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非科学的典范

 ntex 2014-02-27

中医:非科学的典范

这世上是否只有一种科学,就像只有一个上帝?也许上帝在不同的宇宙里安置了不同的科学定律,这些科学定律之间可以反转、逆运行,但对同一个宇宙来说只有一种科学。

何谓科学,正如谁是上帝。但科学不是上帝,因为它不相信形而上的东西。科学是实证的,而上帝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证伪。

科学只提供或然的真理,但它真诚地宣布自己的或然。同时它还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来保证或然真理的有效范围。科学允许假设,却从不归于虚妄。科学对那些假设通过可重复的实验来检验,从而抵达与现实世界不违背的真理此岸。科学里有经验,但经验不能被当成论据,只为灵感提供起点和途径。

而伪科学和伪钞相似,都是假借科学名义,行非科学之实。因而伪科学是非科学,但非科学不都是伪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从来就不曾用科学的名义,也就不是伪科学。说反“伪科学”会损害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没啥道理。而这种说法大多针对的,是中医学。中医最像科学,或者说最有可能是科学或具有科学性,但也被有些人认为是伪科学。那么中医是不是一门科学呢?

科学必须奠基于理论之上,而这基础理论不能是哲学,更不能是先验的形而上学。中医学其实也是经验所得,并非纯形而上的推衍。但很奇怪的是,中医学者们很少从解剖人体中获得知识,直到西医东渐,这就非常像中国山水画的思维方式。如果真的依赖于人体解剖的实证,也许就不会有经络说的盛行了。但毕竟人命关天,中医也偏重望闻问切四诊,再结合病例经验给出良方。但中医要想成为一门学问,必须自成体系。于是它只好拿来阴阳五行整合出中医理论,也就有了形而上的特征。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便是杂糅了先验理论和经验的混合体。

《黄帝内经》里描述人体的阴阳五行原理及象数之说已相当完备:

关于五行

东方——风——木——酸——肝【主目】——筋  【生心】

南方——热——火——苦——心【主舌】——血  【生脾】

中央——湿——土——甘——脾【主口】——肉  【生肺】

西方——燥——金——辛——肺【主鼻】——皮毛【生肾】

北方——寒——水——咸——肾【主耳】——骨髓【生肝】

关于阴阳

阳——东、南——天——男——左——火

阴——西、北——地——女——右——水

关于五脏相生

【主目】——>筋——>【主舌】——>血——>【主口】——>肉——>【主鼻】——>皮毛——>【主耳】——>骨髓——>

肝和木不一样。木是一个功能属性的概念。而肝是肝脏,一个器官,肉长的。心、脾、肺、肾也一样,都实实在在挂在人体里。《黄帝内经》也犯了五行物质说的毛病,太过具体而实在,尤其是五脏相生的说法。当然,“生”不是“孕育”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支持、供给。但就算支持、供给,也并非只能这一个支持那一个,而那二个也可以支持那一个。

这种没有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五脏相生说是先验的,不用证明的,同时也是不可知其来由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是五脏六腑而不是六脏五腑,别的动物体也是这样吗?人跟动物在象数上有区别吗?人也是动物之一,何以只有人才如此?天人合一,还是天与生命全都合一?

五脏是内里实有的器官,包括肝、脾、肾、心、肺。六腑是中空的,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的特有名词,是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括胸腔和腹腔),包裹着其它脏腑器官。三焦将躯干划分为三部分: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大肠小肠膀胱

五脏六腑如此真切,本来没必要与五行发生关联。但从三焦的设定看,又有虚构的意图。再看经络,就不难理解为何五行说会和中医如此紧密了。原来,中医不是在基于解剖的结构时空里去理解人体健康的,而是要自组一个人体的超结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不承认这一点,而是沉浸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总想着用西医科学来解释中医现象理论,就会显得那么幼稚而不时捉襟见肘。

