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的五腧穴

 一株小苗 2014-03-13

人体的五腧穴——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以及原穴、络穴、郄穴。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所以,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

“荥”是泉水已成小流的意思。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荥主身热”,就是说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症。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问题,首先要找荥穴。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

“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所以处理像咳嗽、便秘、腹泻等问题的时候都会把药物敷在上面,让药性通过经穴这个大枢纽进入有毛病的脏腑,有寒祛寒,有热祛热。病根一解除,喘、咳、寒、热之证自然就好。

合穴主治六腑疾病

“合穴”在经络上是“入海口”的意思,《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合治内府。”内腑就是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比如胃气不足,一般就是在足三里穴上贴甘草来培补。甘草的艮土之性通过合穴进入同属艮土的胃,同气相求,就能让胃得到补益。

原穴是正经元气出入的总开关

12条正经上各有一个原穴,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是人体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元气指人的先天之气,所有的脏腑及经络都必须要得到元气的滋养才能发挥各自的功能,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因此,元气充沛,脏腑的功能才会旺盛,人才健康少病。

所以,凡是脏腑有病了,都可以取相应的原穴来治。

比如,颈椎病是肺气亏虚造成的,那么治疗时必须先补足肺气,这时我就用白参片贴肺经两侧原穴太渊的方法来大补肺的元气。

络穴是个十字路口

12条正经在四肢部分又各分出络脉,上面各有一个络穴。络穴就好比是两条经络的交会点,它的作用是把人体相表里的经络沟通在一起。所以,一些兼有两经问题的毛病,找络穴来治最好,因为它能同时引导药性进入两条经,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急病找郄穴

从古代开始,急病都是通过郄穴来治的,所以,凡是急性发作的小毛病,尽管去找郄穴。

以上这些穴位各有所长。所以使用外治疗法时,尽量利用它们的天赋功能,将精选的药物贴在上面,药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气相求”的治病效果也就达到了极致。

请注意,人体的大多数经络都是对称的,同名的穴位往往左、右两侧各有一个。

中医常讲“左升右降”,这个说法其实也适用于经络,比方说,如果人肝气不足(肝气虚),就要刺激肝经左边的穴位补肝;如果肝气过盛,肝火旺,就要刺激右边肝经的穴位泻肝火。

这就意味着,每个穴位都同时兼有补和泻的功能,在左边的穴位上敷药,能补充脏腑的精气;在右边的穴位上敷药,能泻掉脏腑的一部分精气。所以,有的时候治病要补气,有的时候治病要泻气,朋友们不能随便使用左右两边的穴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