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的比较理论(修改后)

 wzy-wzy 2014-03-29

 

  

人的意识形成、事物意义的认识与生活的选择都是比较的结果,比较是人们生活中基本而重要的心理特点。

 

一个面包人的作用有多大?从面包本身看,无疑很大:它人提供了宝营养与能量。但人没有这么好的感觉,道理很简单,如果食物很充足,即使没有面包,人仍可得充营养,且如果有更好的食物可供选择,人们还会因用面包充而感到痛苦,其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思想中有种比较的心理

生活充满了比较。首先生活就是选择,如我们每天都可能面临这样的选择:去聚会、工作还是在家休息,这就要通过比较看谁的意义大我们就选择谁

其次,事物意义的认识需要比较。生活中事物的意义常常不是以其本身的内容来决定,而更多的是联想与比较。如今天老板把我的收入提高了10%,我肯定会非常高兴,但我也想知道为什么收入会增加这时就需要联想他人的收入情况来比较,并以此作出反应

于是,当发现大家都增加10%,那么自己收入增加的意义就仅仅是其本身,即可多消费;而当发现自己收入增加得比别人高,或者别人没有增加,其意义就还有老板对自己的重视等,这样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热情就会增强。反之,当发现别人收入比自己增加得还多,则收入增加的作用明显减少,并会考虑是否值得继续工作下去,这时,收入增加给人带来的可能不是幸福,而是痛苦。

或者以老板的处事方法、奖励习惯等经验来比较确定这次收入增加的意义,如我以前作出很大的成绩与努力,老板也没有这样奖励过,说明现在老板看到了我的某种潜力与老板具有某种用意而提示自己要把握好这次机遇等。

生活是一种感受,联想是这种感受的特点。因而一事物的意义不完全是以其内容来确定,还受各种相关事物联想与比较的影响。

同时,生活中人们总习惯于通过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意义,因为许多事物及意义很难从其本身认识清楚,而以相同性比较来认识就简单得多,也现实合理得多。

如购买一物品,当我们有过相同物品购买与使用的经验,就容易通过简单的比较发现该物品的意义、如价格与品质如何等,从而也就能很好把握这次购买。相反是我们第一次购买这样的物品,就会很盲然。

事物意义总是充满相对性,因你不可能很真实与客观地去认识它,人们也没有必要这么作,同时又不可能不受相同性事物的联想与比较影响,因而事物意义常常是客观与相同性比较的综合,且我们感觉到比较对事物意义的决定往往比事物本身的认识更重要

如一水果对于我们来说有多大的意义,这不仅要看其给人的口感、充饥与营养等本身的组成,还看该水果的消费经历、其它人的看法等联想与比较情况。于是当自己有消费该水果美好的经历与大家的认可,特别是没有吃过这么好的水果,则通过比较就会使得该水果的消费变得美好起来。

因此对于一工作与收入是否满意,你不可能仅仅以其收入的大小和工作性质来确定,而是还要考虑与原来的收入和工作相比,与他人的收入和工作相比,或者与相应的普遍性社会标准相比,且后者常常更重要

动物也有比较行为。人们作过实验,让两支猴子吃他们不太喜欢的食物,然后其中一支吃它喜欢吃的食物,这时另一支猴子就会不高兴,且拒绝吃较差的食物。

这就象一个人发现不比其努力的同时得到的薪水更高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一样,只是动物仅仅受当时直观的相同性比较影响,而人类除了直观的感官比较外,还会产生普遍性与抽象的比较,从而人的行为受比较影响的机会与程度更大。

最后,意识的产生也是比较刺激的结果,即给人大脑刺激的变化与不同是相对重复、习惯与普遍性标准比较而言的。

如在寒冷的冬天下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今年发生在较温和的气候里,这时人们就会产生兴趣与关注,而这种兴趣与关注显然不是因为下雪本身,而是因为下雪的气候、时间与往年比较所产生的不同,并促使人们去思考其意义与作出反应。