医学科学一向厚今薄古,从客观临床观察中获得新经验,而不是一味地追摹古人。中医根本就不是科学,而是非科学。但是,并不是只有科学的医学才能治好病。巫医也可以治好病,中医也可以治好病。但中医不是巫医,而是经验医学。虽然中医有着阴阳五行的超结构包裹,但还是积累了无数代人的亲身实践,再不断总结。但中医获得、总结、归纳经验的方式不是通过科学的理论来演绎、推理、建构,而是按照阴阳五行的方法来梳理。中医可以借鉴科学的手段,却不能把中医理论的基础彻底科学化,因而中医科学只能像雨像雾又像风了。

 

古代医学也有实证的一面。首先是依据病征来施治,即“辨证施治”。此外还根据解剖学知识来认知人体和疾病。在五行说还没完全占据中医学的大脑中枢之前,中医学已经有了很多知识积累,尤其是在病理和药物(本草)方面。无论是《神农本草经》还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都不是理论化的产物。

古代药物学的主要原则是依据药物的自然特性来确定治疗作用,如“以滑养窍”,即认为滑石可以利尿。其实滑石由于可以提高尿液的渗透压(溶质分子利尿原理),从而抑制肾小球的二次重吸收,还真是有很不错的利尿作用。但这是现代医学的认识。古代中医根据的肯定不是这个,而是“以滑养窍”的思想,歪打正着。当具体的治疗作用被实践否定时(如利用谷物汤汁的“滑”来治疗癃病——排尿障碍),同时被否定的也仅仅是具体方法,其背后的思想原则依然屹立。

古代中医的解剖学知识并不丰富,而且连一个最起码的生理指征——心跳都没有认识清楚。古代中医从未论及心跳和心率,在观察和急救猝死时只涉及呼吸和体温。古人虽然观察到人体心前区(左乳下)的跳动,却没认识到那是心在跳,而认为其源于胃动力——即“胃之大络”,是胃靠消化吸收获得了力。

这就非常奇怪了。中国经历无数的战争,中医对外伤应该很熟悉,一定也有被剖腹的,难道就看不到一颗正在跳动的心脏吗?不过可以欣慰的是,西医在文艺复兴之前也没有认识到心脏的生理作用。但中西医错过心脏之识的原由不同。《黄帝内经》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生之本,神之变也。”在中医看来,心主身之血脉,但这是从五行说推衍出的,不是依据生理解剖的考察。

在这里,有了一个矛盾之处。它既认为胃才是气血之源,又说“心主血脉”。超结构已经矗立,心的地位已定,心前区的跳动不必深究,纵然剖出来的心脏也许还会跳动。中医还是错过了一次修补超结构的机会。想象一下,若是中医能确认心脏的实际功能,那么中医的超结构或许要改写一部分。

 

经脉与络脉统称“经络”,构成人体循环体系。古代中医对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还没有一个清晰认识,所以才把这些血脉、淋巴管与经络、神经合在一起,统称为“经脉”。经脉周运全身气血,是营养、能量、精神的运载者,非常关键。但这时因为经络与血脉等混在一起,还没有区分开。等到能分开的时候,就发现根本找不到那个纯粹的经络,就像五行说中的元素找不到真实的定位。科学手段总不能窥其一斑,各种监测经络的指标数据只能说明血脉,却不能证实经络。这让当代中医界异常焦虑,也令经络更显神秘。

经络是一扇门,打开后便可窥见中医那复杂的超结构仓库。中医的阴阳五行是从阴阳家和玄学那里借来的理论,而经络应该算中医的原创了。经络说不像本草学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是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灵枢》中就已经成熟了。

由于中医认识不到心脏搏动的生理本质,便要以“气”作为血液运动的动力之源。由于不知道肺部气体交换的机理,便联想到气要在周身运行。在气血运行的过程中,经脉体系就成为必经通道。于是经络说在中医体系当中就占据了重要地位。

经络一旦与血脉、淋巴管等区分开,就成为独立的超结构,不过这还是近代以来的事。穴位是经络的节点,经络是穴位的曲线。人可以感觉到穴位的存在,用穴位来治疗,却无法给穴位一个科学的身份。经络遍布身体,却不再周行气血了,因为血走血管,而气走呼吸系统。于是经络传导的只能是抽象化的气血和感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