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领夫妇体检意外引发插曲 如何安排家庭保障|保障|重大疾病|意外

 昵称15907169 2014-03-17

  一场体检的意外引发卢先生对疾病保障的反思。当下他决定每月固定支出一笔费用,为自己和太太提早配置重大疾病保障。然而在保障项目的选择上,卢先生遇到了一些困难。

  文 本刊实习生 刘昕

  半年前笔者见过卢先生,他的体态说不上发福,那至少属于圆润。而现在眼前的卢先生简直是脱胎换骨,俨然一副标准“衣架子”。笔者逗趣地揶揄他:“去过韩国抽脂啦?”他直摇头道:“哎,真是一言而尽啊,我这是被吓瘦的。”

  体检意外引发插曲

  每年公司都会安排例行体检。在检查前,卢先生觉得自己的肠道不太舒服,因此就和体检的医生提了一下。拿到体检报告的那一刹那,他感到房顶在转动,整个人开始晕眩。报告结论上写着,疑似直肠癌。

  经过一晚彻夜未眠,第二天卢先生就请假去医院挂专家门诊。医院的专家耐心听完他描述症状,又看了体检报告后,建议他先吃一个月改善症状的药物,随后再做一次复查。接着的一个月,卢先生每天都在忐忑中度过。他推掉了一切固定活动,白天上网浏览与肠癌相关的信息,晚上准时10点半睡觉。

  那一个月长得像一整年。值得庆幸的是,复查报告显示卢先生一切正常。拿到结果后,他和太太都不太放心,又去了另一家医院再次复查。当两次结果吻合时,他们才真正安了心。

  阴霾扫除反思生活

  这次由体检引发的意外,让卢先生和家人都倍受煎熬。他本人因为心情低落没有食欲,一个月内瘦了20斤,家庭也因此蒙受经济损失。

  卢先生直言他和太太以前身体都很健康,所以并没有把医疗保障列入生活必要开支内,但此次经历颠覆了他们的想法。其中不仅因为检查和医疗费用昂贵的程度完全出乎了他们的意料;还因为他们意识到,疾病往往会毫无预兆的入侵任何人的身体,步入老年后,健康状况的恶化更是在所难免。正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卢先生觉得他们首先应该改变过去的生活习惯,少熬夜、多锻炼;其次在收入可及的范围内,提早为自己和家人安排好医疗保障。

  随之而来产生了新的问题,怎么安排好医疗保障呢?每月该为此支出多少?

  攻防兼备预置保障

  卢先生和太太工作都还不错,卢先生31岁月收入1.15万元,太太30岁月收入1.3万元。由于这次的意外令他和太太把生育计划推迟到了明年。

  在医疗保障的选择方面,卢先生觉得平时感冒咳嗽这类小毛小病,有职工医疗保险就足够了,他主要担心医疗费用昂贵的重大疾病。“经过这次事情后,我和太太都希望有全方位的保障,特别是平时很少涉及的重大疾病方面。保费预算方面,现在我和太太还没有孩子,生活压力较小,我们可以在保障方面多投入一些。”卢先表示。

  按照自己的需求,卢先生了解到市场上有许多商业性的重大疾病保险可供选择。在挑选时,作风严谨的他都会认真阅读每款保险的内容和条款。也正因此,被名目繁多的险种包围的他,有些迷茫,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和太太的保险保障呢?

