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噎与膈中医论述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3-10

噎与膈中医论述

 

噎膈,是指以吞咽困难,梗塞作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与现代医学之食道疾病相近似。本病外见呕吐,故前贤常把本病与反胃、关格、呕吐等病证相提并论,又因噎膈也确实涉及到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从而使后来学者难以辨识噎膈病的真面目。

噎膈最早在《内经》就有相关论述,称之为“膈证、“病生于咽嗌”,此后历代医家医著围绕着本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之所属,以及本病的治疗调护预防等方面内容,展开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本病的病理已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指导着医家们的临床实践,但是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一节名著经典导读

 

一、《黄帝内经》“膈”之病名,

1、《素问?阴阳别论篇》:“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三阳结谓之膈。”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膈证”的病名。其“三阳结谓之膈”一语,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存在不少争议,比如张子和认为“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而张景岳则认为“《内经》之言三阳结者,乃止言小肠膀胱,全与大肠无涉。盖三阳者,太阳也,手太阳小肠也,足太阳膀胱也。”这个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2、《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

指出本病病患部位在咽嗌。

 

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

4、《素问?通评虚实论篇》:“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上两句阐明本病病因与情志有关,为“暴忧之病”。临床实际也确实如此,情志失调是噎膈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5、《素问?气厥论篇》:“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此句也反证本病不全是热证,张子和认为“结谓热结也”有待推敲,而张景岳之“若下有结闭,而上无热证,此阴结耳,安得谓之热耶?盖阴结者,正以命门无火,气不化精,所以凝结于下,而治节不行,此惟内伤血气,败及真阴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属是也”的看法是深得《内经》之要旨。

 

6、《素问?大奇论篇》:“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膈证的脉象特征,反映了本病发病以胃为主,病性上既有邪正搏结之象,又有阴血耗伤之本质。也暗示了本病的复杂性。

 

7、《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点明了膈证主证为“食饮入而还出”,病关中焦脾。

 

8、《灵枢?上膈篇》:“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晬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汗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结合前面所引经文,《内经》以膈为中心,称膈以上至咽部隔塞不通者为“上膈”,膈部隔塞不通者为“中膈”,膈下至下脘部位阻塞不通者为“下膈”,病因上多为“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尤以“暴忧”多见。其中“虫积生痈”的论述为我们现在从中医认识西医之食道癌等病症提供了思路。

 

9、《灵枢?四时气篇》:“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阐述膈证的针灸治疗法则。

 

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噎”之病名

1、《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经云:阳脉结,谓之鬲,言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而气之与神,并为阳也。伤动阳气,致阴阳不和,而腑脏生病,结于胸鬲之间,故称为鬲气,众方说五鬲,互有不同,但伤动之由有五,故云五鬲气。五鬲气者,谓忧鬲、恚鬲、气鬲、寒鬲、热鬲也。忧鬲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恚鬲之为病,心下苦实满,噫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气鬲之为病,胸胁逆满,咽塞,胸鬲不通,噫闻食臭;寒鬲之为病,心腹胀满,咳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热鬲之为病,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骨烦,四支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癖也。此是方家所说五鬲形证也。”

2、《诸病源候论?五噎候》:“夫五噎者,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谓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3、《诸病源候论?噎候》:“夫阴阳不和,则三焦膈绝,三焦膈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隋代医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噎”之病名。继承了晋代《肘后备急方》五膈之说,且进一步把噎膈细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和忧恚气寒热五膈,并对五膈的病机和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在噎膈的病因上不仅肯定了情志因素:“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还阐述了寒温失宜也能致噎膈,外感寒邪,久之伤脏,脏气寒冷,不能传化饮食,而致饮食格拒不入,初步形成了本病的病因学说。

 

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五噎证候

《备急千金要方?噎塞》:“古今录验云:五噎者,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噎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下悸动,手下逆冷。劳噎者,苦气膈胁下支满,胸中填塞,令手中逆泠,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 视目 流,目 流,,,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胁所致也。”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诸病源候论》基础上,对五噎的证候作了补充。

 

四、张锐《鸡峰普济方》:病缘忧思恚怒

《鸡峰普济方》:“此病缘忧思恚怒,动气伤划,气积于内,气动则诸证悉见,气静则诸候稍平,┅┅此乃神意间病也,”

宋代医家张锐特别强调了情志因素在本病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噎膈是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者可治,此语深中病情,历代医家奉之为经典,论治本病每以此为基。比如李中梓《增补病机沙篆》言“噎膈则惟以七情所致,由于饮食者亦间有之,??????然病在神思,所谓心病还须心药也。”

 

五、严用和《济生方》“噎膈”之病名

《济生方?噎膈》:“盖气之与神并为阳也,逸则气神安,劳则气神耗。倘或寒温失宜,食饮乖度,七情伤感,气神俱扰,使阳气先结,阴气后乱,阴阳不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则成膈,气留于咽嗌,则成五噎。五膈者,忧、恚、寒、热、气也;五噎者,忧、思、劳、食、气也。其为病也,令人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胁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气不舒。治疗之法,调顺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匀,气顺痰下,膈噎之疾,无由作矣。”

宋代医家严用和首次提出“噎膈”之病名,并归纳了其病之主证有“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胁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噎气不舒”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同时,强调噎膈系因气机失调,脏腑失和,痰气阻滞为其主要病机,提出“调顺阴阳,化痰下气”的治疗原则,至今仍然很有指导意义。

 

六、张子和《儒门事亲》力宗三阳热结之说

1、《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后世强分为五噎,谓气、忧、食、思、劳也,后又分为十膈五噎,其派既多,其惑滋甚。”

2、《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且俗谓噎食一证,在《内经》苦无多语,惟曰: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后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

3、《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今代刘河间治膈气噎食,用承气三汤,独超近代。”

金代医家张子和不赞同强分十膈五噎,大力推崇《内经》三阳热之说,对噎膈的病因病机,强调“热结”之病机,应该说,部分地揭示了噎膈病的病理性质,因为噎膈病机虽复杂,但总不离“气结不行,津血枯燥”。并提倡用刘河间之下法,为后世制定清热润燥、滋阴养血等治法打下了理论基础,如元?朱丹溪《脉因证治》提出治宜“润养津血,降火散结”。

 

七、李东垣《东垣十书》阴中伏阳,冲气上逆

1、《医学发明?噎塞治法》:“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曰塞,阴气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令诸经不行,则口开目瞪,气欲绝。当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药以泻其标也。”

2、《医学发明?膈咽不通四时用药法》:“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表里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

3、《医学发明?膈咽不通四时用药法》:“塞者,五脏之所生,阴也,血也;噎者,六腑之所生,阳也,气也,二者皆由阴中伏阳而作也。”

金代医家李东垣之“阴中伏阳”,以及“冲脉上行,逆气所作”实乃一大发现。因为本病病之根在太阴脾与少阴肾,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后天之本无以继;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则先天之本日以竭,因而胃中之津液枯涸,下焦虚火挟冲脉上逆,干犯贲吸二门,是以阳结于上,阴涸于下,隔塞不通,食不得入。这一理论也启发了后世医家以平冲降逆的方法治疗本病。

 

八、朱丹溪《局方发挥》血液俱耗,胃肠干槁

1、《局方发挥?治法辨惑》:“积而久也,血液衰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

2、《局方发挥?治法辨惑》:“夫噎病主于血干,夫血者,阴气也,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气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液,传化合宜,何噎之有?”

