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主掤劲详解

 太极愚人 2014-03-28
  太极拳界历来有“太极拳主掤劲”之说。那么,什么叫掤劲?掤劲在太极拳的练法与应用中占什么样地位?怎样练好和用好掤劲?这三个问题弄清了,在太极拳的练法和用法上就算步入了正确的轨道。否则虽然经久练习也以难登堂入室,陟圣造巅。

  “掤”劲是太极拳八种劲法之一,也是其首。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也。在太极推手中“掤、捋、挤、按”为四正手,“采、挒、肘、靠”为四隅手。“掤、挤、肘、靠”是四个进攻的手法。“捋、按、采、挒”是四个化解的手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俗称八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俗称五步,统称“八法五步”,也叫“八门五步”。通称“十三势”。“十三势”就是太极拳的全部精华,也可以说是太极拳过去秘不外传的绝技。

  “十三势”的基础是什么?是掤劲。特别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个手法,如果失掉掤劲,其他七种劲力都不可能产生和化解。

  掤劲是一种由下向上、由内向外或者准确的说是一种上下、内外对拔撑拉的一种意念劲。掤劲是骨骼拉开,肌肉韧带用意念放松。掤劲有膨胀之意,爆炸之势。其动、静过程的始终都要呈显出圆转自然之形,中正安舒之态,松静开阔之神,随遇平衡之性。

  掤劲是一个对立统一,俯阴抱阳之体。属水性。具有公转同时自转之能,具有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孔不入,向下而后漂升的特性。掤劲其大无外,可与宇宙相融,其小无内,如同原子之无限分裂。练太极拳在弄明白掤劲,练好掤劲的同时还要弄清掤劲与其他七种劲力的关系。掤劲向斜后上方滚动(食指画眉毛)就产生捋劲,乃破掤劲之法;掤劲向前下方滚动(夹脊找前脚)就产生挤劲,乃破捋劲之法;掤劲向斜下方滚动(膻中穴找少商穴,凭栏下瞧)就产生按劲,乃破挤劲之法;掤劲向后上方滚动(玄关找肩井)就产生采劲,乃破肘劲之法;掤劲向左、右、上、下直向滚动对拉(意在登后脚)就会产生挒劲——吴式太极拳有左右挒,上下挒,腾挪挒,乃破靠劲之法;掤劲折肘前拥(劳宫肩井合)就会产生肘劲,乃破按劲之法;掤劲向斜后下方滚动(意想玉枕扛大包)就会产生靠劲,乃破挒劲之法。

  太极拳运动如同一个旋转的球体,渊源流长太极拳,四面八方都会产生离心之力。也就是前面说的八种不同的劲力。但这种内涵之力不碰不转,是借力而转,如同火药不遇明火不燃爆,如同水液不倾不流,不满不溢。非自身有出头或退缩之意。

  太极拳的掤劲与顶劲不同,掤劲是以内使外之力,以阴助阳,以阳导阴,阴阳互助之力;是旋转滚切之力,不是直力;是柔和松静之力,不是努力努气之力;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节节贯穿之整力,不是局部之力;最重要的是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揽擦衣。而顶劲是外形之力,是局部之力,是努力努气之力,是以硬碰硬,以力取胜之力。

  掤劲的获得,主要是在练拳和推手中要时时着意丹田,式势注意腰胯,处处保持中正。劲力要始于足下,动静都要松柔。形要向下,如榕树之气根,全身披挂。神要向上,如沐春风,气宇昂然。太极拳是一种实用意念拳,是头脑功夫,是哲理性拳术。八法的练与用都要在阴阳哲理指导下的、以意念为主导的、整体协调的、内外如一的、圆转自如之神、意、气劲来完成套路练习和应对在推手、技击运动中遇到的千变万化的进攻方法。

[转载]掤劲之我见——周英南

(2012-01-12 20:46:44)
标签:

转载


    大凡习练太极拳者,都知道掤劲为太极八劲(掤、捋、按、挤、采、挒、肘、靠)之首。但是,掤劲到底是什么样的劲道?它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界定?对这些问题一直没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解释。数百年来,先师们留下的拳谱及现代的一些拳家也曾从某种角度阐述过掤劲。但很遗憾,各种解释几乎都难以令人满意,致使一些习练者对掤劲的理解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如何习练,甚至练出与掤劲相反的的僵劲来。因此,弄清掤劲的概念和内涵,对练好太极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劲释义林林总总.莫衷一是
    一位已故大师解释道:“掤是用手臂捧架住对方手臂,使其不能向我身体靠近……掤劲外柔内刚,虚灵沉着,不丢不顶。”该解释前两句只说了手臂上的劲道,非掤劲之全部含意。后三句是太极诸劲的共同要领,非掤劲独具也。
    另一位已故大师则曰:掤劲是“一种似松非松、柔中寓刚、灵活而又沉重、富于弹性和韧性的劲,具有黏、化、逼、捆作用的劲,也称作内劲”。这位大师只解释了太极内劲的部分含意,并没有根据掤劲要领和特点阐述其内涵。最后一句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掤劲是内劲的一种劲道,它们之间为从属关系,怎么能够说掤劲“也称作内劲”呢?
    一位拳家在其著述中说道:“掤劲为八法之首,劲贯于八法之中……就掤法而言,其法向外,驾御对方之按劲,使之不得按至与我胸腹贴近……彼退时,我也可掤发,转守为攻。”该释义前两句虽阐述了掤劲的某些特性,但后面的解释仍是臂膀上的“驾御”和“掤发”,也非掤劲之全部内涵。
    一位拳家说:“掤劲是灵活的,成弧形的,既可以化掉来力,也可以反弹出去柔软的粘劲。”此解释未免过于简单,且”灵活的”、“弧形的”、“柔软的粘劲”.也是太极诸劲的共性,非掤劲特有之含义。
    另一位拳家说,掤劲“不是硬顶,要保持柔韧而有弹性,既含御敌之劲,又有引诱之意。手臂要圆满,腋下要虚,以保持灵活。内劲……升于两臂,使周身不露外形,由下而上,由内而外催发于手上”。此释义也只是解释了两臂之掤劲,同样失之偏颇。
    还有一位拳家对掤劲的论述更是与众不同:“太极是掤劲,动作走螺旋。”可这是掤劲的概念吗?太极与掤劲能等同吗?其他劲道就不走螺旋了吗?
    还有一些拳家对掤劲的解释,内容与上述拳家大同小异,基本相近。
    古拳谱曰:“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舟行。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力,漂浮也不难。”((太极八法秘诀》)拳诀是用比喻的形式解释掤劲的,若用现代汉语译之,则为:“掤劲如水,似长江大河,能承受、载负各种不同重量的行舟。首先气沉丹田,而后虚灵顶劲。拳势之开合如弹簧之劲力。(有了掤劲)即或是千斤重力,也会漂浮不定。”比喻虽然贴切,却不易使人明白,按这样的释义去理解和习练掤劲也非易事。
    《精选太极拳辞典>[掤]条是这样解释的:“掤法为进攻之法,向外的弹性劲……外形:手臂呈弧形,前臂由下而上,向外张架……劲浑圆向外,圆满有张力,不使对方劲道上身,常防御对方的‘按法’。掤法可向任意方向运用。”该辞典对掤劲含义的阐述,仍然未能摆脱“臂掤”释义之窠臼,且前面“由下而向上向外张架”与后面的“向任意方向运用”的解释也不相吻合。
    二、掤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由意、势及通过二者而产生的劲道组成
    要弄清掤劲含义,首先要弄清“掤”是什么,“劲”又是什么。
    “掤”《现代汉语词典>无此字,为太极拳之专用词语。按字义解释,应为承受、捧托、载负之意。在太极拳中,“掤”是一种拳势,一种形态,由它所产生的劲道叫掤劲。它的内涵是利用腰、身、腿、手等身体部位承受、捧托和载负外来劲力,且顺从之,使外来劲力在我身上找不到用力点,如按扑于簧盘之上。“掤”,首先要有掤的意念,即“掤意”;然后要有掤的拳势,即掤势。至于“劲”,笔者十分赞同一位拳家的解释:“劲是一个综合效能。所有的运动条件相互间是平等关系……劲是所有运动条件在互动互补原则基础上而产生的综合效能,也就是习武者梦寐以求的‘劲’……‘劲’无法像力一样直接获得,而是一个间接获得的过程与产物。”(韩竞辰(三分钟学理),载《武魂》2O04年第4期)也就是说,劲是体内外各种运动条件的互动互补且通过长时间习练才能产生的一种效能。那么,通过掤意、掤势和其他运动条件互动互补基础上而产生的这种综合效能(劲道),就叫掤劲。关于掤劲,已故著名拳家陈炎林先生在其<太极拳、剑、刀、杆、散手合编>一书中说:”……掤敌非用手臂,须用腰腿,加以意气,使敌不易攻入,此为防守之法。若发敌,则未掤之先,应往后向后,用引劲诱之,使其劲出而显于焦点,复借其劲而掤之,无不获胜……”著名拳家赵幼斌先生的阐述也较为透彻:“掤在所有劲法中为第一劲法,而且暗含在所有劲法中。在推手中,接手为掤,无掤则空;化中有掤,无掤则丢;挤按中有掤,无掤则软……在练拳架中掤意也无时不在。”((浅谈十八要诀>,载(太极>杂志1998年第3期)陈炎林先师和赵幼斌老师抓住了“掤敌非用手臂,须用腰腿”和掤劲“暗含在所有劲法中”等特点去阐述掤劲含义,既精辟,又准确。
    三、拳架中的意和掤势
    在杨式、吴式传统太极拳和国家竞赛套路中,掤意和掤势不仅仅表现在揽雀尾拳式(陈式、武式、孙式为懒扎衣,赵堡式为揽插衣)之中,在行功走架时几乎所有招式均暗含掤意和掤势。如杨式太极拳套路的单鞭和肘底看捶中身体左转时的左掤手,两臂交合(俗称“抱球”)中的上、下掤手,玉女穿梭、转身撇身捶、白蛇吐芯的上掤(上栏)手等。这一点,陈式太极拳大师冯志强先生有一段很有见地的阐述。他说:“掤劲:在手臂则有掌掤、腕掤、拳掤、肘掤、肩掤、臂掤,在身体则有胸掤、腹掤、背掤、臀掤,在腿则有胯掤、膝掤、脚掤、腿掤,在头则有头掤等。”((
陈式太极拳入门》)这正是掤劲寓于各招式之中及掤意无处不在的最好注脚。    .
    笔者的恩师杨振基先生在其所著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中,其动作说明和技击分析提及掤意和掤势的就有二十多个拳式(杨式太极拳套路无发劲招式)。如单鞭的动作说明:”右手自然伸直,五指合拢变直勾手……左手在胸前变掤手……”提手上式的技击分析:“提手上式变着灵活,左手可变掤手应敌。”又如十字手的动作说明:”接着两手外旋,转手心向里上掤至胸前……”玉女穿梭(左)的技击分析:“对方从右后侧用右手自上打下,我即右转身向左前方隅角摆好步法,左手上掤对方右腕,右手向对方胸胁部击去。”等等。赵斌先生等人所著的<杨氏太极拳真传)一书,在动作、要领、用法和歌诀中,提及掤意和掤势的拳式也有近二十个。如左右分脚的要领“两掌合十,内含掤意”,十字手歌诀“转身掤开敌两臂”,上步七星用法“……双手变拳,交叉子胸前,将敌手托架上掤”等等。其他招式也暗含掤意和棚势,只是一些招式招形较为明显,一些招式蕴劲于内罢了。
    四、推手中的掤劲
    如果说掤意、掤势在拳架习练中“无时不在”,并起着提纲挈领的主导作用,那么,在太极推手中,掤意、掤势和掤劲的作用就更大了。
    推手,也称挡手、揉手或打手。其法为二人臂手相搭,依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等原则,使用太极拳的掤、捋、挤、按或加之采、挒、肘、靠(如大捋推手)等技法相互进攻和化解的一项锻炼或竞技运动。推手有单推手、双推手、活步推手和大捋推手等。在推手中,掤劲仍位列八劲之首,并且”暗含在所有劲法中”,即不但掤劲在发劲时须含有掤意和掤势,其他劲道在发劲前也暗含掤意和掤势,而且要“刻刻留意在腰间”((十三式歌)),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大意。搭手时,要心存掤意,形匿掤势,用腰腿或身体各部(”非用手臂”)张架对方来劲。张架时须柔中寓刚,以静待动,不丢不顶,舍己从人。且挪劲始终贯串子其他劲法之中。如我按彼掤,彼将我之按劲掤化或捋化,我即暗含掤劲,变按为挤或其他招式,顺其掤化或捋化方向逼进(劲点对准彼身体之中心),彼无不跌矣。若彼按我掤,我则顺其势掤化或捋化,其必变招向我逼进。我暗含掤劲,用腰腿意气转化其来势,且诱其“丢、顶、扁、抗”,复以按劲或其他招式速发之,彼必跌无疑。若行大捋推手,也须照此办理,于捋、挤、按和采、捌、肘、靠诸劲中暗含掤劲,若得机得势即可速发。充实饱满的掤劲,可使自身感觉犹如一个打足了气的球体,体内劲力有弹性地向四周膨胀张架,使敌攻之不入,甚至会被反弹出去。此时,若腰腿旋转(须加意气),敌方也会于与我身体接触处(切点)受离心力之影响而沿切线方向跌出。
    当然,推手水平之高下,化发技艺之娴熟与否,是与听劲和懂劲功夫密不可分的。听劲懂劲功夫愈好,其劲就愈饱满,愈充实,愈脆冷,愈疾速,如迅雷不及掩耳。所以,习练太极推手,除弄懂弄通掤劲及其他劲道的原理和内涵外,还要在明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正确地习练拳架及各种推手,不断提高和谙熟听劲、懂劲功夫,并且经年苦练,寒暑不易,刻苦用功,晨昏无间。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精妙绝伦的太极功夫,为弘扬和发展中国太极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标签:

转载


                       太极名家看“掤劲”

                                  2012-6-6  清风轩

摘要: “掤”为太极拳八法之首,练习太极拳最注重掤劲。何为掤?何为“掤劲不丢”?练习太极拳为什么要有掤劲?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掤?八卦掌和太极拳名家张全亮:掤劲属水,随遇成形 ……    
   
    “掤”为太极拳八法之首,练习太极拳最注重掤劲。何为掤?何为“掤劲不丢”?练习太极拳为什么要有掤劲?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掤?

八卦掌和太极拳名家张全亮:掤劲属水,随遇成形

[转载]太极名家看鈥湌蚓⑩

       太极拳界历来有“太极拳主掤劲”之说。那么,什么叫掤劲?掤劲在太极拳的练法与应用中占什么地位?怎样练好和用好掤劲?这三个问题弄清了,在太极拳的练法和用法上就算步入了正确的轨道。否则,虽然长久练习太极拳,也难以登堂入室。

      “掤”劲是太极拳八种劲法之一,也是其首。八法,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在太极推手中“掤、捋、挤、按”为四正手,“采、挒、肘、靠”为四隅手。“掤、挤、肘、靠”是四个进攻的手法。“捋、按、采、挒”是四个化解的手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俗称八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俗称五步。统称“八法五步”,也叫“八门五步”。统称“十三势”。“十三势”就是太极拳的全部精华,也可以说是太极拳过去秘不外传的绝技。

      “十三势”的基础是什么?是掤劲,特别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个手法,如果失掉掤劲,其他七种劲力都不可能产生,也无法化解对方的劲力。

      掤劲是一种由下向上、由内向外的劲力,或者准确地说是一种上下、内外对拔撑拉的一种意念劲。掤劲是骨骼拉开,肌肉韧带用意念放松而产生的。掤劲有膨胀之意,爆炸之势,其动静过程的始终,都要呈显出圆转自然之形、中正安舒之态、松静开阔之神、随遇平衡之性。

      掤劲是一个对立统一,俯阴抱阳之体。掤劲属水性,具有公转同时自转之能,具有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孔不入,向下而后漂升的特性。掤劲其大无外,可与宇宙相融;其小无内,如同原子之无限分裂。练太极拳在弄明白掤劲,练好掤劲的同时,还要弄清掤劲与其他七种劲力的关系。掤劲向斜后上方滚动(食指画眉毛)就产生捋劲,乃破掤劲之法;掤劲向前下方滚动(夹脊找前脚)就产生挤劲,乃破捋劲之法;掤劲向斜下方滚动(膻中穴找少商穴,凭栏下瞧)就产生按劲,乃破挤劲之法;掤劲向后上方滚动(玄关找肩井)就产生采劲,乃破肘劲之法;掤劲向左、右、上、下直向滚动对拉(意在蹬后脚),就会产生挒劲——吴式太极拳有左右挒、上下挒、腾挪挒,乃破靠劲之法;掤劲折肘前拥(劳宫肩井合),就会产生肘劲,乃破按劲之法;掤劲向斜后下方滚动(意想玉枕扛大包),就会产生靠劲,乃破挒劲之法。

      太极拳运动如同一个旋转的球体,四面八方都会产生离心之力,也就是前面说的八种不同的劲力。但这种内涵之力不碰不转,是借力而转,如同火药不遇明火不燃爆,如同水液不倾不流,不满不溢,非自身有出头或退缩之意。

      太极拳的掤劲与顶劲不同,掤劲是以内使外之力,以阴助阳,以阳导阴,阴阳互助之力;是旋转滚切之力,不是直力;是柔和松静之力,不是努力、努气之力;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节节贯穿之整力,不是局部之力。最重要的是,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而顶劲是外形之力,是局部之力,是努力、努气之力,是以硬碰硬,以力取胜之力。

      掤劲的获得,主要是在练拳和推手中要时时着意丹田,式式注意腰胯,处处保持中正。劲力要始于足下,动与静都要松柔。形要向下,如榕树之气根,全身披挂;神要向上,如沐春风,气宇昂然。太极拳是一种实用的意念拳,是头脑功夫,是哲理性拳术。八法的练与用都要在阴阳哲理指导下,以意念为主导,以整体协调、内外如一、圆转自如之神、意、气、劲来完成套路练习,以及应对在推手、技击中遇到的千变万化的进攻方法。在盘架子时,我们做每一个式子时,都要把关节拉开,把韧带放松,把肌肉放松,把意念放松,在外表上看是有力量的,但是这种力量是一种弹性力量,不是表面的僵硬之力量。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练拳,身体就像一个充满了气的球在运转,能够把外力化解掉,这就是一种掤劲。练习太极拳,为了养生,要从这里面求;为了技击,也要从这里求。这是健身和养生合一的重要的功法。

       在练拳和推手时,如何做到掤劲不丢?从大的方面来说,练拳架要做到气沉丹田,守住中心,要做到中正安舒,气势磅礴,有上天入地的感觉,把关节拉开,肌肉放松,做到对拉拔长。这样就会产生掤劲。掤劲的练习,主要是掌握阴阳对称的关系,掌握了阴阳对称,练拳式就能做到“掤劲不丢”。太极拳的动作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要做到了阴阳对称,就是对的。太极拳要圆转自如,不能用力。要松,要静,要柔,要有向外膨胀的劲。在两个人推手时,也要守中,这个“中”就是两人膻中穴之间的中心点。在运动中,意念始终在这个“中”上,既要守住自己的中,也要保持两个人之间的中。

