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品味秦腔

 潜夫故里人 2014-03-07
秦腔板式  
    秦腔唱腔,分板式和彩腔两部分,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组成。苦音腔是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演唱时激越、悲壮、深沉、高亢,表现出悲愤、痛恨、怀念、凄凉的感情。欢音腔则欢快、明朗、刚健,擅长表现喜悦、愉快的感情。秦腔板式分为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有板无眼和无板无眼四种。板腔称谓有慢板、拦头板、一锤安板、阴司板、二六板、拉锤二六板、带板、尖板、滚板、二导板、双锤板等。总归称是六大板头、慢板、带板、垫板、二导板和滚板。秦腔曲牌分为弦索类、击乐类、唢呐类、笙管类、海笛类、套曲类共6种。早期乐队分文、武两部6人。 

 

                               秦腔须生演员要以美的声腔塑造人物

       在秦腔舞台上所演的剧目大多是以须生作为主线而贯穿全剧的,所以说须生演员是秦腔舞台上的支柱,他们表演的得失与一个剧目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秦腔须生演员除了具备精湛的演技外,更要充分利用声腔美来塑造人物形象,以感染观众。

        须生演员若想塑造出鲜明而具个性的人物形象,仅有扎实娴熟的表演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分析剧情、研究人物、把握规定的情境、找准人物思想脉络和舞台行动之外,还必须熟练掌握优美的声腔表演技巧,才能达到形神兼备、表情自然、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戏曲艺术中,声腔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剧中人物只有遇到了矛盾冲突、情绪激越时才会唱,而只有唱,才能充分表现和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往往一段唱就能影响一出戏,进而形成一个演员的表演风格。有时剧目的故事内容已为人们所淡忘,但剧中的精彩唱段却会深入人心,广为传唱,最终形成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艺术流派。

        一名须生演员要做到以美的声腔感染观众,首先要做到咬字吐字清晰、行腔运腔到位、情感投入恰到好处、收声归韵准确,还要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赋予唱腔以美感,从而使唱腔以无限的魅力来吸引观众,感染观众。“离开了语言的美,就没有戏曲声腔的美。失去了以语言美为标志的声腔美,就没有中国戏曲。”所以,咬字吐字是一名演员必备的基木功,字咬不准,腔就难圆。如秦腔现代剧《血泪仇》“并不是穷人无能耐”一段,由于节奏很快,若是吐字不清,就会直接影响演出效果。

        一部戏的演出首先是要观众了解剧情,知道剧中在演什么,剧中人在干什么,为何时而哭泣、时而欢笑。这就要求演员必须做到咬字吐字清晰,准确无误地将唱词送到观众耳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听不到可以重复,但在戏曲舞台上就不能这样了。如秦腔传统折子戏《打镇台》是以须生为主的重头戏,表现了县令王震不畏权势、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人物性格,其中“王震做官太懦弱”的中心唱段,可说是脍炙人口,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段唱腔运用了代板转双锤的曲式结构,节奏由慢到快,逐步递进,必须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演唱首先要控制气息,做到吐字清晰,以字带声,丝丝入扣,既要表现出人物在强权威逼之下的无奈和愤懑,又要表现出人物秉公执法、伸张正义的性格,还要感叹自身为官的懦弱、自责、自省的强烈思想斗争,以充分展示人物复杂多面的内心世界。

        老一辈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了“字领腔走,腔随字行。只能以字带腔,不能以腔盖字”的科学理论。它形象地阐明了“音包字、字包音”的关系,是中华民族戏曲声乐特有的规律,是对字和声结合的技术与艺术的精辟概括。只要我们真正领悟出它的真谛,就能找到它的艺术规律。

         秦腔是板腔的演绎形式,演员要运用这些固定的曲调来表现不同的剧情,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体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根据人物性格和具体内容在行腔运腔的表现方法上进行修饰处理。这里的关键是看演员对剧情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尺度的把握,再就是自如地运用气息和呼吸。老一辈艺术家有一句名言:“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中外的声乐理论家和演唱家都强调气息延长发声的动力。由于有时对气息控制或运用不当,使自己失去了美的声腔而后悔不己。因此,作为一名演员应首先从理论上弄明白演唱气息和呼吸的控制方法,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嗓子,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演唱才能。

        在演唱中,行腔运腔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合理地掌握呼气量和气息的力度,激情处汹涌澎湃,深情处徐徐而出,抒情处柔声细气,呻吟处有气无力。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都要通过声音形象在舞台上抒发表达,所以在行腔运腔中一个切分音、一个小滑音都要顿开、拖到位。如在秦腔传统剧《赵氏孤儿》“忠义人一个个画成图样,一笔画一滴泪好不心伤”一段就要充分利用这些技巧,才能达到情深意切的效果。

