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化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行在今天 梦在明天 2014-03-22

优化朗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字数:2639

来源: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2013年8期   字体: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 自求学时期至初为人师,笔者曾认为学习语文时齐读很美,然而齐读却容易走入唱读的误区,不能传达出孩子们不同的学习感受。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在一遍遍尝试之后,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要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朗读必须采用不同形式的诵读方式,如:研读,感悟深情;范读,树立榜样;范读、导读,品味意蕴等。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尽量避免齐读,即使需要,也应该在“烂读”的基础上为感情的深挚而读,为思想的升华而读。
  【关键词】 优化; 朗读教学;语文课堂;更美
  引言
  记得在上小学时,为数不多的音乐课上,老师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就是他弹脚踏风琴,我们跟着琴声放开喉咙齐唱,那时,觉得整齐嘹亮的歌声是我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直到上了师范,我们才开始学起了五线谱,认识了哆、唻、咪,不同的是老师教我们合唱时,却喜欢让我们分声部唱,一开始我们总觉得容易出错不适应,时间长了,才发现这样才能表达出歌曲中更深刻的感情。于是,后来喜欢上了《命运》,喜欢上了《春之声圆舞曲》,喜欢上了由盛大的乐队演奏的交响乐,觉得这样才能够把作曲家对生活的感悟诠释得更完美。
  初为人师时,就喜欢在早读课时欣赏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声音清亮、纯美。时间一久,却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节奏,一种腔调,朗读时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正如叶圣陶所指出的:“有很多地区,小学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生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示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这是不能容忍的。”不禁悲哀:这样的齐读(唱读)能传达出孩子们不同的学习感受吗?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读书方式呢?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在一遍遍尝试之后,笔者的收获是:
  1. 朗读教学,读你千遍不厌倦
  朱熹指出:“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即要求学生通过他们的读和思的实践来提高阅读水平,培养理解能力。他十分重视朗读,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知,久远不忘”。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也强调:“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它。”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这样比喻:“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王尚文教授在他的《语感论》中也说:“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要是读。读从言,和看、阅不一样,必须发出声音,默读、阅读是后起之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什么?最主要的就是由于多读、熟读能将客观的言语对象内化为主观的语感图式。……古代的'读书'就是学习的同义词。”
  义务教育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明确提出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而且把“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
  可见,朗读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为什么呢?诚如《诗大序》所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谈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作者为了抒发心声,情不自禁地要吟诵、要歌唱、要手舞足蹈;而读者在真正领会到作者思想感情后,要再现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也只有通过朗读,因为朗读是一种再创造。
  从科学的角度来诠释朗读更有说服力。现代语文教育心理学认为,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创造活动,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它更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不但可以让学生感受文中的艺术美,情感美,思想美,而且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更高层次来说,朗读也是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显现。
  可喜的是,新课程的选文又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课文,有传统的名篇佳作,也有紧扣时代脉搏,富有深刻意蕴的经典时文,所以说,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文老师加强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也是必要的。
  2. 诵读教学,这边风景独好
  要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朗读,要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感知”课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三分文章七分读”,涵泳工夫兴味长,“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感情传达出来。教师要引导并帮助学生“入境”,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这样来实施诵读教学:
  (一)研读,感悟深情。
  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辞发”,我们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所以,要想指导学生诵读,每教一课之前,教师要反复认真地研读教材,朗读课文,设身处地地领悟其内容美,语言美,情感美,直至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方可。须知,只有打动我们教师自己的文章,我们才能去打动学生。惟其如此,教学中,学生才能在我们的真情引导和倾情指导下,受到感染,从而口诵心惟,读出兴味,读出深情。
  (二)范读,树立榜样。
  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全篇或片断地进行范读。范读,不仅浓缩着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会像溪水一样同时流入学生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所以,教学中,我们都要会用音韵很美的范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身体力行指导诵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选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文中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春天的一幅幅美景,令人向往,使人陶醉,适于诵读。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引用文中荡漾着温馨和真情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感染。然后,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进行范读。教师的范读使学生在细细的听读中,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被老师美的情感、美的语调,美的音质感染了。他们一定会急于模仿,无形中,我们的范读将为孩子们喜爱并学习诵读树立了榜样。  (三)导读,品味意蕴。
  在教师范读的影响下,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了,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孩子们听老师读得很美,但自己却读不出味来,找不着美的感觉。此时,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知识障碍,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断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句子。接着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最后达到清人唐彪说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那该是一种多么令人想往的语文课堂啊!
  3. 齐声朗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的确,朗读何其重要,诵读的意味真是隽永深长,可我们还有必须要注意的地方。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速读”等阅读方法,供学生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而有选择性地运用或综合运用。
  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过多使用的是齐声朗读这种阅读方法,在有些课上(尤其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往往扯着嗓子比赛谁的声音响亮,学生们的朗读本应是一种享受,可现在,朗读没有节奏,缺乏韵律,感情匮乏,“朗读”变成了“喊读”,更有甚者,变成了“唱读”,令老师很不满意。那么怎样才能扬长避短,让琅琅读书声给老师带来的只是美好的享受,让学生们真正由优美的声音带来对文章的更为具体形象的感悟呢?
  笔者认为,朗读形式应以个别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个体独立性。默读、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理解读、欣赏读等多种方法,都是语文日常教学中可以经常灵活使用的手段。这样依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需要,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积累内化,培养语感的作用,也就是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
  同时,在教学一篇课文前,教师要对课文做全面细致地分析。哪一部分适于哪种读法也要做好周密地考虑。这样,就能收到最好的朗读效果。
  结束语
  高尔基指出:“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而我们表现为了这种艺术的魅力,就应该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声转于吻,玲珑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达到了这个境界的语文课堂教学,又何须过多地去对课文条分缕析呢?学生们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无声中内化语言,理解课文,体味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文的阅读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朗读指导,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从而在朗读课文时琅琅上口,流利畅达;作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同时,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尽量避免齐读,即使需要,也应该在“烂读”的基础上为感情的深挚而读,为思想的升华而读!
  收稿日期:2013-12-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