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中医微博集之46

 我的阿拉丁神灯 2014-02-26

(八)

 

临床用药,先需识药性,次之需识证。若有经验甚丰之良医,逢危难重急之大症,则可用超常规之剂量,而能挽回造化、每起沉疴。这需辨证准确,亦需胆识过人。故良医治病用药,每每因证而放胆一用重剂,毫不犹豫,竟收良效。中药的剂量极有学问,绝非读书思考所能悟出。此中大有真义,还需学者临证磨砺。

 

临床治病,绝不可孟浪用药。我临证时每每自我警醒:治病当先以平淡之方起手,渐而随病情变化而调整药量,以趋至于合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耐受度不同,用药反应不同,皆需反复思量。故曰:善武者,四两可拨千斤;善医者,起沉疴未必用重剂。古人云:莫兴无名之师,莫伐无辜之众,此之谓也。

 

临证过程中经常会看到病人带来的他医处方。我都会细细地研究一番,一则了解病人曾服何方,为何不效;二则也学习他医用药经验。这样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能促我进步。比如,曾见某医重用生黄芪至500克,病情反见好转;某医以一基本方加味,逐渐加白术至200克。如此用药,必有心法,需虚心琢磨、领悟。

 

当前中医成了热门职业,但有几种人建议不要选择中医作为职业。一则治学轻浮者,轻浮则稍懂皮毛即滥施药;二则好炫其功、标新立异者,此类人稍愈小病即夸夸其谈,对大病却束手无策;三则缺乏为医职业责任者,以病人生命为赚钱工具,医德最坏。四则不肯毕生下功夫者,医道极精极微,浅尝者难进门径。

 

昨天晚上我的两位女学生分别以我的学医感悟与收获为题的做了讲座。谈跟我学习中医五年来各自的体会,特别强调了心性与专业方面相辅相成的提高过程,听后反响很大。我反复跟弟子们讲:学习中医,不但是要学习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经常用儒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精神自我激励。

 

数年来在国内外,我治疗了不少精神方面的症状,如抑郁、失眠、烦躁、易发脾气、想哭等等,以针灸为主,配合汤药,多有显效。现代医学的仪器检查往往找不到阳性反应,但从中医来看,精神病症是有物质基础的,其基础即在于机体阴阳、脏腑、气血的平衡失调。诊脉辨证,查其病机所在。复其平衡,即是正治。

 

年轻人学习中医,首先要认识中医,发现中医的好,并且要看到中医里面有宝贝。然后努力记诵经典,传承前贤的学问。虽然知道中医里面有宝贝,但要自己亲自弯腰去捡。最后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中医最重临床实效,经验需从临床中获得。所以说,古代大医没有不是临床高手的,也没有不是站在前贤肩膀上的。

 

某人肿瘤,已经手术并服中药一段时间。病人家属说:现做PET-CT已经找不到肿瘤。并且肿瘤标记物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病人也没有明显的不适。那么,如何判断病情是否治愈了呢?目前病人因认为自己没病而抗拒治疗,不知应该如何说服病人继服中药。在此亦请读者考虑,病人是否已经痊愈?要不要继续服中药?

 

治病有两个思路,一则治标,即缓解病情;二则治本,即改善体质。病急当先治标,通过各种医疗手段缓解不适。之后又要治本,多以扶正为法,正不复则邪不能祛。比如肿瘤疼痛剧烈时,可先用针灸止痛,疗效极佳,可减少或不用止痛针剂。疼痛缓解之后,又需改善肿瘤患者的阳虚体质,重在自我养生,配合服药。

 

有人问:为什么学中医?我自认为学习中医是一件趣味极大的事情。不仅为发展中医而学中医,亦因其中趣味无穷。学习中医会上瘾,越学越是欲罢不能。中医有如万花筒,里面有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如啃甘蔗,越吃越甜。享受着每天中医所带来的趣味,自觉其乐无穷,如归故乡,怡然自得。

 

(九)

 

为了提高大家学习中医的积极性,今日下午我们工作室举办了针灸经络穴位知识竞赛,并拉来三位老总的盛情赞助。经过三轮必答题、抢答题及风险题竞赛,评出了最优小组一个,优秀个人三位,鼓励奖数个,各有丰厚的奖品发放。最后还进行了有奖问答。今后此类竞赛还将继续举行,每年两次,让大家都学有所获。

 

气功有意守丹田之说,认为有培元固本之效。何处是丹田?一般来说,多以脐下气海或关元为丹田。王正龙先生提出:丹田在自身皮囊之内,也就是说全身无处不是丹田。其理源自《内经》,存精于肝,存精于心,藏精于脾,藏精于肺,藏精于肾。此论与前贤颇有不同,若能细绎其理,有助于深入理解经典。

 

中医传承两千余年,渐成不同派别。各家如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其中有轻倩,有重拙。轻则跳动而俗,倩者巧妙而雅,李东垣、叶天士差可比拟;重者凝而厚,拙者质而朴,张仲景、汤液经方颇有此风。轻倩者量少而灵动,重拙者方简而剂重。虽风格有异,但各有其所长,在善学者因证因人而选用,自能收取卓效。

 

自上古神农氏《本草经》肇始,中医绵延至今,代有传承,不绝于缕。岐黄对答有《内经》,扁鹊应以《难经》,继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蔚为大观,成四大经典。唐宋以还,儒者鸿达多好而专精之。至宋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更使无数学者进入医途。我辈当禀前贤之志,让中医绝学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仲景需求其本意,否则,必不敢、不会、不愿用经方。仲景之术体实而用方,事有征验,非善学者难见其神奇。且仲景药量远超常规,必胆大心细之医,精于识证,方能斟酌其方其药。随六经辨正邪交争层次,据症状识经方加减化裁,然后收一剂知,两剂已之功。其中微妙秋毫之辨,则在医者神而明之。

 

临证对病,因证施方,方证相应而能浑然天成,此所谓医入自然之道。正如作文写诗,其中意境韵味非勉强来的,而是修养来的,修养源自平时的努力与汗水。学医亦如此,虽平时用功所在并非只有此证此方,但不知不觉之中渐入高妙境界,于是临证豁然贯通,即证选方,方即证变,自有一剂知,两剂已之功。

 

看病时医者根据病症、体征等四诊资料综合判断病情。此时脑中必泛出些思路来,当于深思中及时抓住,有时是灵机一动,有时是循绎所得,都是此时治病的关键。若说临证有窍门,窍门即在于此。但根本还需有长期的学医修养,修养是平素积累所得的,若无勤奋作奠基,再如何深思明辨,脑中也是不会泛出精彩的。

 

