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孩子被妈妈领着到医院看病,挺小的小孩儿月经来潮了,小女孩不大,身上腿上长了很多汗毛,发育太快了。这种现象现在多了起来,其中很多是补药吃得太多太早造成的。
一些报刊媒体、电视节目中经常看到有关种种进补讲座,补这个吃那个。我想说的是“补药岂能乱用”。补药是两个字,第一它是个“补”,我们该不该补,受不受补,补得对不对,时间合适不合适,剂量达到标准没有。第二是“药”,没事儿活得好好的,干嘛老补,用的是药啊!
我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讲一个现象。经常有孩子被妈妈领着到医院看病,挺小的小孩儿月经来潮了,小女孩不大,身上腿上长了很多汗毛,发育太快了。这种现象现在多了起来,其中很多是补药吃得太多太早造成的。
医生一检查,说这个孩子发育的比其他孩子提前了。提前了不是好事儿,你发育太早,好多零件配套供不上不行。就像我们盖一个楼房,盖完了以后没有学校,没有菜市场,没有银行医院邮局,整个居民区住了一个月就都跑了,你盖得再漂亮不行。同样,孩子的生长是要配套的,看着个儿挺大,实际他的肝脏没发育起来,解毒来不及;看得个子挺大,脑子发育得不大;心脏没发育起来,它泵血很累,久而久之造成心脏出问题,而且孩子也疲劳。儿童期拿这些进补的药物给孩子吃等于是拔苗助长。
青年人正是朝气蓬勃的时期,八九点钟的太阳,非要补,补得一脸疙瘩,补得一小男孩一天到晚找女朋友去,补得太早了。我说的不是笑话,都是真事儿。
到了中年期,也应该是精力旺盛的时期,也没有什么大的创伤手术,一切都挺好。现在人们也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条件也好,各种商务宴请也多,营养也充足,非要补,补来补去补出毛病来了。如果说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这种情况恐怕也不是仅吃补药就能解决的,也要从改变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调整。
女人被认为易血虚,故很多女性朋友常吃补血药,但你要认真地想一想,到底是不是血虚,也许是肝郁脾虚呢!
老年人似乎是要补了,老年人补你也得补对了,看哪儿虚补哪儿,不虚你就别补,乱补泛补会出毛病。
所谓补药,是补身体之虚,从中医理论和中药的药性来讲,吃补药是需要辨证的。补药总体来说有四类——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还有补阴药。实际有的时候分得不是特别清楚,互有交叉的,只是以哪个为主而已。
举例子说,我们想用补气药了,得知道哪些人、什么症状是属于气虚,如果不是气虚,补了半天不是瞎补吗?补不好,气滞了,憋得疼得难受,或者气窜气逆,甚至再引出其他大病来,这不给自己找麻烦嘛!
进补不是乱补 |
|
□ 本期博主: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
|
不虚不能补,不该补的补了也能吃出毛病来。现在大家都知道,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比如是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这也应该是“病从口入”的另一种表现。
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那么,经常补一补好吗?全民皆补好吗?
中医对于进补有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能补。
需要反复强调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律都补肯定是不对的,清代医学大家徐灵胎在《医贯碥》中指出,以补药包治百病给病人会带来很大危害。
进补有很多讲究,下面我们着重讲一些有关进补的重要原则。总之,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适合补的,不虚的人花钱补,那可真的是出力不讨好,花了钱还有可能帮倒忙,甚至补出毛病来。
以人参为例,不该吃的人吃了可以吃出很多问题,医学上有个名词叫“人参滥用综合征”,表现为全身起玫瑰样的疹子、瘙痒、眩晕、头痛、发热、出血、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甚至出现人格丧失和精神错乱等,厉害的可以补出人命来,所以中医历来就有“人参杀人无过”一说,就是对那些喜欢滥补、误补的人还有个别庸医的警告。
2005年5月28日,我国某电视台曾经报道浙江某肿瘤研究所做“人参丸预防肠癌”的研究,他们先经过实验室实验证实了那个“人参丸”抗癌效果不错,特别是对大肠癌。做完动物实验了,就该做人群实验了,拿整个一个村庄的人试,免费吃人参呀,不是好事吗?全村人几乎都吃,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出来了,不是越吃身体越好,本来血压不高的人吃出了好多高血压,甚至有高血压——尿毒症——死亡的病例。这里面就存在个基本道理,不需要吃人参的人,甚至有人是实证、上火的人,吃人参适得其反,不出毛病才怪呢。
临床上,我也治疗过一些服用保健食品导致高血压(食补性高血压)的病例。有个老年人,朋友从西北捎来的补品,放着觉得可惜,因为都有保质期呀,也不管自己是不是虚,是不是需要补,就一股脑地吃了,结果补一段时间,血压高了。还有的补得舌苔越来越厚,还有的感冒后轻微咳嗽,但补的越来越厉害,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所以,我们反复强调,不虚不能补,不该补的补了也能吃出毛病来。现在大家都知道,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比如是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这也应该是“病从口入”的另一种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