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指尖上的智慧

 秀水拖蓝 2014-04-11

【内容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智慧出在学生的指尖上。‘动脑又动手,才会有创造’。”然而如今的语文课堂却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写”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成了课堂之外的功课。本文将剖析时下课堂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通过课堂练笔,以“写”为主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提高思维、阅读、写作等诸多能力,从而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课堂练笔   读写结合    

   

一、现状:乱花迷人眼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理念更新了,方法更多样了,人文味道更浓了……然而反观我们的课堂,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喧闹和繁杂。特级教 师贾志敏 老师说:“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非语文”、“泛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大组发言等,凡此种种,都减损了语文学习的功能。”的确,我们的语文课成了最没有学科特点的课,似是而非,模模糊糊。这些喧闹和繁杂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挤占了自主实践的机会,减少了习得能力的途径,使得我们的阅读教学高耗低效。教师辛辛苦苦,花样百出地教,学生却写不好字,说不好话,写不出通畅的文章。笔者认为以下一些现象让人忧虑:  

1、 问得晕头转向  

新课程下的课堂,满堂问是一种普遍现象。有些教师觉得问就是一种和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以为一问一答就是对话的基本形式;有些教师觉得问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文本;还有的教师觉得问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的确,正确的问是可以达到以上目的,可问题是我们问得过多过火了,学生被教师纷繁复杂的“问”搞得迷迷糊糊,晕头转向。有一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从开始一直问到底,总共设计了60多个“问”,课堂被问得乱七八糟。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只能成为回答的机器,他们还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吗?有自主思考的机会吗?更糟糕的是教师提的很多问题常常是无疑而问,为“是不是”,“对不对”而问,问题问得琐碎,问得缺乏层次性,问得不够深度,甚至问得不够准确和科学。课堂离不开问题,但为什么教师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呢?如果他们发现不了教师再问,不是更能引发思考,引起共鸣吗?  

2、 说的过于随便  

   有问必有答。正是因为教师问得过多,过快,使得学生必须绷紧神经跟上教师。于是,师生对话似乎成了对口相声,或是知识抢答,思维敏捷的学生成了主角,大部分学生沦为听众和看客,甚至干脆不思考,坐着等答案,他们的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阅读能力得不到训练。即使那些成了主角的学生,他们在回答时有多少思考的时间呢?因此他们的答案也是琐碎而肤浅的,只字片语,零零碎碎,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便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更让人忧心的是教师只关心回答正确与否,对学生回答的语言是否完整规范,是否恰如其分漠不关心,这样的教学,学生如何习得规范的语言呢?  

3、 自主流于形式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自能阅读。”自主学习就是达到自能阅读的重要方法。然而在课堂中,教师或是担心自己缺乏引导能力,或是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让学生的学习自主起来,自主学习成了一种形式。如,教师不让学生大胆质疑,而是以自己的疑问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不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赏析,而是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硬塞给学生;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学习环节而无学习时间,草草结束,何来效果……凡此种种,都使得自主学习成了口号。  

4、 能力无法习得  

新课程以来,似乎语文教学开始避谈训练,似乎训练就等同于机械,等同于扼杀学生创新与天性。可是语文学习离得开训练吗?没有训练,学生能写得一手好字吗?没有训练,学生能学会动情朗读吗?没有训练,学生能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吗?概括能力,书写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都是通过训练习得的。在“读占鳌头”的语文课堂中,有些教师误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朗读,殊不知还有许多阅读能力需要训练。概括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精研文章字眼,体会写作方法不是也很重要吗? 吴立岗 教授在总结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时说;“我们讲‘以读为主’,不错,但我们必须还要提四个字,就是‘读思结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现在常常强调语感,强调语言的直接经验,这点不错,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除了直觉思维以外,还必须有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2]的确,过于重人文,轻工具;过于重激发情感,轻能力训练,是造成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  

以上问题都在告诉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热闹有余沉静不足,激情有余效率不足。学生要沉静下来,教师也要冷静下来,靠什么?靠“写”。  

、固本方清源  

曾经的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虽然将能力换成了素养,但笔者认为“写”的素养一定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甚至延续千年的科举考试也以文章的优劣定输赢。可我们现今的课堂却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学生读的很多,说的很多,写的却很少,甚至有些课根本没有动过一次笔,“写” 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成了课堂之外的功课。写若只放在课后,放在写作课中,学生又怎能习得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又怎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训练机会?更何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能在课堂中营造沉静平和的氛围,荡涤喧闹和繁杂,还语文教学以“朴实、扎实和真实”。动笔写写就意味着教师问的次数会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的机会增多,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纵深体会,个性解读;动笔写写就意味着学生的思考更加整体和成熟,他们的回答便不再零碎和随便。而且写不同于说,写更能暴露学生的语言错误,便于学生更好地习得规范的语言;动笔写写就意味着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写写文章大致内容,学生的概括能力得以发展。写写对于文章内容和语句的感受,鉴赏能力得以提升。模仿课文的句式写写,写作能力又有所发展……更重要的是写比说训练地更扎实更全面,说很容易成为个别学生的舞台,而写却让全体学生有了一次思考和锻炼的机会。当然,这种课堂练笔不是机械地提笔就写,它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突出重点,把“写”这个“好钢”用在刀刃上。下面笔者将结合一些特级教师的经典案例谈谈如何进行课堂练笔。  