凡临证治病,用方选药或施针推拿,其中皆有医者的精神意志。因此临证时医者需将自己的生命精神注入,嘱意病家,重视治神,如此则效果自好。若是心不在焉,不能将精神与病家相联系,纵施方药,欲求良效,必不可得。正如著书,我们可从前贤大医著作中读出其人的风骨心意,必因其著书时曾付出了生命精神。

 

自从进入中医的世界之后,我越发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美,其理论奥微玄妙,处处显示出人与天地的和谐之美。其美魅力无穷,我只觉得前人的智慧如此博大,而自己又如此渺小。在这美妙的中医世界里,我就如同那沉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一样,如醉如痴,乐而忘返。因为中医的美,我得到了无穷的快乐、自由、向往。

 

南宁邬:之所以用聊天的方式来交流中医,是希望能让中医更能贴近生活,更能贴近实际,更能贴近患者。一门学问不是要把它学多深,而是要把它变多浅。和我们的生活对接起来,融合起来,它才能把生活托起来。因为只有把中医生活化,中医才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只有让中医低于生活,中医才能托起我们的生活。

 

(十)

 

中医是生活中的医学,自然朴实。中医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平易近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中医。生病了不一定要去医院,一把草,几根针,就可以解决一个急症。中医的医理无处不在:太阳东升西降,即是人体阳气的左升右降;见秋叶黄而落即知金气收敛,观春草生而绿即知木气升发;取类以比象,无器不含医理。

 

南宁邬:今天晚上举行了一次中医座谈会,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和外面的朋友,用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的方式畅聊中医。聊每个人对中医的认识和平时学习中医的心得与感悟,每个人都聊得都非常开心。在分享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在碰撞中升华,每个人都收获很大,对中医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中医的学习更有信心。

 

为了促进我工作室同道提高中医水平,我做了许多努力。平时抓紧时间做一些中医相关的讲座;每半年都布置作业,以中医为主,兼顾国学;我工作室里购买了大量文史哲以及中医书籍,以方便临床之余参考;平时通过邮件答疑解惑,并不断督促进步;组织中医知识竞赛,以经济杠杆促进学习。

 

发展中医,匹夫有责。中医博大精深,不易入门,初学中医者需有强勉努力的精神。否则,浅尝辄止,见难即退,终不能进入仲景之门。董仲舒强调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即是要我们于浮躁中定下心境,沉潜意志,既可循序渐进地进入中医的殿堂,又能将养恒心,假以时日,最终可归于笃实。

 

南宁邬:中医是对时空的归纳,文字的背后蕴含着自然生命真实的存在。学中医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文字学中医,第二阶段是用概念学中医,第三阶段是用时空学中医。学中医难的不是如何去学,难的是对中医一如既往的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深入精髓。没有练成之前一切都是差事,练成之后方能挥洒自如。

 

学习中医不但要读书,更要看到文字背后所描述的。中医是人与天地合一的医学体系,也就是人与时空的医学,所以,抓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规律,才能真正理解中医。我重视观察天文并研究历法,是因为天文决定着时间与空间的转化,而历法中有中医的道理。故说,中医不仅能治病,其中还包含着天地规律。

 

学习中医,既需自己努力研读前贤医著,并反复临床实践,又需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我们临床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疾病,若能学习其他医家的经验,则可补充自己的不足,并能触类旁通,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以针灸为例,总结各个病症的各家临床经验,包括配伍取穴、补泻刺法等,亦足可于借鉴中提高。

 

临证治病,需有冷静的脑,温暖的心。脑冷则有理性,能冷静思考病情;心暖则有感性,可让病人安心而不焦虑、担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理性与感性缺一不可。但心不能太冷,冷则令人不喜,至增病人疑虑,甚则影响医患关系;脑不能发热,热则自乱方寸,不能深入思考病情,反会于慌乱中犯错。

 

医者临证用方,其道各有不同,或有欲造磅礴者,或有欲求险峻者,或有欲不落人后者,如此之类,非有深厚学力并精研百家者不能也。又有临证用方渐趋平淡之老医,落其华芬,去其瑰美,方虽无奇而疗效却高,此又为一层境界。自雄奇而至平淡难,自平淡而至自然更难。以余读书所见,医之愈老,其方愈趋自然。

 

今晚为弟子们讲《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二旦六神大小诸汤:阳旦、阴旦、青龙、白虎、朱鸟、玄武,并与仲景《伤寒论》中的相关方剂做对比,以明了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经方的渊源。六神汤为天之六气三阴三阳与地之五行理论相融合的产物,仲景因而则之,奠定了治疗外感杂病用方的基础。深以悟之,其中有道。

 

(十一)

 

对于一些慢性疾患,治疗次数需足,否则,三五次治疗有时效果并不明显。比如,我治疗慢性周身关节疼痛、糖尿病、外伤引起视力下降、慢性肾炎、慢性膀胱炎、不孕不育等,有时需十数次甚至数十次治疗,而效果明显。若半途而废,殊为可惜。等有了效果,病人亦看到康复的希望,如此亦增继续接受治疗的信心。

 

我们往往把无情、薄情认为是冷血,而把多情、深情看作热血。血本是流动于脉络中的液体,何关乎感情?中医认为心主血,心又主神,是心神与血相联系。推之,血亦即心神。比如:血性、热血沸腾、一生心血等等,都是以血代指心神。经常琢磨一下中国文字,每次都会发现:中医理论深入我们的语言,无所不在。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人怀疑中医,说难道正气充足的人就不会感染爱滋病毒了吗?当然,若遇到强烈的邪气,人体的正气也没法抵挡。但若正气不损,病邪就不会把人打倒。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的溃败。况且养得正气,即使偶感疠气,亦可速愈。不相信中医可以,但万万不可盲目折腾自己的健康。

 

世有愚者,把中医分成两部分:哲学与医技。哲学包括阴阳五行以及天人合一等理论;医技指中药、方剂、针灸、推拿、整脊等治病技术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其认为需尽弃哲学部分,只留下医技即可。如此是把中医剥皮抽筋了。若只依赖纯粹的医技,那是磨砖为镜、煮沙成饭,用功越深,其失越大。

 

南宁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阴阳、五行、太极、易经、武术都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阐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每一个细胞都在不停地工作,就像心脏不停地跳动,中医就是把人体放在动态中去思考。中医治病的思想是动态的思想、变化的思想、升降的思想。

 

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非常强调六经辨证及六经体质,因为六经是动态的,非常适合于分析正邪交争不同层次。邪气外袭,首在太阳,太阳正气不足,则邪侵少阳或阳明。三阳层次正气抵抗强烈,证多属实。而一旦抵抗不足,邪气内陷三阴,或太阴、或少阴、或厥阴,其证即属虚。按六经而治病,此即其大意。

