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4-03-09

过,犹不及!——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

  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创新,学生个性张扬,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然而,静下心来反思,存在一些与新课程“貌似神离”的现象:一、过分突出“人文”,代替“语文”;二、过分追求“诗化”,缺乏“诗意”;三、过分注重“整合”,迷失“本真”;四、过分创导“气氛”,失落“审美”;五、过分推崇“感悟”,遗忘“实践”;六、过分讲究“模仿”,消融“个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新课程理念的不解、浅解和误解。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课堂反思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日渐更新,“生本”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初步确立和巩固。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使得教学呈现出一派蓬勃的新景象:语文课堂更具人文,更富诗意,资源的开掘更趋丰富、教学形式更见多样。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一些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人文”代替“语文”

  1997年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前,语文课单纯地注重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舍人文而讲语文,结果导致语文教学患上严重的丧魂失魄症而走进死胡同。但近年来却又出现另一种离开语文来讲人文的倾向,有意无意地把语文与人文等同起来。目前许多中小学教材都一窝蜂似的采用“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进行着“高密度、综合性、人文内涵集中”的主题教学。

  如上《嘱咐》一课,大量地引入了歌颂母爱的文章:孟效的《游子吟》、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网络文章《母爱无痕》、阎维文唱的歌曲《母亲》。上成了一堂“爱的主打课”。学生情有所悟,意有所会了,可这是语文课吗?

  语文教育专家王尚文先生在2004年7月的《中国教育报》指出:话题结构凸显人文内容,或有长处,但作为语文教材,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何谓“语文的缰绳”?先生一言以蔽之:语文意识。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

  舍人文而讲语文与舍语文而讲人文,看似两个极端,实际上都是由于对语文与人文的关系认识不足所致。前者无视它们之间深刻的相关性,只见“文”而不见“人”,并且常常把语文缩减为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后者因其相关而以“人”取代“文”,从而取消了“文”。但“相关”并非“相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必须寓于玩索“怎么说”的过程之中,因为言为心声,“怎么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问题,它涉及在表达中用什么样的语言——精确程度、情感色彩和审美趣味。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感情。因而在关注“怎么说”的同时,学生也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种陶冶功能。再者,制约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成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阅读的知识结构和由此而日臻强化的阅读认识能力。没有坚实的认知结构,就不会出现“呼朋引伴”式的阅读“同化”效应,就不可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理解”,“人文关怀”更是水中之花。所以,语文课只有坚守语文本位,按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指导和规范语文教学实践,其人文功能才能落到实处。

  二、“诗化”曲解“诗意”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生活,是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触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它能使活动主体拥有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氛围和人际互动,使人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的和诗意的氤氲之中。诗意课堂,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

  2004年12月13日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验》第四版刊登了江苏朱志军老师的一则文章:《你的语言美吗?》文章以吉春亚老师的某一堂课的课堂评价为例,提出课堂呼唤诗意。他是这样写的:

  “笔者尤为钦佩的是她的课堂即时评价,她那独具语文韵味的诗化的评价语言,为课堂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现摘录其中一部分,与大家共享。

  ——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

  ——你个性的发言是木,挺拔参天。

  ——你个性的发言是土,博大幽远。

  ——你个性的发言是金,灿烂夺目。

  ——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说了你独到的见解。

  ——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你的答案。

  ——领异标新二月花,你的发言富有新意。

  吉老师丰富多彩充满灵性富有创造性艺术性的课堂评价语言,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课堂上,学生一个个兴味盎然。“

  语文是一种“对话”实践,对话在本质上是对话双方从各自的“前结构”出发达成的一种视界的融合,是理解,视界融合的结果是主体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对话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意识,没有这种渴望,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都不是对话,而可能是别的什么;而有了这种对话意识,即使言辞再平淡,再朴实,也是对话,而且还可能是更高级的对话;甚至,只要有了这种对话意识,人们相互之间默默无言的相对、静穆,抑或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也是对话(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不正是说的这种无言的对话吗?)。“诗意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是人!”(王崧舟)如果教师没有听者意识,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语言的诗化,只会标示着他与生活的真实的隔绝状态。就不能达到对话主体间精神的相遇、视界的融合、心灵的敞亮!

  三、“整合”整失“本真”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有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一些教师没有真正读懂“整合”的内涵,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导致非语文、泛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

  一位青年教师在上《春天的手》一文时是这样组织的:

  第一步:讲解四季知识。

  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

  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

  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

  第五步:读古诗《春晓》。

  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

  语文课要拓展,要与其它学科交融,问题是拓展什么?在什么时候拓展?必须有机地结合各学科知识及特点,使语文教学与之产生互动,形成立体的融合,构筑语文域网。语文课姓“语”,不姓“杂”和“繁”,其整合的出发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点必须放在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味、积累和运用上,采取的多种教学方法必须有助于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服务。那些淡化文本、游离文本的“拓展”“迁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像《春天的手》一课,整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咏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语文的味道荡然无存。真是应了那句话:“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