3、《局方发挥?治法辨惑》:“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于是为痞满呕吐,噎膈反胃之次第。”

4、《脉因证治?噎膈》:“宜润养津血,降火散结。”

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噎膈虽都病发于咽喉,均属于胃,而噎证病在胃之上口,食物咽嗌不下,随即吐出,膈证病在胃之下口,饮食自膈而转,吐出较噎为迟。噎膈病机上总以血液俱耗,胃肠干槁为其发病之根本,故提出了“润养津血,降火散结”的治疗大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提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是噎膈的病理根源,可以说是一创见。

 

九、戴思恭《证治要诀类方》痰与气搏

1、《证治要诀?噎膈证治》:“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隔而滞,痰与气搏,不能流通,并宜用二陈汤加枳实缩砂仁各半钱,木香一钱,或五膈宽中散。”

2、《证治要诀?噎膈证治》:“诸五噎五膈,并宜五膈宽中散;不效,谷神嘉禾散。前痞塞诸药,皆可选用。噎膈甚而水浆不入,药食皆不下,食入口即吐者,当镇坠之,宜盐汤下灵砂丹,仍以嘉禾散作末,干点服。”

明代医家戴思恭认识到痰与气搏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是为本病病因病机认识上的又一新解,后世附义者也众,如明代皇甫中《明医指掌》指出“如好酒之徒患此者,必是顽痰”。同时还创制了五膈宽中散、谷神嘉禾散等治疗噎膈的名方。

 

十、孙一奎《医旨绪余》噎与膈的病患部位不同

《医旨绪余?噎膈膜之辨》“夫饮食入于噎间,不能下噎,随即吐出,自噎而转,故曰噎。膈,是膈膜之膈,非隔截之谓也。饮食下噎,至于膈间,不能下膈,乃徐吐出,自膈而转,故曰膈。”

明代医家孙一奎从病患部位上具体详明地阐发了噎与膈的区别:噎在噎间,不能下噎,自噎而转;膈在膈间,不能下膈,自膈而转。

 

十一、张景岳《景岳全书》病在脾肾

1、《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且凡人之脏气,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而肾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饮停滞不行,或大便燥结不通,岂非运化失职,血脉不通之为病乎?而运行血脉之权,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肾而何?”

明代医家张景岳通过分析和综合前贤对噎膈病机的各种说法,提出本病病机要点在气结与阴伤,病关于胃,但其病之根源却在脾与肾。因而近代名医姚国美阐述云:噎膈多因于五志过极,或纵情嗜欲,如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色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亏耗,遂致运守失职,而脾中之生意不遂,五液无生,而胃中之津液枯涸,下焦虚火挟冲任二脉,直上阳明贲吸二门,终日为火燔燎,是以阳结于上,阴涸于下,隔塞不通,食不得入,纵入亦出。所以说噎膈虽发于咽喉,属于胃腑,其原实由于脾肾二脏也。这一观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噎膈的发病机理,至今无出其右者。

 

2、《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盖反胃者,食犹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阳虚不能化也,可补可温,其治犹易;食不得下者,以气结不能行也,或开或助,治有两难,此其轻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于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则病于中下二焦,此其见证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调养心脾,以舒结气,此其证候既有不同,故诊治亦当分类也。”

指出噎膈为气结不能行,反胃为阳虚不能化,两者病机迥异,故治法也不同,可谓是要言不繁,切中其要。

 

3、《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矧《内经》之言三阳结者,乃止言小肠膀胱,全与大肠无涉。盖三阳者,太阳也,手太阳小肠也,足太阳膀胱也,小肠属火,膀胱属水,火不化则阳气不行,而传导失职,水不化则阴气不行,而清浊不分,此皆致结之由也。”

4、《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然人之病结者,本非一端,盖气能结,血亦能结,阳能结,阴亦能结,余非曰结必皆寒而全无热也,但阴结阳结自不同,有不可不辨耳,夫阳结者热结也,因火盛烁阴,所以干结,此惟表邪传里,及阳明实热者乃有之。然热结者,必有烦渴发热等证,洪大滑实等脉,最易辨也。若下有结闭,而上无热证,此阴结耳,安得谓之热耶?盖阴结者,正以命门无火,气不化精,所以凝结于下,而治节不行,此惟内伤血气,败及真阴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属是也。夫噎膈之证,人皆知为内伤也,内伤至此,其脏气之健否为何如,而犹云为热,岂必使元阳尽去,而别有生生之道乎?噫!此余之所不解也,不得不辨!”

上两段反驳了张子和之力宗三阳热结观点,提出“下有结闭,而上无热证,此阴结耳,安得谓之热耶?盖阴结者,正以命门无火,气不化精,所以凝结于下,而治节不行,此惟内伤血气,败及真阴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属是也”可见噎膈也不全为火热证,为更全面地认识噎膈病的本质,奠定基础。

 

5、《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凡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盖脾主运化,而脾之大络布于胸膈,肾主津液,而肾之气化主乎二阴,故上焦之噎膈,其责在脾,下焦之闭结,其责在肾。治脾者宜从温养,治肾者宜从滋润,舍此二法,他无捷径矣,然泰交之道,天居地下,故必三阳出土而后万物由之,可见脾土之母,由下而升,褚侍中曰:外病疗内,上病救下,辨病脏之虚实,通病脏之子母,斯言得矣,不可忽也!”

提出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对于噎膈病中晚期的治疗,深合临床实践。同代的赵献可亦重视调实脾肾,尤其是滋肾养阴运用最多,指出“上病疗下,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一二”

 

十二、李中梓《医宗必读》噎塞多热,反胃多寒

1、《医宗必读?反胃噎塞》:“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恚,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脾胃虚伤,运行失职,不能熟腐五谷,变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虽入胃,复反而出,反胃所由成也,二者皆在膈间受病,故通名为膈也。”

2、《医宗必读?反胃噎塞》:“噎塞之吐,即洁古之上焦吐;反胃之吐,既洁古之下焦吐。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噎塞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然亦不可拘也。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当作寒医。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以脉合证,以色合脉,庶乎无误。《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医宗必读?反胃噎塞》:“此证之所以疑难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剂有妨于津液,方欲养血生津,恐润剂有碍于中州,审其阴伤火旺者,当以养血为亟,脾伤阴盛者,当以温补为先。更有忧恚盘礴,火郁闭结,神不大衰,脉犹有力,当以仓公、河间之法下之。小小汤丸,累累加用,关扃自透,膈间痰盛,微微涌出,因而治下,药势易行,设或不行,蜜盐下导,始终勾引,自然宣通,此皆虚实阴阳之辨,临证之权衡也。或泥于《金匮》、《局方》,而偏主辛温;或泥于《玉机》、《心法》,而偏主清润。凡若是者,皆赖病合法耳,岂云法治病乎?”

明代医家李中梓认识到噎膈发病有虚,有痰,有气,有热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阐明反胃与噎塞的病机有本质上的区别,即“噎塞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同时提醒无论是辨证还是治疗都仍要辨证看,切不可拘泥:“然亦不可拘也,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当作寒医,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以脉合证,以色合脉,庶乎无误”,“或泥于金匮局方,而偏主辛温。或泥于玉机心法,而偏主清润,凡若是者,皆赖病合法耳,岂云法治病乎?”其牢固的辨证思想,值得后人学习。

 

十三、赵献可《医贯》噎膈与反胃,关格的鉴别

1、《医贯?噎膈》:“噎膈,翻胃,关格三者,各各不同,病原迥异,治宜区别,不可不辨也。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关格者,粒米不饮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

2、《医贯?噎膈》:“惟男子年高者有之,年少者无噎膈。”

3、《医贯?噎膈》:“盖肾主为液,又肾主大小便,肾与膀胱一脏一腑,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

4、《医贯?噎膈》:“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一二。”

噎膈、反胃、关格均有呕吐一症,历代常将三病合论,然三者有大不相同之处,明代医家赵献可既描述了三者症状上鉴别要点,而且从病原、治疗上加以区别;同时,观察到噎膈系年高者发病多,其病位在胃之上咽喉胸膈,强调本病与肾阴不足密切相关,故主张治以六味地黄丸,是为可贵之处。

 

十四、李用粹《证治汇补》病因病机与治疗

1、《证治汇补?胸膈门?噎膈》:“噎分五种: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有五种,总归七情之变。由气郁化火,火旺血枯,津液成痰,痰壅而食不化。”

2、《证治汇补?胸膈门?噎膈》:“治法:治宜养血生津,清痰降火,顺气调脾,抑肝开郁。治宜调养,治禁香燥,治禁泥滞。”

3、《证治汇补?胸膈门?噎膈》:“治在肺肾:夫阴血根于肾,阳气运于肺,胃中之气皆藉此滋生也。故有气衰不能运化生痰者,亦有血衰不能滋肾生火者,当养金水二脏,使阴血滋润,津液生而噎膈渐开也。”

