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

 钱湖隐士 2014-04-11

第一部分 主题知识详细解析;

第二部分 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第三部分 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第四部分 学生学业检测评价。

第一部分 主题知识详细解析

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课标要求;二、知识结构;三、重点难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一些学者对此表述不太认同。但是正如《历史教学》的主编任世江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学讲专题,内容只能突出最主要的线索,……从课程标准到各版本的教科书,突出的都是政治思想,而不是古代思想史的概貌。如果不是以政治思想为主,那么,宗教思想是必须介绍的,因为民众的宗教信仰是思想史不能回避的大问题。但是,古代中国的宗教思想从来没有像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那样,大到可以和皇权对抗。古代中国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正是因为宗教思想不是统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所以,中学讲古代思想专题就可以不讲佛教和道教,突出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意识。明确所谓“主流思想”是政治思想,是我们认识这个专题主线的前提。”(任世江《古代中国主流思想演变之我见》《历史教学》2007年第5期)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涉及结果性目标的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识记层次,要求学生正确把握以下史实: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及其学说;儒家思想的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层次,要求学生能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还涉及到体验性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此外,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一些,可以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探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儒家思想发展的背景是什么?发展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其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要怎样评价这些发展?我们又该怎样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智慧,指导人生。

【知识结构】

在这里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 - 史脑筋 - 余老师工作室——学海泛舟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进入第二阶段,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此后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这里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 - 史脑筋 - 余老师工作室——学海泛舟

在第一阶段儒家还只是“百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社会大变革,引发不同阶级、阶层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形成了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相互借鉴、“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力求探讨世界的本源和本质,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庄子发展了道家思想。先秦时没有自称“法家”的学派,这个概念是后人提出的。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将“法”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服务于最高统治者。这样,儒、道、法、墨、阴阳、名等各学派都为后世的主流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共同构建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在这里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 - 史脑筋 - 余老师工作室——学海泛舟

第二阶段自汉朝开始。汉初,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等理论,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从此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此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矛盾的不断出现,儒家思想也在不断应对矛盾、顺应发展中发展着,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明清之际,中国封建社会内在的矛盾与问题暴露得日益充分,尤其是明亡清兴的鼎革变故,导致了李贽和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儒生,对以理学为代表的传统儒家思想加以批判,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并未产生重大影响,却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在这里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 - 史脑筋 - 余老师工作室——学海泛舟

本主题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如图所示,本主题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在思想领域的反映。“百家争鸣”实则是中国“农业——宗法社会”形成阶段的文化结晶体,而两汉至明清两千年间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又是“农业——宗法社会”渐趋成熟以至于烂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反映。(参见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又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力,它有利于专制统治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巩固。就纵向来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一些精华还为近现代中国人的探索提供了养分,如传统的伦理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成为鼓舞国人自觉忠于民族国家、保卫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近代风起云涌的救亡思潮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忧患意识”、“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与发扬;又比如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如严复、谭嗣同等站在近代民主主义的高度,对民本思想作现代化阐释,使得民本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近代民主主义的结合点。

再从文明史的角度从世界的视野来看,我们会发现“百家争鸣”正处于“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AxialAge)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949年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的》一书中提出的的概念,他指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本是旋转的中心,引申为中心、枢纽、关键。轴心时代也就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枢纽、关键时期。“对我们来说,轴心期成了一个尺度。在它的帮助下,我们衡量各种民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意义”。“一个民族的中心价值大体是在这一阶段定型的,而这些价值对该民族此后的发展则起着范畴的作用”。

——《历史的起源与目的》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中国诞生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的兴起,这是墨子、庄子以及无数其他人的时代。在印度,这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如在中国一样,所有哲学派别,包括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都得到了发展。……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希腊产生了荷马,哲学家如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诗人,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这些名字仅仅说明这个巨大的发展而已,这都是在几个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

——《人的历史》,引自《现代本文史学流派文选》,第39页

在轴心时代,印度、希伯莱、希腊、中国这些相互隔绝的地区,不约而同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科学、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成就,凝集在上述各文明民族的文化元典之中,从而提供确定诸民族文化特等的型范,指示诸民族后来的文化走向。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第81页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与轴心时代中华民族独立创立思想体系不同,汉以后的中国传统思想则在面临外来的佛教的挑战与融合中发展。