 

我们看教科书,总觉得其实治病很容易,照书用方即可;读他人医案,似乎治病都是不费功夫。但等到自己临证,才知道病情复杂,一效难求。中医重视学力修养,更重视经验积累。只有数十年努力不懈,并积累大量临床经验的人,才可能于繁杂难解的病症面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或针或药,而能随手见功。

 

有人统计:2012届各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薪酬最低的是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历史专业的待遇最差,但从学习中医的角度来看,若忽视中国医学史,则其中医临床技术会很容易遇到瓶颈,并且其学术境界亦低。熟练掌握中医的学术发展史,可以让我们踩在前贤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十二)

 

学习中医,不仅需学治病的技术,亦需明悟天地阴阳五行升降的道理。天为阳,风火禀阳性而衡有向上的趋势;地为阴,水土禀阴性而恒有向下的趋势。人身应之于天地,人的生理病理皆与天地相应。肾水虽在下,却因木气升发而上润心火;心火虽向上,亦得金气敛降而下暖肾水。治病养生,都需依据天地升降之理。

 

学中医要有真诚的态度。一则说真话,说实话,记录临床病案不伪造,不夸大;二则对病人真诚:真诚地微笑,真诚地帮助,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真诚;三则对自己真诚,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诚者不自欺;四则诚以学医,诚以从医,需知中医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要真正认识到中医的优势,并努力把优势发扬光大。

 

三、针药

 

(一)

 

前人给我们留下大量实用且实效的经方,治疗各种精神类病症效果非常明显。但现实临床上西医反而成了治疗精神病的权威,中医没入二流境地。我分析其原因,一则不是中医不行,是干中医的临床医生不行,没有好好继承前人的临床经验,却喜自创新方,其疗效大打折扣;二则大环境下西医强势,病人多喜看西医。

 

经常有人问我,中医能不能治这个病,能不能治那个病?中医是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汤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及手法整复等等,近两千多年来在临床各科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中医不是包治百病的,对于战争伤害、大出血、大失液、手术等方面西医却有绝对的优势,二者可以互补。

 

又到了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有网友问我能否写一篇相关的文章。2010年此时我曾写过题为《杂谈冬病夏治》的博文,就冬病夏治的问题做过详细地解说,对于有此需要的网友会是不错的资料。现列出地址,供查阅参考。并希望病友及时选择冬病夏治,早日恢复健康。

 

针灸的作用有很多,一般多认为有调和阴阳、平衡脏腑、疏通经络、舒畅气血、扶正祛邪等几个方面,但就我临床观察,针灸还有调畅神明、改善心神之功。简单来说,针灸能让病人心神舒畅,祛除体内的负面情绪、心理与性格,从而从根本上恢复健康。针灸治疗精神系统疾病有良效,即是针灸调畅神明的证据。

 

中医的治疗手段极为多样化,平时我们多认为看中医就是喝汤药,这其实是对中医的误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内治和外治。内治法主要是服药,亦有汤药及丹膏丸散等的不同;外治法包括针刺、灸法、拔罐、推拿、外敷、热熨、贴药、吹药、熏洗、刮痧、捏脊等;另外还有中医食疗法以及精神疗法。

 

总有人说中药有毒。一则凡药三分毒,中药的毒性也正是其偏性,偏性越大,其毒也越甚。比如巴豆性烈、砒霜极热,故有大毒;至于党参、白术、茯苓之类平和之品,其毒亦微。二则中药在种植、收获及加工过程中有重金属残留。因盲目追逐经验效益,或滥用农药,或劣质加工,导致中药增加了不该有的化学成分。

 

古人见桐叶落而知金气敛降之理,故以桐叶催生;见日出而雨霁则明阳可抑阴之理,故以附姜桂之属以消阴翳。人生天地间,与天地气机相应,故格物以致知,取象以比类。以本草为例:诸子得金气而实,自具金性;诸花得夏气而发,自具火气;诸藤蜿蜒伸展,似筋之盘旋,故能舒筋;诸根深伏土下,其性则升提。

 

中药之所以能治病:人得天地之和气而生,故人之脏腑气血皆应于自然阴阳升降之道。中药皆源自天地之间,其各得四气(寒热温凉)及五味(酸苦甘辛咸)之偏性,故可用药之偏性以纠正人身阴阳气血之偏。明医治病,先诊查机体阴阳气血偏在何处,再处以与病性相反之药方,则左右上下,归于权衡,病无不可治。

 

古人早已发现,中药之性与天地气机相合相应。比如轻虚者则其性浮而升,而重实者则其性沉而降。以植物药为例,花叶质轻,其性多升散;子则多实,故其性多沉降。再如金属、矿物、介壳之类药物多重而实,其性自能潜降敛阳。故治温病伤寒,临床多用花叶,以其能升散外邪;治阳明腑实证,则又需诸子以降之。

 

天地之理,凡诸矿物质重者多有敛降之性,但物无绝对,亦有特殊,比如硫黄,亦不可不知。此物常见于温泉口壁及火山口域,其得火性而能升能温。故性大热而善通,能补火助阳、升阳温通。常用于治疗命门火衰引起的虚寒水肿、腰肾久冷、心腹积聚、冷癖阴结、失精遗溺、形赢膝弱、冷风顽痹、虚滑下利诸症。

 

(二)

 

精研针灸,非但有助于施针见功,更且有益于汤药辨证。一则不识经络之所起止、脏腑之所联系,岂能为医而司人性命?二则循经察色,切络按脉,此虽属针灸,亦关乎诊断,岂有十二经脉未经切诊而能妄下汤方者乎?三则针灸之道颇合于天地之理,以针悟道,亦中医进境之途径。故学者苟明斯理,则医术可进矣。

 

古之名医,每临证治病,切脉按经,率先针灸,多能立起沉疴,其效甚捷于药饵。惜乎今时之人不然也,学药汤者往往不识针灸,虽一生临证不懈,并著述医书等身,却难见针灸片言只语,是为遗憾。吾辈既立志于济世活人,汤药不可不精,针灸亦不可不通。且以余之经验,若能兼通针灸,更有助提高汤药临证水平。

 

受现代基础教育影响,不少人相信中药的功效与其成分相关。比如,麻黄能治感冒,因为其含麻黄素;川芎能活血化瘀,因其含川芎嗪,如此等等。但中药的功效多源自取类比象思维,与成分实在关系不大。比如诸矿物药皆质重而性敛降,能治浮火诸证,但若分析其成分,则千差万别。因此以成分论中药不是真中医。

 