清代医家李用粹总结了噎膈一病的病因有气滞、血瘀、火炎、痰凝、食积等,虽有五种,总归因于七情之变。治法上重视养血生津,清痰降火,顺气调脾,并提出了治在肺肾,治宜调养,治禁香燥,治禁泥滞等要则,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十五、张璐《张氏医通》逆气之说

《张氏医通?噎膈》:“故知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惟气逆,故水兴不能居润下之常,随气逆从耳。”

清代医家张璐认为不一定是津液枯槁,乃是“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提出逆气之说,为临床使用和胃降冲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根据。

 

十六、程国彭《医学心悟》启膈散

《医学心悟?噎膈》:“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枯四字。槁在上脘者,水饮可行,食物难入,槁在下脘者,食虽可入,久而复出。夫胃既槁矣,而复以燥药投之,不愈益其燥乎。是以大、小半夏二汤在噎膈门为禁例,予尝用启膈散开关,更佐以四君子汤调理脾胃,挟郁者,用逍遥散主之。虽然药逍遥而人不逍遥,亦无益也。”

清代医家程国彭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认为“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枯四字”,重视滋养胃阴治法,创制了治疗噎膈之名方启膈散及其加减应用,至今依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剂。

 

十七、何梦瑶《医碥》病在咽喉,

《医碥?反胃噎膈》:“酒客多噎膈,饮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

《医碥?反胃噎膈》:“瘀血在膈间,阻碍饮食,代抵当丸芥子大三钱,??????五灵脂为末,黄犬胆汁和丸龙眼大,每服一丸,好黄酒温服三次,亦行瘀之妙剂也。”

清代医家何梦瑶直截了当地指出本病病位在食道,以饮热酒者多见,符合现代医学临床解剖学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明示了有瘀血在膈间之情形,治当行瘀,反映了众多清代医家已日益体会到本病常有瘀血这一病理因素。

 

十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总结

《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其阳结于上,阴亏于下,而为噎膈者,用通阳开痞,通补胃腑,以及进退黄连、附子泻心诸法,上热下寒为治。其肝阴、胃汁枯槁,及烦劳阳亢,肺胃津液枯而成噎膈者,用酸甘济阴,及润燥清燥为主。其液亏气滞,及阳衰血瘀而成噎膈者,用理气逐瘀,兼通血络为主。其胃阳虚而为噎膈、反胃,及忧郁痰阻而成者,用通补胃腑,辛热开浊,以及苦降辛通,佐以利痰清膈为主。其肝郁气逆而为噎膈者,两通厥阴阳明为治。其酒热郁伤肺胃,气不降而为噎膈者,用轻剂清降,及苦辛寒开肺为主。”

清代医家叶天士所举病案治则用方,至今依然为临床医生习用,叶氏不愧为临床之大家。

 

十九、尤怡《金匮翼》:或痰或血或津枯

1、《金匮翼?噎膈反胃统论》:“噎膈之病,有虚有实,实者或痰或血,附着胃脘与气相搏,翳膜外裹,或复吐出,膈气暂宽,旋复如初,虚者,津枯不泽,气少不充,胃脘干瘪,食涩不下。虚则润养,实则疏沦,不可不辨也。”

2、《金匮翼?噎膈反胃统论》:“夫膈噎,胃病也,始先未必燥结,久之乃有大便秘少,若羊矢之证,此因胃中津气上逆,不得下行而然,乃胃病及肠,非肠病及胃也。”

3、《金匮翼?噎膈反胃统论》:“噎膈之证,大都年逾五十者,是津液枯槁者居多,若壮年气盛,非血即痰。”

清代医家尤在泾从虚实两端分述噎膈,指出“实者或痰或血,虚者津枯不泽”,观后世医家大多从祛痰、化瘀、滋补治疗本病,可知尤氏之论是很有见地的。其次还指出本病病久之大便秘少,是“胃病及肠,非肠病及胃”,值得医家们对腑气上逆而为膈的观点作一重新思考。

 

二十、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养血润燥

清代《杂病源流犀烛?噎膈反胃关格源流》:“治法始终养血润燥为主,而辛香燥热之品概勿轻下。”

明代方隅对于噎膈用养血润燥的治疗方法体会也很深,指出“噎膈不可妄投燥热之药,如其以火济火,何以异于刺人而杀之也,吾闻治之之法,必须清健脾,行痞塞以转泰,助阴抑阳,全化育以和中,宜用生津养血之剂。”

 

二一、林佩琴《类证治裁》噎与膈的病机不同

《类证治裁?噎膈反胃论治》:“噎者,咽下梗塞,水饮可行,食物难入,由痰气之阻于上也,膈者胃脘窄隘,食下拒痛,由血液之槁于中也。”

清代医家林佩琴阐明噎与膈,不仅病患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而且噎与膈的病机亦有不同:噎由痰气阻于上,膈由血液槁于中。

 

二二、姜礼《风痨臌膈四大证治》祛邪扶正,行瘀

1、《风痨臌膈四大证治?噎膈反胃》:“殊不知噎膈之本虽虚,而痰、火、气、血日久凝滞,瘀塞道路,胶固不通,以致食物难入,或虽入而复出,于此时也,若不先以劫夺之药开其固结,而滋补之味又安能透其关扃耶?但关开食进之后,即当继以补益之剂,续进饮食,病自愈矣。”

2、《风痨臌膈四大证治?噎膈反胃》:“大抵噎膈之证,多有结痰瘀血相停,若不去之,病必不除。然结散之后,惟在谨慎缓调,戒口绝欲,千日把持,庶可全愈,否则愈而复发,中气既伤,难可再劫,死者多矣。噎膈既愈之后,不可便与粥饮及诸杂物,每用人参五钱,陈皮二钱,作汤细啜,以扶胃气。旬日半月间,方可小试陈仓米饮,渐进糜粥,进之早者,多致不救,年高病人元气败坏,手足寒冷,粪如羊屎沫大出者,皆不治。不守禁忌,若怒若郁者,皆不治。”

3、《风痨臌膈四大证治?噎膈反胃》:“消痰顺气,清膈行瘀”

清代医家姜礼把噎膈病的病因病机归纳为痰火气血日久凝滞,瘀塞道路。虽其本为虚,但邪之不去,病必不除,故治当先以动夺之药开其固结,继以补益之剂,续用饮食。这与《杂病证治准绳》之“用药之时,更详轻重,假如秘久,慎勿顿攻,总得攻开,必虑后患,宜先润养,小著汤丸,累累加之,关扃自透”治疗先后上略有不同,然而二人在具体实践中,重视祛邪与扶正的关系,临证时小心谨慎,如临深渊,则又所见略同,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提出消痰顺气,清膈行瘀是治标的大法,深合临床。事实上,远至金元时期之李东垣、朱丹溪,近则其同代之何梦瑶、叶天士也都已看到治疗本病需行瘀,并施之临床,然今世之医把活血化瘀之法作为治疗噎膈的通治之法,则又有滥用及太过之嫌矣。

 

二三、吴静峰《医学噎膈集成》噎膈病专著

1、《医学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论》:“噎膈之症,本肝气郁结,阻塞升降之路,上则咽喉肿痛,饮食难下,下则肠胃干涩,大便秘结”

2、《医学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论》:“膈本水亏之症。肠胃干涩,饮食入胃,不能下行,故上反而作吐;肠中无津,则大便如羊屎。”

3、《医学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论》:“噎膈口吐白沫,原是病气上逆,挟腹中之津液,皆上行而吐诸口。脏腑不得津液之养,久之则喉门细小,饮食不能多进,强咽一口,移时方能下去;再积久,而贲门亦狭,肠胃必然干涩,一口结成一个弹子,故大便如羊屎。干粪下行,粘糙肠腑,故腹痛如刀绞。皆因口吐白沫,津液上逆,不能下润肠腑,以有此二症。”

4、《医学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论》:“白沫满口,见食则吐,是病气挟中,下焦之液,上逆作吐”

5、《医学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论》:“考噎膈,翻胃之医案,治疗原有后先,首在解郁,次在补水,三在引上焦之液以下行”

