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道“持有至到期投资”例题的演变

 songsgt 2014-03-24

一道“持有至到期投资”例题的演变

作者: ■马靖昊/文 2014.2.28 中国会计报 
    2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000000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500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1250000元,债券的实际利率为10%,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000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合同约定:A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A公司不会提前赎回。甲公司有意图也有能力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要求:(1)填列下面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和摊余成本计算表中的空格。(2)根据表中所填列的数据,进行账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调整和摊余成本计算表(见表)【答案】(1)填列表中空格的数字请参考下面账务处理中出现的数字。
        (2)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①20×9年1月1日,购入A公司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 —成本125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 —利息调250000【思维物语】正是由于上述分录中将支付的银行存款与实际取得债券的成本之间的差额250000元没有直接作为“投资收益”处理,而将其先放入到“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科目中,才有往后每年度将250000元分期再调整摊入“投资收益”科目,大家把握了这一点,就掌握了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灵魂”。
    ②20×9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41000贷:投资收益—— —A公司    债券 100000借:银行存款59000贷: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③2×10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45100贷:投资收益—— —A公司债券 104100借:银行存款59000贷: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④2×11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49610贷:投资收益—— —A公司债券 108610借:银行存款59000贷: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⑤2×12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借: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54571贷:投资收益—— —A公司债券 113571借:银行存款59000贷: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⑥2×13年12月31日,确认A公司债券实际利息收入、收到债券利息和本金借: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 —利息调整59719贷:投资收益—— —A公司债券 118719借:银行存款59000贷:应收利息—— —A公司
59000
借:银行存款12500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A公司债券——成本1250000【延伸思维·站在发行方的角    度】假定20×9年1月1日,A公司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12500份,债券票面价值总额为1250000元,债券的实际利率为10%,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
    要求:编制A公司发行的债券在整个五年期的账务处理。
    【延伸思维·站在集团的角度-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处理】假定甲公司与A公司是母子公司。要求编制20×9年末、2×10年末该债券投资的抵销分录。
    【延伸思维·持有至到期债券没有持有至到期的处理】假定2×10年1月1日,甲公司为解决    资金紧张问题,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按每张债券86元出售A公司债券2500份。出售债券时交易费用为500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要求:编制甲公司相关的账务处理。
    【思维物语】经过一道题,大家基本上掌握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应付债券、企业集团中相互持有债券之间的合并抵销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的会计处理了,希望大家对例题中的发散式思路所包含的全方位视野有一个清楚的理解。对每道题,一定要通过多角度思维,全方位训练,达到100%掌握的程度,这样,不管命题人如何出题,都将逃不出如来佛的“五指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