中医的取类比象思维在中药方面最为突出。比如:子能明目,故青葙子、决明子等可治目疾;核可治丸,故荔枝核、橘核之属能治睾丸。核桃肉似脑回之迂曲,而有健脑补脑之功;连翘形似心而性凉,故能清心火,治疮疡肿毒。大葱白形似鼻孔而能温通鼻窍;麻黄细如毛孔则可发汗解表。如此等等,皆需通象以为用。

 

天地之间,唯气周流。得天地之和气,聚而成形,兼魂识精神,是为人。故人之所生,唯在一气。气调而百病不生,气滞则诸疾并作。针灸之类,在于调气。故善治者,先治其神,次治其气。气至慎守,浅深在志,速至速效,如风吹云,如斩乱麻,豁然清爽,无所滞涩。学者苟能明乎此理,则针道之妙,尽在此中矣。

 

经云木曰曲直:应之于人,则筋性韧而能屈伸,带动关节运动,最得木象;应之于物,则诸植物藤蔓性韧而伸展屈曲,攀爬上下。取类比象,故可用诸藤以治筋病。火曰炎上:在人则烦躁为火所主;在物则栀子色赤而象火。故以栀子清心火以祛烦躁。中药功效绝不能依赖现代药理学的成分分析,那是伪中医。

 

人与天地相应,其表现在多个方面:一则人的健康与天地阴阳气机升降相关,顺之则生,逆之则病;二则人的疾病及生死皆与天地六气、五运变化相关,前贤归纳出五运六气理论;三则中药应于天地自然之理,其四气五味及功效无不与之相合相应;四则针灸之理亦源自天地阴阳变化,其中有象,暗合天道,微妙难测。

 

学习中药,一定要先学格物致知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中药的取类比象思维模式。我读大学时,老师只要求背诵中药的基本功效,既没有要求熟读《神农本草经》,也不肯讲述古人观察药效的思维方式,如此学习,将来面对病人时却无法灵活辨证用药。因此,我建议弟子们一定不要只会机械地背诵,要先掌握其思维。

 

处暑时节,天地之间湿气为重。此段时间多可用到半夏。古人论述半夏说风寒暑湿四气相搏,郁滞不清,非半夏不能和;七情六欲九气所为,结塞于中,非半夏不能散。半夏能祛水湿,散阴结,通痞塞,其功甚大,在善医者手中,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我学习李可老中医的经验,喜用生半夏,自觉效果满意。

 

临床上我时会遇到有病人怕针头部,特别是小儿,针四肢躯干尚可配合,一听说要针头部,则坚决拒绝。畏针头部亦偶见于成年人。我分析其原因,一则人之神其窍在脑,若神气不旺,则畏刺其窍;二则脑窍畏刺,可能是神的自我保护反应。亦有人对针尖恐惧,甚至对笔尖、塔尖等所有尖状物恐惧,此亦属神之不足。

 

(三)

 

我的微博一般不发药方,但经常会有朋友询问如何治某病,要求给个合适的方子。不得已试着把自己曾经用过的,还算有效的方子贴上来。但在此我声明:我的药方只供参考,不建议病友抄方服药。看病一定要请明医面诊,四诊合参,据证处方。况且,我微博里的药方时有超量用药,故只用交流切磋,切切不可滥用!

 

葛根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能鼓舞胃气、升清脾阳,并可益津液、散风邪、养肌肉,且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之功,能治疗心血管疾病。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粉称为长寿粉。用葛根一公斤,加5公斤白酒泡七天后,每晚喝1-2两,可消除久年不愈的心绞痛症状。不喝酒的可用葛根代茶泡水喝,亦效。

 

张景岳强调:阴虚,或神散,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或火升,非熟地之重而不足以降之;或躁动,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或刚急,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或水邪泛滥,舍熟地何以自制;或真气散失,舍熟地何以归源;或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舍熟地何以厚肠胃。故中医学者需学会如何应用熟地,方可成就良医。

 

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城市都有不少中医院及西医院,且每个医院都有针灸科。针灸源自《黄帝内经》,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医疗手段,且可以治疗数百种病症。若有所不适,先自己饮食或生活调理,若效果不显,不妨首先选择针灸。平时认识几位针灸医生,多与他们交流,相信对于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会是很好的保障。

 

有人担心:国内针灸越来越萎缩,将来学习针灸要到国外去了。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针灸毕竟根源于中国,在中国大地上有数不清的传承,他们大多存在于民间,虽然未能进入高校殿堂,但其传承弥久不衰,成为针灸牢固的根基。况且针灸正在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针灸,愿意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今日诊治一病人,其带来当地某名医处方,细观其方,不到十味药,但只以一个基本方加味化裁,却不肯稍作变化。且病人自述已经服药两年许,仍未能改善体弱状态。更且当地同来的另外两位病人的处方亦几乎相同,而病证则完全不同。中医强调辨证用方,且药方浩如烟海,何能执固定的一个药方以治天下众病。

 

今日诊治一肾病患者,多年来曾反复用西药,但效果不明显,渐而出现水肿。诊脉后据其证以补肾、活血、扶阳、酸敛立法,处方有中益母草30克。病人问,此药含马兜铃酸,有肾毒性,会不会加重病情?我顿时无语。病人只担心中药的成分有毒,却不担心西药的成分。况且,有是证用是药,药证相应,何患之有?

 

我并没有深入了解马兜铃酸,也不知道其分子结构,但我知道:若是对证,毒药即是良药。有人担心厚朴、木香、益母草等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会导致肾脏毒性。但按中医观点:若身体生病,对证用药则根本没有毒副作用,却可缓解不适。但若药不对证,则诸药皆成毒药。比如甘草无毒,但大量滥用却会导致水肿。

 

曾经,日本人流行用小柴胡汤治疗肝炎,随后全国滥用,最终却导致多例死亡事件。中医最重视对证施治,若方不对证,则其方即成毒药。比如,砒霜剧毒,却可治疗白血病,正是以毒攻毒,其毒反成良药。再如:蜈蚣、附子、蟾酥、马钱子等皆是毒药,但若在良医手中,这些毒药却成了攻治大病重症的不二良药。

 

中药有毒无毒,与成分无关。中医源自食疗,药方只用于改善肌体的阴阳气血平衡,故药方不可滥用。况且,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也并非无毒,比如:大蒜有小毒,把大蒜汁涂在皮肤上半小时后即可起泡;空腹吃大蒜会导致胃脘剧痛,但大蒜却是日常食物。辣椒亦有小毒,但人们却没有因其有毒而远之,反而食之如饴。(八)

 