6、《医学噎膈集成?噎膈反胃治法论》:“节饮食以调脏腑,戒酒色以养精神,除烦恼则气自平,谢事务则心不劳”

清代医家吴静峰著《医学噎膈集成》是噎膈病唯一的专著,所引原文可知,吴氏论述噎膈病机主要有三大要点:一是肝郁,二是水亏,三是气逆,故而治疗上重在解郁、降逆、养津,并列有方剂八十二则,可资后人借鉴。此外提出了治疗分先后的论述,以及在预防和养生方面的观点,均为金玉之言。

 

二四、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综论噎膈之因机症治

1、噎膈是由于食管干涩或食管狭窄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梗噎不顺,甚则食物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噎即噎塞,指食物下咽时噎塞不顺,膈为格拒,指食管阻塞,饮食格拒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

2、噎膈是以内伤饮食,情志,年老肾亏为主因,且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致病,使气滞、痰阻、血瘀三种邪气阻于食道,而使食管狭窄。也可造成津伤血耗,失于濡润,食道干涩,食饮难下。本病以气滞,痰阻,血瘀标实,津枯血燥为本虚,在病理性质上表现为本虚标实,噎膈病位在于食道,属胃气所主,所以其病变脏腑关键在胃,又与肝脾肾有密切关系??????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痰、血互结,津枯血燥而致的食管狭窄,食管干涩是噎膈的基本病机。

3、本病初起以标实为主,重在治标,以理气、化痰、消瘀为法,并可少佐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正虚为主,重在扶正,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为法,也可少佐理气、化痰、消瘀之药。在临床上还应注意治标当顾护津液,不可过用辛散香燥之品,治本应保护胃气,不宜多用滋腻之品。

《教材》综合了历代医著医论之长,详细解析了噎膈之病概念,论述了噎膈之病位、病因、病性、病机以及治则。对本病的认识已日趋于全面,为日后引进现代医学来研究本病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名家经验

一、朱丹溪辨治噎膈经验(刘时觉,朱丹溪噎膈证治心法,时珍国医国药,2004,15(5):301-302)

1、病因病机

丹溪基于其气血痰郁火的理论认识噎膈的病因病机。无论内伤外感,俱可使气血运行失常,“或因些少饮食不慎;或外冒风寒;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厚,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或资禀充实,表实无汗;或性急易怒,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浊相干,气为之病”。尤其火热之伤,“气得炎上之化,有升无降,薰蒸清道,甚而至于上焦不纳,中焦不化,下焦不渗,展转传变”,以及“气血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痰挟瘀血,遂成窠囊”,均可酿生噎膈。丹溪详细阐述了噎膈病机特点:“其始也,胃液凝聚,无所容受;其久也,脾气耗散,传化渐迟;积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可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少,若羊矢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概括而言,积热挟痰,瘀血凝滞,津血枯槁,是噎膈的基本病机,《金匮钩玄》称膈噎乃反胃之渐,分血虚、气虚、有热、有痰四种证型: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必死;有热者,脉数而有力;有痰者,脉滑数。这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金匮钩玄》言:“粪如羊屎者断不可治,大肠无血故也。”就是依此来判断预后。

2、治法方药

据此病机认识,养血润燥就成为本病首要治法,《局方发挥》提出,“夫噎病生于血干。夫血,阴气也,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气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润,传化合宜,何噎之有?”血虚用药以四物汤为主,加陈皮、桃仁、红花、甘草;兼气虚者,则以四君子汤为主。其次是理气导痰,《金匮钩玄》“有气滞痰结者,通气之药皆可用也。”导痰用二陈汤为主,无论血虚、气虚、有热,兼痰必用童便、竹沥、姜汁、牛羊乳。《丹溪心法?翻胃》则用“韭菜汁二两,牛乳一盏,用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效”,以韭菜汁消膈下瘀血,牛乳润燥补虚,佐以姜汁下气化痰和胃,配合甚为得当。《金匮钩玄》还载有验方二则,可资参考。治反胃方:马剥儿烧灰存性一钱重,好枣肉、平胃散二钱,温酒调服,食即可下。然后随病源调理,神效。又方:茱萸、黄连、贝母、瓜蒌、牛转草,牛转草为牛反刍到口腔中的草料。以上病机认识也决定本病禁忌燥热,《金匮钩玄》云:“大不可用香燥之药,服之必死。”此外必须谨身调养,《局方发挥》引用张鸡峰的话:噎当是神思间病,唯内观自养可以治之,病人必须谨身自爱。《金匮钩玄》则提出:“宜薄滋味。”

 

二、张锡纯治疗老年脾胃病经验(陈勇毅,张锡纯治疗老年脾胃病经验探要,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4):36)

张锡纯从治疗一年近七旬者叟的噎膈证中恍悟,噎膈“系贲门有瘀血肿胀”,进而认为瘀血结滞是导致噎膈的重要病机,其治噎膈之法,“无论其病因如何,先服参赭培气汤二三剂,必然能进饮食,七八剂后,可于原方中加桃仁,红花各数钱,以服至全愈为度。”“若初服见效,继服则不能递次见效者,可与原方中加三棱二钱,庶虫钱半”“若其瘀血已成溃疡,而脓未尽出者,又宜投以山甲、皂刺、乳香、没药、花粉、连翘诸药,以消散之”,如治一噎膈证,服药半年,更医十余人皆无效验,转觉病势增剧,张氏认为“其为瘀血致病无疑”,治宜“化其瘀血兼引其血下行”“辅以培养气血之品,”药用桃仁,红花,土鳖虫,三七,消其瘀血,重用代赭石引血下行,党参,山药养胃气,天冬,天花粉滋胃液,10余剂后病愈。

 

三、吴静峰论治噎膈经验(王玲玲,《医学噎膈集成》学术思想简介,河南中医,2002,22(5):22-23)

《医学噎膈集成》提出治疗本病“首在解郁,次在补水,三在引上焦之液以下行”。概括言之,解郁重在疏肝郁,养津液重在补脾阴、滋肾水,降逆气重在救胃阳、降冲气上逆。

1、疏肝郁:疏肝郁主以逍遥散加减,若痰湿郁结,则主以半夏厚朴汤。

2、降逆气:“呕吐涎沫,即是呕吐津液。津液者真水,水由气化,亦由火致。推其津液枯竭之故,非气虚不能化,即火衰不能致也。倘不明此理,纯用滋润甘凉之药,以津养液,实所以涸津液之源,而速之死也。夫津液生于谷气,食入则噎,咽下之谷不多,焉能化津液而生精微?复吐涎沫,是津液涸竭于上,又何能下滋肠胃,故大便干如羊屎。气不上逆,则吐涎自止”。方用吴茱萸汤、大半夏汤。

3、养津液:

(1)补脾阴:补脾阴可谓是吴氏创见。“噎膈口吐白沫,人尽不渴,只因口中津液不下行……健脾阴则津液下行,肠胃滑润,……喉中津液不竭,上下通利”,“津液须摄于脾,今从口中流出,是脾气将败而尚未绝之候,急立法以救之,必因补脾阴之药而始解救”。补脾阴之方,吴氏提供了五香救竭汤(枣仁、山药、莲子、麦冬、粳米,五味俱炒黄)和二米降液饮(陈仓谷米或秫米或蜀黏、陈粳米,炒黄),炒黄则辛香入脾,直补脾阴之津液。吴氏还说,“单用补水养血生津之药,以滋润脏腑,亦能获效于目前,不能收功末路。原药水之津液,悉从外借,不能奉养周身,故噎为上槁,膈为下槁,之外则成不治之症。今用此二方,以降口中之涎,仍复灌溉周身,再用养血液之药以继之,使津液之亡者可复而竭者能续也”

(2)滋肾水:误服清消温胃之药,耗竭阴液。胃为肾之海,肾为胃之关,必大养肾水以滋肠胃之燥;肾水大亏,不能制火,胃中虚热上冲于心则见虚烦不寐,大便不通;真水已亏,内火焚炽,大肠阴尽腹痛,大便如羊屎。应大补肾水,兼生肺津,佐养血之品。方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黄、山茱萸、玄参,大养肾水,用量宜重;当归生肝血;麦冬滋肺津;车前子、牛膝引虚热从膀胱而出;加白芥子以化痰,《本草》云“常食白芥子,不得噎膈之症”