1、 一写,初知文章大意  

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阅读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成人看报看小说离不开概括能力,阅读文件和书信离不开阅读能力,甚至单位招聘也考察一个人的概括能力。曾经,我们的语文课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以至于每课必概括,最后机械到教师报答案,学生记录。这些过火的做法当然错误,但不意味着语文课堂不需要概括能力的训练。新课标明确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要具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也正在重视训练学生概括的能力,但大多只是口头上让学生说说,收效甚微。特级教 师薛法根 老师将“写”巧妙地和概括主要内容相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刚才同学们自学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通读顺了课文,很了不起!一个故事,一般都有起因、经过、结果。斯杰潘老人给我讲的这个关于天鹅的故事,你能不能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写出来呢? [学生静静地阅读、概括。教师巡视,发现典型。]   

师:同学们写得很投入!现在谁愿意来读一读自己概括的故事?  

生:[教师将学生写的内容投影到大屏幕上。]起因:有一天,突然寒潮降临。经过:老天鹅和一群天鹅破冰的事情。结果:斯杰潘老人背着枪走了。  

师:[边点评边帮学生修改]你写了三句话,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清楚。老师也有三句话:一是删去“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词,三句话就连贯了。二是“寒潮”与“突然”调换一下位子,删去“的事情”。三是故事还没结果:老人走了,天鹅呢?不见了![生笑。]再听听别人的看法,把结果改一改,好吗?  

   生:寒潮突然降临,湖面被冻住了。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敲打湖面,使湖面破裂。最终,他们成功了。  

   师:这是结了冰的湖面,改成“敲打冰面、冰面破裂”更恰当些,你赞成吗?[生点头。]   生:老师,我觉得“敲打冰面”不恰当,天鹅是用身体扑打冰面的。  

   师:你比老师用词更准确!改!  

   生:老师,天鹅是一次又一次用身体扑打冰面的。  

   师:多重要啊!加!  

   生:不是一只天鹅扑打冰面的,有很多天鹅一起扑打的。  

   师:多好的建议啊!这句话添在哪儿呢?  

   生:添在使湖面……使冰面破裂前面。改成:后来,一群天鹅齐心协力来破冰。
  
师:“齐心协力”用得妙!请你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寒潮突然降临,湖面被冻住了。一只老天鹅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后来一群天鹅齐心协力来破冰。最终,他们成功了。  

   师:你看,这样一修改,故事就清楚、明白了。(接着请学生交流) 现在,老师建议大家把自己概括的内容仔细读一读、改一改,注意:要学会吸取别人的长处,把好词好句“偷过来”!   

[学生快速进行修改,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生修改。](学生修改后再交流)  

    这段教学实录展示了“写”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在薛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循循善诱下,学生的诸多能力都得到发展。“写”使得更多学生有了思考和展示的机会,避免了部分学生的话语霸权;“写”使得学生思考地更加深入,表达更加规范严谨。最难能可贵的是薛老师利用“写”渗透方法,通过及时评点学生的句子,让学生积极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等,逐步掌握一般的表达方法和规律;引领学生发觉别人表达中的好词好句,并移植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技巧;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学独到的表达,并引用到自己的文中来,加深自己的认识。在他充满智慧的鼓励语言和巧妙引导下,学生从概括得不够到位到写出通顺完整的主要内容,能力得到了发展。写的训练,不能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复,不能是学生已有表达水平的简单再现,应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薛老师“写”的训练扎实巧妙,掷地有声,长此训练,何愁学生不会概括主要内容。  

2、 二写,感受文字温度  

语言文字是由温度的,它饱含了作者的喜怒哀乐,蕴藏着世间的人生百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对文本关键词句的敏感度,对词句所包含情感的体悟能力,对作者的精神世界的探寻能力。然而我们的课堂中,教师常常剥夺学生感受文字温度的机会,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强塞给学生,学生就如被放牧的牛一般,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渐渐的,学生便丧失自己寻找“芳草地”的能力,只会等着教师“喂食”。其实,我们传统的阅读方法强调自读自悟。苏教版教材编委,著名教育家高林生回忆自己小时候读书说:“父亲教我的方法很简单,给我一本带注释的《古文观止》,一本字典,学去吧!读懂个七八分,就背诵。他还让我自己写写感受,写写疑问。那才叫真正的“自主探究”呢!”毛主席也曾告诫子女:“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本《红楼梦》写满了他的阅读感受。这些名人阅读文本时的方法告诉我们阅读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我们只能引导而不能越俎代庖。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少说一些,让学生多思多写一些,还是来看看 薛法根 老师的课堂吧:  

师: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段落,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确,一只老天鹅破冰、一群天鹅破冰这三个段落写得感人至深。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词句边上。  

    [学生潜心读书、写感受,教师巡视并作个别点拨。]  

    师:同学们学得是那样专心,老师很感动。谁愿意第一个交流?  