【重点难点分析】

(一)“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百家争鸣的背景。

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士”阶层的崛起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引发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公有制。

文化:学术下移,私人讲学兴起。

“礼崩乐坏”使孔子一类怀旧者痛心疾首,但随之而来的“礼失求诸野”的情形,又是一个发展文化的千载难逢时机。因为在这一历史转折点,较多的人加入士子行列,原先的官守文书流散民间,可以为较多的人所阅读、整理,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发生碰撞与融会。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第112页

2.孔子“仁”和“礼”的思想。

这是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挑哪些讲?如何讲?我个人认为在高中阶段专题教学的背景下,我们要做的是突出最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清晰把握本专题的基本脉络,“把历史的脉络和思想的线索融为一贯”(参见林存光《历史的脉络与思想的线索———兼评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内容》),从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时代背景入手,捋清“仁”和“礼”的内涵,再从历史传承来看“仁”和“礼”对以后的历史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就时代背景来看,当时面对“礼崩乐坏”、“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社会现状,孔子提出了两个基本思想,一为“仁”,一为“礼”。先说“仁”:在仅万余字的《论语》中,“仁”字出现百次之多,据孔子的解释,仁者“爱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参以孟子“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可以得知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这是决定儒家思想区别于其他各家的最大特征。孔子在政治上倾向于保守,他力图维系行将崩溃的宗法制度。他的基本方法,也是他学说的最精妙之处,就在于把外在的等级制度、历史传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的自觉要求,从整顿人的社会性(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一般、最亲爱的家庭关系入手,讲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并以家国同构精神推而广之,从而扶宗法等级大厦之将倾。再看“礼”,孔子认为,春秋时代的社会争乱的重要原因在于名分紊乱,要纠正这种时弊,唯一可靠的途径就是遵从“礼”。“礼”的内涵也极为丰富,举凡社会礼仪、生活标准、政治秩序、风俗习惯,无不囊括在内。换言之,“礼”是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各个角度,细致而微地限定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地位、责任、义务。(参见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300-301页)。“春秋战国时期,……旧有的体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孔子为当时的人找到了新定点。孔子这一次突破在于将人道普遍化了,将本来行之于贵族的礼乐观念普化于大众之间”(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6页)

下面从“仁”和“礼”的历史传承来看:先说“仁”,孔子提出的这种从血统而政统而道统的致思路径,深刻地启发了后世儒者,创造出一整套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这一理论先由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再由家庭人伦发散到社会政治,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参见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0页)。再说“礼”。“礼”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孔子生前并不得志,他曾自嘲是“丧家犬”。为什么后来的皇帝都崇拜孔子呢?因为“礼”实在是个好东西。儒生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了宫廷礼仪,实行的结果是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上下尊卑的秩序。因此,刘邦晚年到曲阜用太牢大礼祭拜孔子。“礼”强调的是秩序。孔子、孟子、荀子都主张礼治,虽然他们的观点有所区别,但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董仲舒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三纲”,更是单方面要求臣对君的服从,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关键首先在这里,因为“礼”强调的是尊卑上下、等级秩序,极其有利于统治者维护统治,这也是后来的统治者推崇“孔圣人”的重要原因。(参见任世江《必修课与选修课中的孔子》,《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

孟荀的人性论是他们提倡仁政学说和主张礼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或逻辑前提,故对于孟荀思想学说的介绍应该人性论在先、仁政学说或礼治思想在后。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告子上》)

人皆有不忍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告子上》)

它的要点,在承认人自身有摆脱一切功利束缚的道德自主力;而且强调,人的内心世界中,不仅具有理性的思想能力,而且具有一种天生的道德感应能力。……天地既然是生生之大德,那么,为天地所生的人,其本性必然秉有天地之德的“遗传”基因。其“四端”之说,特别是“侧隐之心”,正是发觉了人心中一点“好生”之德的根苗。以此,孟子建立了儒家的神圣人生的修养方式“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上天之性,下贯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就是内涵在喜怒哀乐之“性”中的那点恻隐、羞恶等“四端”之心。因此,要成就伟大的人生,就必须反身求诸已,求得自己的内心那点“善”的端绪,开发之,存养之,坚持不懈,就可以成为尧舜一类的人。(参见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333、341——342页)