 

四、余桂清治疗食管癌经验(张新,等.余桂清治疗食管癌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3):167)

余桂清,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是我国最早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著名专家之一。他创制的二术郁灵丹,治疗食管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善用二术郁灵丹:

二术郁灵丹由白术9g,莪术15g,郁金9g,威灵仙15g,丹参15g 组成。气虚者加太子参9g,茯苓9g,生黄芪30g;进食梗噎加夏枯草15g,急性子15g,石见穿10g,呕吐痰涎加陈皮6g,清半夏9g,竹茹9g,炙枇杷叶9g,生薏苡仁15g;胸闷、胸骨后疼痛加瓜蒌皮15g, 徐长卿15g; 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加黄芪20g,当归9g,鸡血藤15g,枸杞15g,菟丝子15g;食管梗阻严重,不能下咽者,配合开道散(硼砂60g,火硝30g,硇砂6g,青礞石15g,沉香9g,冰片9g)服用,共研细末,每次口服1g,含化后缓缓吞咽,1 h1 次,待粘液吐尽,能进食时,改为3 h1次,服2 d后停药。除以上加减用药外,结合临床,适当选用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藤梨根、急性子、石见穿、天龙(壁虎)、山豆根等,以增强疗效。

2、常用食管癌治则:

(1)健脾益气:食管癌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为本。因肿瘤的发生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患者又经手术、放疗、化疗的损伤,导致人体正气亏损,无力抗邪。以西医作为祛邪的手段,中医则重在扶正,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扶正固本,调整机体的内部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

(2)化痰散结:食管癌最常见的饮食梗阻、胸闷不畅、呕吐痰涎即是痰湿郁阻的见证,通过化痰散结可以缩小肿瘤,缓解梗阻。常用夏枯草、山慈菇、半夏、竹茹、炙枇杷叶、瓜蒌皮等,同时化痰必配理气,气顺则痰消,酌加陈皮、枳实、厚朴等。

(3)清热解毒:食管癌郁阻日久,必然化热蕴毒,毒邪内生,患者出现胸骨后灼热疼痛,不敢热饮,苔黄,便干。选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山豆根、冬凌草等,本类药物多有抗肿瘤活性,部分药物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活血化瘀:食管癌之局部肿块,食道阻塞,胸骨后刺痛,舌质紫暗、瘀斑,均为血瘀表现。常用药物:莪术、三棱、急性子、丹参、赤芍等。较少应用剧毒药物及破血峻剂,因为此类药物损伤正气,易致肝、肾损害,还能诱发出血,有些患者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经多年观察统计,并不能延长生存期。现代医学认为,肿瘤患者的血液循环多处在高凝状态,致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容易在癌灶和癌细胞周围聚集,从而导致癌灶增长,同时高凝状态也容易使释放到血液中的癌细胞粘附于血管壁上,形成癌细胞血栓和新的转移灶。活血化瘀中药可降低血液凝集,改善周围循环,阻止癌肿的生长和癌细胞的转移。

 

五、梁剑波治疗消化系肿瘤经验(梁宏正,梁剑波名老中医治疗消化系常见肿瘤经验简介,新中医,1994,(8):10-12)

梁剑波,广东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广东肇庆市人,1920年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医60多年,1978年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88年获省政府授予的“科技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并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4年获“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称号。著有《医学津梁》等10余部医学专著。善治疑难痼疾,对常见的消化系肿瘤,用药拟方,独具特色。

 

食道癌在祖国医学中属噎膈范畴,梁老认为,本病多因长期嗜饮烈酒,或嗜食辛辣燥热之品,积热消阴,以致津伤血燥,日久瘀热停留,阻于食道而成,正如清何梦瑶指出:"酒客多噎膈,饮热酒此尤多"《诸病源候论》又说"忧患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此塞不通也,"故七情所伤,情志郁结,肝气久郁则津液不能输布,积久而成痰浊,气滞则血液不得流畅而为瘀阻,痰瘀交阻蕴于食道,以致饮食难于下行,甚则食入即吐,遂成食道癌,其辨证可分为瘀血凝痰交阻食道,治宜活血祛瘀化痰解结,梁老以自拟消瘀解结饮治之:急性子,土鳖虫,石菖蒲,川贝母,郁金各10g,王不留行,丹参,南沙参各15g,当归,桃仁,红花各5g,清水煎服,本型还辅以牛乳韭汁丹参饮,方用牛乳500g,韭菜250g,捣汁,丹参30g,同煮,微温频呷服,痰瘀凝结,气虚津亏者,治宜扶正育阴,化痰散瘀,梁老以自拟育阴消结饮治之:花旗参,当归,石斛,赤芍各10g,黄芪,生地,花粉,丹参各15g,姜螂虫3只,田七末(冲),桃仁各5,清水煎服,或可兼服急性蚤甘丸:急性子60,蚤休15,甘草10,研末蜜月丸,徐咽或含化,又可用生鹅血1碗,徐徐热饮下每天一次.

 

六、王瑞林治疗食管癌经验(王瑞林,等. 食管癌药物治疗后存活5年以上40例报道,中华肿瘤杂志,1993,15(4):300)

王瑞林,中国抗癌协会理事、河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1959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从事肿瘤内科,重点研究食管癌的临床药物治疗。先后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参与撰写《食管癌》等专著5册。多次获国家及省科技成果奖。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来进行的肿瘤增效化疗及综合治疗研究,现已取得进展。

 

王瑞林教授根据食管癌不同阶段和表现和病机分为六型,把抗癌药物组成一协定处方应用于食管癌的每一证型中。协定方组成:山豆根、全栝楼、夏枯草、龙葵、丹参、香橼、冬凌草。气滞型治以抗癌除邪,疏肝理气,用协定方合逍遥散加减;梗噎型治以抗癌散结,理气降逆,用协定方合旋覆代赭汤加减;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协定方选加当归、赤芍、川芎、红花、鸡血藤、丹参、元胡、威灵仙、葛根等;痰湿型治以健脾社湿,降逆化痰,协定方合利膈汤加减;阴枯阳衰型治以滋阴壮阳,益气养血,用协定方合扶正培本疗法(选用黄芪、党参、灵芝、当归、人参、白术、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壅阴型治以疏壅透膈,开道通管,用协定方合开管散(牛黄、麝香、沉香、礞石、硇砂、火硝、月石、冰片)。

 

七、谢亮辰治疗食管癌经验(郑鸿志. 谢亮辰治疗食管癌经验,辽宁中医杂志,1990,17(2):21)

老中医年近八旬,行医任教五十多年,对食管癌颇有研究,用药独到,疗效确切,在当地享有盛誉。谢老用开道散和食道饮治疗晚期食管癌,多能缓解症状,减少痛苦,延长生存。经15年的临床观察确有一定疗效。

 

1、食管癌病机的认识

食管癌属中医噎膈范畴。噎是食物通过食管时梗噎不顺,膈是指胸膈阻塞,饮食不下,噎常是膈的前期症状,常合称噎膈。中医对噎膈的病机早有认识。《内经》指出“三阳结,谓之膈”,《诸病源候论》:“忧恚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宣流使噎”。谢老遵前贤之说,参照现代医学理论,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对食管癌的病机有所阐发。他认为忧思恼怒损伤肝脾,热毒入侵,内外合邪,而致气机逆乱,络脉瘀阻,日久成癥。发病机理如下所示:

2、治法和方药

食管癌常用法则是:清热解毒、理气降逆、活血消癥。基本方(食道饮):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刘寄奴30克,金佛草10克,代赭石3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炒枳壳10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元参10克,清半夏10克,丹参10克,另开道散3克(分三次冲服)。汤剂和散剂并进是取效的关健。