临床用药,先需识药性,次之需识证。若有经验甚丰之良医,逢危难重急之大症,则可用超常规之剂量,而能挽回造化、每起沉疴。这需辨证准确,亦需胆识过人。故良医治病用药,每每因证而放胆一用重剂,毫不犹豫,竟收良效。中药的剂量极有学问,绝非读书思考所能悟出。此中大有真义,还需学者临证磨砺。

 

临床治病,绝不可孟浪用药。我临证时每每自我警醒:治病当先以平淡之方起手,渐而随病情变化而调整药量,以趋至于合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耐受度不同,用药反应不同,皆需反复思量。故曰:善武者,四两可拨千斤;善医者,起沉疴未必用重剂。古人云:莫兴无名之师,莫伐无辜之众,此之谓也。

 

临证过程中经常会看到病人带来的他医处方。我都会细细地研究一番,一则了解病人曾服何方,为何不效;二则也学习他医用药经验。这样既可提高临床疗效,又能促我进步。比如,曾见某医重用生黄芪至500克,病情反见好转;某医以一基本方加味,逐渐加白术至200克。如此用药,必有心法,需虚心琢磨、领悟。

 

当前中医成了热门职业,但有几种人建议不要选择中医作为职业。一则治学轻浮者,轻浮则稍懂皮毛即滥施药;二则好炫其功、标新立异者,此类人稍愈小病即夸夸其谈,对大病却束手无策;三则缺乏为医职业责任者,以病人生命为赚钱工具,医德最坏。四则不肯毕生下功夫者,医道极精极微,浅尝者难进门径。

 

昨天晚上我的两位女学生分别以我的学医感悟与收获为题的做了讲座。谈跟我学习中医五年来各自的体会,特别强调了心性与专业方面相辅相成的提高过程,听后反响很大。我反复跟弟子们讲:学习中医,不但是要学习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经常用儒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精神自我激励。

 

数年来在国内外,我治疗了不少精神方面的症状,如抑郁、失眠、烦躁、易发脾气、想哭等等,以针灸为主,配合汤药,多有显效。现代医学的仪器检查往往找不到阳性反应,但从中医来看,精神病症是有物质基础的,其基础即在于机体阴阳、脏腑、气血的平衡失调。诊脉辨证,查其病机所在。复其平衡,即是正治。

 

年轻人学习中医,首先要认识中医,发现中医的好,并且要看到中医里面有宝贝。然后努力记诵经典,传承前贤的学问。虽然知道中医里面有宝贝,但要自己亲自弯腰去捡。最后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中医最重临床实效,经验需从临床中获得。所以说,古代大医没有不是临床高手的,也没有不是站在前贤肩膀上的。

 

某人肿瘤,已经手术并服中药一段时间。病人家属说:现做PET-CT已经找不到肿瘤。并且肿瘤标记物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病人也没有明显的不适。那么,如何判断病情是否治愈了呢?目前病人因认为自己没病而抗拒治疗,不知应该如何说服病人继服中药。在此亦请读者考虑,病人是否已经痊愈?要不要继续服中药?

 

治病有两个思路,一则治标,即缓解病情;二则治本,即改善体质。病急当先治标,通过各种医疗手段缓解不适。之后又要治本,多以扶正为法,正不复则邪不能祛。比如肿瘤疼痛剧烈时,可先用针灸止痛,疗效极佳,可减少或不用止痛针剂。疼痛缓解之后,又需改善肿瘤患者的阳虚体质,重在自我养生,配合服药。

 

有人问:为什么学中医?我自认为学习中医是一件趣味极大的事情。不仅为发展中医而学中医,亦因其中趣味无穷。学习中医会上瘾,越学越是欲罢不能。中医有如万花筒,里面有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如啃甘蔗,越吃越甜。享受着每天中医所带来的趣味,自觉其乐无穷,如归故乡,怡然自得。

 

(九)

 

为了提高大家学习中医的积极性,今日下午我们工作室举办了针灸经络穴位知识竞赛,并拉来三位老总的盛情赞助。经过三轮必答题、抢答题及风险题竞赛,评出了最优小组一个,优秀个人三位,鼓励奖数个,各有丰厚的奖品发放。最后还进行了有奖问答。今后此类竞赛还将继续举行,每年两次,让大家都学有所获。

 

气功有意守丹田之说,认为有培元固本之效。何处是丹田?一般来说,多以脐下气海或关元为丹田。王正龙先生提出:丹田在自身皮囊之内,也就是说全身无处不是丹田。其理源自《内经》,存精于肝,存精于心,藏精于脾,藏精于肺,藏精于肾。此论与前贤颇有不同,若能细绎其理,有助于深入理解经典。

 

中医传承两千余年,渐成不同派别。各家如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其中有轻倩,有重拙。轻则跳动而俗,倩者巧妙而雅,李东垣、叶天士差可比拟;重者凝而厚,拙者质而朴,张仲景、汤液经方颇有此风。轻倩者量少而灵动,重拙者方简而剂重。虽风格有异,但各有其所长,在善学者因证因人而选用,自能收取卓效。

 

自上古神农氏《本草经》肇始,中医绵延至今,代有传承,不绝于缕。岐黄对答有《内经》,扁鹊应以《难经》,继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蔚为大观,成四大经典。唐宋以还,儒者鸿达多好而专精之。至宋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更使无数学者进入医途。我辈当禀前贤之志,让中医绝学继续传承下去。

 

学习仲景需求其本意,否则,必不敢、不会、不愿用经方。仲景之术体实而用方,事有征验,非善学者难见其神奇。且仲景药量远超常规,必胆大心细之医,精于识证,方能斟酌其方其药。随六经辨正邪交争层次,据症状识经方加减化裁,然后收一剂知,两剂已之功。其中微妙秋毫之辨,则在医者神而明之。

 

临证对病,因证施方,方证相应而能浑然天成,此所谓医入自然之道。正如作文写诗,其中意境韵味非勉强来的,而是修养来的,修养源自平时的努力与汗水。学医亦如此,虽平时用功所在并非只有此证此方,但不知不觉之中渐入高妙境界,于是临证豁然贯通,即证选方,方即证变,自有一剂知,两剂已之功。

 

看病时医者根据病症、体征等四诊资料综合判断病情。此时脑中必泛出些思路来,当于深思中及时抓住,有时是灵机一动,有时是循绎所得,都是此时治病的关键。若说临证有窍门,窍门即在于此。但根本还需有长期的学医修养,修养是平素积累所得的,若无勤奋作奠基,再如何深思明辨,脑中也是不会泛出精彩的。

 

