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壶的简单科普![]()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这句俗话道出了茶壶在中国茶道中的地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茶文化又迎来了一个盛世,越来越多的爱茶人,把目标放到了我们东瀛邻国那深沉而古朴的铁壶上。 铁壶背景及历史 日本茶道源起于唐朝,是派遣到中国的僧侣,将当时中国唐朝的佛教和茶文化一起带回日本。公元805年,传教大师自唐回日,带回中国茶种传遍全日,随着唐宋时期中国的茶叶兴起与饮茶文化推行于日本的佛教寺院,又逐渐普及于民间,使品茶的习惯深入日本民间,并日益兴盛起来。 早在1800年(嘉庆五年)以前,日本已发展了一系列的茶道具,例如绳文土瓶,(纪元前200年)、温酒器、手取釜、釜等各种各样的道具,这些器具的制作过程及承受、随茶道的兴盛,都是决定铁瓶原形的重要依据。 ![]() 铁壶的起源众说纷纭,但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应该就是铁壶的初体,是最受大家认同的,在江户时代天朝期(1780年代、乾隆45年)的古文书中有记载“瓶此一名称,由此可确切推知,铁壶在民间开始普及是在此时期且早在这之前应该就已存在,而明治时期(西元1868年~1912年、同治7年~民国元年)在民间,随茶道的推行,铁壶的使用更加普遍,众多精美且雕工精细的铁壶也是在此时期产生,所出现的堂号,著名工艺大师及工作室也如雨后春笋般孕育而生。 日本铁壶最早可追溯至江户时期,在昭和期间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变而断绝,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使用铁壶,而制作精美的铁壶还经常作为高贵的礼物在亲朋好友间赠送。用老铁壶煮水,一方面铁壶会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另一方面铁壶煮出的水中会释放出铁离子,可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铁质,还可预防及降低高血压,对有高血压的人很有帮助。老铁壶煮水能提高水的温度,具有软化水质,让水变得甘甜,顺口,口感厚实饱满顺滑,在品饮好茶时,有事半功倍加分之效 ,特别适合泡老茶或煮茶用。 ![]() ![]() 铁壶杂事 时至今日除了南部铁器仍有持续创作与生产,现今备受关注的京都铁器,在昭和期间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变而断绝,因此目前所见如龙文堂等铜盖系统的京都铁瓶至少都具数十年以上的历史。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铁壶在日本非常普及。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使用铁壶,而制作精美的铁壶还经常作为高贵的礼物在亲朋好友间赠送。 铁壶的产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条釜座、山形铸物、长滨的晴寿堂、京都的龙文堂与南部铁器,其中龙文堂乃以它的铜盖而闻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买铜盖。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部铁器是在明治时期才开始在全国打开知名度。其理由为明治41年(1908年)大正天皇还是皇太子时,访问盛冈参访第八代小泉仁左卫门制壶的过程,由于工法精湛获得极高的评价,被随行的记者拍下,也在各大报报导,从此南部铁器在全国打开知名度。 铁壶工艺 日本老铁壶的铸造方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老铁壶当时采用的是一种脱腊技术,每件铁壶铸好后,必须敲碎模具,才可取出。 ![]() ![]() 日本铁壶最初的历史已经有点模糊,但渊源还是清楚的:在西方的资料中,无一例外地指出日本铁壶来源于中国唐宋煮水器。日本铁壶最早可追溯至日本江户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之遥。 ![]() ![]() 铁壶的材质 生铁材质(普遍) 一般的日本铁壶都是用生铁铸造。生铁指含碳量在2~6.69%的铁的合金。又称铸铁。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锻。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其断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炼钢的原料。由于石墨质软,具有润滑作用,因而铸造生铁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铸造性能。 砂铁材质(较少) 还有一种是久慈砂铁,它是日本早期出砂铁矿并且砂铁铁质最好的地方,但是这次日本海啸中,这个地方已经彻底消失,所流传下来的砂铁壶已成珍品! 铁瓶大小叫法 急须 铁壶 台湾所说的日本铁壶,日文是称为铁瓶或急须。铁瓶大概是容量在900cc以上铁制煮水器具,而急须应该就是500cc以下像台湾的茶壶的器具。所以以南部铁器为例,标明为铁瓶时,你就可以猜是大的煮水器具,标明为急须时就可知道是像茶壶的大小。 日本南部铁器 “南部铁器”是地域(特产)的统称,其实是泛指日本岩手县的着名特产,用传统铸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铁制品。 生铁制品当中有:铁瓶(水壶)、急须(茶壶)、火钵(火炉)、瓶垫、茶托、铁锅、风铃、以及花瓶等种类。 日本岩手县的生产品牌,常见的有“盛荣堂”、“盛峰堂”、“千草”、“池永鉄工”等等。当中以“盛荣堂”较具规模,同时也是是日本官方推荐的传统工艺厂商。
