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陇南跨入电商时代 探索新商业模式

 小米join 2014-04-09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特 定的发展环境必须有适当的发展方式与之对应。陇南作为一个西部贫困地区, 面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稳步升级、生产要素变化日趋明显、生态环境约束更加突出、制造业产能出现过剩的新情况,正在加快形成切合陇南实际的经济 发展方式。

微博星火燎原

2013年,有网友以每公斤50元的价格在微博上叫卖成县樱桃,一天时间就有56公斤鲜樱桃被预定。受此启发,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开始酝酿将成县的50万亩核桃放在网上进行销售。成县运用电子商务营销农林产品的序幕就此拉开。

2012年3月,李祥率先在新浪实名注册了微博“成县李祥”,成为陇南市乃至甘肃省第一个使用实名认证的县委书记 个人微博,此举为当地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在县委书记的示范下,注册开通政务微博和个人微博在成县逐渐成为风尚。所有单位、乡镇、行政村 和相关负责人均相继开设了官方认证实名微博。2013年7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3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中,把李祥运用政务微博开展网络问 政的经验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目前,“成县李祥”的微博“粉丝”已近20万人,李祥因此成为全国的“微博达人”。在成县,网民和群众都亲切地称李祥为 “祥哥”。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成县特色农林产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知名度越来越高。成县牵头创 建的“陇南美”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了电子商务协会网站,开辟专门板块宣传报道电子商务信息。与此同时,该县还多次从北京、上海请电子商务专家来成县把脉电 商发展,组织人员赴北京、上海、浙江、山西等地参加各种网店论坛和网商交易,首创了“网吧变网店”的培训新模式。

当前,成县已全面启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淘宝·陇南馆”等市级平台建设,初步建立了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乡镇全程跟踪 服务、多方“护航”的农林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联动机制,确立了用于解决电商农 林产品收购资金困难的“双联惠农贷款”和“妇女小额贷款”扶持机制,用于保 鲜仓储农林产品的冷库正在建设。截至目前,该县已发展电商20余家,注册开设网店60家,销售鲜核桃及干果核桃500吨,青皮核桃300吨,土蜂蜜 2000余斤。木耳、香菇、花椒、柿饼等农副产品也有一定量的销售,共计销售额1080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照同步小康目标来衡量,陇南有压力也有动力,需要我们主动作为;依据自身基础条件来分析,陇南有劣势也有优 势,需要我们扬长避短;立足现有发展水平来判断,陇南有差距也能跨越,需要我们后发赶超。”在相关会议上,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全面审视分析陇南市情后,作 出了在扶贫开发、生态文明、产业培育、城乡一体等方面快速推进,在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着力夯实,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非公经济等方面集 中突破的战略决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陇南建成甘肃向南开放的桥头堡、甘陕川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联结地、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

就在这个决定陇南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方向的“433”重大决策里,电子商务集中突破,被列为全市三大集中突破战略之首。

成县的成功探索,似乎让陇南各地的发展空间突然变得豁然开朗。

于是,发展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犹如一股难以阻挡的潮水,迅速蔓延到陇南的各个角落。

目前,康县首批赴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的33名学员已完成培训返回各乡镇开展电子商务实用技术指导。该县已有21户企 业实现了网络销售,兴源土特产公司在淘宝网开设了“康县土特产商城”,在线销售200余种当地特色农产品。康县供销社创建的“康县农产品流通网”在行业内 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康县阳坝天麻合作社把电子商务应用作为销售主渠道,仅2013年12月就通过电子交易平台销售天麻35吨,价值800多万元。

宕昌县则立足中药材主产县实际,制定了以中药村主导的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长远规划。目前已有远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田野土特产有限公司、六合中药材农民合作社等13户企业开通网店。依托成都天地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地网”的平台,建立了“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 服务中心宕昌站”,实现网销总额680.8万元。

陇南刮起“电商风”

几乎短短两个月时间,徽县就建成了电子商务中心及特色产品展示馆,发展10余家物流公司,支持帮扶“游龙贡米”、 “雅龙银杏”等各类直销代销网店20余家,“稻坪村优食”等品牌已成为注册商标,日均成交额已达到2000元,徽县伏家镇中坝村“核益康”土特产直营店销 售总额已突破380万元。

文县专门制定了《文县推进电子商务工作进度分解表》,现已完成产品资源评定,确定了优势品牌、建立了农特产品资源 相关数据库。目前,文县新世纪商贸有限公司已在南京龙行天下12598网上订货平台文县农特产品完成了产品认证,开始了交易。文县尚德镇以红桔为主导产 品,探索建设了“农产品基地+网络”的一条龙产销营销。

武都区在设立电子商务办公室和建立协会的基础上,依托天泽商贸公司建设了集线上销售、网络客服、物流管理、仓储中 心于一体的“世纪之村·武都馆”网店和实体店。选派6名电商办工作人员和14名大学生村官赴福建兰田“世纪之村”进行电子商务及信息化平台的操作和运营培 训,初步建立起了覆盖36个乡镇、农林企业、各产业协会的区、区域、乡镇、村社、个体的五级网络营销体系。其中田园和祥宇两个品牌的油橄榄在天猫、淘宝店 的年营业额达到300余万元。

两当县除到成县学习农产品电子商务平 台建设经验外,还邀请福建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党支部书记潘春来作了关于电子商 务发展的报告。目前,已从各乡镇抽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充实到商务局加强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页设计,规划建设电子商务服务大厅,启动特色企业、产品、图片信 息收集工作和网店、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礼县依托智慧城市创建活动,确定礼县联华百货有限公司作为全县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主体和物流配送运营企业,整合现有 配送中心仓库和天嘉商贸公司100吨冷藏库解决了仓储设施。与福建兰田“世纪之村”集团合作开展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运营,“世纪之村”礼县馆已开馆。“礼 县商网”正在进行后期完善,已经上线发布商品。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2家网店正式运营。

西和县对全县优质特色农产品面积规模、产量产值和文化旅游产品生产地、生产量开展了调查摸底统计,开展绿色食品系 列产品、中药材系列产品、经济林果系列产品、文化旅游系列产品的目录编制工作,确定了主导品牌。完善了电子商务办公配套设施及开设网店的工作流程和实施细 则,与吉林大学商学院、中国移动电子商务产业推进联盟开展合作,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将对发展电子商务提供设计、培训、技术等支持。

“作为一种新的商业经济模式,电子商务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陇南市市长陈青说,实现电子商务集中突破,对于转变陇 南经济发展方式,拓宽陇南名优特产的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宣传陇南丰富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加快扶贫 攻坚和小康建设进程,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就此而言,陇南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