凡临证治病,用方选药或施针推拿,其中皆有医者的精神意志。因此临证时医者需将自己的生命精神注入,嘱意病家,重视治神,如此则效果自好。若是心不在焉,不能将精神与病家相联系,纵施方药,欲求良效,必不可得。正如著书,我们可从前贤大医著作中读出其人的风骨心意,必因其著书时曾付出了生命精神。

 

自从进入中医的世界之后,我越发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美,其理论奥微玄妙,处处显示出人与天地的和谐之美。其美魅力无穷,我只觉得前人的智慧如此博大,而自己又如此渺小。在这美妙的中医世界里,我就如同那沉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一样,如醉如痴,乐而忘返。因为中医的美,我得到了无穷的快乐、自由、向往。

 

南宁邬:之所以用聊天的方式来交流中医,是希望能让中医更能贴近生活,更能贴近实际,更能贴近患者。一门学问不是要把它学多深,而是要把它变多浅。和我们的生活对接起来,融合起来,它才能把生活托起来。因为只有把中医生活化,中医才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只有让中医低于生活,中医才能托起我们的生活。

 

(十)

 

中医是生活中的医学,自然朴实。中医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平易近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有中医。生病了不一定要去医院,一把草,几根针,就可以解决一个急症。中医的医理无处不在:太阳东升西降,即是人体阳气的左升右降;见秋叶黄而落即知金气收敛,观春草生而绿即知木气升发;取类以比象,无器不含医理。

 

南宁邬:今天晚上举行了一次中医座谈会,我们工作室的成员和外面的朋友,用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的方式畅聊中医。聊每个人对中医的认识和平时学习中医的心得与感悟,每个人都聊得都非常开心。在分享中学习,在交流中提高,在碰撞中升华,每个人都收获很大,对中医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中医的学习更有信心。

 

为了促进我工作室同道提高中医水平,我做了许多努力。平时抓紧时间做一些中医相关的讲座;每半年都布置作业,以中医为主,兼顾国学;我工作室里购买了大量文史哲以及中医书籍,以方便临床之余参考;平时通过邮件答疑解惑,并不断督促进步;组织中医知识竞赛,以经济杠杆促进学习。

 

发展中医,匹夫有责。中医博大精深,不易入门,初学中医者需有强勉努力的精神。否则,浅尝辄止,见难即退,终不能进入仲景之门。董仲舒强调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智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即是要我们于浮躁中定下心境,沉潜意志,既可循序渐进地进入中医的殿堂,又能将养恒心,假以时日,最终可归于笃实。

 

南宁邬:中医是对时空的归纳,文字的背后蕴含着自然生命真实的存在。学中医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文字学中医,第二阶段是用概念学中医,第三阶段是用时空学中医。学中医难的不是如何去学,难的是对中医一如既往的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深入精髓。没有练成之前一切都是差事,练成之后方能挥洒自如。

 

学习中医不但要读书,更要看到文字背后所描述的。中医是人与天地合一的医学体系,也就是人与时空的医学,所以,抓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规律,才能真正理解中医。我重视观察天文并研究历法,是因为天文决定着时间与空间的转化,而历法中有中医的道理。故说,中医不仅能治病,其中还包含着天地规律。

 

学习中医,既需自己努力研读前贤医著,并反复临床实践,又需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我们临床过程中总会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疾病,若能学习其他医家的经验,则可补充自己的不足,并能触类旁通,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以针灸为例,总结各个病症的各家临床经验,包括配伍取穴、补泻刺法等,亦足可于借鉴中提高。

 

临证治病,需有冷静的脑,温暖的心。脑冷则有理性,能冷静思考病情;心暖则有感性,可让病人安心而不焦虑、担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理性与感性缺一不可。但心不能太冷,冷则令人不喜,至增病人疑虑,甚则影响医患关系;脑不能发热,热则自乱方寸,不能深入思考病情,反会于慌乱中犯错。

 

医者临证用方,其道各有不同,或有欲造磅礴者,或有欲求险峻者,或有欲不落人后者,如此之类,非有深厚学力并精研百家者不能也。又有临证用方渐趋平淡之老医,落其华芬,去其瑰美,方虽无奇而疗效却高,此又为一层境界。自雄奇而至平淡难,自平淡而至自然更难。以余读书所见,医之愈老,其方愈趋自然。

 

今晚为弟子们讲《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二旦六神大小诸汤:阳旦、阴旦、青龙、白虎、朱鸟、玄武,并与仲景《伤寒论》中的相关方剂做对比,以明了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经方的渊源。六神汤为天之六气三阴三阳与地之五行理论相融合的产物,仲景因而则之,奠定了治疗外感杂病用方的基础。深以悟之,其中有道。

 

(十一)

 

对于一些慢性疾患,治疗次数需足,否则,三五次治疗有时效果并不明显。比如,我治疗慢性周身关节疼痛、糖尿病、外伤引起视力下降、慢性肾炎、慢性膀胱炎、不孕不育等,有时需十数次甚至数十次治疗,而效果明显。若半途而废,殊为可惜。等有了效果,病人亦看到康复的希望,如此亦增继续接受治疗的信心。

 

我们往往把无情、薄情认为是冷血,而把多情、深情看作热血。血本是流动于脉络中的液体,何关乎感情?中医认为心主血,心又主神,是心神与血相联系。推之,血亦即心神。比如:血性、热血沸腾、一生心血等等,都是以血代指心神。经常琢磨一下中国文字,每次都会发现:中医理论深入我们的语言,无所不在。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人怀疑中医,说难道正气充足的人就不会感染爱滋病毒了吗?当然,若遇到强烈的邪气,人体的正气也没法抵挡。但若正气不损,病邪就不会把人打倒。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正气的溃败。况且养得正气,即使偶感疠气,亦可速愈。不相信中医可以,但万万不可盲目折腾自己的健康。

 

世有愚者,把中医分成两部分:哲学与医技。哲学包括阴阳五行以及天人合一等理论;医技指中药、方剂、针灸、推拿、整脊等治病技术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其认为需尽弃哲学部分,只留下医技即可。如此是把中医剥皮抽筋了。若只依赖纯粹的医技,那是磨砖为镜、煮沙成饭,用功越深,其失越大。

 

南宁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动态的文化,阴阳、五行、太极、易经、武术都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阐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每一个细胞都在不停地工作,就像心脏不停地跳动,中医就是把人体放在动态中去思考。中医治病的思想是动态的思想、变化的思想、升降的思想。

 

我在《选择中医》一书中非常强调六经辨证及六经体质,因为六经是动态的,非常适合于分析正邪交争不同层次。邪气外袭,首在太阳,太阳正气不足,则邪侵少阳或阳明。三阳层次正气抵抗强烈,证多属实。而一旦抵抗不足,邪气内陷三阴,或太阴、或少阴、或厥阴,其证即属虚。按六经而治病,此即其大意。