在“人性善”这一伦理学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仁政”。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与孟子的性善之说不同,荀子高张“性恶”论。《荀子﹒性恶》篇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其中“伪”的意思是“人为”,就是人为改造的意思。人所表现出来的“善”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人为的。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正相反,但是他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讲到这里,学生们势必会问,如果人生来就有恶端,那善从哪里来。其实荀子回答过这个问题,首先,荀子指出,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组织,如果没有社会组织中的合作和互相支持,人不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荀子﹒富国》)。另外荀子还从人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指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为这两需理由,人需要社会组织。为使社会组织起来,人们需要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因此而需要有礼,用礼来规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儒家一般都重视“礼”,荀子尤为强调。

4.“百家争鸣”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各家的热烈争鸣,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建构提供了基本的、充足的思想资料,同时也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品格和博大精神。

关于各家的特点,柏杨先生这样总结: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地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地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

——柏杨《中国人史纲》

在中国文化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这样的“轴心时代”。中华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确定;以注重对认识对象的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建构;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建立;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出现;“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形成。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27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历史必修Ⅲ岳麓书社2010年第11页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泰西之政治,常随学术思想为转移;中国之学术思想,常随政治为转移,此不可谓非学界之一缺点也。是故政界各国并立,则学界亦各派并立;政界共主一统,则学界亦宗师一统。当战国之末,虽有标新领异如锦如荼之学派,不数十年,摧灭以尽;巍然独存者,惟一儒术。而学术思想进步之迹,亦自兹凝滞矣。夫进化之与竞争相缘者也,竞争绝则进化亦将与之俱绝。中国政治之所以不进化,曰惟共主一统故;中国学术所以不进化,曰惟宗师一统故。而其运皆起于秦、汉之交。秦、汉之交,实中国数千年一大关键也。

——梁启超《中国思想史上的儒学统一时代》

1.背景:汉初从“无为”到“有为”

秦汉之交为什么显得这么关键,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刘邦以一介布衣而夺天下,在他之前的秦始皇都还是因祖先而得王位,因此汉朝的君主特别需要一种理论来论证其政权的合法性。

在这里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 - 史脑筋 - 余老师工作室——学海泛舟

另一方面,汉初被迫实行的“无为而治”至汉武帝时面临很多的问题,如图所示,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来这些问题。

道家放任无为的政策,对于大帝国组织的巩固是无益而有损的。这种政策经文帝一朝的实验,流弊已不可掩。无论如何,在外族窥边,豪强乱法,而国力既充,百废待举的局面之下,“清静无为”的教训自然失却号召力。——吕思勉《中国史纲》

汉武帝在先辈六七十年休养生息所奠定的雄厚基础之上,变垂拱无为的寡欲

政治为扩张君权的多欲政治,董仲舒的理论正满足了这样的需要。

在这里高中历史必修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教学研究 - 史脑筋 - 余老师工作室——学海泛舟

2.董仲舒创立新儒学体系。

在讲董仲舒的理论时,需要讲清两个方面:第一,其理论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其二,其理论对于先秦儒学来说有怎样的继承与发展?这样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幅图表示的是其学说如何顺应时代需求。

(1)“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3)“三纲五常”——适应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仁义、王道)与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巧妙、具体地配置起来,从而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块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中庸》以来儒家所追求、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以落实。董仲舒的天人宇宙论图式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了道、法和阴阳各家思想,以崭新的面貌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董仲舒通过改造和重释儒家思想,将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合理化、永恒化。这就难怪封建统治者称赞董仲舒是“阐道醇儒”了。

3.儒家成为正统思想的表现。

课程标准只需要学生“知道儒家在汉代成为正统的史实”,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讲了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的表现,但如果他们能了解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的表现,也就能更好地知道这一史实。

表现:(1)从汉武帝开始,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2)兴办太学及郡县各级学校,推广儒学。

(3)起用儒士参与国家大政。

这里老师需给学生指出,儒家成为正统,并不意味着皇帝就只行“王道”

(刘奭)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

——《汉书·元帝纪第九》

(三)宋明理学

在讲宋明理学时,还是可以与前面一样,把历史的脉络和思想的线索融为一贯,讲清思想家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他们提出的思想较之前代有何变迁?怎样评价这种变迁?

