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壮阳最佳时节

 老中医养生馆 2014-02-25
分类: 养生益寿 |  标签: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健脾益胃  补肾养肝  扶正祛邪  
 
春天壮阳最佳时节
提要:《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是中医养生名言,体现了从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注意“天人相应”的养生思想。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天地、四时、万物一体。因而,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尤其是阴阳的调节转化,要与四时变化规律相一致,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一、春天壮阳,顺其自然: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天地、四时、万物一体。因而,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尤其是阴阳的调节转化,要与四时变化规律相一致,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根据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认为,春夏对应的是阳气生发的时节,阳是我们的一呼一吸间的气机,人在一息(一呼一吸)真阳带动机体的灵感,心就要去做要做的事。 但是,秋冬对应的的万物收获收藏的时节,阴是物质上的,身体各个脏器就开始潜藏精血。相对应的其他自然规律也是如此,所以说春夏更宜养阳,秋冬更宜养阴。 如果,身体与自然不和谐,不按天地,不按四时规律来生活,也会导致失调,总之,万物皆有其规律,最好不要违背自然 ,尽量寻求和谐的统一。  春夏时,气候由寒变热,万物从冬眠中复苏,阳气升发旺盛;人体也是如此。但同时,阳气的升发易导致阴精随之外泄,所以在这时,要注意养阳,不要令其升发太过,引起阴精不足,阴阳失调。秋冬之季则刚好相反。
 二、春天壮阳,健脾益胃:
   如今正值阳春盛夏时节,按照“春夏养阳”的理论,首先就要重在健脾益胃,首先在饮食上注意清淡,少油腻,可适当多吃姜、蒜;少吃冷饮,尤其是老人和幼儿,以免伤了脾胃阳气,老年人多肾亏脾弱阳气不足,煮饭要做到松软易消化,食后能使脾脏健运,五脏安和。但需要提醒的是,“养阳”并非“补阳”,所以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非阳虚之人,春夏还是不宜多吃的好。在起居上,应该“夜卧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净之处散散步,以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外出运动时不能过量,以形体虽劳而不倦,肌肤微出汗为宜。
三、老中医提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阳气与阴精可以相互转化,无论何时,阴阳都要养。只不过,春夏更适合养阳,也更应重视养护阴精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