 

我们看教科书,总觉得其实治病很容易,照书用方即可;读他人医案,似乎治病都是不费功夫。但等到自己临证,才知道病情复杂,一效难求。中医重视学力修养,更重视经验积累。只有数十年努力不懈,并积累大量临床经验的人,才可能于繁杂难解的病症面前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或针或药,而能随手见功。

 

有人统计:2012届各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薪酬最低的是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历史专业的待遇最差,但从学习中医的角度来看,若忽视中国医学史,则其中医临床技术会很容易遇到瓶颈,并且其学术境界亦低。熟练掌握中医的学术发展史,可以让我们踩在前贤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十二)

 

学习中医,不仅需学治病的技术,亦需明悟天地阴阳五行升降的道理。天为阳,风火禀阳性而衡有向上的趋势;地为阴,水土禀阴性而恒有向下的趋势。人身应之于天地,人的生理病理皆与天地相应。肾水虽在下,却因木气升发而上润心火;心火虽向上,亦得金气敛降而下暖肾水。治病养生,都需依据天地升降之理。

 

学中医要有真诚的态度。一则说真话,说实话,记录临床病案不伪造,不夸大;二则对病人真诚:真诚地微笑,真诚地帮助,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真诚;三则对自己真诚,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诚者不自欺;四则诚以学医,诚以从医,需知中医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要真正认识到中医的优势,并努力把优势发扬光大。

 

三、针药

 

(一)

 

前人给我们留下大量实用且实效的经方,治疗各种精神类病症效果非常明显。但现实临床上西医反而成了治疗精神病的权威,中医没入二流境地。我分析其原因,一则不是中医不行,是干中医的临床医生不行,没有好好继承前人的临床经验,却喜自创新方,其疗效大打折扣;二则大环境下西医强势,病人多喜看西医。

 

经常有人问我,中医能不能治这个病,能不能治那个病?中医是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汤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及手法整复等等,近两千多年来在临床各科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中医不是包治百病的,对于战争伤害、大出血、大失液、手术等方面西医却有绝对的优势,二者可以互补。

 

又到了三伏天,正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有网友问我能否写一篇相关的文章。2010年此时我曾写过题为《杂谈冬病夏治》的博文,就冬病夏治的问题做过详细地解说,对于有此需要的网友会是不错的资料。现列出地址,供查阅参考。并希望病友及时选择冬病夏治,早日恢复健康。

 

针灸的作用有很多,一般多认为有调和阴阳、平衡脏腑、疏通经络、舒畅气血、扶正祛邪等几个方面,但就我临床观察,针灸还有调畅神明、改善心神之功。简单来说,针灸能让病人心神舒畅,祛除体内的负面情绪、心理与性格,从而从根本上恢复健康。针灸治疗精神系统疾病有良效,即是针灸调畅神明的证据。

 

中医的治疗手段极为多样化,平时我们多认为看中医就是喝汤药,这其实是对中医的误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大体上可分为内治和外治。内治法主要是服药,亦有汤药及丹膏丸散等的不同;外治法包括针刺、灸法、拔罐、推拿、外敷、热熨、贴药、吹药、熏洗、刮痧、捏脊等;另外还有中医食疗法以及精神疗法。

 

总有人说中药有毒。一则凡药三分毒,中药的毒性也正是其偏性,偏性越大,其毒也越甚。比如巴豆性烈、砒霜极热,故有大毒;至于党参、白术、茯苓之类平和之品,其毒亦微。二则中药在种植、收获及加工过程中有重金属残留。因盲目追逐经验效益,或滥用农药,或劣质加工,导致中药增加了不该有的化学成分。

 

古人见桐叶落而知金气敛降之理,故以桐叶催生;见日出而雨霁则明阳可抑阴之理,故以附姜桂之属以消阴翳。人生天地间,与天地气机相应,故格物以致知,取象以比类。以本草为例:诸子得金气而实,自具金性;诸花得夏气而发,自具火气;诸藤蜿蜒伸展,似筋之盘旋,故能舒筋;诸根深伏土下,其性则升提。

 

中药之所以能治病:人得天地之和气而生,故人之脏腑气血皆应于自然阴阳升降之道。中药皆源自天地之间,其各得四气(寒热温凉)及五味(酸苦甘辛咸)之偏性,故可用药之偏性以纠正人身阴阳气血之偏。明医治病,先诊查机体阴阳气血偏在何处,再处以与病性相反之药方,则左右上下,归于权衡,病无不可治。

 

古人早已发现,中药之性与天地气机相合相应。比如轻虚者则其性浮而升,而重实者则其性沉而降。以植物药为例,花叶质轻,其性多升散;子则多实,故其性多沉降。再如金属、矿物、介壳之类药物多重而实,其性自能潜降敛阳。故治温病伤寒,临床多用花叶,以其能升散外邪;治阳明腑实证,则又需诸子以降之。

 

天地之理,凡诸矿物质重者多有敛降之性,但物无绝对,亦有特殊,比如硫黄,亦不可不知。此物常见于温泉口壁及火山口域,其得火性而能升能温。故性大热而善通,能补火助阳、升阳温通。常用于治疗命门火衰引起的虚寒水肿、腰肾久冷、心腹积聚、冷癖阴结、失精遗溺、形赢膝弱、冷风顽痹、虚滑下利诸症。

 

(二)

 

精研针灸,非但有助于施针见功,更且有益于汤药辨证。一则不识经络之所起止、脏腑之所联系,岂能为医而司人性命?二则循经察色,切络按脉,此虽属针灸,亦关乎诊断,岂有十二经脉未经切诊而能妄下汤方者乎?三则针灸之道颇合于天地之理,以针悟道,亦中医进境之途径。故学者苟明斯理,则医术可进矣。

 

古之名医,每临证治病,切脉按经,率先针灸,多能立起沉疴,其效甚捷于药饵。惜乎今时之人不然也,学药汤者往往不识针灸,虽一生临证不懈,并著述医书等身,却难见针灸片言只语,是为遗憾。吾辈既立志于济世活人,汤药不可不精,针灸亦不可不通。且以余之经验,若能兼通针灸,更有助提高汤药临证水平。

 

受现代基础教育影响,不少人相信中药的功效与其成分相关。比如,麻黄能治感冒,因为其含麻黄素;川芎能活血化瘀,因其含川芎嗪,如此等等。但中药的功效多源自取类比象思维,与成分实在关系不大。比如诸矿物药皆质重而性敛降,能治浮火诸证,但若分析其成分,则千差万别。因此以成分论中药不是真中医。