        情感的投入要恰到好处,“情”是戏曲的灵魂,在秦腔须生的演唱中,秦腔声乐和动作与人物的心理活动是一致的,所以一定要用情感来支配唱腔。要依靠感情语气婉转起伏,吞吐收放,演员要以真实的情感、纯熟的演唱方法来赋予唱腔以血肉和精神,从而把唱词的内容用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但过分的渲染,又给观众一种弄虚作假的感觉,唱腔平和则又体现不出人物的性格,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是内心情感的支配与宣泄要自如得当,这就要求演员必须具备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熟练的演唱技巧。如秦腔现代剧《血泪仇》中“王任厚收住了泪两行,事到了万难我还要硬心肠”这两句唱词,既有对旧社会制度的控诉,又有自己的无奈和凄凉,特别是“泪两行”和“硬心肠”这一对比词组的演唱必须感情真挚,吐字铿锵,才能达到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演员通过唱词抒发剧中人物的思想变化,并在规定的情境中具备准确的语言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深含情义地打动观众。

        在秦腔须生行当的演唱中,收声归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或一段唱腔结束后还应该有所交待,再接着往下唱。

        如果出而不收,张而不闭,仅有上半句、无下半句,那是万万不可的,必须做到善始善终。一段唱腔的结尾必须做到感情饱满,完整有力。绝不能前面唱得饱满有力,而到后面却低迷涣散、草草收兵,所谓“余音绕梁,通透四壁”不仅指整段唱腔要感人,更要紧的是在收声处必须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一辈艺术家为了追求舞台语言的韵味美,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从唱腔的美感角度,将复杂的汉字韵母部分做了高度的归纳和概括,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十三辄”。至今为止,我国各地方剧种仍然十分重视并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作为唱腔收声的规范。我们秦腔演员当然也不能例外,因为这样既保持了我们中华民族汉字特有的韵味,又形成了舞台语言的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地更新,戏曲工作者要增强声乐的发展意识,认真总结、全面掌握秦腔传统的声乐技巧。在秦腔的声调中,女声比较容易适应,面对以须生为代表的男声就显得十分困难。须生在真声区的开口音都在c3和d3之间,如果缺乏娴熟的技巧,极容易将“喊”声、“吼”声与歌声混为一体。这种混合型的声音不但没有艺术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经常在高音区使用真声,如果不注意发音技巧,单纯利用自然条件并用自然形态来演唱,最容易损害声带,而使演员的艺术生命大大缩短。

        那么,如何以美感的声腔来感染观众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熟练地掌握传统的音乐技巧;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嗓音条件;在演唱时使自己融入剧情之中。

                                  
 
 
 