生活中我们常会对残疾人产生同情,而实际上残疾人常常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与幸福得多,其原因在于我们太习惯于正常与健康的生活,于是看见残疾人就会形成特别的刺激与比较而产生负面情绪。而对于残疾人来说,他们因习惯了残疾的现状、也习惯了面对太多的正常人与正常的生活情况,这让他们在正常人面前失去了感受刺激与痛苦的比较意识。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存在与表现形式,新事物总是相对普遍与习惯比较而有不同。

这就是说,变化总是相对不变的经验、重复与普遍性标准而言的,没有这种相同性比较就没有不同,而没有不同与变化,人的大脑神经就不会受到刺激而形成意识与思想,人的情感与生活也就难以形成,这显示出比较还是人的一种生物性特点。

因此,事物的形成、意义的理解与行为的选择都是比较的结果,这就形成了比较的普遍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里,追求真实与客观可能反而是不必要的、错误的。也许世界本身就是比较的结果,如虑与实、好与坏、真与假、有与无、动与静等,而绝对与真实可能是一种错觉。

生活也就是这样的过程:人们首先是受变化与不同刺激而形成感受,然后以相同性比较来确定其意义,再作出综合的比较来选择行为。

如当我们看见好看的衣服就是与太多不好看、平淡的衣服比较所产生的不同刺激的结果,并以相同衣服的价格、品质与样式作比较来寻找其意义,最后综合生活情况与经济条件比较确定是否购买、何时购买的选择。

当然,实际情况会复杂得多,如感受的产生、意义的确定与事物的选择可能同时与交叉进行、难以区分,如选择中也有新的意识产生与意义的比较等,反之也然,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过,在以上三种比较的情形中,选择与意识的产生、尤其是感官感受的形成是相对简单的,以至于人们常常以本能的感觉来完成。如人们受到环境刺激时,自然被奇特与给人最大刺激的物质所吸引,而选择最好也是一种本能,因而比较主要产生于对抽象事物的感悟及意义的确定中。

我们知道,事物意义不仅由其本身的内容与组成决定,也受相应联想的影响,因人的某种感受神经一旦被某种事物刺激,相应的感受神经就会活跃,这就导致了相同性事物容易被联想而对该事物的意义产生影响,且其相同性越大,其感受与联想就越容易,其比较与对被比较事物的影响也就越大。

比如,人们在充饥时,其充饥的食物与经历很容易被感受与联想,并通过比较对充饥的意义产生影响,且当与这种充饥的生活越相似,其联想与比较自然就越容易。

生活中人们喜欢送礼,由于礼品的意义不仅是礼品本身,还有送礼者的诚意等意义理解,这就需要比较与有比较事物了。

假如礼品是价格一样的毛巾与被套,其中毛巾在同类产品中是最贵的,而被套就远不是这样,于是对毛巾所产生的联想与比较主要发生在与更差的毛巾之间,从而对礼品与送礼者更多地感到满意。

而被套就不是这样,因为被套在同类产品中远不是最好的,其联想与比较不仅发生在与更差的产品之间,也发生在与更好的产品之间,从而对被套的不满意更容易产生,对送礼者的不诚意也就更容易被发现,最终送礼的意义就会受到很大负面影响。这就是说,礼品要尽量做到同类最好与新颖(相同性少)而得到好的比较影响与避免不利的比较影响。

同样我们也不难理解,比较是否容易进行,还取决于人们对比较事物的印象,且比较事物给人的感受印象越深,其联想与比较也就越容易,对被比较事物的影响也就越大,反之则困难。

于是,假如收礼者对更差的被套印象深,如自己用的被套就不好;或者对更好的被套印象不深,如仅仅偶然听说过有更好的被套等,则对送礼者来说是有利的,因其比较更多地发生在与更差的被套上,其礼品的作用与意义增加。

