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lleon8xu 2014-03-15

第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易经》

顶礼十方三世诸佛诸圣!

顶礼大恩圣师!

 

柯易阳

 

对于为什么要学习《易经》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统一的答案,因为不同的人学习易经的目的是不完全一样的。有些人是为了个人爱好,有些人是为了通过学习易经来获得一技之长,从而使之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有些人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希望从《易经》获得处世的灵感。五花八门,不能统一。等笔者柯易阳只是想阐述我们通过学习《易经》能获得什么,大家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易经》是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国学”的流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国,特别是大陆地区刮起了一股强劲的“国学”风,“国学”在沉寂了差不多上百年之后,重新被国人所重视,重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这里的“国学”与古代“国学”的定义和内涵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国学热”的兴起无疑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空前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笔者柯易阳也相信,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国学”或者说“中国学”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如果不知道,不了解“国学”,不学习“国学”,不能让“国学”得以传承和发扬,将会是人生的一种遗憾,就象中国人连长城都不知道一样。

虽然近代中国的科技和经济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过去的中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带领下曾今领导着世界发展的潮流。根据不完全统计,西汉时期,中国人口达6000万,约占世界人口30%GDP约占世界总GDP40%。在唐代,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比率达到约35%GDP占世界总GDP的比例高达50%。只是在近代,西方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经济的不断壮大,才领导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西方文明或者说“西学”才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行其道。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的挤压下苟延残喘。近百年来,国人一直都没有放弃讨论一个话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西学”。有人主张全盘西化,有人主张闭关锁国,当然也有人主张拿来主义。其实,这是一个无聊的争论,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作为汉族曾多次遭受外族的侵略,成吉思汗带领蒙人建立了元朝,后来被汉人同化,汉人的文化一样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努尔哈赤带领满族建立了清朝,还是被汉人同化,汉学一样得到继续地发扬和光大。这些无不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和光大。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不会浪费时间进行没有必要的争吵了。我也相信以汉学为主导的中国学,会不断地得到丰富,不断地得到完善,也会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承认。

 

新“国学”的范围

就目前的专家和大众的理解来看,我们所熟知的新的“国学”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西学”来定义的,是“西学东渐”背景下而出现的新事物。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一个相对的“范围”,与古代“国学”的内涵已经有着很大的区别。新的“国学”实质就是包含了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在内的中华多民族文化的总称。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贵族子弟在太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所需之术,是在古代“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乃是“为生民立命“之术;其中五术,乃是 “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包括“山、医、卜、命、相”等, 被今人疵垢为“迷信”。那些轻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的人,其实他们很少站在与人生存在状态息息相关的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去认真的探究天人之际的真切意蕴与内在价值,去拉近生命存在与天地人之际之间的间接和直接联系,在传统与时代、学问与生活中架设一架沟通的桥梁。

说到国学,我们就不得不提起《易经》。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曾经说:“《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我们也经常听到一句话:易经是百经之首,是大道之源。也就是说《易经》是中国文化——“国学”的总源头。这样理解《易经》是有道理的,首先在仓颉发明中国文字之前,伏羲帝就观天地之变,察鸟兽之文而作八卦,虽然说八卦不是文字,但是它跟文字一样能够传达信息,并且它更加朴素的描绘了天地自然变化之道(后文论述)。而八卦跟后来文王做的64卦卦辞爻辞,还有孔子所做的《十翼》共同组成了我们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易经》。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诸子百家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等等,无不从易经八卦中吸取智慧,以丰富自家学说。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了解诸子百家,看诸子百家就不能不了解《易经》。

 

《易经》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又被称为“孔孟之道”,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的儒家学说,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被视为中华思想的内核。另外,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易经》被看做儒家思想的源头,为儒家经典著作之首,毫不为过。孔子好《易》,读《易》而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 我于《易》则彬彬矣。”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见,孔子对易学的喜爱和高度评价。如果我们考察儒家整个思想体系就会发现,儒家思想非常庞杂,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乃至自然的方方面面,但整体说来我们应该这样总结:儒家思想是一门以天道或者说自然之道为基础而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

如果细分的话,我们从儒家体系可以总结出有关道德、修身、治学、艺术、家庭社会以及治国等居多内容,道德的范畴如《论语》里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德之人必有别人亲近。《尚书.周官》里说“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意思是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修身的范畴如:《论语》中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在《论语·子路》一篇中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论语·述而》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治学的范畴如:《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司马光说:“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论语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政治的范畴:孔子曾对鲁哀公说:“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在封建专制主义的君主统治的环境赞同把君民关系比作舟水关系的观点,具有了巨大的进步性。孟子提出来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它的基本意思就是,普天之下人民最为重要,江山社稷尚在其次,而以君王为核心的统治集团的利益更是敬陪末座。基于此,一切统治者都必须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只有老百姓满意了,江山社稷才会稳定,君王统治集团的利益才能巩固。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不论是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其核心出发点还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制度。

《易经》作为儒家五经之首,一直以来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后来大儒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与儒家其他著作一起开创了中华文化的新局面。

