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大讲堂 1

 一株小苗 2014-03-13

《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 也阐述了饮食养生之道

“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中医将五行学说将一年分为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将饮食之味分为五大类,即酸、苦、甘、辛、咸。

春天:省酸增甘
春天万物生长,肝气像春天的树木一样,条达舒展,
少吃酸食,多增加些甘味。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不利于肝气的舒展;甘味食物多属温性,有滋养补益的作用。春天阳气初升,食甘味能养阳,如大枣、栗子、花生等可健脾益气,防止肝气过盛犯脾胃等。
早春时期
阴寒渐退,阳气升发,气候仍然寒冷,宜于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荠菜等,助春阳升发.                                   
春季中期(仲春)
肝禀风木,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肝亢伤脾(木克土),药王孙思邈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适当进食大枣、蜂蜜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等.春季晚期
气温日渐升高,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可饮用绿豆汤、赤豆汤、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以及辣椒等辛热食物。

初夏:少苦适辣
为保证心气旺盛、 应少食用苦味泻火、伤及心阳的食物,适当食用一些辛温(辣)发散行气的食物,培养人体的阳气,在五行上有“火生土”,利于脾胃消化功能。我国南方比较潮湿,吃辛辣食物助于行气祛湿。即少食苦味食物,适当添加些辣味。初夏不应过分贪凉,贪食冷饮。易引发肠胃紊乱及秋冬呼吸疾病。
嘴角烂,吃粗饭。这样的“火”,应多吃米粉、豆类、小米等粗粮。
牙痛脸肿,这样的“火”要多吃清凉解毒的食物,如金银花、决明子等, 不吃巧克力、辣椒、羊肉等高热量食物。
长夏:免甘加咸
按五行理论,应“免甘加咸”,夏日湿气重,不应再食用甘味食物。除补充大量的水分外,人体必需补充盐。                                                                                                
一是清淡饮食,但不能拒绝荤菜。                                                                                   二是苦味宜多食。苦味的蔬菜,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秋天:省辣补酸
秋日里,还有夏天的余热,五行里以金为代表,辛辣食物有发散特性,易伤及阴血。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之效,故秋日饮食应“省辣补酸”,注意适当多食用些酸味的食物,如山楂、葡萄等。
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减少冬季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平补。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等。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热毒;南瓜能润肺益气;莲子益脾养心,开胃安神;桂圆治贫血、神经衰弱;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红枣养脾平胃、补血益阴。

冬天:清淡添苦
冬日里,水气集聚在体内,按五行理论饮食应“清淡添苦”,是少吃盐,饮食偏向清淡,如食用些白菜、萝卜有很多益处,这也应了“冬吃萝卜”的民间说法。而吃苦的食物,可泻火存阴.
一要注意多补充热源食物,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芝麻酱等。

二要多补充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应多摄取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所以冬季应多摄取含无机盐较多的根茎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补充钙也可提高机体御寒性。

三要多吃富含VA、B2、C的食物,B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维生素A包括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红薯等食物。

 

肝合青色,适宜吃甘味。粳米、牛肉、枣、葵都是属于甘味。 
心合赤色,适宜吃酸味。小豆、犬肉、李、韭都是属于酸味。
肺合白色,适宜吃苦味。麦、羊肉、杏、薤都是属于苦味。
脾合黄色,适宜吃咸味。大豆、猪肉、栗、藿都是属于咸味。
肾合黑色,适宜吃辛味。黄黍、鸡肉、桃、葱都是属于辛味。

辛味能够发散,酸味能够收敛,甘味能够缓急,苦味能够坚燥,咸味能够柔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