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读书会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紫色梧桐318 2014-04-09

班级读书会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王林


       近一两年以来,班级读书会开始登堂入室,进入了语文课堂中。教师开始用正式的语文课时来指导整本书的阅读,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仅在下课前泛泛布置一句,“同学们在课外要读更多的书”。在有的学校,班级读书会甚至形成了一股小小的热潮,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也很喜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们的理念认同度有提高。很多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学期只教一本语文教材是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越来越被教师认同;第二,教师在儿童文学的阅读中得到了乐趣。以前被视为“小儿科”的儿童文学,教师们在试着读了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图画书之后,改变了原来的印象,他们在和学生一起读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第三,学生的进步明显。在教师的调动和指导下,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高,阅读习惯越来越好,由阅读能力提升带来的语文能力甚至学习能力的强化,已经逐步在学生身上反映出来。(这一段论述说明了教师行为改变源自教师对自身实践的反思,反思先于行动。如果王博说的第三点确切的话,那么是再次证实了吉姆·崔利斯说的这句话:“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 


       不过,班级读书会毕竟新兴事物,目前还在很小的范围内开展,大部分教师还有“我连教材都教不完,哪有时间去指导整本书的阅读”的观念。有部分准备施行的教师也碰到了很多实际困难,如,教学时间、购书经费、教学方法。这些困难,有的属于教育大系统的问题,需要教师自己想法克服,“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是属于教师指导经验不足,面对班级读书会这样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方法不多,效果不好,反过来自然也影响热情,并难免产生“还是教课文方便”的想法。我以为,出现这些问题都是正常的,而且有的问题不会有最终答案,一切都只能在行进中解决。就目前班级读书会的教学现场而言,我观察到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把班级读书会上成了“语文课”


       这种语文课还是旧理念下的语文课,例如,由教师把握课堂的主导权,由备好的教案一环节一环节往前走,不能做到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讨论;在指导过程中试图面面俱到,总担心学生有不懂的字、词、句,总希望把描写优美的段落让学生反复地读,并进行大量的摘抄工作;把班级读书会变成过去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和好书推荐课,只让学生泛泛介绍读过的书;过度设计,自己提问的时间多、学生提问的时间少,自己讲话的时间多、学生讨论的时间少;用自己的阅读感受“覆盖”学生的阅读感受,对学生的回答做正确和错误的判断。


  班级读书会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若干理念是相通的。例如,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强调让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强调同文本的对话,强调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如果说课文的教学对上述理念还应善加采用的话,班级读书会则应该多加采用。因为班级读书会一般用的都是长篇的儿童文学作品,无法也没有必要像一篇课文那样细致地讲授。(对于“班级读书会一般用的都是长篇的儿童文学作品,无法也没有必要像一篇课文那样细致地讲授”这个问题,我记得在马玲提供的资料中看到过“分章节阅读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化整为零,和学生一起亲历阅读的全过程,容易把书读深读透。如吉姆·崔利斯说“孩子们每天阅读系列小说时,学会了推理或利用取舍法推断结局,以及明白在阅读到某些部分时,必须放慢速度仔细阅读,以便解读情节的发展,并且了解每个章节的标题或各个角色及故事背景的重要性。《朗读手册》P223”。但这种阅读缺点是比较耗时,如果全这样读,一学期这样读书一般只能1-2本。而如果是用一个课时的“班级读书课”交流一本书,时间上又比较仓促。我觉得如果要改进,还是用1-2个课时分人物,或情节,或语言,或生命等主题交流比较好。当然最好是采用两种方式交叉进行。 )教师主导课堂,必然变成单向的师生交流,学生缺少阅读乐趣和阅读感受的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所以,班级读书会实际上有助于教师整个语文教学观念的调整。  