1.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1)社会的变迁:

A.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盛行,儒学面临挑战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一统局面仅在西晋时期昙花一现,兴灭无常,动荡不安的社会使原来的文化发生了变异。汉代的儒学至魏晋发展成为魏晋玄学,道教兴起,两汉之交传入中国的佛教急剧本土化,道佛两派大有取代儒家之势。只不过由于儒家很早被确立为官方的哲学,其对中国人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所以道佛思想的发展与儒家多有冲突。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中国人史纲》

B.宋朝社会矛盾激化

由于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早已经不适应业已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需求,后期宗法专制制度迫切需要产生一种新的哲学政治理论,作为社会纲常秩序以及王朝官僚体系的维系力量。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此处讲述可联系必修1中的内容——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宋儒创立理学时所面对的社会背景。北宋中期以后,农民的反抗斗争连年不断,“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面对困境,宋王朝为稳固统治,开出了“严立经制,以为之防”的救世药方。就是要求封建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创新,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2)儒学自身的问题

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朝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的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这时的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所拥有的活力。虽然经书文献都照旧存在,注释之类比过去更多,但它们既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在道家思想再起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人们对形而上的本性和命运的问题,感到更大的兴趣。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程朱理学

下面就要看宋儒们如何回应时代的要求,又怎样在回应时代要求中发展了儒家思想。

理学,亦称新儒学,又称“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

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整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

所以称为“道学”,是因为宋代理学诸子自认承继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的道统,并宣称他们的学问以“明道”为目标。……

理学虽有众多名目,但究其特质,实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吸收、改造释、道哲学,在涵泳三教思想精粹之上建立起来的伦理主体性的本体论。

——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512页

(1)提出“理”的概念

二程从释、道中吸收思想精粹,构造出一个“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精神本体“天理”,创造一个“天理”来概括儒学的真精神,程颢曾说:“吾学虽有授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的。”

——《二程集》《外书》卷十二)

天理是什么呢?理是无所不包的,如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此理,天命也,顺而循之,则道也。

——《二程集》《遗书》卷十五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穷理、尽性、至命只是一事。

——《二程集》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故目则欲色,耳则欲声,以至鼻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此皆有以使之也。 

——《二程集》

“理”不仅是宗法等级礼仪制度的呈现,而且是伦理道德原理。他说:“仁,理也,人,物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乃是人之道也。”人道是伦理道德与人身相融合而成,…二程这种“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的思想,乃是把本来反映宗法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忠君”、“孝父”等伦理观念形上化,而成为一般的观念、普遍的“理”;然后,由于理的异化而主宰万物。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

二程的“理”到朱熹手里,被阐述得更加明晰。他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 

——《朱子语类》

一物是它的理的实例,若没个理,便不能有某个物。朱熹说:“做出那事,便是这里有那理。”“(《朱子语类》)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其物。”(《朱文公文集》)

“理”不仅是宗法等级礼仪制度的呈现,而且是伦理道德原理。他说:“仁,理也,人,物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乃是人之道也。”人道是伦理道德与人身相融合而成,…二程这种“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的思想,乃是把本来反映宗法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忠君”、“孝父”等伦理观念形上化,而成为一般的观念、普遍的“理”;然后,由于理的异化而主宰万物。

(2)“格物致知”

“格物”即考察、研究具体事物,“致知”就是获取事物之理,并尽量加以扩充积累。…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穷究事物之理,而具体事物的理是理解宇宙根本法则的媒介。-

朱熹的哲学逻辑:理→气→物→理

(3)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元昭问“君子存之”。(朱熹)日:“存是存其所以异于禽兽之道理,今自谓能存,只是存其与禽兽同者耳。饥食渴饮之类,皆其与禽兽同者也。释氏云:'作用是性。’或问:'如何是作用?’云:'在眼曰见,在耳日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此是说其与禽兽同者耳。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释氏元不曾存得。”

文献中“释氏”的“释”指称释迦牟尼,“释氏”泛指佛教或者佛教徒,朱熹引用的是《孟子》原文,从这段文献资料中既可以分析出理学与先秦儒家的联系,又可以认识理学的特点。