相反,若收礼者对更好的被套印象深,如常见他人使用、或者自己正在使用,则对被套礼品就会产生不利与严重不利的比较影响。或者有人送更好的被套,则不利比较就更容易与更多地进行,其送较差被套者的尷尬可想而知

生活中总能找到相同性事物只是因相同性与印象程度不同而发生联想与比较的可能和机会不同、其原因是比较所产生的代价、即由事物间相同性程度与比较事物的印象大小的不同。

因此,当人们在确定一事物意义时比较能否产生、是否容易产生,也就取决这样两个因素:一是看有无相同性及相同性程度的事物;二是人们对这些相同性事物的感受印象大小。显然人们在思考时有相同性程度大的事物,且其印象又深则感受、联想与比较也就容易从而也就容易对一事物产生注意,如当时感观到相同性事物,甚至有相同性事物可选择,则不比较都难,反之亦然,即当一新事物的可比性差,人们就不容易发现其意义,从而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生活中我们也不难找到相同性程度与印象都大的比较事物,如以前与现在的家庭、工作与收入等,由于两者间相同性程度大、人的印象深与敏感性强而很容易联想与比较,从而这些生活的好与坏都很容易被感受,并因一点变化与差别而受到较大的比较刺激,以至于产生情绪化行为。

而对于经验来说,由于是过去的经历,自然存在经历时间长短所决定的印象大小。且当经历不久、经验产生时的感受印象深,则经验对生活的影响就大,即联想与比较容易。反之,我们也不难理解经历所发生的时间长,经验产生时的感受印象不深,则它对生活的影响就小。

有趣的是,生活中人们对自己感兴趣与记忆深刻的事物,一旦受到相同性事物刺激、也容易受到相同性事物刺激常常会再次产生热情,并反过来受到当时感受的比较影响。

我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状况常常令人关注与思考,原因就在于这些敏感生活很容易受到相同年龄、经历与工作者的刺激,比如收入是自己感兴趣,这时若有朋友谈到、也很容易谈到他们与他人的收入与生活情况,就会形成与自己的收入与生活比较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

这就是说,一般情况是我们感受A事物,就会刺激相同性的经验B再现而对A事物的意义产生影响,然而当人们对B事物更感兴趣与更敏感,就会用当时感受的A事物来再认识、比较B事物,即当我们受一事物刺激,特定的感受神经就会活跃,于是相关与相同的事物与记忆就容易被感受,产生联想与比较就不可避免,至于谁是比较事物与被比较事物就看人们对谁更感兴趣,其感受结果与对生活的影响也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如作为同样工作的两位同事,当其一发现老板给另一位更多报酬与升职机会,此时如果两人的关系很好,彼此很在意对方,则另一位会用自己的失败来比较得出另一位成功的意义而为他感到特别的高兴。

相反,两人关系不好、如是一种恶劣的竟争关系,他们在乎的是自己,则另一位就会用他人的成功来比较而得出自己的失败,因而自己的工作就会因强烈的负面刺激而感受到很大的痛苦。

于是,对待同样的生活与变化,当我们的心态与在意的内容不同,得出的意义与人的情感反应也就不一样,而这种心态不仅由人的性格与经历决定,也受环境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一个人的财富和地位很容易与他人形成比较,在于这是人们都很在意与容易感受的生活,这就形成了相同性太多、印象深而容易比较的特点,且由于人们向往美好、追求美好的心态下,常常是对更高水平的生活与财富印象深而导致不利的比较更容易进行,又由于恶劣的市场环境导致道德水平下降与公平缺失,因而人人都太在乎自己的得失与成功、对他人有种本能的嫉妒与仇视,这自然会形成太多的痛苦比较。

此时我们说炫富与奢侈不道德,原因之一就是在于人与人的关系很不好、人们太在乎自己的生活里,人的富有与奢侈太容易刺激其他人产生痛苦的比较,也很容易导致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不信任与仇恨。

因而市场经济不是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要求减少与政府的责任降低了,而是相反,社会需要政府更高的智慧与管理水平,如怎样让社会和谐并减少日益普遍的痛苦比较,这显然复杂而艰巨的。

