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陵县推行“廉政灶”制度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徐徐读书 2014-02-19

黄陵县推行“廉政灶”制度和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作者:  王 浩    来源:  黄陵县纪委

  近年来,黄陵县把规范公务接待工作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举措,扎实推进“廉政灶”制度,切实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五项费用”管理,全县公务接待费用明显下降,公款大吃大喝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一、具体做法和成效

  1、“廉政灶”制度推行顺利。黄陵县自2010年推行“廉政灶”制度,工作中做到坚持“六有标准”、落实“五条纪律”、做到“三个强化”,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坚持“六有标准”。乡镇“廉政灶”按有牌子、有餐厅、有炊事员、有管理人员、有专用灶具、有管理制度的标准,分类实施,规范建立。二是落实“五条纪律”。凡检查指导、参观交流等需就餐的人员,一律在“廉政灶”就餐;实行人均(顿)标准不超过20元、不得上烟饮酒的份餐制;严禁在营业性餐馆接待和超标准接待;严格控制陪餐人员;实行公务接待定期结算和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同时建立食品安全及卫生管理、接待登记、食品采购、成本核算、接待费用审核报销等相关配套制度,对财产管理、物资采购、接待标准等都做出具体规定,保证了“廉政灶”健康运转。三是做到“三个强化”。强化督查,由县纪委不定期对“廉政灶”运行情况、公务接待情况进行检查;强化考核,由县纪委把建立“廉政灶”、规范公务接待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强化追究,对领导不重视、管理不规范、运行不正常,违反规定超标准接待、铺张浪费的,对相关负责人实施责任追究,有效地控制了招待费的增长。目前,黄陵县11个乡镇(城区接待办、社区服务中心)均设立了“廉政灶”,并延伸到7个县级部门。全县18个“廉政灶”2010年共公务接待48694人,接待费用88.16万元;2011年共公务接待47941人,接待费用91.27万元;2012年共公务接待52717人,接待费用106.29万元。

  2、公务接待规范操作。今年,制定出台《黄陵县行政事业单位“五项费用”管理规定》,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公务接待限额管理通知单制度;印发了《黄陵县县级政务接待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政务接待程序。一是明确标准,规范程序。实行公务接待限额管理通知单制度,每次接待由接待单位开具由纪检委、财政局、监察局监制的一式两联公务接待通知单(通知单由会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经主管领导审批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交由经办人安排接待。用餐标准按照以桌定餐原则,凡属接待范围的县处级及随员每桌不得超过300元,县处级以下每桌不得超过260元。接待结束后,采取三员(审批、经办、财务)分离、三单(通知单、菜单、发票)合一的办法,凭公务接待通知单、菜单和发票到会计结算中心报账。无通知单、菜单和发票的,会计结算中心不予报账。严格审批程序,严把报账关口,实行对口接待,对口参陪,杜绝虚假票据,禁止铺张浪费。二是严格制度,透明管理。一方面加强对公务接待工作的管理,实行同城不宴请。在对外接待中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做到文明礼貌,节俭大方。不准到上级机关所在地用公款宴请领导和工作人员,不准利用各种学习、培训、开会之机用公款互相宴请,不准借接待、工作之名到饭店赊账吃喝。另一方面公务招待费实行单列记账,设立公务招待费明细科目。接待与公务或业务活动无关人员所发生的费用,不得在“公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主管部门不得将公务招待费转嫁给下属单位。同时,公务招待费实行季报制度,定期公布。县会计结算中心在每季度末向纪检委报送各单位公务招待费支出明细表。公务招待费实行按月结算,支出情况按季在本单位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强化督查,严明纪律。成立由县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县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务招待费支出情况、公务接待限额管理通知单制度等有关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以书面形式进行通报。财政部门加强对业务招待费列支的管理和监督,严把招待费支出关口,对违反规定列支公务招待费的不予报销。县纪委将公务招待费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终考核,对不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的单位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造成浪费及其它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2010年,黄陵县公务接待总费用为2779万元;2011年为3006万元;2012年为1501万元。其中,2012年公务接待费较未设立“廉政灶”的2009年的2738万元下降了1237万元,下降了45.2%。

  推行“廉政灶”制度及规范公务接待工作取得了四方面的成效。一是节约了经费。实施 “廉政灶”制度和规范公务接待以来,全县公务接待经费逐年下降,有效地缓解了财政压力。2012年1-7月全县公务接待费为875.58万元;2013年1-7月为410万元。同比下降465.58万元,下降53.2%。二是促进了干部廉洁自律。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有效遏制了干部吃喝风,增强了干部廉洁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改善了基层干部生活条件。“廉政灶”建起后,乡镇干部一日三餐按时就餐,解决了过去吃饭难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同时也有效防止了干部“走读”现象。四是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领导与普通干部同在“廉政灶”就餐,拉近了上下级之间沟通的距离,增加了同事之间交流的机会,既融洽了感情,又促进了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目前,黄陵县在“廉政灶”运行及公务接待中,还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人员不足,水平不高。炊事人员数量不足,较难适应“廉政灶”工作需要。有些镇“廉政灶”炊事员仅1名,是乡镇临时聘用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有些工资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经验不足,管理不严。“廉政灶”日常管理不够规范。由于对“廉政灶”制度的推行缺乏充分的经验,个别乡镇“廉政灶”管理、接待制度执行不到位,有突破标准接待的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规范管理“廉政灶”和公务接待工作提出四条对策建议。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各乡镇、县级部门要严格落实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要求,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引导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在公务接待和公务用餐中自觉做到节俭、朴素。乡镇、县级部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推行“廉政灶”制度的重要性,乡镇要坚持和完善“廉政灶”管理制度,县级部门到乡镇开展工作要自觉在“廉政灶”就餐,严格控制范围、人员、标准,确保乡镇“廉政灶”制度得到全面推行。二是要配强人员,提高水平。做好炊事员选聘工作,适当提高其工资待遇,切实解决“廉政灶”炊事员不稳定、烹饪水平较低的问题,不断提高“廉政灶”的接待能力和水平。三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重新修订完善“廉政灶”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伙食标准、来客接待、物资采购、卫生管理等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本着体现节约、突出特色的原则,合理制定“廉政灶”菜谱、食谱,合理核定接待标准并严格执行,真正达到节约目的。四是强化督查,严格考核。确定分管领导、炊管人员及其工作责任,并建立考核机制。纪检监察、组织、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到各乡镇、各部门检查公务接待情况,对在检查中发现有违反规定超标准接待和在营业性餐馆安排就餐的单位,严肃追究有关人员及相关领导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