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赞文,三年苦研“混色”朱泥手拉壶

 lwx在水一方 2014-03-20

把玩惯了纯色的朱泥壶,你可曾见过双色“混搭”的潮州手拉壶?日前,在湘桥区凤新街道西塘村壶艺师章赞文的工作室里,记者就见到这令人眼前一亮的混色手拉泥壶。这种混色壶由红泥与紫泥混合而成,外观纹理若行云流水,两种色彩的泥土相间相成,独具特色。四年来,章赞文独辟蹊径把潮州本土的红泥与宜兴的紫泥等天然色泥混合,拉制出双色绞泥壶,让传统的潮州朱泥壶也玩了一把“混搭”,赶起时髦来了。

  一场大病逼出的创新

  今年47岁的章赞文,是章氏“老安顺”泥壶的第四代传人,从事朱泥壶拉制已有20多年。在章赞文的工作室里,有一个小小的陈列室,里面摆满了四玻璃柜的手拉泥壶,这些全是他的得意之作。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传统的潮州朱泥壶,双色的绞泥壶只有三十来把。

  “四年前,我才开始尝试创作双色壶,去年终于拉出第一把成功的双色壶。”章赞文告诉记者,拉制双色壶的契机竟是他的一场大病引来的。2004年的一个晚上,章赞文毫无征兆地晕倒在卫生间里。经查他脑出血,整个身体的右侧几乎失去知觉。虽医治及时保住了性命,但原本灵活的右手却变得有些僵硬,病愈后再也无法如以往随心所欲地拉制泥壶。

  对于一名壶艺师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但章赞文没有垮掉,在家人的鼓励下,他握握力器、搓钢制球、爬山,一边按照详细的康复计划锻炼,一边坚持不懈地练习拉壶。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一直到2008年他终于把一双手练得转动自如,泥壶的拉制也恢复到原来的水准。就在他以为一切峰回路转时,命运又一次和他开了个玩笑。各种有关他双手无法拉壶的传言在坊间盛传,他的手艺受到质疑。为了证明自己的手拉胚泥壶手艺,章赞文决定利用混色的泥来拉制双色泥壶,用创新成果让谣言自破。

  三年摸出“混搭”手艺

  捏一坨本土的红泥,捏一坨宜兴的紫泥,一起放到案桌揉捏,一团红紫相间的泥胚就配制好了。采访的当天,记者在章赞文的工作室见识到混色泥的调配过程。不过,这如今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个步骤,却花了章赞文很多心血才慢慢捉摸出来的。

  刚开始,由于揉捏力度过大,章赞文经常把两团不同颜色的泥揉得融合在一起,拉成的壶胚上几乎看不出混色的效果,反而更像是用两色泥调配出一种混合色。等到力度拿捏准了,不同颜色的泥如何搭配又让他头疼不已。“我曾经尝试用白泥混合红泥做了一些泥壶,但没留意到红泥白泥烧制温度相差足有200度,结果红泥烧熟了,白泥却还没熟,那一批几十把壶全报废了。”章赞文告诉记者,如果硬是把温度加热到白泥成熟,红泥则可能经受不住这样的高温,最终会导致壶型变歪、开裂,同样是失败品。

  那三年,章赞文每天脑子里转的都是如何揉色泥、拉胚,经常是夜里躺在床上不停地想改进的法子,隔天一大早就起来尝试。失败了,扔掉,重新来过。经过一千多个日子坚持不懈的尝试,他终于渐渐捉摸到“混搭”色泥的门道。2011年,他创作出第一把成功的双色绞泥壶“天地同春”,而在这之前,他扔掉的失败泥壶已经超过200把了。

  双色绞泥壶颇受认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章赞文得意地向记者展示他的那把“天地同春”绞泥壶。这把八角壶呈现界限鲜明的红紫两色,壶体八个截面为红泥底上均匀地布满如树木年轮般的紫泥花纹,壶盖上,紫色的花纹则以壶顶为中心向四周旋转而去,宛若水中漩涡,十分优美。整把壶看上去就像是用原木雕刻出来的,显得沉静古朴。

  章赞文高兴地说,这把天地同春壶,在2011年第二届广州紫砂陶瓷艺术文化暨工艺美术精品展评比赛中获得了银奖,得到了不少同行的认可,去年他制作的一把鼎形绞泥壶也在广州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评中获得银奖。

  一千把混色绞泥壶,就有一千个不同的样子。在章赞文看来,正是这种复杂多变性,为双色绞泥壶增添了不少魅力。“配制泥块的比例不同,拉胚的旋转不同,拉出来的壶色块也千姿百态,在没有拉好之前,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花纹会是怎样的。”章赞文说,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整个拉制过程充满了期待,也更增添了双色绞泥壶的魅力。

 

来源:潮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