     吴式太极拳名家 刘伟 :掤不仅仅是动作,更是一种劲力

[转载]太极名家看鈥湌蚓⑩

      对于掤,我们一般理解是一个动作。实际上,掤不仅仅是动作,更是一种劲力。练习拳架,我们都是先求开展,后求紧凑。这就是为了练习掤劲。掤劲是向外的,是饱满的,所以,练拳必须要开展。为什么要强调掤是一个劲法要求呢?因为掤不是单一的向外的力量,而是一种对称的力。我们向外用力的时候一必须有一个向内的劲,也就是必须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力。这是在平衡的基础上产生一个向外的力,这样才能把虚实、平衡在运动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掤,从字形上来讲,是“扌”加一个“朋”字,字义上是一种向外膨胀的力量。我们练拳时的掤,实际是没有固定方向的,左右、上下、前后都要有掤劲,还有顺掤、逆掤等等。尽管有这么多的掤,实际就是一个向外的劲力。从更深一层意义来讲,掤是一种精神气质上的掤。拳论中所谓的“气宜鼓荡”其实就是一种掤劲。鼓荡,产生的效果第一个就是掤。吴式太极拳有一个说法:“站住中定,往开了打。”这实际也是一种掤。

       太极拳比较强调掤劲,掤劲是先有外,后有内,是内力的外在表现。在练习拳架时,这个掤是要处处体现的,做到“掤劲不丢”,或者叫“掤劲为先”。为什么要“掤劲为先”呢?我们在推手时,首先是相互间的接触,接触是试探性的,掤劲就是一种试探性的劲力,会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变化。掤是如何形成的?是通过长时间的、规范的、有序的、放松的练习拳架,逐渐形成的张力。掤,用现在的话语讲,就是一种向外的张力。不论是手上掤,还是其他部位的掤,完全是一种饱满的感觉,没有凹凸、断续的地方,是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不是努气,也不是硬顶,不是僵滞,它是能够转换的。  掤,就像一个气囊,柔软中有弹性,能够缓冲外力,能够化解外力。掤后接下来是捋。为什么有捋呢?因为有掤劲。没有掤劲,捋劲就不存在。推手时,和对方的接触点不软不硬,恰到好处,这就是掤的一种感受。然后,再根据对方的变化,进行一些方向、高低、长短的转化,就会产生其他捋、挤、按等各种劲力。在这些劲法、技法当中,掤是为首的。太极拳不管练习到何种水平,掤都是首要的。

      在初学阶段,一般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掤,只是从某一动作上去理解。这个理解是初级的,只有不断地练习,你才能更深入地体会掤的含义。掤是一种自然饱满的状态,是需要时间磨练的。它是通过练习拳架,自然而然产生的关节、肌肉、韧带的一种弹性。初学时,要把外形动作的规范放在首位,通过长时间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练习,加上自己的体会,就会感觉到掤劲。太极拳的行拳走架和搭手听劲,无不体现出掤劲。所以,有“掤劲为首”的说法。

      还有“掤劲不丢”的说法,如果丢了掤劲,太极拳的其他劲力就无从谈起。要做到“掤劲不丢”,首先在动作外形上要饱满、撑圆,不能有凸凹处;其次,更重要的是在意念上,你的意识和动作方法要正确,才能体会到掤劲。

      如何练好掤劲呢?首先是要注意对称平衡。掤劲实际是一种平衡劲。掤劲不是单一的,是同一时间向不同方向的张力。练拳时,我们强调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前就有后。也就是要有这种对拉拔长的意识。这就是掤劲。其次,太极拳讲“先求开展,后求紧凑”。掤劲就是在开展中求得的。掤就是开。练拳讲不丢顶,这个顶,其实就有一个掤的含义。这个顶,不是靠局部力量,而是靠整体力量。比如,手掤住对方,腰背向反方向用意。这就是掤。第三是要虚领顶劲,松腰松胯,开胯圆裆.,就会产生掤劲。

      另外,在推手中,也要注意掤劲的运用。练习太极拳,行拳走架是知己的功夫,推手听劲是知彼的功夫。我们在行拳走架时要多做一些功课,把周身练得得心应手,圆满自如,对自己的控制有把握,这样,在推手时,才有可能听到对方劲力的大小和变化,才能感觉出掤劲来。

      在推手中,由于动作僵硬,不协调,从而造成顶抗的弊病。顶抗的劲是比较单一的,方向性很直接。而掤劲是饱满的,多角度的,富于变化的。顶抗劲是紧张的,不能转换的。掤劲是很包容的,看起来是一个向外的劲力,实际是周身的作用,不是局部性的。没有修炼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是很难体会到掤劲和顶抗之间的区别的。随着修炼,推手中的顶抗现象会逐渐消失,渐渐地体会到掤劲的运用。掤劲的修炼需要长期的体会,要放松着练拳。人是很容易紧张的,外力来了,首先想的是顶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紧张僵硬。有些人练了许多年仍然会紧张,仍然会顶抗。这就说明,你身上的反应和控制能力需要加强,你还没有形成“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条件反射。

       总之,掤是一个圆弧形的,多角度的劲力,是通过自身的饱满,不给对方凹凸和断续的地方,对方按到你的每一处,都让对方感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点,不是死的点。掤还体现在步法上——圆裆开胯。掤,不仅是手上的掤,还有身体各个部位的掤。掤也不仅仅是外形动作,还是意识精神上的饱满。练习太极拳,不管是哪一式,都要在精神意识上放松,要细心体会内里面的东西。只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体会出内在饱满的掤劲。

        武式太极拳名家 吴文翰:“掤劲不丢”在于神意

[转载]太极名家看鈥湌蚓⑩

       太极拳的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从推手上总结出来的。四正推手是掤捋挤按,四隅推手是采挒肘靠。后来,随着太极拳的发展,在拳式中也引入了八法。在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和《太极拳使用法》中,对八法的解释很清楚。我个人认为,太极拳的八法是随着太极拳的发展,不断完善总结出来的,早期讲述太极拳的书中,并没有说明哪一手是掤,哪一手是捋,比如,许禹生先生的书中,并没有讲拳式中每一个动作和八法的关系;郝少如的书中,也没有把八法和拳式对应起来。那时,还没有这种说法。我早年学拳时,老师也没有说哪一手是掤,哪一手是捋。所以,把推手的八法和太极拳拳式结合起来,是太极拳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两者并不十分吻合。

       掤是从推手中来的,是八法之首。这个字也是太极拳家借用的一个字,或者说是自己创造的一个字。这个字是在武禹襄以后出现在太极拳谱中的,武禹襄的大哥武澄清写的拳谱中还没有这个字。什么叫掤?作为手法来说,掤就是如何接对方的手,也是顺势引化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引化,不是完全按照对方的运行轨迹去引化。引化大体有三个方向:一个是向自己的上方引化,一个是向自己的左右两侧引化,一个是向下引化。所以,太极拳有上弧、中弧、下弧等动作。但是,掤不是如此,它是先向自己的上方引化,再向对方上方发力。这是掤和捋、采、挒等手法不同的地方。比如,武式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就是个掤发劲的动作。这种先向自己上方引化,再向对方上方发劲的手法,在太极拳中,特别是在武式太极拳中,被称作“掤法”。这是从狭义上来说的掤的用法。从掤法后来又产生出了掤劲的说法,这是对掤的广义的解释。

       从广义上来说,太极拳要无处不掤,也就是身体的任何地方都有掤劲,都可以发出掤劲,这就是“掤劲不丢”。在练习拳架、推手、散手时,掤劲是不能丢的。在交手时,不只是手接对方的劲力,身体其他地方也可以接对方的劲力,所以,周身都要有掤劲。我理解,所谓“掤劲不丢”就是顺势引化对方劲力的这种意识不能丢,也就是在意识上不能丢掉掤劲。这是从广义上来解释掤劲。

       对于掤劲,由于太极拳发展一二百年来,流派众多,各种手法都有,练习的方法也很多,所以,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怎么认识这个掤劲,而是如何去练习掤劲。如何做到“掤劲不丢”呢?我认为,首先练拳身法要正确;其次,拳式要规矩。比如,练习武式太极拳,要注意每个拳式的“起承转合”,开始时,目光要注意到主要手的前方一两尺远;发劲时,目光要向远处看,要盯住目标,神意要达到四五丈远,精神上要有摧枯拉朽的力度。这种练习方法,其实就是锻炼精神意念上的“掤劲不丢”。这样,你不仅能够做到掤劲不丢,还能够练出功夫。以掤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捋、挤、按等其他太极拳的手法和劲力。这是在拳架中练习掤劲。

        在推手练习时,要先练习“不丢不顶,粘黏连随”。太极拳的“不丢不顶,粘黏连随”是通过掤来实现的,比如,手先用掤劲来接住对方,但是不是顶抗,然后随着对方的劲力,配合身法引化对方,引化时,含胸拔背,手臂不能弯曲,身体后坐,然后转腰胯向侧方引化。这是推手练习掤劲的初级方法。以后再结合拳架,练习神意注视到周围四五丈远的目标,在神意上掤劲不丢。这就是李亦畲说的发劲时要“腰腿认端的”,所谓的“端的”,就是你发劲的目标。

       总之,在太极拳八法当中,掤是最主要的,由掤能变化出其他的手法和劲力。因此,我们练习太极拳,不管是推手还是拳架,都应该做到“掤劲不丢”。

      另外,关于太极拳的八法,我们还应该明白以下两点。

       首先,太极拳是由若干圈儿组成的,一般有竖圈、平圈、斜圈等,在任何圈儿中,都含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法。虽然每个拳式都包含着八法,但是每个拳式又有自己的个性,突出了自己的用法。在讲解的时候,太极拳八法是分开来讲的,但是在运用的时候,则是混合在一起的,往往是几种手法同时而用,不能截然分开。

       其次,太极拳的八法并不代表太极拳的全部技击方法。八法和五步是按照推手的程序来编的,太极拳架也尽可能按照这个八法和五步来组成动作,所以,太极拳的拳式中有八法,有五行(进退顾盼定,顾盼就是左右转折)。但是,拳式中除了八法之外,还有其他的技法,被称为五技——跌、打、踢、拿、掷。所以,拳式的技击方法比推手更为丰富。练习太极拳,只有掌握了八法、五技、在技击实用上才能算是圆满。