首先儒家其它著作与《易经》一样强调天人合一的理论,这里面包含了人与天(自然、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天”是那么高大、伟大,圣王尧效法它,表明“天”是至高、至善的存在,作为宇宙的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最高级的生灵,我们必须遵守天道的规则而不能违背。《易传》提出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将人与天地并提,把人的地位看得很高。《易传》还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同样是强调人类必须顺天而行,遵从天道的规律。孔子说“天生德于予”(《论语·述而》),即认为自己的德性是天所赋予的。《中庸》认为人性本于天道,教化基于人性,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性最完美的境地是通过成己成物,达到“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水平。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又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孟子·尽心上》),这表明天道与人性是相通的,存其心养其性是为了更好的“事天”。《易传》认为人性的根源在于天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一阴一阳”是“天道”,“继之成之”是“人性”,合而言之,“天道”是“人性”的根源、本体;“人性”则是“天道”的自觉体现。《易传》把人的“继善成性”的过程看作是人自觉地继承、发扬天道的过程,是宇宙大化流行的一个特殊表现。这种“继”的精神,是基于对天道的深刻体认而获得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所以《易传》强调“果行育德”、“崇德广业”,这就是“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辞上》)。

综上所述,天地人关系论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儒家的天人观是整体性的大生命观,它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生命体,人类是其中有机的但又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人是宇宙中最灵秀的动物,人性根源于天道,人的心性具有自觉能动性,能自觉意识到人与天具有深刻的关联性,其中蕴涵宗教、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的意义。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与《易经》中的仁义。

“仁”。儒家伦理道德以仁为核心,孔子说“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仁是全德之称,它兼具诸如忠、恕、孝、悌、诚、信、敏、惠等道德品质。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里仁》),这是仁的基本内涵。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施由亲始,由家庭之爱推到社会之爱、天下之爱,以至于爱天地万物。仁以为己任,直到死而后已,必要时“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成仁即成全理想的人格。“义者,宜也”(《中庸》),就是适宜、合理、正当的意思。儒家重义,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又说“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义是仁德在处理公私关系上的原则表现,即尊重和不侵犯别人的正当权益,故说“义以正之”(《礼记·乐记》)。“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表明义是一种扬善抑恶的道德感情,并引申出恩义、情义,指人不能忘恩负德。儒家认为,义是处理个人和群体、物质利益和精神原则之关系的道德规范,代表社会行为的原则性和崇高性,所谓“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像仁一样,儒家也认为义比个人生命还重要,必要时应做到“舍生取义”。义利问题是儒家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说来,儒家强调义利统一,以义生利,反对惟利是图,见利忘义。“礼”。在儒家典籍中,礼有三重含义:即礼法、礼义与礼仪。礼法指政治与社会制度,如孔子所说“为国以礼”(《论语·先进》),荀子所说“礼者法之大分”(《荀子·劝学》)。具体地说,礼法指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制度。礼义指人的社会行为规范,属于道德的体系。如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智”。孔子说:“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公孙丑上》)说明“智”是聪明、智慧,是指人明断是非和善恶的能力,故是道德品质之一。“信”。指诚实而有信用的品质。交友之道以诚信为本,做人做事也要信守承诺。孔子说,“谨而信”(《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论语·学而》)、“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这都是强调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诚信是道德的基本规范,无论是谁或社会团体,无信都不能立足于社会。《易经》同样强调仁义乃是人类立足之本。《易传·系辞》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这里的意思是阴阳是天道的根本,刚柔是地道的根本,而仁义是人道的根本。

《易传·系辞 》中还提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故恶积而不可掩, 罪大而不可解。 易曰: 『履校灭耳,凶。』」”

 

第三,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天地人的和谐发展。

“中庸”。指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孔子以中庸为至德,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还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这是强调因时制宜,恰到好处。中庸是有原则有标准的,它坚守正道而不偏离,故《中庸》说“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所以,中庸蕴涵一种中正独立、和而不同的精神。朱熹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德焉,则终身受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可见,《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更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中,是天下万物的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人如果把中和的道理推而极之,那么,天地一切按照规律和谐发展,万物也就各自和谐发展。《中庸》提出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事物和谐发展,这种思想后来影响深远,对人的发展及构成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要求做到和谐发展以维系古代社会和谐发展,《中庸》这一和谐思想在当代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除了以上介绍的儒家中庸理论之外,《中庸》这本书中还有对对中和和更加深刻的定义,几近于道,这一点后文详述。

《易经》同样强调“中和”论。太极图中就强调阴阳平衡,如果一个太极体系中阴阳平衡被打破,那么这个太极体就会出现病态,并且这个太极体会通过自身调节来寻找到一个新的阴阳平衡点,不论是对自然世界而言,还是使用于人类社会,这都是不可改变的规律。在自然界,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如果用阴阳平衡的理论去解释就非常容易。地震是因为一个太极系统(也可以称为生态系统)阴阳不平衡,一方的力量大于另一方的力量,所以力量大的部分就会主动寻找一种能量的出路,这种能量我们可以称为具有主动性质的阳能量,一旦这种能量得到释放,这个释放的过程就是地震灾害,如果在一个新的点达到平衡,地震就结束了。其它如洪水、海啸、飓风、火山爆发都可以通过这个阴阳平衡的太极理论进行解释。人类社会的各种争斗、战争同样是因为一个太极体内阴阳能量的不平衡,具体我们将在《易经》与军事学一章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