4.6290±0.3050
4.2632±0.2830
4.1368±0.2740
4.1658±0.2844
5.7533±0.4969
5.5921±0.4276
5.0658±0.3895
4.6947±0.3157
4.4711±0.3167
4.2658±0.2982
4.2053±0.2929
4.2316±0.3102
4.9868±0.3318
4.2000±0.3115
3.6842±0.2750
3.3132±0.2677
2.9737±0.2650
1.8316±0.2718
2.8026±0.2904
4.4316±0.3230
表2,男性各体型背部穴位之平均深度与95%可信区间
穴位
过重或肥胖组
正常或适中组
过轻或消瘦组
电脑代号
MEAN±95%C.I.
MEAN±95%C.I.
MEAN±95%C.I.
.F
1.大椎
2.陶道
3.身柱
4.神道
5.灵台
6.至阳
7.肩中俞
8.大杼
9.风门
10.肺俞
11.厥阳俞
12.心俞
13.督俞
14.隔俞
15.肩外俞
16.附分
17.魄户
18.膏盲
19.神堂
20.譩嘻
21.膈关
22.曲垣
6.7632±0.4131
6.3476±0.4048
5.3857±0.3682
4.8619±0.3204
4.8762±0.3193
4.8619±0.3340
7.4263±0.4967
6.9810±0.5399
6.2143±0.4995
5.6952±0.4859
5.3714±0.4709
5.0429±0.6663
5.1762±0.4716
5.2952±0.4716
6.0476±0.3939
5.1408±0.4528
4.4095±0.3650
3.9810±0.3531
3.7524±0.3600
3.7000±0.4579
3.6571±0.4551
5.3619±0.3239
5.3900±0.3979
5.2391±0.4022
4.7913±0.3474
4.3000±0.2959
4.2652±0.3029
4.2044±0.2715
6.4700±0.5901
6.1913±0.4946
5.5261±0.4743
5.1478±0.4810
4.7565±0.4149
4.5391±0.4308
4.5174±0.4795
4.5478±0.4580
5.3913±0.4334
4.3652±0.3744
3.7522±0.3484
3.3435±0.3462
2.9826±0.3035
2.7565±0.2768
2.6348±0.2786
4.7565±0.3479
4.8100±0.5417
4.6571±0.4736
4.0952±0.3399
3.6476±0.2315
3.5619±0.2083
3.4714±0.1937
5.7700±0.7016
5.3619±0.7852
5.0762±0.7740
4.6667±0.6631
4.3857±0.5706
4.2714±0.5028
4.1333±0.4518
4.1810±0.4655
5.0095±0.6276
4.3762±0.5898
3.5619±0.4987
2.9762±0.4079
2.5667±0.3512
2.2810±0.3700
2.3333±0.3623
4.3143±0.4158
20.9008*
17.0290*
14.1349*
18.9461*
22.6929*
27.3170*
8.1795*
7.3305*
3.9505*
3.7302*
4.4213*
2.2463*
5.3433*
6.2755*
4.7870*
3.4019*
5.0638*
7.9886*
13.3906*
16.0276*
15.0822*
8.7768*
表3,女性各体型背部穴位之平均深度与95%可信区间
穴位
过重或肥胖组
正常或适中组
过轻或消瘦组
电脑代号
MEAN±95%C.I.
MEAN±95%C.I.
MEAN±95%C.I.