   二、教师的文学解读能力尚待提高


       班级读书会的材料一般是文学名著,它和课文相比,篇幅更长、线索更多,结构更复杂、题材更多元、语言更丰富灵活,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学解读能力。教师由于时间和兴趣的关系,一般阅读多偏重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设计之类的书,因此,文学解读的能力相对不足,阅读策略相对偏旧。例如,对文学中一些新的表现手法感到不习惯,对文学语言的敏感度的不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不够多元。在儿童文学方面,没有以“柔软”的童心去阅读,习惯在作品中挖掘“教育意义”,对儿童文学的各体裁缺少相应的知识。(这些问题,倒真是语文教师应该补的功课,阅读相关的儿童文学著作,阅读现代及后现代文艺批评理论,可以弥补这一点,而关键是“现在就去找书读”。)例如,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主要种类,它的最大特征是幻想性,它更多表现的是游戏精神,教育意义往往蕴涵在深层,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再如,图画书是老师们近两年用于班级读书会较多的儿童文学种类,但很多老师只是关注故事本身,对画面的解读不够,对画面和文字的互补关系不是很清楚,忽视了图画书对孩子读图能力的培养。(学会系统的解读,分析一本童书,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这次在金华听彭懿介绍日本著名童话作家宫泽贤治的童话《银河铁道之夜》,从作品结构到意象象征,从人物性格到作家生平,从文字到影象,这种整体的介绍,确实值得学习。只是这样的具体介绍,彭博士是用了一个上午左右的时间。)


   三、缺乏引导学生讨论的技巧


       讨论是班级读书会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对书的讨论,不但厘清困惑、深化理解,还能分享快乐、分享经验,培养团体探索的习惯。所以,加拿大的帕瑞?诺德曼教授曾说,阅读儿童文学的最大乐趣就是“加入与他人沟通的行动,回应故事或图画就是在和表达不同人格或经验的文本交流;而和他人讨论我们体验过的文本,则是不同心灵的交流,我们靠阅读文学来体验自己以前不知道或不熟悉的想法和经验”。


  教师在进行班级读书会的讨论时,有时是担心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有时是学生提不出很好的问题,讨论出现冷场;有时是争论激烈,场面有些失控;所以,引导学生在轻松热烈的的氛围中讨论,是教师还应该练就的基本功
。(我以为关键还不是怎么引导儿童讨论,而是教师对童书和课堂的理解和把握,)


       四、延伸活动缺少创意


   延伸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把阅读与活动结合起来。很多教师不分年级和具体图书,延伸活动始终只有写、演、画“三板斧”,学生刚开始还感兴趣,时间长了就倦了。


  带班级读书会的教师可以多借鉴一些游戏教学的一些思路。例如,把阅读和手工书制作结合起来,把阅读和食品结合起来(有的学校奖励阅读好的学生麦当劳餐券),(·有可能的话,根据书的内容补充一些其他形式的活动,效果会更好。比如,在朗读罗伯特·麦可克洛斯基(Robert McCloskey)的《塞尔的青浆果》(Blueberries for Sal)时,准备一碗蓝莓在朗读时或朗读后与大家分享;或在读麦可克洛斯基的《扁豆》(Lentil)时,把口琴和柠檬带到班上。)把阅读和作家见面会结合起来。(不仅仅是一定要和作家见面。比如和作家通信等,(周益民上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的班级读书课就运用过。并且同时结合了和家长的共读共写。)《朗读手册》介绍得很具体:“·把作家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让他的故事活灵活现一样。到图书馆去查作者的背景资料,并且阅读书中的作者介绍。在朗读前或朗读中,向孩子介绍作者的情况。让他们知道书是人写出来,不是机器制造的。你还可以鼓励个别孩子写信给作者,分享阅读心得(但不是全班集体写——许多作家痛恨集体通信)。《关于作者的一些事情》里(或者从网上)可以查到作者的通信地址,或者可以写信请出版社转交。重要的是,要附上回邮信封,如果作者有时间回信的话,有信封会比较方便。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了解,写信的目的不是收到回信。)有的教师可能会困惑,这还是语文活动吗?我以为这时就要用大语文的观念来看待,何况阅读的好处绝不仅限于语文。