 

中医的取类比象思维在中药方面最为突出。比如:子能明目,故青葙子、决明子等可治目疾;核可治丸,故荔枝核、橘核之属能治睾丸。核桃肉似脑回之迂曲,而有健脑补脑之功;连翘形似心而性凉,故能清心火,治疮疡肿毒。大葱白形似鼻孔而能温通鼻窍;麻黄细如毛孔则可发汗解表。如此等等,皆需通象以为用。

 

天地之间,唯气周流。得天地之和气,聚而成形,兼魂识精神,是为人。故人之所生,唯在一气。气调而百病不生,气滞则诸疾并作。针灸之类,在于调气。故善治者,先治其神,次治其气。气至慎守,浅深在志,速至速效,如风吹云,如斩乱麻,豁然清爽,无所滞涩。学者苟能明乎此理,则针道之妙,尽在此中矣。

 

经云木曰曲直:应之于人,则筋性韧而能屈伸,带动关节运动,最得木象;应之于物,则诸植物藤蔓性韧而伸展屈曲,攀爬上下。取类比象,故可用诸藤以治筋病。火曰炎上:在人则烦躁为火所主;在物则栀子色赤而象火。故以栀子清心火以祛烦躁。中药功效绝不能依赖现代药理学的成分分析,那是伪中医。

 

人与天地相应,其表现在多个方面:一则人的健康与天地阴阳气机升降相关,顺之则生,逆之则病;二则人的疾病及生死皆与天地六气、五运变化相关,前贤归纳出五运六气理论;三则中药应于天地自然之理,其四气五味及功效无不与之相合相应;四则针灸之理亦源自天地阴阳变化,其中有象,暗合天道,微妙难测。

 

学习中药,一定要先学格物致知的思路与方法,特别是中药的取类比象思维模式。我读大学时,老师只要求背诵中药的基本功效,既没有要求熟读《神农本草经》,也不肯讲述古人观察药效的思维方式,如此学习,将来面对病人时却无法灵活辨证用药。因此,我建议弟子们一定不要只会机械地背诵,要先掌握其思维。

 

处暑时节,天地之间湿气为重。此段时间多可用到半夏。古人论述半夏说风寒暑湿四气相搏,郁滞不清,非半夏不能和;七情六欲九气所为,结塞于中,非半夏不能散。半夏能祛水湿,散阴结,通痞塞,其功甚大,在善医者手中,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良药。我学习李可老中医的经验,喜用生半夏,自觉效果满意。

 

临床上我时会遇到有病人怕针头部,特别是小儿,针四肢躯干尚可配合,一听说要针头部,则坚决拒绝。畏针头部亦偶见于成年人。我分析其原因,一则人之神其窍在脑,若神气不旺,则畏刺其窍;二则脑窍畏刺,可能是神的自我保护反应。亦有人对针尖恐惧,甚至对笔尖、塔尖等所有尖状物恐惧,此亦属神之不足。

 

(三)

 

我的微博一般不发药方,但经常会有朋友询问如何治某病,要求给个合适的方子。不得已试着把自己曾经用过的,还算有效的方子贴上来。但在此我声明:我的药方只供参考,不建议病友抄方服药。看病一定要请明医面诊,四诊合参,据证处方。况且,我微博里的药方时有超量用药,故只用交流切磋,切切不可滥用!

 

葛根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能鼓舞胃气、升清脾阳,并可益津液、散风邪、养肌肉,且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之功,能治疗心血管疾病。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粉称为长寿粉。用葛根一公斤,加5公斤白酒泡七天后,每晚喝1-2两,可消除久年不愈的心绞痛症状。不喝酒的可用葛根代茶泡水喝,亦效。

 

张景岳强调:阴虚,或神散,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或火升,非熟地之重而不足以降之;或躁动,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或刚急,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或水邪泛滥,舍熟地何以自制;或真气散失,舍熟地何以归源;或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舍熟地何以厚肠胃。故中医学者需学会如何应用熟地,方可成就良医。

 

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城市都有不少中医院及西医院,且每个医院都有针灸科。针灸源自《黄帝内经》,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医疗手段,且可以治疗数百种病症。若有所不适,先自己饮食或生活调理,若效果不显,不妨首先选择针灸。平时认识几位针灸医生,多与他们交流,相信对于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会是很好的保障。

 

有人担心:国内针灸越来越萎缩,将来学习针灸要到国外去了。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针灸毕竟根源于中国,在中国大地上有数不清的传承,他们大多存在于民间,虽然未能进入高校殿堂,但其传承弥久不衰,成为针灸牢固的根基。况且针灸正在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针灸,愿意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今日诊治一病人,其带来当地某名医处方,细观其方,不到十味药,但只以一个基本方加味化裁,却不肯稍作变化。且病人自述已经服药两年许,仍未能改善体弱状态。更且当地同来的另外两位病人的处方亦几乎相同,而病证则完全不同。中医强调辨证用方,且药方浩如烟海,何能执固定的一个药方以治天下众病。

 

今日诊治一肾病患者,多年来曾反复用西药,但效果不明显,渐而出现水肿。诊脉后据其证以补肾、活血、扶阳、酸敛立法,处方有中益母草30克。病人问,此药含马兜铃酸,有肾毒性,会不会加重病情?我顿时无语。病人只担心中药的成分有毒,却不担心西药的成分。况且,有是证用是药,药证相应,何患之有?

 

我并没有深入了解马兜铃酸,也不知道其分子结构,但我知道:若是对证,毒药即是良药。有人担心厚朴、木香、益母草等中药中含有马兜铃酸,会导致肾脏毒性。但按中医观点:若身体生病,对证用药则根本没有毒副作用,却可缓解不适。但若药不对证,则诸药皆成毒药。比如甘草无毒,但大量滥用却会导致水肿。

 

曾经,日本人流行用小柴胡汤治疗肝炎,随后全国滥用,最终却导致多例死亡事件。中医最重视对证施治,若方不对证,则其方即成毒药。比如,砒霜剧毒,却可治疗白血病,正是以毒攻毒,其毒反成良药。再如:蜈蚣、附子、蟾酥、马钱子等皆是毒药,但若在良医手中,这些毒药却成了攻治大病重症的不二良药。

 

中药有毒无毒,与成分无关。中医源自食疗,药方只用于改善肌体的阴阳气血平衡,故药方不可滥用。况且,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也并非无毒,比如:大蒜有小毒,把大蒜汁涂在皮肤上半小时后即可起泡;空腹吃大蒜会导致胃脘剧痛,但大蒜却是日常食物。辣椒亦有小毒,但人们却没有因其有毒而远之,反而食之如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