3、体 会

(1)食道饮合开道散治疗食管癌作用缓和,但需长期用药,坚持直至全愈为止。切不可满足于症状缓解而过早停药,贻误病情。

(2)食管癌溃疡型或伴有胃溃疡者,开道散减量或不用,加乌贼骨;食管气管瘘禁用开道散和食道饮。

(3)在服药期间忌食虾酱、韭菜、牛肉。

(4)临证时食道饮需随证加减。如大便干结加大黄;大便稀,倦怠乏力,脉虚细加党参、炒白术,酌减理气药;舌苔黄腻加苡米、瓜蒌,减养阴药。

注:开道散方:醋紫硇砂1000克,紫金锭1000克,冰片10克,麝香1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全方具有消癥通窍,散火解毒之效,是治疗肉积癥瘕噎膈反胃的主药。

醋制紫硇砂法:紫硇砂加等量醋,再加适量水,至紫硇砂全部溶解后,取溶液熬枯即成。

 

八、王沛教授诊治食管癌经验(王沛,等.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5:46-78)

王沛,男,(1933—),河北唐山人,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外科学会理事兼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东直门医院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中医外科学》、(高等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外科学》( 成人高考教材)、《中医外科治疗大成》、《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分册》、《疖疔证治》、《颈淋巴结结核》、《简明外科手册》等十余部。

 

王沛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因病理主要体现在气、瘀、痰、毒、虚五字,临床症状表现为噎、吐、痛、梗、虚。王氏根据.噎膈的特点,强调治法重点在于补肾降逆,化痰软坚为主,临床以“神农百草消癌汤”为主方,同时配伍补骨脂、女贞子、肉苁蓉、怀山药、代赭石、旋覆花、姜半夏、酒军、硇砂等药物治疗食管癌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第三节名方应用精析

一、半夏厚朴汤

[方名]半夏厚朴汤

[来源]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处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功能]开结化痰,顺气降逆

[主治]自觉咽中有物梗阻不适,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饮食无碍,兼有心情抑郁或有胸闷太息,舌质淡,苔白滑,或白润,脉弦滑。

[方解]本方所治汤证即后世俗称“梅核气”,病机为咽中痰凝气滞。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佐以茯苓利饮化痰,苏叶芳香宣气解郁,合而用之,使气顺痰消,则咽中炙脔感可除。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苏叶6g,生姜12g。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应用:抑郁寡欢、时欲叹息者,加柴胡、郁金、香附;舌红少苔欠润之津伤液亏者,加玄参、石斛、花粉;胸中憋闷、嗳气频作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

 

2、治疗癌证呕逆(陈五南,半夏厚朴汤在癌证病中的应用,黑龙江中医药,2002,(6):64)

用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加减变更,治疗癌肿病人出现的呕逆症状,疗效满意,简概如下:(1)术前呕恶病人往往表现痰湿内阻,肝胃不和,以实证为主。药用姜半夏12g,厚朴15g,苏梗叶各10g,茯苓20g,旋复花20g(包),代赭石30g(先煎),白花蛇舌草20g,老蔻仁15g(后下),生川军10g,陈皮10g,生甘草6g。(2)术后呕恶病人多表现脾土虚弱,胃气上逆,以虚证为主。药用姜半夏8g,厚朴10g,苏叶梗各10g,人参10g,麦冬15g,砂仁10g(后下),白术、茯苓各20g,生甘草10g。(3)放疗所致呕恶病人多表现为脾胃津伤,肝胃不和,阴虚内热为主。药用姜半夏6g,厚朴12g,茯苓15g,苏叶梗各10g,沙参、麦冬各20g,鲜石斛30g,蒲公英15g。(4)化疗所致呕恶病人多表现气血不足,脾胃虚热,血虚肾亏为主。药用姜半夏6g,厚朴12g,茯苓、白术各20g,苏叶梗各10g,熟女贞30g,枸杞子20g,白花蛇舌草20g,黄精30g,人参15g,灸黄芪15g。从临床观察,半夏厚朴汤对以上四种情况均有降逆止呕作用。

 

3、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梁耀君,等.半夏厚朴汤防治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26例——附对照组24例,辽宁中医杂志,1999,26(4):161-162)

本组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均经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对26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同时辅以半夏厚朴汤煎剂口服。具体止呕治疗方案为:治疗组用半夏厚朴汤(药用:法半夏、厚朴、生姜、苏叶、茯苓各20g)以500ml水煎成200ml,1日分2次服,每次100ml,于早上化疗用药前30min及化疗用药开始后6h服之,连服5天。对照组则以灭吐灵20mg肌注,每日2次,首次在化疗用药前15min,第2次在化疗用药开始后6h肌注。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控制呕吐方面达到了对照组的疗效(P>0.05),而在恶心持续时间方面显著地短于对照组(P<0.05)。因此认为,该方对于防治化疗所致的轻、中度呕吐具有较好的作用。

 

4、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陈利平,加味半夏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80 例,河南中医,2004,24(1):9)

所治患者平均40 岁,病史长者达1.5a ,短者数天,疗程最长者2月,最短者10d,胃镜检查有食管炎表现,治疗用基本方:姜半夏10g,厚朴10g,苏叶10g,陈皮10g,茯苓15g,枳壳10g,白芍15g,甘草3g。加减:有热象者,加竹茹12g、蒲公英10g;呃逆明显者,加代赭石15g、旋复花(另包)15g;烧心明显者,加吴茱萸、黄连各6g;气滞明显者,加川芎10g,香附12g。结果180例患者中,痊愈者125例,好转4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95 %。

 

5、治疗食管裂孔疝(方家选,半夏厚朴汤治疗食管裂孔疝12例,国医论坛,2000,15(1):10)

所治12例食管裂孔疝患者,全部服用半夏厚朴汤加味:半夏、厚朴、苏梗、川贝各12g,茯苓、杏仁、生姜、枳壳各15g,白蔻仁10g,制香附、薏苡仁各20g,通草8g,每日一剂,水煎,早中晚分服,10天为一疗程,结果:临床治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3.4%。

 

6、治疗癔球(刘红,等.半夏厚朴汤治疗癔球42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1):1056)

42例患者癔症患者均服用半夏厚朴汤: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2g,苏叶10g,生姜1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配合辨证加减:痰气郁结、日久化热,证见口干、口苦、心烦者,加栀子10g,黄连10g;郁怒过甚,肝气郁滞加重,证见胸胁胀痛者,加郁金10g,青皮10g;脾虚失运,痰饮内盛,证见恶心呕吐清水者,改茯苓为15g,加白术10g,砂仁10g;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证见少寐多梦者,加合欢花10g,远志12g。结果:经治疗1个月后,治愈24例(57.1%),好转16例(38.1%),无效2例(4.8%),总有效率为95.2%。

 

[研究进展]

1、化学成分

抗抑郁活性部位(王业民,半夏厚朴汤抗抑郁活性部位的筛选,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2):932-936)

选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评价抗抑郁作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结果:半夏厚朴汤提取物(AE)和其4个部位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绝望模型中小鼠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具有一定的时效关系,其中以半夏厚朴汤提取物(AE),石油醚提取物AE-1和水溶性部分AE-4最显著,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半夏厚朴汤提取物AE可显著地提高纹状体中5-HT含量和皮层中NE含量,而对其他脑区中神经递质无显著性影响,石油醚提取物AE-1可显著地提高纹状体中5-HT含量和皮层中NE和PA含量氯仿提取物AE-2能极显著地提高皮层中D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半夏厚朴汤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石油醚和水溶性部位,半夏厚朴汤可能是部分地通过对单胺类递质系统的整合而达到抗抑郁目的。

 

2、药理作用

(1)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的影响(李建梅,杨澄,张伟云,等,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55-59)

为研究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CMS)的影响,探索其抗抑郁机制。作者以1%蔗糖水摄入量作为指标,慢性给予各种低强度复合刺激,造成大鼠慢性抑郁模型。按试剂盒酶法测定血脂;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脾细胞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红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按试剂盒显色法测定血清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脏中丙二醛含量。结果:在大鼠CMS模型中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可增加动物蔗糖摄入量;增加其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P<0.05),降低甘油三酯水平(P<0.001);降低血红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及血清和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同时抑制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心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以上实验结果提示:半夏厚朴汤醇提物通过多途径而达到抗抑郁作用。

(2)抗过敏作用(谢鸣,中医方剂现代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934)