铁壶的科学应用 日本的平均年龄,女性为85岁,男性为77岁(可能是因为过劳死所以比较短),称得上是长寿的国家,研究者一致认为跟饮食有关。 日本人喜爱用铸铁类的锅具及铁具,来烹煮食物及冲煮茶水,近年来已被証实,在冲煮茶水及烹煮食物的同时,质地纯净的铁器在加热过程会不断的释放二价铁离子(亚铁离子,Fe2 ),饮食的同时,被人体吸收。在日本长寿村中,多数人瑞仍然有使用铁器的习惯,相同的由数据显示,有使用铁器的人瑞,绝大多数均无贫血及缺乏铁质的现象。 铁是 Hemoglobin(血红素)、Myoglobin 及重要呼吸酵素 (Cytochromes) 与其它在的运输和细胞吸中伴演重要角色的酵素的重要成份。主要是以Fe2 的形式存在人体中。亦可做为酵素的 Cofacter。 人体的铁质虽然容易流失,但是补充过量则会有中毒的危险。 人类无法直接吸收金属的铁。一般铁在食物中主要是以三价铁之型式存在,胃酸可以与铁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而二价铁离子可以被人体所吸收,所以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以二价铁之型式被吸收。 ![]() 有趣的壶鸣 铁壶有趣的一个地方是它的鸣声。 有些老铁壶的壶内底芯处会有几片形状各异的凸片,称为响片。壶中水沸腾后会通过这几个壶底的凸片发出响声,很是悦耳,有的像风吹松的声音,有的是波涛汹涌,根据釜师的加工有不同的效果。想知道心爱的铁壶能否发生声响,可以留意以下部位: 1.底部装有响片 有些铁壶底部有三片左右的铁片,可能还有点生绣,不要嫌它脏,因为这正是釜师精心制作的响片,因为有这种响片所以铁壶才会有悦耳的声响。 2.底部故意有凹陷 这比较像现代的技法,传统的铸厂或是釜师手工制作的铁壶底部都会故意留凹陷,依火的大小能产生不同的声响,十分有趣。 3.盖的鸣叫 一般而言,这种技法好像多在南部铁壶出现。此类壶嘴的根部较低,壶体呈圆筒状,壶底比盖口宽,且盖子较薄。有这几个条件后,水沸腾时内部会产生压力,水蒸气会往上升从盖口喷出,此时壶盖就会与壶体产生敲打的响声。 铁壶收藏及增值潜力 日本老铁壶历经百年历史的累积,演变出来的铁壶,形制种类大小不同,细腻的工艺,工匠的巧手,使铁壶千变万化,成为迷人的用具,用茶时可见铁壶冲入开水时的样子,相对的客人可以看到铁壶镶嵌的一面,不论是素器,高浮雕或金银镶嵌,亦可显现主人品味,所收藏铁壶与他人不同之处,也可展现其地位,眼光之独到! 现今的日本老铁壶在中国正引起一阵强烈的旋风。近年来中国普洱茶的兴起,间接带动周边茶具的活络。由于铁壶产生的二价铁有助于人体健康,加上典雅的外型带动泡茶的气份,使得老铁壶在这波茶具风潮成为最闪亮的明星。用老铁壶来喝茶,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传闻,已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中开始流传。中国商人相继至日本收购老铁壶,希望于产地购买物美价廉的产品,然而日本人对于品质一向追求完美,即便供不应求,产量仍有严格控管,早期的老铁壶又有许多流于海外,及二战时期几乎将所有铁器全部造成武器(枪炮),故造成日本当地对于老铁壶出现了严重缺货的现像。 ![]() 如同过去中国的汉字影响日本的传统文化,现今的老铁壶则开始反流行回中国,在短短一年间,价格从几千日元扶摇而上,且持续不断攀升。在全球发生金融海啸之前,还有精品单价涨到200多万日圆的传闻。 铁壶是一把可以使用的煮水器具,它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一件难得的古董品,善待它时, 回馈给您的永远会是一壶圆润浑厚,且富含二价铁的好水及不断升值的历史价值!
铁壶的使用方法
开始使用后约5天左右,内部会出现红色像锈斑一样的东西,10天左右会出现白色的水垢,长期使用后,内部会全部变红,只要水不会变浊这是没关系的,请勿清除它,不要以为是生锈就去擦它或洗它。平常使用时除煮沸时,尽量不要让壶内有水份,煮沸后将热水倒到热水瓶等让内部保持乾燥,在铁壶完全冷确以前,请不要盖上盖子,并用乾布擦乾壶盖,此乃因在把煮开的水装入热水瓶或其他容器后,立刻盖上盖子的话,壶内的蒸气会随着温度下降而变成水滴流入壶内,而导至生绣。 壶内部请勿用乾布或毛刷擦它,此外也请不要用清洁剂洗它。 壶外部的保养,请在铁壶仍有余热时,拿布沾一点茶水轻轻擦拭,久了之后就会产生独特的光泽。 此外老铁壶刚开始使用时,内部可能会有铁绣或像锈斑的东西,使用方法也是多煮它,等煮出来的水不会变浊时,就可以开始使用。 此外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铁壶比较适合的热源是炭火,但台湾现在应该没有用炭火的习惯,所以若使用煤气灶炉火时,请记得开小火,以免对铁壶产生损害。
瑞瓷铁壶实景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