     冠军教练曾乃梁:掤劲练习的五点注意事项

[转载]太极名家看鈥湌蚓⑩

      掤劲实际是一种弹性劲力,也可以叫弹簧劲,或者叫活劲。它是由内往外的一种力量,有向外膨胀、撑圆的意念和含义。它是一种把肢体放松、放长后产生的弹性劲力。

       具体来说,“掤在两臂”——掤劲是在手臂上体现出来的。另外,掤,既是一种劲力,又是一种技法。太极拳有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在八法当中,掤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技法。这是由于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都要充满掤劲,在“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当中,都含有掤的元素。所以,掤是无处不在的。有人把太极拳称作掤拳,就是这个道理。从文化层面说,人们称太极拳为哲拳,因为它充满了哲理,充满了阴阳虚实的变化。同时,太极拳又讲掤劲,也叫掤劲拳。掤劲是充满太极拳的始终的。比如捋劲,是从外向内,从上向下的劲力,但是,它也要有掤劲。挤劲,是两手交叉向前的劲力,也要有掤劲。按劲是化开对方力量后由下向上进攻对方的劲力,也是一种掤劲。采劲是向左右、向下的劲力,也是一种掤劲。挒劲是向侧面发的劲力,也离不开掤劲。肘靠是肘部和肩部的掤劲。所以,太极拳八法,都离不开掤劲,掤劲贯穿太极拳始终。所以说,掤是太极拳最基本、最重要的劲力和技法。

      在练习太极拳当中,容易出现两个毛病。一个是缺少掤劲,就是软塌无力的现象。这是对太极拳的一种误解。太极拳是行云流水,柔而不软。如果是软,就错了。另一种是僵硬。太极拳应该是刚而不僵的。这种僵劲,在推手当中很容易变成一种顶抗的劲力。顶抗和掤劲有什么区别?掤劲不是顶抗,它是灵活的,遇到对方的力量,不是对抗,而是化开,化而后发。掤是一种弹性力,是随着对方的劲力而变化的。所以,掤劲不能是僵硬的,更不能成为顶抗。

       要练习好掤劲,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五点。

       首先,要立身中正,身备五功。太极拳要求中正安舒,就是身体要保持自然的正直状态,要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我们的传统文化讲,做人要一身正气,孟子说要养浩然之气。太极拳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也要讲中正。在中正的基础上,要做到“一身备五弓”。五弓是指在放松的状态下,躯干、两臂、两腿形成弓形的蓄劲待发的状态。身备五弓,就能很好地体现‘出力由脊发’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好掤劲。

       其次,要节节贯穿,力达梢节。拳论讲:“其根在脚,发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脚蹬地,通过踝、膝、胯、腰、肩、肘、手七个环节的传递,将劲力从手发放出去。所谓的“力达梢节”并不仅仅指手,脚、膝盖、肘等部位都可以发力。这里,要求劲力的运行要节节贯穿,最后达到梢节,形成整劲儿。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到“曲中求直”。做到“曲中求直”才能做到“饱满圆撑”,才能产生掤劲。所以,太极拳的动作都是微微弯曲,有一种向外撑的劲力。

       三、腰为主宰,梢节领劲。这两点要求是相辅相成的。腰为主宰,就是意念先引导腰,一动要腰先动,再带动四肢,这样力量才能够协调。虽然是腰带动四肢,但是,手脚又不是完全被动的,有时候是要梢节领劲。比如掤完后接捋,手要微微向前,有一个引领的作用,然后再捋。这样就能形成对拉拔长的掤劲。这种对拉拔长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我编的“拉筋拍打功”就是为了拉长伸展关节韧带,保健养生。太极拳的掤劲,也是在这种对拉拔长的运动中产生的。许多动作都要求对拉拔长。对拉拔长就是拉筋,就是掤劲。所以,做好掤劲,既要注重腰为主宰,又要注意梢节领劲。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对拉拔长的效果,从而产生掤劲。

       四、饱满圆撑,螺旋运转。太极拳处处都有螺旋劲,处处都有阴阳。阴阳就体现在螺旋运转上。比如冲拳动作,就是螺旋着向前发出的,像子弹一样。这种螺旋运动,能够锻炼肢体的经络。太极拳的动作,都是螺旋运行的弧线。在做螺旋运动时,要注意“饱满圆撑”,也就是要有“左顾右盼”的动作转换。我们在做动作时,往往忽略了左顾右盼,比如做“撇身捶”,右手要先左引,再右发,然后再中定。许多人做这个动作往往忽略了左引。我把这个现象叫“缺左现象”。没有这个“左顾”转折,动作就不饱满。“饱满圆撑”并不是架子拉得越大越好,而是能够做到“左顾、右盼、中定”,这样才能支撑八面,饱满圆撑。

       五、神聚气敛,运柔成刚。“神聚气敛”是在做好前面四个要领的基础上,把神气内敛,内气鼓荡。拳论讲“神宜内敛,气宜鼓荡”,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运柔成刚”是要求运行的过程要柔和,落点则要有沉刚的顿挫,要沉腕舒指。这也叫做“柔行气,刚落点”。

       我以为,把以上五个方面做好了,就能够把掤劲表现得淋漓尽致。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协调、完整、和谐。也就是要由内而外,上下相合,周身一家,这样自然能把掤劲表现出来。不要把掤劲看成是一种表面的劲力,它是从内向外的。我们练习掤劲,是从外形开始练,外形动作熟练了,再向内练,要“由松入柔,由柔入沉,由方入圆,由正入整”,把形、劲、气意四方面合为一体,协调一致,这样掤劲就能表现得非常到位。

      杨式太极拳名家 赵幼斌:掤劲的两个特点

                                     [转载]太极名家看鈥湌蚓⑩

     关于掤字,字典音读“兵”,意为箭筒盖。但在太极拳书典中,读音为péng(朋),其含义与前者也不同。可能因字义和读音的原故,现有书中多用“捧”,双手举起之意。但在太极拳法中,“掤”字的用意是“掤在两臂”、“掤要圆撑”。显然,用“捧”字是不能替代“掤”字的实质意义的,故我也不主张用“捧”替代“掤”。

      掤字在杨式太极拳里是个重要的技术元素,含义是举臂掤架、挡阻、防御对方的进攻,起保护和反击作用。动作主要向前,方向为正。它的劲点,也就是接触点,一般在手腕到肘之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延至手指到上臂,就是整个手臂。因此拳论说“掤在两臂”,如起势、左右掤等。

        掤的劲法特点是圆撑,即“掤要圆撑”。撑是劲力向外开的意思,但形不一定散开。由圆生撑的掤劲足,受力大,抗压性强,主要是通过各处骨节的拔开,如圆掌、圆腕、圆肘、圆肩,及至腰圆、裆圆,周身协调圆而产生的内在向外的力量,叫做“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肉坚厚,但求气沉骨坚”,这就是圆撑的掤劲。

       掤劲与抗劲不同。后者表现的是用大的、拙的、僵的,或是瘪的、浮的、散的劲力,由于使用没有根力、没有灵气的力来抗衡对方的来力,容易被人牵制,不是消耗体力,就是劲力接济不上,故不为真掤。掤劲不但要做到“掤手两臂要圆撑”,同时还应做到“动静虚实任意攻”、“掤捋相通,掤中有引”,是坚实与轻炅并存的活劲。所以就掤法来讲,至少要有三种劲感。一、掤接,就是搭手,搭手就是掤,但这里掤接就不只是交手防御了,还具有听、探动静变化的知觉功能。二、掤进,就是进攻,具有掤进发放的意识。这也至少在两种情况下可用:1、搭手探得对方劲大而僵,我掌上劲并不稍泄,仅以筋骨间松舒引化卸其来力,再瞬间掤发即可;2、搭手听得对方力怯,是一种无掤劲粘化的退却,我则要以比其更快的速度入榫逼发,不能迟疑,这里的要点是要摸清对方不是虚守掤化方可使用,否则易落入圈套受制,遇此我则用守劲掤随,再找机会,莫轻易入盘为宜。三、掤退,即搭手对方劲势在先,我劲略迟,掤进之势不得出,就得掤退,但退不等于无防御的走脱,须是以四两之力边掤边引,不丢不顶,掤捋相寓,达到化转能发的技术效果即可。其中四两之力,就是起到粘连黏化作用的掤劲。

      关于掤劲,我认为有两点需要强调。

      1、掤劲是太极拳知觉运动中无所不在的劲法。

       在太极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里,“掤”被称为第一劲法。所谓第一劲法,不单指它在防御与进攻功能中占据第一技术位置,更主要的是指在八法互用中,掤劲始终暗含存在,不可无时稍丢。比如,在《中国武术段位制》杨式太极拳教程对打套路中使用的双分靠(四段),当对方犯来,我左手拦开对方右手、右手采开对方左手,胸前为空挡,我进步逼近使用肩胸靠法,正面撞击对方恰得其时。但若分开双手后,我脱离了对方两手,或被对方脱离,对方就容易退却,近距离的靠法就会失效。换句话讲,倘若能有意识地将两手始终贴住对方,即使对方觉察退闪,我靠法虽未全出,但双手可就势以合劲掤发将其掼出,亦可取胜。在这个过程中,我双手不离对方双手所存在的贴劲,以及听劲、沾劲、连劲和随时能发出的劲,即被称为“掤劲不丢”。也就是说在推手或者对打套路的演练过程中,甚至散手对决时,一方或双方有意识地双手或双臂贴住对方,粘黏连随保持不丢不顶的劲感,甚至在散手对决时审视对方变化的态势,掤意须始终存在。掤意始终存在的优势在于能处处捕捉先机,占据主动而取胜。所以掤被称为第一劲法。