或者当一个人生活在独特的环境里并很少与人往来,或者生活的兴趣与追求与众不同,此时尽管他的生活缺少交流与不被人理解,不过这也许是幸运的,因为他不容易产生财富与地位等相同性太多的不利比较,不会总是纠缠于个人的得失而失去广泛的生活享受。

美国科内而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在研究为什么我们从人生经历与个性生活中获得的幸福感比从购物与收入中获得的幸福感要强烈、持久得多,得出的结论是人生独特的经历与个性生活没有什么可比性,因其不会让人陷入不利的攀比中。

由于相同性感受与印象决定了比较的内容与可能,因而也就不难理解生活环境与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感受与比较内容的不同。

如当我们无车时,虽然与有车比较有很大的失落感,但这种比较因对比较事物的印象不深、相同性生活少而较少发生。

而在人们有车后因生活方式与环境发生了变化而导致人们对车、尤其是各种好车的感受机会与关注程度增加而对车变得敏感,同时与有车人、与更富有的人相同性与更好生活的联想增强,从而不利的比较也就更强烈与机会更多了,于是有车后人们不是变得更幸福与轻忪了,而是更浮躁了、压力更大了,即总是去想买更好的车、要有更多的收入。

这同样可以解释当一个人经过努力得到一定地位与财富后变得更计较个人得失的原因,因为他的吃住行都上了一个台阶而与有钱人的生活相同性增加,同时对财富与地位的热情与关注程度也开始增加了,比较与比较所产生的压力增加导致其对地位与财富的更敏感。

因此,财富增长一方面在不断满足人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刺激人们产生比较导致其欲望的增加、不满足感在增强,尤其在贫富差距增大时人们可能会发现财富增长给自己带来的是压力与痛苦而不是轻松与幸福。

任何事物的意义都受其它相同性事物影响,反过来说任何事物也会影响其它相同性事物的意义,这就形成了事物比较的“双重”意义。

如今天的收入认识需要经验比较,而今天的收入情况又将成为经验而影响今后收入的意义。

生活中有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就是说一个农夫在一棵树下捡到只撞树死去的兔子,农夫很高兴并因此放弃了庄家的种植而整天在树旁等待撞死的兔子,但最终一无所获

那么,农夫为什么高兴呢?这显然不仅是因为捡到死免本身,更在于农夫平时的耕作太辛苦,比较起来捡死免对他的意义太大了。试想,若捡死免的人很富有,其死免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然而,问题在于这次经历给了农夫太美好的经验印象而对其今后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不利比较影响,即相对不劳而获地捡死免,种植太辛苦而导致其种植热情减少、甚至不愿再种植了。考虑到种植在生活中更多地出现,故痛苦的比较对生活的影响是主要的,这样捡死免带给它的就是痛苦而不是幸福。

因此,美好的事物并非完全美好,如富裕与舒适,因为这让人形成一个较高的标准与要求而对现实和今后的生活压力产生;而令人痛苦的事物也非完全不好,如贫穷与艰辛,至少这让你对现实与今后的生活更容易感到满足与幸福。

于是对于痛苦与艰辛我们不能太悲观,因为这常常是一个好的开始与有利的生活基础,对于美好与享受我们也不能太留恋并以此为标准而给自己提出太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去理解生活、适应现实。

这的确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过程:美好的人们总是会去追求与迷恋,但你又不能给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而给自己带来压力与伤害;痛苦也是这样,它能让未来变得美好,而你又不能深陷其中而伤害到自己。

这就要求我们能控制好自己的感情。比如,当我们遇到痛苦与不幸时能很快转移感情,在痛苦的现实中能更多地联想到美好的过去与未来,或者我们能更多地以差的来衬托好的,并感受好的,如自己不幸时能用自己的不幸来对比亲人、朋友的幸运而感到幸福,摘生活学原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