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判断PPD阳性的临床意义?

 白雪诗 2014-04-08

如何判断PPD阳性的临床意义?

全网发布:2012-07-25 15:29 发表者:雷建平 7030人已访问

结核菌素(PPD)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它是抗原(结核菌或卡介苗)进入机体使机体的免疫T淋巴细胞致敏并形成记忆。当同一抗原再次入侵时,致敏淋巴细胞就能识别并启动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表现在结核菌素注射部位形成硬结甚至发生水泡、坏死。

(1)PPD皮试阳性表示机体对结核杆菌具有敏感性,表明机体曾经受到结核菌感染或接种过卡介苗,反应越强,受到结核菌感染的可能性越大。通常认为接种卡介苗3个月以上,硬结直径5—9mm为接种阳性。30个月以内硬结直径在20mm以上考虑为自然感染结核菌。30个月以上硬结直径10—19mm以上考虑为自然感染结核菌。亦有文献提出儿童PPD皮试阳性直径>15mm或有水泡,是为新近受到结核菌感染

(2)PPD皮试阳性也表示机体对结核菌有一定免疫力。我国实行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政策以来,儿童特别是小儿中发生血型播散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概率显著降低,大大提离了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安全程度。

(3)PPD皮试阳性并不意味着就是结核病人。因为初次感染结核菌后自然愈复的倾向很大,临床发病者只占结核菌初次感染者的5%--10%。更不意味着PPD皮试阳性者就具有传染性。

(4)感染结核菌或接种卡介苗后PPD皮试阳性,随着时间推移,阳性反应会随之减弱。但此过程须时数年。

    (5)但也有少数免疫力低下的人(约5%)呈阴性或因技术原因而呈现假阴性。接种卡介苗后,若PPD皮试阴性,通常说明接种失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