.F
1.大椎
2.陶道
3.身柱
4.神道
5.灵台
6.至阳
7.肩中俞
8.大杼
9.风门
10.肺俞
11.厥阳俞
12.心俞
13.督俞
14.隔俞
15.肩外俞
16.附分
17.魄户
18.膏盲
19.神堂
20.譩嘻
21.膈关
22.曲垣
6.3667±0.7076
6.0071±0.4515
5.3643±0.3476
5.0143±0.3775
4.8929±0.3460
4.9000±0.4118
6.6222±0.4812
6.4214±0.5283
5.8286±0.3873
5.3214±0.3845
5.0714±0.4742
4.9143±0.5084
4.9000±0.4936
4.9143±0.4739
5.5714±0.4060
4.8500±0.3078
4.3500±0.2799
3.9571±0.3176
3.6714±0.3504
3.5929±0.3711
3.5929±0.4003
5.1571±0.3678
5.2067±0.7006
4.9667±0.5789
4.4000±0.3897
3.9667±0.2969
3.8333±0.2756
3.8611±0.2895
5.8733±0.6172
5.3889±0.6230
4.7833±0.6151
4.4278±0.4621
4.2500±0.4333
3.9722±0.3195
3.8556±0.2975
3.9167±0.3726
4.9111±0.4773
4.0722±0.4240
3.5278±0.3107
3.1500±0.3071
2.7500±0.2704
2.5556±0.2334
2.5278±0.2760
4.3167±0.3887
4.3500±1.1887
4.1333±0.8797
3.6000±0.6366
3.4000±0.6401
3.2833±0.6276
3.3667±0.6692
4.1500±1.3598
4.2667±0.9565
4.1333±1.0818
4.0333±0.9724
3.7333±0.8747
3.6333±0.8797
3.6333±0.7955
3.5833±0.9159
3.8500±0.8095
3.0667±0.8491
2.6000±0.7421
2.3000±0.6083
2.0167±0.4759
1.8833±0.5368
1.7833±0.4851
3.0833±0.5840
5.9064*
8.5792*
15.3103*
18.1157*
21.0265*
15.0628*
10.4327*
8.7733*
6.9679*
6.6552*
6.3963*
8.3557*
10.3545*
8.5730*
8.8278*
12.6018*
19.6651*
17.9988*
21.3252*
24.9855*
22.7725*
18.8291*
注:复回归方程式:y=Βo+Β1Χ1+Β2Χ2+Β3Χ3+Β4Χ4
y=穴位深度之预测 Χ3:身高(公分)
Χ1=性别(男性=1,女性=0) Χ4:体重(公斤)
Χ2=年龄(岁) R :决定系数
*:P<0.01
表5,成年人胸部各穴位安全深度之预测模式-复回归方程式
穴位电脑代号
Βo
Β1
Β2
Β3
Β4
R
F
1.附分
2.魄户
3.膏盲
4.神堂
5.譩嘻
6.膈关
7.魂门
8.阳纲
9.意舍
10.胃仓
11.盲门
12.志室
13.大杼
14.风门
15.肺俞
116.厥阴俞17.心俞
11818.督俞
119.膈俞
2 20.肝俞
2 21.胆俞
22.脾俞
23.胃俞
24.三焦俞
25.肾俞
26.气海俞
27.大肠俞
28.关元俞
29.小肠俞
-0.4666
-1.1390
-1.3504
-0.9634
-0.9877
-1.0358
-1.6082
-0.7976
-1.1298
-0.9684
-0.0725
-0.2367
-0.0897
-0.7199
-0.6992
-0.8006
-0.4977
-0.6607
-0.4526
-0.5882
-1.2415
-0.9042
-0.6737
-0.0324
-0.1944
-0.1431
-0.0960
-0.6094
-1.1710
-0.6100
-0.5413
-0.5905
-0.6959
-0.8274
-1.0709
-0.6546
-0.5615
-0.6960
-0.5478
-0.7836
-0.8322
-0.2435
-0.4035
-0.6159
-0.7536
-0.9027
-1.0049
-1.1617
-0.3174
-016347
-1.0915
-1.2590
-1.2299
-1.1780
-1.0688
-0.7456
0.0075
0.0070
0.0033
0.0063
0.0070
0.0084
0.0147
0.0046
-0.0041
-0.0004
-0.0034
0.0029
0.0060
0.0040
-0.0079
-0.0060
-0.0044
0.0010
0.0037
0.0014
-0.0081
-0.0187
-0.0133
-0.0090
-0.0032
-0.0009
-0.0051
-0.0038
0.0067
0.0026
0.0050
0.0023
0.0023