      2、掤劲具有弹性特色。

      在较大外力的作用下,能吸收这种外力而不被压瘪,反能积蓄能量,使之转化释放成为更大的回力发放效果,就是掤的弹性劲。比如推手,彼按我掤时,若我掤劲在先,对方按劲略滞,我不等对方回劲,周身的骨力直接撑开,以堵劲将彼逼出圈外,对方如球撞墙,反弹力直接奏效。反之,若对方按劲在先,我掤劲略迟,则不宜硬掤,以退掤之势(掤形基本不变)收吸来力,同时存蓄内力,于是对方的大力变成了小力,我的小力蓄成了大力,此时进身,筋骨迅速掤展,对方即可离地而出。这都是掤劲的弹性性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技术元素中也可使用弹性劲法,但就掤字本身的含义,更突显这种特色。

       总的来说,掤劲在不释放时如水浮舟,着章于“松柔中寓沉刚”,如江河湖海之水的力量一样“澎”着大船,水质是柔活的,而力量却是深厚的;释放时则周身似弹簧,如脱弹丸,轻重远近,着势而为不可牵强。

      掤劲的产生,要先我劲敷于对方,丹田气要实,顶头悬要提,卷展于腰脊,收放于骨间,根于足下,贯于手臂,穿于彼身,意念为先,松柔为垫,心动劲动,掤劲自生。功夫深浅,全在磨练。

附一:
三年练拳一劲难求——掤劲
李秒丰
 

  俗话说“三年练拳,一劲难求”,太极拳所谓的“一劲”,其实就是“掤劲”。又如“练拳容易,[转载]太极名家看鈥湌蚓⑩找劲难”,这难找的劲依然是太极拳的“掤劲”。“掤劲”是太极拳的专用术语,与太极拳八法之“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我们认识、理解“掤劲”乃至运用,绝不能望字猜义,仅仅从字面去理解,光做文字文章,玩文字游戏,若此,您的文字和理论水平再高,依然难以求得太极拳之“一劲”,也终难入太极之门。

  “掤”字本身的读音其实并不重要,但“掤”在太极拳中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其读音和功能都是特定的,尽管我们可以从文字学的源头去考究其读音、来历及其用意,但绝不能仅凭文字的一般字义和原始意义去生搬硬套,务须弄明其在太极拳中的特殊含义。中国人造字虽然有章法,但亦有特例,除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引伸、转注等贯穿整个造字过程的始终外,文字学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约定俗成,只要大家都能明白、理解和认可就行了,特别是行业专用语,延用就是道理。至于“掤”的原始读音是捧还是冰,是靶心还是箭筒盖,它已不再对太极拳中之“掤”(peng)具有约束力,抑或在太极拳中应该用“掤”还是用“掤”(beng)等等,对于拳学实证并无实质意义。“掤”或“掤劲”在太极拳中已经解脱了原始的禁锢并有了其固定的读音和特定的含义,约定俗成,早已在圈内成规,人所共知。所以,我们今天讨论太极拳,研究“掤”或“掤劲”的实质,其实没有必要只从文字学的角度去回归复原“掤”的本意和其读音,更何况太极拳在“掤”之后又加了“劲”呢?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用心去感悟,用实践去体悟“掤”及“掤劲”在拳中的真正内含及其独特功效,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现实、最实在、最真实的,而不是改变其读音或改写其字。

  我们要研究和求得太极拳中的“掤劲”,首先要弄明白“掤劲”与太极八法之首的“掤”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二者在太极拳中虽有联系,但却有本质的不同。八法之“掤”乃是一种技法,只是单一的技术动作,在拳中向上托架(当然要做到不顶不抗的要求),无论单手双手,用手或不用手皆为“掤”;但“掤劲”则不同,“掤劲”是太极拳的基本劲,或称之为太极拳的母劲,其劲是太极拳功夫的一种表现,可隐可显,随变而变。“掤劲”实际上就是一种整体的内外撑合的圆润劲、膨胀劲、刚柔相济的弹性劲,也即中定劲,是一种无力点、无力源的所谓“混元劲”,在杨氏老谱中称之为“横竖劲”。如果说得再透彻通俗一点,“掤劲”就是拳者在经过训练得到的一种高度自律协调的自然撑合力。拳论中虽有“用意不用力”之说,也有“似松非松”(似紧非紧,不紧不松)之论,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自然态的松紧融合,即不松不紧、有松有紧的自然协调状态,才能做到任意松紧、随意松紧,才能显现出太极拳中所要求的真正的“掤劲”。

  太极拳者,“掤劲”贯穿始终,也就是说,拳中之“掤劲”可与任何技法融合、配合。换句话说,太极拳任何技法都离不开“掤劲”,也不能离开“掤劲”。太极拳一旦离开“掤劲”而专研技法、技巧,落入旁门不说,即便是苦练终生,精研一世,亦不能明了太极拳之精奥,有形而无实,不过无魂之体,无魄之尸,精进难为。可见,“掤劲”与太极拳关系之重要。太极拳之“掤劲”者,不僵不滞,内外合一,一气贯穿,劲力浑圆,混然一体,触之即应,应对自如,自然之中,不仅浑厚沉实、轻盈灵动,且弹性力自显。这种富有弹性的“力”,毫无主观用意,却能随心所欲,刚柔瞬变,隐显无迹,遇力则应,因变而变,随变而变,不变自变,被动而主动,是谓“无为而为”,即拳论“因敌变化示神奇”之谓。太极拳凡具备“掤劲”者,无论单双臂自然撑合,均有“推之不瘪,拉之不开,挑之不起,压之不下”的功力,且弹性灵动,浑厚沉实而不死,毫无僵滞之感。太极拳者,“掤劲”备而“五弓”成,混元一气内外通。所以说,太极拳修炼,只有具备了真正的、内在的“掤劲”,才能真正明刚柔之变、松紧之妙、虚实之奥,发力(劲)才会冷、脆、惊、弹、爆,其劲如闪电,似炸雷,瞬发瞬收,不蓄而发,劲无断续,皆本自然而为,恰如拳论说“运劲如抽丝,发劲似放箭”。太极拳有了“掤劲”,一切来得轻松,去得容易,也即拳论所谓的“用意不用力”,毫无较劲努力憋气之为,终达“无形无意而显真意”之为。“掤劲”者,柔而不软,刚而不硬,阴阳和合,中正不偏。中正、中定、中和、中空,虚怀若谷,依中而行,和中而济,本中而运,由中而发是谓真正太极。“掤劲”者,“棉里藏针,棉里裹铁”,此乃真正太极拳之谓也。

  “掤劲”的训练,是太极拳修炼的关键,所以,前人有“练拳容易,找劲难”之说。找劲虽说难,然难亦不难,俗话说“大道至简至易”,越是初级的东西越是真实的,越能练出高级的功夫。因此,王芗斋先生也就有了“跌世苍桑方觉晓,掉过头来学当初”的慨悟,要求拳者“拳拳服膺”。所谓“服膺”,也就是牢牢记在心里,与太极拳论“在内不在外”乃是一理。太极拳唯求心态中正平和,不急不躁,静如山岳,动若雷霆。拳者若要求得拳学真谛,首先要明理;其次要有科学正确的方法。最关键的,还是要躬身实践,悉心体悟,若离此,将终无所成。练太极拳若能“掤劲”上身,什么黏粘连随、听劲、化劲、放劲则易如反掌,而后自能渐阶神明,难亦不难。“掤劲”训练,必须正确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即必须做到“骨撑、筋伸、肉松、劲缩、意张、气顺、神舒”。更要做到头领足蹬臂悬撑,松肩肘沉必起胸(含胸拔背),井(肩井穴)塌膝顶尾闾中,坐胯缩肛踝自拧,裆圆胯缩臀内裹,气势拧拔合神形,神意合一“掤劲”成。练太极拳只要“掤劲”不丢就是太极真功。神形合一自能一气贯穿,周身一家;双臂撑合自能感悟胸中腰间开合;缩胯起胸自感丹田力足,内气鼓荡;头领足蹬神意自行,身拔劲沉脚下自生其根。“掤劲”训练的关键处全在“开肩”,肩不开则劲不撑,不撑劲亦不“掤”,所以说,撑即是“掤”,“掤”亦是撑,“掤劲”开肩为要。欲求“掤劲”,双臂松要撑,圆要沉,松撑圆沉自为“弓”,也可以说“掤劲”备而“五弓”成,“五弓”成则拳艺精。所以说,肩不开永不为“弓”,肩开“弓”自成,惟“弓”成才能劲整,弹、抖、震、颤,灵机一动劲如箭。凡习太极拳者,只要掌握了拳中要求的“掤劲”,什么“惊炸力、爆炸力、寸劲、机(激)灵劲、混元劲、浑圆劲”等等,一点即悟。太极拳只有真正的“掤劲”上身,才能刚柔瞬变,虚实不定,因敌而变,遇隙而发,不发而发。所以说,太极拳“掤劲”得功乃成。“掤劲”并不玄虚,也不神秘,训练更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太极拳中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能训练出拳中所要求的“掤劲”来,只是有些动作姿势掌握起来快点,有些动作掌握慢点而已。太极拳虽融桩于拳,一式一桩,却连绵不断,循环无端,所谓“太极无定式”。太极拳练拳“招招不用,却又招招在用”,所谓“练拳无人似有人”。为使初学太极拳的朋友尽快入门并求得真功、真技,笔者不揣冒昧,依具本人三十多年躬身探研之体悟,下面将实践中归纳的“掤劲”简易实用训练三法简而述之,以飨太极同好并与之共研。

  一、撑抱力训练。桩法以混元桩为主,亦可自变。双臂撑圆、松沉内抱。主要训练双臂的外撑内抱之力,臂要有悬垂灌铅之感,全身劲意膨胀,即要有内意的鼓荡与开合。

  二、提插力训练。桩法以弓步桩为主,成熟后亦可自变。双臂松垂提抱,沉肩提肘,指劲下插,形如抱物提物状,抱物沉劲,插劲提物。通过双臂上下左右内外的微动,体悟内在劲意的争合和提插之力感。