豚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和2、4、6-三硝基苯(PC)所致小鼠接触性皮炎实验证明,豚鼠口饲半夏厚朴汤100mg/kg或200mg/kg,小鼠50mg/kg或100mg/kg对Ⅰ型及Ⅳ型过敏反应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组方中苏叶及厚朴均有抗过敏活性(PCA)及(PC)反应,均具有抑制作用,故认为紫苏醛为其活性成分之一,在非免疫反应的醛酸的抗炎及镇痛实验中,未见紫苏醛具有任何效果。

 

二、启膈散

[方名]启膈散

[来源]出自程国彭《医学心悟》。《医学心悟?噎隔》“启膈散:通噎隔,开关之剂,屡效。”

[处方]沙参三钱,丹参三钱,茯苓一钱,川贝母(去心)一钱五分,郁金五分,砂仁壳四分,荷叶蒂二个,杵头糠五分。

[用法]水煎服,虚者,加人参,前症若兼虫积,加胡连,芜荑,甚则用雄黄散吐之,若兼血积,加桃仁,红花,或另以生韭汁饮之,若兼痰积,加广橘红,若兼食积,加卜子,麦芽,山楂。

[功能]润燥解郁,化痰降逆

[主治]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津,

大便干结者。

[方解]

忧思可以伤脾,脾伤则气结,气结则津液不得输布,遂聚而成痰,痰气交阻于食道,于是渐生噎膈。方中丹参、郁金、砂仁活血利气以开郁;沙参、茯苓、川贝母润燥化痰以散结;荷叶蒂、杵头糠化痰和胃,利气降逆。诸药合用,共凑化痰行瘀治噎之效。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沙参15g,丹参15g,茯苓10g,川贝母(去心)6g,郁金9g,砂仁壳6g,荷叶蒂二个,杵头糠10g。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加减应用:津伤便秘,可加玄参、生地、麦冬、白蜜;胁肋胀痛者,加柴胡、川栋子、延胡索、积壳;烦燥易怒、失眠多梦者,加龙齿、合欢皮、珍珠母、桅子;悲伤欲哭、情志异常者,加百合、小麦、大枣。

 

2、治疗晚期食道癌(李仕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道癌23例的临床观察,甘肃中医,1998,11(1):10-11)

用中药配合化疗、放疗治疗晚期食道癌23例,疗效满意,其中中药配合化疗11例,配合放疗治疗4例,配合化疗治疗、放疗治疗8例。中医疗法:自拟方扶正解毒汤加启膈散煎服,扶正解毒汤组成:黄芪30g,黄精12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20g,芦根20g;启膈散加减组成:北沙参15g,丹参15g,郁金12g,炒枳壳10g,全瓜蒌15g,半夏10g,佛手片10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20g,石见穿50g。气逆噫嗳不畅加沉香0.8g(后下),橘皮10g;纳呆加神曲12g,炒麦芽12g,鸡内金10g,呕吐痰涎量多加炒莱菔子10g;胸脘刺痛加延胡索12g;伴有出血加三七粉2g、云南白药0.8g(冲服);口干、心烦苔黄加麦冬12g、山栀子12g。以上方药水煎服,日1剂,2次服。西医疗法:根据肿瘤细胞学分类、分化程度、部位及病人的耐受能力选择用药及放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目的。结果1例半年后死于糖尿病尿毒症,2例1年后死于心脏病心肌梗塞,11例生存2年以上,6例生存3年以上,3例生存5年以上,统计其好转及治愈率在86%以上。

 

3、治疗慢性食管炎(郭光业,柴胡启膈散治疗慢性食管炎,河北中医,2000,22(2):114)

本组32例,均以柴胡启膈散治疗。药物组成:党参、煅瓦楞子各15g,柴胡、黄芩、半夏、丹参、沙参、浙贝母、茯苓、郁金各10g,白豆蔻、甘草各6g。中焦湿热甚,表现胸闷、呕恶、舌苔厚腻者,去党参、沙参,加苍术、厚朴;如热象明显,表现口苦、苔黄、脉滑加黄连;胃虚气逆者去黄芩、沙参,加代赭石、旋覆花、白术;腹胀者加厚朴、陈皮;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疼痛者去党参加延胡索、川楝子;胃阴虚者去黄芩、柴胡,加白芍药、石斛、麦门冬。每日1剂,分3次温服,疗程为4周。结果:近期治愈21例,占65.6%;显效5例,占15.6%;有效3例,占9.4%;无效3例,占9.4%。

 

4、治疗慢性咽炎(杨修策,启膈散加味治疗慢性咽炎62例,国医论坛,2003,18(1):19)

经治62例患者,其临床主症:咽中不适,有异物梗阻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治疗方药物组成:南沙参20g,丹参30g,茯苓20g,杵头糠10g,浙贝母20g,郁金15g,砂仁壳10g,荷叶蒂7枚。加减:咽痛充血者加桔梗20g,山豆根15g,射干15g;胸闷胁痛者加香附15g,厚朴15g,枳壳30g,苏叶10g;咯痰多者加制南星15g,半夏15g,海浮石2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5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痊愈38例,占61.3%;好转23例,占37.1%;无效1例,占1.6%;总有效率为98.4%

 

[研究进展]

抗肿瘤机制(刘亚娴,启膈Ⅰ、Ⅱ号方抗肿瘤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河北中医,2003,25(5)398-400)

在启膈散基础上按照君、臣、佐、使配伍原则适当加味,组成启膈Ⅰ号方(郁金、丹参、麦门冬、茯苓、荷叶、沙参、清半夏、浮小麦等)、启膈Ⅱ号方(郁金、丹参、茯苓、荷叶、麦门冬、百合、浮小麦、全蝎等)。为了探讨启膈Ⅰ、Ⅱ号方抗肿瘤的机制,作者运用MTT法观察启膈Ⅰ、Ⅱ号方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BALB?C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启膈Ⅰ号方、Ⅱ号方能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人食管癌细胞株TE13的增殖,并能促进BALB?C小鼠脾细胞的增殖。说明启膈Ⅰ、Ⅱ号方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增强免疫功能。

 

三、通幽汤

[方名]通幽汤

[来源]出自李杲《兰室秘藏》。《兰室秘藏?大便结燥门》“通幽汤:治大便难,幽门不通,上冲吸门不开,噎塞,大便燥秘,气不得下,治在幽门,以辛润之。”

[处方]炙甘草、红花已上各一分,生地黄、熟地黄已上各五分,升麻、桃仁泥、当归身已上各一钱。

[用法]上都作一服,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渣,调槟榔细末五分,稍热,食前服之。

[功能]养血活血,润燥通幽

[主治]噎塞,幽门不通,逆气上冲,吸门不开,饮食不下,或食入反出,大便燥结,亦治大肠风秘燥结。

[方解]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滋阴养血润燥,桃仁、红花活血润燥,炙甘草、升麻舒畅胃气,而上升清气,下降浊气,使诸药合用,能养血润燥通便,行血理气通幽,从而幽门得通,噎塞便秘,自然消除。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炙甘草6g、红花6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升麻6g、桃仁泥10g、当归身10g。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加减应用:如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可先服玉枢丹;痰湿痹阻、胸阳不振者,加瓜蒌、半夏、桂枝;瘀血较著者,加三七、乳香、没药、丹参、赤芍。

 

2、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吕雪卿,降逆通幽汤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河南中医,1997,17(5):296)

经治57例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其中乳食积滞型14例,肝胃气滞型20例,脾虚痰瘀型23例,均以自拟降逆通幽汤为基本方:半夏3~9g,陈皮2~5g,竹茹3~6g,代赭石6~12g,厚朴3~5g,生姜2~6g,党参3~6g,茯苓5~10g,泽泻3~6g,桃仁2~6g,红花2~6g,山楂3~12g。乳食积滞型:生山楂易焦楂,加枳实、大黄;肝胃气滞型:加白蔻仁、青皮;兼黄疸者:加茵陈、栀子;脾虚痰瘀型:倍党参、茯苓;酌加白术、黄芪、当归、山药、麦冬、石斛、山甲。每日1剂,水煎频服,其母同服,30天为1疗程,随访半年。治疗结果:乳食积滞有效率100%,肝胃气滞90%,脾虚痰瘀91.3%,可见,降逆通幽汤对中医各种证型的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均有效。

