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法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3-06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详细治疗: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通过各种手段解除LES痉挛,减轻病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减少有戈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习惯,少食多餐,以进食柔软而高热量食物为主,细嚼慢咽,避免过冷过热及刺激性食物。饭后1一2h内避免卧位,睡眠时应采取高枕位。晚期病人注意静脉补充能量、维生素及水、电解质,及时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对于精神紧张的病人,可,以心理治疗和适当使用镇静剂。

  (二)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肘早期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疗效明显。常用药物如下:硝酸盐类药物,如硝酸异三梨酯(二硝酸异三梨醇),5~10mg次,餐前舌下含服,3-4/日,或硝酸甘油10mg。口服,3/日,可缓解食管痉挛,减轻胸骨后疼痛。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口服或舌下含服,10—20mg/次,3-4/日,可改善食管排空,注意其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如卡布特罗,4mg/次,3~4/日,可缓解LEs压力。

  2、肉毒碱LES内注射

  内毒碱与突触前胆碱能受体结合,不可逆地干扰了乙酰胆碱的释放而达到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肉毒碱通过内镜沿LES周径(一般4个点)注射,一次用量约80U。1个月内的疗效可达90%,1年时的疗效为60%左右。由于肉毒碱会在几天后降解,它对突触前胆碱能受体的作用取消,因此,如要维持疗效,必须要对患者做反复注射。

  (三)内镜下治疗

  1.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

  气囊扩张术的治疗原理是使用外力强行扩张失去弛缓功能的食管下段括约肌,使部分肌纤维断裂,其治疗目的是解除食管梗阻。保持食管通畅。扩张器要求具有足够的直径,并且在一定的强度下保持不变形,这样才能确保贲门狭窄部位得到充分扩张。根据我国人身高的特点,成人扩张到3.5cm已经足够,儿童可以试用直径3cm的气囊,其中以美国Microvasive公司生产的Rigiflex扩张器应用较多。近年来有经内镜气囊问世.大大减少了胃镜的插入次数。使操作更加简便,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2.内镜下注射治疗

  目前认为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由食管壁肌间神经丛病变引起.各种原因使支配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兴奋性神经元(分泌乙酰胆碱)和抑制性神经元(分掰一氧化氮)发生缺陷或作用失衡,胆碱能神经元支配占明显优势,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兴奋性增加而出现过度收缩。而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BA)是肉毒杆菌的一种外毒素,按其抗原不同可分为A-G 7种类型,以A型研究最多,其作用原理为通过与神经突触前胆碱能神经末梢进行不可逆结合,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达到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的目的。

  (四)外科手术

  当内科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手术方式为Heller氏手术及相关的改良手术。外科手术的主要适应证为内科治疗失败者、无法进行内镜下治疗者以及内镜下治疗失败者;主要禁忌证为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精神性贲门失弛缓症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