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淋巴系统

 渔翁很快乐 2014-03-26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份。淋巴系统是由淋巴,淋巴管与淋巴结所组成。

1 基本简介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由淋巴、淋巴管、淋巴结与淋巴组织等组成:(扁桃腺、脾脏 、胸腺)所有的淋巴管最后汇集成两条主要的大淋巴管,包括胸管与右淋巴管再注入静脉而重新进入血液循环中。

所有的淋巴管最后会流向胸腔。身体右上半部的淋巴液回流至右淋巴管,右淋巴管再注入右锁骨下静脉。身体其余部分淋巴液则回流至胸管。和聚集的淋巴结等等。淋巴管负责将周边组织液回收并送至淋巴器官中进行过滤。淋巴器官及位于全身各处的淋巴组织则依据所接触的外来抗原再制造相对应抗体, 或直接攻击外来物,而达成免疫反应之功能。

2 基本功能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它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淋巴系统能制造白细胞和抗体,滤出病原体,参与免疫反应,对于液体和养分在体内的分配也有重要作用。
  淋巴系统没有一个像心脏那样的泵来压送淋巴液。新的组织液流入细胞间的空隙中的液体挤入淋巴管。动脉和肌肉的张缩也对淋巴液施加向前的压力。呼吸作用则在胸导管内造成负压,使淋巴液向上流而回到血液中去。
  人受伤以后组织会肿胀,要靠淋巴系统来排除积聚的液体,恢复正常的液体循环。

3 淋巴管道

3.1 毛细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lymphatiec capillary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以膨大的盲端起始于组织间隙,收集多余的液体。其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间的间隙较大,无基膜和外周细胞,有纤维细丝牵拉,使毛细淋巴管处于扩张状态。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的通透性较大,一些不易透过毛细血管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异物、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分布广泛,除上皮、角膜、晶状体、牙釉质、软骨、脑和脊髓等处无毛细淋巴管外,遍及全身各处。

3.2 淋巴管

  淋巴管lymphatic vessel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管壁内面有丰富的瓣膜,可分为浅、深淋巴管两组。浅淋巴管位于浅筋膜内,与浅静脉伴行;深淋巴管位于深盘膜 深面,多与深部的血管、神经等伴行。

3.3 淋巴干

  淋巴干 lymphatic trunk由淋巴管汇合而成。全身各部的浅、深淋巴管汇合成9条淋巴干 :收集头颈部淋巴的左、右颈干,收集上肢淋巴的左、右锁骨下干,收集胸部淋巴的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收集下肢、盆部及腹部成对脏器淋巴的左、右腰干,收集腹部不成对脏器淋巴的肠干。

3.4 淋巴导管

  9条淋巴干汇集成2条淋巴导管lymphatic duct,即胸导管和右淋巴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
  1 胸导管thoraici duct 胸导管是全身最粗大的淋巴管道,长30-40cm。其下端起自乳糜池。乳糜池cisterna chyli 通常在第12胸椎下缘到第1腰椎体的前面,是由左、右腰干及肠干汇合而成的梭形膨大。胸导管起始后经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沿脊椎右前方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出胸廓上口至颈根部,呈弓形弯曲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在注入静脉角之前还接纳左颈干、左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收集右下肢、盆部、腹部、左半胸部、左上肢和左半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3/4部位的淋巴。
  2 右淋巴导管right lymphatic duct 为一短干,长约1.5cm,由右颈干、右支气管纵隔干和右锁骨下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右淋巴导管收集右半颈部、右上肢、右半胸部等处的淋巴,即全身1/4部位的淋巴。

4 淋巴结

4.1 基本简介

  淋巴在向心流动中要通过一系列的淋巴结。淋巴结lymph nodes为圆形或椭圆开、大小不等的小体,一侧凸隆,另一侧凹陷,凹陷中央处为淋巴结门。与淋巴结凸侧相连的淋巴管称输入淋巴管,数目较多。出淋巴结门的淋巴管为输出淋巴管。淋巴结一般成群存在于较隐蔽的部位和胸、腹腔大血管附近。淋巴结的主要功能是滤过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参与免疫反应。了解局部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引流去向,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4.2 基本分类

  (一)头颈部的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
  (二)上肢淋巴结:腋淋巴结
  (三)胸部的淋巴结:支气管肺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四)下肢的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
  (五)盆部的淋巴结:髂外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总淋巴结
  (六)腹部的淋巴结: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
  沿着毛细淋巴管有100多个淋巴结或淋巴腺,身体的颈部、腹股沟和腋窝特别密集。每个淋巴结里有一连串纤维质的瓣膜,淋巴液就从此流过,滤出微生物和毒素,并加以消灭,以阻止感染蔓延。
  当病毒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像喉咙发炎时,会在下巴颏下摸到两个肿块,那就是淋巴结。炎症消失后淋巴肿块也会自然缩小。

5 回流因素

  1、新的淋巴不断产生。

  2、淋巴管壁上的平滑肌收缩。

  3、淋巴管周围血管搏动。

  4、胸腔负压。

  5、淋巴周围肌肉收缩。

  6、淋巴管内瓣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