 

3、治疗食道癌(庄新民,等.食道内置131I配合中药治疗食道癌102例疗效观察,福建中医药,1998,29(3):6 )

共收治153例失去手术治疗机会或放弃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采用三腔管131I内放射结合中药治疗,与单用中药治疗进行对比,取得良好疗效。具体治疗方法:治疗组用三腔管内置131I内放射,中药加减通幽汤冲洗(加减通幽汤,方用生地20g,熟地20g,当归2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赤芍15g,浙贝10g,瓜蒌15g。用水500ml,煎至200ml,取液去渣),并用中药温肾健脾汤治疗(温肾健脾汤,方用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5g,甘草6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5g,熟地20g,山茱20g,附子6g,生姜6g,水600ml煎至400ml,分2次口服,必要时随症加减);对照组单用温肾健脾汤治疗。两组病例均给予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1.2%。对照组29.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远期疗效:1a生存率治疗组为70.6%,优于对照组的41.2%(P<0.01),2a生存率治疗组为61.2%,明显优于对照组15.7%(P<0.01),。

 

4、治疗晚期食管癌(陈玉锟, 等. 晚期食管癌20例的中医治疗,新中医, 1998,30(3):35)

本病可辨证分为四型: 痰气交阻型,以启膈散(丹参、沙参、茯苓、郁金各15 g, 砂仁、川贝各9 g, 杵头糠5 g) 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以通幽汤(生地黄、熟地黄、当归各15 g, 桃仁10 g, 红花、升麻、炙甘草各6 g) 加减治疗;津亏热结型,以五汁安中饮(梨汁、藕汁、牛乳、生姜汁、韭汁不拘量频服) 加减治疗;气虚阳微型, 以补气运脾汤加减(人参、黄芪各30 g,茯苓、白术各15 g, 半夏、陈皮、砂仁、甘草各6 g, 生姜3 g, 大枣5枚) 治疗。

 

5、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王伦,通幽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四川中医,2002,20(7):50)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具有不同程度痞满、胃痛症状,并兼见纳差、消瘦、口渴、咽干、大便秘结、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等症状。治疗组服用通幽汤: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0g,生地15g,熟地12g,槟榔9g,升麻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临症加减:痞满甚者加陈皮10g,青皮9g,胃痛甚者加元胡10g,白芍12g,纳差者加鸡内金15g,焦三仙各15g,口渴咽干、大便秘结者加麦冬15g,酒大黄9g,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者加丹参15g,莪术6g。对照组服用吗叮啉片(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1次10mg(1片),1日3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43%,对照组76.67%(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四、血府逐瘀汤

[方名]血府逐瘀汤

[来源]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病,开列于后,头疼??????”

[处方]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柴胡一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甘草三钱,赤芍二钱

[用法]水煎服

[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或夜寐不安,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热,或舌质黯红,舌边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涩或弦紧。

[方解]本方是王清任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中桔梗、牛膝而成。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四逆散行气和血而舒肝,桔梗开肺气,载药上行,合枳壳则升降上焦之气而宽胸,尤以牛膝通利血脉,引血下行,互相配合,使血活气行,瘀化热消而肝郁亦解,则诸证自愈。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30g,赤芍15g,柴胡15g,枳壳6g,甘草6g,牛膝15g,桔梗6g。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加减应用:阳虚者加瓜萎、薤白、桂枝;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葛根;气阴两虚者加沙参、麦冬五味子;痰瘀互阻者加陈皮、半夏、苍术

 

2、治疗晚期食道癌(全淅强,血府逐瘀汤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20例,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4):12)

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配服血府逐瘀汤,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20例,并随机设立对照组20例,治疗方法:对照组治以PPF化疗方案(PDD50~80mg/m2,静滴,第6、7天(水化利尿);PRM5~10mg/m2,第1、3、8、10天;5—FU500~750mg/m2,第1~5天。治疗2周,休息1周,为1个周期。用药2~3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组化疗方案同前,但加用中药血府逐瘀汤(药物组成:柴胡15g,桔梗6g,当归15g,生地30g,赤芍15g,桃仁6g,红花15g,川芎10g,枳壳6g,牛膝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结果近期疗效上两组总有效率相似(治疗组80%,对照组75%),但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0例,对照组1例)。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轻。

 

3、治疗声带息肉(龙国玲,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声带息肉42例,四川中医,1999,17(2):45-46)

收治确诊为气滞血瘀型声带息肉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赤芍、桃仁各12g,红花、枳壳、川牛膝、木蝴蝶、柴胡各10g,桔梗,当归、川芎、生地、山楂、三棱、莪术各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7日为1疗程,共服4-5个疗程,加减法:咽喉干燥加石斛、花粉;咽喉疼痛、红肿明显加黄芩、射干;痰瘀互结去甘草加海藻、昆布、僵蚕,本方女性患者经期暂停服用,对照组用黄氏响声丸20粒,复方菠萝酶片2-4片,口服,每日3次,7天为1疗程,共服4-5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9%,对照组总有效率61.76%

 

4、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嵇明亚,血府逐瘀汤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四川中医,1998,16(9):26)

经治19例患者,病程最短3天,最长17天,治疗方用血府逐瘀汤:当归、桃仁泥各12g,生地、红花、牛膝各10g,枳壳、赤芍、川芎、甘草各6g,柴胡3g,桔梗5g,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并停用其他治疗手段。结果,经1剂治疗后呃逆停止者2例,3剂治疗后呃逆停止者16,随访1年,18例均未再发作。1例肝癌膈转移患者无效,并于1个月后死亡。

 

5、治疗癌性发热(任建华,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癌性发热,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40-41)

癌性发热是指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或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多见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癌性发热属瘀血内结型3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具体如下:本组30例均属诊断明确的中晚期肿瘤患者,对照组27例。治疗组治以血府逐瘀汤加味(枳壳、柴胡、桔梗、甘草各6g,当归9g,牛膝15g,红花、桃仁、赤芍各12g,丹皮、川芎各10g,生地20g。腹胀、纳差者加木香、八月札、炒谷麦、麦芽各10g,佛手15g;疼痛者加延胡索、乌药、郁金各10g;咳嗽、胸闷者加川贝母、杏仁、百合、枇杷叶各10g,鱼腥草30g;手足心热者加玉竹、麦冬各10g,天花粉15g;便秘者加全瓜蒌30g,麻仁10g。水煎服,每日1剂,3次/D)。对照组给予消炎痛片25mg,3次/D,口服。两组连续治疗10天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44.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研究进展]

1、拆方研究(彭康,血府逐瘀汤对红细胞变形性及全血粘度的影响,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8):495-496)

将血府逐瘀汤分为活血、理气二组药物,并与总方进行比较,在对大鼠红细胞变形能力和全血粘度比的实验中发现,总方组(血府逐瘀汤组)、活血组(桃红四物汤组)和理气组(四逆散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后均非常显著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和降低全血比粘度(P<0.05);组间比较总方组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和降低全血比粘度作用强于活血组和理气组(P<0.01),而活血组与理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揭示组成总方后活血药和理气药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2、原方煎液和单味提取配方液比较(谭毓治,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5):9-10)

对血府逐瘀汤原方煎液和单味提取配方液(方中各单味药分别提取,按原方比例配方,备用)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体实验中,血府逐瘀汤体外终浓度1.25mg/ml能显著增加家兔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流动性。

 

3加减方研究:(王伟,精致血府逐瘀胶囊对缺氧缺糖心肌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1):670-672)

应用血清药理学、反转录PCR、Northern杂交等方法比较研究了精制血府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硫氮艹卓酮对缺氧缺糖培养心肌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达及乳酸脱氢酶(LDH-L)、肌酸肌酶(CK)、谷草转氨酶(GOT)释放的影响。结果三种药物均可显著提高缺氧缺糖心肌细胞NOS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缺氧缺糖心肌LDH-L、CK、GOT的释放,而以精致血府胶囊和硫氮艹卓酮作用更为显著。提示三药均有明显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其刺激心肌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有一定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