                                 浅说秦腔剧声腔与舞台表演

演员在刻化塑造人物时若能巧妙自如地运用唱腔及形、体、态、技、功的艺术表现手法,使技巧同剧中人物达成有机构的统一体,做到声情并茂、形态自然,才能给观众以清新隽永、韵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戏曲是综合性艺术,长期的积淀与提练,已形成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傲立民族文化之林,耀闪出璀灿夺目的艺术光彩,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演员的唱腔与形体表演的一招一式,必须符合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才能使观众和剧中人物的脉搏一起跳动,产生共鸣感,  唱腔的处理与把握在戏曲艺术中有着细致的区分,每个行当都有各自的技巧规范,不能一概而论,含混不清。演员的唱是唱情,而不是唱声,情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情绪把握必须是“第一自我严格地控制第二自我”,这一点不能丝毫放松。唱到伤心悲痛时,演员不能自己流泪,唱到高兴兴奋时,演员自己不能放声大笑,而是感染观众在观看演出环境中自己掉泪或捧腹大笑,这样艺术的真情感染力和穿透力就达到了应该获得的效果。演员的艺术表演使命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演员不但要有一副超人的好噪子,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声腔来表现富有韵味的真实感情。也就是说,在实际演唱中,必须做到有情有味,入耳动听,扣人心弦。在点点滴滴上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地方,都能给人以很强的穿透力和说服力,给人以雅逸、陶冶、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艺术感受。
        戏曲小生的行腔“拖腔”、“彩腔”都有一定的规律,有规才有矩,有方才能圆。秦腔须生行腔要纯、厚、亮;小旦行腔要纯、柔、细;花旦行腔要纯、滑、圆、脆、甜;老旦行腔要纯厚、宽、实、广;花脸行腔要亮、硬、深厚,音调要刚柔结合,行腔中必须要吐字清晰,字正腔圆,音色圆润、浑厚、刚强。这就要求秦腔戏曲小生演员,必须注意腔调的旋律,其唱腔在演唱时就像潺潺滑滑的细流,微波荡漾,涟漪层层。粗、细、滑、柔、圆润、清郎豪爽,喷口适度,轻盈得体,这样行腔使观众过耳难忘、赏心悦目,使听者舒心畅怀、陶醉如痴。
       生角演员要想使自己达到如此幽香异彩的唱腔境界,就要博采众长,又要融会贯通,不死学前人、刻意模仿,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风度。演员在演唱时尽管用科学的发音唱得入耳动听,这在秦腔艺术表演上并非全部艺力到家,还必须以声传情、以情辅腔。情者,感情也。只有融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表达人物之情才能更深地刻画出剧中人物的性格,抒发剧中人物内在的情感。使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声,就能从强烈的立体感进入观众心目中,以完美的艺术表演度介入观众的全神贯注中。
       比如:在众人皆知家喻户晓的《周仁回府》这一传统剧目中,周仁遇难,蒙杜文学搭救,并结为兄弟,在杜府容身。杜府遭难,被官府查抄,当务之急,周仁保嫂嫂从后门逃走,暂居太宁驿;奉承东保杜公子先行逃走。不料奉承东乃见利忘义之小人,为了得到朝庭的赏银,将杜公子献与奸贼,并将周仁出卖。奸贼严年要娶杜文学之妻胡秀英为妾,情急之下,周仁万般无奈,忍痛割爱让妻子李兰英假扮嫂嫂,暗藏利刃,刺杀严贼;不料李兰英乃柔弱女子,杀贼未遂,自刎身亡。周仁被轰出贼府,从此周仁保上嫂嫂东藏西躲,两年之后杜家冤屈得以昭雪,杜文学做官而归。周仁得此消息喜出往外,急忙跑去会见兄长,被兄长误会,痛打一场,周遭委屈哭奔妻子墓前哭诉,演绎了一出感天地、泣鬼神的人间悲剧。该剧深刻地表达了这人间之真情、友情、亲情、爱情、残酷无情的社会现实。周仁之举感人肺腑,荡气回肠,发人深省。在这出戏中,要想用声腔成功地刻化塑造周仁饱含激情、刚柔并济、起伏婉转如泣如诉、韵味隽永的人物特征,演员就必须深入人物内心,要表现真情实感,以声激情、以情辅腔、以腔应态、以态转形,做到声情并茂,根据刚柔并济、起伏婉转的人物唱腔,戏剧情节的矛盾冲突,人物心理乃情感的流度过程等来随时调节把握唱腔处理方面的艺术技巧。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入情入理。

 演员必须根据自己的噪音条件,使演唱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应该掌握十三辙的收声、归韵及在剧调中的用法。汲收其它剧种和其它艺术门类的优点,用科学的发音技巧、灵活机动的表现形式,使观众和演员的接触度成零距离,舞台人物形象、演员、观众融为一体,共同感受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荣辱情仇的真情实感。
       当然一个演员要在舞台上把在剧中所扮演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除唱功上要讲究外,还要在表演上深下功夫,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表演得以实现的。不管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若不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都是徒劳的,通常所说的“内动外表”就是这个道理。真正做到把戏表演得有声有色,符合情理,才能给观众真正留下一个“曲终音犹在、歌罢九回肠”的动人心弦的场面,才能赢得观众的欢迎、尊重和爱戴。有成就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无一不是在唱腔上潜心研究、表演上细腻入微,才使戏曲艺术流派纷呈、绚丽多彩。
       戏曲艺术中,无论是一字一板的行腔艺术,还是一招一式的表演艺术,都是为更好地塑造人物而服务的,不是技巧的搬弄,必须是内容的程式,它才有鲜活的生命。传神是艺术的灵魂,形神兼备才有魅力。只有人物丰富的情感内涵融化在人们可感知的腔、行、表中,艺术才会有感染力。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是生活源泉高度凝炼综合的结晶,它来之于艺术家们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从许多艺术的门类里汲取精华和营养,使戏曲艺术时刻充满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从而使艺术表现形式上凸现独特的风格。

                     

 

                                  【秦腔简介】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

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

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

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

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曰唱乱弹。

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哭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做“酥板乱弹”。《下河东》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斩李广》的七十二个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和“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其为“架架儿”。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秦腔的分类】
       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拖腔尤富特色。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清脆。


【秦腔表演的特点】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的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


【秦腔的起源】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我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秦腔的发展】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演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明代万历间(公元 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


【秦腔的演变】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秦腔剧目】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秦腔的优秀演员】
       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郭明霞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板腔体音乐体制和京剧的形成】
       由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由于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且较早地(也可能是最的)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