   以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并非存在于每一位指导班级读书会的教师身上,有的问题也是整个语文教学观念的问题,也并非只存在于班级读书会中。实际上,教师能够做起来已经很不容易,目前需要提升整个班级读书会的质量,让学生更有所收获。具体来讲,有以下的一些解决策略:
   一、了解指导班级读书会的基本策略
  班级读书会的组织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应该是粗线条的,不必-抠得太细;它不以解决语文的基本能力为目的,鼓励学生自己扫清文字障碍,也允许学生“不求甚解”。班级读书会应遵循“兴趣第一,儿童本位”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以下策略:(1)保持阅读过程的新鲜感和完整性;(2)分析性阅读不一定适应于所有的文本;(3)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4)鼓励学生提问题,而不是问问题和等待特定的答案;(5)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鼓励猜测、想象和假定;(·在开始朗读前,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不论你已经读过这本书多少次了。·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上的图。“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些什么?”·朗读时,经常问孩子:“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重复朗读可预测情节发展的书时,偶尔在关键的词或句子上停下来,让孩子自己说出关键的内容)(6)避免课堂教学过分干扰学生的欣赏乐趣;(7)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阅读文本;(8)与学生分享自己个人的阅读体验;(9)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效率;(·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时间,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10)运用有实际效果的教学手段,设计不同深度的活动; (11)在实践中,调整并寻找新策略。


   二、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


   班级读书会最担心的是教师的过度介入,因为这种读书形式实际上是在语文教学和自由阅读之间取一个中间点——既体现教师对阅读的指导,又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很多教师困惑班级读书会应该如何指导、指导到哪个“度”,这种困惑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于教师的知识自信,认为学生“不教不会”。


   事实上,就儿童文学阅读而言,教师未必一定比学生读得更深入,体会得更真切。因为儿童文学作品是以描写孩子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见长,特别是一些描写他们生活的作品,可能学生读来更觉有趣。另外,学生有时观察得更加仔细,例如,图画书中很多画面的细节都是孩子先发现的。所以,教师最好把自己定位为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和孩子一起“聊”书“聊”文学。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向学生推荐好书,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2)组织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多提问并互相解决问题;(3)拟定一些讨论的问题,在冷场时让学生提问并引导讨论;(4)聆听和记录学生的话语,考虑自己任何回应。


   三、掌握讨论活动的技巧


   讨论的前提是提问,因为提问不仅能使新旧知识联结起来,还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倾听的习惯。就文学阅读而言,提问有时比获得答案更重要。教师最好是鼓励学生提问,但有时学生的问题抓不住重点,或者离讨论的主题比较远,教师也不要随意否定,可以帮助学生区别好问题和差问题。例如,文本性问题通常只涉及书本本身,要少提,而非文本性问题能引发学生运用思考、推论等技能,要多提;事实性问题只要求学生给出唯一答案,要少提,而判断性问题要求比较复杂的思考,没有固定答案,要多提。


       在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问时,可以做示范或者给出提问的途径,如:我有话题要和大家一起谈;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我有话对故事的某个角色说;我有话对作者说;用思维导图或概念网来记录故事
。(清晰的网图对于概括故事梗概,理清故事结构,深入讨论很有帮助,要重视。)


   在讨论时,教师既要尊重每个人的发言,又应该避免成员无建设性的谈话或偏离主题的讨论。如果是全班集体讨论,教师尽量多让学生说,在学生的陈述中,回应、归纳、整理各式观点,不时提问学生“你觉得呢?”培养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之间的观点多向交流;如果班额较大,则可以分组讨论,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分组讨论时,教师让各组选出主持人,教师则在各组之间走动,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并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分组讨论不像语文课一样,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是班级读书会的主体。


   班级读书会应该如何进行,也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也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解决后才进行。教师需要首先做起来,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认识,增加心得,磨砺技艺。

(发表与<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