3.陆王心学

(1)时代背景

(2)个人经历

据说陆九渊和王守仁都经历了“顿悟”而确信他们的思想乃是真理。据说,陆九渊有一天“读古书至'宇宙’两字,解者曰:'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已份内事,乃宇宙内事。’”(《象山全集》)

(3)主要内容

陆九渊上承孟子,以“发明本心”为学说宗旨。“本心”即心中本有的道德意识。他认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是“理”,心中本来具有的道德意识也是“理”,因此,“心即理”。他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为学首先在树立自己本有的道德意识,…因为“理”在心中,所以不必向外寻求。而人心由于私欲蒙蔽,心中的“理”隐而不彰。为学就在于剥落物欲,使心中本具的理显现出来,这就是“发明本心”。…朱熹的方法是先广泛“格物”然后豁然贯通,明达天理。陆九渊的方法是先“发明本心”,然后辅之以“格物”。

——叶朗费振刚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先圣游南镇,一友指院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干?”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传习录》下《王文成公文集》

先生云:“尔看这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万特,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它间隔得?”

——《王文成公文集》

从这些,我们可知王阳明对于宇宙的概念认为,宇宙是一个自身完整的精神实体,这个精神实体便构成了我们经验中的世界;此外,并没有另一个朱熹所强调的抽象的“理的世界”。

4.宋明理学的影响

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理学开始涉及宇宙论,但后来以伦理学为主。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并非是“理”“气”等深奥的哲理,而是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如果不求严谨,似乎可以这样说,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家庭,是理学的功劳。葛兆光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确立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同上)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注释“四书”,引导读书人。他还编著《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樊树志讲得更通俗。他举《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为例,说明理学从儿童抓起,要求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要遵从“礼”的规范。如:穿衣要系好领口、腰部和脚部;为人子弟必须低声说话、语速不能太快;看书要正襟危坐、仔细慢读;在长辈面前吃饭不能出声,要细嚼慢咽(见《国史十六讲》)。

另外,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四书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道统”学,它发挥了儒家学说,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并加以阐释发挥,提出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书中还特别重视认识方法、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等。《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以朱熹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于16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正合了欧洲复兴“理性主义”的历史符节,从而作为助力推动了欧洲进入了“哲学时代”或“理性时代”。此后法国的启蒙运动和18世纪的唯物主义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建,朱熹的理学都起到了导索和酵母的作用,以至于融贯于欧洲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之中。

(四)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1.产生的背景

(1)时代背景

(2)个人经历

李贽祖父两代人都是伊斯兰教徒,又成长在海外贸易发达的泉州,受传统束缚较少。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深受良知学说的影响。其言论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王守仁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传习录》中)意思是说,真理要从自己内心里认可,你心里还不认可呢,就是孔子说的,也不能轻信;你自己内心认可的道理,哪怕出自普通人之口,也不应该轻易否认。李贽则说:“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予孔子而后足也。”(《焚书》卷一)不难看出,后者发挥了前者的思想。萧公权对李贽承袭王守仁说得很清楚,评价也甚高。他认为:王守仁“揭思想解放之赤旗,发学贵自得之论”,李贽受其弟子的影响立言,成“明代空前之解放思想”;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中国政治思想史》第十七章)。

2.李贽的学说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续焚书·三教归儒说》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与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书·答邓石阳书》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3.黄宗羲及其主要思想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原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末尝不背也。

——《明夷待访录·原臣》

4.顾炎武及其主要思想

天生豪杰,必有所任,如人主于其臣,授之官而与以职。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

——《病起与蓟门当事书》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

5.王夫之及其主要思想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

——《思问录·外篇》

6.明清儒家批判思想的影响

顾炎武、王夫之与黄宗羲的政治见解和言论大体一致,他们否定君为臣纲,从正面攻击君主专制,这在辛亥革命之前是很少有的。他们只是具体主张有别,学术眼光不同。黄宗羲、顾火武、王夫之等人尖锐的反君主专制的思想,虽然从实质上言,还是在反对“坏皇帝”,拥护“好皇帝”,未能摆脱出守法专制政治思想的怪圈,但是,作为与传统尊君理论相对立的反专制精神,它已达到民本传统的极限,具有一种冲破千年宗法专制网罗之潮热,一旦新的阶级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这种反专制的文化精神,经过改造,便将成为人们专制牢笼的锐利刀剑。

