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蓄意=劫机 ——解析三组关键词

 棋中王 2014-03-17

人为、蓄意=劫机

——解析三组关键词

 

17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已经进入第十天,搜救国家又先前的14个增加到了25个,尽管重新扩大了搜寻范围,但依然毫无结果。不过,让在痛苦中煎熬中失联同胞家属,重燃一线希望的倒是来自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的权威发布。

根据“3.15”马航客机失联新闻发布会纳吉布总理发布的最新消息,失联航班可能在一个或两个走廊型地区之间,一个是飞往泰国北部的航道,一个是南印度洋航道。目前,南海搜救停止。颠覆了此前所有失联时间、方位,并验证了“折返”说。等于说,一切归零重新开始。笔者注意到,纳吉布发表的声明,有三组关键词基本可以为本次事件定性。一是“人为”,即“根据我们最新的关于信息通讯之间的迹象来看,我们觉得飞机的联络和通讯的呼叫和应答系统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被人关闭了”;二是“蓄意”,即“给我们一定的证据表明飞机做出一种航线的改变,可能是飞机上有人蓄意而为的结果”;三是“劫机”,即“我们还是依旧在调查是否存在劫机的可能性,因为现在毕竟是出现了航线偏离的现象,所以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旋即马航方面宣称,鉴于现在情况已经涉及到了刑事调查,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定,马航已没有权力回答任何相关问题。“从这个时间开始,所有MH370航班的信息,全部由政府向公众和媒体发布”。与先前马航否认涉嫌劫机传言的态度亦大相径庭。

虽然纳吉布在这三组关键词中,都使用了“可能”,其实通常是官方表态留有余地的惯例。假如用时髦的网络语言“你懂的”,便无需做更多的解释。想想,何谓“人为”、“蓄意”?起码是主观故意的不良或犯罪动机,其结果便是“劫机”。我以为,这样一个因果关系的逻辑,应该是完全成立的。所以,此时此刻倒宁可信其有,万一真被劫持者劫机迫降到某一不易被人发现的海岛或被恐怖分子控制了的机场,至少飞机上会有幸存者,没准还会全部生还。但愿这种奇迹发生吧!

(原创于201431710:30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