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已无货郎挑

 石头花123 2014-03-10

  作者:李丹崖

  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皖北乡村,那时候,没有什么新潮的文娱活动,连最基本的购物商店都极少,所以,我小时候最盼的两件事,一个是过年,一个就是货郎挑。

  过年是为了吃点好的,穿点新的;盼望货郎挑来,是为了买点他的玩具和小零食。

  货郎挑的货品很简单,吃的,也就一些江米糕,玩的顶多也就是一些玩具枪,砸火炮,彩色吸水管,另外,还有一些大人们用得着的针头线脑。

  卖货郎一来,拨浪鼓一响,孩子们就围拢上来。拿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的钱,或是一些捡来的塑料纸、玻璃瓶子,去买去换卖货郎的货品,然后,美美地吃着,享受着劳动带给我们的甜蜜,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式的玩着,不亦乐乎。

  说白了,货郎挑的功能是综合性的,不光销售,还收购一些废品,而对于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却是移动的乐土。每天眼巴巴地望着村口,听着拨浪鼓的声响,那是人世间最美的期待。

  印象中,从货郎挑上买得最多的是弹弓皮子,还有就是江米糕。

  弹弓皮子买来后,找个“丫”型的树杈砍下来做成把手,再从废旧的自行车带上剪下来一块,做成包子弹的包皮,用来打鸟,说实在话,记忆中,打下的鸟不是一只就是两只,幸好我准技不行,否则,残害了多少小生灵。

  买来的江米糕,自不必多说,咔嚓咔嚓地吃着,故意把咀嚼的声音发出很响,引得旁边的小朋友直流哈喇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乡村做生意的人不再那么神秘,也不再那么稀奇,货郎挑也逐渐消失了。自行车、电动车的普及,让集镇不再遥远,集镇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在幼稚如我的孩童看来,集镇就是一个大大的货郎挑,我们可以在元宵节前去买一些烟花爆竹,还能买到最新奇的电动玩具。

  然而,多年后再回首,乡村已无货郎挑,我们这一代长大的孩子记忆里,留存最深刻的,还是拨浪鼓的声响。

标签: 李丹崖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