  三、推托力训练。桩法以马步桩为主,亦可弓步或坐步。双臂圆撑过顶,掌心向上,松肩托掌,撑臂开胸,俗称力托千斤,抑或称霸王举鼎。此法易于松肩、张胁、拔脊,对日后发力训练亦有较好辅助作用。亦可双臂圆撑,掌心相对,由腹前托起平撑,待掌心向上齐胸时,慢慢翻转掌心,向内向下向外,圆撑前推,掌指相对,撑意胀满,再双掌外化,撑臂下按,回腹前还原往复。

  以上三法,法虽简而效宏,练熟后自然可易变出多种变化,但要注意顺其自然,千万不要把感悟放在所谓的气上,亦不要意念过重,所谓“勿忘勿助”,重点要放在体悟上,即悉心感悟周身劲意的整体缩合与膨胀的微妙变化,呼吸自然而为,很快便能自然过渡到逆腹式呼吸,通过腹腔压力的变化,自感内气鼓荡开合之意境,所谓“不气而气,不力而力”,久之妙境自知,拳中要求的“棚劲”自成,拳者亦可自然步入太极拳真功妙境的神圣殿堂。

附二:对太极拳掤劲的体认   魏坤梁 

    (一)太极拳“掤劲”的类别

太极拳的掤劲是怎么样的?现代太极拳界众说纷纭,其中有的说法相互抵触。对照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近代太极拳家的论述、一些老前辈的心得与我的体会,我认为大多数说法存在着片面性,有的甚至是错误的。现谈谈我对太极拳掤劲的体会和认识。

首先必须认识到不能将太极拳语言中的“劲”字仅仅理解为力量。汉语中的“劲”字有多种概念。虽然从古到今,“劲”字的主要词义是与力量有关的;但从古到今,“劲”字除了表示力量外,也表示与力量无关的。比如“劲头”、“干净劲”就不是表示力量,而是表示样子、神态、情绪、兴趣、程度等。太极拳语言中所谓的“劲”字也有多种概念,并非都是表示与力量有关的,比如所谓的“听劲”就是与力量没有关系的;而所谓的“掤劲”则既可以表示力量,也可以表示姿势、也可以表示技能、也可以表示技法;既可以表示这些意思中的单单一个,也可以相兼涉及数个意思。纵横分析近代出版的太极拳著作,应该认为“掤劲”是太极拳最基本的要素,必须认识到太极拳的其它七劲不仅都包含了“掤劲”,而且都是“掤劲”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掤劲”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沾粘连随的,另一种是属于发劲的。

(二)“掤劲”总的姿势特征

太极拳的“掤劲”无论是沾粘连随的还是发劲的,总的姿势特征就是古拳谱歌诀所说的“开合按势怀中抱”。这是一句藏尾句,完整的应该理解为“开合按势如怀中抱月”。所谓“开合”,就是叶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先生所说的“里开外合”。意思是胸腹面与大臂内侧就象是自行车的内胎,背脊面与大臂外侧就象是自行车的外胎;“里开”就是内胎被充了气膨张开来,对于人来说就是感觉到由下而上地胸腹部面贴向背脊、肩与大臂向两侧伸张开去;“外合”是指这种“里开”的结果由于胸背大臂呈弧形,又反而使得环形两臂的两手在前方相互合拢靠近了。而所谓的“按势”是指胸部与肘微垂的两臂就象是拥抱着、抚按着一个或大或小的气球那样的姿态。这样的姿态就象是“怀中抱月”。

太极拳套路从头到尾的每一个瞬间的每一个姿势都体现了“开合按势怀中抱”,也就是体现了“掤劲”。这“开合按势怀中抱”得最大的,比如倒撵猴的两臂前后张开,这个“气球”就很大;“开合按势怀中抱”得小的,比如揽雀尾的“按”,两手相距约一手掌左右,两臂中间夹着的这个“气球”就小了。只是这个“球”无论是大是小,必然是紧贴着胸部的正中的。如用几何方法俯视图来表示,两臂的任何一肘外开都不会向后超过两肩前缘的连线,两腕也不向对侧超过胸正中线。如果有手或肘的活动向后超过了两肩前缘的连线,腕向对侧活动明显超过胸正中线了,那么就反映“掤劲”丢失了。这种“掤劲”姿态,就是据说杨班侯拳诀之《十三字行功诀》所说的“掤手两臂要圆撑”,意思是无论什么拳式,胸、肩、大臂所围成的一个无形之圆的或近似圆的圈,呈现着均匀向外膨大扩张开去的姿态。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推手》中对此明确指出:“掤法向外……手(当然这“手”是指手臂)向外掤”。由此可见,所谓“掤劲”总的姿势特点就是这“开合按势怀中抱”之“气球”的离心性向外膨胀的形态。

太极拳“掤劲”的这种所谓“按势”、或“圆撑”姿势大致又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两手臂与肩胸近似围成一个前方开口或不开口的圆圈,如揽雀尾的掤、挤、按等,一种是小臂与大臂折迭与肩、胸形成一个半圆形或弯月形,如揽雀尾的捋、单鞭由左往右的捋等。还有一种是无形的“气球”没有完全被胸、肩、臂、手抱住,有时可能仅仅抱了这个“气球”外周不到几十分之一,比如倒撵猴两手前后张开时、单鞭拳式完成时,这种时候,胸、肩、臂、手就向上或横向地只抱了这个无形“气球”很小的一部分外周;也就是说这倒撵猴与单鞭的两手臂、肩胸所形成的一个浅浅的弧线如果继续延长就必定会相连接而形成一个很大的圆圈;倒撵猴与单鞭如果不是这样的,那就是失去掤劲了。所以,这“掤劲”向外膨胀并不是单单指向上向前,而是向这个“气球”的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从这一观念出发,可以明确两点:①拳式动态中手的形态不论是向上的还是向前的,肩背都同样具有向后的趋势,有时尽管在外形上身躯抱着这个无形“气球”是在向前移动,由于这个无形“气球”必然是均匀地向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膨胀的,背脊仍是向后撑的;②手臂不仅向上向外体现着掤劲,向下向内同样也是体现着掤劲。或者说,太极拳不论是什么样的姿态,只要是符合了“开合按势怀中抱”,就是体现了“掤劲”。也就是说太极拳的“掤劲”有无穷的姿态。由此可见,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在太极拳拳法中,将向上向外之力称为掤”,这种说法至少是很片面的。

(三)沾粘连随“掤劲”的五个基本特性

太极拳沾粘连随的“掤劲”不仅反映为“开合按势怀中抱”这种离心性向外膨胀的姿势,也体现着“开合按势怀中抱”这种离心性向外膨胀的象浮力那样的力量。这种离心性向外膨胀的象浮力那样的力量可以说是太极拳的生命特征。如果象现代奢谈什么“松柔”、“松空”得与别人接触,别人感觉到就象没有接触到一样,就反映为根本就不是太极拳,因为这样的表现连“双轻”拳病的资格也没有了,只能认为太极拳的生命特征已经彻底消失了。太极拳的生命特征彻底消失的拳怎么能够认为是太极拳呢?