【秦腔的流行】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秦腔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种,前者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抒发悲愤、凄凉情感,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而清脆。在脸谱(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块瓦花脸、带一字须)、身段(如趟马、拉架子、担柴担、水担等)、化妆(如改包头为梳水头)、特技(吐火、吹火、踩跷),以及语言声韵(秦腔是十四韵,内有入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十大怪之一。角色行当分为四生(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净(大净、毛净)、一丑,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的称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称西府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叫汉调秦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西安乱弹(就是中路秦腔)。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在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剧目超过1万本,剧目之丰富,居我国三百多剧种之首,因时代久远,散佚颇多,据现在统计,仅存约4700多个,而且,这些剧目目前还正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流失,如果有关部门不能有效抢救,历代人民用心血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将永诀于世。


【秦腔艺术特点】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六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四类。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曰唱乱弹。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哭音乱弹,要唱五十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做“酥板乱弹”。《下河东》的四十八哭,要排唱四十八句;《斩李广》的七十二个再不能,要排唱七十二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和“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秦腔的音乐伴奏,向称四大件,以二弦为主奏,人称秦腔之“胆”。琴师在秦腔戏班中具有重要地位,常坐于舞台前场后部正中。伴奏音乐擅奏老调,音高为“三眼调”。三十年代后改用出调(即下把拉法)。

       秦腔的表演自成一家,角色体制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各行又分多种,统称为“十三头网子”。一般戏班,都要按行当建置以“四梁四柱”为骨干的三路角色制。头路角色包括头道须生、正旦、花脸和小旦,二路角色包括小生、二道须生、二花脸和丑角,其他老旦,老生等角均为三路角色。各路角色的佼佼者,均可挂头牌演出,其他即为配角。条件优越的戏班,常不惜重金邀请名角。各行皆能,文;武、昆、乱不挡的多面手、好把式,又称“戏包袱”,或叫“饱肚子”。秦腔表演技艺十分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如演《黄河阵》,要用五种法宝道具。量天尺,翻天印,可施放长串焰火,金交剪能飞出朵朵蝴蝶。除此,花脸讲究架子功,以显威武豪迈的气概,群众称其为“架架儿”。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陕西省西安秦腔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秦人好秦腔 

       漫步三秦,到处流曳着秦腔的旋律。相去二三里,村村高音喇叭播放的是秦腔;地畔路旁,秦人畅快淋漓吼的是秦腔;夜幕四合,“自乐班”闹的是秦腔;城镇剧院,高台演出的是秦腔。

       秦人饭食少盐寡醋没辣子可以凑合,生活中没有秦腔却没法过。生子呱呱坠地,满月时以秦腔迎接;成人过寿,都要请“自乐班”助兴;老者去世,更要唱大戏热热闹闹送行。乔迁新居,子女升学,也要唱折子祝贺。 

       生活的艰辛,对幸福的渴望,铸就了人们唱秦腔的才能。老者能演本戏,少年会唱折戏;男人能吼“乱弹”,女子会来清唱。唱秦腔成了体面事。大凡在人面前走动的男女,有谁不曾唱过秦腔?幼时,就跟着爷爷和父亲一板一式学唱秦腔,成人,进入社会,就把生活的喜怒哀乐,黄土地上的悲欢离合,倾注于秦腔,现于唱做念打中。人逢喜事精神爽,唱一折“快板”,“忽然间一个突然”,“突然间一个忽然”,欢快愉悦之情竟惹的鸟儿啁啾,驴马撒欢打滚;肚里窝火,吼一通“慢板”,道一声“实可怜”,唱依据“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切的烦恼和不如意,随着高吭的吼声,消失于缥缈的天际,随之而来的,是血脉的活络,筋骨的舒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秦腔唱连台,四季好运来”。秦地最热火的,秦人最看重的,还是演秦腔大戏。

       锣鼓镲钹紧火地敲响了,大戏演出的时间到了。听这阵势,就知道戏班功夫不赖。这几年,戏乡人心劲盛了,要唱戏就请名剧团。戏幕拉开了,戏是熟戏,剧情早就嚼透了,秦人伸长脖子盯着台上,竟看得津津有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秦人欣赏的,是演员唱、作、念、打的功力,一种高亢激昂、粗旷豪放、苍凉纯朴的艺术韵味。戏到高潮时,唱到精彩处,观众还是忘情了,感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爱憎伴人物命运兴衰而交替,喜、怒、哀、乐皆形于色,悲、愁、欢、笑都现于颜。一折丑角戏,台下欢声雷动,成了笑的海洋;一场“苦戏”,观众眼圈都红了,那些老婆婆,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竟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忧”。哭了,笑了,都缘于秦腔。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正是秦腔影响之广泛的真实写照。

       秦川,竟成了秦腔大梨园,秦腔也成了秦人魂之所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