生:我读到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这一句时,感受到老天鹅很坚强,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师:你能从中读出老天鹅的精神来,了不起!对这个句子,还有不同的感受吗?  

生:我读到这里,心想:老天鹅的胸脯和翅膀是肉长的,砸在这坚硬的冰面上,肯定很痛,也可能会受内伤。但是,为了找到食物,为了能够活下去,老天鹅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往冰面上砸,这是多么伟大啊!  

师:你是在用自己的心来体会的,所以很真切!  

生:我觉得“像石头似的”这个比喻写得好,让人感受到了老天鹅很硬。  

师:“硬”在哪里?再往深处想一想!  

生:“硬”在老天鹅很有勇气,很勇敢。  

师:所以,老人称它是“破冰勇士”!  

生:“硬”在老天鹅有顽强的意志,它一次又一次地扑打,不停止。  

师:说得好!所以,老人又称它是“顽强的破冰勇士”!一般地讲,我们总是将静态的比喻成动态的、平凡的比喻成美丽的。这么美丽的天鹅,却比喻成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这个比方打得好吗?  

生:老天鹅从空中笔直地扑下来,就像石头一样。  

生:石头不会感觉疼痛的,老天鹅是不怕痛,不怕受伤,连吭都不吭一声。  

生:像石头一样落下来,表示力量大。  

生:这样一比喻,让人更加敬佩老天鹅了。  

师:同学们这样说,这个比方打得真妥帖,真形象!现在再来朗读,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学生继续交流……]  

  老师这一段教学是在告诉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静下心来体会让人心动的句子,就是训练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表达了什么意思,就是体悟文字的温度和作者的心理;为什么这样写,是为了感受作者的写作手法。正是有了老师的引导,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才对一句看似平常的比喻句有了如此丰富而精彩的感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感悟不是教师告诉的,而是学生自主感悟的。在这里,教师只是稍加点拨,学生的学习都是在静心思考和动笔感悟中完成的。  

3、 三写,填补文本空白  

文章中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虽然会阻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如果教师加以引导,巧妙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作者的内心,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无疑打开了一扇解读文本的窗户。著名特级教 师王崧舟 老师是此中高手,他的课常常引导学生在文本空白处放飞想象。《长城》中他带领孩子们领略人山人海的壮观,感受到世界人民对长城的向往;《一夜的工作》中引领孩子走进周总理的心田,体会到总理的一心为民,鞠躬尽瘁;《二泉映月》中则还原阿炳所遭受的无尽的磨难和屈辱,进而感受到他的坚强和不屈。这些练笔,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激荡情感,使练笔与感悟相辅相承,水乳交融。  

4、四写,内化写作方法  

教材是个例子,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用好例子,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内化作者的表达形式,积累作者的语言。内化教材这个例子除了朗读,除了背诵,还应该模仿,运用作者的语言和形式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如学了《桂林山水》,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对比和排比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处自然景物,这样学生再写景物,便会尝试用这类句式和语言。再如特级教师武凤霞在执教《有的人》时,让学生模仿诗的形式,写一首诗,抒写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学生举一反三,写得精彩纷呈,不仅内化了形式,还内化了精神。写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需要不断地训练,如果仅仅在写作课加以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阅读课中也应该巧妙地利用教材,多增加一些练笔机会,使学生真正内化语言和方法,切实提高习作水平。  

5、 五写,体悟文本主旨  

体悟文本主旨和概括主要内容一样,曾经也是语文课的重点训练项目,训练得学生都已经熟识教师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定概括主要内容,第二或第三课时必然归纳文章主旨。这样单一形式,机械训练当然不可取,但体悟文章主旨却是理解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以来,教师改变了机械地概括文章主旨,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悟文本主旨。这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写”来促使学生感受文章的主题。这种写有的是和文章主角对话,在对话中阐述自己的爱憎;有的是联系自身生活,写写领悟的道理;有的写写题词,广告词……以特有的语言形式表达文章的主题。 王崧舟 老师在结课部分常常安排写的训练: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学生为烈士题词,将英雄的形象永远镌刻在心中;在《万里长城》中,学生模仿各国领导人题词,抒发自己对长城的赞叹;在《只有一个地球中》,学生和地球母亲对话,和破坏环境的人们对话,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在对话中生成。这些练笔训练不再是生硬地归纳中心,而是通过生动而丰富的情境,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作者的心声,学生笔下自然就流淌出富有个性但又准确的表达。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智慧出在学生的指尖上。‘动脑又动手,才会有创造’。”课堂练笔是让学生的智慧之花在笔尖绽放。要想这朵花儿绽放得灿烂,除了学生的配合,我们教师更应该转变观念,做足功夫。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因为“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需要学生专心阅读、潜心思考、静心书写,因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思考、书写的时间。匆匆而就,所表达的就难免肤浅、草率,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在放手的同时,教师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 “写“的训练适时、适度、科学、有效,真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扎扎实实、活活泼泼、自自然然。让学习的智慧从学生的指尖上流出来吧,那是课堂最靓丽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