  家庭保障重在因人制宜

  文/海康人寿保险专家、海康北京分公司职域营销负责人 张燕

  从收支表看,卢先生和太太每月结余占月度收入的50%左右;除去应付房贷、日常生活开销、旅游包括孝敬老人等支出,每年的结余还能超过15万元,在30岁左右人群中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但通过这次意外的“癌症报告”,卢先生夫妇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夫妻俩比较缺乏抵抗风险、特别是抵抗重大健康风险的“防火墙”。一旦他们夫妻中有人罹患疾病,特别是重大疾病,那对于家庭的经济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由于我国医保 “广覆盖、低保障”的性质,不少小康家庭会“因病致贫”,会因为家人一场大病而“一夜回到解放前”。面对疾病治疗中社会保险无法承担的高昂医疗、药品和护理费用,以及患病后的工作收入骤降等可能导致的“经济黑洞”,卢先生夫妇的存款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未雨绸缪,提前安排好自己和家人的保险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针对性选择合适的保障

  无论是按照卢先生的主观想法——此次体检诊断意外后对于大病“心有余悸而戚戚然”,还是根据“应当按照保障需求的轻重缓急,逐步安排和完善保障”的家庭保险规划原理,对于卢先生小夫妻而言,重大疾病保险都可以说是他目前状态下的首选。

  市场上的重大疾病保险一般以罹患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为赔付标准。对于重大疾病的约定数量,有的产品约定了20多种,有的产品约定了30种甚至更多。实际上,重大疾病约定的病种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看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发病率最高的主要大病病种是否在保障范围内。疾病种类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保障方案中可以重点规划。通过一份重疾险加一份防癌险的方式,可以有效抵御各类重大疾病风险,同时强化对“我国人民健康第一杀手”——癌症的保障。

  比如,卢先生夫妇若选择海康“安康无忧B款”重疾保险计划+海康“康爱一生”终身防癌疾病保险,被保险人可以获得28种重大疾病保障,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梗,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等主要大病,同时可拉高恶性肿瘤专项保障额度,而且还能获得轻症恶性肿瘤(比如原位癌)的专项保障,在此基础上,被保险人还可享有体检津贴以及身故和意外身故保障。保障层次分明,保障效果更具针对性。投保后还可以享有热线电话咨询、门诊协调、全程导医、住院协调以及国内外专家二次诊断等增值服务。

  如果觉得身故保障还不够有力度,卢先生夫妇还可以为自身安排一份意外险或定期寿险,两者均属低保费、高保障型保险。

  保额高低如何确定?

  选择好具体产品后,就得确定保额了。保险保额的确定需要综合几个因素全面考虑的。

  比如重大疾病(含防癌险)类产品,首先要考虑保额能否支持最有效的治疗。现代医疗技术很发达,但要享受最先进的医疗成果,需要充足的财务支持。根据目前大病医疗费用支出的平均水平来看,以前常见的十万、二十万元的大病保额显然是不够的。

  其次,还要考虑到一旦罹患重病,被保险人很可能无法继续原先的工作,甚至失去工作能力,从而导致家庭收入骤减。因大病耗尽存款,变卖房产,用光父母养老金,无法保证子女教育支出的案例比比皆是。

http://image71.360doc.com/DownloadImg/2014/03/1715/39971681_1.jpg

  具体多少保额才够呢?一般而言,重疾险保额最好能设定到30万~40万元,这是个基本额,是近年来肿瘤患者社保报销后个人花费的均值。如果保费预算比较多,保额还可以再加上2~3倍的年收入,因为大病患者通常无法从事原工作,而且其家庭成员要分出精力照看病人,收入也要受影响。

  那么,高保额一定需要高保费吗?当然不是。重疾险产品有固定期间的,也有保终身的;有储蓄型也有消费型。投保人完全可以通过产品叠加组合的方式来达到以适度保费换取充足保额、充分保障期限的目的。

  意外险和寿险的保额,主要从保障家属特别是未成年子女生活、教育的角度来考量,通常可以设置为个人年收入的5~10倍,外加房贷余额、未成年子女未来所需的教育金等。

  至于夫妻双方的保额数额如何分配,主要是看两人的收入比例。比如卢先生和太太收入相当,那么无论是重疾险(包括防癌险),还是意外险和其他人身险,两人的保额设置也应相当。如果夫妻一方收入较高,另一方较少,则应优先为家庭经济支柱投保,收入较高者的保额也该设置较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