0.0029
0.0060
0.0008
0.0062
0.0054
0.0036
0.0038
0.0029
-0.0018
0.0054
0.0041
0.0048
0.0048
0.0030
0.0024
0.0013
0.0047
0.0065
0.0039
0.0029
0.0016
0.0020
0.0012
0.0524
0.2555
0.0239
0.0233
0.0242
0.0238
0.0241
0.0721
0.0523
0.0448
0.0380
0.0362
0.0333
0.0854
0.0610
0.0578
0.0480
0.0447
0.0415
0.0550
0.1148
0.0919
0.0696
0.6582
0.0538
0.0508
0.0614
0.0777
0.4181
0.5546
0.5558
0.5723
0.5896
0.6336
0.6337
0.4058
0.5689
0.5757
0.5371
0.5723
0.6033
0.4386
0.5076
0.4654
0.4152
0.5055
0.6071
0.3866
0.5032
0.5115
0.5122
0.5622
0.5794
0.6076
0.5125
0.5175
18.3211*
31.7466*
31.9106*
34.1204*
36.6336*
44.0964*
44.6807*
17.4155*
33.6462*
34.6052*
29.5925*
34.1167*
38.7744*
19.9179*
26.2840*
22.2008*
18.1048*
26.0642*
39.3985*
16.0684*
25.8296*
26.6988*
26.7719*
32.7485*
35.1203*
39.4783*
26.8047*
23.3520
注:复回归方程式:y=Βo+Β1Χ1+Β2Χ2+Β3Χ3+Β4Χ4
y=穴位深度之预测 Χ3:身高(公分)
Χ1=性别(男性=1,女性=0) Χ4:体重(公斤)
Χ2=年龄(岁) R :决定系数
*:P<0.01
表6,成年人背部各穴位安全深之预测模式-复回归方程式
穴位电脑代号
Βo
Β1
Β2
Β3
Β4
R
F
1.大椎
2.陶道
3.身柱
4.神道
5.灵台
6.至阳
7.肩中俞
8.大杼
9.风门
10.肺俞
11.厥阳俞
12.心俞
13.督俞
14.膈俞
15.肩外俞
16.附分
17.魄户
18.膏盲
19.神堂
20.譩嘻
21.膈关
22.曲垣
6.0730
4.4446
4.2949
3.8626
3.6215
3.7788
1.3052
1.1205
2.7107
3.3256
2.1127
0.7485
1.8319
1.3220
3.4815
3.4702
4.6060
4.2252
3.1734
3.2014
2.5420
6.0320
0.0871
0.0125
0.0750
0.0300
0.0571
0.0050
0.2080
0.1237
0.2520
0.2567
0.1595
0.1167
0.1786
0.0911
0.2746
0.2640
0.1894
0.1201
0.0877
0.0293
-0.0263
0.4986
0.0059
0.0096
0.0089
0.0041
0.0032
0.0019
0.0160
0.0211
0.0154
0.0120
0.0119
0.0184
0.0141
0.0131
0.0105
0.0121
0.0067
0.0039
0.0084
0.0097
0.0106
0.0038
-0.0343
-0.0250
-0.0222
-0.0173
-0.0173
-0.0183
-0.0032
-0.0044
-0.0115
-0.0132
-0.0059
-0.0018
-0.0048
-0.0021
-0.0134
-0.0168
-0.0255
-0.0244
-0.0225
-0.0269
-0.0228
-0.0313
0.0811
0.0753
0.0589
0.0505
0.0541
0.0557
0.0773
0.0718
0.0591
0.0500
0.0466
0.0385
0.0416
0.0457
0.0539
0.0478
0.0484
0.04575
0.0509
0.0593
0.0584
0.0536
0.4867
0.5108
0.5103
0.5053
0.5692
0.5742
0.4457
0.3904
0.2941
0.2522
0.2775
0.2138
0.2539
0.2914
0.3458
0.2883
0.3429
0.3711
0.4294
0.4588
0.4474
0.4541
20.1508*
22.1860*
22.1423*
21.7031*
28.0801*
28.6585*
17.0851*
13.6106*
8.8533*
7.1658*
8.1627*
5.7773*
7.2295*
8.7405*
11.2302*
8.6089*
11.0900*
12.5367*
15.9940*
18.0167*
17.2036*
17.67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