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秘本伤寒第一书

 ntex 2014-03-26

本书是清代一部以研究热性病为主的专著,由清代医家沈月光、龚藩臣传,车质中、胡骏宁补辑。本书以河图洛书为根本,以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为主线,同时将五行、天干地支融为一体,以推五运六气。

作者以五运六气之反映自然界正常规律与异常规律变化,揭示天体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气候变化与脏腑的内在联系、五运六气异常变化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内在联系, 说明运气都要合之与脏腑,才能推测民病,从而进一步阐发《伤寒论》的旨趣,以推行张仲景六经辩证学说。

 本书分别用文字和图表对五运六气等理论加以说明,并分别编成,主运,客运,司天等歌诀。可供临床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杨鹏举 杨艳红 杨延巍 校注)

           《秘本伤寒第一书》是清代一部以研究热性病为主的专著,
                由清代医家沈月光、龚藩臣传,车质中、胡骏宁补辑。

 

            《秘本伤寒第一书》,作者之所以敢称“伤寒第一书”,
                 其在“伤寒凡例十六条”中有十二个方面超于前人:


一、
批评后人不知各州分野的由来,并将“治扬州分野之法,通之于各州

分野”,“故曰伤寒第一书”;


二、      
“但一见舌胎,认明系何经颜色,在何经部位,即知系何经证,应用何经要药,盖不待问证察脉,而胸中已了了明彻矣。”……“故曰伤寒第一书”;


三、
通过看舌苔,认证简明,故作者曰“即素不知医者,但使读过一遍,

会看舌胎寻得方药,即能见病知源,依经施治,故曰伤寒第一书;”


四、
“此书但看舌苔,分别阴阳……无不奏效,故曰伤寒第一书”;


五、      
相对治愈率高,“如以此书方论治之,善治者,百人中犹可活六七十

人,即不善治者,百人中亦可活三四十人,故曰伤寒第一书”;


六、      
“伤寒舌胎纯黑者,乃足太阴经正病,诸书谬谓‘水克火’,百无一

活……独此书治黑舌胎, 善治者,百人中犹可活六七十人,即不善治者,百人中亦可活二三十人,故曰伤寒方论,是第一书”;


七、      
透发兼治斑,“其治扬州分野伤寒,无不兼治发斑,较之诸书治法,亦为全备确当,故曰第一书”;


八、
以独特视角认识《内经》,故“书中所论五运六气,藏府经络,诊脉察证,

立方用药,悉发他人所为发,而与诸书全不相同……另立风伤于卫之法,以成一家之言……故曰第一书”;


九、      
除遵《内经》邪“在三阳经则皆可汗”外,又“独此书方论,意或奇而辞或拙,方药亦多忤俗,然使医者……则无言不是金针,无方不是仙丹……故曰伤寒第一书”;


十、      
作者警示“伤寒之死,非结则蓄,如热证而变成寒证,及误治而致成坏证者,尤当于结、蓄中求之,方能起死,” 不但将结证分为十结,还将蓄血“分晰阴阳,论定攻补,”故其傲曰:“谁能道其隻字?故曰伤寒第一书;”


   十一、藏府配八卦干支图,总以脾胃为各经之主,而阴阳五行,各有生克,运用相冲,相克来确定病情,对冲者合之,克者化之,对盛者抑之,衰者扶之,一切补偏救弊,俱归脾胃为之调剂,即此一图,已洞彻医道根源,故曰伤寒第一书;


   十二、对不同地域之伤寒,区别施治,对“扬州分野,地土卑湿,民禀柔弱,较之别省伤寒尤为难治,”指出“攻补咸宜”的治则,对别省之伤寒,诚能一隅三反,破诸家之疑团,故曰伤寒第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