太极拳的“掤劲”对于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抵挡作用的阻力。这种阻力是太极拳锻炼者在正确指导与体悟下,经过至少几年时间始终刻意追求不用力、不主动的套路与推手练习之中渐渐形成的。沾粘连随的“掤劲”有五个基本特性:①肩臂是不用力地放松的,表现为手臂绵软得就象是皮鞭、湿毛巾;②没有主动、故意的向内外左右上下的用力,没有支撑性的顶抗作用,但却具有重量性的阻力,这阻力就象是浮在水面上的葫芦对往水下按葫芦者所呈现的浮力。这种情况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如搭手,如皮条搭在敌膊,所以我未用力,敌觉我手重如泰山矣”,这就是说手臂虽然是绵软的,然而别人无论是承载还是推动都感到很沉重。杨澄甫先生还将这样的情况作为太极拳功夫达到一定层次的标志,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的“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黄元秀先生在一篇回忆文中对杨澄甫先生的一个主要印象就是“手臂柔软沉重”;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通玄实》中也这样说:“吾师澄甫之臂,其重过于常人不啻十倍……然余不能逮乎师,较人也重数倍,可以验之矣。”李雅轩先生也说:“两臂松得又沉又重,似钢铁样的重,而不是钢铁样的硬”。沪杭一些太极拳前辈也往往以这样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掤劲”来了解其太极拳功夫的进步情况。本人身高1·6米,体重50多公斤,与有的身高体壮的人推手,对方使用大力时就说我的手象铁一样重、阻力十分大,其实我一点也没有用力,相反,与这样的人推手我的肩臂是更加尤其放松,将整条手臂都交给对方承担了,但我又想我的整条手臂也不可能会有铁那样重,于是我想还可能有手臂各关节由于放松发生的阻尼引起对方沉重的感觉吧;当然,推手伙伴也放松着与我推手,并感觉不到我的手臂有多少重,于是我才体会到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所说的既是“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又是“彼有力,我亦有力……彼无力,我亦无力”原来是这样的,也是确确实实的。③向外的抵挡作用对自己的身体重心没有关系,尤其手臂就象是与身躯脱节的链条那样的连接。④“掤劲”是全身反应的结果。⑤“掤劲”向外力量的大小既与自己的功底有关,又与别人所施加的力量有关;功底越深,“掤劲”向外的力量越大;对于具有一定功底的人而言,别人施加的力量越大,“掤劲”向外的力量也越大。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推手》中对这种“掤劲”有一段经典论述,他说:“掤法向外,驾御敌人之按手,使不得按至胸腹贴近,故曰掤。此掤……最忌板滞,又忌迟重;板者不知自己之运动,滞者不知敌人之取舍,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则不成其为推手矣;迟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非太极拳家之所取也;必曰掤者,粘也非抗也,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又不使己之掤手与胸部贴近,得化劲全赖转腰,一转腰则我之掤势已成矣。”(这段话换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掤法的趋向是向外,用以承接控制敌人推按攻击之手,使敌人的手不能够达到推按至与我的胸腹贴近,所以称为‘掤’。……掤法最忌恶板滞,又忌恶迟重。所谓‘板’,就是不懂得自己如何运动;所谓‘滞’,就是不清楚敌人之动机企图;这样,既不知己,又不知彼,那么就不成其为推手了;所谓‘迟重’,必定是以力抵挡人,便成为死手了,这不是太极拳承传者之所采取的。准确地说:所谓‘掤’,就是沾粘承接敌人,不是顶抗敌人,手臂的态势虽然向外掤撑,然本能的潜意识其实是企图将敌人承粘住往回引,但又不使自己所掤接的手臂与自己的胸部贴近,要实现这样化解敌人攻击的态势完全依赖于自己转动腰胯,只要一转动腰胯,那么,我的掤势就实现了。” )杨澄甫先生的这段话,将沾粘连随“掤劲”的前四个特性都包含在内了,尤其突出地说明了“掤劲”不是只向外不向内的。“掤劲”向外的趋向,也就是对外有阻力,因而对敌人的手具有“驾御”与“粘”的作用;但这种向外的“驾御”作用又是不“以力御人”的,而且是“非抗”的也就是不顶抗的,是借对方之力“欲粘回”的;这种“掤劲”对自己的身体重心没有影响,也就是对方的力量是不能作用到自己身躯的,因此身体可以“运动”;这种“掤劲”发生作用的枢纽是“腰”。由于存在着这样的“掤劲”,别人与其手臂相接触,就会感到这手臂似乎是一条浮在水面上的断臂,有重量、有阻力,用力推按却又不能将力落实,推按这条手臂就象是推按浮在水面上的葫芦而“终不得力”。此外,这种“掤劲”对于有一定功底的人,别人施加的力量小,这“掤劲”的阻力也小,就象推浮在水面上的一条小船,并不费力;而如果别人施加的力量大,这“掤劲”的阻力也大了,就象是推浮在水面上的一条大船了,或者是要将浮在水面上的一条小船往上抬,那是十分吃力的。如果将别人力量的大小比喻为船的大小,那么,这“掤劲”也就象是水的浮力。船越小,浮力越小;船越大,浮力则越大。用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所说的话表示,那就是既 “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的,又是“彼有力,我亦有力……彼无力,我亦无力”的。

可见这“掤劲”就象是水的浮力,水浮力具有阻挡性,却并不是因为水有动力而产生的,一个人有“掤劲”也不是自身用力而产生的;水的浮力是向上的,“掤劲”的“浮力”则是向上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的;水的浮力是没有顶撑性的,“掤劲”也是没有顶撑性;水的浮力对水的整体是没有影响的,“掤劲”对自身的重心也是没有影响的;水的浮力对于体积越大的作用者阻力越大,体积越小的作用者阻力越小,“掤劲”也是对用力越大的作用者阻力越大,对用力越小的作用者阻力越小。总合“掤劲”以上这五个特点,应该可以这样简明地定义说“掤劲就是外向的浮力”。

(四)沾粘连随“掤劲”形成的解剖学原理

“掤劲”的这些特性是可以从运动解剖学那里得到解释的。太极拳锻炼必须不用力,尤其是千方百计地使得手臂既毫不用力、没有主动,然而又能够活动。这是太极拳首要的、始终的、也是最主要的锻炼内容之一。但是这所谓的“不用力”是一种根据自我感觉的模糊概念的说法。实际上,手臂的悬置的自我感觉的“不用力”的掤劲是将自我没有或较难感觉到的可以被忽略的一些用力忽略了。那就是随着太极拳锻炼长期追求放松不用力、局部不主动、以“气”或“劲”也就是动量传递由脚而起来带动肢体活动,肢体中擅长于持久的、惯于慢速度的、只能承担小负荷的红肌渐渐发达结实起来了;这样,对于手臂的悬置,其肩臂局部就几乎都是红肌在工作了,这种状态中肩臂中的白肌等大部分肌肉组织都是松弛休息着的;这样的手臂就是掤劲的解剖学原因。别人的手臂一与这种有掤劲的手臂相接触,一方面,这条有掤劲手臂的自重就有了支撑;另一方面,别人要推动这条手臂就必须克服这条手臂的自重,所以就感到推动这条手臂有阻力。然而这红肌的特性是作用的力量小,只有手臂使用小于手臂最大力量之四分之一的力量时,才会是红肌在工作,由于太极拳长期放松不用力的锻炼,功夫高者手臂悬置可能也不是手臂全部红肌在工作,手臂中红肌工作的效果只是将手臂悬置;所以,别人又感到这有“掤劲”的手臂虽有阻力却没有顶撑性。既然手臂的“掤劲”对别人是没有顶撑性的,自然对自己身体重心也是没有影响的。如果别人对这有“掤劲”的手臂对抗的力量小,这手臂中由于有红肌在工作而具有自己维持悬置的能力,别人所承担到的这条手臂的自重就较小,这就象别人仅仅将手放在浮在水面上的葫芦,相互对抗的力量不明显,所以“掤劲”的阻力就较小;而如果别人对这有“掤劲”的手臂对抗的力量大了,这手臂中的红肌几乎用不着工作了,别人就承担到的这条手臂的全部自重了,加之手臂各关节活动也是存在阻尼的,这就象别人用手将浮在水面上的葫芦向水下按压,水的浮力就体验到了,而且越往下按压,水的浮力就越大;因此别人就会感到这“掤劲”的阻力或重量变大了;如果此时功夫高者还具有使内力下降的能力,从而使得手臂的“掤劲”还具有向下的力量,别人就会感到这手臂十分沉重、阻力十分大,但同时又感到这手臂仍然是可以移动的,没有顶撑的,就象一条沉重的断臂绑到别人的手臂上了。

具有化解别人的攻击、置别人于背势、甚至让别人攻击落空的“掤劲”虽然表现于手臂,其实是全身活动造成的。简单地说,手臂就象是门板,肩、肘、腰胯、膝、踝等关节与脚就象是门轴与门臼,有人用力猛推虚掩的门扑地而倒,门板和门轴、门臼其实都没有用什么力,这人之所以扑地而倒,是因为这门板有一定的阻力,但又没有顶撑力,这与太极拳沾粘连随“掤劲”是相同的。

由上述可见,“掤劲”的形成是存在着解剖学改变原因的,主要就是红肌负荷能力的增强和发达与肩、胯、膝等关节的灵活等,而这些改变和形成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一个人初学太极拳是不可能很快就能够有“掤劲”的,是至少需要几年时间的经常正确练拳和推手才能够得到的。

(五)沾粘连随“掤劲”的技术原理

太极拳沾粘连随“掤劲”的形成,从技术方面讲,概括起来一句话那就是“放松”。不过太极拳这“放松”不同于一般所说的“放松”;这“掤劲”之所以能够形成的“放松”包含了以下三个意思,那就是:①要求在保证两臂悬置的前提下肩臂自觉极度的不用力,因而充分呈现手臂向下的自重;这种向下的重量是没有丝毫故意主动的用力,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肢体沉坠;但向下的沉坠又保持着一定限度的潜意识,一旦别人突然脱离承载性的接触,手臂不会掉下去。②要求肩臂相对于腰骶而言是绝对的被动,也就是不主动、不自动、不动手的,推手时手臂主要是被别人所作用动的,对于别人而言,手臂就象是浮在水面上的葫芦;再就是随从别人的作用力被自己的腰胯所传递的力量所带动、催动的,对于腰胯而言,手臂就象是鞭子,腰胯就象是鞭子把手;但腰胯这种传递性的劲力(也就是“气”)是很小的,古拳谱称为仅“四两”而已;对于沾粘连随而言,手臂局部是丝毫也没有要将别人往上下左右作用的反应,所具有的就是在一定机会出现时,由腰骶作用将手臂逼向对方,或者由腰骶作用将手臂以自己的身躯为圆心或以对方的身躯为圆心发生旋转;③对于别人的作用力,要求借体位的变化、腰胯很小的活动与劲力,必要时脚的移动等,使得手与胸部之间经常地保持有一定的空间,在别人将手臂推到胸前的瞬间总是能够由于别人的用力而离开胸部,很快仍然恢复两臂所围成的一定空间,也就是“开合按势怀中抱”。如果做到了“掤劲”的这三个技术要求,自己的突出感觉就是自己的手臂就象是断掉而浮在空气中的,是没有主动活动能力的。