李、黄、顾、王等明清思想家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但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而且他们的救世方案和实用学问,其思想意义和学术意义大于社会意义。至少康、雍、乾一百多年的发展,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仍沿袭过去的惯性,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影响。

第二部分 创新主题教学策略

主要包括三个内容:

(一)精典材料,层层深入,精致分析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论语·先进第十一》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

——《孟子·万章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章句下》

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

——《荀子·王制》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可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对君的态度是什么?孟子对君臣之间关系如何建议?荀子认为君应处于什么地位?他神化了君没有?总体而言,先秦儒家对君子是什么态度?董仲舒与先秦诸儒相比,对于“君”的看法有什么变化?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影响?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汉代之前就有,但是,将这些迷信与先秦儒学的“礼”结合在一起,却是董仲舒的创造。王家范先生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政治体系的核心特征。他说:“试看两千年帝制史,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国家的命运总希望系于一天才人物,儒者称'天纵英明’的'明君’,老百姓则称之为'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好皇帝’。每当社会震荡,必有'真命天子’将出的期盼,企求能有一位非凡人物,凭借其特殊的人格或精神魅力,汪洋恣肆而又任性地调度历史舞台,重整纲纪,带领社会走出峡谷,再开'新天’。”“以儒家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已经在臣民心里牢牢地埋下了君主为一国之主,安危所系,须臾不可离却,集体无意识根深蒂固。”他把这种现象叫“天才统治”史观。

(二)创设情境,生动呈现;

如山东山东省邹平一中刘庆亮老师《孔子与老子》

(三)发动学生,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如山东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

第三部分 学生常见问题分析

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常见问题;(二)解决策略。

(一)学生的常见问题包括:因思想史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难,所以学生常常由于畏难情绪而学习兴趣低下。

(二)解决策略

教师的解决策略可以有:

1.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有人用于丹讲《论语》。

尽量用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如为了让学生探究理学与佛教之间的关系,人教版的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与思考”,提供了“程门立雪”文献资料:“游、杨(即程颐的学生游酢、杨时,也是著名的理学家)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即觉,顾谓日:'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雪深一尺。”然后提问:“以上这段记载说明了什么?'程门立雪’现在用来比喻什么?”这段文献对于中学生来说就要容易理解一些,因为,“程门立雪”作为“尊师”的经典故事,流传颇广,且小学语文课本及很多中小学思想品德类教科书中都曾讲到这个故事。学生在读这故事时通过阅读这段原始文献,比较容易从“瞑目而坐”联系到僧人打坐,从而把理学的修养方法与佛教的修养方法联系起来。

岳麓版所设置的一个探究活动:“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例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天花乱坠、回头是岸、一刹那等)中辨析佛教、道教和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清晰、扼要地结合时代发展的线索,呈现思想发展的脉络。

如前面进行重难点讲述的那样,从社会演进和学术演进两个角度来清晰、扼要地捋清线索。我个人认为在进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教学时,则更要从社会环境入手,看看随着时代之要求是怎样变化的?各个不同时代的儒学家们是怎样来适应这种变化的?在适应变化中儒家思想有了怎样的发展,这样的发展又对历史的进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探究

如用对话古代思想家的方式。

又如前面讲到的钟红军老师。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能够得到回应的那些思想主张。历史教学实际上是今人与古人的对话,我们可以假定,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与我们有着近乎相同的追求,那就是对于优良社会生活的追求,只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思想方式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于“优良的社会生活”才有了不同的理解。正是因为我们与古代思想家有着共同的思想追求,历史教学才有了真实的意义。(参见孙晓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的几个问题》)

第四部 分学生学业检测评价

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评价目标;(二)经典试题。

(一)评价目标即为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二)经典试题

1.(2011上海卷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2.(2011北京卷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3.(2011北京卷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4.(2011广东卷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5.(10年上海历史卷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10年浙江卷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7.(10年天津卷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8.(10年广东卷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9.(10年上海历史卷9)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0.(2011江苏卷21)(12分)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宁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做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3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答案要点;(12)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虑(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礼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质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