手臂这种就象是断掉的放松感觉对于太极拳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郑曼青先生对此有很深刻的体会,在《郑子太极拳自修新法》中他这样写道:“忆余初习此拳时,杨澄师每日嘱余曰:‘要松!要松!’有时又曰:‘不松,不松。’时或戒之曰:‘不松,便是挨打的架子。’极其至则曰:‘要松净!’相继何止复数千遍。余于两年内闻此语甚至觉头大如斗,自恨愚蠢抑何至此?一夕忽觉两臂已。醒惊试之,恍然悟得松境:其两臂所系之筋络,正犹玩具之洋娃娃手臂关节赖一松紧带之维系得以转捩如意。然其两臂若不觉已断,恶得知其松也?次日与优于余者较,相顾大为惊异,再三询问,始知已松,其进境不啻有一日千里之感。”(这段话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回忆我开始学习这太极拳时,杨澄甫老师每天叮嘱我说:‘要松!要松!’有时又说:‘没有松,没有松。’有的时候又告诫道:‘不松,就是挨打的拳架子。’到了最后还是说:‘要松净!’这样不断重复地对我说了何止数千遍。我在两年之中一听到了这话时甚至觉得自己脑袋顿时大得如斗桶,恨自己为什么愚笨到了这种程度会总是松不了?然而有一天夜里忽然梦觉自己的两条手臂断掉了,惊醒过来试了试自己手臂断掉的感觉,恍然悟到了松境原来是这样的:就是这两臂与肩头所联接的筋腱韧带正就如玩具洋娃娃手臂的关节是依赖一条松紧带的维系,因此得以能够让别人随意地将洋娃娃的手臂转动。(太极拳的松就是这个感觉。)然我的两臂如果没有觉得已经断掉了,怎么能够知道这松呢?第二天我(以这样手臂断掉的感觉)与原来优胜于我的人推手,对方(因为感觉完全不同了)看着我大为惊异,再三向我询问是怎么回事。于是我才知道我终于松了,此后太极拳学习的进程真的有不止一日千里的感觉了。)对郑曼青先生的这一段话,我深有体会,我深切体会到要使自己尽快具有和不断增强太极拳的“掤劲”,必须在练拳和推手中时时时刻刻想象自己的两条手臂是断掉的,肩臂局部是根本不会用力、主动与动手的,是必须由身体来使得两条手臂活动的;因为是断臂,这手臂才既可以因为别人的作用、也可以因为自己体位等的变化而随之发生移动和旋动等变化,从而实现既具有“阻力”又没有“顶撑”这样武术效果的“掤劲”。由于人与生俱来的需要手臂动的习惯反应也就是条件反射就是肩、臂的用力、主动,所以,有的人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有的时候能够体验到根本不用力就能够将别人的攻击十分顺利地化解掉的效果,然而,老师没有手把手了,由于本能的用力、主动和动手的习惯又出现了,就又化解不了了。可见,沾粘连随“掤劲”之所以形成最根本的技术原因还是不用力。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教别人练太极拳和推手,尤其重要的就是要求别人千方百计地在追求手臂断掉的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的前提下使得手臂活动,在推手中一定要追求以这样的方式去化解别人的进攻,这样,进步会尤其的快。

(六)沾粘连随“掤劲”的武术效果

太极拳沾粘连随“掤劲”的武术效果就是手臂一旦与别人相接触就能够:①别人对自己的攻击会受到一定的阻尼,妨碍了别人对我的攻击,这样,自己体位等的变化就赢得所需要的时间了;②阻力对敌人的手臂发生了牵制,使得不能脱离与我手臂的接触而去作别的攻击;③阻力对敌人发生了麻痹,使得感到其攻击发生作用了;④体位变化与没有顶撑性的阻力能够使得敌人“终不得力”,攻击不到自己的身体。由此可见,“沾粘连随”之“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掤劲”之“浮力”的作用;“沾粘连随”之“粘连”的形成,“掤劲”的“阻力”有很大的作用;而“沾粘连随”之“随”的实质虽是全身反应所形成,而其中“掤劲”的“没有顶撑”也有很大的作用。由此也可见,重量性的阻力与没有顶撑性是太极拳“掤劲”具有武术效果的两个缺一不可的要素。

太极拳的“掤劲”与“开合按势怀中抱”是不能分开的,这种“怀中抱月”的手臂姿势使得手臂如同浮于水上的葫芦总是处于化解别人攻击的第一道防线,别人很难越过这道防线,比如别人企图用将我的手臂往下压拨开,然而,略一压下,由于我的肩臂是不用力的,因而小臂已经从旁边浮上来似的到了原来的空间附近反压在他的手臂之上了;别人企图用将我的手臂往上抬拨开,然而,略一上抬,由于我的肩臂是不用力的,我的小臂又已经从旁边沉到原来的空间附近仍然将其手臂挡在外面……正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敌人伏我膊,虽绵软而不能按下,使敌莫明其妙”,从而敌人就很难接触到我的胸腹部,许多外家拳的硬碰硬招法就很难有这样的效果。太极拳如果没有了这种象浮在水面上的葫芦既圆膨有阻尼又不抵抗外作用力的“掤劲”,那就如《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所说的“推手时如无掤劲,一搭手后即为人所压瘪,无以相抗”,所以太极拳只要与人相接触,任何时候都是具有这种极具化解作用的没有顶抗力的虚性之“掤”的。必须注意杨澄甫先生所说的“膊虽绵软而不能按下,使敌莫明其妙”不是指硬挺,如果是用力硬挺,他人按也按不下,推也推不动,那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迟重者必以力御人,便成死手”,如果他人之力大于你,你就必然受制于人了;如果这手臂圆撑的空间位置固定,总是与敌人正面较量,那就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板者不知自己之运动,滞者不知敌人之取舍”的“板滞”了,与“迟重”一样都是“硬顶”,这种“硬顶”谈不上“使敌莫明其妙”,要想“以弱胜强”地“人背我顺”那是根本是不可能的。然而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却正是将这样的“迟重”与“板滞”的“硬顶”当作了“掤劲”津津乐道,比如有的人吹嘘一放松,他的手臂别人就压不下去,或者他的脚别人就抬不起来,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也不是太极拳功夫;况且,世界上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因为悬伸的手能够承担几十斤乃至几百斤的力量,脚能够抵抗几十斤乃至几百斤力量的牵动,这是完全可以应用物体实验来定量测量确定的,不可能二百斤的力量也压不下悬伸的手和拉动着地的脚。所以,这种吹嘘暴露的是对太极拳的无知和歪曲。

太极拳置敌人于背势甚至落空,靠的就是沾粘连随,发劲攻击人之所以能够“何坚不摧”也正是因为沾粘连随创造了有利发劲的前提条件,“舍己从人”是沾粘连随的特征,所以,王宗岳将“舍己从人”称为“本”。然而,如果仅会推手中的沾粘连随,却不会“接劲”,沾粘连随在实战中还是发挥不了作用了。所以,太极拳的沾粘连随还包括了“接劲”。这“接劲”就是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所说的要将敌人实施攻击的肢体象接飞来的蓝球那样轻轻地接住,既不能让敌人实施攻击的肢体对我发生伤害作用,又不能将敌人实施攻击的肢体顶撞出去,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需十分轻地与敌人实施攻击的肢体相接触,而在一旦接触的瞬间就立即再放松与敌人实施攻击的肢体牢牢地贴附住,这是比推手中的沾粘连随更加难的技能,只不过,推手中沾粘连随的手臂是对己对人始终被动的,而这“接劲”的手臂未与人接触时虽然对己也是被动的,但对人则是完全主动的,然一旦接触,则必须立即再放松而形成推手之沾粘连随了,李亦畲先生在《十三势说略》中所说的“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应该就是这样的意思。而对于“接劲”,如果没有沾粘连随“掤劲”的基础,要想获得这样的技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说“接劲”锻炼的基础仍然是沾粘连随的“掤劲”。由此可见,沾粘连随的“掤劲”对于太极拳武术作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七)发劲之“掤劲”

揽雀尾“掤”的姿势是太极拳发劲之“掤劲”的典型姿势,这种姿势对于对方身躯的左右而言,能够最大范围地接触,使得对方很难以身躯的转动得以化解。太极拳发劲之“掤”不等于仅仅以手臂向外推击的形式攻击人,对于太极拳发劲之“掤”的特点是如何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有重要的论述。那就是“若欲发敌,则未掤之先,应往后向下用引劲诱之,使其劲出而显有焦点,复借其劲而掤之”,并且说“否则对方势必空虚无由借假,不能掤也”;还指出“掤之地点以人活节或拗处为最佳,盖使其不易化脱也”。这就是说发劲之“掤”的运动轨迹有点象是老师改作业的对勾,先向自己的下方运动,随即再倒过来反向前外运动,就象是拍皮球一拍即起,这样就较容易破坏敌人的站立沉稳并借敌人之力。或者说发劲之“掤”有一个来回折迭的运动轨迹,就是王宗岳所说的“往复须有折迭”。这种“折迭”与随人而动的沾粘连随是不同的,因为这种“折迭”对于对方而言是完全主动的并且是猝不及防极其迅速变化的。由于有了这样的一个“折迭”,使得对方极难确定顶抗的方向,往往顶抗反而被我所利用,成了对方之所以站立不稳的一个因素了。当然,“先向自己的下方运动”只是举例,实际上是可以在贴住对方后骤然先向任一个方向运动瞬间再向前运动攻击的。可见以“掤劲”发人有借人之力或乘人站立不稳的内容,不是单纯完全凭自己的劲力。所以,不能将非太极拳武术针锋相对“一触即发”拼气力的小臂向前攻击技法当成是太极拳之发劲的“掤劲”。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在对方的站立处于稳固的情况下完全是用自己的力量以小臂与手硬碰硬地向对方推按,这种方法显然是不能认为太极拳发劲之“掤”的。而所谓“掤之地点以人活节或拗处为最佳”,就是“掤”时,要使得对方的身躯没有转动闪避的可能,要将对方的身躯如同吞裹住一样,比如在推手中往往可以使得对方两手臂在胸前交叉、控制住了对方两大臂的上部与胸肋部的外侧并紧紧地与其相接触然后发劲“掤”,就是“掤”到了对方的“活节或拗处”了。

发劲之“掤”是太极拳主要的发劲形式,但发劲之“掤”并不等于仅仅是套路中所出现的形式。另外,应该认识到太极拳是变化无穷的,对于发劲之“掤”的姿势,既应该认为揽雀尾的“掤”体现了典型的特征,又不应该刻板地将揽雀尾的“掤”当作太极拳发劲之“掤”的唯一姿势,其实发劲之“掤”在套路中也并不仅仅是揽雀尾,凡是两手攻击的拳式,如提手上势、手挥琵琶、玉女穿梭等也是可以变化为双手控制对方的发劲之“掤”的。所以,应该认为凡是以臂为主一手或一臂为辅共同与敌人相接触发劲攻击敌人的形态都是属于太极拳发劲之“掤”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